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

2022-10-12

第一篇: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

教你做个有修养的人

金正昆:教你做个有修养的人

您每月收入多少?今年多大岁数?结婚了吗?身体怎么样?原先一直做什么工作?在社交 场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常常会遇到这些“关切”的问候。而中国人民 大学的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是把这些作为社交场合的“特别忌讳”的。他说: “这些都是社 会交往中最容易引起别人不爽的问题, 大有打听别人隐私之嫌。 尽管问这些的大多是我们的 朋友,也不应该有此‘见面礼’” 。 短短几年间,金正昆教授成为“出镜率”最高的礼仪专家,频频亮相中央电视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以及数十家外省市电视台,开设礼仪系列讲座,担任各种大型节目的礼仪顾问、 礼仪嘉宾。以至于不是什么影视大腕儿的他,竟也成为广大观众熟悉的荧屏明星。金正昆教 授外出打车,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出租车司机能认出他来—— “这不是在电视上讲礼仪的金教 授吗?”

与金正昆教授相识已久,十几年前就曾经向他约过稿—“轻歌曼舞须守礼”“学会花语 、 再送花”“着装色彩和谐为美”“聊天别涉及三个禁区”等等“生活礼仪 ABC”系列谈, 、 、 是他涉足礼仪领域研究的早期作品。 今天看来, 实际上他那时就开始琢磨以一种贴近广大受 众的方式和切入点,普及礼仪教育。

十几年光阴荏苒,金正昆教授在交际礼仪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收获了《商务礼仪》 、 《外事礼仪》《公司礼仪》《警官礼仪》《大学生礼仪》《国家公务员礼仪手册》《基层公务员的礼仪修养及培训》 等共 480 万字的著述。 一百多所高校把他撰写的礼仪教程列为课本。 这里面,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探索,也反映着社会各方面对礼仪的青睐与渴求。

你会陪客人出入电梯吗? “礼仪应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衣食足而知礼仪。现在大家这样重视礼仪,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发展了,国家繁荣富强了,老百姓也要求讲文明、讲礼仪了。 ”金正 昆教授开门见山。 1989 年,从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时,学国际政治的他,尚未把礼仪当作自己的主 攻方向。但他发现,随着国人对外交往活动的增加,在礼仪方面频频暴露的欠缺,每每令他 汗颜。 “国人的礼仪盲点亟须普及文明知识覆盖。 ”这促使他在研究国际关系之余,暗暗改变 了业余科研课题, 从普及大众关心的社交礼仪知识入手, 开始了他艰辛却又充满乐趣的礼仪 探索。

对礼仪的热爱使他迷上了礼仪研究。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吓一跳” 。我们一直把自 己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普通人的礼仪知识缺乏又往往达到“令人吃惊”的地 步。 大到部门单位对外接待的礼仪, 小到吃饭布菜、 服装服饰、 握手寒暄„„不知礼仪惯例、 不能礼貌待客而“出乖露丑”的比比皆是。 金正昆教授常常爱举的一个例子是,女同志夏天穿制服时,穿凉鞋是不好看的,但“犯 规”的人太多了。 特别是穿露趾凉鞋, 按照规矩是不能穿袜子的,如果穿则很不爽, 不透气。 有人会说,那街上的老外有的也穿凉鞋啊,对,但他们一般不会穿袜子,而且在正式场合肯 定要穿正式的制式皮鞋, 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守规矩, 对方对你的印象肯定不好, 再谈项目、 谈合作,愉快的气氛就削弱了不少。

再比如,陪同领导或客人出入电梯时,陪同人员的具体位置应如何?是需要先进去,还 是后进去?是先出来,还是后出来?相信一般人很少考虑这个“顺序” ,但又确实有规矩。 金教授告诉你答案。标准做法是:陪同领导或客人进电梯时,陪同人员需要先入后出。陪同 领导和客人乘电梯是要先入的, 为什么?第一个考虑是安全, 门一打开你就把领导或客人让 进去,你怎么能保证安全呢?里面有没有坏人,底板上来了吗?您别笑,这是极而言之。第 二个原因是,方便,电梯门口有控制按钮,它有程序,15 秒左右就会关闭,不先进后出, 就可能带来尴尬,或夹住领导、客人,或把领导、客人关在外边。 金正昆教授深感生活中的礼仪不可小看。 “礼仪规矩随处都有,你讲不讲究其实就是个 人的层次与修养问题。生活中一般没‘坏人’ ,但有低素质的人、不文明的人,常常也是不 善于学习礼仪、遵守礼仪规矩的人。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使更多的人了解礼仪知识、遵 守礼仪规矩,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 细心的听众在听金正昆教授演讲时会发现,他对听众从不说“你知道不知道” ,而是说 “你一定知道” ,尽管所表达的实际意思差不多,都是为了引出他要阐述的观点,但透出一 种对听众的尊重。

金正昆教授有一个强烈的意识: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而不能善待别人有时是让人 ” 很不舒服的。

一次,金正昆教授到外省出差,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按说,住在这里的客人应该是比

较有修养的。早晨起来散步时,金正昆教授发现,有一个人老跟着他转,就问: “你为什么 老跟着我?”那人说: “你是金正昆教授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人兴奋异常,连声 说: “金教授,我看见你太高兴了,我全家都是你电视讲座的忠实观众。我老婆和我娘都爱 看你的节目。昨天晚上我还在看你在电视上讲礼仪,没想到今天早晨就看见活的了! ”一番 夸奖,弄得金正昆教授哭笑不得。夸人不到位,反成了变相“骂人” 。

怎样才能避免犯这种低档次的错误?金正昆教授开出的药方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要讲究互动,要换位思考,对方为主。说白了,就是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我国长期处于小 生产社会,因为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说话时往往是“我是这么说的”“我是这么想的”“我 、 、 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等等,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这是个误区,要取得交 、 、 际的成功,就必须达到互动,就应该以对方为中心。

