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可以结题

2022-08-10

很多人对于写报告感到头疼,不了解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怎么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报告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研究报告可以结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研究报告可以结题

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与范

一、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之后,对教育实验研究全过程及其结

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 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

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 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

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

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三、撰写课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课题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课题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

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因此,写作课题报告,主要精力应花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不得不承认结果的可靠性。

第二篇:结题报告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共)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各国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实践中去,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探究性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深刻性和灵活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扩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了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很多专家、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合作学习应该是严密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多方位的交流与互动,即交互式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有效的,即要求做到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当然,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等。

在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上,学生反应虽然比较热烈,参与意识也比较强,教师课堂提问人次也相当多,但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多很集中,有的学生的发言竟然达

四、五次之多,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这样的课堂不能算是高效的。如果说发展,也只能说部分同学获得了发展。

有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了《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校在语文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幸福校园的根本目的所在。

2、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全体教师能意识到高效课堂在现代教育中的决定作用,有了高效课堂才能既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才敢于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借此提升学生的素质,达到学习和活动相辅相成的良性互补。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适应时代挑战的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互补性。在学生自主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由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转变。培养学生在合作中掌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组织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兼具了教会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有利于塑造身心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建构知识,并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全部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结果整合、克服依赖心理、乐于合作、互相帮助,养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态度,通过师生和生生的对话与交流,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创意和探究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我校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享受均等的、优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研究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培养出若干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二)研究内容与重点

1、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 (1)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

①分组前: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如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

②分组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2-6人,并可以让小组的同学为小组起名。

③分组后:对组内的同学进行分工,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综合考虑,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计时者各一名,这个环节可由教师指出或学生自己选均可。其中组织者负责组内分工、组织纪律、监督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记录者负责本组实验操作过程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发言者汇集本组的讨论结果、实验结论,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计时者控制好每个组员发言的时间,保证组内讨论按时有序完成。

④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 ⑤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组员进行必要的重复整合。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环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设计的研究: ①在课前预习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②在预习反馈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③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④在当堂检测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⑤在课外拓展、知识积累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3)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环节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①在预习反馈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②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③在当堂检测出现普遍性错误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④在课外拓展、知识积累时把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时机。 (4)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拟通过几下措施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操作的研究:

①备课时选择好2-3个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

②教师努力把握好备课时备好的合作点及注意把握好课堂出现的合作时机。

③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 ④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的空间。

⑤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有效率地完成合作的内容。

2、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主要是拟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拟从几下几方面对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进行研究:

(1)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会倾听、学会讨论的能力的培养 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习惯 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间的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慢慢敢说、会说,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地完整地说。

(3)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拟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也尝试用语言作出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的异议点说出自己的看法。

(4)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多给机会学生尝试归纳总结,那怕归纳到一点点,教师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并继续给予引导。

3、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

拟通过以下措施对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进行研究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尽量让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语文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角度的研究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的研究

(三)创新之处

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自主、合作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课题研究全过程的阶段安排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计划用一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 ①课题组成员充分论证这一课题在我校及语文这一学科开展的可行性。

②参加教育研讨班的培训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教育的理论,用于指导实验。

③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 (2)研究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

①具体落实研究计划。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落实到位。

②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长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客观性与真实性。

③示范课汇报,同行点评等手段,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④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并不断完善。

⑤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形成书面材料。 ⑥积极争取科研部门有关专家、学校领导、相关任课教师和的指导和支持。

(3)课题的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在资料原始积累和每一个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汇总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来建构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具有校本、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4)文献研究法: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了解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为创造性研究奠定基础。

自2013年10月制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立研究目标后,课题小组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划分为三大板块:低年级的生字教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以及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三个部分,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完成个人实施方案,确立研究目标。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和实践,我课题组在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及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这一领域有了很大成效。

一、扎实研究,初见成效。

首先,教师对教育这个行业“教书育人”的内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21世纪社会对教师逐渐走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偏居一隅,这里的教师若干年来都沿袭着“上好课,教好书,考好成绩”的传统。新课程改革多年,教师的观点虽多多少少的发生变化,但是对新时期于教师的要求仍相距很远。开展课题研究后,教师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所谓的研究,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现在遇到的难题,以最佳方案完成教学目标,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收集、整理并解决。要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了解各学科的前沿的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反思、总结、修正以达到最优化。

