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新政细则

2022-07-29

第一篇:上海房产新政细则

2014上海落户新政

2014年上海居住证转户籍必备要求和注意事项(上海户籍新政策)

小编从2005年开始,一直在上海从事各类上海户籍的咨询服务,经历了各类上海户籍政策和上海居住证政策的变迁,今天来谈谈上海居住证转上海户口的一些必备要求,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办理上海居住证转上海户籍的各位姐姐妹妹忙,这里也感谢一下曾经帮助小编的一些社会各界的朋友。

上海居住证从一出生就表明的一个态度:办理上海居住证7年后可以转上海户口,这样的一个政府表态,已经从前几年就开始转上海户籍了,随着国家公安部门发布的政策,对北上广深等特大型城市的户籍迁移落户提出严控后,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兄弟姐妹在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区县递交材料时,不断发生无法递交材料的尴尬局面,大多是材料真实,但是内容不真实,很多人都是被早前刚刚申办上海居住证的时候,随意填写了简历而导致现在申办上海居住证转户籍的时候,被查证简历和档案无法一致,大多是这个原因导致最终功亏一篑,可谓是悔之晚矣,很多人就只能放弃上海户籍。还有不少客户因为违反生育二胎,窃以为二胎没有上报户口,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不被上海计生办查到,而最终被拒之上海落户办理门外,实在是太可惜啦。

小编现在整理了一下上海居住证转上海户口必备要求

1.居住证必须满84个月

2.社保职称缴纳满84个月,可以累积

3.税单必须满84个月,且原则上不可以0税单,很多人被卡在这里,原因是逃税漏税,你们都懂的,上海人保局也懂,所以认定材料内容不真实!

4.无违法生育

5.无犯罪记录,政治清白,就会人要纯洁啊,哈哈

6.要有落户房产证,没有房产证,居住证转户口就很难呢

7.要么你有上海认可的中级职称或者等同于这样的资格证

8.不满足第7条,你就要最近36个月的社保基数是平均值的2倍,少一分钱都不行! 以上是小编这几年的经验之谈。

第二篇:新政下上海/北京/深圳购房政策

1、首套住宅

1)商住楼产品(使用年限为40-50年),不论面积大小,首付必须50%,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

2)普通住宅产品面积在90平米以上的首付不得低于3成,在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可享受9折优惠。

3)普通住宅产品,面积小于90平米,银行和楼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松动,首付可以降到2成,但难度相对较大,银行利率优惠程度也相对较小。

2、二套住宅

不论面积大小,首付必须5成,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但是如果工作单位是政府或者事业单位,部分银行可根据申请人的银行资信程度进行适当的优惠,但幅度也相对较小。

3、三套住宅

目前三套住宅基本要求一次性付款,银行不受理其贷款业务。

新政下北京购房政策:

1、首套住宅

1)商住楼产品(使用年限为40-50年),不论面积大小,首付必须50%,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

2)普通住宅产品,面积小于90平米,首付20%,贷款利率可享受7折优惠(前提:申请人是北京市户口或者在北京有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

3)普通住宅产品,面积在90平米以上的首付不得低于3成,在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可享受的优惠程度根据银行而定(前提:申请人必须是北京市户口或者在北京有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

2、二套住宅

首付必须5成,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3、三套住宅

目前三套住宅基本要求一次性付款,银行基本不受理其贷款业务。

新政下深圳购房政策:

1、首套住宅

1)商住楼产品(使用年限为40-50年),不论面积大小,首付必须50%,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

2)普通住宅,面积在90平米以下,首付2成,在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可享受7.5-8折的优惠,视情况而定,目前招商银行的优惠是8折。

3)普通住宅,面积在90平米以上的首付不得低于3成,在基准利率的情况下优惠程度不大,基本为9折。

2、二套住宅

不论面积大小,首付必须5成,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但是关于二套住宅的界定由银行来确定。目前售楼部不作任何承诺和界定。

3、三套住宅

目前三套住宅要求一次性付款,银行不受理其贷款业务。

应对策略:

