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政治之间分析论文

2022-04-2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艺术与政治之间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谁都知道“艺术为政治服务”是一句著名的口号,它让我们想起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的极左时代,想起那个“红光亮”和“假大空”的煽情风格,想起概念化典型化的“八个样板戏”。“文革”进入历史已经多年,除了寻绎真相的史学家、社会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除了在那个年代付出一段青春与生命的人们,除了四处搜罗“文革”物品的收藏家们,大概很少有人还会记得这句口号。

艺术与政治之间分析论文 篇1:

伦理视域下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策略

摘 要:从伦理学的角度观照,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与艺术伦理的脱离、与社会伦理的背离、与政治伦理的乖离,对应为人才培养的三种主义,即技术主义、个人主义和纯粹主义。以伦理策略考量艺术人才的培养,艺术伦理应是灵魂、社会伦理应是生命、政治伦理应是方向。培育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人才的伦理品质,寻求伦理精神和伦理素养对艺术人才影响的规律,是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艺术人才;艺术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

伦理道德素质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是艺术人才立身处世的基本规则,其高低直接影响到艺术人才教育的成效。目前, 我国高等艺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偏重技能的训练,忽视伦理的教育。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下,艺术专业人才即使掌握了技术,但与“以艺术鼓舞人、激励人、熏陶人”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时代呼吁大力培育艺术人才的伦理道德素质。

艺术人才的伦理道德素质指艺术教育的对象在其艺术活动中,按照艺术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艺术伦理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鞭策、自我反省、自我锤炼,使自己形成高尚的艺术伦理道德品质并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的素质。研究艺术人才的伦理品质,寻求伦理精神和伦理素养对艺术人才影响的规律,是培养艺术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归纳艺术人才培养的伦理问题基础上,从应用伦理学的角度,探讨艺术人才的伦理道德素质培养的策略和方法途径。

一、艺术人才培养的伦理问题

1.与艺术伦理的脱离——艺术人才培养的技术主义

艺术伦理学是以道德和艺术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探索艺术背后的伦理精神、伦理文化和伦理规则。无论是艺术界还是伦理学界,对艺术伦理学这门交叉学科关注度不够、研究程度不深,无法对艺术领域凸显的道德问题给予理论的解答和实践的指导。在艺术教育中,则表现为过分注重技术教育而忽视伦理教育,导致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技术主义倾向严重。

当前,艺术院校的学生人文知识普遍薄弱、人文素养普遍较低,重技术轻人文、重形式轻内涵成为艺术院校学生的软肋。这体现在:在美术和设计领域,过分重视绘画、设计技术和技巧,忽视了艺术史、艺术理论、人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精神的提高;在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偏重于技巧的演绎,忽视这些艺术门类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涵,忽视这些艺术形式对学生品性的熏陶意义和作用。

人文精神的汲取、伦理道德的内化本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根本所在,然而在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伦理教育相脱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艺术院校对此点认识不充分,或者理论上认知却在实施中偏离。不少艺术类的学生认为,艺术是一门技术活,不需要思想的干扰、不需要道德的规范和伦理的约束。他们把艺术主体看成工具,而非目的,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产品的锻造、工艺的程序和技术的运用。在教师方面,在教学理念上着重艺术作为个体思想、情绪和理性的表达渠道,在课堂讲授上强调艺术品的诞生离不开艺术门类的基本技术要求。所以,很多教师通过师傅带徒式的教育模式传承技术、工序和创作的基本要领,在判断艺术成就的高低上主要依据艺术创作、艺术演绎的技巧,最终将技法教育视作艺术教育的本体、旨归和核心。

中国艺术院校经过几年的扩招,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而培养的质量令人堪忧,其中艺术人才的人文素养、道德水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事实证明,一个连起码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都不具备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这也是社会大众对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所萌发的心声。从西方当代的艺术教育趋势看,艺术思想、艺术观念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核心,而非技术教育。故而,艺术院校必须反思、改变艺术人才培养的技术主义。

2.与社会伦理的背离——艺术人才培养的个人主义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伦理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社会伦理强调人接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和规范,人必须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锻炼、收获成长、贡献社会,不可能超然于社会关系之外,其中尤其是道德关系、伦理关系。因此,艺术人才也与常人一样立足于社会关系之中。

