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价值视角下语文论文

2022-04-2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人文价值视角下语文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通过合理地融入人文教育,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堂知识的同时,实现人文素质培养。为此,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入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不仅代表人的文化性,同时还强调文化的人性,其核心内涵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价值视角下语文论文 篇1: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摘 要:当前关于语文性质的论争主要可以归结为七类观点,即工具说、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说、言语说、文化说、悬置说和消解说。本文对各类观点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语文 课程 性质

语文性质问题是关乎语文教育工作“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核心问题,是指导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语文性质问题也是我国学科性质上争论最为持久的一个问题。笔者就当前处于主流地位的语文性质观进行初步梳理,发现当前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主要存在以下七大“流派”:

一、工具说

“工具说”是语文性质问题争论的开端,也是关于语文性质学说中最持久的一种观点。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1]吕叔湘先生对此也有相关论述,“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吕叔湘先生的论述表明了,叶老语文工具说的核心思想,点明了语文工具说思想的来源。吕叔湘先生认为,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2]吕老的“语言文字”所指的就是语文。之后,张志公先生多次论述“语文是工具”这一思想,并在其文章《说工具》中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张志公先生还准确地指出了语文工具性的概念,“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3]。经过三老的论述,语文工具说的思想也逐渐稳定下来,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

这里需要注意,三老主张要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需要经过科学的训练。这种训练并不是机械的掌握字、词、句法就足够。他们认为,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是与思想紧密相关的。叶老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4]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不是生产工具,而是人们用来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就道出了三老语文工具论的特殊之处,语文工具是“活”的,是具有“思想”的工具。在工具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不能丢弃思想,要注意工具本身承载的意义。但是,目前语文教育界将语文教学过度强调机械训练,死板、毫无生气的现象归咎于语文工具说,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语文工具说的本质。

二、人文说

语文当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仅仅以工具而论无形之中忽视了语文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为了追寻语文“美”的境界,学术界也有诸多学者对语文的人文意义进行了探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文说的观点。

王尚文立足于语文等于语言,从听说读写的动机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来论述语文人文性,认为人文性一直都存在于语文之中。此时,王尚文关于语文性质的论述尚未深入到语文课程内部。之后,他又提出了“语感中心说”,认为语言是人精神的表现,是人的精神生活。在此基础上,他对基于工具论的“知识中心说”进行了批判。在对“知识中心说”的批判过程中,他引入了“言语”的概念,并通过对语言和言语关系的论述,使得人文说对工具说的反驳进入课程内部,对语文性质的论述更加接近语文课程性质的本质。他认为,只有从言语形式上来把握语文的人文性,才能够真正理解语文,才能真正理解语文的人文性,人文才能够真正照亮语文,激活语文。[5]

韩军同样是基于“语文等于语言”的基本理念来论述语文的人文精神的,但是韩军比王尚文进步的地方在于,它通过对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论述,分析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他提出了“新语文”的主张,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对人来说,语言是人精神意义上的存在,没有语言人的精神就没有依靠。语文教育的本体论是“立人的精神为本,先精神、后应用,精神第一、应用第二”。韩军还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工作思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6]。他对语文人文精神的论述更加全面,并且自成体系,对于语文教育的改革中重视语文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尚文和韩军的语文人文说为理解语文以及语文课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他们都是立足于语文等于语言,这样不免会引起质疑“语文是否完全等同于语言”,有些学者认为语文包括语言,有些认为语言包括语文。总之,进一步思考,会发现在论述语文性质的问题上,语言与语文的关系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说,探讨语文的性质却站在语言的角度来进行论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

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本质。于漪认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教学生学习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7]语文学科应该是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主张二者要有机融合。董菊初认为,在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要力求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8]巢宗祺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体,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这两个目标。官方文件的表达也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主流,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性质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是以辩证的方法来看待语文性质的,是对语文进行的全面解释。它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双重属性,指明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程有工具性,同时也有人文学科的共性——人文性,这两种属性不能简单的分开,而是统一的关系。从基础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它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具体体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来看语文教育,应该在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训练过程中体现语文的人文意义,而不是将两者分裂开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是相互融合,统一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的。

