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2-09-12

子宫肌瘤是出现在女性生殖器的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因其好发率高常被称为“妇科第一瘤”[1]。近年来, 关于子宫肌瘤有口服米非司酮[2]和中药治疗[3]这2种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治疗方法, 现就2种治疗方法哪种治疗更有效、副反应最少等进行比较, 以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观察第3、6、9、12个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468例, 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 即服用米非司酮的对照组与进行中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年龄26~56岁, 平均年龄 (43.11±4.82) 岁, 468例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 且没有在外院治疗史。主诉月经过多398例, 有压迫症状32例, 多发性肌瘤293例, 单发性肌瘤175例。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异常, 无在其他医院进行治疗以及在用药前使用激素类药物史。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从就诊日开始每日服用米非司酮, 12.5mg/d。连续服用3个月。1个疗程完成后对患者治愈情况进行重新评估, 通过B超显示瘤体的大小和位置。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 并且保持随访, 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内容和量。中药处方:黄芪10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白术15g、茯苓15g、牡蛎15g、莪术15g、丹参12g、桃仁15g、桂枝15g、甘草6g。煎服, 1剂1d, 2次/d, 经期停止服用。3月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为1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愈情况进行评价, 疗效分为4个等级:痊愈是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消失, 肌瘤消失;显效是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好转, 肌瘤的体积比原来缩小一半以上;有效是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子宫肌瘤体积比原来缩小, 但缩小不大;无效是指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子宫肌瘤的瘤体没有缩小。随访, 服用药物1个疗程后第3、6、9、12个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随访, 随访方式为电话, 内容为患者治愈后复查时进行妇科检查和B超的报告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χ2检验, 检验水准为0.05, 当P<0.05时, 认为2组患者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观察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9%,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1。

2.2 闭经和更年期症状

224例对照组患者在服药期间有218例患者出现闭经, 5例患者月经量减少, 月经不规则。83例患者在服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 潮热、低汗、情绪波动大。实验组患者2例闭经, 经调查发现属于自然绝经, 未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对照组患者有138例子宫及肌瘤体比治疗1个疗程后有进行性的不同程度增大, 而实验组仅有12例比治疗1个疗程后稍有增大。

3 讨论

本实验显示米非司治疗子宫肌瘤总有效率为74.55%, 其作用机制在于米非司酮可以拮抗孕酮活性或抑制PR基因的表达, 抑制子宫肌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阻断孕酮和PR的结合。同时减少子宫动脉血流减少或阻断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减少, 将使肌瘤萎缩或体积减少。并且由于其能够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 直接促使其凋亡, 会造成患者出现闭经及围绝经期症状。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症瘕”范畴, 主要是血瘀滞于胞宫所致, 常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本实验中使用药方汇集活血、祛瘀、化痰、行气、散结、利水、通络、温中、止痛之药于一炉, 以治积证初起气机不利所致的一系列阻滞不通的证候, 能使其逐步消散。现代药理研究认为, 活血祛瘀药能够促进纤维化组织软化和吸收, 三棱、莪术、生牡蛎等药具有抗肿瘤、抗炎消肿。实验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的患者治愈率达到92.19%, 且没有出现因服药而导致的闭经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中药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以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468例, 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2组, 即服用米非司酮的对照组与进行中药治疗的实验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副反应、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闭经和更年期症状, 且治疗子宫肌瘤总有效率为74.55%;实验组患者基本无副反应出现, 且总有效率为92.19%,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中药治疗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相比, 中药的治愈率较高, 且妇科的副作用少,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谢萍, 乔峰妮.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0, 2 (1) :56~57.

[2] 翁添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 34 (5) :261~26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有效路径研究——以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下一篇:力学计量技术标准装置的发展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