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论文

2022-04-2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份调查报告是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中小企业局根据习近平书记的意见,对如何促进我省家庭工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后形成的。调查报告认为,我省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家庭工业的发展。发展家庭工业,不仅是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的希望所在,而且也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论文 篇1:

中国工业70年发展与战略演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建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主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贸易规模多年创世界第一,工业结构逐步优化,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工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我国强国之基、富国之路。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工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

1.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将经济工作重点放在工业建设上,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行业不断由小到大,一些新兴的工业行业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工业等也从无到有,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立健全工业生产体系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极大的保障,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由原来的以农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转变为95%以上为工业制成品,工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服装、鞋、玩具、五金产品、家电等轻工品在全球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全球工业品市场因中国工业的发展及价廉物美产品的出口而极大丰富。

2.增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为提升综合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瓶颈问题得到缓解,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能源与原材料产业增长了上百倍,部分产品产量步入世界前列。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公路里程达到485万公里,增长59倍,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8年末达到14.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7万公里,增长72.7%;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2018年移动宽带用户达13.1亿户,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加强,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

3.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工业是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中国工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极大提升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其他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对我国产业结构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交通运输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关系为例,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分别较1949年增长5.3倍、5.0倍,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再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大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地区工业布局,为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工业布局的调整成为我国培育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途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均以工业为主来推动实施。所谓的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指制造业的转移,制造业具有劳动生产率高、带动性强、能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等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4.吸纳和传播新技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人类社会几次大的飞跃都是源于工业革命,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赋予了工业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力量。在新中国,技术进步与工业发展几乎如影相随。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前苏联156项技术,迈开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第一步。改革开放后,我们更大范围地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部分工业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行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我国工业发展展现的新态势、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拉动工业发展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增添了新动力。

工业发展的战略演变与理论创新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发展的历程,每一阶段都面临着特殊问题,每一阶段的特殊问题引导的理论探索和战略方针又反过来指导中国工业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的发展战略与理论创新,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修正、再创新、再修正的循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关于工业立国的长期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经济活力,工业发展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工业单方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相对滞后等問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国内外工业化经验和中国国情,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工业在GDP中占比的提高,而是要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对工业化本质与内涵认识的升华。这些都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2.关于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先行发展的战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加之西方国家的封锁形成诸多发展瓶颈。在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重工业建设首先是建设钢铁、煤、电力、石油、机械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及基本化学工业等。重工业优先发展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为后来工业化加速推进、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训练科技人才以及产业工人队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工业发展布局时也采取了倾斜式发展思路,建立了沿海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把工业发展的重点向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倾斜,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工业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各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工业布局逐渐优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作为一个大国,以先进行业和发达地区示范、带动传统行业和落后地区发展,有利于加快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从而更好提升经济发展的潜力。这也是我国多年来坚持部分行业、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关于以创新促发展的战略。科技创新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就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实施了“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一系列高科技研发计划,推行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力,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一步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之,创新驱动已成为决定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中国工业发展展望

我国工业70年发展成就斐然,令人骄傲。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工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面临一些变化:一是消费升级对我国工业发展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但战略机遇期仍存在;三是新技术等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将愈加深刻,工业将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需求升级、竞争加剧的裂变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主动作为,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顺应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動力,不断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1.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重要法宝。未来,我国工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和高品质化,工业将呈现需求导向型的发展特征。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国际竞争力。一是要提升工业产品的品质,培育和打造一批质量可靠的国家自主品牌。二是要加快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定期制修订产品质量监管法律和标准,加强质量政策引导和质量环境建设。

2.产业融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进行的产业组织变革。产业融合包括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等方式。比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等是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制造业服务化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重组融合,融合后生产的新产品表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特征。产业融合本质上也是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更高品质的要求,它的基础是新技术革命。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革命为支撑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条件。

3.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正在改变国际产业分工、国际竞争格局。对新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决定国家力量对比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和决定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未来工业领域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大,工业竞争力的来源只有科技创新。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力度,从而为工业发展增添强劲推动力。

4.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将更为紧密地互动。眼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一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产业国际化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产业转移步伐亦同步加大。二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会更加频繁。需要指出的是,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联系是否密切,关系到产业是否会空心化的问题。未来几年,我国的产业转移更多是源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二者的关系也会更为紧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原载《经济日报》)

