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评价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2022-04-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体育教学评价下的大学体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体育教学评价教育就是对体育学习者在接受评价前,所进行的关于评价系统的认知、方法、态度与情感方面的指导活动。研究从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的“钟摆现象”、实然与应然的反思中揭示体育教学评价教育的内涵,涉及体育教学评价的本体、价值与目的、方法等教育内容。期望为吸引学生体育课程参与及提升教学效能另辟蹊径。

体育教学评价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1: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体育教学评价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研究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优化的具体措施是当前高校体育课题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加契合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优化措施;高校体育教学

引言

体育课程计划、大纲、教材、课堂教学以及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主要的环节,其中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是这些环节中最为敏感的部分,也是广大大学生最为关注和关心的环节。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实际水平状况而制定的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状况的评价标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目标一是为了对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各位同学给予客观的评价,给出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水平与效果;二是为了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课余运动训练活动。

但是,从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实际来看,评价的理念、评价的体系、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的过程都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不够契合的部分,这些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活动的实践;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优化的具体措施是当前高校体育课题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加契合时代的发展。

一、 体育教学评价

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建立在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规划,课程教学任务目标,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制定的。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由学校的专业督导来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进行的体育教学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最为主要的评价内容。从形式上来看体育教学评价是对广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相关知识、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体能的提高情况的评价;从本质上来看体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积极进行体育相关知识学习和实践,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体育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育教學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很好地验证体育整体教学规划是否合理、学期阶段学习任务目标是否符合实际。在我们体育实践教学中,终结性评价法和过程性评价法是最为常用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二、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包含了: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等实践技能领域;以及学生的体育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发展等情感领域方面。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素养、教学技能进行评价,以及体育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从目前的总体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还是较为合理的,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在当前这种教育背景下,标准的指标化考核是有效评价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情况最为高效和可行的方式,同时也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和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标准的指标量化考核能够有效督促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在学生缺乏自觉自愿训练动机的情况下,考核评价能够有效督促学生进行体育训练。

三、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主要还是围绕着体育课堂和体育老师来实施体育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体育“三基”的教授与实践,广大学生对于基本技术、技能以及体能较为看重,因此,体育实践中也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绝大多数学生的短期目标就是为了完成学校每一学期体育课程规定的学习训练内容和要求,把评价的结果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评价的目标变得单一,过分注重评价指标定量化,不利于学生体育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大部分的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一些和教学目标相关的因素,比如说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一些其他的因素,通常是采用考查学生的技能是否达标来进行对学生的考核。

(一) 体育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还是沿袭了较为传统的“三基”教学,体育教学内容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总体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形式还是较为单一,而且考核评价的方式也较为简单,考核评价的结果基本都是作为体育课程学期结束时的学习效果评价。

(二) 评价标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十分繁多,教学形式各不相同,因此体育教学的考核形式各不相同,评价的标准也各有区别。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虽然按照不同的项目制定了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但是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考核的内容与评价标准一定要能经历起实践的检验。

四、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亟待优化。

(一) 科学合理化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评价必须科学合理,针对个体的评价必须能够对个体产生长久激励效果。评价既要注重肯定自身体育知识、体能、运动技能的增长,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激励学生在体育课程之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二) 多元化

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应该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尽可能建立起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起开放性的、多元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真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态度,从根本上激发学生重视体育锻炼,科学评价自身体育锻炼效果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继生,杨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5):106-108.

[2] 王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3] 张文波,赵利.价值冲突与回归: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1):110-112+121.

[4] 苏海滨.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7,(01):147-150.

