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手术室护理论文

2022-04-2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胆囊炎手术室护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58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9例)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n=29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胆囊炎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1:

快速康复外科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ERAS下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进食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转归。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手术室护理路径

[

[Key word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Nursing pathway in operating room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Jiu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ujiang 332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6.0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其因损伤小、疗效显著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胆道疾病治疗中。但该手术方式因操作孔较小,且腔镜视野易受出血量、灼气等因素影响,极易出现胆道胆漏、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故需提高医护人员配合度,确保手术视野清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2]。手术室护理路径是基于循证医学的护理理念,其将质量保证、持续改进等多种医学理念整合于一体,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计划性及预见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3]。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现已被临床广泛用于外科护理中,其可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4]。但目前临床对于两者联合报道较少,且其应用效果尚存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下手术室路径管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2019年

9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處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凝血功能不全;术中转开腹;精神异常,交流障碍。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访视,为其讲解术前、后相关注意事项,同时予安抚其紧张情绪,并准备好手术相关用品。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关记录,且予以保暖措施。术后监测病情变化,并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观察组给予ERAS下手术室护理路径。(1)术前干预:依据ERAS流程对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同时建立手术室护理路径小组,拟定手术室护理路径方案,于术前1 d对患者进行探访,对其及家属讲解腹腔镜手术安全性及优势,并及时疏导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探访结束后,访视护士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器械护士进行对接,并共同探讨手术护理配合方案,且检查手术器械及工作仪器是否齐全,确保仪器可正常运行;术前6 h要求患者禁食,2 h禁水,可适当补充250 mL 5%~10%葡萄糖溶液。(2)术中干预:术日当天,先对手术器械进行常规消毒,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确认审核病历及手术室路径表,耐心为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两臂均与身体夹角呈45°~60°,屈肘外旋,掌心向举起双臂,呈“投降”状;固定好患者体位,防止脱落,开放其静脉通道,辅助麻醉师进行全身麻醉;设定好术中所需腹腔镜仪器,并协同手术室护士进行消毒、铺单操作,根据手术医师要求将气腹压力调整至14 kPa,同时器械护士准确迅速为医师提供器械及所需物品,若现手术视野模糊,则迅速擦拭镜头,并辅助医师放出因电灼产生的烟雾,确保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关注患者体温变化,采用暖风机及保暖毯进行保暖,严格控制腹腔冲洗液及输液温度;监测患者静脉压及尿量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3)术后干预;术后应用止痛泵,6 h内可指导患者于创伤进行伸蜷下肢、翻身等活动,并于术后6 h进行下床活动,且适当食用流质食物,咀嚼口香糖;术后1 d可根据引流流量将引流管拔除,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同时手术室护理路径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其术疼痛、引流、出血等情况,并详细记录于手术室护理路径表中,ERAS流程均按照手术室护理路径完成。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指标,包括首次排氣、排便、进食时间及总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胆漏、脏器电灼伤、内脏损伤及阻塞性黄疸。(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呼吸道感染、腹腔出血及急性腹膜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

年龄22~58岁,平均(40.32±6.11)岁;其中胆囊息肉26例,胆囊结石13例,急性胆囊炎24例。观察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23~59岁,平均(41.46±6.32)岁;其中胆囊息肉23例,胆囊结石18例,胆囊炎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进食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10,P=0.048),见表2。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4例、腹腔出血2例、急性腹膜炎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0%。观察组发生呼吸道感染1例、急性腹膜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10,P=0.048)。

3 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易恢复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胆道疾病治疗中[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其疗效显著,受到医师与患者广泛认可,但据研究数据显示,主刀医师操作水平、手术配合等时间均会影响手术进行,且易损伤邻近器官,影响胃肠功能,故确保医师操作水平的前提下,应加强围术期护理,提高医护人员手术配合度,进而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6-7]。

常规围术期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需求,对其讲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及手术优势,并指导辅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同时予以心理干预,其虽可缓解患者紧张感,提高治疗配合度,但并未重点关注医护人员之间配合度,导致手术流程条理性较差,手术时间较长,进而影响患者胃肠功能,故应用效果有限[8-9]。手术室护理路径是根据手术流程拟定的护理方案,通过建立手术路径表,将护理流程系统化,进而提高护理效率,该理念早期又被称之为“关键路径法”,且多应用于美国工业领域,随着我国护理模式的转变,其理念才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中[10-11]。ERSA于骨科、泌尿科等外科中广泛应用,于围术期对患者实施ERSA,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应用效果显著[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进食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ERAS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可促进肠胃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分析原因在于,以ERSA流程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于术前2 h予以葡萄糖补充可提高机体机能,防止术中出现脱水等情况,且可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同时成立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小组,可增强医护人员配合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14-15]。于术前访视结束后,主治医师、麻醉医师及相关护理共同探讨手术流程及步骤,确保环环相扣,进而缩短手术时间,且术中为医师精确递取相关器械,可使得手术快速、高效进行,同时术中做好保温措施可避免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增加血管负担,进而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6-17]。此外,术中时刻关注腔镜视野清晰情况,可有效避免电灼刀损伤胆道、胃肠壁或邻近器官,进而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避免损伤肠胃功能[18]。术后予以止痛泵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于6 h内适当予以流质食物及要求患者咀嚼口香糖可刺激胃肠道,进而促进其功能恢复。此外,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19-20]。由此可见,行ERAS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可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及完整化,提高医护人员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利于护理工作实施,促进患者转归[21-22]。

综上所述,ERAS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转归。

参考文献

[1]鲍海燕,张婷,赵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2):176-180.

[2]黄炜,陈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及出血的方法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5):911-913.

[3]晏慧琳,卢小楠.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7):158-160.