其次,教师对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观念发生了转变;驾驭

小组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由原来的不重视,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浪费时间,视小组合作学习为哗众取宠,到渐渐开始尝试,不断地反思、修正、改进方法到从内心深处认可这一学习方法,主动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从实用性的角度对《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等书籍进行探索、学习,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资料,将自己搜集整理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记录下来,完成了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现实的理论基础以保驾护航。

人常说,多动脑,少动手。一节成功的参与式课堂,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对课堂的各个环节的驾驭和引导。高效而生动的合作型课堂一定是学生参与度高,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且富实效。在课堂上,教师们不仅能够轻松自如的组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并能以恰当及时的进行小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每一次合作都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知识点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合作,小组成员都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教师们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无疑为我偏远地区学校打造更高效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其次,总结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及常用活动。 为了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合作性学习,针对不同课型总结出了教学的基本模型和课堂教学中较常用到的活动。在长期实践和反复论证之后,形成了可操作的材料,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支持。

以“课标”为依据,我们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的生字、阅读和作文三部分进行了研究。

再次,促进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性认识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宣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学生显得异常活跃。他们明确地知道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团结互助实现共赢。因此,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小组成员的力量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期待。这种看法和期待的科学性则与班级开展小组合作的实效成正比例关系。开展合作学习后,学生对充满竞争与合作的语文课的兴趣异乎寻常。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这一部分,我通常会设计小组提问和小组竞答的方式完成文章主干部分的教学。在上新课之前,规定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并自我解答。在课堂上,小组讨论选出最有希望挑战成功的问题提出,无论对方组是否答出,好问题均有“金点子”奖,若对方答出则奖励答出问题的小组。因为“利益”驱动,学生们回家时的预习工作格外充分,把有关课文的背景、重难点等逐一搜罗,为课文进行扫清了大部分障碍,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收获了比课本上更丰富的知识。

最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问卷调查,我发现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的班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很快想到与人讨论,求取他人的帮助并协商解决;而未曾开展合作学习的学生通常会选择独立思考,闭门造车。开展合作学习班级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会更加自信,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未开展合作学习的班级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会认为后进生在课堂上会不认真,实则不然。如此种种,这种认识上明显的差异使我更加确信有效地合作学习对于语文这一学科“人文性”的体现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

(二)形成模式,运用教学

成果是喜人的,更是充满憧憬与希望的。发生这样大的变化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这漫长的一年中,有课题组老师辛勤的汗水,更有学生期许的目光和积极地配合。

实验之初,最关键的是分组。首先是人数,在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以及征询了学生的意见后,我们认为小组人数以2-6人为宜,常规课实行4人组。这样的分组既有利于同桌之间的互助,也有利于2人小组活动的开展。

在组员搭配方面,男女搭配,性格互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适宜大多数情况;组内同质则适宜于基础知识类的竞赛的形式。

其次,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小组成员互相依赖的小组活动。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当小组目标成为标准,就会改变班级教学中小组成员以个体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体现小组成员民主平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精神。一个小组就如同一根链条,组员就是上面的每一环。小组活动必须是环环相扣,不可或缺才能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产生更积极的组员之间的关系,取得更大成功。

再次,有效、长效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维系小组前进的动力。以小组整体成绩作为小组活动的评价和奖励标准,评价时着重看小组的整体成果,完成任务的效率和合作的态度。将每日评价与每月评价及学期评价结合;将优秀小组和进步组员评价结合。除此之外,还有学期量化表,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在总评时将小组分数按百分率计算在总成绩内,参加期末优秀生的评选。

在常规管理方面,实施组长负责制。培养得力的小组长,承担组员作业检查的任务,并书写作业检查记录。与此同时,每个小组的都在周五之前推荐本周进步最大的学生参加班里的“阳光少年”评选,由班里的优秀生组成礼仪小分队,前往进步生的家里颁发“阳光喜报”,此举不但能让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他人的进步,激励后进生不断进步!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们对这种评价方式极为赞同,并且能够准确地选出进步最大的同学!