作者:史丹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论文 篇2:

促进家庭工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这份调查报告是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中小企业局根据习近平书记的意见,对如何促进我省家庭工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后形成的。调查报告认为,我省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家庭工业的发展。发展家庭工业,不仅是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的希望所在,而且也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报告在分析传统家庭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我省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最近,习书记对调研报告作出批示:“家庭工业是否已过时,答案是否定的。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家庭工业问题,明确发展思路,加强服务指导,出台政策措施,促进家庭工业健康发展。”

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全省家庭工业发展现状、特点和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对家庭工业存在的客观条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就促进我省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我省家庭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家庭工业,主要指以家庭为生产场所,生产资料归家庭个人所有,家庭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家庭个人占有和支配的工业生产活动。我省家庭工业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步,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90年代后期步入稳步发展阶段。2005年,工商登记的家庭工业有31万家,但据省调查总队抽样调查,全省拥有家庭工业64.28万家,从业人员达373.3万人,上交税费83.35亿元。事实上,我省家庭工业的实际户数、从业人员和加工产值还要更大些。我省家庭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规模总量稳定增加。2005年,我省家庭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251.73亿元,虽比2004年经济普查数减少214亿元左右,但仍比2002年的3337.54亿元增加914亿元。家庭工业产值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占规模以下工业产值的57.5%;从业人员占全省社会从业人员的12%;上交税费占全部工业税费的7.5%,占规模以下工业税费的35.2%。

2.区域布局相对集中。家庭工业在全省各地都有发展,但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从家庭工业户数看,金华、温州、嘉兴市分别为108927、108629、84473户,三市合计占全省比重为47%。在家庭工业的营业收入中,绍兴、宁波、温州市分别达700、625、589亿元,三市合计占全省比重为45%,舟山、丽水规模较小,比重均不到全省的1%。

3.家庭工业类型多样。主要有:一是市场依托型。家庭工业伴随着市场的兴起而应运而生。如义乌饰品、桐乡濮院羊毛衫、湖州织里童装、海宁许村家纺装饰布等。二是产业配套型。家庭工业为龙头企业产品配套生产。如温州打火机、乐清低压电器、永康小五金、路桥模具等。三是产品协作型。家庭工业围绕产品加工生产相互协作。如诸暨大唐袜业、慈溪小家电、桐庐分水圆珠笔等。四是来料加工型。家庭工业根据市场订单而开展的简单加工。如衢州的玩具组装、饰品加工等。五是农副产品加工型。家庭工业利用本地资源和农副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如青田石雕、安吉竹制品、庆元食用菌等。

4.行业分布比较广泛。我省家庭工业行业分布比较广泛,涉及32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但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领域。在全省家庭工业户数、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的占比中,纺织业分别占到22.9%、16%和20.7%,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占8.5%、10.1%和9.8%,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分别占8.4%、13.2%和5.7%。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服装及鞋帽制造业等也列入前10个行业之中。

5.经济效益比较明显。2005年,全省家庭工业户均营业收入66万元,上交税费83.35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11.5万元、12亿元,3年年均增长分别为6.6%、5.3%。家庭工业营业收入和税费的稳定增长,不仅富裕了当地百姓,也增加了当地的财政实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家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家庭工业总体发展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工业发展的整体产业层次较低。目前,我省家庭工业绝大多数从事传统行业的产品加工。相当部分家庭工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较差。部分从业者的素质低,缺少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加工生产的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一些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2.家庭工业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增多。一是部分地区发展家庭工业的用地、用电、资金等矛盾突出。二是由于市场变化的不断加快,部分家庭工业企业信息不灵,产品销售困难。三是一些地区由于同行业间过度竞争,以及中间商的克扣,导致生产加工户的实际收益下降。四是一些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有的部门重收费轻服务,对出现的问题缺乏积极的教育引导,而是以罚代管,一罚了之,一关了之。

3.部分家庭工业发展引发一些环境污染。如一些废塑料、废金属加工较集中的地方,造成生产生活用水污染;一些从事纺织加工的,给周围造成了噪声污染,一些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渣和烟尘污染至今未得到有效治理,对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危害。