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颇具特点。艺术类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常常采取一对一单独指导的方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上往往因人而异,力求突出学生的特点、个性和天赋,使得艺术类学生容易养成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价值出发、从个人情绪出发等思想方式和思维模式。长此以往,艺术类学生易于陷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与社会伦理的要求相距甚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创新等同于个人主义。无可否认,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是艺术教育的优势所在,但很多学生和教师误读了创新精神,把创新看成个人感性的诉求,即把创新建立在个人认知、个人情绪、个人意念之上并随性“挥霍”。他们打着创新的旗帜,通过艺术这个舞台淋漓尽致地展现快感、娱乐、享受等官能刺激,根本无视社会的道德价值和时代精神,其结果是,使得很多貌似创新的艺术作品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成为人们驳斥、谴责甚至唾骂的对象。

第二,艺术创作等同于自由主义。艺术类大学生充满创作、表演的激情、热情和感情,但往往把这股劲凌驾于生活之上,以为艺术不应受到社会道德生活的干扰,否则会抑制自由、天性和灵感,艺术作品的质量会大打折扣。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艺术类大学生个性自由、生活散漫以及社会意识不强,其原因就在于将艺术创作中的自由主义毫无保留地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模糊了艺术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界限,追求艺术创作的绝对自由与解放,希冀摆脱社会伦理、社会制度、社会游戏规则等诸多因素的束缚。

第三,艺术表达等同于虚无主义。艺术专业的特点、艺术类大学生的培养体制以及艺术类学生人文底蕴等因素造就了艺术类大学生成为大学生中的“异类”。“异类”的形象定格在最富于天性的流露、最具颠覆性的思想和最有惊世骇俗效果的行为。这和艺术类大学生通过艺术语言畅所欲言、通过艺术实践畅所欲为、通过艺术头脑畅所欲思密切相关。不少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艺术是表达自我、张扬个性、解放思想的手段,艺术是弘扬个人价值的媒介,艺术作品应超越社会伦理的偏好。因此,在个人表达与社会伦理之间,他们主张艺术创作是思考个人而非思考社会,艺术作品是透视自我的一个门缝而非解剖社会的一个窗口。[1]总之,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思想标志着个体性,无关社会伦理的宏旨、无需社会力量的介入。很显然,这种主张背离了社会大众对艺术的理解、需求和追寻。

当前,艺术院校的个人展览、艺术展播、艺术表演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艺术类大学生通过运用、创新多种媒介和载体表达个人的艺术个性、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但常常昙花一现,因为这些艺术作品摒弃了伦理道德精神和社会意识,没能充分彰扬艺术精神,缺乏艺术的魅力、生命力和影响力。实质上,很多被命名为“艺术”的作品、行为和展演只是个人的表达而已。难怪有学者不禁惊呼,艺术已经变得几乎没有任何边界,多变的艺术成为艺术界日常的“意识形态”。当然,对于肆意为之的艺术表达究竟是否应该把握一条社会伦理底线存在很大的争议,这种争议一直存在于艺术界和伦理学界中,其焦点在于艺术作品与社会伦理的脱节是否还属于艺术范畴。实际上,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一直遵循着艺术教育的规律,在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取得可观的成就,但因为艺术人才培养的错综复杂,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出现的虚无主义还是没有实效性的措施出台予以治疗,这需要伦理道德力量的介入和规约。社会伦理作为艺术人才与社会链接的枢纽,应比艺术自由、个性张扬等更需要大力维护和倡导。

3.与政治伦理的乖离——艺术人才培养的纯粹主义

政治伦理就是界定政治生活应该为何的一套原则和规则,它包括了一系列实体伦理如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程序伦理如诚实守信、责任明确、公开透明等。[2]我国在发展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存在有悖公平正义、有违自由平等、有损民主法制等现象,艺术类大学生由于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较敏感的洞察力,加上学校的引导欠缺实效,对此种政治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反应过于剧烈,对政治事件、政治教化有较强的逆反情绪。较其他学科门类和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艺术类大学生政治情怀的弱化、政治参与的蜕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政治伦理对艺术影响的一个结果。

艺术与政治伦理的乖离,在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表现为纯粹主义。所谓纯粹主义,指的是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生活都要远离政治、躲避崇高、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理念。简言之,只要指向政治的艺术就非纯艺术。有人认为,当前艺术界已受到政府或政治的严重干预,政府或政治已越边界,应把艺术还给艺术。[3]理由是,艺术的政治化会损害艺术家的“私人性和内在性”, 不可能产出“真正的独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甚至滋生“艺术家的普遍腐败”。其实质,取消艺术与政治、政府的联系,还当下过于政治化艺术的一个“清白”。言下之意,只要艺术与政治挂上钩,艺术就彻底完蛋了,时代就会变成一个“苍白的时代”。 奉持如此论调的艺术家、艺术教师不为少数。因此,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中,深受艺术教育界这种论调的影响,无论是平时创作和演绎,还是毕业创作、设计、表演,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官方所规定、倡导的艺术规范、艺术精神、艺术价值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作品的载体、艺术创作的题材等方面任意、故意甚至肆意违背主流律令,以标榜艺术的纯粹、表达与政治的距离。最鲜明的例子,党史、国史、政治史成为艺术讳莫如深的“禁区”。在他们看来,政治题材不具有永恒价值,艺术中的政治意识会窒息艺术生命,只有远离政治话语,艺术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艺术的本真才会显露无遗。

