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2022-05-05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从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以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景区发展现状为例,剖析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乡村旅游的发展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苏北乡村旅游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篇1:

农村职业学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  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深陷“离、去、轻农”的旋涡,地域特色人才和创造能力培养缺失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应通过重塑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明确本土化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技术技能培训投入、深化企校合作力度、强化师资创新能力等路径,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关    键   词]  农村职业学校;乡村旅游;发展困境;发展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之一,乡村旅游可充分利用乡村各种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农村多种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有效路径之一。农村职业学校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破解农村职业学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异化,“离、去、轻农”旋涡深陷

很多农村职业学校一味追求功利、迎合家长和学生期望,忽视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公共性特征,“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异化,陷入“离农”“去农”“轻农”的旋涡。”[1]专业发展中缺乏专业招生规模的控制和引导,致使涉农专业逐步萎缩,加上存在就业压力,甚至停办农、林、牧、副、渔业等专业,而一味追求汽修、动漫、电商、物流等“热门”“时髦”专业。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农、林、牧、副、渔业等专业人才的支撑,而农村职业学校陷入“离农”“去农”“轻农”的旋涡,将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异地就业和生存压力影响,地域特色人才丧失

农村职业学校为了维持或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缓解“生存压力”,迎合家长和学生外向流动的需求,加大外流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办学思想,导致农村具有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难以满足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的人才所需;突出外向流动人才培养力度,忽视本地所需特色人才的培养,如民族文化技艺、乡土文化学习和传承者,使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特色人才缺失。

(三)办学条件和实习资源薄弱,职业技能培训欠缺

受城乡二元制的长期影响,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投入力度不大,而学校对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涉农的专业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致使学校场地有限,无法满足各专业实训所需的工位需求;经费不足,难以增添满足专业教学所需的教学用品和实训实习设备;师资缺乏,制约专业教学和实训深入有效开展;场地、设施设备和师资的缺乏,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仅仅是知道怎么做,不能进行熟练操作和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的欠缺,无法满足乡村旅游运营和服务所需的各方面人才。

(四)企校人才培养合作不深入,职业意识养成较弱

职业意识和精神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应逐步渗透、全程贯穿、企校合作,但因企校合作不够深入,影響其培养效果。首先,企校师资交流共享不够,难以培养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落实不到位。其次,企校学生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在企业体验和见习安排时间较短,以参与性实践为主,几乎没有顶岗实践,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培养难以到位。最后,校企学生管理不到位。学生第三年社会实践完全以企业管理为主,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愿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较滞后,创业创造能力缺失

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农村职业学校以开展基本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如“黄炎培创业大赛”活动,很多学校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才结合学校实际,有选择性地组织和培养部分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而部分学校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听说过“黄炎培创业大赛”活动,更不要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了。

二、农村职业学校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一)重塑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

1.树立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意识。农村职业学校教育因其特殊的地域性和职能,应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特别是应主动承担乡村振兴战略所赋予的历史重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要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远景规划,树立农村职业学校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服务[2]的意识。多方共同努力,加大农、林、牧、副、渔业等专业建设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开辟就业渠道、培养优秀人才,保证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价值取向。

2.制定涉农人才培养和就业激励政策。(1)制定培养优惠政策。对选学涉农专业的学生,可实行减免学杂费、提供助学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就读涉农专业。(2)制定就业优惠政策。对愿意从事农业产业、在农村工作的专业人才,可纳入国家事业编制或公务员编制,为将来就业提供稳定的保障。(3)制定个人或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和措施。优秀涉农从业人员可以考虑优先提干、晋级;开办涉农企业可以优先提供财政支持、免除费税,甚至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各项事宜,并帮助推销产品、打造品牌。

3.借助各类宣传渠道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QQ等媒体渠道,向社会宣传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方针、培养模式、优惠政策、就业去向、发展前景、典型人物、优秀事迹,使社会各界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提升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形象以及竞争力。

(二)强化本地就业,引导培养农村所需人才

1.优化农村职业学校考核评价。农村职业学校的考核和评价,应该降低学校总体办学规模的评价分值,适当向涉农专业开设数量、涉农专业基础与师资队伍建设、涉农专业学生规模倾斜;细化农村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考核评价指标,增加向本地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评价项。通过考核评价引导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更多本地就业人员、涉农就业人员,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培养本土化特色人才竞争力。加大对涉农专业的建设力度,多方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采用聘请行业、企业或民间大师作为兼职教师的方法,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加大对涉农专业实习实训投入,提升本地就业人才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传授地方特色文化和技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与技艺,使之成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共同编制校本教材,丰富教学资源;开设专业拓展课程,学习和传承地方民间、民族文化与技艺。

