后技术时代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3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后技术时代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崇尚科学与技术的时代,大量社会问题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的人性与生态危机,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凸显了它的新的社会功能。高职院校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后技术时代人文教育论文 篇1:

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    “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的技术革新产物,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传统企业实现深度融合,讲究的是合作分享、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角度来说,伴随着新高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迎来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新挑战,倡导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打造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行业的互补结合,从而能够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    高中语文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还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语文课堂更多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当然不能否认传统教育对于学生学习记忆方面的突出优点,但是其相对于现在新兴的多媒体教学、在线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智慧课堂还是有一定的弊端的,这也是突破高中语文教学瓶颈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视角比较狭隘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以及高考升学的压力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多成了“唯学分论”,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教学视角更多集中在高考相关考试知识点上,如古诗词背诵、经典篇目串讲、基本的汉字读音、书写等,并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手段来挖掘课文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品质,也不会开展传统文化和爱国思想的教育。长此以往,高中语文教学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场所,学生会单纯为了应付高考而背诵知识,而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二)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过于“死板”

受限于课堂教学场地和教学时间的限制,高中语文教师只能一板一眼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而受到学科教学计划的限制,高中语文教学只能严格围绕教案开展,什么时候授课,什么时候提问,课堂讨论时间早已经过预先设计,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背离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一板一眼的课堂教学则会让师生都感到枯燥乏味。

(三)高中语文教学组织过于“被动”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往往容易陷入紧张、对立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是被动接受,缺乏各种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而“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缺乏思想上的交流、思维上的交锋和智慧上的碰撞,学生缺少探索性学习、开放式交流和自主性分享,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组织陷入“被动”状态。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趋势

(一)高中语文教学转变教学视角趋势

在互联网大潮的引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新教学理论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深入推进高中语文学科的信息化建设和素质教育建设,也对当代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视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倡导高中语文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视角。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语文课堂也正式步入到信息化教學时代中,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将更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来,从而能够满足“互联网+”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进一步拓展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倡导开展正确的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每个学生都面临着各种碎片化信息的侵扰,而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时代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这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教学任务,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合作分享,有效突破传统素质教育的瓶颈,真正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跨界融合,从而进一步体现高中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二)高中语文教学倡导课堂变革趋势

“互联网+”时代是现代语文课堂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打破传统的“黑板+粉笔+板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会借助“互联网+”本身的跨界属性,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打造开放式课堂教学新模式,真正在高中语文课堂推行开放式生态计划。一方面,高中语文课堂需要真正拥抱互联网。以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硬件设备引入课堂,却偏偏将互联网置于课堂教学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高中语文知识体系,却忽略了“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态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打造创新型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就需要将“互联网+课堂”模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关联主义和新构建主义将成为“互联网+课堂”的主旋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将互联网资源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帮助,积极寻找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对象,而多媒体不再是高中语文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关联认知工具。

(三)高中语文教学推行技术创新趋势

高中语文教学,其核心业务是“课堂教学”,而借助“互联网+”的帮助,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间教学、课外教学,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资格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想寻找创新突破,就必须加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广泛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跨界融合,而在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吸纳“互联网+”的专业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多维度贯彻实施课堂教学任务,深入开展自主阅读教学模式、互动作文教学模式、人机互动测试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创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有关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目标,推动高中语文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 融入“互联网+”新思维,实现课程跨界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互联网+”思维,在它身上融合了互联网思维、传统教学创新思维、创新教学理论思维等诸多新时代思维,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认真审视新时代的互联网发展潮流,加强对于课堂教学中有关互联网思维的关注,并适时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做出新的调整,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思维的跨界融合。

1.融入“互联网+”新思维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战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在“互联网+”时代,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从思维上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及时、准确掌握“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认真研究新时期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积极调整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思路与授课方式。在具体措施上,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环境中的融合实践,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来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

2.实现课程跨界融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基于“互联网+”的语文课程跨界融合教学,主要采取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策略,根据新课标“通过纸质文本、电子文本或参观展览等途径”的说法,高中语文课程的跨界融合更多是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需要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引入数字媒介,借助网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业态的相互融合,真正展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