1、现在离婚买房 成规避政策好方式?这只是目前趋势,可行度还在应验中。

2、用第三方身份购房,第三方出具买卖委托书等

3、其他策略目前还不明晰,很多楼盘都在等待政策的短期效益及相关市场反应。

第三篇:上海出台楼市调控新政 每家限购1套房

 来源:新民网

2010-10-07 18:43 我来说说(0)  复制链接 

关键词:上海 楼市调控新政

[提要]今天(10月7日),上海市政府批转了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

新民网10月7日报道 【新民网网讯】为进一步深化落实今年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调控成果,今天(10月7日),上海市政府批转了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各商业银行对居民家庭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认真执行央行、银监会的最新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停止发放住房贷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对非本市居民在本市购买住房申请贷款的,应提供从申请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不能提供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也作相应调整,停止对购买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

二是在一定时期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

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违反规定购房的,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受理房地产登记。

三是发挥税收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作用。

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本市将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按不同的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住房开发项目销售均价低于项目所在区域(区域按外环内、外环外划分)上一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价格的,预征率为2%;高于但不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3.5%;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5%。

四是动迁安置房提前上市交易。

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被动迁居民家庭获配的动迁安置房(配套商品房),允许上市交易期限,由取得房地产权证满5年调整为满3年。

五是提高商品住房预售门槛。

对2010年7月1日后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要求完成至主体结构封顶并通过验收,方可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确保房屋质量安全,切实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六是着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逐步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年内在中心城区和有条件的郊区全面实施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工作,抓紧建设和筹措一批公共租赁住房。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有计划地开展郊区城镇危棚简屋改造。全力推进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今后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100万套。

七是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加强交易秩序监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设规模和商品住房的预售规模不得低于3万平方米;项目规模小于3万平方米的,应一次性申领。房地产企业应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对外销售,销售价格超出申报价格的,应当再次报房管部门备案。严肃查处房地产企业虚拟交易、捂盘惜售、哄抬房价、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

八是本市将继续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

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完善土地供应制度,要求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

上海将继续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力度,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坚决遏制地价、房价上涨势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四篇:房产新政难阻广东家居业疯狂开店扩张

自房产新政出台以来,国内家居销售就进入相对低迷的调整期。按理说,亢奋的广州家居卖场扩张应该渐渐冷却,但是“剧情”的发展却截然相反。

吉盛伟邦(琶洲)秋季家具采购节刚于上周落幕,金海马家居就紧跟而上,效仿其“厂家直营”模式,将于9月19日在番禺五洲中心推出“品牌家居工厂直销中心”。紧接着,美居中心(珠江新城店)、美克美家(汇锦星城店)也都计划在10月份开门纳客。接力赛还会继续下去。吉盛伟邦的金沙洲项目和美居中心(黄埔大道店)均预计明年开业;红星美凯龙、宜家也在大力推进“广州二店”的选址;而“居然之家将于明年登陆广州”的传言也甚嚣尘上。加上开业不久的祺瑞家居、马会家居、美林饰品中心等等,广州家居卖场的整体规模已飙升至两三百万平方米。

“说不清是‘飞蛾扑火’,还是理性布局。”美居中心总经理李志宽说。

建家居卖场犹如“坐地收钱”

短短一年内,广州新开的家居卖场就有十来个,新增卖场面积至少上百万平方米。而鞭策家居流通业向前狂奔的幕后推手,既有吉盛伟邦、金海马、美居中心等专业的家居渠道商;也有寻求变革的家具代理商和家具品牌商,比如美克美家去年就用了8.5亿元铺渠道;还有“像马会家居那样,创办人原来是做房地产的。”混迹广州家居圈十数年的经销商夏晨亮告诉记者。

资本流动的方向往往意味着暴利,曾被爆炒的新贵养猪、民企海外“挖矿”等等,都是如此。而“一套两三千元成本的家具,出厂价是三四千,卖到消费者手中往往就是上万元了。”佛山一家具厂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厂的家具出厂价一般是市场价的四折,六成是被经销商和卖场大业主“吃掉”。

这种被盘剥的命运显然是家具厂商不愿意看到的。无奈的是,“美国消费者打个喷嚏,中国将迅速随之感冒。”摩根士丹利专业研究报告研究显示,美国G D P增长速度每下降1%,中国G D P增长将下降6.5%,而中国出口家具的60%是销往美国,下降趋势更为严重。