3.实施农村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加强学校与农村结合程度,让学生发现农业产业发展前景,认识到农村就业也可大有作为;发现时常与青山绿水相伴、行走在田间地头、工作张弛有度,能激发学生的工作激情;通过技术输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发现自身在涉农产业中的价值,增强自豪感。通过送教下乡,培养学生的亲农感情,增强本地农村就业的认同度,有利于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

(三)消除二元结构,夯实学生技术技能

1.城乡统筹管理均衡资金投入。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改变原有重城市、轻农村的职教观念,确保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资金投入做到分配合理、均衡,并可适当向农村职业教育有所倾斜,为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所需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2.强化涉农专业完善实训建设。学校应根据各专业实验实训要求和特点,认真做好专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工作,确保实习实训功能全面、完整,各项指标能达到专业标准,满足专业基本实验实训要求;做好实训建设资金规划,合理分配各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建设资金,保证实验室或试验园区一切设施设备、实验生产资源能正常运转;加大与企业、村寨的合作力度,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

3.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技术技能。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采用灵活多变、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和实训,提升学生技术和技能。如,旅游专业学生教学可以采用仿真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模拟演示法等,培养学生导游讲解、餐饮服务、游客接待等技能;林业专业学生教学可以采用演示法、实验法、观察法等,培养学生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物种种植与培养等技术和技能。

(四)深化企校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精神

1.共用企校人才培育资源。企校双方在从业人员职业意识和精神培养方面,可以共用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教育方法多样、教学时间充裕、企业骨干实践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优势,开展学生职业意识和精神培育。利用学校视频、案例、课件等丰富的教学素材,借助企业实践教学的真实场景和环境,培养学生職业意识和精神。

2.共管企校人才培育过程。学校教师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渗透职业意识和精神,分析行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结合行业从业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利用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现实各种情况,引导和深化学生对本行业的认知及感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共享企校人才培育成果。学生职业意识和精神培育是一种艺术、方法和策略,需要不断总结和创新。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意识和精神培育方面所获得的方法、经验,应该共享经验成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完善培育艺术和方法。企业和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分享培育成果,如会议面谈方式、书面文字方式、微信与QQ信息平台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和总结,推进乡村旅游所需人才的培养。

(五)强化师资建设,培育学生改革创新能力

1.外引内培,强化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知识扎实、技术精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面对农村职业学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缺乏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从高校、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质人才,夯实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各种会议研讨和交流的借鉴与学习,参加行业、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级培训,到企业挂职进行实践锻炼,培养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

2.开发课程,积累创新能力培养资源。结合当地乡村旅游、农村产业等发展现状,根据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现有教材实际情况,企校合作共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教师在课程开发中既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形成发散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又能为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供素材和支撑。

3.推陈出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尝试法、头脑风暴法、辩论法等。运用新探索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集思广益、不断总结提升,形成实用性强、可推广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3):12-19.

[2]雷世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审视[J].职教通讯,2018(9):1-6.

编辑 冯永霞

作者:黄光辉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篇2: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摘 要 从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以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景区发展现状为例,剖析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乡村旅游的发展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苏北乡村旅游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对策;开发管理;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迎来了适宜的发展契机,各家旅行社及线上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民俗村、乡村度假村、农家乐、古村落等。乡村旅游以其随心安逸、自在悠闲、自然风情而区别于其他名胜古迹与山川河流,且农村通常分布于城市郊区,是都市人们释放压力、感受短途旅游的好去处。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项目,其所占地位之重不言而喻。

乡村旅游是以回归自然,体验乡村为主导,集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和民俗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形式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中的一项新事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在城市生活的人有亲近大自然之感。随着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碰撞,游客们的思想更加趋于多元与成熟,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休闲生活娱乐,更在意的是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与灵魂、自然的融合,注重自然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基于这种现状,乡村旅游的丰富不仅满足了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农业休闲产品,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促进当地农业结构合理化。旅游业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地经济,同时也积极响应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是一项农民能受益、游客需求能得到最大满足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苏北地区区域划分主要指江苏省北部地区,主要城市有盐城、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5个地级市,包含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苏北地区以广袤平原为主,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通达性好。乡村旅游发展初具雏形的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协调性的总体规划、开发流程混乱、缺乏自主经营能力、产品单一特色不足等问题。

