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为指导,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50年发展历程,阐述了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谐文化的产生背景以及对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促进项目发展、提高员工精神素养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从和谐文化领导力、凝聚力、根基力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实践体会。

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的县域城镇文化发展之路

导读: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空间是县域经济体系,通过县域特色城镇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县域经济转型,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对围绕泗洪县域城镇构建地区文化发展的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将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这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在国家、省域和县域三层视角下审视泗洪县的城镇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其次,具体剖析泗洪城镇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机遇;最后,从文化空间、文化价值、集体记忆、生态循环和文化富民等方面提出泗洪城镇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为县域城镇文化的发展提供具体的参考借鉴。

“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文化将超越政治和经济成为国家、地域和城市间竞争的最有力武器。”[1]不仅要建设经济型城市、循环型城市,更要建设一个拥有丰富多彩文化的绿洲。英国学者理查德·罗杰斯曾对城市的文化特性做过研究:“城市从根本上说是参与性的,城市文化只有通过产生于城市与村镇的集聚和相互作用的环境中的活动才能得以表现。城市文化涵盖从普通的到有教养的,从日常的到特例的,从有趣的到深奥的一切,从咖啡店中倾听热烈的意见交流到在音乐厅聆听音乐,这些活动体现一个城市的特征,给予城市社会以自豪感,它们凝聚人们的精神,并且紧紧地把社会联系在一起。”[2]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其核心是化“镇”为“市”,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居民。亦如李克强所说,农民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好的日子。这在过去对农民来说是奢望。现在中国城镇化的大门给农民打开了,农民可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农村的,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都可以增收致富。现在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这是必然的趋势”。①因此,本文围绕泗洪县域城镇构建地区文化发展的模式进行相关研究,将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背景分析:城市发展的文化转向与文化软实力竞争

中国正在进入城市社会,2013年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2%,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接近7亿。在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间的竞争主体已经从企业转向了城市。“而一个可见的事实是,差异化、地域性和特色性的城市文化正在‘被’全球化所消亡,城市特色文化危机正在加剧。中国城市的发展正在进入转型的新阶段,城市文化自觉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理念。”[3]促使城市发展“文化转向”的直接动因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病”,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功能定位也已经失去了竞争力,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软实力的发展正在成为国家间和城市间竞争的主要内容。

(一)城镇为主体的竞争内容正在从“软实力”向“文化软实力”转变

自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次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以来,软实力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如伦敦提出文化战略要作为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Creativity and Culture)”的声誉。新加坡则提出了《文艺复兴城市》的文化战略。此外纽约、巴黎、柏林、东京、香港等都把城市文化上升到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聚焦国内,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这一思想的提出,为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出新的任务和责任。当前,泗洪正处在工业化跨越、城市化加速的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这一阶段是泗洪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改变泗洪县城镇较为单一的城镇功能,通过文化引领打造更具强可持续发展力的“文化软实力”,进而转变城市的发展模式。

(二)城市特色形象体系的打造越来越依赖于城市主题文化的创新建构

联合国组织在城市经济、文化、规划规范中明确提出:“有区别才有存在,没有区别将丧失存在。”对城市主题文化的系统化打造与营销,已经成为当今许多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且将城市主题文化渗入到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城市规划中,形成了城市主题文化的系统产业链。正如土耳其著名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Naqi Mu. Hikmet)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对于每一个居民而言,城市的面孔都应该和母亲的面孔一样,是无法替代的,而城市形象建立的重要途径就是构建城市的特色主题文化。世界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无不是具有独特城市主题文化的城市,并且在城市的竞争中形成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如音乐城、电影城、科学城和汽车城等。