金正昆教授有一次到一家政府机关去讲课, 他想先了解一下该单位的情况, 就问其领导: “你们这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有什么新要求?”领导侃侃而谈,说我们准备做什么,我 们想做什么,我们经过研究认为自己有能力做点什么。因为是熟人,金正昆教授没有客套。 他说老兄,跟你不客气,今儿我是来帮你找毛病。你既然是国家公务员,就要强调为人民服 务,那么人民需要就是标准。不是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愿意干什么,而是人民需要 你干什么。交往能否以对方为中心,这是一个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观念问题。一席话,让那个 单位的领导一下找到了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

善待别人有什么标准吗?金正昆教授的体会是要从尊重别人开始。 他担任着众多政府部 门的礼仪顾问,经常到外地讲课、讲学,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外地的听众普遍反映,金正 昆教授讲课尽管举了许多生活中礼仪方面的欠缺的例子, 但没有简单地贬低大众的口气, 让 人很愿意接受。那次,他受邀到沈阳为筹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礼仪教育活动作演讲,细心的 听众从他的演讲中归纳出他共讲了五方面社交礼仪应注意的问题, 但没有讲一句让大家反感 的话,大家都觉得入情入理,且切中礼仪交往“要害” 。最后,连负责接待他的出租车司机 都感慨——“金教授这样讲礼仪,我也能掌握。 ” 通话双方谁先挂电话? 自我介绍最好先递自己的名片;饭桌上不准剔牙;吃喝不准作响;正式场合要穿制 式皮鞋:男的是黑色的、系带的、光皮的、三接头的皮鞋,女士则是黑色的、高跟的、半高 跟的船型皮鞋„„每次讲课,金正昆教授都会讲一些礼仪的基本常识,他说: “学习礼仪要 从细节开始。 ”

什么是礼仪?金正昆教授认为,礼就是尊重。是一种道德的要求。礼者敬人也;仪 就是一种规范形式。礼仪概括起来就是敬人之道。

有些礼仪规矩是不能破的,不遵守就会闹笑话。金正昆教授说,比如吃西餐时,掉 在地上的餐具和东西是不能捡的,为什么?因为西餐是长桌,排座次规则是男女交叉排列, 你身边常常都是不认识的人。不仅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而且手也不能放在下边,要放在 桌子上边。否则就是“失礼” ,这个细节马虎不得。

“考考你们一个老土的问题,你在工作场合执行一般性公务,在和别人通电话时, 通话双方究竟应当由谁先挂?”金正昆教授讲课时经常会问听众这个问题。事儿不大,可细 究起来,还真让许多人困惑。谁该先挂?人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应该由对方先挂。假 定本单位规定打电话对方先挂,另一方也规定对方先挂,那将出现什么状况?双方都不挂! 金正昆教授的提示是,应该由地位高者先挂。突发性事件不好说,执行一般性公务则必须如 此。尤其是窗口部门,值班电话、热线电话、报警电话,要让群众先挂,地位高者先挂。你 得让人把话说完。这是礼仪规则。

接电话不讲礼仪有时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 一次, 金正昆教授打电话找一位领导, 接电话的同志把他“审”了一遍:你是谁,找领导什么事,准备什么时间到?然后才说: “那 我告诉你要找的人不在。 ”深谙礼仪之道的金正昆教授把这种“先审查再拒绝”的方式称为 “有耍人之嫌” 。正确的方式应是先告诉对方领导不在,然后再问对方系何人,所为何事, 需不需要转告等。

不注意规则有时还会给自己找麻烦。一次,一位朋友请金正昆教授吃饭。他说客人 没到齐, 咱们先喝点饮料。 你想喝什么?金正昆教授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 来一杯路易十三。 他说你还真要啊,咱兜里只有一两千块钱,那路易十三得一万多,咱哪扛得住啊!他的错误 在于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正确方法是“封闭式”的:喝茶还是矿泉水?那样的话, 对方不喝茶就只能喝矿泉水了。 金正昆教授请人吃饭时会问客人: 吃鲤鱼还是吃草鱼?意思 是不吃鲤鱼那只有吃草鱼了, “那他就绝对不会有机会去点鲨鱼。 金正昆教授的这个方法相 ” 信会使不少“东道主”钱包受益。

你的课好听,这包葡萄干送给你 礼仪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认同。 金正昆教授的一个远房侄子做生意, 想在北京设办 事处,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 ,请他出点儿主意。金正昆教授悉心指导: “聘请的秘书、公 关人员一定要讲普通话。在外人面前,你讲村里的话就是村办企业,你讲县里的话就是县办

企业, 你讲普通话就是面向全社会的全国性企业。 礼仪是软规则, 法律是硬规则。 现代社会, 这种软硬都需要。 ”他对听众则反复强调,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是三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增进交往。但要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使问题最小化。 没有人愿意丢人, 没有人愿意得罪人, 但是礼仪细节你要不讲就可能丢人、 得罪人。 金正昆教授发现,在生活中,不少男同志都有这样的疏忽:注意刮胡子,不注意修剪鼻毛。 他在讲课时就经常善意地提醒,本来当领导挺威严的,但是走近一看鼻毛在外“飘扬” ,使 风度大打折扣,人家会觉得这位领导不清洁、不整齐。还有的同志穿衣不守规矩。他曾看见 一个人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皮包,简直把金教授看晕了,连忙讨教,却原 来是“本命年” ,想讨吉利,结果弄得不伦不类。试想,和这样的先生交往,是不是难以“高 看一眼”?遇到较真儿的,则可能认为他对人不尊重。这不是不知不觉就把人得罪了吗。

金正昆教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礼仪规则:在重要场合讲究“男人看 表,女人看包” ;在一般场合则是“女人看头,男人看腰” 。具体说,就是重要场合男人的手 表是最重要的行头,他的身份、身价、时尚品位都跟手表有关;女士则千万不要戴三件以上 的黄金首饰,主要看包,看品牌、色彩、里面放什么东西等。一般的社交场合,女士看头是 说要看发型、看化妆;男人看腰不是看腰粗不粗,腰带威风不威风,衬衫下摆是否放在腰带里, 露没露出自己的秋裤„„而是说在腰上不能挂任何东西。 大家什么时候看见过联合国官 员腰上挂一串钥匙,省市领导出来腰上挂着手机?违反这些软规则,就会令人侧目。 金正昆教授常年到处去演讲,很受各界听众的欢迎。但也有人提出意见:课讲得是 不错, 会场气氛热烈, 能不能再庄重点?金正昆教授没有完全采纳这类意见。 他固执地认为, 礼仪教育是科学,是规范,但不应是束之高阁的教程,应该以最能为广大听众、观众接受的 方式加以普及。否则,礼仪教育再高深,也不解群众的需求之渴。