(二) 打造动感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课堂体验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突出作用体现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它可以开创生动教学情境、交互式课堂陈述以及在线课堂互相讨论等教学新局面,以此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众多感官机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大大提升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1. 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培养学生的学习认知和思想情感,这样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教学目标,而教学情境则是一切课堂教学认知活动的了解基础,高中语文学科已经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它在语言表达上相对其他学科更加具有抽象性,而“互联网+”技术可以赋予高中语文课堂的生动教学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下流行的互动式白板笔、自导式学习APP等多媒体应用技术,为高中语文课堂搭建直观虚拟教学情境创造了可能。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可以尝试采用新兴的电教多媒体教学,并将电教多媒体渗透到传统启发式教学中,尤其是借助PowerPoint工具的动画模板、色彩、音响制作等功能,可以在教学伊始就让学生理解课文第一段的要领:这是刘项由盟军变为敌对矛盾的转折点,是鸿门宴乃至楚汉战争这个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正是借助多媒体为辅,可以把理性的知识传授与声、光、形、色等融为一体,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课堂交互性叙述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按照教学内容情节陈述角度进行考虑,积极开展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式、讨论式、以及参与式”等新的教学方式,将互联网与高中语文精神生态做到相互结合,促使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向着多元化、多向性的方向进行交互转换,从而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按照故事情节叙述的角度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借助于迅速便捷的网络交流平台,可以让所有学生的想法都能得到及时的表达,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双向互动。在高中语文《过秦论》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对于“论”这种文体比较陌生,而夸张的叙事手法则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网络直播间来打造在线教学课堂,借助信息系统的“围观、点赞、评论、回复”等功能,可以组织学习小组之间、学习成员之间进行学习讨论和信息分享,体会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文化思想。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全景立体虚拟地图来展现九国联盟与秦朝的实力对比,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文中多处对比的艺术手法,这样才能在交互式的叙事陈述中体会贾谊辞赋家的政论特色。

3.课后在线互动讨论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还需要借助课后辅导和练习来提升教学质量,而课后辅导也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延伸。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打造课后教学课堂,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在线互动讨论,借助“互联网+”的强大技术优势,有效发挥教学论坛交流平台和在线教育系统的教学引导作用,积极优化、补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曹禺的《雷雨》时,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朗读练习,还需要认真讨论本课的主要矛盾冲突,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很难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论坛交流平台发布教学任务,积极提供畅谈学习问题的场所,组织学生能够根据学习进度随时翻阅电子资料,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冲突和矛盾发展。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教学系统来推动教学任务的开展,尤其是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實现在线打分,以及分角色、分任务朗读,这样可以在阅读媒介、阅读方式、阅读内容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真正体会课文所展现的时代特征和剧情发展,增加在线互动讨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工作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烦琐复杂的,需要语文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梳理相关语文知识点,而且语文课堂教学处于松散、孤立的教学状态,整体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在线课堂的帮助,可以极大发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优化整合相关语文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极大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运转效率。

1.创建形象的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教学的检验成果就是高考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何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获,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而创建形象的教學情境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当下流行的三维虚拟课堂、全景立体虚拟地图、3D微课系统等多媒体技术,可以为高中语文课堂营造亦真亦幻的虚拟情境。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借助三维虚拟课堂创建一个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立体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在虚拟的3D康桥上深情朗读这篇文章,保证学生能够在立体和生动的情境下,真切感受到诗人创作时的真情实感,也能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2.语文课堂交互式陈述

在“互联网+”技术中,交互设计模式无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体现了互联网技术的在线交流属性,展现了信息技术的传递分享特性,也打造了多媒体技术的视听盛宴。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借助“互联网+”的交互式陈述,可以将互联网与语文教学的意识形态进行完美融合,促使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为多向性的交互式探究,从而能够有效开展知识交流、教学分享和课堂互动等教学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过秦论》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系统自由组建虚拟学习小组,通过微信、QQ或者MSN等聊天平台,积极开展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合作,探究议论文体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从而能够认真掌握议论文和叙事文之间的艺术特色。

四、结束语

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受限于课堂教学场地和教学手段的限制,语文教师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语文教学也沦为了高考知识点的讲解和背诵。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最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技术,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迎合了新时代教学改革对于高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能力要求,推动了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等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帮助。

参  考  文  献

[1] 姜有先.“互联网+”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名师在线.2021,(21).

[2] 邹佳叡.论“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4).

[3] 李明军.基于“互联网+”的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J].求知导刊.2021,(04).

[4] 宋英进.“互联网+”环境下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2021,(11).

[5] 欧光琴,张湛.“互联网+”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3).