艺术类大学生对政治主旋律的抵抗,助长了艺术人才培养中的情绪主义,淡漠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偏离了国家人才教育、艺术教育的基调,很容易遭受西化的渗透、迷惑。当前,艺术领域成为西化渗透、入侵、扩张和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窗口。强调艺术与政治伦理的乖离,不仅降低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伤害了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艺术人才培养的教育策略

1.艺术伦理——艺术人才培养的灵魂

艺术伦理的教育在国内大部分的艺术院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形成了艺术人才培养重技术、轻人文的尴尬局面,艺术教育异化成技术教育,人才被定格为技术型专才,艺术人才只剩下躯壳而缺少灵魂。

艺术伦理应是艺术人才培养的灵魂。艺术伦理的涵养、教养不仅可以提高艺术人才的艺术活动能力和艺术评价能力,而且降低和缓解艺术人才的伦理风险。艺术界道德失范的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富有艺术天分的艺术类大学生奉行“艺高于德、艺高则德昭”的哲理信条,歪曲了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并在艺术实践中抽离了道德的价值,艺术的审美得以张扬、善意的诉求给予埋没。古今中外的艺术史表明,德艺双馨是艺术伦理的核心原则,是艺术人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衡量艺术人才的根本准则。德是艺术人才安身立命之根,艺是艺术人才成就事业之本,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从艺术个体涵养而言,追求德行高洁、精神丰富是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艺术、养成艺术的终极目标。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仅要有杰出的艺术成就,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教师是培养学生艺术伦理的关键所在,教师的伦理观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伦理意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入手。

第一,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教师要摒弃伦理道德偏见。教师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艺术伦理观融入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艺术伦理意识。由于教师教育背景、文化经历的差异,教师的文化立场、道德立场可以是全面、客观、公正,也可以是片面、主观、偏激。教师应把握艺术与道德关系的尺度,应区分个人的道德嗜好与学生的道德认可的界限,应倡导艺以载道、德艺双馨的道德圭臬,应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引导学生塑造美好的艺术形象、挖掘深刻的道德底蕴,在潜移默化之中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只有将这些艺术态度、道德态度、教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艺术伦理观。

第二,坚持教师艺术伦理的主心骨。每个国家的艺术伦理价值系统都是特别的,不同的伦理价值系统提供了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多样化的社会艺术文化之中,在多元价值观的学生群体当中,在个人的艺术意识定型之中,作为艺术的传递者,教师很有可能对多元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道德价值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思想上的主心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伦理标准,以此批判性反思各种艺术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2.社会伦理——艺术人才培养的生命

艺术作为储存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风俗等内容的载体,起到其他学科门类不可替代的作用,被人们给予高度的评价,呼吁艺术直面社会,发挥艺以载道的伦理力量。虽然很多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对艺术与社会道德、伦理的关系不屑一顾,甚至批驳得体无完肤,但绝大多数人承认艺术应立足社会,反映社会大众的价值观。

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要注重社会伦理的引导,切实维护好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艺术人才遵照良知、尊重人权、遵循良俗。这就是艺术人才培养的生命力所在。为此,艺术人才在社会生活领域,应从几个方面去领会、接纳社会伦理精神。

第一,艺术人才积极介入生活。首先,社会领域是艺术人才道德完善的最好场所。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张扬艺术个性并没有妨碍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感悟、对艺术伦理的体认,恰恰相反,实践社会道德、紧密联系社会的伦理理性,是艺术职业、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正是对社会道德的关注并产生艺术感染力,艺术人才才会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广、越走越宽,最终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其次,社会需求是艺术人才的不竭动力。艺术是社会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果艺术人才离开了社会生活、社会需求搞艺术创作和艺术演绎,艺术的内涵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产生可持续性的影响力。归根到底,艺术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归旨的。艺术人才通过仔细观察、充分了解、理性分析社会的显性或隐性需求,物质或精神需求,设计、创作、演绎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以满足社会生活、引导社会生活甚至创造社会生活,为人类合理的生活、生存方式提供精神粮食和价值导向。