具体、生动、实用、好记,金正昆教授的礼仪普及“花开大江南北” 。在杭州,他 有一次打车,出租司机认出了他,马上说: “金老师我最爱听您的讲座,您说的用手直接指 人是不礼貌的行为,我现在就最烦乘客一上车就用手指我。他们也应该听听您的课。 ”在乌 鲁木齐,金正昆教授到“巴扎” (集市)购买些土特产,一个维族的摊主也认出了他,用不 太流利的普通话说: “金先生的礼仪课好听,这包葡萄干我送给你了。 ”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反 馈让金正昆教授备受感动,他从中得到的鼓励和快乐甚至超出了千人礼堂热烈掌声的幸福 感。 他很看重这些。这些年来,他究竟给基层单位讲过多少次课了,他没有详细统计, 只记得海淀区的所有街道办事处基本上讲过一遍了, 宣武区的公务员轮训过一遍, 国家机关、 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去讲过。 他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聘书, 也有沈阳荣誉市民等荣誉性 的称号,他还有北京志愿者协会颁发的“学习北京· 周末公益讲堂志愿讲师” 的证书,他说: “非常愿意为普及礼仪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街道的大妈、大嫂,社会上的出租司机, 都关注、学习礼仪了,说明我们的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 珍惜生活快乐每一天

整整一个半小时,金正昆教授把从事礼仪普及的经历和感受做了一番回首,他说: “我是把礼仪当事业来做的。要说忙,那是真忙,可忙有忙的乐趣。礼仪这片天地,无论有 多少精力都可以投入,都有用武之地。 ”

按照我的要求,他把前一天他的“流水账”给我看,密密麻麻竟有十几项之多,包 括约研究生指导论文,接受报刊礼仪访谈,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到图 书馆查资料撰写论文,到北京工商大学为大学生讲礼仪等。

“排得这样满,怎么还能保持这样好的精神状态?”我关切地问。

“其实很简单, 金正昆教授坦然相告, ” “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端正自己的心态。 ”

他告诉我,他从来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也从来不拿自己折磨别人。烦恼很大程度上 是自我折磨的外化。他是力图做到“三不烦” :昨天已过去不必烦;明天尚未来烦不着;今 天正在过不能烦。果能如此,烦恼还能找上你吗?

在他的书房,有一个条幅,上书: “让大家都喜欢你永远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务必 要争取多数人喜欢我们。 ”他确信,礼仪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短路线。

当我请金正昆教授为读者再说一句容易记住的祝福时,他脱口而出: “愿人人沐浴 礼仪春风! ”是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都需要礼仪春风的吹拂„„

金正昆教授美文一则 在我眼里,人生是一条美丽的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河的一名过客。我来了,我看 见,我走过,这个过程美丽无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成功、失败、悲欢离合。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勇敢地去面对。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不幸,哪有快乐?成功、失

败、快乐、悲哀等等,其实都是相对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而过去将成为可爱。再者,重 要的是我们还需要理智地面对。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 一个人懂得善待自己, 他的工作与生活才有质量。一个人只有善待自己,他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只有善待 自己,他才能够认真地生活、开心地工作,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我们各自从事的事业 做出更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倡善待他人,待人如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这个道理永远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日报)本文由xzh201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金正昆:教你做个有修养的人 发布时间:2005-06-13 14:56

您每月收入多少?今年多大岁数?结婚了吗?身体怎么样?原先一直做什么工作?在社交 场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常常会遇到这些“关切”的问候。而中国人民 大学的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是把这些作为社交场合的“特别忌讳”的。他说: “这些都是社 会交往中最容易引起别人不爽的问题, 大有打听别人隐私之嫌。 尽管问这些的大多是我们的 朋友,也不应该有此‘见面礼’” 。 短短几年间,金正昆教授成为“出镜率”最高的礼仪专家,频频亮相中央电视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以及数十家外省市电视台,开设礼仪系列讲座,担任各种大型节目的礼仪顾问、 礼仪嘉宾。以至于不是什么影视大腕儿的他,竟也成为广大观众熟悉的荧屏明星。金正昆教 授外出打车,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出租车司机能认出他来—— “这不是在电视上讲礼仪的金教 授吗?”

与金正昆教授相识已久,十几年前就曾经向他约过稿—“轻歌曼舞须守礼”“学会花语 、 再送花”“着装色彩和谐为美”“聊天别涉及三个禁区”等等“生活礼仪 ABC”系列谈, 、 、 是他涉足礼仪领域研究的早期作品。 今天看来, 实际上他那时就开始琢磨以一种贴近广大受 众的方式和切入点,普及礼仪教育。

十几年光阴荏苒,金正昆教授在交际礼仪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收获了《商务礼仪》 、 《外事礼仪》《公司礼仪》《警官礼仪》《大学生礼仪》《国家公务员礼仪手册》《基层公 、 、 、 、 、 务员的礼仪修养及培训》 等共 480 万字的著述。 一百多所高校把他撰写的礼仪教程列为课本。 这里面,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探索,也反映着社会各方面对礼仪的青睐与渴求。

你会陪客人出入电梯吗? “礼仪应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衣食足而知礼仪。现在大家这样重视礼仪,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发展了,国家繁荣富强了,老百姓也要求讲文明、讲礼仪了。 ”金正 昆教授开门见山。 1989 年,从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时,学国际政治的他,尚未把礼仪当作自己的主 攻方向。但他发现,随着国人对外交往活动的增加,在礼仪方面频频暴露的欠缺,每每令他 汗颜。 “国人的礼仪盲点亟须普及文明知识覆盖。 ”这促使他在研究国际关系之余,暗暗改变 了业余科研课题, 从普及大众关心的社交礼仪知识入手, 开始了他艰辛却又充满乐趣的礼仪 探索。