作者:刘潮

体育教学评价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2: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教育的内涵阐释

摘 要

体育教学评价教育就是对体育学习者在接受评价前,所进行的关于评价系统的认知、方法、态度与情感方面的指导活动。研究从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的“钟摆现象”、实然与应然的反思中揭示体育教学评价教育的内涵,涉及体育教学评价的本体、价值与目的、方法等教育内容。期望为吸引学生体育课程参与及提升教学效能另辟蹊径。

关键词

体育教学评价教育 实然与应然 教育内涵 教学环境

美国最佳教师雷夫在谈“如何对待学生成绩”及“为什么学习”等教育问题时曾说:“我会告诉学生不是为考试而学,学习的东西终身受用。考不好的结果就是没有任何的变化,不会因为考不好而下地狱,你们的妈妈和我依然爱你们。”这样的回答与我们在教学评价中“考不好不许出去,考不好会挂科,拿不到奖学金,甚至影响未来的生活……”等言语形成强烈的反差。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在教学评价教育上的误导。而这种反差与误导会造成学习者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当广大教师为强化学生课程参与兴趣竭尽所能时,当前教育评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背道而驰。面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体育教学评价教育将大有可为。

一、体育教学评价的现实反思

1.体育学习评价发展中的“钟摆现象”

李卫东教授在《体育学刊》发表“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钟摆现象分析”[1]一文,提及我国体育学习评价发展存在以下现象:(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当体育学习评价改革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时,社会本位价值突出。当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时,则个体本位价值突出。(2)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当体育学习评价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时,科学主义倾向明显;当运动关注学习者态度、情意与合作表现时,人文评价价值明显。(3)体系单一与多元,上世纪50年代体育评价内容强调以体能、技能和身体素质等量化、终结性和绝对性评价。2011年课改则倡导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的多元化。(4)模仿与本土化改造,从上世纪50年代我国体育评价模仿前苏联体育锻炼标准,再到2001、2011年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经历模仿——本土化——模仿循环道路。“钟摆现象”催促我国体育评价改革不断在演变、纠偏、寻度中前行,是体育学习评价中的基本规律。理想评价与现实间的差距,是我们“过于强调”“矫枉过正”偏离轨道使然,评价改革是在不断地、积极寻求折中方式来实现不同价值取向的整合。

2.体育教学评价的“实然”与“应然”

教学评价的“实然”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学习变化状态及时地、准确地反馈给他们,为他们改善学习状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目前体育课程评价并没有呈现体育教学评价选拨、甄别、发展、激励的目的,对学生成长、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师生关系的维护等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从教学评价结构四要素“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即可窥视今天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诸多问题。(1)教师评价是唯一评价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其功利性、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教学评价中鲜有使用,仅存在于教学大纲的条目而已。虽然各校均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但作用却只体现在衡量教师的奖金、课时费多少的概念上,教师只需通过“考试易过”或“给学生一个满意的高分”即可收获好评。教师自身对学生这种依据“课程通过难易程度”、“分数高低”的评教标准也深有意见。在中国这种权威式的教育下,受教者本着“尊重权威”、“和平共处”的思想行驶非权力对等式的评教权力。(2)从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来看,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有:客观因素(技能水平、课程参与及态度)、主观因素(师生关系、学生品行与形象)、环境因素(社会关系、家庭与父母的影响)等。调查发现,多数教师秉持“太过客观难免伤害弱势群体的情感,过分主观又会造成不够公平、公正的印象”这样的评价思想。对学生评价主要考虑因素依次为技能水平、参与情形与态度、师生关系、学生形象(教师印象)。部分教师坦言师生关系和参与态度因素有时候会超越学生技能表现。教师全部采用以量化技能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85.7%的教师会考虑学生出勤(参与)和态度因素,对待运动弱势的学生,会考虑依据学生态度和参与情形会适当调整分数。仅有2.54%教师会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并以此作为评分准则。

二、教师是责任的主体

1.课程价值取向选择的单一引起教学评价的偏离

教师课程价值取向是对课程发展目标的一种选择、信念或态度。会受到社会价值体系和个人价值观两个远端因素,及个人与情境两个近端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包含教师教育背景、教学经验、性别和职称等因素;情境因素则包括学习者、教材内容、社会与环境四个要素。课程价值取向会影响教师课程目标的选择、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学者Jewett在其著作《体育课程设计》一书中,介绍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包括学科精熟、学习历程、自我实现、社会重建与生态整合等五种价值取向(如下图)。学科精熟取向,以学科内容为优先考量,教师期望学生表现精熟技巧和规范动作;自我实现取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社会重建取向,以社会需求为优先;学习历程,兼顾学科与学习者;生态整合取向,则试图平衡学科、学习者与社会需求参与者之需求,属于一种理想型的课程价值取向。每一种价值取向主张优先顺序是对体育教学评价思想的反映,每个教师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其教学评价的内容与侧重点有所差异。教育目标应是综合各种取向、强化学习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的多功能共同发展。

