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的认知状态

2023-04-26

第一篇:心理不健康的认知状态

基层部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的心理首先必须具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能应对必须的工作、学习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对生活有幸福感。

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不断入侵,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经济化日趋明显,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使人们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变化,长期的心理压抑可能导致机体病变,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基层部队中,心理疾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存在,危害着官兵的身心健康,有滞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尤显重要。



心理健康教育是普及心理知识,使官兵做好自我心理调节的需要。部队官兵生活节奏快,训练强度大,学习紧张,管理严格,付出与收入严重倾斜,官兵生理发育超前与心理成熟的相对滞后的矛盾。大多官兵心理的承受力较弱,致使一些官兵在心理上产生失衡。正常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身心长期压抑,思想负担过重;危险因素的困扰;部队的高要求与个人低素质的矛盾;在训练,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挫折;管教中的矛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官兵的心理压力增大,精神负担过重。一些战士对部队管理产生厌烦和抵触,形成的逆反心理。立功受奖、入党提干无望产生气馁,在严格管教中对干部产生畏惧心理。干部面对收支失衡,家庭困难,婚恋问题,职务晋升转业安置等产生焦虑心理,面对军地差别产生自卑感,传统观念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产生悲观厌世等。这些异常心理,对部队战斗力的形成有着严重阻碍。在未发展成心理疾病之前,官兵们通过学习和教育大多可以自我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

官兵的心理教育是部队开展“两防”工作的需要。长期异常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能使人产生心理障碍,出现焦虑、抑郁、恐怖和疑病等类似的第三状态,引起官兵人格畸形,出现偏执、分裂、反社会、攻击、依赖、自恋等。对部队管理训练等带来负面影响,对防事故防案件工作开展不利。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些部队在对发生的行凶报复,逃离部队,酗酒斗殴等严重违纪问题的分析中,主要因心理问题的心理障碍所致的占40%到50%。大量情况表明,部队中发生的很多案件,除了思想上的原因外,与心理失调的心理障碍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部队的教育工作中必需以心理教育和其它教育方式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案件的发生。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部队“打得赢”和“不变质”的需要,是提高部队反心战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强化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军事行动是敌我之间的生死搏斗,每一个官兵都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战斗,因此战争无时不充满着危险因素。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都有专门的心理战部队。完善和加强新时期我军的反心战组织领导,对于指导我军正确有效的开展反敌心战斗争,确保我军在政治上永远合格,彻底粉碎敌人“和平演变”和阴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即使是在和平时期,部队在抢险、救灾、施工中也无处不充满着危险,危险因素的存在会使官兵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有些官兵还会产生恐惧感,甚至出现心理异常。



心理卫生是个人和部队都应当重视的紧迫问题,部队做好了心理卫生工作,是完成其他各项任务,履行军队职责的必要条件。

首先,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要以奉献为乐,不计个人得失,有宽广豁达的胸怀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正确看待金钱名誉和地位。乐观开朗的情绪有益于人的健康,因此,官兵必须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情绪,遇到不快的事情要及时向领导和战友倾心交谈,切不可闷心自闷。 

要引导官兵塑造坚毅的人格,培养稳定的心态。具有坚毅顽强的性格品质,有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处变不惊临危不惧。个人性格的形成虽有先天成份,但后天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这就要求部队领导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在潜意默化中指导、鼓励官兵刻苦磨练,培养塑造坚毅顽强的优良性格,以适应各和、种复杂的环境需要。人在面临特殊危险的环境、事件时会产生应激反应,这是正常的。但若机体不定期经常处于敏感状态,则有害无益。应激是在大脑皮层调控下全身整体性反应,这种调控包括对刺激有无反应的必要的判断和对反应强度、持续时间的决策。如果保持良好的认识、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就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适应各种环境,避免过激反应,保持健康心理,做到“突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要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认真开展尊干爱兵教育,要把部队建成一个团结、友谊、互助的温暖大家庭,一个育人成才的大学校。



其次,应加强对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疾病治疗人才的培养,军队院校应增强心理学知识的教育课程,医学院校应向基层培养心理疾病治疗的专业人才。基层带政工干部必需懂得心理知识,团级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心理医生,为官兵防治心理疾病提供咨询和治疗。应定期对官兵开展心理常识教育,开展心理调查,做到有的放矢。使全体官兵的身心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第二篇: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安沙镇唐田小学业务学习资料

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第三周

值周老师:

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教师,如何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呢?