这种长短结合,点面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打造出更有效的语文教学;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和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设计活动,点亮课堂。

最能吸引学生并使小组合作最终落在实处的,除了科学的课堂模式外,最主要的教学中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不仅是合作型课堂的亮点,更是我课题组进行研究的主要部分。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内容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阅读和作文部分的小组合作的模式及方法。

1、识字写字课的模型与活动。 识字教学的步骤一般是:

观察生字组成;反复练读;组词运用;读文理解。 识字教学的步骤为: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牢记笔画顺序;描摹字帖(写字是我校校本课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识字、写字教学的常用活动有:

(1)、摘果子

组长负责拿写着偏旁部首或生字的篮子,组员从果树上摘下相应的偏胖或字来组成生字或新词。小组竞赛看看哪组快且多。

(2)、开火车

准备好生字、词卡片,平均发放给每个小组读,看看哪组先到站。说错时,修理员帮着解决。

(3)、送信

根据组数准备邮箱,读对的投进邮箱,看看哪组读得快,对得多。

(4)、小考官(“眼疾手快”)

这个活动适合同位进行,一个读生字、词卡上的内容,另一个挑卡片。

(5)、故事大王

用生字卡片上的字或词连故事,看看哪组故事最精彩。

(6)、词语接龙

第一个学生挑字,第二个组词,而后的用后面的字再组词。

(7)、滚雪球游戏

第一个同学挑生字或生词,第二个在第一个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以此类推。固定时间内看看哪组组的词或说的句子多。

(8)、心有灵犀

一人根据卡片词语提示做动作,一人回答卡片上的字、词。这个活动适合2人小组进行。

2、阅读教学的模型与活动。

阅读教学的模型是:初读感知;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全班交流回答问题;总结提高。初读感知部分通常会留做预习作业。

阅读教学常用的活动:

(1)、记人篇

读——疑——答——演。记人类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两件事情以及任务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来刻画。学生在自读了解课文之后,分组提出问题,全班交流后进行课本剧表演。例如,学生在学习《晏子使楚》一课后,可以分组对每个场次进行表演,可以通过设计文中人物的服装,台词、道具,以及语言和动作去诠释文中人物及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叙事篇 提问——解答——复述。学生在课前预习,提出问题,小组筛选后参加班级评选,确定为重点问题即可加分。在交流过程中,其他组同学能够回答出问题也可加分。可进行故事复述,也可以对课文进行延伸,评选“最佳故事”。

(3)写景篇

欣赏——解疑——导游。写景类的文章一般都是景美、人美。但是因为时间和地域的关系,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入情入境,所以学习这类文章时,尽量使活动更加生活化,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积累。在小组内评选“最佳导游”,然后进行班级评选。

(4)状物篇

这类文章的关键在于收集掌握相关的资料,因此在教学时可进行情境化、活动化的教学,如评选最佳导游,推销员等,小组合作设计台词。

3、作文教学的模型和活动 作文教学的模型:

(1)、提供资料;阅读思考;合作交流;精心撰稿;小组评议;定稿。教师依据各种资料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小组讨论,丰富各自的视角,取长补短。

小组合作在这种模型的作文教学中能够启迪不同的思想,展现各自新颖的思维。

(2)合作——撰文——交流——定稿。这种模型的作文主要针对“体验式”作文教学,它不但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关注语文课“三维目标”的发展。体验是作文的源泉。日常生活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和日记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学生合作完成调查,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完成一件事情,这里面的每一次都是鲜体验。

作文教学的活动:

调查研究、创作接力赛等等。另外,对于中高年级的习作,我们通常会采用“小组批改”,小组成员在完成自己的作文后,将作文读给小组内其他成员听;其他同学组成“评议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修改成文。各组评出“最佳作文”进行展览,看看哪组的优秀作文又多又好。

4、复习课

( 1)、最佳合作小组

在进行“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部分的学习时,由小组自查成语或句子意思、出处,组间轮流讲述。评选最佳组长和最佳发言人。

(2)、手抄报传阅

在进行期末归类复习时,举行手抄报传阅赛,每人都把复习时的重要内容制作一张精美的手抄报,早读时互相传阅、朗读,看看谁读得份数最多,找到的问题最多。这种合作的方式是两两间进行,更是班际间进行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在实现了全班合作程度的最大化。

(3)、卡片自选超市

期中考试复习时我曾用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每单元的重点出题,题出在卡片上,一张卡片一道题,每人出二十道题,也就是二十张卡片。出题人将自己的姓名写在卡片背面的右下角。题目的类型依次为:看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造句、古文翻译等基础知识类的题目。每个出题的人都备有答案。