(三)区域空间上表现出从“文化助力”到“文化强心”的“势能”效应

在国家提出“文化强国”③战略的现实语境下,许多省份相继提出“文化强省”战略,都把文化发展与振兴作为实现区域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江苏省文化发展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文化发展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从1996年提出文化建设目标,到2006年提出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并从规划、体制机制上给予保障,真正把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考评体系之中。江苏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又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江苏文化大发展繁荣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截止2012年,江苏省的人均GDP已经突破了1万美元,按照国际标准江苏省整体上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文化强省”战略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速阶段。在全省文化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中,处在苏北板块中的泗洪县将承担起县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任。因此,必须要抓住江苏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期、黄金期,快速实现泗洪城镇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提升城镇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四)县域的发展由经济独大正在转变为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在国家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甚至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地区发展崛起的一般性规律,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效应也越发明显。如河北蔚县于2009年提出了“文化立县”战略构想,通过发展当地特色的剪纸文化产业,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挖煤产业,走出一条文化福民、文化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有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其人口占全国的80%,面积占全国约90%,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因此,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文化强国,必须要有县域文化的发展作为核心支撑。借鉴上述县域文化发展的经验,我们认为地方文化和经济“同频共振”效应的实现的关键是通过特色文化来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泗洪县也应该充分遵循和利用这一“共振”规律,率先提出文化魅力县城的发展方向,通过在全域进行文化资本的创新发展来实现从苏北“洼地”中的快速崛起。

(五)文化产业的结构性地位正在从非支柱产业向战略支柱型产业转变

在以往的城市发展中,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从属于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处在国民经济结构体系的“底端”。但是,随着国家和城市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正在被定位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着力点。例如,2012年2月23日我国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文化产业倍增”④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要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为了更好地从操作层面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倍增计划,2013年6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文化建设列入了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文化这个软实力量化为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泗洪县必须要重新思考自身城镇发展的方向,必须突破旧有的发展思维,将文化建设作为城镇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问题研判:县域城镇文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分布与整合的碎片化

在“理想类型”意义上,每一个城市都应有某种意义上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相当多的城市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4]然而,分散的文化资源极易随着岁月的流淌而流失,只有将散落的文化资源重新集聚才能保存和传承,也只有通过集聚整合的文化资源,才有可能形成地域文化的资本价值。泗洪在城镇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县域文化资源的碎片化。受制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泗洪城镇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遗存破坏严重,很多历史文化风貌不在。以文化遗址为例,下草湾遗址、泗州古城遗址和半城遗址都仅剩下零星的文化遗存。再者,城镇多类型的文化资源面临着统一整合的问题。根据《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⑤,对泗洪县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梳理,得出泗洪县现有五级旅游资源4个,四级旅游资源12个,以及三级旅游资源74个,具体见表1。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泗洪的各级文化资源中,四级及以上文化资源的数量较少,只占文化资源总量的12%,表明泗洪高品质的文化资源明显不足,资源类型较为分散。因此,泗洪县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资源如何有机整合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洼地效应”明显和结构性失衡

就宏观区域而言,泗洪地处江苏北部,苏北的城市化水平、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处在江苏总体发展的结构性空洞之中,截止2012年,苏南苏北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近20个百分点。[5]城市化发展的低水平带来的是泗洪现代服务业能级不足,且尚未构成区域发展的动力。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昆山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是泗洪、洪泽、盱眙、沭阳、泗阳等五个县总量的2倍还多,苏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洼地效应”更为明显。与泗洪第三产业“洼地效应”相伴的则是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平衡。2012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8亿,其中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6亿,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亿⑥,明显表现出文化制造业独大、文化服务业严重滞后的问题。而且,根据泗洪县委宣传部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现有的文化制造业也主要以包装、彩印、传统文化用品制造为主,主导性文化服务产业结构性缺失以及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从区域内部而言,泗洪的各项指标(详见表2)略领先于淮安市的洪泽县,但是与盱眙县、沭阳县和泗阳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简言之,泗洪所处整体区域洼地特征明显,受制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要素缺失、整体性落后、散状低端和创新性不足,泗洪城镇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典型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因此,泗洪县亟需打破现阶段文化资源零散碎片化发展的现状,通过文化产业嫁接块状经济,培育产业簇群,实现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资源高度整合。

(三)文化空间——城镇特色型、精致型和品位型文化空间的缺失

城市是“凝固的音乐”、“流动的旋律”,是“最昂贵的艺术品”,这些关于城市的著名论断具有一定的比喻意义,但是不可争辩的是城市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生产力结构和文化容器,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县城与镇区是构成泗洪县城镇文化的两大核心展示空间,是城市文明的集聚空间,更是城市生活方式的表现空间。但现实情况是泗洪县城和镇区普遍存在特色标志景观缺失、河流的文化主题性不强、城市生态景观缺少系统性、艺术文化的体验空间不足等问题,作为城镇文化展示中心的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截至2012年,泗洪县城区域范围内的公园绿地主要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五类,总面积258.07公顷。其中综合类文化公园占县城全部公园绿地面积的11%,社区公园占26%,专类公园占8%,带状公园占18%,街旁绿地占37%,表明综合文化公园和专类公园面积偏小。此外,现有公园绿地的文化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世纪公园的千禧塔为例,作为整个县城区域的文化地标性建筑空间不仅受到涂鸦和刻画的污损,而且也缺少粘滞性地文化休闲空间(参见表3)。因此,泗洪县域城镇文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城镇文化空间的品位,让高品质的城市文化格调来引领城镇的文化能力升级,打造系统化、精致化、艺术化的城市文化空间。