1 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初具雏形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地处于徐州市西南苏皖交界处,历史悠久,极具自身文化特色,自然特征明显,拥有“花果之乡”美誉,是各方面都适合旅游发展的优势地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铜山区的旧城改造稳健推进,调整了城市功能区,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的称誉。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因此上了“高速”,连带其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大规模实现,适宜的环境也成为大众选择汉王镇农村旅游的理由之一。这其中离不开旧城区综合整治的落实以及当地政府“加快推进城镇崛起”的实施。其中汉王镇地处于铜山区云龙风景区,距离徐州市区的距离仅12.5 km,极大地方便了市区居民进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1]。随着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旅游常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徐州汉王镇景区中都有所体现。

2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总体的协调规划,景区内部整体质量较低

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时,不注重各功能区的划分,村民居住区、公共设施、行政办公区较为混乱,公共环境不尽如人意。随着汉王镇新城的陆续完工,搬迁至新城的老城区政府依然缺乏规划,导致整体景区质量下降。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各立门户,没有统筹系统的发展规划,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参差不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强,难以突出重点,无法形成品牌效应。这种低水平的开发只能导致天下乡村一大同,反而增加了同地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类似于汉王镇这样的乡村旅游类型的景区,由于没有做好景区用地的规划,开发流程混乱,整体质量下降。汉王镇内的许多保护级景点没有得到合理保护,如马扒泉、拔剑泉等,周围环境也较差,质量有待提高。

2.2 相关旅游设施不完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游客的基本需求难以满足,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低。例如,汉王镇内的道路、停车场、电话亭以及公厕等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景区内“两纵一横”道路分布,三条主干道连接外侧珠江路,内部交通状况糟糕,景点分散,各项配套设施不全,如路标、道路设置等,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存在缺陷,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相关单位执行力未落实到位,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2.3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管理营销人才缺乏

乡村旅游项目靠近乡村,也是最接近农副产品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地区只是出售原滋原味的农作物,产品雷同没有新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销售模式过于单一,产业链短。铜山区在产业结构上主要产物是瓜果蔬菜,高半山地以优质的杂粮、小麦、玉米为主。经济果树主要有核桃、花椒、橄榄一类,党参、板蓝根是其重要的中药材生产作物。汉王镇是铜山区油橄榄和花椒主要产区,但是汉王镇并没有抓住这一消费热点,只是销售单纯的作物,没有特色,没有精心的包装和营销,整体缺乏知名度[2]。

2.4 文化底蕴不深厚,概念主次混淆

乡村旅游是根据各乡村存在的特色文化、独特风俗、田园风光等方面衍生出来的各具特色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并非如法炮制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模一样的乡村旅游模式。经济收益是乡村旅游发展层次高低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但驱动其全面发展的一定不仅仅是物质的外在,文化才是第一驱动力,乡村旅游的文化意义在于发扬乡村民俗文化,让更多人知晓乡村文化的特色所在,游客更需要精神的富足。

3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3.1 明确苏北地区的旅游市场需求,设计出真正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加强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选择适当的营销策略,主打田园风光、绿色健康、物美价廉等消费点,明确市场定位,寻找客户人群的特质,开设旅游精品线路,适时举办游览会,打响品牌策略。例如,国内值得借鉴的经典案例——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项目发展目标以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食品为本,以旅游度假为载体,建设以生物能源、种植养殖、田园风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绿色环保的观光度假项目。

3.2 注重乡村文化内核,文化是核心驱动力

拒绝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重资源、轻文化的现象。文化即一个品牌的灵魂。把特色这张牌打好,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专属。例如,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以茶田风光及其独特的茶园文化在众多乡村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雁南飞景区从服务、环境、出品、文化四个维度精心铸造品牌,对外输出的这一张文化品牌正是雁南飞旅游度假村打响其知名度的王牌[3]。