复习课开始,卡片背面朝上,在各人的位子上整整齐齐摆好。学生自由选择卡片完成题目,做完后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背面出题人姓名的下方,然后将卡片正面朝上放回原处。接下来由出题人阅卷得分,将卡片发还答题者。小组长统计各人得分情况。评出前三名,颁发奖品。学生在出题考查别人的同时就是在考查自己,因此非常用心。前期的准备非常耗时,但是学生乐意为之。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不要担心学生抓不住重点,而去横加干涉。否则“自选超市”就失去了吸引学生的魅力。

(4)、“早读自治区”

每个班都有几个在学习上处于劣势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我会为这些学生成立“早读自治区”,选一名能力过强的学生担当“区长”,专门负责给他们定任务、考核,并且给他们诸多优先条件,自由选择读书地点,组合方式。当然,这种方法的存在一定是在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爱他们,想用最好的、最适合他们的方法来让他们进步的前提下。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小组合作学习的多样式和开放性有待商榷:活动方式过于单一。由于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有些教师所带科目暂时不固定,对很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所以要常常汲取理论营养来滋养自己,以便走向更高更远处。 2.教师对进行课题研究的作用领会不深,进行研究的主动性不强。我想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开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乐意钻研。

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巩固成果,正视问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一切都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力争把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第三篇: 关于课题结题鉴定结题报告撰写的说明

一、结题提交材料

在结题时,课题负责人或所在单位应该提交的结题材料分为四类:

1、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一式三份;

2、课题研究过程概述一式一份;

3、课题研究总报告一式两份;课题组成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一式一份;

4、研究过程相关的原始材料(图片、音像、调查问卷、实验研究工作手册等);

5、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或专著以及各种相关证件(或复印件)—式一份,每类最多放三件。

上述材料必须提交文本材料,用a4纸打印,注意排版和行文格式。

二、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结题鉴定一般需要提交研究成果的主件和附件。附件包括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性材料,包括原始数据、论文、论著、音像资料以及相关证件等,按照顺序列表于研究报告之后,并附相关材料或复印件,也可以单独装订。主件是结题报告,这是课题完成后撰写的总结性分析报告,是课题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各课题组必须重视并完成好结题报告的撰写。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也各异,可以分为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一般而言,研究报告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导言(或前言) 导言是教育科研报告的第一部分,它要求简明扼要地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该课题研究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该项目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这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可以直接以“目的和意义”或者“前言”作为该部分内容的标题。也可以不使用标题。导言应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字数不宜过多。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字数的5%。 (二)研究的详细操作过程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交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研究的全过程,以便评价整个研究在方法论、教育理论以及具体实践过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并据此决定能否承认和接受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这部分中要对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和术语进行解释,尤其是那些一般人不熟悉的术语和容易引起岐义的概念更应该解释清楚。

一是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包括研究设计的组织形式、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实施与控制;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与手段:研究所采用的特殊设备、工具等,如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或附有设计图纸、量表、测验题等,可以以附录的形式附在后面。这部分的介绍一定要简单明了,一般在对研究方法介绍时,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字数的5%。 二是具体实施过程的详细阐述,包括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可从理论的阐释、实践或现状的调查以及专家的评述等入手)、分为几个步骤或者方面去进行落实的,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那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从事实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切忌使用“可以”、“大致”、“也许”、“可能”等商榷性、模糊性的词语。这部分是整个报告的主题,一定要进行详细的阐释,文字数量一般应占用整个篇幅文字数的70%或以上。 在这一部分的撰写过程中,最好根据报告的格式确定标题,可以使用—、二??,下面再用1.2??.等标题确定层次,但层次不宜太多,一般以三级标题为宜。各级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概括出本段落的中心意思。

(三)研究结果及反思

主要是介绍课题研究的效果,可以使用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证件作为分析和佐证的材料,在说明研究结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数据或例子,切忌使用模糊性语言笼统地说明,如教师的理念得以转变、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所使用的数据必须来自于真实的调查和分析,不能编造数据或者使用未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所选用的证件 (含实验学生的证件、文章)等,必须能够说明与该课题研究密切相关,能够较好地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效果,切忌把所有的证件罗列起来进行说明。该部分的文字量一般不超过全文字数的10%。 通常在说明了课题研究的效果后,还需要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找影响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影响课题效果的因素,并探讨下一步改进的意见、措施或者下一阶段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此外,在这部分还常常对该项研究的方法设计进行必要的反思,分析和讨论如果变换研究方法可能对研究结果带来的哪些变化等。这一部分根据实际内容的多少可长可短,一般不要超过全文字数的5%。 (四)研究结论