(四)旅游景区——核心旅游景区的文化主题性和功能要素不足

旅游景区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载体,是构成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旅游景区建设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走向和发展潜力。目前来看,构成泗洪的主要旅游景区包括洪泽湖湿地公园、穆墩岛景区、柳山湖景区和王沙岛景区等,其建设发展过程的首要问题是景区的文化主题性不够突出,且各景区的旅游定位存在一定的同质性,如洪泽湖湿地公园和洪泽湖森林公园在景区的特色、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又如穆墩岛景区忽略其本身独特的渔家文化转而打造温泉度假胜地的做法,也是缺少对景区的文化挖掘和主题定位的表现。其次是旅游景区的旅游功能要素不全,主要还是以观光游为主,游客的驻留时间较短,休闲度假游的功能不完善。因此,泗洪县要从大文化旅游的视角对县域几大生态型景区进行重新审视,通过主题文化的导入实现旅游景区向文化旅游景区转变,同时完善景区的旅游功能要素,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五)文化体系——普惠性公共文化场所体系尚未形成

普惠性文化是建构文化根柢的核心,而基础性的公共文化场所是实现这一文化根柢建构的空间载体。现阶段泗洪县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公共文化建设还没有惠及每一个人。如泗洪县的主城区人口已经超过了30万人,但是却只有一座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等更加深入居民群体的文化设施分布不均衡。具体来说,泗洪城镇公共文化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其一,公共文化场馆数量稀少,整个县域范围内仅有的县博物馆和县图书馆,也是两馆合二为一分布在同一建筑之内。其二,从场馆的类型上看,泗洪现有的文化场馆类别中以城市广场或城市公园为主,其中面向全县民众的综合性公园数量较少,仅有4个,拥有主题或专类受众的公园仅有3个。其三,多数公园为单一的活动空间,文化的展示与体验空间不足。可以说,民生意义上的城镇惠民文化体系尚未形成。城市的终极价值是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泗洪城镇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为每一位城市人谋求幸福。因此,泗洪需要通过完善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来形成“普惠型”的城镇民生文化。

(六)文化人才——人才本位意识“缺席”和文化服务型人才缺乏

泗洪县域城镇文化资本创新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对文化型人才的重视不够,突出表现为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缺乏以及居民文明意识的相对淡薄。这些都是“文化自觉”意识缺失的典型表现。首先是高层次文化服务型人才的缺乏,泗洪虽然通过“大湖英才”计划引进了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但多集中在生产专业性和生产技术性领域,文化服务型人才结构性缺失。其次是泗洪居民文化意识较为淡薄,突出的外在表现是居民文化素质与文明素质不符合现代文明要求。通过我们对居民的访谈和实际调研也发现部分泗洪县人文明素质不高,随手扔垃圾、闯红灯、随便骂人的现象较多。这些居民文化素质与文明行为的缺失都是泗洪在城镇文化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路径建构:泗洪县城镇文化发展的多维路径分析

(一)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空间生产与再生产

历史文化资源是构成城镇文化资本的关键性要素,是实现城镇文化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但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县域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整合力度还不够,使得一些地方抱着“金饭碗”要饭。因此,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是发展县域城镇文化的第一步。一方面,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实现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规划设计。以常州春秋淹城为例,为了保护和整合遗址资源,常州市围绕春秋淹城遗址打造了淹城遗址旅游区,对淹城遗址核心部分申请实行原生态强保护,外围区域则开展保护利用,形成了淹城春秋乐园、春秋淹城遗址公园、淹城传统商业街坊、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淹城春秋文化拓展区和宝林寺宗教文化区等功能分区。另一方面,通过“空间整合”和“空间生产”实现县域特色文化空间的有机更新。空间是一切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要素和载体,城市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典型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因此,首先要对泗洪县的老城区以及传统的中心城区逐步实现城镇更新,提高空间利用和功能交换的整体效率,以支撑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密度的城镇空间活动。其次是通过文化空间的生产来形塑城镇居民的现代生活方式。第三,通过城市“空间生产”打造具有人文“尺度”和“地点精神”的文化空间。不仅要有适宜的物理尺度,还要有充满集体记忆的人文尺度。以成都的宽窄子巷为例,“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构成了老成都的历史记忆的浓缩。无论是从人性化的空间尺度,还是精致化的历史文化,成都宽窄巷子都堪称空间整合与生产的经典之作。

