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激情和灵动

2022-09-13

我们需要听到准确的表达, 恰如其分的表达, 精彩纷呈的表达, 充满个性的表达。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诸多课堂, 对话多多, 热闹有余, 趣味奕奕, 却听不到发人深省, 使人振奋的发言。我们的学生似乎越来越缺少了一点灵性和悟性。缺少对文本的真切理解、深切感悟;缺少对已有语言的生动运用、激情发挥;缺少对未知言语的勇敢尝试、无畏探索。

新课标下, 我们存在教学引导上的误区和盲区。我们不应该排除新的教育方式下, 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新理念, 但是, 我们更应该遵循语文教学自身“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有的学科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情感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的。因此,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追求的是:让课堂充满激情和灵动。

那么, 如何使课堂充满激情——感悟和运用。

感悟, 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感受。它和理解不同。理解是理智的, 感悟是情感和理智交融的。理解是人对文字内容的解剖, 感悟是人心和文心的融合。理解的对象是文章内容, 感悟的对象是语言和精神共存同生的整体。加强对言语作品的感悟能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共存同生。

运用和感悟是一对孪生姐妹, 它是促进语言和精神共存同生的最根本也最有效的方法。它应该是学生有内在需要, 有明确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 有特定的话语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

那么, 怎样引导学生切实感悟和运用语言呢?

1 唤醒生活积累

理解那些经过作家目光审视的文字, 学生一般缺乏直接的形象支撑。仅靠抽象理解, 感悟未必会真切。但是, 任何语言, 都是生活的积累。在学生真实生活或者阅读积累中, 类似的画面, 相近的意境, 沉淀的感情却沉睡在他们心中, 只要我们去唤醒, 诱导, 进而让学生去运用, 就能化解为理解和接纳文章语句的精神同化点。怎么唤醒呢?

一般说来, 我所尝试过的方式中, 运用得比较多, 同时又简便的就是语言激活。用语言去打动他, 激发他封存的意境。能够描绘、再现原型或者唤起记忆。其实, 这种方式也是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之间的通道。通常, 这是我们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方法。

第二种方式是情景再现。分再现情景或者引发情景。一般说来, 图片, 实物, 录像都能运用。我想起了在教学《“我是您的儿子”》结束, 播放了一段王怀让作词赵季平作曲《焦裕禄赞歌》MTV, 当年人民送别感人场面, 哀乐一响, 画面一出现, 学生已经是“未成曲调先入情”了。而后的写感受, 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感受。

这里所追求的, 我想起了一种境界:“心有灵犀一点通。”老师的功力和注意力应该放在如何“一点”, 使其通达上。

2 构建崭新形象

崭新形象, 应该是在唤醒学生生活和阅读的积累之后, 依据新课文的内容, 调动积累, 通过对生活表象的重组, 再造, 通过对原有形象的充实想象、完善, 建构的新形象。

新形象的构建, 离不开文本。这里已经涉及到了一篇课文中的训练点这一个问题。我以为, 新形象的构建应该在文本之中, 就一定离不开文中的重点词句。一是提取。提取有价值的, 为我所用的。那些在文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词句。二是梳理。在这些提取的文字材料中, 要进一步选取更有生发点的要素, 用得着的, 作为精雕细啄的对象。三是剪接。既然是构建, 必然要在已经选取的词句中, 前后联系。因为一篇文章, 其中形象的出现或者情感的蕴涵不可能是只有一处的。把这些相似的地方, 交织的地方加以重组, 能推动和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四是显现。有了新的形象, 或许不够完善, 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以便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调整老师的教学步骤。

3 领悟本质内涵

任何一篇课文, 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而老师要引领学生的, 是正确把握词句和文章的主题导向。不至于偏离和偏废。引领学生从言语的表层走向言语的深层。在此过程中, 发展学生的言语感悟能力, 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那么, 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领悟?

3.1 从内容和形式上领悟

“内容”指的是语言文字的客观指向。“形式”我们一般理解为文字的表现方式。对它们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逐渐递升的过程。

3.2 在活动中领悟

小学生天性好动, 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表演、竞赛等活动, 能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调控下对文本的认识、理解、感悟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和谐发展。因此, 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 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途径。

3.3 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尽管教师讲授得很卖力, 很深刻, 很透彻, 但是学生一点儿也不领情, 好像真是“榆木脑袋”, 就是不开窍。这时, 假若我们去一味责怪学生, 那就错了。其实, 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 改变一种方法, 比如让学生去自己动手、动脑操作, 肯定会有“柳暗花明”的意外收获。

4 追求情感生发

我们在教学上努力追求的方向, 是学生“妙语如珠, 出口成诵, 下笔成章”。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毕生追求的方向, 它是一种境界, 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知已经非常到位的情况下, 又闪现了一棵火花, 点燃了他们的激情。这个时候, 他会调动他学过的所有语言, 激发他酝酿和沉淀的所有情感, 发之于心, 出之于心, 情思溢溢。

当然, 这是一把双仞剑, 处理不好, 反而画蛇添足。所以, 应该注意:

(1) 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 他所精心设计的“圈套”, 是学生全然不知道的。这样, 就能保证课堂教学起伏跌宕, 学生的心灵舒展, 言语充分训练。从整堂课的教学来看, 应该构成一个整体。使得所有的小球有一个中心点, 然后在最后阶段凝结, 成为一颗闪亮的明珠。那么, 语言的训练和精神的启迪, 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 怎么处理?我以为:第一, 立足课内, 精选训练点。就一篇课文而言, 蕴涵深刻的内容可能不少, 是否要引导学生都探究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要精心选择最有价值的训练点。寻找课文的点睛之笔, 作者情感的聚焦点。文章的灵魂, 把握这一关键, 对文章而言,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第二, 联系课外, 确定引申度。阅读, 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 越广, 其精神视野也越开阔, 精神境界越高远。新课标对阅读量做出明确规定, 其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所以, 构建课外阅读和课内方法的联系, 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知识天地, 丰富的情感世界。第三, 全面考虑, 把握训练度。教材不少言语, 主题的内涵, 别说小学生, 就是成年人, 也是见仁见智的。一味追求深度, 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 或者一知半解。纯粹是灌输而已。这样做的话, 就会适得其反了。第四, 注重过程, 追求实践性。任何学习, 一旦知识遗忘或者更新, 学习者留下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方法。而这, 我以为才是最重要的。

摘要:我想, 只要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富有成效的任何手段, 都是可以拿来或者自创应用的。这本身也是一种教师的感悟和运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情

参考文献

[1] 薛法根.推敲新课程课堂[Z].

[2] 梅樟明.小学主体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Z].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利用财务与会计关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下一篇:郑西页1井中完作业技术难点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