1、多看名人传记。名人成功之路就是名人的奋斗之路,看了名人的经历激发自己也要去奋斗、去追求,自然就有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多听令人振奋的、催人奋进的歌曲。

3、自己书写奋斗的格言,挂在家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4、“物以内聚,人以群分”生活中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让他们来影响自己,鼓励自己。和消极的人相处只能带来不快,换来难过,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帮助。

5、给自己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我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6、对往事中的伤心难过的,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一切向前看,把生活往美好的方面去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释放压力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1)抛弃不合理的想法,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来承认你,喜欢你,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

(2)合理发泄内心的苦恼,可以找个无人的地方痛哭一场,或者找朋友诉说等,只要不伤害到别人都可以。

(3)终身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能力提高了,压力也就小了,心态也就好了。

(4)对生活中的有些事看不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给自己造成无端压力与烦恼。

2013年9月16日

第三篇:心理健康状态

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以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 心理健康状态 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社会功能良好,能够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者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2. 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时间短暂,一般在一周左右就能得到缓解;损害轻微,该状态对当事人社会功能影响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处理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能够自己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能够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3.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些方面发展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异常。特点如下:

a. 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例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等。

b. 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情绪及动作行为),而面对其它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c. 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当事人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标准完成某项(或几项)社会功能。例如:社交焦虑者(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等。

d. 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需的。

4.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特点是:

a. 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经历,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

b. 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则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c. 损害大。这类患者不能或者勉强能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d. 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这类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我调节康复,而必须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心理健康的途径

(1)自我肯定。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抛弃自卑。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

(3)增强自信。

(4)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心不健康的几种表现

1 .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成长中七种不健康心理

4 .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 .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 .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 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心理健康的几种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

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

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

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

学习中如何战胜自卑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战胜自己的自卑心理,从而建立自信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决。”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学生,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一个学生如果缺乏自信心,那么,他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往往是退缩、畏怯、悲观、被动,不善与人交际,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凡事依赖、犹豫不决。所以自信心对学生的心智成长和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学生当中,普遍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于是压抑了内在潜能的发挥。过强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非常低微。这就需要战胜自己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自信,首先是自己的事,关键是要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目标就会实现。

第一,坚持当众说话,勇敢吐露见解。

当众说话是建立自信心最快的手段。在课堂上或公开场合要尽量举手发言,不管回答问题有无把握,是否全面,站起来大胆地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尽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行。相信老师和同学们都会为自己鼓掌。记住,只要敢讲,就会比那些不敢讲的同学收获大。这样做不但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勇气,而且能够增强自信心。

第二,善待他人,融洽人际关系。

首先,要善于对师长和同学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赢得别人与自己主动交往,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内心充实,心情舒畅,不断产生信心和力量。其次,在与他人交谈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会使别人感到高兴,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夸赞你的闪光点,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信心大增。再次,在生活上、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而帮助其他人,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赞扬和帮助,也使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自信心不仅得到了调动,而且可以得到社会性的升华。

第三,切勿求全责备,学会变换视角。

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喜欢用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常常导致情绪低落,自信心缺乏。其实,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不足而整天自责,而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使自己因失败而陷入自责时,请你提醒自己,不要做唯美主义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它变成表扬。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做自己的伯乐,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及时鼓励自己,你的自信心一定会大增。

第四,循序渐进,让自己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的诀窍就是为自己确立小的奋斗目标。比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定时复习功课等等。当每一个小目标完成时,都要奖励自己。如看一会电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买一本向往已久的书等等。这样通过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就会越来越接近成功。小目标的制定,可以让自己明显的感觉到进步,更容易体会成功,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第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怕失败自觉磨练。

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定要注意克服怯懦、优柔寡断等不良意志品质,培养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特别要鼓起勇气,大胆参加班级活动,进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见贤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尽心恪守本职工作。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立即纠正。不怕失败,失败了重新再来。雷锋说的好:“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坚持经受集体活动的锻炼和经受失败的磨练,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丰富人生阅历,增添成就感,提高耐挫力,激发和巩固自信心。