2.教学环境营造的疏忽

面对“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育课正削减学生的参与兴趣”这种尴尬两难的境地,体育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环境者亦应有所反思,我们所创造的上课情境更多视为一种所谓表现或自我涉入取向气氛为主的教学环境,强调同学间的社会性竞争与相互比较。在此类型情境下学习,学生会有较低的动机水平、归因失败和缺乏能力。在此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倾向产生较大的满足感,增加自我的内在动机,会产生较高程度的自我能力知觉。面对更高难度工作时,会更加坚持,对体育课具有较高的正面态度。体育的本源是游戏,而游戏是自愿的行为,是自由的表现,追求的是自然、自发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是个人成长和体育发展的良性竞争,更多是来自自我评价的结果,虽然自我评价中也存有优劣之分,但没有同伴攀比压力,没有划线式的,可能带有“嘲讽”、“被轻视”的自卑感和害怕心理。当人为附加体育学习的标准及考制,便赋予被迫性的竞争,无形中造成学生心理上“不敢弱后”的压力和“划分等级”的心理束缚,严重伤害学生的身体自尊。这时候学生很难对体育教学存有好感和积极性,表现在情绪和行为上就是“厌恶”、“不情愿”、“抵触”。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就是最直接的“表白”,而这也违背了体育的本质。

三、体育教学评价教育的内涵

1.体育教学评价教育的概念

在评价改革尚不能扭转乾坤之时,体育评价教育就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彰显人性关怀、让体育回归自然的康庄大道。何为教学评价教育?所谓教学评价教育是指教育者基于教学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关于教学评价的相应教育,从而达到增强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说来,教学评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全面了解教学评价的知识教育、积极应对教学评价的态度教育和正确使用教学评价的方法教育等。良好的教学评价教育有助于发挥教学评价的正能量,消除教学评价的负效应,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2]。体育教学评价教育就是为体育学习者接受评价前,所进行的关于评价系统的认知、方法、态度与情感上指导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消除评价的负面影响,让学习者形成良好、正确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态度(知轻重),掌握评价的方法,以激发学习者参与热情,还体育之本貌。

2.体育教学评价教育的时机、原则与内容

(1)教育的时机

教学评价教育的时机不是在授课前与评价前,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是学生会比较关注课程评价方式,若放在评价前,学生会一直纠缠此事询问任课教师,造成不必要的沟通障碍;二是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好的成就,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知晓评价内容,会增加学习者学习认知和课后练习的机会;三是便于学生掌握教材重点和师生共同商讨制定评价准则。教师要以清楚及明确的解释方式,让学生清楚了解教师所期望的课程学习目标,以及所选择的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并阐明练习活动的单元目标,让学生关注个人进步及努力方向的自我评量。

(2)教育的原则

①适度原则。教育的尺度既要缓解评价所带来的压力,又不能削弱课程的重要程度。

②共同参与原则。教学评价教育的目的是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教学评价里的弊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学生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

③正面教育原则。教学评价教育多以正面鼓励性,慎用批评性,鼓励学生评价中以取得好成就为荣,而非以挂科等言语予以威胁。

(3)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主要涉及体育教学评价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即教学评价的本体、价值与目的等教育问题。

①态度教育。教学评价意图之一在于为了教学工作的改善,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和发展自我,而不是为分类划等、奖优罚劣。体育教学评价的对象是体育教和学的过程与结果,而非对学习者个人价值的判断。体育教学中因学生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先天差异,有的学生无师自通,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无论如何努力,运动成绩终不能及格。因此体育作为评奖学金、升学等形式的门槛是不恰当的,长远来看并不利于体育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保护心理,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负面影响。应始终抱有对教学评价的批判与反思,如评价信息是否反映教学的价值?评价的手段、方法和工具是否符合科学的要求等。

