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展的建议范文

2022-06-29

第一篇:银行发展的建议范文

我国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一些建议

我国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一些建议 2008年似乎是中国车市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奥运车的概念,再是12月5日出台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再是12月19日中国宣布油价下降以及2009年起不收养路费等六项费用。在利好政策的促使下,2008年12月份的国产乘用车国内市场的终端销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也使四季度的市场累计为正增长。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年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432804辆,同比增长7.4%。而2009年由于各种政策的刺激,汽车行业仍将保持比较好的增长势头。这为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外购车者中平均60%是靠消费信贷,美国高达80%,而去年中国购车者中仅有约10%的人能贷到款,因此中国汽车市场最严重的问题是少了消费信贷的鼎力支撑。从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成功的经验来看,主要受益于国外成熟的市场:(1)完善的社会信用和法律体系;(2)完整的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和财务分析体系;(3)完善的汽车金融业务监管体系:在政府有限监管下良好的产业自律、行业自律、金融体系自律和市场自律;(4)先进的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办法和工具。

但分析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目前处于调整发展阶段,市场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第一,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但仅仅是个人在银行的贷款以及信用卡记录,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不透明,个人的现金收入支出、个人的债权债务的情况、

个人的社会诚信等没有系统的信息记录。同时,目前的征信系统缺乏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个人信用评估程序和相应的评估模型,各家银行对其使用标准各不相同,而其他金融机构未能使用该系统,个人在其他金融机构发生的贷款记录也未能体现。因此,银行在发展汽车消费信贷时会出现惜贷慎贷现象,或者汽车消费信贷质量不稳定等情况,从而制约银行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缓慢。第二,汽车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有待完善。尽管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令和相关的政策文件,如《汽车金融管理条例》、《个人消费贷款指导方针》、《汽车金融管理办法》、《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政策框架,使之具备了基本的可操作性,但这些法律法规缺乏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其缜密性和完备性不足,针对性也不够强,使得汽车消费信贷缺乏法律保障,同时,《担保法》的相关规定也造成汽车信贷的担保抵押的使用范围有限,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对于进口车的抵押登记必须等待机动车辆登记证出来才生效,而国内的进口车的抵押登记手续繁琐,起码需要办理1个月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进口车消费信贷业务。第三,贷款回收保障制度不完善。尽管银行或者汽车金融公司在发放贷款时成数控制在7成以下,但由于我国的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刚刚起步,对于二手车的估价还是不规范,且市场的接受范围较小,加上我国的起诉程序较漫长,一笔贷款的起诉到执行预计至少要3个月到半年,银行的贷款一旦发生不良,其收回贷款的时间和收回款项是难以预计的,这也是制约商业银行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原因之一。第四,国

内汽车消费环境有待改善。汽车价格的不稳定以及购车的高税费严重影响了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复杂的贷款手续严重制约了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一笔汽车消费贷款在我国至少需经过6个机构,包括生产商、经销商、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车管所及公证部门,从文件准备到银行发放贷款一般需要7在~10天,进口车贷款的时间更长,办理车辆抵押登记时间一般需要1个月,而在美国,一般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把车开走。第五,银行的规章制度也制约着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由于银行能够获取申请人的信用资料不齐全,且汽车属于动产,即使办理了抵押登记,银行也难以预料汽车的折旧程度,银行没有一套健全的个人信用评级系统,等等因素,致使银行将汽车消费贷款设为较高风险的贷款品种,在贷款对象的要求上有一定程度的苛刻,在审批流程上有一定程度的拖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

因此,从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笔者认为,银行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可以发展以下模式:

1.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直客式”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面向银行的中高端客户推出。银行的网点多,信贷资金充裕,这是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该模式可以选择以下的客户群体:第一,收入稳定的客户;第二,银行的存量贷款客户:人行征信记录良好的、原贷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客户;第三,对银行效

益贡献度大的客户。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客户群体的具体情况先给予授信额度,在其申请汽车消费贷款时在审核消费者提供的购车合同和首付款发票(或收据)及必要的贷款资料符合条件后可给予不超过汽车车价的7成且不超过该授信额度的贷款额度,贷款直接发放到汽车经销商的账户,贷款的担保方式为车辆抵押。