心理压力量表

仔细考虑下列一个项目,看它究竟有多少适合你,然后将你对每一个项目的评分,根据下面这个发生频率表列出来。 频率: 总是—4 经常—3 有时—2 很少—1

项目 1.我受背痛之苦。

2.我的睡眠不定,且睡不安稳。 3.我有头痛。 4.我颚部疼痛。

5.若须等候,我会不安。 6.我的后颈感到疼痛。 7.我比少数人更神经紧张。 8.我很难入睡。 9.我的头感到紧痛。 10.我的胃有病。 11.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12.我对自己说话。 13.我忧虑财务问题。 14.与人见面时,我会窘迫。 15.我怕发生可怕的事。 16.白天我觉得累。

17.下午我感到喉咙痛,但并非忧郁得上感冒。

从未—0 18.我心情不安,无法静坐。 19.我感到非常口干。 20.我心脏有病。

21.我觉得自己不是很有用。 22.我吸烟。 23.我独自不舒服。 24.我觉得不快乐。 25.我流汗。 26.我喝酒。 27.我很自觉。

28.我觉得自己像四分五裂。 29.我得眼睛又酸又累。 30.我得腿或脚抽筋。 31.我的心跳过速。 32.我怕结识人。 33.我手脚冰凉。 34.我患便秘。

35.我未经医师指示使用各种药物。 36.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哭。 37.我消化不良。 38.我咬指甲。 39.我耳中有嗡嗡声。 40.我小便频繁。 41.我有胃溃疡。 42.我有皮肤方面的病。 43.我的喉咙很紧。 44.我有十二指肠溃疡病 45.我担心我的工作。 46.我口腔溃烂。 47.我为琐事忧虑。 48.我呼吸浅促。 49.我觉得胸部紧迫。 50.我发现很难作决定。

心理压力量表说明

分数 PSTR压力程度分析 (93或以上)

这个分数表示你确实正以极度的压力反应在伤害你自己的健康。你需要专业心理治疗师给予一些忠告,他可以帮助你消减你对于压力器的知觉,并帮助你改良生活的品质。 (82~92) 这个分数表示你正经历太多的压力,这正在损害你的健康,并令你的人际关系发生问题。你的行为会伤害自己,也可能会影响其他人。因此,对你来说,学习如何减除自己的压力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你可能必须花很多的时间做练习,学习控制压力,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71~81) 这个分数显示你的压力程度中等,可能正开始对健康不利。你可以仔细反省自己对压力器如何做出反应,并学习在压力器出现时,控制自己肌肉紧张,以消除生理激活反应。好老师会对你有帮助,要不然就选用适合的肌肉松弛录音带。 (60~70) 这个分数指出你的生活中的兴奋与压力量也许是相当适中的。偶尔会有一段时间压力太多,但你也许有能力去享受压力,并且很快地回到平静状态,因此对你健康并不会造成威胁。做一些松弛的练习仍是有益的。 (49~59) 这个分数表示你能够控制你自己的压力反应,你是一个相当放松的人。也许你对于所遇到的各种压力器,并没有将它们解释为威胁,所以你很容易与人相处,可以毫无惧怕地担任工作,也没有失去自信。 (38~48)

这个分数表示你对所遭遇的压力很不易为所动,甚至是不当一回事,好像并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对你的健康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但你的生活缺乏适度的兴奋,因此趣味也就有限。 (27~37)

这个分数表示你的生活可能事相当沉闷的,即使刺激或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你也很少作反应。可能你必须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或娱乐活动,以增加你的压力激活反应。 (16~26) 如果你的分数只落在这个范围内,也许意味着你的生活中所经历的压力经验不够,或是你并没有正确地分析自己。你最好更主动些,在工作、社交、娱乐等活动上多寻求些刺激。作松弛练习对你没有什么用,但找一些辅导也许会有帮助。

自测成功心理倾向

不是测试你的技巧,也不是向你提出什么难题,只是对自己的成功心理倾向作个剖析,使你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和估计。

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并把反映你基本态度的答案记分。

A、非常同意B、有些同意C、有些不同意D、不同意

1.快乐的意义对我来说比钱重要得多。

2.假如我知道这件工作必须完成,那么工作的压力和困难并不能困扰我。

3.有时候成败的确能论英雄。

4.我对犯错误非常严厉。

5.我的名誉对我来说极为重要。

6.我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知道什么时候将会改变,并为这种改变准备。

7.一旦我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

8.我非常喜欢别人把我看成是个身负重任的人。

9.我有些嗜好花费很高,而且我有能力去享受。

10.我很小心地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某一个计划上,如果我晓得它会有积极和正面的成果。