四、言语说

“言语说”以潘新和、李海林、李维鼎为代表。潘新和认为言语性道出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不同,言语性使语文教学回归到了语文的本体。他认为,人文性是语文与其他课程共有的特性,并进一步论述了言语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用言语性去容纳、彰显人文性。良好的言语性势必内隐着丰富的人文性。”[9]李海林从语文教育与人的关系角度论述了言语性,认为语文教育通过语言与人产生联接、产生关系。[10]李维鼎认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是在学生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内化,逐步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他明确的提出,言语不论是行为,还是作品,都是“言”与“意”的矛盾统一。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求得“言”与“意”的互相转换。这种互转性便是语文课的性质,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11]

言语说将语言与言语分开,将语文教学等同于言语教学,认为言语性就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这种观点概括出了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对于进一步认识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但是完全将语文等同于言语不免引起质疑。如果承认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言语作品,那么这些言语作品也都是含有人文思想的言语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人文思想从本质上来看并不是言语,这样来看,言语只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思想的载体,并不能称之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归为言语性的观点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五、文化说

“文化说”的代表人物是曹明海。他认为,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具有文化的特性与功能。他从两方面对此观点进行了解释,“一是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和存在形式,它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是一种意义和价值体系,是存在的家园。语文与文化具有同构性,二者都是民族情感、精神和智慧的凝结;二是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与人文性特质浑然天成,有如血肉同构的生命机体,二者是语文本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相互渗透和融注的整合体。”[12]文化说认为语文是文化的存在,语文就是文化。其从文化的角度探求语文的本质,是追求语文精神的代表,为解释语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更好的理解语文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但是文化视野下无形之中扩大了语文的含义,从语言领域一跃来到了文化的主要“阵地”,语文的覆盖范围太宽泛了。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依据此就将其本质视为文化,不免存在概念泛化的问题。若按照此种说法,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都可以列入文化说的行列,文化说并不能区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不同。

六、悬置说和消解说

王荣生和甘其勋是“悬置说”的代表人物,王荣生主张避开语文性质的问题,以“课程取向”的概念来开展语文教育研究,并提出了“层叠蕴含”的解释框架。甘其勋也主张不直接谈论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注重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研究。“消解说”的代表人物是于源溟、荣维东等。荣维东提出,语文学科性质不是唯一的,企图给语文学科进行唯一的定位可能是徒劳的。他认为,语文学科性质问题要转化成语文课程理解问题。于源溟认为,语文学科性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学术假问题,要消解语文学科性质这一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13]

“悬置说”和“消解说”是在语文性质长期存在争论但是并无统一认识的情况下产生的。无论是“悬置说”还是“消解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避开语文性质问题。“悬置说”将其暂时搁置,转而探讨其他方面,“消解说”直接否认语文学科存在性质,认为关于语文学科的争论是一个伪问题。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课程,长期存在于我国的教育工作之中。作为我国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语文必然有其特殊性,也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不同,否则语文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消解说”和“悬置说”只是为我们关注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打开了一扇窗。关于语文性质的探讨仍旧是始终不能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就像一杆旗帜引导着语文教学。

七、结语

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语文,导致了语文性质的多方争论。其实,探究语文的本质应该从语文本身出发。长久以来,语文一直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的。从教育的角度切入,以课程论为基点来探究语文性质应该是最接近语文本质的一种视角,而不是将语文扩大为“文化”或者缩小为“工具”。这样的扩大或缩小,不免会存在语文概念的泛化或转移。所以,抓住语文的核心关键在于从课程论角度再出发探究其性质。

注释: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张志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全国中语学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北京:开明出版社,1985年版。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4页。

[5]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2期。

[6]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兼论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的三重误区》,语文教学通讯, 2000年,第5期。

[7]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8]董菊初:《坚持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9]潘新和:《语文到底姓什么?——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5期。

[10]李海林:《关于“新语文教育”的通信》,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3期。

[11]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再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起》,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 ,第1期。

[12]曹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 ,第6期。

[13]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聊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刘静波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100037)