②方法教育。教师采用人性化评价方法,评价的方法要公平、公正、公开。可采取教学评价分段制,学生能及时与教学评价结果对照,可以发现自己的差距,使学生有努力赶超和纠正的机会,更多了解自己进一步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教师向学生阐明评价的手段与获得好评的方法。针对学生表现给予个人化回馈,避免比较回馈(同学间、班级间),强调努力与进步为主形成性评价,鼓励个人对课程的贡献。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制定,对于他们的体育成绩如何评分能表达意见,以及评分的比重等。

③容许过错教育。教师提醒学生体育教学中个体差异性较大,要学会良性和恰当的比较,关注自身比较,抱有“不是最好,却是唯一”的合理自信。教育学生练习过程中犯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提供学生纠错或补考的机会,给予学生宽泛、区间式的评量时间,由学生自行决定何时准备好再进行评量。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钟摆现象”分析[J].体育学刊,2014(2).

[2] 李如密.教学评价教育:大有可为的教育评价新课题[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卷首语.

[3] 解永红.浅谈“鼓励”强化、调节”功能在教学中的运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

[4] 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特回答中国教师的16个困惑,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9c2d890101f23n.html

[5] 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3).

[6] 刘惠芳.从美日两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看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2).

[7] Jewett,A.E.;Bain,LL.&Ennis,C.D.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5(2nd ed.).

[8]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教育性视角解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9] 刘盈君,林琮智.多元智能理论介绍及其在体育教学之应用[J].屏东教大体育,10.

[10] 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作者:张朋(1982-),男,山东寿光人,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张朋

体育教学评价下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通过调查学生在线上线下的上课效果,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11个篮球班,共385名篮球专选课的男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线上的篮球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在线上课前预习课上的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建立技术动作的初步模型,线下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可以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使得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大大增强。

关键词:互联网;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冲击着教育行业,特别是慕课教学的大规模的流行,使得各学科都在积极发展线上课程。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已经上线的有关体育相关的课程达到了834门,体育加入了互联网的脚步。但体育有其特殊性,体育是一门身体力行的学科,除了线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在线下的课程中掌握运动技能。文章以南航金城学院11个篮球选项班的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观察其教学效果,为日后的教学模式做些改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385名篮球专选课的同学为调查对象,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价。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混合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1.2.2 访谈法

对本校5名篮球教学的专项教师,及所授的教学班级随机抽取的部分同学进行关于线上线下教学效果评价的访谈,得出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本研究的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对385名上课的学生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共有379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13份为无效答卷,问卷有效率为96.6%。

2 结果与分析

2.1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的重要教学要素,而现有的研究中对于教学要素的研究分类众多,各学者对教学要素的定义不一,对教学设计要素更没有深一步地细化研究,要想更好的认识教学要素,不能将教学要素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需要从系统的理论出发对教学要素中的子要素进行细化研究。[1]

2.1.1 教学时间的设计

根据学校15人一个班级的要求,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两组教学,一部分同学观看教学视频—教师示范—自己练习—观看视频—自己练习;另一部分同学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示范—练习—观看视频—练习—视频;大学体育课一般为90分钟的时长,将两组同学观看视频和练习时间交错开来,达到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2.1.2 教学内容的设计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了更有弹性的课堂,能够将课堂时间与课堂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想要篮球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只依靠体育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更有弹性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2]线上,教师根据一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将上课所授的视频上传,要求学生在开始线下教学之前,将线上所授内容全部完成,在线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节省了时间,优化教学内容。如在对抗联练习中很多的规则和错误性动作无法统一讲解,每一次错误动作出现,教师即刻暂停,讲解,如此反复,易造成学生的兴趣缺失。而优秀的线上视频内容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2.1.3 教学内容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评估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为了检验上课的效果,课程评价可以直接向老师或是体委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更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教学评价的设计中要以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为主要的参考目标,师生互动不不仅解决了学生有没有观看视频,更是要求教师在不断解决学生问题难题的时候,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

