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技术论文

2022-05-16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机械专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职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以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期通过信息技术与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篇:机械专业技术论文

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对策分析

摘要: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相应的机械CAD软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这需要优化调整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提高此项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

科学技术持续且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之中,这其中就包括CAD软件技术。目前此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发挥较高的应用作用。正因如此,相关企业迫切地需要CAD软件技术相关人才,而中职应高度重视并且良好展开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

一、数控技术专业中机械CAD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机械CAD教学目的

机械CAD软件技术是一种辅助工具,通过计算机设计绘图,之后进行工程和技术分析,对相关文档予以处理和汇总。现阶段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机械数控及装修装潢等领域之中。尤其是机械数控方面,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比较复杂且精密度要求较高,需要有CAD软件技术的支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及相关规范要求而辅助工作人员专业化、规范化地展开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正因如此,机械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他们CAD软件技术应用能力,相应的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中纳入机械CAD课程,并且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机械CAD教学目标,即提高学生CAD软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1]

(二)机械CAD教学内容

对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中机械CAD课程教学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此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其一是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CAD理论知识及相关专业术语,以便学生能够看懂机械图纸。其二是学习使用CAD软件,要求学生能够记住CAD软件基本情况及各个功能,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其三是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图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将数控技术与CAD软件有机融合,完成机械设计。

(三)机械CAD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因CAD软件技术在机械数控领域之中越来越重要、有效,相应的CAD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此种情况下,为了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化CAD技术人才,在数控技术专业之中增设机械CAD课程教学。但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某些中职院校机械CAD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就是教学周期开始阶段仅设置了数控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等等,没有增加机械CAD技术的理论部分,在教学周期最后阶段才设置机械CAD技术理论与实践部分,致使学生学习数控技术基础知识与机械CAD技术理论知识脱节,难以将数控技术与机械CAD软件技术有效融合,灵活地运用两种技术来进行机械设计。

2.教学实践程度偏低

机械CAD教学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两部分内容同样重要,需要教师能够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支持下反复操作CAD软件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对现阶段机械CAD教学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大多数中职院校教师教学只注重理论部分的教授,严重忽略了实践部分,致使学生实践操作CAD软件技术的机会较少。又因为机械CAD软件功能较多,操作复杂,最好结合实际案例来实践练习,让学生在思考与操作的过程中逐渐解决困难,真正掌握机械CAD软件技术的应用。但大多数教师仅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提出的实践项目予以操作,并没有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实践练习项目,导致学生实践练习程度与范围有限,不利于他们熟悉CAD软件技术,更不利于他们灵活地应用CAD软件技术。[2]

3.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机械CAD技术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CAD软件技术,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关注机械CAD软件技术相关信息,了解并学习最新的机械CAD软件,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地教授和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知识与技能,为未来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奠定基础。但现阶段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仅按照教学任务要求,将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功能教授给学生,如画图命令的区分、操作手法的教授等等,导致学生对机械CAD软件了解不够全面、深入,更不能将数控技术与机械CAD技术有机融合,灵活应用,良好地展开机械设计和绘图。

二、数控技术专业中机械CAD教学的强化对策

(一)优化设置机械CAD课程及教材

为了能够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控技术专业知识,包括机械CAD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当在强化机械CAD教学之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械CAD课程。也就是将机械CAD理论知识融入到数控技术基础知识中,让学生在教学周期开始阶段系统地学习绘图知识、数控知识及机械CAD知识,在教学周期最后阶段系统地实践练习数控技术、机械CAD技术,以便学生在反复学习与练习中逐渐将制图原理与机械CAD技术结合起来,科学设计与绘制机械图纸。另外,教材是学生有效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工具,要想使学生掌握最新、最全的专业知识,就应及时更新教材,摈弃其中陈旧的、落后的内容或知识点。

(二)强化机械CAD实践教学

要想使学生学习机械CAD软件这门课程,灵活地、有效地应用机械CAD软件技术,需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知识教授的局面,应当强化实践教学。也就是对学生实际情况予以了解,同时明确机械CAD软件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结合理论教学情况,合理地设置实践教学活动,遵循循序漸进的原则,让学生先了解机械CAD软件,之后掌握机械CAD软件功能及操作方法,再之后熟练运用机械CAD软件,最后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机械CAD软件设计和绘图。