(二)打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接,实现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引领、渗透和带动作用。在文化资本化运作逻辑指导下,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市价值倍增和产业能级的提升。以酒文化产业为例,泗洪双沟镇是醉猿故里,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最具天然酿酒环境和自然酒起源的地方”,双沟酒亦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泗洪对于双沟酒的文化内涵挖掘却不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酒文化产业链。而国内外较为成功的酒产地的发展无不是通过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打造来实现的。法国波尔多素有世界上最大的“美酒之乡”的美称,以盛产的红酒最为有名。借助于自身红酒的资源优势,波尔多深入地挖掘了红酒文化,并将红酒文化产业与当地的节庆、旅游、饮食和会展等产业进行紧密地融合,实现了红酒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倍增。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发源地,泸州老窖将酒文化产业与工业旅游充分结合,围绕着“国窖广场”等核心文化空间,将酒文化资源与工业遗产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造了工业名酒文化旅游线路。因此,泗洪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实施“酒文化产业+X”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酒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商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跨界联合,从而构建完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

(三)城乡文化协同发展,打造县域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泗洪模式”

城市作为地域性生产力结构,一直处在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而乡村作为传统和乡土的“代名词”则一直处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结构性空洞”中。因此,只有实现城镇与乡村之间文化的协同发展,让农村居民同样可以享受文化福利,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城乡文化协同发展关键要做到三点:第一,通过优秀根柢文化引领,打造“县-乡-镇-村”序列化文化空间体系。重要的前提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本地特色文化中挖掘并选取优秀文化基因,进而通过一镇一文、一村一品的打造来实现序列化的文化发展。以安徽郎溪县为例,以《尚书·皋陶谟》中“为政九德”作为思考点,创造性地提出“郎溪九德”⑨文化主题概念,即仁、义、礼、智、信、静、清、趣、善,并通过九个镇分别打造不同的主题,让“九德”文化贯穿了城乡的文化景观、产业类型、管理理念和市民精神等方面,真正实现了城乡文化的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创造城乡集约式发展空间,让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农村耕地的大量闲置、自然村落的凋敝和“空心村”数量的日渐增多,日益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些都是当前县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泗洪应该实现向心开发战略,在已经推进的“三集中”⑩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将农村居民向美丽乡村示范区和镇区集中。第三,保护乡村优秀文化遗存和原始乡村风貌。城乡文化一体化并不是让城市文化取代乡村文化,相反,更要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原始生态风貌的乡村进行强保护,从而塑造特色分野鲜明的城乡文化风貌。

(四)维护地方“场所精神”,重构序列化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空间

19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爱默生曾说,“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即依靠城市的文化符号来铭刻记忆。在一定意义上说,城市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是一个具有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在关注集体记忆的传播和维持方式时就提出了集体记忆维持和传承的具体手段,他指出:“纪念仪式与身体实践是集体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6]而实现这一历史记忆传承的前提就是要营造序列化的文化空间。以台湾宜兰县为例,为了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空间,寻找地方的“场所精神”,宜兰县发起了“宜兰厝”地方特色建筑营造活动。凡是适应宜兰地形、气候,且保留宜兰优秀传统习俗的民居生活空间,都将得到保护。受此启发,我们认为泗洪重构“集体记忆”空间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对县域范围内现存的传统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强保护,对于那些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古建筑要进行及时修复或复建。同时,可以充分借鉴徽派建筑和江南建筑的特色,对淮扬地区的建筑风格要素进行系统的挖掘与总结,并将这些要素符号运用到古建筑修复和历史街区的营造当中,从而打造独树一帜的“淮扬建筑”文化风格。