2.寻找诚信度好、实力强的汽车经销商合作的“间客式”模式

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模式:银行+汽车经销商合作模式。该模式下,汽车经销商直接面对客户,引导客户向商业银行申请汽车消费贷款。

依照《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汽车经销商不能建立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且国内的汽车经销商一般经济实力比较弱,没有实力独立从事汽车消费信贷,因此,汽车经销商均会选择同商业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合作,而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会根据汽车经销商的经济实力、诚信度、经营状况等给予不同的金融政策和配套的金融服务,互惠互利达到共赢局面。在该模式下,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通过贷款审批后直接发放贷款到汽车经销商的银行账户中。

第二篇: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规范建议

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年来得到了各家行的普遍重视,在总行的统一规划和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导下,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中间业务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业务品种及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管理机制落后、业务层次较低、市场秩序较乱等问题,限制了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行政色彩较强,表现为部门的设置不是以市场需求为标准对业务流程进行分工和协作,而是以职能或产品为中心进行分工,过分强调各专业的特点和作用。目前,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具体经营管理分散在会计、信贷、银行卡、国际业务等多个部门,管理考核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缺乏畅通的交流、协作机制,导致中间业务之间以及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之间未能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

(二)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05年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近3个百分点,这与各行在其总行系统内排名居前的情况不匹配,说明中间业务的经济效益贡献度还有待提高。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开办中间业务的品种数量相对较少,有的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数只有其总行系统推出的全部品种的一半;二

是省内各行的主要中间业务大多仍停留在代收代付、结算等较低的水平上,效益低且成本高,一些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如企业现金管理、项目评估等业务,由于技术含量高、专业人才缺乏未能得到有效发展;三是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和营销,导致推出的中间业务市场需求小,收益不大,如2000年后各行陆续推出的保管箱业务,个别行的出租率仅在1%左右,2005年该项业务收入合计仅为224万元,有的行年收入尚不足10万元。

(三)统计数字存在误差。目前,银行监管部门尚未要求商业银行按照统一的格式报送中间业务报表,能够获得的比较全面的中间业务报表是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报送的《中间业务业务量统计表》和《中间业务收入统计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统计制度》银发[2003]25号),由于各行技术上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提供的报表数字存在较多误差。例如,由于部分行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无法对办理的中间业务数量、金额等进行自动统计分析,造成统计数据不够真实可靠;部分基层行由于不理解基金托管业务的涵义,错误地将代理销售基金业务的有关数据统计为基金托管业务数据。

(四)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山东省银行同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多数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各行为抢占业务份额,扩大业务领域,在开办代理、网上银行、账户

管理、银行卡、外汇等业务时对一些收费项目采取了降低或免收费用的不公平竞争行为,造成了市场秩序混乱,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例如,随着银行卡业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家发卡机构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减免年费和异地(跨行)结算手续费的方法来吸引客户办卡用卡,造成银行卡行业过早进入采用减免方式竞争阶段;又如各行为争揽国际业务客户,抢占市场份额,纷纷下调外汇业务收费标准,不计价格成本,甚至使之成为银行的无偿服务。

(五)业务风险开始凸现。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来说,办理中间业务不需要运用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风险滞后现象,因此较资产负债业务的风险更加难以控制。目前,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信用化中间业务的风险。信用化中间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此类业务风险点较多,风险防范较难,其所涉及的不仅是对申请人资信等方面的审查,还要对市场风险、法律契约性风险进行严格的防范,不易进行全面及时监测,容易出现银行风险。例如山东省某大型物流商业企业在银行有大量的承兑业务,过去效益一直较好,为银行的重点扶持客户,2004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该企业资金链条出现问题,并形成大量承兑垫付。二是中介收费业务的连带风险。纯粹的收费业务,如代理业务、咨询评估业务、计算机服务及其他中介业

