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教育投资博弈探析论文

2022-04-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区域高等教育投资博弈探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学生贷款政策,迎合了高校扩招与收费后贫困生数量急剧增长的需要,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广为实施、极受欢迎的重要政策。在理论层面,学生贷款因何而产生,学生贷款的收益外溢、价值拓展、主体间关系以及政策归宿有何表现,这些都是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

区域高等教育投资博弈探析论文 篇1:

构建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

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作为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动地方发展,获得地方与高校的“双赢”,在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和实践中,亦在合作指导思想、办学条件、办学管理上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以实现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的基础——“利益共赢”为着眼点,提出构建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的利益共同体,并结合防城港学院的办学实践,从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意识理念、组织框架、管理机制、育人机制上,探索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

双主体合作办学利益共同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贡献突出,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愈益紧密,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展办学的“主体”范围,将高校与地方政府作为办学主体,优势互补,实现区域范围内更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体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亦须在办学方式、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为实例,分析其办学情况,探索构建以利益共同体为核心的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长效运行机制。

一、抓机遇,“双主体”合作办学的校地“双赢”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校扩张的需求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由地方(省级以下地市)政府出资,高校办学的“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一方面,地方资源缓了高校办学的资金压力的同时,更为高校的拓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

稳抓发展机遇,2010年,广西财经学院与防城港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校区占地600亩,位于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科教园区内,2012年9月入驻首批高职高专学生,两年多以来,校区稳步发展,其所带来的“双赢”效益初步显现。

(一)促进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实现优势互补

广西财经学院是广西区内唯一的财经类本科院校,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学科体系、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皆具备良好的基础。在防城港学院的建设运行中,广西财经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负责开展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负责学院师资队伍的组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事务的管理及招生就业等相关工作,并为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防城港市位于中国大陆和海岸线最南端,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和重要门户城市,伴随经济腾飞同时迅速增长的是对高层次教育、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防城港市政府以教育投资,负责向防城港学院提供办学必备的场所及基础设施,负责合作期间办学场地及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的维护、维修和管理,负责校园治安消防、后勤服务和物业管理,负责公共教学资源的调配管理,以及其他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防城港学院集办学双方主体的优势资源,互补互惠,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带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实现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广西现有高校中,近四分之三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三大城市,结构与布局极不合理,2011年,广西教育厅在全区高校中开展高校服务广西新发展系列活动,制定了《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行动计划》。防城港学院的建立,实现了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重镇的防城港市高等教育零的突破,提升了防城港市的整体教育水平及层次,营造了社会的教育文化氛围。而教育作为一种投资,高校作为所在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防城港学院现有3500余名学生,维持学校日常运转所需的产品及服务一定程度上拉动当地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此外,以主动适应防城港市经济发展需求及区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结构,为防城港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也为地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创造基地。防城港学院运行两年多以来,与防城港市各企事业单位往来交流70余次,更承办参与如“魅力东盟·走入中国”文化之旅系列活动之东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等国际性活动,防城港学院作为防城港市的一张新名片,带动着防城港市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着广西财经学院在服务范围与社会服务能力上的不断加强。

(三)创新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规模扩张

防城港学院目前采取“2+1”的专科培养模式,即专科学生前两年在防城港学院学习,最后一年在广西财经学院本部学习,在合作办学初期,创新灵活的办学模式既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对接,又能保证学生所受教育质量不下滑,促进学生就业。在学院管理上,防城港学院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人事、财务、后勤等管理自主权,使合作办学中具体事务的处理更具实效。另外,亦能促进办学双方及时有效的沟通,使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在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更能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同时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防城港学院已设置会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金融与保险等26个高职高专专业,2013年根据地方发展需求,增设港口物流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与实务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上注重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训,签订5个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建设银行防城港分行、国税局、武警防城港边防支队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或联教协议。办学两年多以来,防城港学院目前已拥有全日制在校生3500余人,人才培养的效益初步显现,亦有效实现了广西财经学院的规模扩张。

二、迎挑战,“双主体”合作办学的现实困境

为办学主体双方带来“双赢”的异地合作办学,在办学过程中也逐步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困境,尤其是在今年来才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型中、小城市办学,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客观限制,更有来自办学双方的主观影响,