(五)以实现全民文化福祉为导向,打造全员受益的普惠性文化体系

“城镇化本身表现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6]芒福德也认为,“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7]从本质上说,城镇应该是人们理想与价值的实现地。因此,县域城镇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实现全民文化福祉,而实现的路径就是打造全员受益的普惠性文化体系。首先,泗洪城镇的核心区应承担“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功能。也就是说,泗洪县的城镇要能够提供相对充分的就业岗位,公平的就业选择机会。对于中低收入阶层,应保证其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服务设施,并通过“客户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保证居民享有城镇生活方式的基本尊严,让每一个来到泗洪的人都有“留下来的理由”。其次,是建构“县-镇-村”三级立体文化普惠网络。全县可以通过建设“10分钟社区文化圈”、“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等措施,实现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再者,要提高公众主体间的“文化自觉”意识,鼓励全员自觉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广大的公共群体是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行动主体。因此,为了倡导现代市民风尚,泗洪应颁布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新市民行为守则,实现居民的“市民”精神自觉,提高居民对城镇公共文化事务的参与度。

(六)建构“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城镇的强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的过程既是社会财富有效积累的过程,也是资源与能源消耗增长的过程,只有把“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才是正确的选择。[8]英国学者理查德·罗杰斯专门介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中特别强调了“生态型城市”[2]的建设,要求城市发展要把对生态的破坏程度降低到最小。因此,泗洪只有走“循环型城镇社会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城镇形态”的发展路径,才能最终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环境的倒逼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泗洪县城镇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环保工作,将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和低碳经济发展相结合。其次,深化“生态泗洪”的城市目标建设,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以“清水工程”、“蓝天工程”为行动抓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再者,注重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在沿湖、沿江、沿河、沿交通线的区域建设生态防护林,建立网络型生态屏障。科学合理布局森林公园,增加森林覆盖率,注重自然保护区、湿地区域、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财政支持,实现县域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说明: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分析》(项目批准号2012ZDAXM0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李克强、记者:《李克强总理等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2版。

②来源: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③“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于2011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

④2012年2月23日,文化部关于印发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了以下主要任务: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优化结构布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培育文化企业、扩大文化消费、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加强内容引导,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出一批内容健康向上、深受群众喜爱、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原创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⑤资源等级评价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2月24日发布并于2003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所拟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为标准。

⑥资料来源:泗洪县委宣传部《加快推进泗洪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⑦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3》。

⑧资料来自泗洪县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年)说明书。

⑨“九德郎溪”文化是南京大学张鸿雁教授主持的课题,从2009年至今一直在跟踪研究,对郎溪县域进行了城市文化资本的规划、县域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相关乡镇的文化与旅游规划。

⑩“三集中”是泗洪县本身在进行农村城镇化运动中得到积极认可的一项行政举措,具有很强的本地性能动创造力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4.

[2]理查德·罗杰斯,等.小小地球上的城市[M].仲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1、167.

[3]张鸿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自觉”与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3(11).

[4]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78.

[5]张鸿雁,陈然.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功能转型与实现途径——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2).

[6]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7.

[8]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学视角的理想类型建构[J].社会科学,2006(11).

责任编辑:张 炜

作者:陈然

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篇2:

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经营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为指导,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50年发展历程,阐述了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谐文化的产生背景以及对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促进项目发展、提高员工精神素养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从和谐文化领导力、凝聚力、根基力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和谐文化;经营发展;发电公司

作者简介:梁瑞英(1977-),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总经理工作部主任,政工师。(福建 邵武

354000)

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风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50年历史的发电企业,有着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作风,在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中,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企,积极构建企业和谐文化,顶住了严峻的经营压力,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发展进程,为福建电力的发展,为福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实际,就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经营发展进行了阐述。

一、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谐文化建设的提出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前身为福建省邵武电厂,始建于1965年,装有两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是当时福建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为福建电力系统培养输送了许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被称为“人才摇篮”。1998年3月和9月,“以大代小”两台125MW机组相继投产发电。2000年3月,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亿力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6∶4的出资比例,注册成立福建闽能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第一家公司制改革的电力企业。2003年2月,厂网分开后,公司归属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同年8月,更名为“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

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机组容量小、煤价飚升、电量受限等因素影响,从2000年开始,公司经营步履维艰,出现连续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扬精神,让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员工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理念得到继承和发扬,使一个50年的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命题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构建公司和谐文化,有力推进企业经营发展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是一个发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关系全社会的重要服务行业。企业的持续经营,离不开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必须用和谐文化来支撑。