再者,社会效益是检验艺术人才的标尺。从技术与伦理的关系角度而言,检验艺术人才的标尺不应是艺术技术上的标新立异和艺术图式的纷繁多样,而是能敏锐而深刻地把握时代精神,并具有以新锐的思想评判社会、感受生活的能力。[4]据此,艺术院校要培养学生善于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善于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的能力,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理性处置艺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反对经济效益压倒一切的效益意识。

第二,艺术实践尊重社会普遍的伦理规则。在艺术创作时,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要遵循社会的伦理底线。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作品不单单是宣泄个人感情的出气筒,也不仅仅是产生“艺不惊人死不休”的轰动效应,更为主要的是提升社会公民的艺术素养和伦理情操。当艺术作品推向社会、接受社会大众的检阅时,就要考虑该作品是否触犯社会的道德底线,是否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口伐笔诛。若艺术作品引发了负面的社会伦理效应,不但会破坏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趣味,而且会引起社会对艺术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忧虑,从而对当前的艺术院校教育体系生发诸多质疑、批判和失望。[5]

总之,艺术人才的培养虽然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个体性,但关键在生活性,离开社会领域、摆脱社会伦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终归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所以,艺术院校应积极倡导艺术人才介入生活、遵照社会伦理原则,让艺术类大学生随时随地体会社会伦理的精神内涵。这是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要求、提高伦理素质的生命所在。

3.政治伦理——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向

艺术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最易于迷失政治方向。如何处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如何摆正艺术价值与政治价值的关系,是长期困扰艺术界、教育界的焦点问题。艺术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不明朗,缺乏明确的政治意识和敏锐的政治触感,会严重背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谷,艺术帝国主义对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不仅诱发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情趣、审美趣味、艺术伦理的嬗变,而且引诱他们越发远离政治生活、抵抗政治宣化和反对政党教育。艺术的政治功能逐渐淡化,艺术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淡漠,艺术染指政治生发越来越多的批判。这是我国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不得不正视的政治问题。为此,艺术院校要理顺艺术与政治的双向关系,理清艺术人才培养的政治目标,确立艺术教育的社会主义特色。

第一,旗帜鲜明地树立艺术的政治性。艺术界、教育界和理论界对艺术与政治关系的理论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执一端。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艺术与政治相交甚密会窒息艺术生命、破坏艺术魅力、损害艺术本真。从存在论的角度而言,艺术作为存在的政治,有必要对现实生活里的反人类现象给予一种伦理回应。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实践而言,关键的不是在题材、形式、内容上的政治立场和艺术品直接的政治意义,而是对政治伦理中诸如公平、正义、民主等规则的维护。[6]这才是艺术政治性的真正内涵,而非单单聚焦在艺术的政治意识形态上。

第二,大张旗鼓地宣扬艺术的政治性。无论艺术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承认与否,艺术不可避免地烙上政治的痕迹,不可能抹去政治的色彩。艺术作品的纯粹性往往是艺术工作者的一厢情愿,从来就没有一种超越于意识形态之上的纯粹的审美作品,也不可能仅仅通过乌托邦的审美精神的张扬来取消政治实践的正当性。[7]

艺术院校的教师在培养艺术人才的时候,对艺术行为的政治倾向、艺术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以及艺术作品所透视的政治现象缺乏清晰、明确的政治素养,认为艺术应远离现时代的政治环境、脱离对政治主题的过分倚重,把那些与政治紧密联系的艺术家、艺术工作者看成追逐时代、善于迎合的投机分子。因而,他们对于艺术作品、艺术活动如何引导政治舆论和意识形态毫不关心,认为是政府的责任、政党的义务和政治的权术。这在无形当中消解了艺术类大学生对艺术与政治的清醒认识,导致他们普遍漠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而对西方艺术观念奉为圭臬,特别是在油画、影视艺术、动漫艺术等领域更为显著。

在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我们发现,不少艺术类大学生过于偏重眼前的和近期的利益,对于政治信仰、社会理想的追求热情不高。他们社会理想的缺失、政治信仰的多元以及政治价值的模糊与艺术人才培养中“重工具、轻价值,重技术、轻人文”的弊病有关。实践证明,艺术中融入政治元素,为时代大力呼吁呐喊,不仅是艺术人才创作的动力,更是艺术作品具有恒久魅力的重要源泉。因此,艺术院校应该培育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政治热情,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许平,刘青青.设计的伦理——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7(3):44-47.