4.部分家庭工业存有安全隐患。一些前店后场的家庭工业,由于作坊、仓库和住房“三位一体”,消防设施不全,安全生产措施不落实,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去年九月、十月湖州织里个体商厦、个体服装加工企业连续发生两次重大火灾事故,分别造成15人、9人死亡的重大恶性事故。

5.政策扶持和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近几年来,我省在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先后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但众多的家庭工业难以享受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同时,分散经营的家庭工业基本上处于“部门管不着、村里管不了”的状况。政策与管理的真空,不利于我省家庭工业的健康发展。

三、家庭工业存在的客观基础与发展前景

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家庭工业仍将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广阔空间和良好前景。

1.发展家庭工业是我省广大农村实现富民兴村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从事家庭工业的人员,分别占到全省全部就业人数、全省工业就业人数的1/8、1/4,相当于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1/2。在全省31.4%的行政村中,家庭工业收入已经成为居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安排1万户家庭从事家庭工业,年产值可达50亿元左右,解决2万人以上就业问题。这表明,我省家庭工业的发展,不仅是农村解决就业、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希望所在,也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2.我省家庭工业具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一是我省已经建立起坚实的现代工业产业基础,有600多个亿元产值以上的工业块状经济,有32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家庭工业发展提供了大工业依托。二是我省工业以纺织服装、五金工具、塑料纺织、皮具箱包、玩具饰品等日用轻工品为主的产品结构特点,也有利于家庭式的部件加工、配件生产和组装等存在和发展。三是我省商品专业市场发达,4000多个专业市场,7170多亿元的年成交额,为家庭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基础。四是我省农村农民有经商务工的传统,城乡各种传统工匠工艺和农产品加工业相对发达,以及日用小商品的广泛需求,为家庭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省家庭工业具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广阔空间。我省以轻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产业块状集聚分布、专业市场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工业布局、工业结构特点和产品结构特点,比较适宜相当一部分产品和产品配件向家庭工业扩散。根据全省各地家庭工业已经形成的发展格局、发展优势和今后我省城市化、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的发展大趋势,我省家庭工业发展前景看好,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后劲很足。除了传统行业外,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家庭工业可以逐步向通讯设备配套、计算机配件、精密仪器组装、文化办公用品、特色工艺用品、工业设计研发等领域拓展,积极培育和壮大现代家庭工业。

4.国内外发达地区家庭工业发展为我省提供了良好借鉴。从国际上看,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进步,家庭工业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瑞士、法国、荷兰、丹麦等国现代家庭工业产值都占到GDP的20%~30%,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劳动力的40%以上,家庭工业在经济发展中仍占很大优势。如瑞士的高档钟表、以色列的钻石首饰、德国的精工小五金等主要出自家庭作坊,美国长岛1000多家企业,其中800多家是提供尖端技术产品的家庭工业。在国内,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上海市,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创业、就业形式和经营方式变化的发展趋势,提出鼓励发展以装配、创意、设计为主的现代家庭工业。可以相信,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家庭工业在我省未来的发展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仍将是解决人们就业、改善人们生计、减少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四、促进我省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的建议

现代家庭工业,是以城乡居民家庭为生产场所,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生产者,依托现代大工业,利用现代技术装备和信息技术,运用先进生产工艺,劳动成果归家庭占有和支配的工业生产活动。相对于传统家庭工业来说,现代家庭工业的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根据我省家庭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促进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的转变,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分类指导家庭工业发展。目前,由于我省各地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同,发展家庭工业必须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就全省来讲,要结合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家庭工业发展领域,鼓励支持现代家庭工业发展。对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区来说,要鼓励来料加工,加快发展传统家庭工业。但这不是绝对的,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要引导城乡居民发展现代家庭工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地区,要鼓励运用现代技术和工艺,在加快提升传统家庭工业的同时,适应工业现代化的要求,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着力加快发展现代家庭工业。

2.通过组建合作社、协会等形式提高家庭工业组织化程度。当前要针对部分家庭工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比较差的情况,引导家庭工业通过组建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加工与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和克服单家独户经营遇到的市场信息不灵、产品加工来源局限、技术支持不足和销售渠道不畅等困难。在家庭工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地区,鼓励组建行业协会,为家庭工业提供行业自律、市场信息、技术咨询、技术辅导、质量检测、产品展示等多种服务,引导家庭工业产品从低档向中高档发展,向两头延伸,拉长产业链,促进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