3.3 坚持系统规范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着力解决好乡村交通,解决基础设施简陋和分布不均的问题,是关系游客是否能来,用户体验是否良好的关键因素。规范指导落实到位,拒绝纸上谈兵,最大程度保持乡村旅游的规范化运营。铜山区汉王镇景区景观布局杂乱,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打造独具特色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模式,在空间布局上设置体验交流场所和农产品交易场所,“前店”部分设置了住宿区、娱乐区、餐饮区、购物区,满足了游客们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欲,也帮助景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后店”部分主要设置养殖区、种植区、再生能源区这样的生态农业园,充分考虑到旅客的参与需求,整个景区规划合理且充分考虑消费经济与游客体验。

4 结语

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仅要注重收益问题,更要注重文化的注入,不能舍本逐末。这是丰富和发展新型乡村旅游基础建设的一大机遇,是实现全民旅游的消费热点。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避免,但要拒绝杂乱廉价,致力于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苏北乡村旅游品牌。在城市建设方面脚踏實地,探索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苏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旭.关于乡村振兴中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探索[J].新丝路,2020(6):21-23.

[2] 孙强,王锴,白潇潇,等.“文化、生态、发展”三位一体的城镇综合整治规划探析——以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为例[J].规划师,2012,28(12):50-56.

[3] 王萌.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29(2):99-101.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王菁 黄思齐 王颖异

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篇3:

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农村居民利益分享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为例

[摘要]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了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增权的目的,进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海淀区西北部地区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地区成为城乡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农村居民很少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这种现象在大城市的近郊更为突出。本文对北京市郊——海淀区西北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以探索在乡村旅游开发进程中如何构建保障当地居民参与和利益分享机制。

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市民的旅游与休闲市场需求旺盛,但发展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机会成本也较高。特别是土地资源稀缺,是造成各种矛盾或利益冲突的焦点。农民作为最稀缺的土地资源的实际使用者,在各利益相关方中处于最弱势地位,其土地使用权既面临被非法侵犯的威胁,也存在着投资发展乡村旅游业或通过出让土地或出租房屋以获取比较稳定收益的多重选择。

一、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于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院首次正式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其研究对象开始从企业扩展到政府、社区、城市、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领域。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弗里曼(Freeman)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发展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人或参与,要求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妥善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寻求出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在国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是随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而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的,并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1999年,“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在世界旅游组织(WTO)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对旅游各利益相关方作出了界定,并就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对利益相关者的实证调查和解决旅游相关者利益之间引发的冲突等问题做了阐述。

我国旅游学术界于21世纪初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目前在很多旅游开发实践中已经有所应用,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方面。宋瑞提出了中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及其职责,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列举出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角色定位。高元衡对阳朔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政府、农村集体、旅游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但对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主体构成,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还需要各方更深入的研究。当前,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运作、管理等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和综合利益平衡方面,对于构建旨在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分享机制方面的论述尚不多见。

二、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利益相关者

1 区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北京海淀区西北部地区面积约226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53%,经济上一直是以农业为主。区域地貌山水相连、林田相依,依托“一山三水”(大西山、南沙河、北沙河、京密引水渠),分布着凤凰岭、大觉寺、鹫峰、阳台山等众多旅游景点,在北京享有“上风上水”宝地之美誉。区内旅游资源富集,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是海淀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区域,也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端休闲产业集聚区。“十一五”末期,海淀区旅游综合收入由2005年的106亿元上升到213亿元,年均增幅为15%;旅游接待人次由2005年的2570万人次增长到4470.8万人次,年均增幅为11.7%,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始终位居全市前列,其中,西北部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对于全区旅游产业取得的成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区内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中的各利益相关者,主要可分为当地政府、社区居民(当地农民)、旅游经营组织(各种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四个利益相关方。

(1)当地政府

为了克服政府重叠管理、管理缺位、管理职能分散等行政管理弊端,海淀区于2004年3月26日在行政机构中成立了协调推进北部地区开发建设的专门机构,集中行使行政职能,充分利用行政资源的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这一专设机构对休闲度假类旅游企业给予了重点扶持,并统一以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综合体的形式对外宣传推介。政府在当地旅游发展中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获得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

(2)社区居民(当地农民)

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社区居民(当地农民)是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开发经营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在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开发与经营初期,当地农民受开发商雇佣,主要赚取劳务性收入;但随着政府对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政策扶持,海淀区西北部地区出现了车耳营、管家岭等民俗旅游村3个,绿园、自家疃等星级采摘园民俗村27个,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利用自有土地和民居直接参与旅游业投资和经营,参与旅游的从业者也在5年中增加了近一倍。其中,车耳营村作为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通过社区参与主体,包括组织参与(主要通过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作参与(乡村旅游服务经营户和非乡村旅游服务经营户),既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又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环境整治,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最美的乡村”。近年来,海淀区政府对西北部旅游经营组织加大了政策与财政支持,一方面为车耳营村、温泉镇等制定了“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修建了大西山旅游路、阳台山古香道、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示范带等旅游设施;另一方面,区旅游局、区农委等部门每年都为各村镇组织培训、观摩学习,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