后危机时代又赶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绝大多数家具厂商都在谋求转战国内市场。”夏晨亮告诉记者,“如果某个家具牌子是珠三角的,却连广州都没有门店,那就很难说服经销商到内地开店。”

这些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广州家居卖场的大扩张。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云集了数万个家具企业,仅东莞厚街就有上万个品牌,卖场“基本上一开业就能投资回本,剩下的就是坐地收钱了。”锦上名店总经理张邦说。

广州卖场总规模还不算很“过火”

照此局势判断,多元资本看好广州家居流通业实在无可厚非。

何况,“北京四百米以内就有两家‘居然之家’,上海目前的家居卖场面积也有三四百万平方米,广州也是全国乃至全球布局的战略性据点,两三百万平方米的卖场总规模还不算很‘过火’。”金海马家具营销总监陆其风向南都记者透露,9月19日,金海马“品牌家居工厂直销中心”将在番禺五洲中心靓丽登场,按照金海马规划,“广州市场还要再开5家店,今年金海马的开店总目标是20—30家,单店面积一般都在5万—10万平方米。”

作为这场战争的另一大“本地蛇”,美居中心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坚定的投资者。尽管高德美居(原称为花花世界)的经营业绩至今未有明显起色,“但扩建工作仍在继续,珠江新城的美居中心建材馆也将于10月份开业,接下来还有黄埔大道店等推出市场。”美居中心总经理李志宽告诉记者,番禺等多个片区的新店选址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与此同时,吉盛伟邦一手扩建番禺项目,一手上马金沙洲项目,其在广州市场的商场体量将由目前的26万平方米,迅速扩张到近40万平方米。而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逐渐介入广州市场,也让竞争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当别人都在开店时,你按兵不动就是等死。”陆其风对记者说,整个行业就是“店多为王”,大家开店的意图已经不是为了“抢钱”,更重要的是“抢地”。

“大家就像‘飞蛾扑火’。明明知道,如果控制不了,盲目的扩张就会给局部市场带来灭顶之灾,却又欲罢不能。”李志宽说。很多家具品牌刚登场又匆匆离场

这样,一出出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开始上演了。

首先,“开店竞赛”推高拿地价格,而卖场租金也跟着“水涨船高”。据了解,珠江新城、琶洲、番禺三大家居商圈的主力卖场租金都在两百元/平米以上,加上装修费、水电费、管理费等等,经销商的商场营运成本动辄250元/平方米。

让家具厂商倍感压抑的是,“对于板式类的产品,超过250元/平方米的商场营运,量是走不起来的。可能做五六个月,赚钱了,后面就卖不动了,千日大柴一日烧。”耀邦家具总经理冷月说。

旋即,很多家具品牌刚刚登场便又匆匆离场。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连锁卖场主动淘汰租户,优化商场产品结构;也有家具品牌商觉得经销商不好,换个代理做。”美克美家广州市场总经理詹德威告诉记者,入驻各大卖场的基本上都是代理商或经销商,而非厂家。

赶巧的是,房产新政在这个时候出来了,“家具销售进入相对低迷的调整期。已经没有去年年底订单特多,货品供不应求的火爆。”穗港欧陆家私总经理阮国培对南都记者坦言,“卖场遍地开花,但我们不可能每家都进。”

于是,“就有大家看到的,广州有卖场不得不延迟开业;有大业主卷租金潜逃;有家具制造商自建渠道,进军网路;有经销商到处拿店,胡乱串货。”业内人士钟先生说,各方势力都想让剧情按自己的设想发展,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

业界说法

广州家居卖场各辟蹊径

家具行业资深观察人士黄科明:

长远来看,家具行业的渠道变革应该会沿着家电行业的方向走,即处于两头的制造商和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中间商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弱。

金海马家具营销总监陆其风:

行业内,依托资本、品牌运作产生的‘黑洞效应’已日趋明显,未来五六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地方性卖场,被红星、吉盛伟邦、居然之家等几大巨头吃掉。而这些巨头已经兵临广州,留给本土卖场品牌的空间在哪里?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课题。金海马的策略是走混合业态,依托连锁扩张实现规模化发展。目前,金海马已经有一百多家门店,计划5年后门店数可以翻一番。

美居中心总经理李志宽:

我们要做的是家居为主题的购物中心,走的是商业地产的错开竞争路线。

美克美家广州市场总经理詹德威:

弃大博小。今年在广州新开的两家门店都是两三千平方米的社区店,我们打出的牌子是“服务差异化”,提供一些类似家庭服务的定制,空间也是有的。

第五篇:2012年起上海购房新政再缩紧 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受限

[摘要]2012年6月讯:上海购房新政再缩紧从部分区房地产交易中心获悉,但凡单身、非上海籍购房者,无论是否已有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目前已被列入购房限制范畴。在多次调整上海购房新政操作细节之后,留予“灰色操作方式”的空间已几近于无。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6月27日报道:2012上海购房新政再缩紧从部分区房地产交易中心获悉,但凡单身、非上海籍购房者,无论是否已有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目前已被列入购房限制范畴。在多次调整2012上海购房新政操作细节之后,留予“灰色操作方式”的空间已几近于无。

楼市“限购令”紧缩的步点越来越快,继日前有媒体报道“非沪籍人士补缴社保购房者在上海各房产交易中心一律不予过户”之后,最新的限购紧缩政策又直指非上海户籍的单身购房意向者。 昨日,记者致电上海各区房地产交易中心以期求证,其中黄浦、静安、杨浦和宝山等各区明确回复,单身的非上海户籍居民无法购房。“即使是已经有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者社保证明的,也不能接受登记了。”相关工作人员称。

而从时间执行阶段来看,部分区域的房地产交易中心人士表示,这一操作细则已低调实行近2周。事实上,有中介机构向记者证实,准确而言,6月15日为时间节点。在二手房市场,亦有开发商透露,曾接到过项目所在区域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口头通知:“只要网签时间在6月15日之后的,不能接受单身非本地居民的购房交易。”

各区的实际咨询结果显示,截至昨日发稿时,这一执行现状尚未普及到全市。其中,浦东新区、普陀区、徐汇区以及长宁区等房地产交易中心仍然按照之前的操作细则执行。 按照上海目前执行的限购令规定,对于不能提供2年内在上海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上海向其售房。

上海部分区域对该政策的执行再收紧,无论是否已有缴纳税赋或社保证明的单身外地人士,均不能在上海购房。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单身非上海户籍人士的政策收紧,从总体市场来看实际影响并不明显。“以中高端物业交易为例,粗略估计,这部分客户群体可能仅占1%左右。”上海德佑地产交易按揭部经理杨永俊表示。 目前上海购房者的单身状态包括:未婚、离婚及丧偶等。而对于单身购房者的手续规定,早已趋严至“需有相关部门出具的单身证明”的地步。在今年,上海限购政策执行细则进一步规定,单身上海户籍人士如果名下已单独拥有一套居住房,不能再购买第二套居住房。这似乎释放出一种信号,此次政策开始直指单身非上海户籍人士。 “事实上,更多的政策执行可能性,还是出自向市场传递一种收紧信号的需要。”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不少刚性需求为结婚购房,鉴于少数投资者会利用子女名义购房的情况,对于‘单身’这一特定因素的限制,更多显示了在审查上尤其谨慎的监控态度。” 据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提供的数据,5月1日至5月31日,上海一手住宅成交量为80.63万平方米,同比小幅下滑1.44%,环比则增长了31.99%。跟3月份的“小阳春”相比,增长0.92%。不过,与2006年至2009年期间相比,这一增长幅度远远逊于4年中任何一年的同期增长水准。

而面对“成色不足”的传统楼市旺季,执行这一政策的设定初衷,不少业界人士觉得还是“难以捉摸”。到昨日发稿时,记者未能从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得到相应回复。“或许这是一种在政策持续收紧的大势预期之下,各方执行机构自主操作的表现。”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 亦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各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执行步伐并不一致,其间经历了不少反复。“之前一段时间各区机构仅是观望状态,但从昨天开始,由个别市中心区域强调执行的状况,逐渐扩散到多个区域,这也预示出了机构具体操作层面的态度转变。” “以降息为标志的话,市场会产生一种心态,即政策可能重走2008年、2009年的放松趋势。在这种背景影响下,收紧具体执行措施的目标更倾向于‘以正视听’的效果。”宋会雍表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下一篇:上海到临安三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