1.构建和谐文化,提升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由于企业注册资本金不足,财务费用不断加重,现金流时断时续,经营连年亏损,2007年底一度面临关停。2008年初,在抗击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中,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勇扛社会责任大旗,勇担经营风险,确保了闽北八个县市和鹰厦铁路电力供应,向社会展示了和谐努力的华电形象,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可。2008年6月,省经贸委、省物价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机组作为省电网应急备用电源实施方案的通知》(简称“393号文”),明确了公司作为省电网应急备用电源点的定位,持续经营到2018年,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拓宽了时间、空间。

自落实应急发电政策以来,公司坚持为社会负责、与华电同行,顽强拼搏,负重前行,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考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公司甩掉了“亏损大户”的帽子,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截至2013年12月14日,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050天。先后被评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三星级发电企业、文明单位,福建省和谐企业,连续十届获得“福建省文明单位”称号,公司正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在社会、行业之中。

2.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项目发展

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必须综合多方因素,实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也正是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使企业发展难题得以破解,发展进程有序推进。

自2006年起,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部署下,积极谋求企业科学发展之路,着手开展“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扩建前期工作。2011年5月扩建项目列入《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2012年6月,华电福建公司与南平市政府签订了能源投资协议,明确了相关能源开发项目。2012年8月,2×660MW煤电项目通过国家电力规划总院初可审查。

2013年1月,华电集团公司与福建省政府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2013年3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省发改委分别向国家能源局上报了“路条”请示。省政府高度重视闽北电源支撑邵武三期项目,把该项目作为中国华电集团在闽其他项目的前提条件,要求同步推进,加快开工建设。2013年12月,集团公司同意给予邵武三期项目“绿色通道”的请示,项目可研于12月5日通过内审,项目立项于12月16日通过投审会审查,并于12月25日通过国家电力规划总院可研报告审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邵武三期项目发展。目前,项目发展有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有待核准开工。

3.构建和谐文化,提高员工精神素养,实现员工全面发展

企无人则止,有人则兴。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项目发展是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文化,提高员工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要求员工做事要做有价值的事,做人要做创建和谐的人,用和谐、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员工,引导员工,激励员工。

在电力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今时代,人们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困难或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些不健康的精神因素一旦变成负面行为,就会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影响经营发展。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与哺育,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高雅情趣、高尚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人生态度,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激發员工的工作热情,体现员工的人生价值,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力推动企业经营发展,实现企业经济繁荣目标。

三、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构建和谐文化实践的启示

一个企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和谐求发展,如同五味只有相调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六律只有相和才能奏出动人乐章。但构建企业和谐文化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涵盖了精神思想文化层面,又体现在制度之中;既融入文明建设全过程,又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领域。通过和谐文化的力量,使一个老厂仍然保持生机和活力,实现持续经营、项目发展。公司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和谐文化领导力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德是事业之基,小成功靠智慧,大成功靠品德,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企业的领导者要做到以德服众、尊重为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面对当前的经营发展形势,公司领导始终以员工利益、以企业经营发展为己任,重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殚精竭虑,以一种迎难而上、敢拼会赢、永不服输的精神状态,为企业摆脱困境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的经营发展又必须依靠广大员工,让每位员工在企业中充分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在生产生活中关心爱护员工,建立与员工的真正情感。在和谐文化的引领和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员工从未失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奋力拼搏的动力。

2.提炼文化理念,增强和谐文化凝聚力

在创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理念的提炼,共同引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树立企业共同愿景,增强和谐文化凝聚力。

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落实科学發展观与建设和谐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提炼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企业特色、反映员工愿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提出了“和衷共济,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把“优秀企业,和谐家园”作为愿景,把“以人为本,员企共赢,奉献社会”作为企业价值观,并提出“困难再多气势不能减,压力再大精神永不倒”的邵电团队精神,无不体现了“和谐”的主题,凝聚的力量。正是有强大的价值引领,尽管企业还处在经营发展的困难境地,但广大干部员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人际关系进一步和谐。

3.注重学习培训,打造和谐文化根基力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把“学习培训”这项福利落实到位,加强员工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企业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人才的发现、培养、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着眼于造就复合型人才。

公司积极倡导“尊重人才、培育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出台了《争先创优奖惩办法》、《专业技术带头人、高技能操作能手评选管理办法》等学习激励机制。公司领导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提出要把企业打造成“人才基地”、“老厂典范”,使企业朝着学习型、和谐型、效益型的方向发展,使和谐文化氛围更浓,根基更牢,为中国华电集团、福建电力与福建经济的繁荣发展、福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梁瑞英