3.把家庭工业技能培训纳入全省“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随着传统家庭工业的提升和现代家庭工业的发展,家庭工业技术将由低级逐渐向中高级方向发展,产品也将由低端向中高端过渡,这就要求从事家庭工业的人必须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因此,必须加大对从事家庭工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培训。把家庭工业从业者的培训纳入全省“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重点突出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创业辅导。争取用二至三年时间,为广大家庭工业从业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熟练程度、生产加工能力和创业能力。

4.高度重视家庭工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整治。对那些作坊、仓库和住房“三位一体”的家庭工业,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家庭工业,要坚决进行整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促进家庭工业健康发展的关系,对出现问题的家庭工业,一定要认真处理,但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关了之,而要积极加以引导,保护好广大群众发展家庭工业的积极性,同时,要通过建造标准工场、集中仓储和废弃物集中堆放等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家庭工业“三合一”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以促进家庭工业规范健康发展。

5.加大信贷、资金、税费、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家庭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对家庭工业的发展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家庭工业适当集聚发展。在融资方面,将家庭工业纳入全省规模以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用足用好用活现有小额贷款政策,切实帮助家庭工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在税费方面,加强对家庭工业的收费监督和有关政策的清理,制止各种乱收费现象,为家庭工业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并制订相应的税费优惠措施,鼓励大中型企业把产品零部件向家庭工业户扩散,鼓励外贸企业把家庭工业产品推向国外市场。

6.切实加强对家庭工业发展的领导。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家庭工业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二是降低家庭工业的准入门槛,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家庭工业发展情况和潜力所在,提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发展家庭工业的有关政策,宣传报道家庭工业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家庭工业特别是现代家庭工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省委政策研究室 省中小企业局

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论文 篇3:

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的价值旨归与实践指向

[摘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进程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与“绿色”两个高频关键词紧密连接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为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坚实根基,指向实现人类的“双重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现绿色为民、绿色惠民、绿色靠民的实践指向,蕴含着深远的“红绿”变革意蕴,对于汇聚全国人民合力推进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价值旨归;群众路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坚持人民至上”[1]66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并在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第(九)节”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进程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1]50-52。当前,站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改变,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2]9,在常态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唯物史观视域深入理解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深度融合,诠释为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的价值旨归与实践指向,对于已经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坚实根基,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绿色为民、绿色惠民、绿色靠民的价值追求,指向实现人类的“双重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坚持绿色发展为人民的价值旨归

“绿色发展为了谁”是关涉绿色发展的基本立场、价值旨归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人民立场、绿色为民的基本原则作为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型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追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绿色向度的具体外化。

1.以人民视角将生态考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人民,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范畴。在当代中国,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及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3]17,马克思主义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实现人类自由解放[3]8的人间正道。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把自然-社会-人作为有机整体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剖析与批判的过程中,主张实现两大和解,即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及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坚持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2,保障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包括生态权益在内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最终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认为“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5]11,强调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6]187。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主要需求指向和需求的层次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与所处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过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台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相应地呈现从“盼温饱”到“盼环保”、“求生存”到“求生态”的转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7]4,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以“人民”与“绿色”两个高频关键词紧密连接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潜在线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8]23,主张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树立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7]23统筹考虑,成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成为贯穿人民幸福、美丽中国、民族复兴的重要向度。以人民的视角强调生态环境的公共属性,作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4,“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8]7的战略判断。

2.以人民观点正视生态环境普惠供给不足的现实问题。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性,用之恣意不觉,失之痛悔难存。生态环境的好坏、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实现的如何,是关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与现实选择问题,也是关乎中华民族发展长远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例如,全国雾霾污染天气在较大范围、较长时间对涉及几亿人民的生活与健康造成了严峻影响,群众反映强烈,表明了中国发展进程中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明确抓紧抓实生态问题治理具有紧迫性和长期性,主张理性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绿色发展态势还不稳固,客观现状、各种问题依然复杂的实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态需要的觉醒,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4的重要构成,其实质即为人民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稳定与平衡、外化形态的和谐优美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要,是健康生存、持续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而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对清洁空气、纯净水源、安全食品、环保用品、宜居环境、通畅交通等多方面的生态期待与绿色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否则,至少从绿色维度就难以彰显制度优越性,人民也不买账。因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聚焦“民生之患、民心之痛”[8]11,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维审视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发展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多重维度的复合叠加,若不能及时从根源上系统应对,会成为引起群众不满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影响稳定的重要因素。