(一)办学思想上,对合作利益的认识不清,缺乏合作的共同愿景

合作办学的共同愿景是指校地合作双方共同接受和认同的,对合作办学未来发展所勾画出的远大理想和宏伟蓝图,建立在合作双方及其成员一致的目标、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基础之上。而实际上,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合作办学中怀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高校“面向未来”,注重办学对教学发展、人才培养的教育价值,地方政府“注重现在”,追求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及时回报。合作共同愿景的建立和维护需合作双方突破诉求冲突,找到合作利益的契合点,并进行自我调整,形成战略协同关系。若双方任何一方在合作办学过分追求单方利益,便会引起利益的失衡而破坏合作办学的大局。随着防城港学院办学的深入,问题显现愈多,教育投资回报漫长与追求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的影响了防城港市政府的办学热情。另外,广西财经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主动融入地方社会、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较薄弱,在缺少对合作长远利益的清楚认识、缺少合作愿景的情况下,办学双方在利益的博弈中,甚或出现敌对情绪,严重影响着合作办学的深入。

(二)办学条件上,办学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困难

基本办学条件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地方政府在校地合作办学中扮演着投资者的角色,负责办学所需相应硬件设施建设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实际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考虑到投资回报率,地方政府对合作办学高校的投入多不能完全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防城港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以防城港市政府投入为主,总占地面积600亩,校区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用地200亩,基本满足在校生3000人的需求;第二期用地400亩,基本满足学院长期发展的要求。实际上,办学两年多以来,校区已表现出水电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强、配套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亟待加强,学生文化活动场地急需等问题。防城港目前在校生3500余人,至2015年预计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目前学院的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办学规模的扩大,预计2015年建成的二期工程,至今亦未见动工。

另外,异地合作办学选址大多在新兴发展的中小城市,由于城市文化底蕴欠缺,加之在教学科研条件,生活工作条件上的限制,难以吸引高层次师资人才。防城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人,皆为硕士、青年教师,师资结构极不合理,教学基本依托广西财经学院本部教师。

(三)办学管理上,合作机制尚待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

校地合作办学的深入推进,长效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保障,在合作办学初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及合作动力的缺乏,尚未能形成完善的合作机制和健全的管理体制。防城港学院的运行管理,以“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广西财经学院合作办学联席会议制度”为领导机制,市校联席会议在市校的共同领导下,由市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共同负责管理、协调和指导防城港学院的办学工作。在办学具体事务上,由校区办公会沟通议定。虽建立起办学的领导机制,但与办学长远发展相关的发展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合作双方在管理上各自为阵,虽签订《广西财经学院与防城港市合作办学协议》《广西财经学院与防城港市合作办学细则》为办学纲领性文件,但仍出现因办学双方“责、权、利”不明而导致的管理推诿与滞后现象,更因无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无法保证合作办学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长久性,不利于合作办学的深入推进。

三、寻路径,“双主体”合作办学利益共同体的构建

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究其根本,源于合作双方在自身利益与合作利益上的不同选择。合作办学因利益需求实现合作,因利益冲突产生问题。以“利益”出发点,构建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的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有效推进合作办学深入发展。

(一)利益共同体--基于“利益”考量的校地合作新模式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所影响的团体或个人”皆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回应,有利于实现利益最大化,推进组织发展。“利益共同体”源于校企合作,是指“学校或学校的一个强势专业或专业群选择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企业集团或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一个人才培养的实体,开展丰富的多元合作。”拓展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外延,将合作办学一方的地方政府纳入利益共同体的主体范畴,构建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利益共同体(以下简称校地利益共同体)。校地利益共同体以办学主体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合作办学的愿景为指引,以合作双方各自的优势为支撑,建立起主体双方“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相互依托又彼此制约”的紧密合作联盟,以期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合作办学新模式。

(二)校地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基本特征

校地利益共同体坚持“双主体”的合作理念,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共同体内合作主体双方的利益诉求,建立校地融合的合作生态,追求高效优质的服务水平为其价值取向,通过强化合作组织结构、创新合作机制、优化制度管理,保证合作办学的持续稳定运行。

1.以共同愿景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基础

利益共同体以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起来,共同愿景是双方共同利益的具体表现形式,办学双方共同勾画出办学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此种发展理想与未来蓝图,激发办学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前提下,办学双方求同存异,地方政府改变经济效益追求的急功近利,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高校结合地方经济、文化进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活动,办学主体双方以融合包容的姿态形成校地利益共同体运行的集体文化。