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篇3:

略论和谐文化视角下和谐消费文化的建构

[摘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社会文化。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文化的象征性越来越彰显的现代社会,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既要剖析和借鉴传统消费文化,又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消费观念,做好消费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消费文化。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消费文化;建构

[中圈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尤其是先进的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往往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因此,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和谐”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当整个社会慢慢开始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纳入到生态化、人本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化的轨道时。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消费文化问题便凸显出来了。消费文化是社会消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特征的总称。它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活动为内容,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的满足为特点,以现实的利益交换为途径,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环节,消费文化的运行方式和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内容,进而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认真研究消费文化、加强对消费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对于构建当代社会健康文明的和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当代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即整个社会的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规范、消费方式、消费产品、消费环境和各种消费现象的统一体,它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对应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杨魁、董雅丽对现代前期、现代及后现代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消费文化之特征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阐发。在他们看来,前现代社会即传统社会中,由于工业水平的制约,消费文化基本上是节俭、朴素的文化。消费文化的特点体现为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关注;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各种享受,追求物质的占有和享乐主义,商品的附加价值的消费受到重视;在后现代社会中,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形态,消费更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融为一体”。而对于我国来说,20多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市场经济基础得到迅速的发展,导致社会两个最为明显的改变,一是直接生产者的利益增加;二是消费者的自主性增加。物质财富的丰盛就是国家与地方财政收支的增长、商品的极大丰富与个人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因此当代我国消费文化呈现一种动态性的发展特点:传统消费文化向现代消费文化的变迁、中式消费文化向中西合璧的消费文化的变迁、地域特色消费文化向区域消费文化融合的变迁、由大众文化向个性文化的变迁。而最具现代性特点的是现代消费文化的符号象征性。由于消费活动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消费已是当代社会关于人们自身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对此总结认为:“在商品和交换价值的环境中。人不是他自己,而是交换价值和商品。被具有功能性和服务性的物品所包围,人与其说是他自己,不如说是这些功能性和服务性物品中的最美丽者。”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主要就是它的符号消费的象征性。消费不再仅仅只是满足消费者的吃饱穿暖,实际上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我实现,或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活动。消费不再是物或商品的消耗或使用,而是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人们不但消费商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商品所象征或代表的某种文化社会意义,包括心情、美感、档次、身份、地位、氛围、气派、情调或气氛。例如,宝马车作为成功者的象征而被购买;高档豪宅作为身份符号被消费。服饰、高档汽车、住宅、酒等常常被作为消费象征物而彰显身份与地位。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认为: “西方文明最终的独特之处在于象征生产的方式,而这恰恰又是隐藏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这一过程的形式中的,象征价值就是在此过程中得以创造出来的。但象征过程的这种制度化只会使得它更加精致,但同样也更难以驾驭,更加危险。之所以说更精致了,是因为它鼓励人们在一个单一社会秩序中进行象征性操作时发挥他们全部的才智,由此,也导致了巨大的文化增长。”消费文化的象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加彰显。

二、和谐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

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文化代表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意义,社会是由共享某种共同文化的人所组成。“人不过是文化之网上的一个节点”。文化赋予人以特定的生活价值、意义与解释,使其具有社会性。文化的品质,在于能够帮助接受它的人群与个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足够的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和谐社会是一种全面和谐的整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文化和经济、文化和政治也要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当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的时候,消费文化也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越来越表现出人们的身份、品味和格调,因此和谐的消费文化的建构就具有了重要的实际意义。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消费文化处处彰显的是奢侈的生活方式和与众不同的身份差异,那么这种消费文化就会加深社会的区隔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同群体的消费文化的张扬与凸显,必然造成文化冲突、碰撞、摩擦。消费的悬殊差距极易引起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消费的“断裂”也容易引起社会的“断裂”。李左人认

为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文化发生了畸变:一是奢侈性消费,二是堕落性消费。如果消费变得越来越非理性,消费者追求以浪费、挥霍、享受、炫耀等为目的的异化的消费,他们关心的只是消费什么、怎样消费,但对消费的后果不是考虑不周就是不屑一顾;污染、浪费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使全球性问题加剧、恶化。那么这种消费文化的不和谐将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马克思早就深刻地指出:“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消费文化决定着人们消费时的各种思想状态和购买行为,所以,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则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多方面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温饱小康生活向比较富裕生活转变的过程之中,文化和消费文化都处于剧烈变革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从全新的视角,以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准确地把握中国消费文化的历史和现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构起中国和谐的消费文化。