3.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出发点。理性分析我国生态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内在失衡、功能脆弱、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基本国情,与长期以来以“胡焕庸线”为分界,认为因自然禀赋、人口密度、发展水平、生态约束等多重差异造成两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累积叠加,加剧了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致使生态风险凸显[10]6。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是发展方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实现趋向于绿色化的转型升级。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融合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回应时代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绿色需求的必然进路。以明晰的人民观点提出的“绿水青山”理念作为人民生产生活物质保障、审美对象和情感寄托载体,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的综合体,明确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8]8的内在价值指向,体现出作为执政党积极回应人民所想所盼所急的宗旨担当,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9]12,以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对于生态环境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生态需要等多维度多層面需要的充分满足。

西方的发展理论在资源、环境、生态和绿色发展问题上始终难以突破的“藩篱”在于,其认识上的最高点,也仍然是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本身。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其理论的先进性就在于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摆脱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承认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及其资源是生产力的同时,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发展的目的纳入其中,形成手段和目的高度一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体系。

二、坚持绿色发展普惠人民的实践向度

绿色发展惠及谁是“为了谁”在实践过程的展开,即如何将绿色为民价值旨归融入实践的动态过程。从绿色向度深化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回应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凸显的生态束缚与资源瓶颈,破解现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统筹的矛盾与悖论,围绕如何使绿色惠民的价值实现过程与破解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辩证统一难题有机融合,在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转向上,在“种际、代际、代内”[10]498多维度层面上实现普惠性,为实现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文明延续有机统一提供坚实的绿色生产力根基,是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理念实践向度的关键。

1.以生态生产力破解经济社会需求持续增加和自然环境有限承载难题。以绿色为基本底色的大自然曾经繁衍了中华民族的先辈,给予当代人以生存发展条件,还将养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在破与立中探究实现绿色惠民,思想解放是前提。马克思认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将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11]161的实际效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的先在性、整体性,坚持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注意“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通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有效控制,以最无愧于、最适合于联合生产者的类本性条件的物质交换方式,克服盲目力量带来的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12]928-929。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工业化传统发展方式视域下把自然作为人类改造创造生产力的“对象”或“客体”的主客二分发展理念的革新与超越,强调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与发展生产力,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在充分肯定自然生产力的价值基础上,将自然生态环境由生产力要素、劳动对象的客体转化为生产力主体的构成要件,强调自然本身也是生产力产生发展的主体。坚持“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3]21,主张理性审思工业文明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工业化发展进程尽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9]2,以批判的思维指出“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起来的一堆东西,最后看都是一些破坏性的东西”[8]3,明确指出走美欧“先发展、后治理”老路“不可持续”也“是走不通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8]6的生态智慧,以天地人统一起来的系统整体观和辩证思维反思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过度功利性,遵循“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发展伦理,跳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的固有思维,从人-自然-社会作为发展的有机整体系统探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实现路径。在发展向度实现普惠的主体由“以人为中心”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向发展转向,为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对同一代际不同空间的人民及不同代际人民之间的普惠提供自然基础条件。

2.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13]8。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中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核心是“既要绿水青山”与“又要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键在于发展思路,要“善于选择,学会扬弃……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14]15。随后多次在不同地域、不同场合论述“绿色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统一、递进转化关系[8]23。明确“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8]28,目的是为了实现从根源上改变依赖资源消耗型、粗放型传统落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限度与环境容量总体协调,在尊重绿水青山规律的基础上收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4]8。坚持深化理论自觉,动态把握实现绿色发展必经的三个阶段,“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兼要、二者矛盾凸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融合[14]18,立足当前中国绿色发展进程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开始凸显、绿色观念逐渐深化,推动发展观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自发到自觉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确定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总基调[12]4,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意味着保护自然价值基础上促进自然资本的增值,意味着保护且朝着可持续趋势延伸发展空间、厚植内在潜力和发展后劲,通过生态补偿制度平衡不同空间内人民的绿色发展权益。