教育科研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实质部分。结论必须指出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研究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研究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文分散到整个文章的各个部分。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要严谨,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的5%。 (五)其他 1.附录。

①引文注释。引文注释应按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表明数码或用符号标注,然后依次加以注释。具体格式参照正规刊物的引文标注格式,一定要规范。

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参考、引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的目录。通常以“主要参考文献”或“主要参考资料”为小标题列出并标明出处,一般放在报告的结尾。具体格式参照正规刊物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注意格式的规范性,切忌笼统。

③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是指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重要原始资料,如某些测量的结果和有关研究的定性观察材料等,也要在附录中简明、准确、清楚地加以介绍。

2. 摘要。摘要是为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教育科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在题目下面写一段简明扼要的介绍性文字。有的研究报告字数多,篇幅大,为了使读者在看全文之前对整个研究情况有个概括的了解,常常在文章的题目和正文之间力口写一段“摘要”。篇幅较小的研究报告不必要写摘要。

第四篇: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结题报告

永城市第三初级中学

刘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有利于教学的手段也不断的涌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家的教学,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技术过于炫目,强调技术而轻视对教材的解读,没有很好的开发教材,没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引领学生学习未知的知识,传统的优秀教学理念得不得到传承,因此,我们几位同志在一起思考新时期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的与优秀的教学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特别是呈现的优势,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优势,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能有效的避免。让更多的同行少走弯路,这是我们初衷。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将我们在工作中困惑以案例的形式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来揭示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失误和不足,以求获得发展。最后达到一个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具体的教学技能上都有很大的收获。

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时,哪类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哪些内容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计算机软件是,如何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怎样避免学生将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信息技术如何与优秀的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无缝的衔接。

(二)研究的意义

新时期我们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传授时,会遇到很多困惑,有的教师多少也进行了教学反思,但是反思的内容和深度比较不理想,要想解决大家的困惑,只有将这一困惑按课题的形式来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大家共同讨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解决大家的困惑。从而指导以后的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2、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研究不同方式的信息技术呈现方式带来的效果。

3、通过比较,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哪种方式更容易接受,那种形式更利用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了解现在教师上课利用多媒体的现状。

观察法: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这种现状存在的问题。

个案研究法:教师在授课时差异较大,所以要围绕典型个例开展研究,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指导策略,达到班级整体专业技能提高的目的。 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学探索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经验总结:在运用课程教法、学法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时,采取和老师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新方法是否适用等,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与传统的教法进行比较,得出一个较客观的结论,进行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1、调查、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际现状(包括思想认识和专业基础两个方面)。

2、设计课题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8年1月)

1、学习相关理论,参与课题培训,对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深入课堂,积极探讨、研究,认真总结所得的结论,撰写教学案例及相关论文等。

3、进行研究与反思,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分析积累资料,归纳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措施,取得经验及其作用和意义。

(三)总结阶段(2018年3月—5月) 对研究材料进行总结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提高自身理论学习水平, 寻找更适用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对课题进行研究

本课题立项以后,我们认真查阅并学习了相关的课程理论书籍,丰富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的认识,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有了重新思考与定位。通过调查本学校和周边学校在利用信息技术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

通过同课异构来研究信息技术在不同呈现条件下的区别,信息 技术有其优点,如果不能发挥其优点,或不在恰当的时间发挥有可能效果大打折扣。

(二)充分掌握教师在课堂上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技能水平,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出判断分析,拟定研究方案

我们通过与老师们座谈、调查,与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师交流后,找到了许许多多老师的困惑,一些很有用但是不能很好的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

1、学校领导很关心教学,也很想对教师进行帮助,但是领导的管理是从上而下的管理。说白了就是想当然的管理,实际上真正的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自下而上的管理,即从教师的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

2、 大部分教师上课时所用的课件都是下载得来的,因此,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用课件上课,只能围绕课件上,而不是课件为我所用,后来感觉还不如不用课件效果更好,因此用课件上课就成为一种形式,你检查我就用课件,不检查我就不用。原因很简单,自己做没时间,班班通里面的课件并不是符合自己的想法,另外,课件由于制作的原因,往往不能很好的与真实的课堂进行有效的衔接。

3、同样水平的学生,同样采用多媒体教学,老师的引导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这种形式之外的东西,即新知识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已经掌握了的前提下,但是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已经真正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呢?实际上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没有掌握,你不想你讲完某个知识点后同学们都说已经学会了,从他们中找几位学生做一做练习题,你会发现失误的地方很多。因此,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就不能形式化,信息技术教学也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掌握情况。