[2]程竹汝,郭燕来.思想自由与政治伦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几个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12(2):31-33.

[3]苏小和.政府或政治已越边界 应把艺术还给艺术[N].南都周刊,2012-06-11.

[4]黄宗贤.当前大学艺术教育缺失严重大多成了摆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27.

[5]当代艺术达成社会批判的前提——查常平与高氏兄弟对话[EB/OL].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zhachangping/167322.

[6]徐岱.为所有人的艺术——论艺术实践的政治之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97-101.

[7]杨东.政治视域中的艺术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5):55-57.

(责任编辑 刘第红)

作者:凌靖波 吴爱邦

艺术与政治之间分析论文 篇2:

艺术为什么服务?

谁都知道“艺术为政治服务”是一句著名的口号,它让我们想起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的极左时代,想起那个“红光亮”和“假大空”的煽情风格,想起概念化典型化的“八个样板戏”。“文革”进入历史已经多年,除了寻绎真相的史学家、社会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除了在那个年代付出一段青春与生命的人们,除了四处搜罗“文革”物品的收藏家们,大概很少有人还会记得这句口号。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艺术界的人们,他们一直在有意遗忘这句口号;而艺术界的后来者们,则几乎不知道这句口号。在今天这个艺术相对自由的年代,谁也不会说“艺术为政治服务”。如果不幸说了,那么,等着吧,窃笑、冷笑和嘲笑一定会随着敌视蜂拥而上。

剧作家张广天大概对这句口号情有独钟,否则他不会写出《格瓦拉》,不会重拾“街头剧”的大众艺术样式,不会侃侃而谈,从毛泽东思想到革命文艺,从左派艺术到社会主义。我想他肯定是个为了政治而从事艺术的人。我还有一个年轻的做版画的朋友,他叫刘庆元,十多年来一直坚持黑白木刻的创作。他的作品是现实的黑白反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却显然丢弃了“典型化”的表现,直截了当,让人想起麦绥莱勒和珂勒惠支的传统。那是什么传统?那是一种早已被品位和雅致所丢弃了许多年的传统,一种用木刻来叙述生活的质朴传统。在刘庆元看来,黑白木刻的功能和海报是一样的,目的是方便流传,是广为张贴。张广天遭到了非议,我怀疑是因为有人从中发现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蛛丝马迹。非议他是为了和他区隔,从而和“艺术为政治服务”划清界限。刘庆元呢,则长期无法进入美术的主流,原因嘛,就是他的主题总是那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也不典型的景观,其中没有什么能够让人一眼就相中的、同时又让人感到惊讶和兴奋的“观念”。关键是他一直都坚持从事木刻创作。而木刻是什么?木刻是一个小画种,不惹眼的、因而不可能产生伟大影响、挑起重大话题的小画种。刘庆元每天从事木刻活动,在我看来,他更像是在写一种视觉日记,其中不乏愤怒、嘲笑、世俗和幽默。

个中原因当然是清楚的。当今中国的艺术,早已不是什么“为政治服务”的艺术了。整个艺术界,尽管他们之间有这个或那个的分歧甚至对立,但在拒绝“为政治服务”这一点上,却早就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他们已经从被称之为“艺术风格和词汇”的武器库里搬出了无数的时尚武器来为艺术辩护。在他们所搬出来的武器当中,肯定是不会有“政治”这件武器的。这说明,反对“艺术为政治服务”在艺术界是无须言明的时尚。

细数起来,这种时尚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可以看成是对“文革”思潮的一种积极的反动。风气延续至今,尽管当中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暧昧的“政治艺术”,总的来说,否定“艺术为政治服务”这一条似乎没有改变。对于艺术界中人来说,艺术可以为许多东西服务,就是不能为“政治”服务。张广天遭到非议,刘庆元的木刻仍然边缘,只是其中一些例子而已。