总之,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产业通过依靠周边旅游资源、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盘活地方资源,将偏远的村庄建设成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的特色民俗旅游村,成为海淀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3)旅游经营组织(各类旅游企业)

参与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的经营组织可分为三类:国有资产类、集体所有类以及民营类。其中,国有资产类经营组织有鹫峰森林公园、稻香湖景

酒店、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大觉寺等14处;集体所有类经营组织有阳台山自然风景区、车耳营民俗村等7处;民营类经营组织有狂飚乐园、西山美庐观光园等37处,前两类经营组织在海淀区西北部地区地区数量上居少数,但经营规模较大,第三类企业经营规模小,占旅游经济总量比重较小。虽然,以上三类企业经营规模都普遍偏小,却是能够直接使当地农民增收的经营主体,促进了三类企业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其中民营类旅游经营组织在中间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截至2010年底,海淀区西北部地区4镇参与旅游经营的单位有143个,比2005年旅游经营单位增加了近100个,旅游从业人员1385人,比2005年增加近1/3,旅游收入5588万元,比2005年增加了35%。乡村旅游主要形态从观光园采摘、民俗村(户)以及节事活动等,扩展到休闲农庄、养生山吧、乡村酒店、山水人家等多种乡村旅游业态和形式。

(4)旅游者

旅游者在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所追求的旅游经历和体验与该区域旅游资源、相关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旅游环境氛围等密切相关。近年来,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推出的以“北京西山慢生活”理念打造的线路和产品,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到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例如,2009年在该地区举办的大西山旅游节,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参与报道的媒体多达42家,百度、Google相关信息分别累计20970条、31470条,作为头版头条报道新闻达86条。据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研究中心所作的节庆评估报告的市场调查显示,近90%的调查者反映本届旅游登山节和大西山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9%的普通游客对大西山的总体印象“非常好”,24%的游客总体印象“比较好”,二者合计为93%。旅游者是乡村旅游服务的购买方,而政府、旅游经营商和当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方,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舒适怡人的旅游环境、干净整洁的住宿条件、好客友善的社区环境是吸引旅游者的基本前提,而要在乡村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当地政府、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三方的共同努力,也就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要使这三方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旅游消费,实现当地经济的转型。可以说,旅游者对于海淀区西北部地区乡村休闲和旅游体验的高满意度是关系到当地旅游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成功的关键。

3 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关系的演变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同的服务供应方主体客观上存在着利益博弈关系。在现阶段,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实施旅游业宏观管理中,要避免零和博弈,积极主动地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但在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早期,只是注重开发项目,较少考虑项目对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1)项目选择的飞地化

20世纪90年代,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的初期,当时引进了一批“短、平、快”的旅游项目,如“真人匹克博”、射箭场、跑马场等,旅游项目没有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过于侧重经济发展短期目标的实现,对农村和整个区域的综合发展等问题缺乏统筹考虑,脱离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与背景,这些项目成为“无本之木”。当地居民对此类项目参与度低,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性差,这些旅游点成为乡村中的“旅游飞地”,造成了旅游经济的“孤岛效应”。周边的基础设施、接待条件和旅游环境都没能因此而得到改善,也无法满足广大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预期。因而这类旅游项目的衰落和不可持续也是理所当然的。

(2)开发主体的一元化

在早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对象只是国有景区企业(有些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投资开发,忽视了对市场其他主体开发旅游项目的引导和激励,尤其是作为土地实际使用者的乡镇企业和当地居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边缘化,在旅游业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图中沦为“局外人”,乡镇集体经济和当地居民的个体经济在当地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的体系中也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总之,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初期,没有建立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没能够充分体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3)经营市场的无序化