2.以资源互补为内容,以利益共赢为目标

校地利益共同体开展深度合作的过程,是双方交换优势资源,谋求互惠互补、利益共赢的过程。在“双主体”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高校与地方政府分别代表着教育和经济两个不同的利益体,高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地方的物质、文化、实践资源,实现办学规模的扩张,人才培养的高质;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资金、办学环境等资源,利用高校的知识与人才,实现地方整体实力的上升。整合优势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实现互惠双赢,是利益共同体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

3.以多元形式为途径,以完善制度为保障

校地利益共同体框架下,坚持利益共赢的合作目标,可实现系统、多元的办学合作形式。从捐资建校到文化共融、合作兴校;从技术研发到科技服务;从人才培养的方案及模式改革,教师发展的企业实训及互助合作,到地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等,加强合作双方全方位的交流互动。而为了保证校地利益共同体的顺利运行,完善的制度规范、组织机制是必要保障,校地利益共同体借鉴现代企业投资和管理机制,由校地双方根据需要整合相关部门职能,组成合作实体,组建“理事会”或“管委会”、专业指导委员会、驻地办公室等机构,组成职权体系,建立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执行规章、监控机制,对合作的具体参与者实行一体化建设和管理,保障利益共同体的规范运行。

四、促落实,防城港学院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的实现路径

结合防城港学院的办学实际,要改变目前合作中存在的松散、无序状态,推进合作深入开展,必须建立起更加紧密的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利益共同体。

(一)深度合作的意识理念

1.树立基于利益共赢的合作理念

建立校地利益共同体,首先要认识到利益共赢是维系校地利益共同体中主体合作关系的内核,树立以此为基础的深度合作理念,尊重正视对方的利益诉求,促进校地共融,增强主体双方彼此的价值认同。在防城港学院的办学中,一方面,广西财经学院要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增强服务意识,在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地方特色。另一方面,防城港市政府要以发展的眼光,坚持正确的利益选择,合理定位,发挥政府在合作中的作用。

2.制定系统、整体的合作规划

在校地“双主体”合作办学中,诸如校区硬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实践教学等工作,都需要校地合作双方,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与利益诉求,进行充分协商而议定。综合考虑双方的利益得失,制定系统、整体的合作办学规划,有利于增强办学的计划性,保障办学有序发展。《防城港学院发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至2020年防城港学院的办学目标,制定与之相应的建设合作规划,形成校地合作的共同愿景,是有效推进深入合作的前提,同时,在办学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须分清主次,维护办学大局,建立和谐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生态。

(二)完整有效的组织框架

1.建立完备的组织框架

正当构建的职权体系,可以释放出无穷的能力及创造力。[5]完备的职权体系在校地利益共同体中至关重要,承担着校地合作利益协调、资源统筹、合作规划等重要功能。防城港学院现以“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广西财经学院合作办学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合作办学联席会议”)为办学的领导组织,由市校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学院的运行管理,研究解决合作办学中的重大问题。下设防城港校区办公会,由广西财经学院及防城港市政府指定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学院具体事务的议定、执行和反馈。为促进校地利益共同体对专业及教学实施的管理,还需重构教学科研组织,在目前防城港学院基础教研室基础上,拓展功能,或成立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把教学与培训、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功能结合起来。

2.严肃组织机构的权威作用

要构建高效的校地利益共同体,除需建立起完整的组织框架之外,更要赋予相应组织决策和管理的职能,并保证组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首先要明确各领导组织的作用、职责及权限,在此基础上,严肃领导组织的权威,严格执行各项决议。在防城港学院的运行中,合作办学联席会议是办学的领导组织,统筹办学发展的大局,尊重联席会议的权威,对于保障办学发展方向,推进办学深度合作至关重要。

(三)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与高校属于不同的组织形态,组织运行上存在较大差异,建立校地利益共同体,需以制度化、契约化的方式,完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合作过程顺畅高效。防城港学院的办学在顶层设计上,办学之初双方即《广西财经学院与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制定《防城港市与广西财经学院合作办学模式及双方工作职责细则》,明确主体双方在办学中的“责、权、利”,在办学运行上、制定日常管理、工作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明晰工作程序。