作者:户晓萌

后技术时代人文教育论文 篇2:

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与高职教育责任内涵

摘要:在崇尚科学与技术的时代,大量社会问题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的人性与生态危机,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凸显了它的新的社会功能。高职院校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高职教育

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人性与生态危机,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人类精神危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成因,来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强调高职教育在技术社会的责任,探讨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董步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董步学(1965—),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教授。

徐慧诠(1964—),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副教授。

作者:董步学 徐慧诠

后技术时代人文教育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融入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路径探析

摘  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带给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的是观念认识层面和操作策略层面的变革。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改革应是一项以问题为导向,由师生共同构建,包含制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转变、管理评价重建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在技术、教师、学生方面存在问题,教师方面需要增强育人意识、提升数字信息素养、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教学资源方面,需要加强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多形态立体化教材、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语料库的建设。教学模式方面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深度融入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改革。学生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自觉性与适应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多维度的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现代汉语;课程改革

Abstrac: In the Internet 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changes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at the level of concept understanding and operation strategy.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Modern Chinese curriculum should be a problem-oriented and jointly construc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cluding all-round and diversified systematic projects such as renewal of system concepts,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re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echnolog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need to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ir digital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build a diversified knowledge system. In terms of teaching resources,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corpus of Modern Chinese. In terms of teaching mode, it is reflected i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reform in all link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Student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adaptability and carry out multi-dimensional personalized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技术”铺天盖地。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各高校课程建设积极打破学科壁垒,“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单元”[1]。现代汉语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语言类课程,进行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改革是提高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至关重要的要素,更是科學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由之分散出来的12点素养。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根基,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实现的途径。

互联网赋予语言使用高度自由,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受模因论与经济性原则的制约,语言形式趋于同质化与简单化。同时,新媒体的冲击给汉语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定程度上侵蚀当代青年的语言能力。豆瓣一个名叫“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小组,里面约有14万余名“文字失语者”。同时,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统计,76.5%的受访者感觉语言贫乏。青年母语表达能力渐趋退化,离了“梗”难以交际,这一现象日益严重,更加凸显出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传统语言工具论导致目前该课程对语言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够,对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欠缺,汉语教学浅层次化,重汉语的工具性轻汉语的功能性与人文性。错误地将能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等同于具有言语规范能力、言语修饰能力、言语应对能力、言语感知能力与言语享受能力,严重影响高素质专业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给现代汉语课程建设带来重要的发展契机,机遇与挑战并存。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改革应是一项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由师生共同构建,包含制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转变、管理评价重建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系统性工程。

一、互联网时代现代汉语课程信息技术应用的现存问题

(一)技术因素

网络环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成为互联网时代影响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的技术因素。网络信号不稳定,网速较慢,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顿现象,画面音质不佳,这些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信息技术环境和信息技术条件呈现不均衡分布,总体而言,在地域上,发达地区优于不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上,经济状况好的家庭更愿意在信息技术的改进与提高上投入更多金钱。这些信息技术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优质教学资源获取以及共享实现的可能性,无形中造成教育不公平。

(二)教师因素

教师在课程改革、深化交叉融通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后疫情时代加速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但是教师的信息素养跟不上技术普及应用的速度。教育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多由教师自由报名参加。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去敦促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并将之纳入职前、职后培训。

1. 教师数字信息素养不高

教师数字信息素养整体不高并且参差不齐。汉语是传统文科,师资中女性群体多,面对偏理工科的信息技术,掌握操作难度较大。大部分教师通过课前临时培训仓促上阵,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过程,它常常会受限于课程的属性特征、教学内容以及核心素养培育等要素。他们运用技术,以及识别、查找、评估、选择、总结和有效使用特定信息需要的能力较差。目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数字信息素养相对较弱的教师,教学中,面对突发或偶发的一些技术问题经常会束手无策,因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尤其对于部分只会PPT简单制作的教师而言,课前备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精力去学习信息技术,即使最终掌握,效果却差强人意。与之相反的是另一种情况,一些数字信息素养较强的教师,热衷在课程中植入多样化的信息技术,45分钟中近一半时间用来展示图片、音视频,让人眼花缭乱。甚至部分教师为了留下数据或累积数据而刻意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来应付课堂监控、质量检测。如盲目增加讨论来体现师生互动,这显然违背了利用后台数据等信息技术便于精准教研分析与教学规划的教育初衷。

2.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信息化技术要求

传统教学中,现代汉语课程教师多囿于书斋,重视语言学理论知识,语言教学法理论与知识等的构建,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应当用语理来指导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互联网时代需要兼具数字素养、技术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教师“不仅要传承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还要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变化。[2]”除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元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组织管理学等。

