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1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诸如理论视野狭窄、说理方式抽象、教育技术缺乏等问题,而如果将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论文 篇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教学模式、教育内容、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带来了诸多挑战,直接增加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难度。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拓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加大高校人生观教育工作力度,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必然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人生观教育 挑战 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我国迅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作为“数字化生存”最先体验者之一的大学生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4.1%。由此可见,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大学生作为其中的高知识分子群体,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伴随新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这些新挑战,进而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

1 新媒体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内涵

1.1 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指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之上而出现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的媒体形态,它可以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中心,而且人们可以实现即时的信息互动和交流,目前主要以网络新媒體和手机新媒体为主,它比传统媒体更加开放、丰富和自由。源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新媒体有其独特的传播特征,它集文字、图像、声音、画面于一体,不仅集中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旧媒体优势的同时,还具备新的特点,比如它的即时性、互动性,再比如它的去中心化、个性化、族群化等特征。相比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旧媒体,新媒体的“新”就在于其依托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的技术做支撑,如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手机短信、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等。因此,新媒体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旧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1.2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大学生人生观就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目的、意义、态度、价值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大学时代,大学生逐渐开始深入探讨自己的人生价值、目的是什么,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等一系列问题,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对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就是指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明确今后工作和生活的方向,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明白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从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奋斗。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要把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作为其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之一,努力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型人才。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对事物辩证地加以看待,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既给当代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更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挑战。

2.1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教学模式的挑战

高校传统的人生观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在中国的继承性教育体制下形成的,而且至今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全过程中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体现为:注重书本教育;以考试为中心;注重学校统一安排;实施共性教育。长期以来,高校人生观教育习惯于采用“灌输式”方式,社会主流媒体、学校和老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威,教育者几乎掌握着全部的教育信息资源,大多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化。

而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大大地改变了高校校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多地使用网络搜索、交流论坛、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新形式获取知识信息。原有的封闭式、与课堂同步进行的传统学习方式逐渐被打破,而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开放式、自主型的新型学习模式正在形成并产生重大影响。相比较而言,传统的习惯于直接给学生结论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大学生反感并产生逆反心理,其吸引力也远远不如网络等新媒体,它的影响力正在减弱,难以达到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想效果。面对发展强劲的新媒体,高校的人生观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2.2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旧观念处于交替之中且冲突不断。人生观评价标准开始出现多元化,人们的人生追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一些原来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人生价值观念不仅变得陈旧,而且在实践中也不在适用。大学生不再喜欢用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标榜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怪异的、能博人眼球的人生信条,他们纷纷以此为焦点来获取关注度,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存在感。一方面,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传统意义上的观念和看法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在新媒体传媒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时空无障碍和匿名性的特点,任何人都可以不受传统习俗的约束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言论,这就使得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等,都可以迅速地汇聚在大学生面前,进而也为夹杂其中的一些反党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加之,大学生面对来自新媒体渠道的各种诱惑,其不确定性的判断和难以抉择,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由于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变革的速度远远不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现行的人生观教育内容如不能及时更新,其后果令人堪忧。

2.3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管理工作的挑战

传统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管理工作中,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是管理者,而学生只是被管理者,只要服从管理者的管理,听从管理者的安排就够了,只要学生不出大问题,不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就达到管理者的目的了。管理者往往更看重的是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从而忽略了学生的现实需要及其未来发展。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新媒体构建的虚拟空间里,大学生可以不受约束,抛开现实中的道德要求,冒险尝试现实中不敢去做的行为,来自多方面的诱惑挑战着大学生的道德底线,一不小心他们就会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的垂直管理很难触及到这些虚拟空间,学生可以说一套做一套。面对这种两难局面,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管理工作如果还停留在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的阶段,出事后再开大会集体教育或者进行个别教导,仅靠这样的被动式管理在新媒体时代无疑是不够的,是无法立足的。

2.4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新媒体的独特吸引力使得大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泡在虚拟空间里,休闲的时候或者日常生活中只要存在空隙,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或网络。一旦离开这些新媒体,他们就会显得无所适从,觉得整个人生是空虚的。新媒体和大学生的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沉浸其中的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且思想单纯,如果没有人给予指导,很容易被网上散布的错误思想和观点所左右,从而影響到他们正确人生观的构建。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挑战,部分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者没能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新媒体的作用及其对大学生人生观产生的深远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新媒体纳入日常人生观教育工作的视野之中,管理意识也不到位。这样下去,其自身的水平就很难应对新媒体时代快速多变的复杂局面。教育工作者要提升新时代需要的专业素养以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这是一个需要完善的潜在突出问题和将要面对的持久挑战。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对策分析