11.我是一个团体的成员,让自己的团体成功比获得个人的认可更重要。

12.我宁愿看到一个方案拖迟,也不愿无计划、无组织地随便完成。

13.我以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为荣,但是我必须确定别人是否能正确了解我。

14.我的工作情绪是很高昂的,我有用不完的精力,很少感到精力枯竭。

15.大体来说,常识和良好的判断对我来说,比了不起的点子更有价值。

评分标准:

1.A:0 B:1 C:2 D:3

2. A:3 B:2 C:1 D:0

3.A:2 B:3 C:1 D:0

4. A:1 B:3 C:2 D:0

5-15均为A:3 B:2 C:1 D:0

评估:

0-15分:成功的意义对你来说,是圆满的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不是权力和精神的获得,因为你能从工作之外得到成就感,因此,可能不适合去爬高位,这个建议可以帮助你专注在实现自我的目标上。

16-30分:也许你根本就没想到去争取高位,至少目前是如此。你有了这个能力,但是你还不准备作出必要的牺牲和妥协。这个倾向可以促使你寻找途径来发展跟你目标一致的事业。

31-45分:你有获得权力和金钱的倾向,要爬上任何一个组织的高峰对你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且你通常能办得到。

第四篇:心态决定心理健康状态

随着教书时间的延长,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与台下的学生们交流的也越来越频繁。在这个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学生们的引导者——老师肩上的任务也愈来愈重了,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他们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自身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然后方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们在愉悦的、健康的状态中学习、成长。 面对这群被父母们宠着、被爷爷奶奶们惯着的“小皇帝”、“小公主”,老师们既打不得,又摸不得,只有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在学生家长及学校的严格要求下,一对多的境况往往让老师们压力重重。如若老师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受影响的恐怕就是整个班上的学生了。看完了学校发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这本书,我更加意识到教师适时地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还是很有必要的。

回想我教书近三十多年来的历程,有最开始的无所适从,有之后的摸爬滚打,有后来的慢慢适应。少数自尊心强的学生也曾使我黯然神伤,多动惹事的学生也让我为此伤神费力,诸多的另类学生曾使我小小的心脏翻江倒海„„蜕变的三十多年,数不尽的辛酸路中也曾收获许多幸福。三十多年来的时间,三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告诉我,学生们无论出现任何的异常行为我们都不能以棍棒的形式解决,更不能因此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而应该告诉自己他们还是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是一时的头脑发热造成的,他们的性格具有可塑性,我们完全没必要太把他们的过错当回事,而需要当回事的是我们老师该怎样正确地引导他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心态发生转变,我们老师们的心情才不会受到影响,我们才会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我记得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初一的男生。平时成绩不错,在班上的表现也不错,是老师们眼中的乖乖生。可是有段时间这名乖乖生出现了异常。那次,进了班上,学生们都在认真做题,他两眼圆睁,两只手握成了拳头放在桌上,嘴里不知道说什么,个子小小的他时不时还发出一阵阵愤怒的声音。当值日生告诉我这些情况后,我及时把他叫出去了解情况,当他告诉我他是因为别的班上的某一位同学的一句话、一种不可理喻的行为导致他非常生气时。我开始思索该怎样平复他的心情。看着他紧握着拳头,听着他脱口而出的那句:“我要去杀了他”的话语,我开始为他担心。我知道如果自己这样硬碰硬地用棍棒去打的话,这个学生一定会做出更过激的行为。我轻言细语地说:“老师知道你很生气,但是老师不想看到你这么生气,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好好把你的肚子里的怒气发出来。待会我们再接着聊。”说完这句话,我就转到一边。慢慢地,我看到他那紧握的拳头放下来了,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我知道他已经发完怒火了。我再次走过去,心想:果真每一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脾气,老师们还真的要习以为常他们的种种异常行为,不能随随便便地与他们大动干戈。这个时候,我告诉他同学与同学之间多多少少都会有摩擦,我们不能把这些摩擦无限地放大,而应该做一个心胸大度的人,必要的时候给予他们警告,毕竟还有老师在你们旁边。如果你真的„„我语重心长的那些话让他意识到了自己过于冲动的不对,也学会了遇到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明白了这些,日后的他乃至整个班上的学生都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自己当时的良好的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方能解决好问题。