(三)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以教师对教育教学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水平,应当正确认识到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逐步弥补教师不足或问题,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为此,学校方面应对教师日常教学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明确教师存在的不足,进而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比如专业知识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素质教育等等,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3]

结束语:

现代化的今天,数控机械领域之中机械CAD软件应用越来越重要,这使得机械CAD软件技术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即满足社会及企业人才任用需求。为此,中职院校应积极并且有效地开展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但实际情况则不然。目前诸多中职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未能熟练地掌握机械CAD软件。基于此,应通过优化设置机械CAD课程及教材、强化机械CAD实践教学、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等做法来改变现状,提高机械CAD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小刚.“机械CADCAM应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65(11):253.

[2]尹晓丽,王国栋,孙凤,等.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线上与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机械CAD/CAM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32(1):59-62.

[3]徐文俊,郑丽文,申文权,等.一种基于MasterCAMX5和数控加工中心的零件表面雕刻技术[J].林产工业,2018,45(5):55-59.

(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作者:廖凤英

第二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研究

摘 要:中职教师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以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期通过信息技术与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机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网络化、信息化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也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专业教学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以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为例,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与辅助应用进行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机械专业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涉及记忆的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如果采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容易导致课堂氛围沉闷,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将机械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跃课堂氛围。例如,教学有关机械装配的内容时,受教学条件限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多种零件的功能与装配显然不现实。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这样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装配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下载保存课件,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如,在教学平面连杆机构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生动形象地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原理,使学生清晰地看到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过程和速度变化,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记忆有关平面连杆机构的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条件的限制,将传统的语言描述和动态的演示充分结合,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机械专业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复杂,教师若采用口头教学策略,有时难以让情境再现,学生理解起来颇为费劲。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实现由抽象内容向形象内容的转换,有效降低教学难度。以线齿轮教学为例,其中的渐开线内容比较抽象。两个齿轮的啮合部位在实际工作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转动距离是随之变化的,假如采用曲线,可能导致齿轮在瞬间的转动速度不断变化,也就是常说的瞬间速度不相等,但采用渐开线的话,任何时间齿轮的转动都是匀速的,就不会出现脉动性。如果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模拟这一完整的动态过程,使渐开线的每一个点的受力状态得以呈现,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又如,切割体视图剖后结构是机械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动态的特点,向学生呈现物体分割的动态演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这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

可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机械专业原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将静态的文字、动态的演示以及声音与图片有效地融于一体,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习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作为新时代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意识也同样重要,而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交互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能开拓教学新气象。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程有关三视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UG、Master Cam等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动态演示相关的制作步骤,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主动地观察实物的立体图形,在直观形象的展示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制图方法。在这个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充分激发,创新意识必然增强。又如,在“读组合体视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寻找答案,然后再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引导,如呈现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想象力补画左视图。这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思维。

总之,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注重情境再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进宝贵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突破教学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水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赵成喜,陈金萍,胡文静.现代信息技术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5).

[2]华宏伟.机械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2(03).

[3]叶建华,曾寿金,晏岱.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整合[J].韶关学院学报,2012(10).

作者:徐琪鸣

第三篇:试论机械类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摘要:随着职业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中已经变得愈发重要。机械类专业知识的复杂性较高,其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理论知识和图表结构内容,知识构成也较为复杂,学习起来难度系数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通过高效学习获得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机械类专业教学,能够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其对知识的直观印象,进而全面提升他们对机械知识的学习水平。本文将针对机械类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策略

0 引言

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出发,其本质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精尖、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应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并未找到适合的授课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机械类专业知识教学时,仍多采用言语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收益,这样不仅无益于学生从更深层次掌握相应机械专业知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机械知识体系的构建。将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融合,能对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产生极大优化,消除传统授课模式下的局限性,丰富机械类专业教学的内涵,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收益。因此,广大机械类专业教师要勇于革新自身授课观念,着眼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以此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双向发展目的,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保驾护航。

1 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1 满足学生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要求逐渐提升,很多学生在学完相应机械课程后,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师若想切实获得更高的教学收益,要准确把握中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和实践能力,尽可能选择一些趣味性强、学习自主空间较大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以一个快乐的心态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擅长于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让学生对抽象的机械专业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对其之后步入工作岗位有重要意义。

