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

2022-12-20

认知语言学 (CL.) 初期的研究重点从主要集中在词汇层面。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开始尝试拓展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侧重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篇。国内,王寅在《外语学刊》 (2003) 上论述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在句法层面上的成果,在《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上论述了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Langack如何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中分析语篇。在《外语学刊》 (2005) 提出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方法。这就是说CL.己从词、句层面进入到语篇层面。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木观点分析语篇的连贯性对于进一步完善CL为分析语言各层而建立有效、合理、统一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认知语言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语篇的连贯性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1 语篇连贯性的认知解释

连贯性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常常被解释为语篇各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在有些情况下语篇的连贯关系通过语言明确表示出来,但在另一些情况下, 语篇的连贯性则表现得不那么明显,这就需要语言使用者运用语用或认知推理来推导出语篇中隐含的连贯关系。许多学者如:Gernsbacher和Givon (1995) 认为,连贯性是一种心理现象 (mental phenomenon) , 而不是语篇或社会语境的特点;Brown和Yule (1983:199) 指出语篇的连贯性是听话者或读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强加给语篇的结果;Stubbs (1983:96) 认为,是听话人的理解创造了语篇的连贯性。而Beaugrande和Dressler (1981)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篇连贯性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他们在语篇研究中采用的是心理操作法 (procedural approach) 。语篇研究的中心就是确定语言系统在运用时所涉及的心理操作或运算过程并寻找这些操作的动机和策略。Beaugrande和Dressler (1981:84) 把连贯看作是将语义用于语篇使之成为有意义的心理操作过程的结果。他们认为.语篇所描绘的事件和情景的线性排列会激活语篇接收者的心理操作并以此还原或创造连贯关系。Brown (1997:42) 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例如: (1) The king died.The queen died of grief.例 (1) 中的两个句子涉及两个事件:国王之死和皇后之死。这两个事件的线性排列可以使语篇接收者激活如下的心理操作和运算:例 (1) 中的国王和皇后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年代;国王之死先于皇后之死;皇后之死是由国王之死造成的,直接原因是皇后悲伤过度.等等。由此看来,对语篇连贯性的理解涉及语篇接收者将语篇世界中的概念和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心智活动或认知推理。

那么人们在交际中是如何获得通过心智获得语篇世界中的概念和关系之间的连贯关系呢?以体验哲学为哲学理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提出“认知世界”这一术语,用以指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各种知识,内化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它既可以是人们早己获得的共享知识,也可以是在当前语言交际中刚刚建立起来的知识。认知世界知识按普遍性、代表性和理想化的程度可分为ICM和背景知识。所谓ICM就是指说话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已储存入人们头脑中、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常规性的认知模式,其中包括语言规则等。ICM可用来解释带有普遍性、常规性的现象,而背景知识则指具体的细则性知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可用来解释带有特殊的、多变的具体现象。(王寅, 2005:17~18)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交际中凭借认知世界知识获得语句之间的连贯关系,达到理解整个语篇的目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认知世界中知识的激活与缺省信息的填补。例如: (2) A:Thats the telephone.B:Im in the bath.A:OK.Widdowson (1978:29) 。

例中“电话”可激活一个关于电话的ICM: (a) 电话铃响,意味着有人来电话了 (在这个情景中意思不是“那是部电话”; (b) 根据常识, 需要人来接听电话。而在这个具体情景中,还需要具体的背景知识来理解这个语篇: (a) 在这个具体情景中可能是要B来接听; (b) 而B恰好在浴室里洗澡; (c) 根据常识可推断出B不便接听电话; (d) 这样就需要A自己去接听电话。由此可见,当某个词语激活了某个认知微观世界之后, 其中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用出来,通过填补相关的缺省值,获得语篇的整体意义。我们知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世界知识,因此一个词对不同的人来说会激活其认知世界中不同数量的相关概念,但在现实交际中由于受到ICM和背景知识的限制,某些较为常规的、在某语境中突显的信息在激活过程中的权重就会较大,进入交际的可能性也就较大,这就大大限制了所激活概念的范围。如:(3) A:Can you go to Edinburgh tomorrow?B:B.E.A.pilots are on strike.Widdowson (1979) 转引自王寅2005:18ㄢ

