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

2022-11-28

第一篇: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各位老师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唯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

让敬老、尊老之风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等等.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和谐,充满爱!

第二篇: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09(5)

姓名:庄文越

学号:09173325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文化凝练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 是中华民 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 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和乐观进取精神。 可以说, 中华传统美德早已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 该怎样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呢?

一、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只 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 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 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具有找寻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意义,而且突出 了要求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 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 所以每当中 华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都起到了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作用。 自1840年鸦片战 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 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 一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上种种爱国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我们当代 大学生要铭记在心,体现在行动上,继承并把它们发扬下去。

二、奋发进取,立志报国 奋发进取,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 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历史上拥有大志者不乏其人。 明代戚继光年仅十七就任文职官, 当上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他对父亲表示,要做一个“身先士卒,临敌忘身”之士,还写下了“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 平”的诗句。 日后在荡平东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异族的入侵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成为名垂 史册的民族英雄。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 途经长沙写下的 《沁园春·长沙》 , 其中“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并为之奋斗终身。 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 可谓少年

壮志 凌云。

我们大学生应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 把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与为 民造福联系起来。更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 不断地砥砺操行,从而完成大志。

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开拓进取,

中华民族虽也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 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 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 原因很多, 其中与中华民族的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的潮 流,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惨遭车裂的商鞅,虽牺牲了生命,却使秦国后来 居上,超出东方六国,成为兵革强大,请侯畏惧的天下雄国,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的 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 面对北宋中期 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 会儒家正统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 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 后人推崇和尊敬。

四、勤学好问,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这与古人的勤学分不开的。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 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 夜以继日发愤苦读, 当困乏时, 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 坚持学习。“三上”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 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上大有作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 “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 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古人这些勤学好问的事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我们要从中受到启迪, 逐步形成勤学好问 的良好品德。

五、尊敬师长,明礼诚信 尊敬师长,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连封建帝王也不例外。 “西伯善养老”指的是周文王 在施行“仁政”时带头敬长。他上孝父母,下关心穷苦平民,并设立“三老五更”制度来侍 奉老人。共产党人的敬老境界更高一筹。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 老人这是人

人之常情”。朱德自1909年离开家乡后仅见过其母一次,抗战时期,朱老总工 作繁忙, 生活艰苦, 但仍节省下一部分钱寄给母亲。 母亲去世了, 朱老总非常悲痛地说: “我 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快乐的生活”。朱德把热爱母亲,热爱人民,热爱党紧紧联系 在一起。今天敬长传统美德不仅不能丢,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 “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 在历史上广为传诵, 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 知礼, 讲礼,对人彬彬有礼,是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 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

外化。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 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 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大邦”之称的 民族, 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所以, 明礼诚信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 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 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 中起来, 完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 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 勇于进取、 开拓创新、尊敬师长、明礼诚信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最后,让我们时刻牢记江泽民同志在《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中的题词"传承中华美 德,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继承这些传统美德,并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把它发扬光大。

第三篇: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国旗下的讲话

国旗下讲话同学们: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年的10月1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women)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同学们;我们(women)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立达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论文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13级电气本科三班

姓名:王凯歌

学号:04991303009 1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摘要: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秀传统知道今天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其中也有保留落后的部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取的动力。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必将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爱国主义

仁爱宽容

吃苦耐劳

一.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含义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和的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难度的动态生存方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修为核心兼“道”、”佛“等为辅助的道德理念,包括”仁”、“礼”、“德”等,主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便始终是主线之一,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始终是许多仁人志士的抱负所在,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荣,主张舍小家为大家。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倡“夙夜为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国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事情,《尚书》也有”以公灭私,其民吮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代替自己的私欲,这样才会得到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二) 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

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礼“、”德”,并把“仁”作为自己伦理思想的核心,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还包括:

提倡“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在一起,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就是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的思想。

2

(三) 谦敬礼让的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谦虚礼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恭敬之心,礼也”,”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说:“不学礼,不以立”,《左传》也说:“礼,人之千也,无礼,无以立”。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克教防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支。谦敬礼让的同时,历史也在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老子曾以江河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诉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谦敬礼让的典范鲍叔牙千年以前就以举贤让位于管仲启示着我们青年:谦敬礼让,将助我们走向成功„„

(四) 提倡吃苦耐劳的精神: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之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这一精神鼓舞下,不屈不饶、艰苦磨练,造就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业。

二.弘扬传统道德的含义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世纪以来,所有国家的现代化表明,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人的。西方的现代化技术,实业和市场,都是从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上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的,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批判精神继承传统文化的结果。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应当从自身的传统文化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的生长出来的,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和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的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虽然本质上有别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但其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托于优良的文

3

化资源,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应该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和”三德“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知道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应该吸收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青少年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共有家园的建设,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判断的标准,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我国现在的道德状况

1.失信现象泛滥。中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在当领导机关,个别干部钱权交易、买官卖官乱用职权等现象屡禁不止。

2.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近年来,我国社会上一些人的道德感、公德心十分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3.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冲击,家庭成员的义务感、责任感有所淡化„„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出现新问题,为一些不幸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严重危害。

4.价值理想失落。人人都去追逐金钱、崇拜物质、寻求感官刺激,二唯独缺少对自己灵魂、精神、信仰的关注和拯救,使自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成为经济动物。

四.弘扬我国的传统道德的方法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总的来说对现代的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包括两部分,精华和糟粕。其中的精华部分,表现出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既不能全盘否定,亦不能全盘吸收,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第一,要分析。分析,就是如是地把传统文化传统看成一个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有其历史性和阶段性。它主要形成和发展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其中既有占统治阶级地位的地主阶级伦理道德文化,又有以农民为主体得劳动人民的伦理道德文化。就地主阶级的道德文化来说,也不是从

4

来如此、地铁一块的,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它们之中也有过不同层次的阶层和集团,产生过革新和保守、进步和反动的斗争。因此,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精神要求,必须承认这种历史性和阶级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原则,认真地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为了揭示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身的特点,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

第二,要鉴别。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精神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要谨慎地鉴别,就是要进行评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有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而要做出这种价值区分,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就必须明确评价的应有主体,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文化水平有评估对象的复杂构成,这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私利或好恶出发;对待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既要看其历史上是否曾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又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承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就其 整体结构和特定历史形态而言,已经过时了,又要看到这个整体的某些内部构件,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定势,却常常具有超时空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当前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3. 弘扬传统美德共建和谐世界

4. 中国传统道德和谐思想的解构与现代道德教育模式重构探听

第五篇:“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讲话稿(范文)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尊敬的校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国庆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着心的微笑 。转眼间又迎来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2011年的10月5日(即农历九月九日)迎来了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他们一些心理慰藉。我们都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为他们梳梳头、捶捶背、洗洗脚,多为他们着想,为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爱你们的长辈,爱爷爷奶奶,爱爸爸妈妈,让爷爷奶奶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让我们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 2

下的老人!愿他们快乐,幸福,笑口常开。让我们把开心送给爸爸妈妈,祝他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2011年10月10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做好办公室党建工作下一篇:综合办工作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