2.实行责任明晰的目标管理

在校地利益共同体中,责任明晰的管理是开展深度合作,维护双方利益的保障。在防城港学院的运行中行责任明晰的目标管理,将校地利益共同体的目标逐级分解,明确到各级,各成员,明晰合作运行中的双方的作为与不作为,建立合作评估制度,严格执行相应的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对办学双方实行标准统一的问责制或责任追究制,实行办学双方主要干部向联席会述职,并将其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多元合作的育人机制

校地利益共同体在合作办学中坚持“双主体”的理念,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一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学习、实践能力上使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切实认识到教育发展的规律,在办学上保持相对独立性,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保证校园文化的自主发展。防城港学院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院文化等方面传承着广西财经学院的特点和特色,在此基础上,融合防城港市当地的文化特点,必将形成防城港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在此发展过程中,自主、独立的发展是保持其活力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美\]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0.

[2]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61-63.

[3]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78-80.

[4]史铭之.校企利益共同体:技术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1):22-26.

作者:梁方正 蒋婷

区域高等教育投资博弈探析论文 篇2:

高校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

摘 要:学生贷款政策,迎合了高校扩招与收费后贫困生数量急剧增长的需要,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广为实施、极受欢迎的重要政策。在理论层面,学生贷款因何而产生,学生贷款的收益外溢、价值拓展、主体间关系以及政策归宿有何表现,这些都是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对此,通过论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源起、人力资本理论与学生贷款的收益外溢、社会资本理论与学生贷款育人的价值拓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主体间博弈、教育公平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政策归宿,可以较为有效地阐释高校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生贷款的政策实践。

关键词:学生贷款;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教育公平

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推动学生贷款成为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财政领域的重要政策选项。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过70个国家实施了学生贷款项目,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考虑推行该项政策。学生贷款究竟何以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热点政策,需要我们回归到理论层面,重新思考学生贷款的成因、收益外溢、价值拓展、主体间关系以及政策归宿等重要问题以找到答案。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发轫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持续上涨、全球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以及政府公共经费的激烈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在此背景下,寻求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财政面临的关键问题。1986年,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Bruce Johnstone)在其《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政府或纳税人负担全部或绝大部分转向至少部分由家长和学生负担,以支付学费的方式补偿部分教育成本。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广泛实施,学费标准随之不断上涨,以至超出了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而致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因应这一挑战,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了以资助高校贫困生入学为目标导向的助学贷款政策并不断在实践中予以完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用助学贷款支付学费给了年轻人投资于高等教育的机会。尽管大部分学生希望由父母或最好是纳税人提供所有费用,但是高等教育带给学生的个人收益显而易见,包括经济方面(例如更高的收入)和非经济方面(例如较高的社会地位,满意的工作,在职业、配偶、住所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这点来看,这种投资是非常值得的。事实上,政府、高校和企业所能提供的兼职机会均有限,因而对于那些父母根本無法提供费用或只能提供部分费用的学生来说,是否贷款意味着能否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在其他情况下,贷款并不意味着能否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可以少兼职工作几个小时(或者根本就不用工作),或者在校期间过较高水平的生活而非“贫困学生”的一般生活[1]。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收益外溢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最早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是指依附于人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总和。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投资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在总体上表现出超越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人力资本的生成主要靠教育投资,亦即接受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学生贷款政策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使得来自低收入阶层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得以完成学业,客观上使得国家的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提升,进而有力推动了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然而,在省域范围内,由于人才流动存在富集效应,优秀人才会倾向于向东部发达省份汇聚,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失去人力资本存量。这也意味着,在学生贷款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尽管对学生贷款进行了财政贴息并支付了风险补偿金,但获取资助的学生毕业后却可能外流到东部发达地区就业,由此中西部省份尽管对学生贷款进行了较大额度的投入,但却并未带来区域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如此下去,欠发达地区省份对于学生贷款的投入或将失去热情,唯有中央政府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帮助中西部省份承担学生贷款的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以补偿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带来的损失,才能有效保证学生贷款促进区域人力资本提升的功能。