1、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适应现代社会。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不仅形成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评判标准,而且作为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着社会秩序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传统和谐文化的现代潜能,不是以颂扬过去否定现在,也不是以传统思维框定现代性成长。而是在社会现代化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生命力,并且使之在自我更新中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中国古代的消费文化的核心就是“黜奢崇俭”,能吃饱穿暖,不求其它。“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一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和二十七章)等等古代名人佳句都体现了这种简朴的消费文化。传统文化中这种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份遗产,塑造和影响着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思想。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2、高度重视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即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大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元素,做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完美结合。起源于西方且已通行全球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单纯的物质发展主义为目标,引导个人脱离实际地追求高档和奢侈性消费,这样的消费观及其引发的消费行为。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既败坏社会道德、影响社会稳定,又引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格格不入。重视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不是要把这种文化拒之门外而是要对之加以改造和利用。在世界消费文化的滚滚大潮中,也有着诸如“绿色消费”的思潮。绿色消费所代表的消费观念是引领世界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先进思潮。对于这种文化,就可以为我所用。

3、做好和谐消费文化的教育工作。和谐的消费文化认为,消费应有利于人们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消费行为、生活方式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一致。培育和谐的消费文化关键在教育。由于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商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科技含量日益增加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都会程度不同地感到知识的缺乏和观念上的不适应。要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质量,有效地解决各种消费问题和改善社会消费环境,广泛开展全民消费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教育内容方面说,首先需要进行的是消费知识教育。就是要让人们懂得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基本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方面的具体知识;其次需要进行消费观念教育,引导人们转变过于保守和俭省的传统型消费观念。调适过于超前和浪费的奢侈型消费观念,克服那些属于迷信、陋习、盲从、违法性质的愚昧型消费观念;再次是开展消费规范教育,让广大消费者熟悉国家的消费法律、消费政策和社会的消费道德规范,做一个合法、合理、合情的消费者。通过加强消费教育,通过对当今消费文化结构中健康向上因素的鼓励和引导,赋予传统消费观以积极的当代价值,使其获得创造性转化,建立起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的消费文化,协调中国经济社会中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的关系,在全社会建立起既有利于个体健康而全面发展,又有利于经济社会快速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

4、加强消费文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生产优质精神产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如果放弃了这种指导思想。消费文化就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了。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八荣八耻”就蕴含了一个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价值指针。涉及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准则和对人自身全面发展关怀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体系。尤其是其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条目,既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现代革命传统中有关消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5、加强政府引导消费的作用。政府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同样,在消费领域,控制消费主义。建立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同样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政策制订者应从引导政府、高收入阶层、社会名流的群体消费观念人手,通过电视等媒体向消费者提供主流信息进行消费教育、消费示范等方式,并通过新闻媒体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政府的一些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的政府项目和公益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公众的资源危机意识和节约意识,建立浪费可耻的价值观,改变他们的消费选择或消费价值观,使节能节水、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并逐步使之成为消费者的内在意识。北京市开展的“煤改电工程”通过鼓励市民用电采暖给予电费补贴的方式,从而减少市区烟尘排放,既方便了市民。又有利于环境。同时,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上,政府可以利用一些经济杠杆(如征收消费税等)来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消费选择,培育合乎我国国情的消费文化。

6、大众传媒要传播健康的消费文化。在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方面,大众传媒担当着重要责任。在当代中国。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再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取信息,而是坐在家里让电视把社会生活的画面直接送到眼前,消费社会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媒体社会。大众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再生产工具,它一方而是遵循商业逻辑进行生产的工业体系,另一方而又是操纵大众意识的工具。媒介广告通过生活方式的展示与诱导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消费生活的导师。它充分通过创造“模拟环境”。诱导人们接受它们宣扬的消费意识形态,从而推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形成蔚成风气的消费文化。可以说,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充当了最佳孕育者和助产士的角色。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这种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角色,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筛选和传播正确的消费思想,引导大众形成和谐的消费文化。

社会主义消费不是把消费当作生活目的,为消费而消费,而是把消费当作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手段。一个社会和谐的消费文化不仅对人们的消费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因此,切实加强和谐消费文化的建构,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作者:黎春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后勤安全文化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财务预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