我承认,二十多年来,我们的艺术环境渐次宽松,引进的艺术理论名目繁多,创造的艺术风格层出不穷。对艺术理论的探讨,其名词之多,概念之复杂,推论之拗口,也算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使得艰涩与绕语言口令成了维持深刻的有效护身衣。整个艺术领域进步的最大特征是,就美术而言,展览的数量比以往多了,展览的层次也比以往高了,展览的主题更比以往丰富了;就理论和批评而言,人们的著述多了,理论推理复杂了,名词生涩了,一种独特的“美术文风”盛行于天下了。曾经被禁止的艺术形式,比如装置、行为等等,已经成为艺术青年们进行日常狂欢的游戏道具。曾经遭到艺术主流界拒绝的前卫风格,现在已经转化为“当代风格”。本来反抗是一场革命,现在反抗却产生了诱人的利润;本来革命需要人们为之献身,现在革命却成了生产之道。今天,从事艺术反抗事业的获利程度,已经超过了坚守传统风格的获利方式。这让越来越多的充满才气的年轻人投身其间,去从事被命名为“反抗”的艺术生产活动。为全国美展画一张重大历史题材的绘画,至多不过为解决职称拿到一纸有效证明,可一个标新立异的前卫艺术作品(比如说吃死婴),马上就能在英国BBC的报道中获得上镜机会,从而受到全球最耀眼的艺术策展人的关注。两相比较,孰优孰劣,可谓泾渭分明。

今天,艺术不仅仅成为人们发泄的工具,更成为社会繁荣的点缀。艺术在丧失其社会批判的功能的同时,也成了生产之道。这说明,艺术狂欢并不等于社会也在狂欢。当宋冬轻而易举地把可怜的民工拉来做他的作品内容时,究竟是民工地位获得了改变,还是艺术家本人的知名度获得了提升?当民工们脱掉上衣,拿起相机,加入图像狂欢的仪式时,他们的生存状况依然如故。当那些以冒险著称的纪实摄影家拿着“可怕”的相机深入穷乡僻壤,把可怜的人们拍了又拍时,究竟生活中的人们改变大还是拍摄者本人的改变大?不幸或偶然成为摄影家镜头中影像的人们,大概一生也不会知道世界上有个摄影比赛叫“荷赛”,有个图片社叫“马格南”,有个重要大奖叫“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在今天的艺术界,究竟有多少人真的会去关心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会去关心社会正义的视觉表达?会去从事一场新的、可以命名为“艺术为政治服务”的事业?今天是一个奇特的日子,各种艺术群体在急剧膨胀,权力意志在巧妙隐形,图像暴力正束装待发。在这奇特的日子里,就是没有人认真研究“艺术为政治服务”这句口号。如果它错了,它错在哪里?它为什么错?如果它招人恨招人骂,为什么?如果它导致了恶劣的结果,真的如此么?

实话说,骂一句口号很容易,可讨论“政治”,可能真的就不那么简单了。也许出于这个原因,“文革”以后人们就一直对此语焉不详,长期处在失语的状态中。结果是,在今天,如果有人想通过艺术来谈论社会与现实,可能真的是有违潮流的。

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与历史的情境中,谈论“艺术为政治服务”会让人不知所措。不过,我私底下以为,谈论这个话题之所以还有意思,就在于它让我们重视审视直面现实的意义。在今天这样一个视觉几近狂欢的年代,人们如果不选择参与狂欢,那就要培养直面现实的勇气了。

谁都知道,批判“艺术为政治服务”是“文革”以后解放艺术的前提。在过去大半个世纪里,艺术一直都给绑在了政治的战车上,艺术遭到了政治的践踏,以至于自我毁灭。人们那时是同意这种批判策略的,否则艺术界就不会欢呼吴冠中先生的“形式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艺术界正是借着“形式美”,才把艺术从政治的战车上劫夺回来,从而促成了此后一系列艺术变革的发生。

不过,从政治战车上劫夺回来的艺术,究竟是个什么,却实在不好回答。当理论家们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理路思考这问题时,他们发现,“什么是艺术”和“什么是美”一样,很难找到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因为所有对艺术和美的解答,其实都是尝试性的,都经不起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分析。自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人们如饥似渴,引入了许多西方的艺术与美学理论。那个时期关于美学的文章之多、之长、之复杂,可能都是空前的。那阵子我也是个美学迷,也积极加入到那场关于艺术和美的空前大讨论中。结果很沮丧,我发现,关于“什么是艺术”和“什么是美”这种思辨性的问题,既无法从理性上获得确切的解答,也不可能在实践中寻找到客观的支持。在我看来,“什么是艺术”和“什么是美”,本身就是人为设定出来的伪问题,没有真正的理论意义。

“什么是艺术”不好回答,那么,“什么是政治”好不好回答呢?