三、社会资本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育人的价值拓展

1980年,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与群体成员相联系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总和,他们可以为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提供集体共有资本支持。简而言之,社会资本是指透过人际(朋友、同事、一般的接触)间网络关系的运用,达致个人社会资本与财富之创造。就高校学生资助而言,受助学生通过获取资助,实质是获得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本。获取资助之后,大学生短期内所能支配的经济资本大为增加,无需在求学期间为经济压力而分心,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上,必然使得自身的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资助过程中,譬如借助贫困生的社会关系网,发挥其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功能,有助于实现行为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弥补资助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为获贷贫困学生提供可靠的信用担保,贫困生获取资助后,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物质基础投入人际交往中,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将不断增加贫困生社会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为贫困生带来心灵的慰藉和情感上的支持。[2]社会资本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保障功能,能够有效改善贫困生群体的资助和生活状况。通过扩展贫困生外部关系网络,建立多方参与、紧密协作的社会支持网络;创新学生资助工作理念和方法,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健康疏导、能力培训、培育社区组织等各种有助于提升贫困生社会资本的服务,从而提升贫困生社会资本的存量以及促进贫困生现有社会资本功能的发挥。最终,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得贫困生在经济受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心理受助,进而提升自己包括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人力资本存量。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主体间博弈

对于利益相关者,弗里曼(Freeman)1984年在其经典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有明确阐述,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3]就高校学生贷款事业而言,政府、银行、高校與学生是主要的参与主体,也是贷款业务的利益相关者,各方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博弈。譬如,高校、政府、银行和学生这四大利益主体,在学生贷款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高校自身缺乏对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因而难以准确地认定资助对象;政府无从得知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和所需的资助金额,因而难以准确地向高校提供具体的资助;银行不了解借贷学生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因而放贷动力不足;政府向银行提供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然而并不清楚银行是否积极回收贷款。[4]这就需要对四大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界定,明确各方的职责。在国家助学政策中,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责任主体,应承担两方面的责任。其一,财政责任,为借贷学生提供在读期间的贷款贴息,并向银行提供风险补偿金;其二,行政责任,政府应为贫困生的贷款提供隐性担保。当然,助学贷款的提供方、接受方和参与方的协调还需要政府的行政权威来保证。银行应担负起金融助学责任,根据协议规定,银行有责任提供充足的贷款本金与工作人员,按规定办理展期,有条件办理延迟还款;科学地计算违约率和拖欠率,贷款到期之后,银行应积极负责追收贷款,认真负责地处理学生贷款的违约及拖欠问题。高校应担负起经费提供责任,依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相关规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风险补偿金;教育帮助责任,将诚信课程纳入伦理道德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中,贷前做好申请和管理工作,贷后做好还款确认、条款提醒、违约警告工作,并协助银行的贷款发放和回收。学生应承担迅速成长责任,获取资助后更应珍惜宝贵的求学机会,通过学业上的努力弥补之前教育环境不平等所带来的知识和能力缺陷,以期在将来的求职市场中得以成功;主动还款责任,借贷学生应加强与银行的联系,及时将自己的信息变动情况告知银行,积极主动地归还到期贷款。

五、教育公平理论与高校学生贷款的政策归宿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其原因在于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功能,没有教育的公平,社会公平将失去基本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指的是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人人皆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即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由于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地位、成长环境等的差异,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核心价值指向在于改变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使之在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现实方面的不平等,都尽可能从高等教育中得到补偿。因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应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政策改革的基本出发点。[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应对政府投入的不足,收取学费成为各国政府弥补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共同选择,从而导致贫困家庭学生的入学成为难题。从全球视野看,已经实施高等教育收费的国家大都采取了相应的学生资助举措,其中学生贷款成为大多数国家实施学生资助的主体方式。学生贷款就其本质而言,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学生贷款的实施目的,一方面在于帮助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在读期间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是为了支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深入推进,保障人才供给,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6]因此,学生贷款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而且有利于学生安心于学业,顺利将经济资本转化为人力资本,增强自身在人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通过就业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

综合以上,以“谁受益,谁付费”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受益主体和付费主体,为以学生贷款为主体方式的学生资助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准备;贫困地区的省级政府为学生贷款提供了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金,却因为人才外流而失去了人力资本存量,因而需要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以弥补其损失;贫困生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得贫困生在经济受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心理受助,进而提升学生包括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学生贷款育人的价值拓展;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受到学生、银行、政府和高校等利益主体的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学生贷款中的主体间博弈提供了合理的理论解释;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是学生贷款实施的最终目标,也意味着教育公平是学生贷款实施的政策归宿。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教育公平理论的结合共同构成了高校学生贷款的理论之维,进而对于学生贷款政策的具体实践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布鲁斯·约翰斯通,帕玛拉·马库齐.高等教育财政:国际视野中的成本分担[M]. 沈红,李红桃,孙涛,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16-117.