务本身风险很小,但在违规操作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连带风险。如某行的一个基层网点为一家企业出具了近2000万元虚假的验资证明,一旦该企业利用此证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银行不可避免的就要陷入法律纠纷。三是银行卡恶意透支风险。银行卡业务具有组合风险的特点,包括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风险、伪造或变造信用卡的风险以及利用信用卡进行非法融资的风险等。据了解,山东省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银行卡业务风险主要是用户恶意透支,有的行银行卡透支额中70%为恶意透支。四是网上银行等新业务的风险。网上银行等新业务产品结构的复杂性限制了银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风险的能力,从而导致实际风险的发生。山东省已经发生不法分子窃取客户卡号和密码,并从网上盗取客户资金的案件。五是衍生产品等中间业务的风险。衍生产品交易、个人理财等业务的实际资金运作和管理均在总行,分支行签订有关资金协议后,全部资金均上划总行,由于不用承担主要的业务风险,基层银行机构为了吸引客户或完成理财产品的销售任务,片面夸大衍生产品、理财产品的收益,缺乏对客户的风险提示,一旦出现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甚至出现资金损失,将会导致银行的信誉受损。

二、规范中间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转变监管理念,重视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加入WTO后,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对国内商业银行

的业务发展和外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部门要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加大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力度,针对目前监管人员对中间业务监管不适应的现状,注意培养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税、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够有效监管中间业务风险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实现对中间业务的监管的系统化、规范化,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稳妥谨慎开放中间业务市场。按照现行监管要求,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开办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均应取得上级行的授权,并于业务开办后10日内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应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在国有商业银行开办新业务时,即严格审查其中间业务品种的风险特征和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测、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等资料的完整性,从源头上控制、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三)建立以风险监管为目标的中间业务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商业银行报送的《中间业务业务量统计表》和《中间业务收入统计表》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监管需要,因此,监管当局当务之急是建立科学的中间业务报表体系,明确具体的指标释义和统计标准,在此基础上,要求商业银行定时

报送中间业务报表,及时报告中间业务的交易情况,增强中间业务的透明度,根据商业银行报来的有关报表,进行相关风险指标的考核分析,通过有效的非现场监管避免或减少中间业务风险。

(四)加大查处力度,规范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行为。监管部门应根据群众或同业的举报,对利用不公平价格竞争手段,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商业银行,通过现场检查落实商业银行违反《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规定的行为;对属于监管部门的处罚权限内即违反办法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其他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同时要发挥同业协会的作用,由协会制定中间业务相关规则,约束和规范银行同业间中间业务的经营行为。

(五)根据不同中间业务的风险和复杂程度,制订相应的监管措施。监管人员应在熟悉中间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将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商业银行是否制定和执行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作为监管重点,确立具体的监管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要加强对涉及外汇管理的中间业务的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盲区。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银行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均应对商业银行有关执行外汇管理规定的业务进行监督检查,涉及的中间业务有结售汇、信用证、金融衍生产品等,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重

点是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是否遵照资产质量和风险监管的要求;人民银行(外管局)的监管重点是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是否遵照国家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并以此对客户的交易背景进行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核,二者缺一不可。

(六)督促商业银行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实现中间业务的健康有效发展。一是提高认识,把发展中间业务放在战略位置,确立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同时开拓、协调发展的思想,营造中间业务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的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负责全行中间业务的协调、管理和考核;三是完善会计核算科目,建立科学的中间业务核算系统,保证中间业务核算的真实和完整;四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制度落到实处,有效防范业务风险;五是提高市场调研和业务创新能力,加大营销力度,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六是加速中间业务人才培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采取内部选拔培训业务骨干和外部引进专门人才等手段,造就一批业务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第三篇:有关邮储银行下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邮储银行合理化建议

邮储银行合理化建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中国邮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承载着全国邮政职工的希望,开始新的征程。同时,它标志着即将实现邮政与邮政储蓄分业经营,按照金融企业进行管理与监管,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适应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历史产物,是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也是当前尽快规范邮政机制经营发展,防范和化解邮政金融风险,有效解决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的迫切需要。加快邮政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有利于有效缓解储蓄资金运用的矛盾,提高收益率;有利于获得市场主体地位,扩大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实力,实现邮政金融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全市邮政储蓄发展的实际情况,浅谈几点认识和见解。