(三)学生因素

目前学生网民占26%,学习者的汉语使用及汉语学习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学生对汉语规范、汉语审美等缺乏认知与体验。学生个体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一些学习能力差、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网络的诱惑,沉溺其中,丧失判断力。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取得预期的良好学习效果。图像、音视频让学习者“乱花渐欲迷人眼”,学习认知过程中迷失于纷繁复杂的呈现形式,而注意力难以集中,常常抓不住教学重难点。有的学生因缺乏兴趣而动机不足,边上课边聊天、购物,学习效率低下。同时长期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有损视力,影响身体健康。

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路径

信息技术与现代汉语课程的整合,就是针对学习者的年龄分布、教育层级、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3]。结合优势,充分挖掘已有资源,构建由基础教学、专业拓展、项目参与、传承创新等模块构成的教学体系,利用校外合作机构、实践基地,丰富语言文化观摩与实践等形式,培养创新型、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一)教师

教师要紧紧围绕“教什么?选择什么知识如何来教?”客观冷静地分析信息技术,对其潜在优势、功能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迷信不盲从,不能为技术而技术。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战略。一是增强育人意识。“发展到今天,‘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已然成为不争的共识。而服务于‘延伸人体’的所有技术手段无一不是为了个体生命价值最大化、最优化的显现。[4]”通过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深化学生对母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学生构建正确的语言观,自觉承担繁荣社会的责任。二是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打破传统文科埋头书册、单打独斗型的教学模式,推动不同学科、不同方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要紧跟学术前沿,具有扎实全面的语言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资源管理知识、课程设计规划以及教研联动技能、技术融合技能等。三是提升数字信息素养。具体而言即具备信息意识,根据信息需求获得信息来源,通过检索途径摘录、管理信息,判断信息是否与原有知识存在关联,是否能够发挥育人功能。

(二)教学资源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体现在多元性、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互联网提供海量优质、立體开放教学资源,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开放、交互、协作、共享的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如课程音频、视频、课件、教学大纲、讲义笔记、参考书目等都被纳入到课程资源系统中,而且支持如手机、触屏电视、个人PC等多样化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校际网络联盟,选择不同的资源呈现方式,优势互补。平台也会针对学习者的情况,定制、推送相关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在教授与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及时获取、自主选择。

具体而言,一是,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爱课程等平台提供的各类高校建设的现代汉语网络精品课程以及各具特色的学科课程资源网站。二是,多形态立体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传统出版机构,畅想谷等教材、数字化资源平台以及天津、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区域联盟提供的在线电子教材等,这些多形态立体化教材提供免费或低价使用。三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语料库。哪些语料能运用于教学,在哪个教学环节中运用。如何从海量语料中去粗取精、精益求精筛选出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语料库建设要紧扣现代汉语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区分核心资源与辅助资源。核心资源要精准、新颖,契合时代,融入育人元素。讲授修辞章节时,可以加进思政元素,从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选取语例。如“全国人民都‘为热干面加油’!”其中的“热干面”即是巧用借代。“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是比喻的运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使用回环,循环往复。辅助资源要丰富多样,去伪存真。网络语料规范度低,但是生动鲜活,为青年所喜爱,如大量的网络新词潮语动态呈现了现代汉语的历时变化,可以进行甄选作为辅助语料。

(三)教学模式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改革,主要包括建设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改革课堂教学与考核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泛在学习、深度学习。搭建科研训练、社会服务平台,构建以培养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多层级课程教学体系。

课前,通过平台、微信群、QQ群等上传资料、发布消息、布置任务、设置记忆类测试题,让学生预习课程,掌握基本知识点。分析学习者学习特征,判断学习者的兴趣、态度、风格等,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搜集图片、音频、视频,选择适合的媒体,建立知识网络系统。以语音章节为例,课前通过速课完成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基础概念的讲授,并布置客观试题,让学生在线自我测试。