对礼仪的热爱使他迷上了礼仪研究。不琢磨不知道,一琢磨“吓一跳” 。我们一直把自 己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普通人的礼仪知识缺乏又往往达到“令人吃惊”的地 步。 大到部门单位对外接待的礼仪, 小到吃饭布菜、 服装服饰、 握手寒暄„„不知礼仪惯例、 不能礼貌待客而“出乖露丑”的比比皆是。 金正昆教授常常爱举的一个例子是,女同志夏天穿制服时,穿凉鞋是不好看的,但“犯 规”的人太多了。 特别是穿露趾凉鞋, 按照规矩是不能穿袜子的,如果穿则很不爽, 不透气。 有人会说,那街上的老外有的也穿凉鞋啊,对,但他们一般不会穿袜子,而且在正式场合肯 定要穿正式的制式皮鞋, 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守规矩, 对方对你的印象肯定不好, 再谈项目、 谈合作,愉快的气氛就削弱了不少。

再比如,陪同领导或客人出入电梯时,陪同人员的具体位置应如何?是需要先进去,还 是后进去?是先出来,还是后出来?相信一般人很少考虑这个“顺序” ,但又确实有规矩。 金教授告诉你答案。标准做法是:陪同领导或客人进电梯时,陪同人员需要先入后出。陪同 领导和客人乘电梯是要先入的, 为什么?第一个考虑是安全, 门一打开你就把领导或客人让 进去,你怎么能保证安全呢?里面有没有坏人,底板上来了吗?您别笑,这是极而言之。第 二个原因是,方便,电梯门口有控制按钮,它有程序,15 秒左右就会关闭,不先进后出, 就可能带来尴尬,或夹住领导、客人,或把领导、客人关在外边。 金正昆教授深感生活中的礼仪不可小看。 “礼仪规矩随处都有,你讲不讲究其实就是个 人的层次与修养问题。生活中一般没‘坏人’ ,但有低素质的人、不文明的人,常常也是不 善于学习礼仪、遵守礼仪规矩的人。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使更多的人了解礼仪知识、遵 守礼仪规矩,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 细心的听众在听金正昆教授演讲时会发现,他对听众从不说“你知道不知道” ,而是说 “你一定知道” ,尽管所表达的实际意思差不多,都是为了引出他要阐述的观点,但透出一 种对听众的尊重。

金正昆教授有一个强烈的意识: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而不能善待别人有时是让人 ” 很不舒服的。

一次,金正昆教授到外省出差,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按说,住在这里的客人应该是比

较有修养的。早晨起来散步时,金正昆教授发现,有一个人老跟着他转,就问: “你为什么 老跟着我?”那人说: “你是金正昆教授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人兴奋异常,连声 说: “金教授,我看见你太高兴了,我全家都是你电视讲座的忠实观众。我老婆和我娘都爱 看你的节目。昨天晚上我还在看你在电视上讲礼仪,没想到今天早晨就看见活的了! ”一番 夸奖,弄得金正昆教授哭笑不得。夸人不到位,反成了变相“骂人” 。

怎样才能避免犯这种低档次的错误?金正昆教授开出的药方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要讲究互动,要换位思考,对方为主。说白了,就是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我国长期处于小 生产社会,因为环境的影响,一个人说话时往往是“我是这么说的”“我是这么想的”“我 、 、 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等等,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其实这是个误区,要取得交 、 、 际的成功,就必须达到互动,就应该以对方为中心。

金正昆教授有一次到一家政府机关去讲课, 他想先了解一下该单位的情况, 就问其领导: “你们这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有什么新要求?”领导侃侃而谈,说我们准备做什么,我 们想做什么,我们经过研究认为自己有能力做点什么。因为是熟人,金正昆教授没有客套。 他说老兄,跟你不客气,今儿我是来帮你找毛病。你既然是国家公务员,就要强调为人民服 务,那么人民需要就是标准。不是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愿意干什么,而是人民需要 你干什么。交往能否以对方为中心,这是一个人际交往中重要的观念问题。一席话,让那个 单位的领导一下找到了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

善待别人有什么标准吗?金正昆教授的体会是要从尊重别人开始。 他担任着众多政府部 门的礼仪顾问,经常到外地讲课、讲学,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外地的听众普遍反映,金正 昆教授讲课尽管举了许多生活中礼仪方面的欠缺的例子, 但没有简单地贬低大众的口气, 让 人很愿意接受。那次,他受邀到沈阳为筹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礼仪教育活动作演讲,细心的 听众从他的演讲中归纳出他共讲了五方面社交礼仪应注意的问题, 但没有讲一句让大家反感 的话,大家都觉得入情入理,且切中礼仪交往“要害” 。最后,连负责接待他的出租车司机 都感慨——“金教授这样讲礼仪,我也能掌握。 ” 通话双方谁先挂电话? 自我介绍最好先递自己的名片;饭桌上不准剔牙;吃喝不准作响;正式场合要穿制 式皮鞋:男的是黑色的、系带的、光皮的、三接头的皮鞋,女士则是黑色的、高跟的、半高 跟的船型皮鞋„„每次讲课,金正昆教授都会讲一些礼仪的基本常识,他说: “学习礼仪要 从细节开始。 ”

什么是礼仪?金正昆教授认为,礼就是尊重。是一种道德的要求。礼者敬人也;仪 就是一种规范形式。礼仪概括起来就是敬人之道。

有些礼仪规矩是不能破的,不遵守就会闹笑话。金正昆教授说,比如吃西餐时,掉 在地上的餐具和东西是不能捡的,为什么?因为西餐是长桌,排座次规则是男女交叉排列, 你身边常常都是不认识的人。不仅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而且手也不能放在下边,要放在 桌子上边。否则就是“失礼” ,这个细节马虎不得。