[2][4]孙涛,梁长锁.社会资本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7):19-20.

[3][美]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58.

[5]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1(6):28-29.

[6]廖茂忠.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责任[J]. 教育评论,2008(2):10-13.

(责任编辑 钟嘉仪)

作者:孙涛

区域高等教育投资博弈探析论文 篇3:

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摘 要:近日我国股市“孩子气”的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多家上市公司集体停牌,同时盘中涨停、收盘跌停的大幅度震荡的奇观国内外都难得一见。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二十余年,占据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与外国成熟股市相比,我国股市的波动大、频率高等特点使股市自成立以来运行一直喜怒无常、至今仍处于股价指数和个股价格暴涨暴跌、新股发行日新月异的恶性循环,对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就股市存在的问题加以概述,对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股票市场;稳定资本市场;公司质量;监管机制

1 浅析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1.1 股市波动与实体增长不符

中国股票市场波动起伏,并不能像国外成熟股票市场那样成为宏观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作为宏观实体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却呈波动态势,GDP增长没有出现彼增我长的关系,引领宏观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反映。宏观实体经济上升,股市涨或不涨;宏观实体经济下降,股市一定下跌。

1.2 股票市场制度不健全,使得资本市场机制仍存在以下缺陷

1.2.1 股票市场没有建立有效的做空机制

股指期货门槛很高,参与者寥寥,使得股價一般呈现持续单边上升或单边下跌,缺乏做空机制。而庄家可以任意操纵、打压股市,肆意与政府、投资者进行博弈。恶意做空者大幅度推波助澜,致使股市波动剧烈,甚至下跌。同时也没有具备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资金入市及其安全运作。

1.2.2 股票的发行和退市交易制度的欠缺

在我国股票市场现行发行和退市交易制度下,信息披露、机构认购新股、退市机制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制度性欠缺,导致进的很多、很快,出的却极少。

1.2.3 中国股市在一定时间里股权分置

上市公司由少数大股东无偿地占有了中小散户、公众股的大量利益,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得股东会、董事长和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真正意义的起到激励、控制、监督的作用。现在大约还有25%的国有股、法人股仍处于非流通阶段,仍在源源不断套现之中。

1.3 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影响到股市的健康运行

其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化,所提供的报表存在虚假成分,部分推迟了信息公开披露的时间,或掩盖有关重大财务信息,甚至个别数据伪造。

其二,上市公司违规违法进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不良行为层出不穷,部分大股东存在着掌控上市公司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问题,一些公司高管存在着违规买卖本公司股票以及操纵市场、利益输送等问题。例如,2015年股市的巨大幅度波动,不仅股民无一幸免地遭受巨额损失,而且也使国家经济陷入低迷。这种异常状况经证监会调查,从事内幕交易、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的私募经理徐翔等人落网,公安机关已经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4 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收益存在负相关关系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仍存在颇多不足,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像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起到稳固资本市场的作用。机构投资者情绪化因素仍然存在,这使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机构投资者投资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资本市场机制的改进。因此培养教育投资者树立风险意识,减少盲目跟风,提倡理性投资,会是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改善资本市场机制的有效路径。

2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应采取的措施

2.1 政府出台举措助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近日,为扭转股市跌势局面,央行、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保监会等部委密集表态宣布加入“护盘联盟”,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分别“发声”,表明其维稳态度并未改变,为了救市相关部门几乎全部出动。

2.1.1 加强改革力度,抑制非法操纵

证监会在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将继续维护蓝筹股稳定的同时,加大对中小市值股票的购买力度,21家证券公司联合托市,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中金将为证券公司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切实保障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并发布了两融新规积极暂停IPO;央行新闻发言人指出,央行积极协助中金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财政部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国有金融企业发展,股市异常波动期间,承诺不减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国企深化改革,加快企业重组整合进程,提高市场化资源配置功效;公安部告称针对近期境内证券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公安部高度重视,会同证监会进行分析研判、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对涉嫌恶意做空大盘蓝筹的十余家机构和个人开展核查取证工作,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证券期货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在股市持续暴跌的关键时刻,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严密防范、依法打击证券期货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对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等犯罪案件要坚决依法查处,对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期货涉嫌犯罪的线索,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迅速展开调查、依法处理、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切实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1.2 强制救市,促进良性发展