(三)调查分析学生课程学习难的具体成因,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方法,。

1、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因此光提高教学方法而不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就失去了根本,实际上有些学科学生学习的很好并不是教学效果好,而是采用了逼迫学习的办法,不完成作业就进行恶意惩罚,因此学生就有选择的去学,将宝贵的时间都集中在了一些科上,成绩当然会好了,甚至出现上数学课写生物作业的现象,因为下节就是生物课了,写不完要抄好多遍。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经过调查了解一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得不到认可,严重缺乏自信心。因常受老师批评,家长的指责和同学的歧视,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聪明,长期缺少别人的认可与肯定,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求上进。另一部分学生很多都来自问题家庭,有的父母离异,对孩子缺少管教和约束,甚至放任自流;有的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在单亲的环境中长大;有的在祖父母身边生活娇生惯养,只能听表扬话,不能批评,对生活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

因此,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千篇一律,同样的授课有的学生认为很好掌握,但是还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因此,就不能同样的要求,甚至说学生能看懂例题就很不容易了。

教学中应注意调节好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尊重、关心、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课堂上不要针对某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批评和当场指责,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力,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利用巧妙的讨论将出现的问题纠正。

我们的多媒体教学如果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难易结合,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困惑,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方式,采用大家都好接受的方式来教学就容易多了。

(四)从同课异构的角度分析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解决教学中的疑惑,通过对比不同的教学效果来比较教学的优劣。同样是讲授有序数对,两位老师对采用了象棋中的马走日的例子,一位老师直接研究马可以走到哪几个格上,这几个格的有序数对是如何表示的, 而另外一位老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普及了一下象棋的知识讲授一下象棋中马走日的含义,给大家普及了象棋的知识,效果一定有所差别,实际上还有好多学生对象棋的走法是陌生的,因此,效果差别明显。

落实新课改精神,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教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能进行逐步提高,让学生能够又好又快的掌握基础知识和所学技能。

1、对授课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以前先讲理论再技能练习的授课方法,让学生课前自学理论基础知识,课堂上我只作泛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找出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练后的分析总结中,精讲梳理,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认真听讲,主动分析、思考,学习的针对性强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2、充分了解教材,在备课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备好教材以外,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教学过程,要根据每一节课具体课程特点设计好教学方法。作为学生课堂实践练习的参考,希望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语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在上课时死气沉沉,缺乏激情,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语的设计应该一开始就尽可能的引人入胜,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导入语。比如在上课的一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带有图片内容的课件,然后问学生,这些图片中哪些颜色感觉暖,哪些冷?这些颜色都让你联想到了什么?通过身边的事情,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本课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不仅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接受、理解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五)我们课题小组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注意有关课题的知识,经常写教学反思,对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效果。如果有不理想的地方,找到问题所在。

(六)及时反思,阶段性的进行总结,对课题结题报告进行撰写。

在课题研究的每一个阶段,我都特别注意反思和总结,也撰写了研究性的论文、教育案例、撰写结题报告,上传结题材料。

七、课题研究成果

由于本课题准备与研究工作是在课题立项前已经开展,结题时已历时两年多,课题研究取得一些成果。

(一)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取得研究成果

1、刘高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于2017年6月被永城市教研室评为二等奖。

2、李显老师的教学设计《用PPT讲故事》于2017年12月,获商丘市优质课二等奖。

3、黄湘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探究》于2017年6月永城市教研室二等奖。

4、课题案例《美术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于2016年6月在爱辉区第三期教师个人课题成果评审中,被评为二等奖。

5、论文《师爱无言 润物无声》于2016年6月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6、论文《浅谈提高色彩基础教学的方法》于2016年12月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7、论文《如何对职高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于2016年12月被评为区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成绩进步显著

两年以来,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教得几个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八、本课题研究评价

本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课题的研究,促使我转变了专业教学观念,探索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技能的有效方法。

1、在对学生所存在的学习情绪、学习状况充分了解研究后,主要采取了谈心式教育和个别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方法,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利用表扬、鼓励和巧妙的批评、作业评比等多种类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2、落实新课改精神,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教法,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能进行逐步提高,让学生能够又好又快的掌握基础知识和所学技能。

3、对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循序渐进的提高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用现代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

九、后期反思

由于我的研究能力与水平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课题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由于我是一线教师又担任班主任,教育和教学任务比较重