作者:刘静波

人文价值视角下语文论文 篇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入的策略分析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通过合理地融入人文教育,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堂知识的同时,实现人文素质培养。为此,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入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里提到的人文性不仅代表人的文化性,同时还强调文化的人性,其核心内涵就是人文精神。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达成人文教育融入的对策展开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教育;策略分析

语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发挥,其不仅是一种非常出色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教学活动开展上,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中工具性,指的是语文可以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使用。而人文性则是强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人在教学中的价值彰显,强调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以及人文关怀。随着人文教育的普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也要充分重视人文教育的融入,通过人文教育的引入,强调让学生在接受小学语文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解读

虽然目前都在谈人文教育,但是真正说到对人文教育内涵的理解,人们的认知依然较为模糊。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说,教师在人文教育的融入上也难免存在一定的机械表现。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说,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思维引导,强调课堂氛围的活跃,为了鼓励学生,往往采取鼓励、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似乎是更关注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凸显,而且教师的行为也似乎更关注学生,有较为浓郁的“人情味”存在。但是在这些举动的背后,事实上并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反,在教师不断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自我表现,在问题的回答上不做深入思考,仅仅关注抢答的速度。在当前表扬越来越廉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是为了人文而人文,并没有真正体现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这也是目前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我们在人文教育的内涵解读上,应该立足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来展开分析。其中,从理性的层面来说,人文教育更关注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担忧,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从感性的视角来说,人文教育指的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所以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融入,更多是立足感性层面展开的。显然,单纯从感性层面进行人文教育的解读,并不能真正促使人文教育的内涵得以凸显,也无法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凸显。这也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立足理性以及感性两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人文教育融入的策略。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人文教育融入的策略分析

为了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深入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更好融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上,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人文教育的感性和理性理解,并由此出发,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策略运用,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教育融入的效果。

(一)深入探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文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材编纂的过程中,对于每一篇课文的筛选,教材编纂人员都有全面、综合的考量。而且对于文章的作者来说,在进行作品撰写的过程中,都会有作者本人的情感融入,并以此为核心展开文章的布局规划和遣词造句。所以在文章思路的布局上,会有作者鲜明的人文性特点融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备上,要深入品读教材,并对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展开深入挖掘。唯有如此,方可确保在教材的理解上,对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予以精准的把握。

以《夏明翰英勇就义》一课为例。在这篇文章的理解上,有的学生在对夏明翰英雄主义行为的解读上,认为夏明翰是一位无惧生死的英雄。但事实上,英雄就一定是无惧生死吗?英雄就一定是不看重生命吗?显然,单纯将夏明翰定义为“不怕死的英雄”是不准确的,这也与人文教育的内涵相背离。英雄为什么不怕死,为什么愿意这样付出自己的生命?如果立足深层次的原因考量,夏明翰的英勇就义,实际上正是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看重和热爱。所不同的是,夏明翰所看重的是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他之所以愿意牺牲自己,是因为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更多人的生命延续。这并不是不在乎生命,而是重视生命的表现。教师通过这种解读,帮助学生加深对夏明翰就义行为的理解,从而扭转学生对英雄不怕死观点的理解。这样,让小学生通过教师对夏明翰行为以及背后原因的深刻解读,能够更好去理解夏明翰英勇就义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

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要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融入。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既要关注学生思维引导,让小学生能够自主表达对作品中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观点,同时也要合理引导,纠正学生在人文精神解读上的缺失和不足。綜合学生自主研究和教师的分析、讲解,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领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这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入的效果,确保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上,帮助小学生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二)重视良好课堂人文教学环境的营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立足人文教育理念要求,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课堂教学环境。每一名小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不同小学生对生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从学生的差异出发,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构建人文教学环境,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熏陶,理解什么是人文精神,达成出色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比如,在语文朗诵活动的组织上,由于不同学生间差异的存在,导致每个小学生对朗诵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同时在朗诵表现上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一部分学生本身热爱朗诵,也善于表达,所以在课文朗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流利的表达,还可以充分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朗诵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提升朗诵的效果。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平时不善言辞,对朗诵的兴趣不高。甚至更多时候害怕朗诵,不愿意在同学面前朗诵课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开展朗诵练习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立足人文精神内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人文特质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朗诵活动参与的欲望。在教学引导上,教师提出朗诵挑战的概念。也就是说,班级里的任何一名小学生,都有权利从班级中挑选出一名竞争对手,二人展开朗诵竞赛。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同小学生在朗诵表现上存在优劣的差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用好或是不好来评价,而是要立足人文视角,在评价的过程中既要有肯定,同时也要有建议。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教师的肯定和认可会激发小学生对朗诵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提出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也可以让小学生在后续的朗诵练习中更好地改进不足,提升朗诵的能力。