“考考你们一个老土的问题,你在工作场合执行一般性公务,在和别人通电话时, 通话双方究竟应当由谁先挂?”金正昆教授讲课时经常会问听众这个问题。事儿不大,可细 究起来,还真让许多人困惑。谁该先挂?人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应该由对方先挂。假 定本单位规定打电话对方先挂,另一方也规定对方先挂,那将出现什么状况?双方都不挂! 金正昆教授的提示是,应该由地位高者先挂。突发性事件不好说,执行一般性公务则必须如 此。尤其是窗口部门,值班电话、热线电话、报警电话,要让群众先挂,地位高者先挂。你 得让人把话说完。这是礼仪规则。

接电话不讲礼仪有时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 一次, 金正昆教授打电话找一位领导, 接电话的同志把他“审”了一遍:你是谁,找领导什么事,准备什么时间到?然后才说: “那 我告诉你要找的人不在。 ”深谙礼仪之道的金正昆教授把这种“先审查再拒绝”的方式称为 “有耍人之嫌” 。正确的方式应是先告诉对方领导不在,然后再问对方系何人,所为何事, 需不需要转告等。

不注意规则有时还会给自己找麻烦。一次,一位朋友请金正昆教授吃饭。他说客人 没到齐, 咱们先喝点饮料。 你想喝什么?金正昆教授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 来一杯路易十三。 他说你还真要啊,咱兜里只有一两千块钱,那路易十三得一万多,咱哪扛得住啊!他的错误 在于问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正确方法是“封闭式”的:喝茶还是矿泉水?那样的话, 对方不喝茶就只能喝矿泉水了。 金正昆教授请人吃饭时会问客人: 吃鲤鱼还是吃草鱼?意思 是不吃鲤鱼那只有吃草鱼了, “那他就绝对不会有机会去点鲨鱼。 金正昆教授的这个方法相 ” 信会使不少“东道主”钱包受益。

你的课好听,这包葡萄干送给你 礼仪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认同。 金正昆教授的一个远房侄子做生意, 想在北京设办 事处,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 ,请他出点儿主意。金正昆教授悉心指导: “聘请的秘书、公 关人员一定要讲普通话。在外人面前,你讲村里的话就是村办企业,你讲县里的话就是县办

企业, 你讲普通话就是面向全社会的全国性企业。 礼仪是软规则, 法律是硬规则。 现代社会, 这种软硬都需要。 ”他对听众则反复强调,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是三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增进交往。但要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使问题最小化。 没有人愿意丢人, 没有人愿意得罪人, 但是礼仪细节你要不讲就可能丢人、 得罪人。 金正昆教授发现,在生活中,不少男同志都有这样的疏忽:注意刮胡子,不注意修剪鼻毛。 他在讲课时就经常善意地提醒,本来当领导挺威严的,但是走近一看鼻毛在外“飘扬” ,使 风度大打折扣,人家会觉得这位领导不清洁、不整齐。还有的同志穿衣不守规矩。他曾看见 一个人脚穿白皮鞋,腰系红腰带,手拿咖啡色皮包,简直把金教授看晕了,连忙讨教,却原 来是“本命年” ,想讨吉利,结果弄得不伦不类。试想,和这样的先生交往,是不是难以“高 看一眼”?遇到较真儿的,则可能认为他对人不尊重。这不是不知不觉就把人得罪了吗。

金正昆教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礼仪规则:在重要场合讲究“男人看 表,女人看包” ;在一般场合则是“女人看头,男人看腰” 。具体说,就是重要场合男人的手 表是最重要的行头,他的身份、身价、时尚品位都跟手表有关;女士则千万不要戴三件以上 的黄金首饰,主要看包,看品牌、色彩、里面放什么东西等。一般的社交场合,女士看头是 说要看发型、看化妆;男人看腰不是看腰粗不粗,腰带威风不威风,衬衫下摆是否放在腰带里, 露没露出自己的秋裤„„而是说在腰上不能挂任何东西。 大家什么时候看见过联合国官 员腰上挂一串钥匙,省市领导出来腰上挂着手机?违反这些软规则,就会令人侧目。 金正昆教授常年到处去演讲,很受各界听众的欢迎。但也有人提出意见:课讲得是 不错, 会场气氛热烈, 能不能再庄重点?金正昆教授没有完全采纳这类意见。 他固执地认为, 礼仪教育是科学,是规范,但不应是束之高阁的教程,应该以最能为广大听众、观众接受的 方式加以普及。否则,礼仪教育再高深,也不解群众的需求之渴。

具体、生动、实用、好记,金正昆教授的礼仪普及“花开大江南北” 。在杭州,他 有一次打车,出租司机认出了他,马上说: “金老师我最爱听您的讲座,您说的用手直接指 人是不礼貌的行为,我现在就最烦乘客一上车就用手指我。他们也应该听听您的课。 ”在乌 鲁木齐,金正昆教授到“巴扎” (集市)购买些土特产,一个维族的摊主也认出了他,用不 太流利的普通话说: “金先生的礼仪课好听,这包葡萄干我送给你了。 ”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反 馈让金正昆教授备受感动,他从中得到的鼓励和快乐甚至超出了千人礼堂热烈掌声的幸福 感。 他很看重这些。这些年来,他究竟给基层单位讲过多少次课了,他没有详细统计, 只记得海淀区的所有街道办事处基本上讲过一遍了, 宣武区的公务员轮训过一遍, 国家机关、 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去讲过。 他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聘书, 也有沈阳荣誉市民等荣誉性 的称号,他还有北京志愿者协会颁发的“学习北京· 周末公益讲堂志愿讲师” 的证书,他说: “非常愿意为普及礼仪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街道的大妈、大嫂,社会上的出租司机, 都关注、学习礼仪了,说明我们的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 珍惜生活快乐每一天

整整一个半小时,金正昆教授把从事礼仪普及的经历和感受做了一番回首,他说: “我是把礼仪当事业来做的。要说忙,那是真忙,可忙有忙的乐趣。礼仪这片天地,无论有 多少精力都可以投入,都有用武之地。 ”

按照我的要求,他把前一天他的“流水账”给我看,密密麻麻竟有十几项之多,包 括约研究生指导论文,接受报刊礼仪访谈,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到图 书馆查资料撰写论文,到北京工商大学为大学生讲礼仪等。

“排得这样满,怎么还能保持这样好的精神状态?”我关切地问。

“其实很简单, 金正昆教授坦然相告, ” “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端正自己的心态。 ”

他告诉我,他从来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也从来不拿自己折磨别人。烦恼很大程度上 是自我折磨的外化。他是力图做到“三不烦” :昨天已过去不必烦;明天尚未来烦不着;今 天正在过不能烦。果能如此,烦恼还能找上你吗?