新媒体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教学模式、教育内容、管理工作等带来了诸多挑战,直接增加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难度。在新媒体时代和社会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工作质量,开辟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发展之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自主意识也显著提高,从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主导一切、控制一切”的思维方式以及教育观念,注重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其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增强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新媒体时代的教育者要在确实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注意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成为人生观教育的主体。同时,面对具有开放、便捷与平等性的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改变传统重理论灌输而形成的单向人生观教育模式,着力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构建自由、平等、双向的新教育观,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因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成长而导致效果不佳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由单一向多样、由归纳向演绎、由传统手段向现代化方式的转变,注重大学生态度的养成、素质的提高、主体的参与,从而使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3.2 开拓网络教育资源,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新媒体时代,大量的信息资源对大学生正在形成但尚未稳定和成熟的人生观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因此,各高校要学会整合新媒体的积极功效,时刻关注新媒体上的各方面动态,对人生观教育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资源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新媒体中心,通过新媒体技术提供的各种平台开展网络人生观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内容做一种课外的补充和延伸。诸如各高校可以开办自己的教育网站,在网上开设人生观教育方面的课程、专题讲座或者进行和专家的网络互动,通过对当前调查和收集来的影响大学生人生观选择的热点问题和事件及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观方向发展。又或者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入学生的论坛、QQ群、微信群或开设自己的微博、博客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和交流,及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人生观教育工作切实有效地做到位。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骨干通过新媒体技术提供的各种途径在大学生中间多传递一些正能量的内容,让正确的思想发挥先入优势,占据大学生的人生高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建立,从而充分强化新媒体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形成的积极影响。

3.3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媒介讯息面前的各种反应能力,其中包括媒介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参与能力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等新媒体的使用更加频繁,各种媒介讯息传递的内容更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人生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避免不良讯息对其人生观取向的消极影响,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是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工作,使大学生真正了解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各种经济政治因素和媒介的各种功能,进而避免“被媒介化”,使他们在各种信息面前保有怀疑和批判精神,并且能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审视一切,发掘媒介信息背后的真实,使其对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此,各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弥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空白。各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公共课,或者把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知识融入到大学生通识教育课之中,切实提高大学生在新媒体面前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不失去自我,进而增强其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3.4 提高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加大高校人生观教育工作力度

加大高校人生观教育工作力度的首要前提是打造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队伍。新媒体时代的高校人生观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成为媒介使用的专家,努力提高自身信息把握和处理能力,不断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又能结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情况,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其二,高校人生观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避免简单的发号施令,要真正深入的去做工作,从源头抓起,实现由事后管理、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服务的转变,注意改进管理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充分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其三,加大高校人生观教育工作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改进其形式,积极鼓励大学生从虚拟生活走向现实世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与经历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且可以让他们把实践活动中的所思所得通过新媒体提供的多种途径进行交流和互动,使他们在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新媒体环境中获得人生观教育,最大限度的实现实践教育的价值,从而使他们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4 结语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也曾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出了重大考验和挑战,我们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必须坚守住阵地,紧紧掌握人生观教育的主动权,变不利为有利。同时,新媒体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的高校人生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牢牢把握新的机遇,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充分认识和利用好新媒体,做好高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从而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推向新的历史起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

07/P020130717505343100851.pdf, 2013-7-17.

[2]熊澄宇,金兼斌.新媒体研究前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叶进.当代大学生人生观[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8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陶治蓉(1989-),女,山西临汾人,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天津 300384

王克婴(1961-),女,汉族,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 300384

作者:陶治蓉 王克婴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论文 篇2:

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探索研究

摘 要: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存在诸如理论视野狭窄、说理方式抽象、教育技术缺乏等问题,而如果将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奠定大学生在大学中的核心思想基础,规范他们在大学中的基本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的教育主要依托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来完成,因此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