这两句话虽然在形式上找不到什么衔接手段,但从认知世界角度就可对其连贯性作出合理解释:A:go会激活一个关于go的ICM:要么步行,要么依靠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下文的pilot可激活一个有关“飞行”的ICM(飞行员、飞机、乘客等)。下图在go to和pilots的连线中有两个小圆圈,分别表示两者形成连接时所须要填入的缺省项,可能是“交通”和“飞机”。这样两句就可在心智上建立起链接。

然后, A通过推理便可获得B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飞行员罢工;飞机就停飞;因此B明天就去不成爱丁堡。

第二个方面表现为认知世界对代词确定的解释力:在很多语篇中代词与其所指的先行词语之间存在模糊关系,这时也须要依靠认知世界的知识才能确定代词所指的确切对象。例如: (4) Mary ordered a hamburger from the waitress.She brought it to her quickly. (5) When Bill saw John Kissing Mary he punched him.Lehnert (1980:80) 。

上述两个句子都有代词,来取得分句间的衔接效果。但如果不从认知世界或心理机制角度出发,句中代词的指代对象则很难确认。又如: (6) I put the butterfly wing on the table.It broke. (7) I put the heavy book on the table.It broke.(Blackmore 1987:112~113转引自苗兴伟1999:10)

在这两个句子中仅有一处不同,例 (6) put的宾语是the butterfly wing, 例 (7) 的宾语是the heavy book这一差别导致it指代不同的对象,因为the butterfly wing和the heavy book分别激发出不同的认知模式,前者轻、易断,后者沉重、不易断,所以在例 (6) 中it指the butterfly wing, 在例 (7) 中it指the table。可见语言的形式结构并不能提供关于it的确切指代对象。

一般说来,英语代词在上下文中应有所指对象,但我们在自然语篇中也发现代词找不到先行词的现象。这更说明仅仅在表层分析连接词语和语篇连贯性的局限性。此时,要依靠词语所能激活的相关概念和语篇信息所建构起来的认知世界来识别它们。例如: (8) I saw headlights coming straight at me, but I was able to get out of its way. (Deane 1992转引自王寅2005:19) 句中Its就找不到具体的指代对象,只能从认知世界角度加以解释。由headlights (车前灯) 激活了一个关于汽车的认知微观世界,后而的代词its就可在这个微观世界中找到确切的指代一车。再如: (9) 第二床似乎睡得很好,现在听不见他那急促的鼾声。 (钱敏汝2001:20) 句中“他”只有通过句首的“第二床’才可知道.“他”是睡在“第二床”上的人。

因此,代词的所指对象常常不能仅仅依据语篇内上下文中所出现的词语来确定规律,而应该运用“认知世界”才能更有效地识别代词、无确定所指词语的语篇功能,才能对语篇意义作出合理的解释。

由此可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篇的连贯性涉及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作,它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认知世界知识的寻求。

2 认知语言学对连贯理论的补充

2.1 认知语言学重视对语言使用者的心智的研究,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解释了语篇的连贯性

认知语言学试图从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的关系出发,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系统的实际内容,从而最终揭示人类心智的奥秘。虽然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解释语篇的连贯性,但这一理论无疑对语篇的连贯理论作出了有意义的补充。

在语篇分析学者对语篇的连贯性进行的探讨中,连贯性往往被看作是语篇中句子或语段在语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即连贯性是语篇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也就是说,语篇的连贯性建立在语篇构成成分之间语义或功能的关系基础之上。从这一观点从出发,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主要借助于句子的命题意义、信息结构或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社会文化语境等语用因素。这种解释无疑对揭示语篇的连贯性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却忽略了语言交际的认知特征。其实,旱在80年代初期就有人意识到,语篇的连贯性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不是语篇或社会语境的特征。