随着20世纪末乡村旅游热的兴起,乡镇集体经济与农村居民个体经济纷纷自发地参与到旅游开发和旅游接待业中,民间兴办旅游热呈爆发式增长,在这时期当地出现过200多家的“旅游马路店”,呈无序化发展态势。由于当地政府当时没有将民间投资的规模以下经营实体纳入规划和管理范畴,无序化经营的结果加剧了经营户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仅经营户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造成了外部不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环境治理缺位,乡村景观异化。旅游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游客满意度降低。政府一企业(经营户)一当地居民一旅游者等利益相关方之间没有构建起良性的合作共赢关系,制约了海淀区西北部地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利益相关者分享机制的构建

2004年海淀北部开发建设专设机构成立后,转变以往只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发展思路,探索城乡统筹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关注发展规模数量的同时,更注重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利益相关者参与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的积极性,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当地社区,让当地居民能分享到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进步,推进了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1 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

北部专设机构成立后,积极发挥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通过进行区域整体规划,采取各种措施对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开发给予了积极引导和支持。一方面,由政府加大投资建设公共性基础设施,加快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配套。2008年修建的大西山风景廊道,把大觉寺、鹫峰、凤凰岭、阳台山等景区景点和民俗村、采摘园串连在一起,方便游客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扩大了客源市场。另一方面,为旅游发展构筑行业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决策规划、人才培训、市场规制、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举办“大西山登山节”等相关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拓展旅游市场,让更多的当地居民能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根据规划要求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建设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景区,开发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旅游商品。例如政府支持上庄镇曹雪芹风筝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拨款帮助农户加强开发、设计和销售等环节,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政府拨专款帮助苏家坨镇各村举办了旅游纪念品大赛,鼓励编织、刺绣等家庭生产,引导农户为满足旅游者旅游消费需求提供保证。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是行政管理不缺位,旅游经营形式灵活,有力地推动了海淀区西北部地区地区的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村环境改善,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

展。

2 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

在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开发经营方面,采用“政府规范、企业经营”运营模式。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优化旅游运营环境。引导旅游企业规范化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通过对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引导、监督,加快建立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在政府主导作用下,社区加强了对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旅游者也通过旅游消费对旅游企业行为做出反馈和评价,从而也对旅游企业行为进行市场监督和调控。

3 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

旅游带动了海淀区西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区级财政收入。区财政又通过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扩大了对镇财政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比例,使镇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有更多的财力去改善民生。旅游发展使得农村土地增值,当地政府应该将土地溢价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补偿失地的农民。旅游城乡统筹发展应建立在旅游产业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基础上,探索建立区政府和乡镇之间、乡镇和村集体及农民之间旅游产业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实现土地增值收益按适当比例共同分享,切实保证农村居民获得因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研究制定符合区域区情的征地拆迁政策,从照顾农村居民切身利益出发,适当提高旅游产业项目征地和拆迁的补偿标准,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发展成果,切实满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土地价值的合理诉求。

总之,海淀北部地区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转变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实施制度创新,探索采取“区域协调、镇域统筹、整体测算、滚动推进”的开发模式,对镇域范围内旅游产业规划建设用地资源和需要解决的区域整体,开发建设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匹配,确保在旅游开发项目实现的同时,落实相关开发建设任务,避免产生因项目独立实施而带来的未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同时可以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前提上,进行土地置换,集中建设必要的旅游设施,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统筹考虑旅游区、园区以及镇、村集体经济的产业组团在规划布局、产业定位以及用地指标上的有效衔接和关联互动,积极搭建旅游服务配套产业、农业产业与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产业链条,通过旅游区发展促进园区发展和带动城镇建设,建立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使旅游区建设与园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同步。

四、结论

从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历程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构建农村居民利益分享机制,关注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尤其要保护处于谈判弱势地位、无话语权群体的切身利益,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弱势群体的增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既要讲求实体公平,也要注重程序正义。所谓实体公平是指规划所涉及的项目和安排,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增长和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也要让各利益相关方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即使达不到理想的帕累托改进,也可以力求实现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也就是说,如果在地区旅游开发中某些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受损或得不到改进的话,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补偿安排。建立对发展获取的利益增量部分进行合理的二次分配机制,只有各利益相关方中的每一方的个体福利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增进当地社区的整体公共利益。

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是北京市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本文在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关系研究中,没有考虑未出生的下一代人这一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即代际补偿问题。这也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继承我们祖先遗产的基础上,如何为我们的后代预留下理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是当代所有利益相关方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也贯穿在旅游研究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各自在研究、工作和消费过程中所恪守的环境伦理和行为态度。

作者:古红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社会实践论文下一篇:学生职业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