通过小学语文人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够真正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上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并能够接受教师的建议,改进自己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培养良好探索兴趣

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上,教师能够获取的语文课堂教材素材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上,如果还是秉承传统的教学思维,仅仅是结合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真正满足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需求。而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上,要重视小学生语文探索精神的培养,让小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而且要达成出色探索能力培养。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思维方式,借助语文教学材料,重视小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让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掌握语文学科学习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探索能力。

比如,在《落花生》一课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小学生去对以落花生为代表的具有真本事却不求名利一类人的品格进行深入探寻。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通过课文知识学习,对落花生的人格魅力有了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结合以前阅读的文学作品来对与落花生一样有卓越人格魅力的一类人品格做出解读。在提出这个问题后,小学生就会去思考,搜寻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以及对文学作品中不同的人物特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挖掘人物背后的人格魅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探索能力,也是在人文教育的表现之一。

将人文教育融入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时代发展赋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再丰富,也难以和当前网络发展背景下海量的知识相媲美。所以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引导小学生培养出色的语文探索能力,让小学生在完成语文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以及语文探索核能力,引导小学生主动求知。这也充分迎合了人文教育的要求。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人文教育的融入,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人文教育融入方式和策略,合理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和人文教育融入间的关系。通过人文教育的融入,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让小学生通过语文知识学习,不仅能掌握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可以达成人文素养培育目标,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和品质的全面改善。

参考文献:

[1]王秋影.小学语文中人文教育的融入分析[J].新校园(阅读),2016(9).

[2]郭富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7(3).

[3]罗夕梅.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6).

[4]李新彦.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作者:张佩民

人文价值视角下语文论文 篇3:

倾注人文关怀 让语文教学流光溢彩

摘要:通过剖析人文素养的内涵,解析语文人文性教学的现状,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三点看法。一是加强自身学习,构建个性魅力。二是依托课程文本,激发思想火花。三是立足生活实际,拓展实践活动。以期培养出语文知识与人文素养兼备的现代优秀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养;内涵;培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项多元的人文活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是我们驾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

何谓人文素养?笔者的理解是:人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如下层面:对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的了解和掌握;对人文典故的熟悉与借鉴;对人文语言的感悟与运用;对人文遗产的整合与创新;对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归根结底还是关于人的生存教育。包含着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与探索。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妥善解决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问题,使人的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处于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落实好新课改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新课程“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实施人性关怀教育,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召学生的心灵,用教师的精神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真正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自身学习,构建个性魅力,让课堂凸显人文之光

教师的个性魅力来源于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又是决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师已经不能只是“工具”式的教书匠了,而应该是一个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的文化传承者。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来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与挑战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具有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敏锐而又深刻的感悟、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广博而又丰腴的内涵的教师,才会是一个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好教师。努力读书和学习、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同时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教育的发展。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我们老师首先就要有感悟;要使学生去体验,我们老师首先要去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我们老师首先受感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坚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广泛阅读,多方查资料,多去研究教法,不断充电,逐步养成了心勤、眼勤、手勤的好习惯,有时还会写点下水作文、散文、小说,把思考当成一种沉淀、一种积累、把学习活动当成一种审美享受活动,缤纷的文字散发着馨香的人文气息,还真是其乐无穷。正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趣、风格和魅力,在语文课堂上,才能让优美意境沐浴着学生的心灵,让课堂闪现着人文的光芒。