语篇生成者可通过衔接手段向接受者明示思路的发展趋势,语义流动的走向,但衔接手段从根木上来说是为理解起到一个认知上的向导作用,有助于实现上述三个条件。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主要是依据语句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性认知世界知识,结合语境,通过激活机制在上下文的概念成分之间发现照应关系或补充相关信息,并着力寻求命题的发展线索,努力获得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这样语篇就可在心智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话语之间就具了接续关系和连贯性,人们也就能理解整个语篇。

2.2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语篇连贯的程度性作出了充分的解释

连贯也有个程度性问题,可用原型理论作出解释。语篇中若使用较多的连接词语,提供较为直接而又明显的认知导向,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可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知世界,语篇的连贯性程度就较高。也就是说语句扯上的联系越紧密,概念间取得联系的缺省项越少。命题发展线条越清楚,认知加工所需时间和努力越少,连贯性程度也就越高,为“连贯性”范畴的典型。上述条件次之,则连贯性较弱。上述条件再次之,听话者或阅读者须要运用大量的认知运作才可发现其间的关联性,则该语篇就趋向于成为“连贯性”范畴的边缘成分,此时语篇中概念间取得联系所需缺省项多,命题发展线条模糊,语句间的联系不紧密,认知加工所需时间和努力也多。

Widdowson (1978:27) 所举同一话语可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其间的连贯性程度依次递减:

(10) 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T h e y a r e a r r e s t i n g t h e demonstrators.

(11) 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The fascists are arresting the demonstrators.

(12) 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B:I have just arrived.

B:I have just arrived.

例 (10) 中B的回答直接用了人称代词they, 明显可与上文的the police在认知上取得照应, 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较高。例 (11) 中B的回答用了一个定指性名词短语,通过当时的情景和认知世界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人们便可在thefascists与the police之间建立语义上的联系 (警察常需要动武.这会使人们联想到法西斯) ,这两句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低于例 (10) 。例 (12)中B的回答从字而上找不到与A的问话有什么直接联系,在两者之间建立连贯则须要填补较多的信息,所需运作的认知程序也就更为复杂。因此, 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性程度就更低了。

从上述 (1) 、 (2)我们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除了能解释连贯理论所能解释的现象外,还能解释该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从此意义上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对语篇的连贯理论作出了有意义的补充。

3 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语篇中的的连贯关系,如理想化认知模式、原型、突显、激活等在词、句分析层面所使用的基本认知方式,现在被用来分析语篇的连贯性,但由于用认知语言学来分析语篇还处在起始阶段,所以在解释语篇的连贯性时就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认知体现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而连贯则是一个涉及语义、语用、认知等多重因素的复杂概念,它体现为语段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语篇结构、语篇策略、语篇理解等因素相关的各个方面(苗兴伟, 1999:14)。因此我们认为连贯是一个独立于认知(心智)的概念,而不是认知(心智)的副产品。认知(心智)只能算是解释连贯的一个因素。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文章从语篇连贯性的认知解释入手探讨有关语言学家对认知与连贯的关系的看法, 进而分析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对连贯理论的补充, 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在解释语篇连贯性方面的局限性, 认为认知语言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语篇的连贯性, 连贯是一个独立于认知 (心智) 的概念, 而不是认知 (心智) 的副产品。认知 (心智) 只能算是解释连贯的一个角度或因素。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篇连贯

参考文献

[1] Brown.G., Yule, G.Discourse Analysis[M].CUP, 1983.

[2] Hallidav.M.A.K., Hasan.R.Cohesion inEnnlish£?M£YLondon:Lonnman, 1976.

[3] F.Ungerer,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Cognitive 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Z].

[4]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5]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 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2) .

[7] 朱永生.语言.语篇.语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8]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9] 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外国语, 1998 (4) .

[10] 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 1987 (5) .

[11]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试论党校干部培训中推行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利弊下一篇:中国电竞产业贸易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