和上述相反,关于“什么是政治”从来就不难回答,只是不好直说。自古以来,一旦问到“什么是政治”,参与这场游戏的人都会彼此会心一笑,心知肚明,然后装出个糊涂样来,说说“今天的天气”之类的话。原因我就不用解释了,因为要回答它则往往带有血腥味。这说明,人们可以回答“什么是政治”,却不能随意讨论政治。历史的经验也已经告诉我们,如果讨论政治太过分了,一定会招惹麻烦。更重要的,过于热情地讨论政治还很可能出现失控的场面,弄不好会走向“暴民运动”。

这就是艺术和政治的最大不同。“艺术”是个假问题,可以说、可以论、可以洋洋洒洒地写,可就是无法归纳出一个统摄全体人民思想认识的答案。“政治”问题却极其真实,来不得半点掺假,让人惧怕,让人深思,让人忧虑。“政治”是个可以回答,而且还可以回答得不错,但就是不能真实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讨论“艺术”可能有假,可以当真;讨论“政治”肯定是真,大可当假。

为什么?因为政治关系到国计民生,不能蒙混过关!所以,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政治这个词用在艺术领域极少,可一旦有谁用了起来,那就说明艺术争论开始涉及到大是大非了,要借政治来划界定位、严格规范了。这也说明,所谓政治,其实指的是一种社会支配性力量,一种现实的权力关系。在这样的政治面前,你是我非一旦含糊,权力运作就会出现可怕的空白,社会也就因之而动荡不安了。所以,当社会学家韦伯把政治定义为支配行为时,社会学就带上了严峻的色彩;当女权运动家米利特把政治与性别挂钩时,女权主义运动也就适时升级了。可见,在任何时代,艺术恐怕都很难回避政治的支配,艺术都要表达对政治的看法。有意思的是,尽管如此,艺术界里还是有人一厢情愿地认为,艺术的独立性是不容侵犯的。正是上述原因,我们才看到了艺术界一幅奇怪的图景:人们对定义不清的艺术讨论日新月异,热情洋溢;而对无处不在的政治,却似乎少有人愿意寻根究底地说个没完。

艺术与政治的不平等关系,马上就决定了艺术的不幸命运,使得从政治战车上劫夺下来的艺术,依然摆脱不了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用一个不算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像个美丽的小妾,从前她依附于政治,除了讨好政治外,不能有所作为。后来,小妾获得了解放,觉得自己的美丽无需政治来定义了,可以自由了。然而,离开了政治以后,艺术这小妾就开始茫然了,因为她不知道要嫁给谁。她总不至于要嫁给自己吧?!可到了最后,七折腾八折腾的,自由以后的艺术却悲哀地发现,她除了嫁给自己外,已经不能轻易嫁人了。艺术陷入了一场没有结果的“自恋”当中。

不过,自恋的艺术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说法,叫做“为艺术而艺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绝大多数艺术家都相信“为艺术而艺术”。后来有人把这种潮流叫做“唯美主义”。事实上,“八五美术新潮”以前的艺术界就是以唯美主义为旗帜的。但是,曾几何时,随着“八五美术新潮”运动的开展、深入与泛滥,唯美主义竟然与权力合流,转身变成了社会的主流艺术,成为新时代的“政治艺术”的重要代表。

本来,“为艺术而艺术”追求的是“纯艺术”,用以确立艺术家的独立性。“纯艺术”叫法动人,听着舒服。而且,脱离了政治的艺术,大概也只能叫“纯艺术”。可事实却颇耐人寻味:因为“纯艺术”很快地就主流化了,结果“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唯美主义,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起粉饰与装点作用的伪装色,而它们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持续不衰。我站在这个持续不衰的潮流当中,检索“艺术为政治服务”这句口号,在无法直面现实的环境中,艺术真的能够为自己服务吗?我对此至少表示怀疑。

作者:杨小彦

艺术与政治之间分析论文 篇3:

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摘   要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而哲学与艺术均需要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哲学与艺术的本源都是来自于生活,这些共性特征的存在使得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须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内容与艺术内涵的分析,寻找共同的切入点进行融合,进而借鉴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去组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同时,要注重教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学  哲学  艺术  思维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义务教育、中学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和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世界,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部分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较慢,这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哲学和艺术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是学生智慧的结晶,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把哲学与艺术思维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哲学的理解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精神,提高艺术理解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意义和价值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进行融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教育手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思想政治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相对枯燥的一门课程类型,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讲解和传授,学生被动学习和思考,单一的教育手段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单调,尤其哲学部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特别是哲学部分的学习热情较低。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有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哲学与艺术的思维融合,把艺术的内容和知识融入到哲学教育中,为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整个课堂更加丰满,这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1]。

2.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创新思维

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内容相对固定和单一,把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中,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从内容角度来说,把艺术的内容纳入到了哲学教育的范畴中,扩充了思想政治教学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把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统一起来,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创新;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把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观察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2]。