课中,用信息技术提供多感官、多元立体化的沉浸式环境,辅助教学。设置案例习题、语言生活、语用勘误、语言学家谈语言、普通话测试、考题试卷等多个版块。如播放视频,生动再现不同发音部位,运用不同的发音方法,进行发音的过程。能够有效纠正方言区学生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声、韵、调的问题。如舌尖前音“z、c、s”的发音。再如利用VR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更好地理解现行汉字的形体结构,从一幅幅记事图画带来的视觉感观到认知体验,由人体器官、动物形体、工具器物、自然物象到对应的汉字图形,把抽象定型的文字还原为具体形象的图画,生动传神,增强了学生的临场参与感、交互性与体验性。但是,语法部分,如现代汉语的结构层次分析、句法成分分析,需要教师深度引导与讲解,分析与判断的步骤能够体现教师的思维过程,适应于讲解中利用板书进行演示与操作,如果用信息技术取而代之,会影响教学互动,影响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学生不动手去划分分析,觉得一看就会,实践中一划就错,教师也不能获得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

课后,收集、分析后台数据,来科学规划课程。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设计多环节教学活动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要对学习者点击量、登陆时长、回播频率、讨论发言、出错概率等行为数据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与统计,这些为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与评估依据。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过分依靠个人经验与直觉判断。根据数据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分析,使课程建设由教育者的主观认识转换为基于学习者的客观舆情分析。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等评价体系。

(四)学习者

互联网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需要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但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仍然是主导-主体,学习者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觉性与适应性,利用信息技术去调动多重感知器官进行多维度的个性化学习。“只有人加上信息、加上智能装备、加上电脑的‘人机合一’的现代认知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性,才能适应技术所改造的信息时代的到来。[5]”如词汇章节,学生在掌握词汇基础概念与基本知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网络新词语,按照分类构成、特征归纳、使用分布、历时演变等深入分析,巩固理解,融会贯通。

三、互联网时代现代汉语课程反思

互联网時代,信息技术带给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的是观念认识层面和操作策略层面的变革。

(一)信息技术带来了观念认知的变革

重新审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

一方面,课程改革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指向并服务于人。信息技术是形式,不能将之简单地视为课程的特色与创新,也不能决定课程建设的宗旨。课程的根本宗旨是“育人”。“课程是为了培养人和教育人而产生的、而发展的,培养人是课程的本体功能,一旦离开了这个本体功能,课程便不复存在。[6]”

如前所述,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影响,现代汉语使用环境的变化以及改变语言表达群体性匮乏的学习需求,这些决定提升现代汉语运用能力是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现代汉语课程要培育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并形成较为完善的语言组织体系,进而达到熟练使用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思维品质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现代汉语针对互联网时代,讨论、阅读并获取处理信息,书写、交流并表达传递信息,从而提高社会参与、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全面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教学中人机分工,要以“人”为主导。“网络研修等网络学习的实践已反复证明,在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方面信息技术的力量极其有限。[7]”教师始终是课程建设的主导,如果对现代汉语课程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与思考,科学合理地规划与设计,一味地引进、照搬新技术。把主导性让位给信息技术,是本末倒置。如偏离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如在线测试、课后作业等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负担。

(二)信息技术带来了操作策略的变革

在操作策略中主要体现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特色办学。

首先是课程设计。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的地位更加重要。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环环相扣,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个不同环节,每个环节中的不同步骤,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和改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多对多传播、虚拟性、交互性、强参与性等信息技术特征,还有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特点、教育需求等都是教师课程设计时需要认真考虑的。如互联网中受时空的限制,师生互动方式发生变化,双方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交际辅助方式难以呈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反馈与交流往往被忽视。

其次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应高度重视师资的信息素养培训,将之作为持续系统化工程,纳入职前、职后培训。高校教务处教师发展科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而不能完全依赖一些软件公司或数据平台的信息技术培训。

最后是特色办学。符合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走特色办学之路。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凸显地域特征。如农林院校,围绕乡村振兴,“认识语言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有利于在数据时代自觉地、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红利”[8]。充分利用农林类学科资源及学科优势,借助校园文化、实习实践,将农业文明、耕读文化与优势学科、现代人文教育紧密融合,以多种形式融入现代汉语课程。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将信息技术融入高校课程建设不仅是教育思想的革新也是教育行为的变化。然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中,它作为革新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创新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另一方面,如果脱离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盲目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优质课程评选的必备标志,将走向“技术决定论”的误区,导致教学质量事倍功半。因此,如何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将高校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是今后课程革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国买,于再君.地方高校“互联网+”课程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9(4):54-57.

[2]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编辑,2019(2):4-8.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47-56.

[4]赵婧.课程形态信息化变革的“人学”致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0):51-55.

[5]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3.

[6]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9.

[7]安富海.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路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112-116+125.

[8]李宇明.数据时代与语言产业[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87-98.

作者:吴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绿色工程价值观管理论文下一篇:苏教版小学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