在他的书房,有一个条幅,上书: “让大家都喜欢你永远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务必 要争取多数人喜欢我们。 ”他确信,礼仪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短路线。

当我请金正昆教授为读者再说一句容易记住的祝福时,他脱口而出: “愿人人沐浴 礼仪春风! ”是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都需要礼仪春风的吹拂„„

金正昆教授美文一则 在我眼里,人生是一条美丽的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河的一名过客。我来了,我看 见,我走过,这个过程美丽无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成功、失败、悲欢离合。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勇敢地去面对。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不幸,哪有快乐?成功、失

败、快乐、悲哀等等,其实都是相对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而过去将成为可爱。再者,重 要的是我们还需要理智地面对。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 一个人懂得善待自己, 他的工作与生活才有质量。一个人只有善待自己,他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只有善待 自己,他才能够认真地生活、开心地工作,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我们各自从事的事业 做出更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倡善待他人,待人如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这个道理永远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日报)

第二篇:做个有教养的人

一、问题的提出:

几十年前,香港的一位青年,家境十分贫困,迫于生活的压力,他打算外出闯荡,以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于是苦心积攒了200港元,只身远渡重洋前去美国谋生。人生的艰辛无以言表,他从给人擦皮鞋起步,做过许多种苦力的活儿,好容易积累起第一桶金。之后,通过竞选居然当上了美国西部一个城市的市长,华侨当上美国的城市市长,至今还数他为第一人。

近年来,他的观察与生活实践得出了对中国大陆留美与旅美人群的一种看法,他说“尽管毕业于清华、北大,已经受过了高等级的教育,但是他们的教养太差。”这个评价发人深思。

美国有的旅行社宁可奉送机票,去韩国、日本招揽生意,欢迎他们去美国旅游,也不太愿意让中国大陆旅游者光顾。原因是:中国客人入住以后,曾经发生过地毯被烟蒂烧破,被褥、用品乱七八糟地放着,甚至有时还缺少室内原有的一些用品,而韩国、日本旅客走了之后,室内一切物品与原貌相差不大,被褥会叠放得整整齐齐,物品会一应放置得妥妥当当,地毯不必担心会烧破。

我们中华民族是孔子的故乡,素以礼仪之邦,文化之国居称,盛唐时期是为各国人民所仰望的地方。我们的学生时代正处在共和国的建国之初,也充分享受到了礼仪的温暖,虽然当时物质生活比较贫困,但是遇到一人有困难时,大家一定会相互帮助。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平等、关心是主要的。雷锋时代的形成就是一个证明,而今国家花大力倡导文明礼仪的建设,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也层出不穷,在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天天都有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1 发生。尤其是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与嘉奖,更证明了我们的社会正朝着健康文明、道德的方向发展,而且会越来越好的。但为什么还会听到、看到相反的评价呢?我们不去杞人忧天,而真的应该平心静气地反省一番,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着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养。

二、“教育”和“教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教养”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教育]的含义有两条:(1)“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2)用道理说服人,使(其)照着(规划、指示或要求等)做。

[教养]的含义也有两条:(1)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2)对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教育”和“教养”进行比较,不难看出:相同的地方是主要通过学校对下一代进行教育的培养。而有所不同的地方则是“教养”更注重品德的修养。于是我们又查证了关于“修养”的含义,也是两条:(1)指理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2)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于是,使我们恍然大悟,人们为什么那么看重“教养”?说白了,其实就是看重一个人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自然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了。所以“教养”为人亲睐,是一个人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行为都是符合道德规范的。也就是说,人们口头上说的“教养”,实质上指的就是“道德”。“教养”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呢?有什么重要性呢?让我们学习一下,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7年8月18日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所强调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2 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举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胡总书记还着重分析了道德的重要性。他说,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胡主席的话为我们诠释了“教养“的内容,我们提高教养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一目了然了。

三、我们的祖辈是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养”的呢?黑眼睛,黄皮肤是我们亚洲人的特点,作为东方大国的华夏子孙,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应该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诚然,我们也应该静思一下:我们的祖辈是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养”的呢?这一方面的论述非常丰富,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是儒家学说的孔子。孔夫子在这方面作了表率,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论语》中对于个人教养方面的道理已经说得很全面,也很深透了。在这里,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论语》中关于“素养”的说法。

人首先要面对人生的遗憾,因为人的一生都难免会有遗憾和不如意的事发生,正确的态度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增加苦痛,进而去弥补这种不足。如果为一点遗憾而被放得很大很大,后果将如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所说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其二,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人又应该掌握什么的原则?是“以怨报怨”、“以德报怨”还是“以德

3 报德”呢?孔子强调做事情要有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量避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过于疏远和太过于亲密都不是最佳的状态,有一个《豪猪的哲学》说的是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利刺,想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互相离得稍远些,借不着热气,住一起凑近些,却又被利刺彼此扎着身体了,如此经过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在复杂的社会中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礼节。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认为学礼、守礼、行礼不是做给人家看的,而是一种自我修养,是自己的日常行为,是很平常的,也是应该这样做的事情。第三,“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应该说是有教养的人。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1)是一个善良的人;(2)是一个高尚的人;(3)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4)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完善的人。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这里讲这么一个小故事:在一条街上三个裁缝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想招揽最多的顾客。于是第一家裁缝店挂出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第二个裁缝看了,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啊,就做了一块更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想了想,难道我还能再写:“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挂出去了,结果这条街上的客人都来了第三家,而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第三个裁缝的牌子写的是什么呢?上面写道: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视线回到眼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做事,反而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第四,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举国矣;