1、作为个人课题,本课题研究还不够充分和透彻,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所得到的结论也还是很肤浅和粗糙的。,研究时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使课题研究仍处在前期阶段。

鉴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作了深刻反思,计划在课题结题以后,继续做好本课题后续的研究工作,重新立足课堂,脚踏实地,完善相关理论,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第五篇:课题结题的基本要求及结题报告的撰写

在省教育学会举办的关于十一五课题结题的培训期间,省科学研究院崔永平副院长对十一五课题的结题要求及结题报告的撰写作了培训。

一、对结题的基本要求

(一)、结题申请

已到结题时间的课题,课题主持人必须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主要领导同意后,一般课题向市地及行业教育学会申请结题验收。重点课题向省教育学会申请结题验收。到期不能结题的课题,需向市(地)、行业教育学会提出延期结题的申请,并说明理由,统一报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审批备案。

(二)、结题程序

1.课题主持人从黑龙江教育科研网教育学会网页http://.cn下载《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结题验收表》,(可从校园网上直接下载)并按要求如实填写,尤其要写清课题编号(以课题任务下达书中的课题编号为准)、验收形式(包括现场验收、会议验收、通讯验收等)、成果名称(填写课题研究最主要的成果)、课题主持人。课题主持人和参加人要与立项时一致。如有变更,要填写变更后的人员姓名,但必须配有省教育学会审批的《课题变更申请书》(校园网下载),否则不予承认。课题参加人应该是在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有课题研究成果或为课题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课题承担单位要对课题签署具体的评价意见并盖章,然后上报到上级教育学会。

2.省教育学会一般课题由市(地)、行业教育学会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专家组要形成具体的结题验收意见。然后由市地及行业教育学会将《验收表》 《专家鉴定表》和《课题结题报告》一式三份报省教育学会秘书处,由省教育学会组织学术委员在《专家鉴定表》上相应位置亲自签名。重点课题由省教育学会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各课题承担单位要对课题进行审查,签署具体的课题评价意见并盖章,上报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对于各类子课题,省教育学会不负责结题验收。通过结题验收的课题由省教育学会颁发《课题验收合格证书》。

(三)、结题材料

课题结题材料包括:(1)课题立项申请书、任务下达书复印件;(2)《课题结题验收表》、《专家鉴定表》一式三份;(3)课题结题报告一份;(4)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原件(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等)一套;(5)相关附件或佐证材料复印件(包括被哪采用、转载、获奖证书等);(6)课题研究的主要的过程性材料。

成果要求:

(1)研究报告:每项课题必须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字数在1万字左右。内容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③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与具体措施;④课题进程或阶段说明;⑤研究的结果、结论及其取得的社会效益等。

(2)课题研究的其他成果:著作类科研成果:要突出实践、实验分析,突出应用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论文类科研成果:要有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的若干篇论文,只有一篇论文不能结题。教材类科研成果:要突出教学改革的内容,体现创新部分,突出学生学法教育和能力培养。多媒体课件及软件开发类成果:具体说明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实际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

二、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他不仅仅是汇报材料和交流工具,更是自己的工作和成果的展示、研究工作的反思。

一、 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

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之后,对教育实验研究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自拟课题、引进课题、合作课题)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

注意的问题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需要说明的是,经过三到5年的研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也不一定解决了所有问题,即使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只是发现了或得出了几个问题也是好的。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结论,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更重要的是无论有没有结论都必须实事求是。

(三)、撰写课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课题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课题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

2.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在课题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是应该关

心的重要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课题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列出观点。首先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选好事实。

3.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

四、对结题报告质量的判断:

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应具备几个基本特点:

⑴理论建构的完备 ⑵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⑶鲜明的创造性 ⑷切合实际,针对性强 ⑸研究方法科学规范 ⑹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合理 ⑺结构严谨、完整,论证有力 ⑻文字精练,简洁流畅,具有可读性。

最后结题报告总体提几点要求:

1、审查研究报告的重点:是否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

2、坚持研究报告是否作到理论观点的阐述和材料相结合;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少用描述性语言。

3、看报告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还要注重科研道德问题。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剽窃,引用借鉴别人的观点要在参考资料中标示清楚,表示感谢。 在研究中涉及到学生的名字,特别是个案研究,要避免出现真实姓名。

4、还应该注意合理借鉴和引用资料的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应急管理舆情分析下一篇:印章管理办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