一、全市邮政储蓄发展概况

随着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业务品种不断丰富,营销渠道逐步拓展,服务功能逐渐完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日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是网络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邮政储蓄服务的营业网点达42个,ATM自动取款机3台,提供汇兑服务的营业网点达45个。网点遍布全市,沟通城乡,联通全国。其中有近45%的储蓄网点和近58%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随着部分商业银行机构撤并,甚至部分贫困乡镇成为沟通居民个人结算的唯一渠道。通过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联通全国的金融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了各项业务操作、监控的全程电子化处理。

二是服务领域逐步拓展。近年来,我市邮政金融业务已基本形成了以储蓄存款为主体,以国际、国内汇兑、转帐业务、卡业务、代理保险、国债、代收代付、代理基金、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为补充的业务结构体系,业务品种日益增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7年8月底,全市邮政储蓄余额达到8.2亿元,成为我市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力量。城乡居民在邮政储蓄机构开立的帐户近26万户,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超过16万户,代办保险达316万元。

四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邮政储蓄和汇兑服务在网络、产品、客户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所提供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创立了百姓依赖的业务品牌,在坚持发展邮政业务的同时,始终长期不懈地强化金融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尤其在农村偏远地区开办了特快送款业务等服务举措,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回首过去,邮政金融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数次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展望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发展中的困难。

随着目前邮储余额的增长,邮储余额与收益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网点就有余额,有余额就有收入,这是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展业务以来的经营规律。但目前,这一规律被彻底打破了。2003年以来,国家对邮政储蓄开始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营,由此开始,收益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开始,国家又对邮政储蓄的老存款开始分五年逐步转出,使储蓄收益进一步降低。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老存款利率4.131%,2006年自主运营收益率为3.11%,邮储经营成本为2.7%(付给客户的利率2.25%),实际收益率已经非常低了。加之,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随着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准备金、备用金、在途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收益又将进一步减少,对于像我市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邮政储蓄收入占具邮政总收入半壁江山,随着收入的大幅度降低,对于今后的发展将是举步维艰。尽管非利差收入在逐步增加,但远远弥补不了利差收入带来的缺口。

另一方面,虽然全市邮储网点较多,但是在农村乡镇分布约有45%的比例,各县邮政储蓄大多存在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的问题。由于业务长期“只存不贷”,只属于金融业务的一个分支,使得金融综合业务人才极为匮乏,目前储蓄从业人员学历较低,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难以启动用户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新开办的中间业务社会认知度低,差距非常明显,业务品种的获利能力不均衡。

第四篇:有关邮储银行下一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针对目前我行风险管理基础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特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通过各种形式吸收招纳人才,提高员工素质队伍。 银行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开发和使用。首 先是通过建立固定的学习时间,集体学习新知识,选拔重点人员进行 专业培训等方式,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改善员工 的知识结构构成。其次,有针对性的招聘应届优秀大学生,增加各业 务部门专业人才,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第三,招聘具有丰富管理经验 的高级管理者,使其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工作角色,为我行有序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第四,聘用金融机构精简下来的经验丰富的优秀业务人 员,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带动和培养又出银行员工尽快熟悉和掌握银 行业务技能和相关法律规定,以适应邮储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着力强化稽核监督工作建设,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化解机 制。 首先要致力于稽核监督机构建设和稽查队伍建设,以电子稽查系 统为依托,以常规检查为基础,以专项检查为重点,以突击检查为辅 助,加大业务检查、稽核检查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要健全风险管理 组织机制,培养从业员工良好的操守。赋予风险管理部门一定的管理 权限,从组织上保证风险监管与控制的畅通与高效性。要确立最高标 准的职业操守和价值准则,按照“一项业务一本手册、一个流程一项 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完善各专业内控管