3.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思想政治教学中包含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思维观念,其中的内容是先人智慧的结晶,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哲学内容涉及了国内外众多的观点和认识,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不仅使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到了哲学知识和观点,而且帮助学生接触了艺术领域的知识和内容[3]。同时,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对于哲学和艺术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弘扬和传承。此外,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了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有了充分的理解,更加注重自身思想素质的培养,激发了其学习欲望,进而提升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路径探析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并不理想,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改进,进而促进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1.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内容与艺术内涵的分析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只有做好分析才能为后续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和前提。首先,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既包括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建设思想,也包括国内外的哲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基础的法律常识和道德理论,而要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必须先找到合适的入口,选择正确的方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哲学内容的教育是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核心,这就需要把重点放在哲学内容的教育中[4]。其次,需要深入分析哲学内容与艺术内涵。哲学内容博大精深,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涉及到国内外众多的哲学观念和哲学思想,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看问题角度,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哲学思想和哲学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去寻找其中所包含的艺术观点和艺术信息。同时,艺术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是人们对生活中各项事物的不同认识和表达,可以是现实的写照,也可以是对现实的再创造,有抽象的,有纪实的,而且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只有对艺术的内涵进行分析,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才能真正与哲学内容融合。最后,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其中的内容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创新和延伸,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和创新的态度去开展教育活动,所以,对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的分析也要实现与时俱进,避免被社会所淘汰。

2.寻找共同的切入点进行融合

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寻找到共同的切入点,这样才能着手进行两种不同内容和不同思维习惯的融合发展。首先,哲学与艺术的本源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成果和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哲学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一种科学的观点,经过了社会实践的验证;艺术是从人们的情感出发的,是自身情感的表达,艺术成果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或者是对于事物的自身认识和理解,其中带有创新和创作的部分,是生活的一个延伸。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与哲学具有相同的本源这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5]。其次,哲学与艺术虽然来自于现实生活,然而它们最终成果的展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都是需要不断进行分析总结,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尤其是哲学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指导和保证,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同样的那些历史遗留的艺术成果也都是人们的心血。从艺术和哲学诞生的过程来看,都需要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两者的又一共同之处,所以,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必须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学生观察总结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3.借鉴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内容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对于哲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哲学内容相对的比较抽象,理解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哲学的内容比较枯燥,都是以理论和观点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自身学习热情不高,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就难以实现,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类型丰富多言,包括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戏剧等等,而哲学几乎都是以文字理论的形式出现的,这就造成了哲学教育中教育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调的状况。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可以充分借鉴艺术成果,以艺术作品引入到哲学教育中。例如,在哲学教育中,讲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时,可以把一些艺术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去发现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哲学观点,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艺术品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其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教育,大都是以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开展的,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要想实现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艺术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通过视频、音频,或者利用哲学艺术作品开展辩论赛的形式去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6]。

4.注重教师艺术素质的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素质。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必须要求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思维,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艺术与哲学思维的融合[7]。因此,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师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具有了艺术素养,可以实现艺术与哲学思维的融合,在教学中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而推进艺术与哲学思维的融合。一方面,我国的教育院校可以针对当前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艺术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上招聘和引进高素质的具有艺术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并且这一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持久地作用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但是,哲学与艺术思维必须要具有共性的特征,这样才能为哲学與艺术思维的融合提供可能性,才能促进后续融合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哲学与艺术的本源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具有相同的本质,仅仅是因为人们认识的角度和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并且哲学与艺术均需要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因素的存在为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具有了实现的前提。同时,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是一种长期的活动,将会始终的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途径和策略,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去进行融合,构建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完善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极大地提升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必然选择,而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共通之处使得思想政治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去促进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哲学与艺术思维融合策略的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涂潇.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古典诗词运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2] 程思.“欧洲当代哲学与艺术理论”学术工作坊[J].电影艺术,2016(06).

[3] 杨晶晶,刘光祥.物理化学教学中哲学与艺术思维的融合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6).

[4] 宛小平.从庄子和谢林的艺术哲学异同看哲学与美学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15(04).

[5] 张贤根.论艺术、艺术学与艺术哲学[J].美与时代(下),2014(03).

[6] 庞学品,曹小荣.实践思维视野中哲学与艺术的关系[J].台州学院学报,2006(04).

[7] W.比梅尔,姜姜,姜其煌.哲学与艺术[J].国外社会科学,1981(05).

[作者:李旺(1970-),女,江西赣州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邓幸俊(1983-),男,湖南双峰人,赣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作者:李旺 邓幸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定格偶动画制作艺术论文下一篇:法律文本的法律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