4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交朋友很重要,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孔子早就告诉我们:朋友有好有坏,好的给你带来很多帮助,坏的却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好的朋友三种:有正直的,诚实的,见闻广博的。坏朋友也有三种:一种是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像《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的和珅。第二种是当着你的面永远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但是,在背后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的“两面派”。第三种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

另外,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还应有理想抱负,在每个不同的年龄段中做出应该作的事。能自觉地在天地人三者和谐关系中定好自己的位置,做好应做的事。

四、我们应该怎样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呢?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教育和教养相同的地方都是对下一代进行教育和培养,而且主要是通过学校进行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现在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仅中央颁布的规章制度就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其中的内容已包涵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各个方面已经很全面了,而且也已经很细微了,如:“不打断他人讲话”,“请老师先行”。“起立迎送客人”等。如果一名学生能真正做到的话,我们的后代所表现出来的“教养”水准肯定会被从香港去美国,从打工到市长的老华侨所称赞。

现在的确已经到了必须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文明素质,个人教养的时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也是迫于无奈于2006年颁布发了我国出国人员

5 必须遵守的10条规定。其中的内容诸如“不高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等,如果再不改变本来的陋习,损坏的是我国的国威!“中国的经济上去了,文明程度太差了”多么不相衬。去年欧洲共同各国派代表在法国举办各国参加欧洲旅游的中国人都是先富起来的人群。

全体国民教养程度统一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将是让人们引起可怕的一件事。我国的一个黄金周,在天安门广场上多少环卫工人合力打扫出29.5吨的垃圾,主要是食品包装垃圾,结果用了9辆车子去拉垃圾。1994年9月在日本举办“亚运会”的闭幕式,六万人参加,闭幕式结束后,场地上竟不留下一张纸屑,令世界新闻界人士为之震惊:“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一场地震后,日本的一个县成灾,银行信贷系统也乱套了。信贷处发出告示:为了救灾,你只要签个名,借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但三年后要归还。结果,三年后所有的贷款都收回了。

这样可怕的事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唐太宗曾经把300个囚犯放回家过年,百官不理解,非常担心要出事,结果年过好后,300名囚犯准时回归,无一延误。后来,唐太宗干脆释放了全部囚犯。

一句话,抓“教养”要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后一代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搞好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从如何做人开始,要做人就必须尊重他人,完善自己。希望大家拿出行动,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余杭区教育局关工委讲师团

讲课人:周定山 2007年10月

第三篇:做个有爱心的人

今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捐物。其中,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捐了105元钱,感动全国。他是一个乞讨老人,头发花白,衣衫褴褛,上午他捐了5元,下午又捐了100元,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本来上午就想捐,但钱太零碎了,不好意思拿出来,中午去银行兑换成一张100的才捐„„灾区的人们比我惨,钱对于他们比我更重要,他们生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当时周围的很多人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很受感动,心里也想了很多。这位“爱心老爷爷”靠乞讨过日子,生活一定很困难,105元钱应该是他的全部家当了吧?他却全都拿出来捐给了灾区。他捐的肯定不是最多的,但是能尽自己最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这是多么高尚的行为啊!

想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平时我又是怎样花105元钱的呢?可能就是吃一顿肯德基、去游乐场玩,要不就是买一件漂亮衣服。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优越了,但我却很少想到把这些钱节约下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起“爱心老爷爷”,我真是差的太远了。

爸爸告诉我:“社会象个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份爱心,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关爱,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还告诉我:“爱心无大小。”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老爷爷学习。就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乘坐公交车时能够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生活中懂得节约用水,不随处乱扔垃圾,节约每一分钱帮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关心帮助残疾人„„那样,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山东莱芜莱城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孔旭旸

第四篇:9做个有毅力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一些有过人毅力的名人事例;

2、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2、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教学难点:

1、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式:讲述、讨论、回答、演讲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坚强意志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具有坚强意志,才能沿着你设定的攀登的高峰和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达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境界。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坚强意志的关键时期,从小磨炼坚强的意志,对我们的成长、成才,对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会在“今天”夯实成功事业的奠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二、主题活动一:来自石头的启示

一件事情看似简单,而如果要你坚持一段时间,你也许就很难完成,这就是缺乏毅力的表现,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关于石头的寓言故事。

寓言的启示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受到别人的唾骂。这块石头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曾经在三年前,我们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里特别痛苦。”另一块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曾经在三年前,来了一个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他的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自己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呀?一个月后,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每天坚持甩手300下的同学,请举起手来。”有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当苏格拉底再问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80%了。

一年后,苏格拉底又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坚持做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问题:

1、这两则有趣而又深刻的寓言,对我们培养意志有什么启示?

2、你还能说出培养意志的其他好的办法吗?

小结:同样是普通的石头,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这里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成功是我们想要的,梦想是我们追求的,但过程是坎坷的,道路是曲折的。同学们,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事情,是需要恒心和毅力的事情,当你感到厌倦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两块不同命运的石头。

三、主题活动二:

名人的毅力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任何一项成果都是人们坚持不懈、辛勤劳动的结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名人是怎么成为名人的,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怎样的生活,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贝多芬的毅力

在贝多芬才华横溢之时,他的双耳失去了听觉。这对于一个以音乐为自己生命的人而言,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他陷入绝望的深渊,整天酗酒,甚至想一死了之。但是,他后来重建信心。他以更坚定的信念来向命运挑战,他曾说:“我决不屈服,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就在双耳失聪的状况下,他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命运交响曲》等举世闻名的作品。

威尔玛·鲁道夫的毅力

威尔玛·鲁道夫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在支架上度过了6年,寸步难行。医生教她做一点运动,说这可能对她恢复健康有益。于是她想,既然做一点运动有益,多做些运动不是更有益吗?父母不在时,她便扔开支架,试着走路。一次又一次地跌倒、爬起,她不停地训练。一天,她对医生说:“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她移开支架,从房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医生惊喜异常。彻底扔掉支架后,威尔玛想通过体育运动来强化效果。在吃力地尝试打了几回篮球后,她便向教练挑战说:“如果你每天教我十分钟,我将还你一个世界级运动员。”教练禁不住大笑起来,但被其热情感染,他给了她每天十分钟。在训练完篮球之后,威尔玛转向田径运动。她14岁加入田径队,16岁参加奥运会。在1956年奥运会上,她获得了一枚铜牌,1960年奥运会上她摘取三枚金牌。