无可厚非,政府救市是必要的,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救市的措施与政策的核心就是要人为地改变当前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也就是说,在人为导致的股市供求关系下,投资者无法根据自身的情况对所要买入或卖出的股票进行收益及风险评估以及根据自身的评估给出所要买入或卖出股票的对价,因此只能自己根据相关政策盲目猜测当前股市时局。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最典型的代表,但随着股市的非正常巨幅波动,其信息的真实程度让人怀疑,亦无法选择优质的股票。

2.2 内部采取积极措施

2.2.1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是股市稳固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其质量的高低决定股市的质量,优秀的上市公司有助于形成健康持续稳定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前景、市场竞争能力、资产结构质量、运作治理水平、经营业绩高低、红利分配水平、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内容。评议上市公司质量的尺度主要有两个:其一,从短期上看是财务绩效;其二,从长期上看是公司治理。

尽管有个别优秀上市公司的质量较高,能够给股东以比较安稳的投资回报,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对此,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诚信意识,杜绝出现随意操纵利润、业绩造假的现象。同时丰富资产结构,使投资多元化,稳定业绩有能力回报股东。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不高而且还不断下跌,还主要与许多上市公司是直接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有关,许多民营企业改制成上市公司后仍具有家族企业特征,“家族式管理”色彩仍然非常浓厚。

因此,一是建立中国股票市场两极交易体系,上市公司的上市分两步走,实行双向流动的上市制度。建立以场外交易为根本,场内交易为核心的两极交易资本市场体系。二是合理实行停、摘牌制度。能够以公平的原则对上市公司不同程度的亏损情况进行考量,有效实施惩罚制度。三是严格上市标准,上市审批权应从地方政府集中到证券交易所。实现上市的优胜劣汰机制。四是建立健全的公司并购制度。完善的市场并购制度可以促进市场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且使资本市场的经济发展集中高效。以此实现和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所有上市公司产生良好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五是建立法律连带责任。

2.2.2 加强投资者结构、素质

如今,投资者发展程度成为资本市场稳定性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也导致了资本市场不能稳定发展。因此,我们一要提高券商的地位和综合实力,逐步批准增资扩股计划,逐步开通券商的融资渠道,促进融资格局多元化。二要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增加投资基金的种类,积极组建新的证券投资基金组合,促使投资多元化,使投资领域广泛。

对券商而言,要设立风险管理监督机构,做好风险预警,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证券公司的总体风险水平及其结构。大力拓展业务领域,进行业务创新,实现多元化经营。例如,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充当收购合并的中介等。另外,要建立和健全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就一定要求投资者水平的提高。投资者应树立风险投资意识,根据自己合理的判断理性投资,这是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完善资本市场机制的有效途径。

对于众多的中小投资者,不但应具有相应的投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有一定投资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持有长期股为主,在适当时机理性考虑是否抛售、买入某种股票;不作盲目的投资者;不要相信虚假消息、内幕谣言,要杜绝“听风就是雨”的这种顽劣思想。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充分利用银行、证券公司、新闻媒体、财经网站等媒体平台,提前向投资者明示证券市场风险,使投资者做好防范风险的心理准备。