3.强调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8]44。既能实现不同空间内当代人之间对绿色需求的有效供给,又能兼顾给子孙后代留下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留下蓝天碧水、青山优美的生态家园,是生态考量在衡量代际之间普惠性的重要指向。坚持“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6]330,围绕实现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向路径,分别明确了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的基线、底线、高线“三线”约束边界,通过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节约能源、绿色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行动体系[6]355四个体系,着力推动“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10]15和绿生活五个层面转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强调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内在统一的发展原则,坚定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结构,按照开发先后区分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四层次主体功能定位[7]209。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倒逼机制双向发力,协同推进过剩产能“减法”与鼓励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加法”,将发展立足点聚焦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关键技术创新为基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化总量和强度双控制逐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7]131,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降低排污负荷双赢 。促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相结合[10]15,推进传统农业的绿色化改造与转型、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协同推进,发展绿色金融业[10]15。坚持牢固树立生产、分配、消费、再生产全链条绿色化转型的观念,以高质量的绿色发展逐步取代“唯GDP论”、崇尚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观、政绩观。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与实践养成,涵養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进程。

三、坚持绿色发展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

“绿色发展依靠谁”是关涉绿色发展的主体力量问题。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8]21、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绿色发展向度建构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首创精神的群众路线融入绿色发展实践,汇聚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进程的人民力量。

1.在党与人民这一对关系主体中强化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绿色担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合力作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发展行动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政策遵循。[15]1构建彰显制度优势与强化治理效能并重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发展行动体系,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和政府的主导职能是先导,通过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使全国一盘棋的系统性、整体性布局与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调动多元人民主体的积极性有机结合,促进合力机制建立健全和效能发挥。“十四五”期间要把重点放到厚植绿色发展根基上,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绿色发展战略定力,切实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摒弃损害甚至破坏局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推进绿色发展向实里走、深里走。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不能为了克服恢复经济发展的困难,出现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期经济恢复的路径依赖,甚至松动铺摊子上项目、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的念头。

2.坚持用最严密制度和最严格法治为推进绿色惠民保驾护航。积极探索发挥制度规约的刚性约束力与牵引激励的作用,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为生产与消费两端绿色化提供保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化、法治化轨道,[8]109在公共自然生态资源公有制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向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要治理效能和推动绿色发展的牵引力与推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为深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制度体系支撑,鲜明指向围绕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四个子制度群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方向,[16]31-33下一步应着力在统筹协调各项制度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明晰合力实现的路径、提高合力治理效能上的落实落细,结合疫情大考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生物安全、公共卫生等体系相互统筹提出的新要求深化对接,为确保自然生态资源公共属性不变质、从根本上为维护人民绿色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3.发挥合力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人民群众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体力量。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进程是人民群众体现主体性力量共建共享的事业,以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目标凝聚人民力量、汇聚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每个人都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的主人翁意识参与其中,既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的力量来源,也是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倡导全民自觉内化绿色发展向度的共建共享,发挥学者及智库、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各方面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实践。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自然、环保、低碳、节约、健康为引领契合点,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养成,让人民在充分享受绿色便利、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绿色义务。通过开展全民植树行动、“实行垃圾分类”试点、生态文明基层创建实践等,带动全民提升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影响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末端治理被动局面的根本性扭转,推进绿色发展实践自觉与普遍共识进一步凝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时代之问面前,不同逻辑体系折射的是不同制度体系下的不同价值取向,意味着不同的绿色价值选择。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践作为社会主义文明观最新理论成果在发展向度外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唯物史观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绿色向度的时代性阐释与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深度融合,自觉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群体需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向,为迈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坚实根基,指向实现人类的“双重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蕴含着深远的“红绿”变革意蕴[17]127-128,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为逻辑主导的绿色发展体系,其科学性、时代性将在实践中得到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的价值旨归,是唯物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人民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实践中的集中体现与时代精华,是基于科学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领域历史性转变的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规律的历史性呈现。所以,进一步坚定并接续深化绿色发展的人民立场、人民观点和群众路线,也是保障继续成功建设以美丽中国为底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必要理论引领与实践遵循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在当代中国在绿色向度上为人类迈向生态文明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6] 习近平.论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10] 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17).

[14]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5] 中办国办印发《指导意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N]人民日报.2020-03-04(1).

[16]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7] 郇庆治.21世纪以来的西方绿色左翼政治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3).

〔责任编辑:杜 娟〕

作者:宁琳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政治认知探析论文下一篇:书法教学中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