[4]刘改平,韩爱荣,闫慧荣,等.快速康复外科在普外科腹腔镜胆结石切除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33):4223-4225.

[5]杨立安,冯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的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18,26(5):374-377.

[6]许柳琴,陈瑜,郭秋兰,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1008-1010.

[7]黄彩蔚.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5):429-431.

[8]鐘奕,张军花,卜文君,等.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0):2423-2426.

[9]卜文君.手术室护理路径在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安全中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63-66.

[10]徐爱红,孔芝,杨月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3):420-422.

[11]陈松漪.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10):65-67.

[12]何国林,洪合,程远,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33(8):635-637.

[13]孔令群,张兴元,吕小芹,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11):828-831.

[14]李国伟,蔡剑锋,袁年勇,等.快速康复外科结合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8,24(9):604-608.

[15]彭珊,程小敏.手术室术中保温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出血量、体温及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1):145-147.

[16]赵香琴,余红,侯艳,等.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3):1987-1989.

[17]胡娟.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膀胱肿瘤切除回肠代膀胱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1):1236-1238.

[18]黄花香.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中的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91-2793.

[19]柳蓉,张梅,罗伟萍.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对老年患者术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478-480.

[20]胡光明,向德森,张敬.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19,48(11):1923-1926.

[21]陈丹,张婷.手术室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肿瘤根治术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2):216-219.

[22]曾国卫,郭静娜.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护理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7):62-64.

(收稿日期:2019-11-19)(本文编辑:田婧)

作者:杨艳 蔡晶 郭志娟

胆囊炎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2: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58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9例)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n=29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远远优于对照组,形成明显的护理干预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室护理

此次样本研究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临床选择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现就应用结果进行具体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与此次样本分析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共有58例,收入时间范围控制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9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最高年龄65岁,最低年龄26岁,中位年龄(45.7±1.9)岁。对照组(n=29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最高年龄66岁,最低年龄25岁,中位年龄(46.5±2.1)岁。纳入本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的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58例患者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性别上的检验资料都显示出P>0.05的最终结局,没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以及用药的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抗感染护理。试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具体内容,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其次,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身体各项检查,包括心电图以及胸透等常规性身体检查。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同时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配合麻醉师的工作,调解患者的输液状态,并根据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再次,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将其置于半卧位状态,并对患者的术中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1]。当患者出血量每小时大于100毫升,应当注意对患者腹腔内活动性出血状况进行观察。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手术流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协助麻醉医师以及主治医生使用各种手术器械,配合手术的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并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将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样本数据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此次样本分析,选择t检验方式,以(x±s)形式表示出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P呈现出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拥有讨论价值。

2 结果

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

2例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探讨分析有效,见下表(1)。

3 讨论

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进行中转开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由于自身病情所具有的特殊性,临床治疗中表明,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手术室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能够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进行过程中,提升护理人员的干预效果,配合诸多医生手术工作的开展,从而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治疗的预后效果[2]。

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29例患者的手术时间(47.05±18.21)、术中出血量(70.67±20.64)与对照组29例患者的手术时间(60.86±19.89)、术中出血量(129.08±27.15)相比,形成明显的护理干预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与徐岩等人[3]的研究成果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梅.急性结石胆囊炎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6(27):245-246.

[2]崔艷,王浩.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6):207.

[3]徐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36):142-144.

作者:李双

胆囊炎手术室护理论文 篇3:

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方法应用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指导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的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方式,患者的情绪较为稳定,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患沟通;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8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男性为35例,女性为45例,年龄为21至7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48例,高中及以上为32例。术前诊断为胆囊息肉15例,其余是胆囊炎或者是合并胆石症;手术的时间为0.5至2小时,麻醉方式是连续硬膜外麻醉。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指导方法,在术前1天,查看患者的病历,探访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并实行心理护理,术前0.5小时接患者进入手术室。观察组建立沟通小组,组成人员是器械护士、主管护师以及巡回护士,根据护理程序,按照沟通路径,完成沟通。

1.3沟通内容术前3天内进行访视,对患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应激能力等情况进行观察,结合评估资料,设定护理的问题,制定护理方案,如介绍麻醉信息等,在必要的情况下,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协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的能力,让患者的心态保持平静,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

在手术过程中,沟通小组护士需要全程陪伴,保证手术室的安静,防止大声喧哗,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满足患者的需求,手术室的温度适宜,保持手术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压伤等,采用沟通方法,减缓患者的紧张心理,播放音乐,缓解患者的压力,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2]。

在术后7天内直到患者出院前,掌握患者恢复的情况,评价沟通的效果,分析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树立服务的意识在护理中,沟通关怀是非常重要的。在沟通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人为本,考虑到心理因素、情感等的作用,提供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接触患者的时间较早,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意识得到调动,患者对手术增加了解,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有助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3.2完善护理的内容在沟通过程中,护理观念需要进行更新,拓展护理的范围,由术中护理变为全过程护理,护理人员真正的融入患者中,以朋友的角色发挥职业能力,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的轻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在沟通时,利用护理程序,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护理的方式更加合理,不断的完善信息,加强交流。

3.3灵活的应用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言语柔和,并注重非语言沟通的方式,结合患者的情况,注意预防,增加沟通的针对性,若患者担心手术的效果,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若患者语言沟通不好,需要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目光透露关切,语调温和,操作技能熟练,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观察患者的动作,并注意护理;若患者情绪不稳定,如悲伤,护理人员应当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必要的情况下,家属给予支持[3]。

本次的研究结果为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的小于对照组,表明护理沟通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总之,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方式,患者的情绪较为稳定,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玲珍,张少芳.护患沟通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49-350.

[2]林华.护患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吉林醫学,2012,33(35):7817-7818.

[3]赵永梅.温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12):581-582.

作者:田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肝胆疾病优质护理论文下一篇:6S临床护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