2.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反馈

2.2.1 教师对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反馈

对金城学院的5名专项篮球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教师对线上线下所授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教学地点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经过调查显示:5名篮球教师对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非常认同,完全接受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并认为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成为将来的篮球教学的教学模式。但同时反馈此种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虽然学生专项练习的教学时长上缩减了,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教师不仅要对现场教学提出意见,还要针对学生在观看视频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无形中延长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时长。

2.2.2 学生对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反馈

对参与篮球班的385名在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教学人数、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很满意占93.8%、满意占5%、一般1.2%,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为0。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上是非常接受的,认为教学内容丰富,不仅可以学到专项知识,还可以学习技术动作的发力顺序,发力点,这些比较形象的内容仅仅单靠老师讲解还是不很清楚,但通过视频的观看后,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就会很容易掌握。教学时长和教学方式的安排上大部分的同学表示接受。虽然观看视频是在体育课上完成,缩短了实际练习的时间,无法达到上课的强度,但是在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观看到了视频。在教学效果上,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反馈较好,95%的学生认为混合教学模式非常适应学习篮球技术,2.3%的学生认为混合教学模式缩减了课堂练习时间,可以将理论视频放在课前观看。

2.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优势

2.3.1 优化教学内容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我根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体育课程做出应变的一种方式。从实践效果看,它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上课前带着问题上课,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授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直接对重难点进行讲解,节省了时间。教师对课前的准备要充分,提前设计好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直接对技术教学过常见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讲解,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篮球技巧。对于在课内没有及时消化的内容,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动作的复习。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雨课堂、网易公开课等优秀的网络资源,使得教师获取资源更加便捷,学校支持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这样更好地为师生搭建了信息平台。

2.3.2 提升教师、学生信息素养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慕课越来越火热的今日,除体育外的其他课程渐渐加大慕课的投入,而体育作为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技能性课程,过多地关注了学生的技能教学,忽视了网络教学带来的便利。篮球运动作为三大球之一是目前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一项运动,篮球资源在各个微信公众号的获取也越来越方便。教师应该利网络资源的便利,接受网络文化,将更好的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掌握更多的获取资源的手段,掌握其专项的第一手资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作为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录制视频的方法,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探讨,优化教学视频。

2.3.3 优化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到点上课,到点下课,除上课时间外,和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陌生的,而线上的教学无疑是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在课外时间的接触,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有任何疑问和不解都可以和老师随时沟通,通过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融入篮球运动中去。

3 案例分析

篮球的技术动作涵盖的内容较多,技术动作、技战术分析、篮球裁判的学习等内容。案例选取的教学内容为全场跑篮练习的技术教学。

3.1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的安排,单人全场跑篮练习,此项技术结合了学生的速度、变向、投篮技术。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掌握篮球技术的综合能力。首先任课教师要录制好教学视频。可以自己录制,也可以到网上收集相关的教学视频。这里提倡任课教师自己亲自录制动作的完整示范动作,示范动作的视频不宜太长,任课教师制作的视频内容虽不及网络上的内容精彩,但学生的认可度更高,更容易与学生拉近距离。在视频的拍摄过程可以采用延时拍摄,慢动作解析,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接下来的线下教学。将录制好的教学内容上传到学生的QQ班级群。与学生分享录制的视频,和学生交流时可以多突出自己在录制动作中常见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自己录制视频,上传与大家分享。

3.2 教学时长安排

线上的内容安排的时长在30分钟左右,大概为3个视频,在观看时学生可以随时在群里留言。视频观看时间不必集中在一起,可以分散看。但要保证在线下教学开始前,完成线上视频的学习。线下教学时长安排为30—40分钟,主要是以学生练习为主。由于人数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群里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 结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体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多注重实践教学,忽视了网络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改变。为我们今后体育教学指明了道路,在教学模式中我们同时也要关注此教学模式为我们带来的不足,如学生的自学和自控力不足、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需要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娟,黎晓萍.高校体育专业篮球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要素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4,0103.

[2]苏万斌,黎晓萍.高校体育专业篮球理论课“翻转课堂”学生要素分析[J].体育科技,2019,02,053.

作者简介:王迪(1981—),男,回族,讲师,研究方向:篮球教學与训练。

作者:王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市政工程边坡绿化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