二、依托课程文本,激发思想火花,让教学更加流光溢彩

语文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真情、友情、亲情;投向对人生乃至整个宇宙的关爱、反思,渗透着深刻的哲学、美学思想和强烈的思辨色彩。其人文内涵包括生命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宽容意识、尊严意识、思辨意识、自由平等意识等。文学中的美有多种,有昂扬上进欢欣的美,也有缠绵伤感忧郁的美。语文老师当然有责任带领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引导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情感。把文学作品或作家人生逸事编成小故事,穿插在教学中,应当是一种很好的审美观、人生观的教育途径。每当涉及到一些大家的作品时,笔者会将作家的人生经历改编成小故事,用生活化的、生动而较有感染力的语言讲给学生听。听故事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作家人生历程的过程。

屈原“上下求索”的执着,曹操“横槊赋诗”的豪情,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坚韧,等等,在这些典故中,学生的灵魂与作家的灵魂产生碰撞,孩子们的心灵自然会受到悲剧崇高的洗礼,更加接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渗透着对生命的感悟,赞美生命的喜悦、美好和永恒。《我的老师》一文,在体会作者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八年级的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是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高了,学习环境好了,但认真学习的人却少了,他们整天抱怨学习很苦,生活单调,没有一点乐趣,缺乏上进心,忘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通过本文的教学,就是要告诉学生:苦和乐是形影不离的,正所谓“苦尽甘来”。孟子也说过:“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才能体会到常人无法拥有的乐,这就是“痛并快乐着”的境界 ,这就为学生以后努力勤奋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动力。

通过文本解读,倾听文本声音,触摸作者心灵,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回应文本中的喜怒哀乐,用心察,用心悟,释疑解惑,这样文本义才能生成,新的视角才会形成。让学生通过阅读,用心感受、体验,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妙语连珠,眉飞色舞,兴致高涨;教师怦然心动,眉开眼笑,神采飞扬,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灵性,教学对话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散发着浓浓的深情,透发着撼人心魄的魔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去体悟、去感受。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变,是创新,对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不断翻新。有的文章适合整体感知其精妙,只能采用“囫囵吞枣”式的方法,才可以把握好它的思想;有的文章却适合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才能感知其精髓;有的却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需要教师在充分挖掘课程人文内涵,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中来得到体现。所有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教与学来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热爱自然,懂得珍惜亲情、友情,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我们要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还要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美,接受精神的洗礼和熏陶,打下“精神的底子”。只有立足文本、关注人本的教学,才不会使语文课迷失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选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各部分的内容,加以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的看问题,全面分析、用心感受体会其中的人文素养。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都需要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合作才能完成,这些活动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于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民主交流,激活学生的创新欲,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亲自观察,自我发现,各抒己见,让快乐、轻松、活跃的空气充满课堂,让学生养成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使教学活动流光溢彩,通过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悟、交流与实践中,较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终极关怀。

三、立足生活实际,拓展实践活动,让人文精神个性飞扬

加强学生阅读实践,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感悟、体验,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去品味、揣摩、感悟、积累,让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如春雨一般,浸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阅读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同喜同悲。可以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去指导学生分别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欣赏和吸收,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结晶,既为青少年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又为青少年提供了做人目标方面的思想启示和行为指导,尤其要多诵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就不可以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创造学习情境,拓展实践活动,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要打破封闭狭窄的课堂空间,适时将学生引向大自然、融入集体、走向社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电视来了解国内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感知时代脉搏,其次,利用好学校图书馆,让学生博览群书,感知其中的人文气息人文底蕴。最后,刘国正先生多次强调“语文一旦和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因此,语文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用心感受,真情体验。组织学生游览名胜古迹,让他们在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中感受积累人文精神;针对社会事件,引导学生深思、探讨,形成自己的文化感、历史感,生命意识以及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深切关注,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懂得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理解、去感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人格的魅力,体验成功的艰辛和欢乐,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团结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达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比如,举办演讲、辩论、联欢等活动,开展参观、游览、调查、采访等活动,都是提高人文素养、张扬人文精神的好方法。

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把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与完善,这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人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一举一动中,落实在课外阅读的一点一滴中,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文素养正如春雨的滋润必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必将换来桃李的芬芳,参天的栋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学素养、有道德修养、有责任意识、有时代精神的一代新人,是语文教师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

作者:单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审计监察下土地开发论文下一篇:思想品德课道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