理办法和规则, 规范各项业务操作程序。要明确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明确哪些 行为是允许、鼓励的;哪些行为是绝对不能接受、不能容忍的,是机 构所禁止的,促使银行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全员主动合规, 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第三,要严格落实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 从事后检查向过程监督延伸,努力从制度和操作源头遏制案件的发 生。按照银监会操作风险“十三条”的要求,加强对柜员、基层支局、 代理网点等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员工行为评价, 严密监控排查出的高风险人员,严厉打击各类职业犯罪;抓好支行专 职检查员、分行专业管理部门、监督中心以及稽核部的日常检查监督 和重点稽核,规范员工行为,努力把每一项业务过程、每一个业务操 作环节、每一名员工的经营行为都置于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之下, 将各种违规行为和案件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要建立基层机 构负责人的轮岗、强制休假和离岗审计制度,严格规范客户经理和基 层负责人日常操作程序。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通过考评及时发 现和纠正机构负责人在业务发展和管理行为上的偏差,让“能者上、 庸者下”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加强对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离任、 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基层营业网点内部风险控制效果和营业网点负责 人内部控制尽职能力,促进营业网点规范内部控制和依法合规经营, 及时消

除内部监守自盗、重大违规和外部欺诈隐患。

三、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细化操作环节,建设流程银行。 首先,要对以往内控制度进行梳理,结合银行成立后的经营特点,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操作流程。内控制度不但要渗透到各项 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而且要使任何决 策或操作均有据可查,力求内控制度体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并努 力使其规范化、科学化。 其次,开办新业务要保证做到“内控优先”。随着业务种类的增 加,小额信贷、基金、各项中间业务的开办,给我们的内控管理带来 新的课题。因此必须树立“内控优先”理念,及时对各项新开发业务 的潜在风险要进行计算和评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银行经营和 业务发展平稳运行。第三,要确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全 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合理 的薪酬制度,不能简单地定指标、下任务,粗放地管理,“只见数目 不见人”、“只见成绩不见缺点”。要把工资、奖金甚至福利与个人的 业绩挂钩,以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绩效激励机制,营造积 极向上的氛围,努力摆脱“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与干少一个样” 的大锅饭模式,使业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

第五篇:对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展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石角支行负责人陈杨

我国行业协会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逐渐发展和壮大。

一、充分认识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

行业协会是同一行业的自律性非营利社会团体法人组织。他们基于共同利益,通过制定公约规则、共同遵守,实行行业内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保护行业共同利益并促进行业共同发展。行业协会作为特定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协调作用。通过协调妥善处理各会员单位的利益冲突,加强会员单位之间联系,增进彼此间友谊,避免恶性竞争,维护和增进行业共同利益;通过协调增强行业凝聚力,行成行业合力,促使会员单位在国家规定的经营范围和权限内开展业务,促进行业目标整体实现。

2、服务作用。包括建立会员间的服务网络和广泛的信息渠道,了解国内外行业的发展态势,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在同行间传递经验和避免教训,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服务作用还包括为会员单位培训员工,加强行业对外交流的职责。

3、沟通作用。主要表现为在会员单位和监管当局之间、会员单位与会员单位之间、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会员单位与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以达到相互理解、信任和支持的目的。

4、监督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规范、行业标准,引导行业走规范诚信发展道路;通过建立举报监督系统,强化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自律和互律,

第1页共5页

并对违规会员单位做出自律性处罚,维护和提高行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形象。

二、银行业协会发展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认识支持不到位,发展明显滞后。目前,受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行业协会在政府、行业和社会民众中的认知度、认同感不是很高。认识不到行业协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产物,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协会完善与否是市场体系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全的市场体系及市场运行机制,离不开行业协会。

(二)法律地位不明确,监督协调管理乏力。行业协会法制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银行业协会工作指引》虽然规定:“行业协会应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并明确有监督和指导职责,实际工作中,要么把银行业协会作为内设部门对待,要么监督指导乏力,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职责履行不充分,行业作用发挥有限。《银行业协会工作指引》给银行业协会的职能定位是“一个宗旨、四项职能”。即以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为宗旨,适应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认真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等四项职能作用。

(四)领导体制不顺,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是领导管理体制不适应工作的需要。协会会长、法定代表人由省级分行行长兼任,工作过问不多。目前银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行长处理自身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不可能拿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协会工作。