目前,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研究:包括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内涵的界定、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定位等。其中,教育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包括对人的本质、生死观等的教育;狭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等几个方面的教育。而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客体定位,目前尚存争议。(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产生重要影响。(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研究:包括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技术创新等等。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1.教育理论视野过于狭窄,学科交叉融合较少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论,大都来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都具有相当的高度,而且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理论过于概括化和抽象化,因此在指导解决大学生人生观实际问题时便显得乏力。面对这些理论,大学生更多地会表现出一种无奈:这些道理我都懂,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学,我也知道它们都对,但我依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于是,精深的人生观教育理论在实际教育中往往被架空,无法从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育理论视野的狭窄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人生观教育只不过是变相的意识形态教育而已,因此,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人生观教育的展开。

2.教育方式多以说理性为主,但说理方式过于抽象

根据以往的研究,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基本只以政治理论课的授课作为依托,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人生观教育理论的描述和解读上,即使以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也往往跳不出说理教学的窠臼。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处于互联网时代热衷于追求实用性和趣味性信息的大学生来说,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和效果显然不会很好。

3.对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缺乏新颖有效的教学技术方法

目前,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探索方面,而在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教育实践层面上的研究依然很少。于是,导致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具体技术方法始终没有突破,除了依赖教师的个人经验、人格魅力等之外,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总体实用性始终得不到切实提高,这也成為阻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的最大问题之一。

不难看出,以上这三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而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视野狭窄、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技术低端等问题,就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然后站在跨学科视野下丰富这一核心的内涵,使之兼具概括性和易接受性,最后据此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科学的验证。

二、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前人的研究,无论从广义层面还是狭义层面来界定大学生人生观,都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态度和价值这三个方面。因此,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的教育,可以认为是力图教会大学生如何来正确看待人生的目的、态度和价值,也就是试图培养大学生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观念”。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内容如何,都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对事物尤其是对人生的正确观念为核心的。抓住这一核心,不仅能够更加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观念”,政治理论课教材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一方面,这种阐述无疑体现了非常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但另一方面也难免显得过于抽象化和概括化,不易被思想尚未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也成为影响政治理论课中人生观教育部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大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授课核心思想的科学性不能动摇,即对于“如何树立对事物的正确观念”这一问题,教师的讲授和解释不能庸俗化,必须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第二,授课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方法必须充分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智力和人格发展特点,以便能够最大限度上被大学生所接受。

我们认为,如果要同时保证这两个基本原则,那么将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合适的,并且也将是完全可行的。这种考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无论采取什么视角,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其核心都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看待事物、看待人生的正确观点和正确看法。而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如何让人们更科学和更准确地认识自身、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从而更有效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因此,心理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帮助我们对自身和对世界进行更准确、更科学的认识。

其次,心理学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它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状态及行为规律的研究,能够直接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对于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当中,心理学之所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高等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和规律,从而才能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方法,以更有效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心理学的依赖性非常强,甚至可以直接从心理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为己所用。

最后,心理学更注重为人们树立正确观念,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方法,将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相结合,可能更容易获得思想素养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的认可,同时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上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进行丰富和深化。与传统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不同,心理学不仅关注人生问题的“为什么”,更关注“怎么办”,即切实解决人生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目前决策学、行为经济学等以心理学作为主导的学科,都热衷于研究人类常见的观念错误,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正此类错误的方法。因此,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恰恰可以弥补传统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的缺陷,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既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又具备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心理学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在原则上完全一致,在目标上殊途同归,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因此,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不仅可以保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使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立体化。

三、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探索

正因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此,我们应该着力考虑如何将这种结合付诸实践,即在实际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有机地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融合进去。

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的教学可以按照“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理论升华—实践反馈”这一步骤进行

(1)在大学生的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的问题范围内,精选出一个或多个学生最为关心的具体问题,并说明这些问题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哪些具体理论做以解释和解决,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为随后的新旧知识联系和学生认知结构改变打下基础。

(2)以具体的实例作为教学材料,以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作为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在分析具体实例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整个分析过程的科学性更加信服。

(3)将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以有意义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将这一结果对应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个基本原理,将学生对心理学原理的认识自然上升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掌握上,并使学生认识到,面对人生问题时的最佳解决方法,就是树立看待事物和人生的正确观念。

(4)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与人生观有关的其他问题,并尝试着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解决,使学生完成对正确人生观认识的最终内化。这一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第三章第三节“促进自我身心和谐”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材料进行实证性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并观察最终的教学效果。总体教学方法是:抽取两个同质班级,A班作为实验组,B班作为对照组。对A班采用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对B班则单纯按照《基础》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经过相同的教学时间后,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可靠性和实效性。