谈迁的毅力

谈迁是明末崇祯年间浙江海宁的一个穷秀才。幼时家境十分贫困,时常连锅盖也揭不开。但是他有个愿望就是编写一部明史。他节衣缩食,买不起书就四处向人借阅。有时甚至到百里之外去摘抄资料。这样直到两鬓染霜,才写成百卷《国榷》的初稿。正当欣慰之时,一个小偷的光顾,使他二十年的心血下落不明。谈迁忍不住老泪纵横,悲育欲绝。面对飞来的横祸,是就此消沉、还是奋起重来?从第三天起,谈迁就振作起精神,重新开始艰苦的著述工作。寒暑易季,冬去春来,终于,在他64 岁时,一部多达500万字、104卷的编年史巨著《国榷》问世。谈迁终也因其锲而不舍,能在逆境中愤然崛起的精神而流芳后世。

讨论:

1、你所了解的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2、从这些名人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小结:从这些名人身上可以看出,成功必不可缺的一个条件就是毅力,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就不能得到如此令人称叹的成果,就不可能到今天还为我们所熟知,且被世人当做学习的榜样。所以一个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没有毅力是不行的,没有持之以恒、勤奋付出的精神是不行的。

四、主题活动三:测测你的意志力

你的意志力如何?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五个备选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下个最适合你的答案:A表示很符合自己的情况,B表示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C表示介于二者之间,D表示不大符合自己的情况,E表示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测试题

1、 我喜欢长跑、爬山等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适应这些项目,而是因为这些运动能够锻炼我的体质和毅力。

2、 我给自己订的学习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

3、 我每天都按时起床,从不睡懒觉。

4、 我的作息时间没有什么规律性,常常随自己的情绪和兴致而变化。

5、 我信奉“凡事不干则已,干则必成”的信条并身体力行。

6、 我认定做事情不必太认真,做得成就做,做不成就不做便罢。

7、 我做事情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即该不该做,而不在于对这件事情的兴趣,即不在于想不想做。

8、 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9、 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使这种娱乐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10、我常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或看一出精彩的电视节目而忘记时间。

11、我下决心办成的事情(如练长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如腰酸腿疼),都会坚持下去。

12、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问问别人有什么办法。

13、我能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即使它枯燥无味。

14、我的兴趣多变,做事时常常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15、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16、做作业时,我喜欢挑容易的先做,难做的能拖则拖,实在不能拖时,就赶时间去做。

17、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从不盲从,总喜欢分析、鉴别一下。

18、凡是比我能干的人,我不大怀疑他们的看法。

19、我喜欢遇事自己拿主意,当然也不排斥听取别人的建议。 20、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举棋不定,拿不定主意。

21、做作业时,我喜欢做一些难题,我认为这对提高我的学习成绩很有好处。

22、我生来胆怯,没有十二分把握的事情,我从来不敢去做。

23、我和同学、朋友、家人相处时,很有克制能力,从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24、在和别人争吵时,我有时虽明知自己不对,却忍不住要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对方几句。

25、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毅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26、我相信机遇,很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个人的努力。

评分规则:奇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偶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你的总分:111分以上:说明你的意志力很强;

91—110分,说明你意志力比较强; 71—90分:说明你的意志力一般; 51—70分:说明你意志力比较薄弱; 50分以下,说明你意志力很薄弱。

小结:有的同学可能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就退缩,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加上如今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供娱乐消遣的事情随处可得,面对这些诱惑,意志力薄弱都很容易被吸引,从而放弃学业,堕入迷途。

同学们,我们不应该被一时的享乐所迷惑,也不该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我们应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奋斗,只有在挫折中我们才能愈挫愈勇,才能体验更深刻的人生乐趣和意义。

五、课堂小结

意志坚强来源于自觉的磨炼。培养意志品质,要从“小的克制”入手。正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是磨炼意志的好方法。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情磨炼自己的意志。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第五篇:做个有勇气、有信心的人

——观《集结号》有感

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六(4)班周 鑫

看了《集结号》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犹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静。它讲述的是1949年的一场战斗,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部队为了让大部队转移,领导决定留下一个连殿后,这个连始终期待着集结号声,直到快全军覆没时,也没有如愿以偿。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这个连的连长——谷子地。在这次战斗中,他为了炸毁别人的坦克,冒着枪林弹雨冲到大炮旁,正要发出炮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敌人的一颗炸弹让他听力丧失,眼角受伤,但百折不挠的意志使他再次艰难地爬起来,把敌人的坦克炸得四分五裂!这位连长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谷子地如果牺牲了,就是死得比泰山还要重啊!有人会问:“是什么力量,使他坚强如钢、所向无敌的呢?”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是他对祖国的爱,他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爱祖国的一草一木。为了祖国,他不怕流血,也不怕牺牲„„

我们这一代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只需考虑自己的前途。但是我在电视或者报纸上,总会看到世界上有关战争的事情,很多无辜的人死于战争,失去亲人,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这些都告诉我们,世界并不安宁,战争这只恶魔还要缠绕着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还可能被卷入战争。我多么希望世界上没有战争啊!

我们还真是幸福的一代,在新中国的旗帜下,我们快乐地成长。如果没有看过《集结号》这样的影片,我还体会不到此时的安宁就是幸福,体会不到我们的先辈为了新中国而付出的牺牲是多么巨大,体会不到人民解放军是多么伟大。我们的是年轻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在祖国方兴未艾的改革大潮中,就需要我们这些未来建设者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能因前进道路上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就丧失了信心和勇气。要知道,一个人有了勇气和信心,就像花儿有了雨水的滋润,立刻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人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而信心和勇气就是你发挥潜能的导火索,点燃成功的火种。当这成功之火燃烧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谁不为这份精彩而感动呢?

那么,让勇气和信心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集结号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制作电子书教程下一篇:人力资源部改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