2.3 外部积极采取措施

2.3.1 监管部门必须肩负起自己的监管职责

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股票市场上的违规现象越发严重,恶意操纵,利益熏心。对于这种违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行为必须严加监管,对违规者严惩不贷,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只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资本市场才能形成健康良好的运行风气。因此,监管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监管诚信化: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诚信体系的建设,通过提高资本市场的诚信建设可以为股市的健康运行提供许多有利的平台和更和谐的发展空间。要使监管机制诚信化不但要把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各中小投资者、证券期货从业人员、中介服务机构负责人员明确纳入“加强个别职业信用建设”的范围,而且为了预防监管部门的失信,也要对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查,不断加强监管人员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高度,坚守纪律底线和道德防线。建设多项具有建设性的守信鼓励奖励和失信严惩不贷的机制。如对于诚信记录年限不同的信用人实行等级奖励制度,承诺申请信用人一些优惠政策即实行“绿色通道”,积极实施由业内一致认可的协会进行的市场主体诚信状况客观分类评价制度;建立业内黑名单制度,对那些违背信用的人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限制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团结一致,信心满满,坚持不懈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會发展服务。强化权力约束,努力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二要增强监管法律体系:在这个法制时代,法律的制约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我国在资本市场中法律制度的领域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制定专门的股市管理法规为基础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监管法律体系,并设立全国性管理监督机构,以此监管法规落实的真实度;要建立健全机构自身内部运行制度、机制,完善各种规范要求、监督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资本市场证券期货的监管人员、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员,根据有关民事、刑事司法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相关民事赔偿和刑事追究制度落到实处。加大查处力度,有效发挥法律在资本市场上的实质性作用。例如:最近证监会继前主席助理张育军之后,系最高级别官员姚刚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或被严惩,证监会再次出现高官落马,“监守自盗”的现象。

三要实施监管内部人员的牵制制度:每项监管工作至少要经过具有上下级相关人员之手,使下级能够接受上级监督,上级同时接受下级制约,彼此相互制约,促使两者均能履行职责,公平、公正、公开。对于经过彼此不关联的两个部门处理的监管工作,使一个部门的工作受另一部门的牵制,不同部门均有完整的记录,自动检查,互相制约,同时,通过交叉核对也能及时发现错误和弊病,即所谓的上下牵制,左右制约。

2.3.2 制定合理有效的股市政策

以治理完善股市为首要任务,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制定合理计划、拟定法律规并对相关行业、交易所、证券公司的运作进行有效监督。只有落实合理的股市政策充分实现市场功能,我国股市才能稳定运行,投资者做出理性的选择,促进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完善股市政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入市审查:新股发行大多以募集资金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从而导致新股上市股价波动起伏甚至长期持续下跌。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初次流通股比例,以此来改变“三高发行”的局面。另外必须严格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把关,提高再融资要求。要把好“上市”关,防止“坏企业”浑水摸鱼,欺骗上市,防止企业在股市恶意圈钱,从源头上控制好上市公司的质量。

二是完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标准的过于单一化,主要以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亏损为核查标准,该标准极易被上市公司操纵。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退市压力,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几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警示和淘汰作用。因此,监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新的股票退市制度,对达到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绝不手软。

三是加强处罚力度:有效地处罚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权力制约,实行分级处罚,对不同级别的不同程度的违规违法行为,以其应受的处罚加以严惩,绝不姑息。

四是建立合理分红制度:合理详细的利益分配制度要做到人人平等,以贯彻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3.3 强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为保障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必须要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强化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关键在于健全信息披露的动态监管机制,加强资本市场会计审计制度落实,规范上市公司组织结构,以此来消除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加强对企业所筹集资金使用和投资方向的监督。同时利用法律手段规范各资本市场主体的行为,防止证券内幕违法操纵和犯罪,使证券市场规范化。另外还应加强市场制度建设,严格市场监管控制,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市场运作制度的同时,更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投资者、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其他相关方的行为自律机制。通过有效监管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主体对自身自律机制的运行,确保了资本市场的稳固发展和长久规范运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现仍存编造虚假财务信息、信息披露不规范等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力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因此规范信息披露制度顯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青,侯静茹.企业筹资风险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改进[J].财会通讯,2015,08.

[2]曹晓波.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胡双发.中国股市运行波动剧烈的成因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6.

[4]杨超.基于多学科维度的CEO狂妄自大行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

[5]林好常.确保上市公司质量建立股市淘汰机制[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46-50.

[6]刘青,王玉蔚,孙陶.基于RAROC模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7]张恒嘉,张洪波.我国股市典型政策性行情对比分析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3.

作者简介:

马畅,女,1995年5月生,辽宁盘锦人,汉族,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2014级学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刘青,女,1960年9月生,辽宁大连人,汉族,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

通讯作者:

刘青,女,1960年9月生,山东蓬莱人,汉族,辽宁师范大学会计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财经理论与实务。

作者:马畅 刘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家化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资格考试制度下的教师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