形成以上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2页共5页

一是原始推动力不足是影响协会作用发挥的根基。

从银行业协会成立的历史背景看,是人民银行完善监管体系、控制案件高发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要求,银行监管机关接管银行协会后,虽然赋予协会的职能作用有所增强,但基本维持人民银行的初始思维。银行协会的产生和运行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观意愿,不是水到渠成的产物,而是掘渠引水的结果,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的因素,以致商业银行参与协会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没有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当然就没有协会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银行业协会自身存在问题是影响协会作用发挥的直接原因。 主要表现是(1)产生发展先天不足。银行协会的活动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对外开展工作时人们不知道银行业协会是何组织,对内履行职能、运用自律等手段时缺乏依据、权威性差。(2)缺乏工作经验。不少银行业协会工作方法自觉不自觉地打上了行政的思维、监管的印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自律的、非盈利性的社团法人组织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对于许多协会工作人员来讲是一个新课题,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和发展。(3)协会组织建设发育不良。有的主管部门把协会看作自己安排干部的一个出口,将不适合在一线工作的干部安排到协会任职;一些会员单位因对协会认识不到位,不愿将年富力强的业务干部派驻协会工作;多数协会由于管理制度和费用等问题,难以从社会公开聘用合适人员到秘书处工作;协会工作部门只有秘书处,专业工作委员会或未组织,或虽已组织但不知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都是银行业协会公信力不足、动员能力有限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银行业协会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

第3页共5页

(一)尽快制定法律法规,努力培育协会发展壮大。银行业协会的行为特征应该充分体现公正性、科学性和合法性,其中合法性至关重要。解决当前银行业协会在维护会员利益,履行职能时无法可依的现状,必须要加快行业协会立法步伐,尽快制定出台行业协会法律或修订《社团组织条例》,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行业协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和作用,确定行业协会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权利义务、内部管理、活动规则和财务管理等。真正使行业协会工作做到有法律支撑、政策支持、会员支助,得到社会公众和监督管理机关的认可和帮助。

(二)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夯实履职服务基础。建立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公正廉洁的协会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银行业协会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首先,要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加快协会秘书处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部门分工负责制和全员岗位责任制,全面提高秘书处的工作水平。规范内部工作程序,促使内部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其次,要加强协会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协会活动程序规范。一是要建立健全整个银行业的各种行规行约,争取做到会员有什么业务,协会就有相应的行规行约,做到以规章制度管人、管事、管行业,切实加强行业的协调管理。二是要加强协会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严格按照《银行业协会工作指引》和协会章程办事,建立健全以协会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协会工作行之有据、动之有规,处理工作有章可循。再次,要加强协会人才建设。针对协会工作人员现状,协会要会同会员单位共同协商,进行用人机制改革,对不适宜协会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换。不仅要有少量的德高望众、经验丰富、能驾驭全局的老同志,更要向社会招聘年轻

第4页共5页

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高学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协会秘书处工作,以改变协会现有人员年龄、知识等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三)完善行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协会工作要在会员单位心目中有一定的位置,必须要有作为。这就要求银行业协会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手段,找准服务内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当前,应将《银行业协会工作指引》为协会定位的“自律、维权、协调和服务”职能具体化,为会员单位做好下列服务工作:(1)开展行业和地区经济金融、银行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反映行业诉求,提出有关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政策和立法建议。(2)开展宏观、微观行业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办好刊物、网站,开展咨询服务,组织行业新产品展示推介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发展行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引导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管理。(3)做好行业自律,制定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协调行业争议,维护行业公平。(4)做好行业维权,开展行业联合制裁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活动,做好银行业内部通报不良中介损害银行利益和大额欠贷欠息客户信息工作,收集反映银行业依法维权的情况和问题,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共同利益的实现。(5)加强行业人才培养,组织行业人才技术培训和规范交流,限制严重违法违观人员的业内流动;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习考察活动,借鉴和吸纳境内外银行业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配合做好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教育和考试工作,引导银行从业人员积极向上和勤奋好学。

联系电话:15923125048

邮寄地址:綦江县石角邮局

第5页共5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银行车主信用卡范文下一篇:一往情深的歌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