前不久,云南广南一位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马老师因为班上一位女生作业没做完便责令班上的其他学生脱光她的上衣连续趴在讲台上三四节课,导致该名女生心里受到严重的创伤。马老师的这种极端的行为的起因或许是为学生们考虑,希望她上课认真听讲,多汲取一些知识,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她的这种出发点是正确的,可是她的这种类似于变态的体罚方式确实不对。如果她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种种差异性,行为习惯方面的种种不同性,她就一定能够正确地面对该名女生作业没做完的正常性。然后再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然这名学生作业没做完,肯定因为其他的种种原因导致而成的,我该怎样让她意识到她的这种行为习惯不好,引导她下次得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呢?如果这位马老师是这样想的,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几尽残忍的体罚方式。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极其的重要。而教师拥有怎样的心态就决定着他们是否是一位心理健康的老师。

的确,拥有良好的心态的老师们必然是一位心理健康的老师。一位心理健康的老师也必然很清楚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并不是按照老师们预想的那样,作为老师,应该要学会把学生的不完美看作一种正常的事情,而非全盘否定。适时的转变心态,恰当的时候心平气和,也是一种自我救赎。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倘若你把学生们当作恶魔,你就生活在地狱中;假若你把学生们当作天使,你便生活在天堂里。”

第五篇: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关键词: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 自卑 过度自信 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健康对现在的人而言已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了,健康的现在内容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生活在当下的人而言心理的健康已经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质量。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平衡的状态呢?怎样使自己有个不错的朋友圈子呢?怎样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有自信有魅力呢?怎样使自己对自我能力有个良好的评估呢?这些问题是大都是当代大学生迫切想解决的,而这些问号的本质就是怎样使自己有个好的生活质量。答案正确的自我认知。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分析我们才能更能适应大学生活,也才能更好的享受我们大学生活。

(一)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状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表现在很多方面。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 学业问题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知识,如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发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情感问题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大学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

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也不知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对分手,面对自己。

(三)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更多反映人们的一种性格特点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报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认识自我

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年级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完成角色的转变,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各个方面的适应。因此,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客观、公正、有效地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建立新的奋斗目标,对维护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心理学家网]

1、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知、自鉴是自励、自勉、自控的基础,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是建立理想自我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效地健康发展。大学新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不足、过去和现在,甚至将来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则有助于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大学新生总是看到自己的某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一旦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就开始怀疑自己,产生失落与自卑的情绪。如有一位来自农村的新生,由于在中学,英语课缺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到大学后每当上英语听力课时,面对老师的问题而不知所措,偏偏老师又记住了她的名字,总提问她,这时她就认为自己不行,变得非常自卑,又怕同学讥笑她,以至一上听力课就紧张,害怕上听力课。像这位同学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时应找到合适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一致。应采用类比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条件相类似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别人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础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应针对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位新生,从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了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在中学时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誉,又考进了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从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时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学里显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进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这使他从中学的尖子生,一个自尊心极强,一直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极为普通平常,他一 子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从自傲变得自卑。其实这位同学就存在着不能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位同学尽管在中学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学,环境变了、同学变了,大家可能与他都有同样的经历,这时他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这时出现成绩一般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时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提高成绩。

2、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反省自我即是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耐心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报告。通过对自我报告的反省,严于解剖自己,达到使自我评价更客观、更加独立与稳定。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还应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年级大学生应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是再优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别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看到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带来适应的障碍。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奋,成绩优秀,考人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她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市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体育课时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优美,上课发言时觉得讲话不如别人流畅,与别人交往时觉得没有别人有风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到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位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有一些他们的优势,如知识面、语言、外语、文体等,但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长处,如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这位同学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高自信心。

3、 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

“理想我”,是指个体理想中的个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 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现实我”, 即个体实际表现的自我,个体现实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 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过 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心理 系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越大, 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学新生应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 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我”,即不要将“理想我” 的标准定得太高;否则,“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太大差距, 别人的评价亦达不到自我的期望,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适应问题。

4、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还需要在对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形成前进的动力;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空虚无聊等体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一个逐步实现。每个目标还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是有益的

附:

校心理咨询中心:A210(020-36076168)

院心理部Q群:185314822

院心理部微博:计算机心理部

院心理部公共邮箱: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部

2011/11/2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辅导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