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要将情商培养有机纳入进来,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与情商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情商是心理学尤其是当代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主要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等五个主要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认知与情绪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认知离不开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又依赖于正确的认知。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必须同时注重对大學生良好情绪的培养,而这一点恰恰是过去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容易忽略的。此外,大学生的人生观包含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三个重要方面,而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确立,都需要积极情绪的支撑,因此,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将起到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在实际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将情商培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教给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以进行自我激励,还要教给大学生如何能够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中发掘出人生真正的价值。所有这些,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质量来说,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1(05).

[2]胡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心理学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4).

[3]李佳.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4]施爱民.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6).

[5]彭付芝.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北京教育,2011(11).

项目基金: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实践研究”(L14BSZ043)。

?誗编辑 段丽君

作者:杨金桥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名言警句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浅析

摘 要:名言警句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影响。其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意义有着一定的启蒙、评价、文学价值。而其应对策略,在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等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关键词:名言警句; 高职院校; 人生观教育

名言警句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在日常生活及学习工作中对于自然世界、人生目标以及价值取向的思想感悟,是经过历史沉淀形成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于某些沉浸于享乐主义及金钱主义的大学生而言,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帮助落后的大学生掌握适宜的名言警句,发挥名言警句的德育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人生观的内涵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思想认识,是人们行为选择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集合体。在日常思政课教学中,适时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关于人生观的名言警句,为大学生解释实例揭示道理以及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人生的青春之问”专题教学中,可以通过中国与外国对于人生观的不同认识来引导大学生对于人生观的认知,中国对于人生观的认识趋向于道德的不朽,如《孟子》中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或者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主张把立德修身放在人生的第一位;而西方更注重个人本位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如英国思想家伯克提出“人们享有公民自由的资格,与他们对自己的禀性施以道德约束的愿望成正比,与他们把热爱正义置于个人贪婪之上成正比”。通过中西方对于人生的不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科学的人生追求,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名言警句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意义

(一)启蒙价值

名言警句是通过口头流传、书本记录等方式为中外社会所承认,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通过将名言警句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相结合,并可以在具体的教学的基础下进行调整和适应,实现与大学生人生观同步接轨状态。既可以启蒙大学生形成对个人人生观的合理规划,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实教育的不足之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评价价值

名言警句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大学生人生观提供了一套可实现的评价标准。以史为鉴、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利益为导向,在这三者的带动下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基本的善恶判断,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让人们懂得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学会做人的道理。名言警句通过对善恶的宣传、教导,实现人们真诚、友善、和睦的相处。名言警句和大学生人生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呼应。以这个为基本导向从而判定某种人生观是否道德以及合理,不合理不道德的人生观要及时进行修正,以便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三)文学价值

名言警句在语言、修辞、句式上多呈现出一种丰富的美感,此外能经得起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都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是经得起历史考验能起到正面作用的句子。大学生多阅读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培育个人的文学修养,还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强化名言警句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策略

(一)学校教育

在普通高职院校的阶梯教室、走廊或者室内学生活动场所都有相应的名言警句存在,这些侧面都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潜移默化的塑造共同的价值追求,展现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引导”阶段通过引用适宜的名言警句,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抽象的理论进行形象化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将自己的观点和小组形成的共识结合起来,既可以进行头脑风暴培养小组团队精神,又可以借鉴其他小组的学习经验,以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

(二)自我教育

名言警句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起到引导方向的作用,不仅可以释放出大学生的人生活力,让大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还可以调整大学生日常行为,加快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每人摘抄一定数量的名言警句。另外,对于名言警句的处理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摘抄阶段,要做好定量分析,例如要在摘抄的名言警句后标注好作者的生平、写下该名言警句时的时代背景、心理环境、句子解释意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最后,最关键的地方是要写下自己对该名言警句的个人感悟,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的具体事例中[2]。

四、结语

名言警句在思政课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策略,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起到启蒙、评价、文学等价值引导。所以,在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等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徐莉君.请捡起“失落”的名言警句——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名言警句的运用,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4):15-16

[2]茹宗志.教育名言警句教学——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文教资料,2007(17):37-39

作者:李昌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区体育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下一篇:工程造价审计改革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