1.2 符合教改要求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型人才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国家对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的信息化改革愈发重视,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多个重要文件,以此来为职业教育未来的信息技术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将机械类专业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不仅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也是国家极力推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1.3 促进教师发展

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广大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师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融入到专业授课的过程中,以此提升自身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更多先进、科学的机械类知识内容,为他们之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中职学校教师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融合,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通过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机械专业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观念得到极大更新,这对促使其综合执教素养的全面发展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1.4 解决教学问题

在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始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在以往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进行授课时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讲授上,进行授课时也常采用“教材+口授”的方式,学生难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實际问题,不利于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他们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以此促进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并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从而有效解决诸多教学问题,让机械类专业教学的授课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 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融合的策略

2.1 以多媒体多维度呈现,提升机械课堂趣味性

在以往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深入思考趣味性在机械专业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通常更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上。但是,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趣味化的课堂内容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事实上,部分教师仍在用“黑板+教材”的方式进行机械类专业教学,这样很难让学生较为直观地了解机械图形的布局、机械设备的构造,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掌握机械类知识的难度,导致其逐渐学习机械类知识的兴趣不高,主动性降低。基于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机械授课内容以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图文并茂的呈现,激发学生对专业机械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将抽象知识在脑海中具象化,从而提升机械课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发动机的分类”部分时,若是中职教师单凭语言对学生讲授四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的区别,学生将会很难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更不要说在心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发动机教学资源,并制作成视频、图片等形式的课件,而后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为其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以此促使中职生主动对机械知识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视频,学生能认识到: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中完整运动四个行程,从而形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是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进行两个行程,完成一次工作循环的是二冲程内燃机。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还能了解到四冲程内燃机常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而二冲程内燃机常用在摩托车中。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机械类课堂中,学生将会从课上感到更多的趣味性。

2.2 以微课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理解水平

通常来说,中职学校机械类课程的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但是,中职阶段的学生身心尚未发育完善,在理解一些具有难度的重点机械类内容时,很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基于此,机械类专业教师应该认清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为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武器帮学生扫清障碍。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机械类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要了解中职学生的三状态,即他们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和学习状态,确保其能以较为昂扬的姿态投身到机械类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数控线切割机床”这部分内容时,很少有中职学生对此类机械设备的内容有深入了解,因此在学习时会感觉非常吃力,尤其对于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知之甚少。基于此,教师可以制作线切割微课视频,以此更好地为学生示范线切割操作流程,还可在微课中展示相关设备的剖析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项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不仅如此,为提升授课效果,教师还能在微课中插入一些操作动画,让学生对数控线切割机床的重难点知识内容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制作线切割微课视频时,教师要格外对微课时长提起重视。一般来说,若是教师制作的线切割微课过长,中职生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微课内容中,从而会影响微课的教学效果。同样地,若是微课过短,机械类专业教师很难将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知识完整融入微课视频中,这就丧失了教学效果。因此,中职教师最好将微课控制在8分钟左右,这样方可凸显出其“短小精悍”的特点。由此可见,合理将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融合,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

2.3 开展校企合作实训教学,发展实践应用能力

机械类专业教学不仅包括课上,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也非常重要。通常来说,中职学校的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自学应用能力,这也是影响中职生学习质量的一大因素。尤其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对所学机械类知识进行复习、探究,以此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应用水平,这对其之后构建完整机械知识体系将会有很大帮助。但是,很多学生难以在第一时间解决校企合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就导致其难以养成良好自主探究习惯。基于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信息化自学平台,将实训过程中涉及到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上传,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针对机械类专业,教师还可将一些拥有三维建模功能的软件资源上传到自学平台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要下载,以此加深对不同机械设备的了解程度,提升其在校企合作活动中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部分学生在理解一些机械设备的三视图时存在一定困难,这时他们可以到信息化自学平台上下载Master cram或UG等软件,利用其中的3D建模功能建立设备的简化模型。学生可以通过鼠标控制模型的旋转方向、角度,还能利用放大、缩小等功能对部分机械设备的结构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此外,教师还可在信息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作业。在讲解“机用虎钳的装配和测绘”之后,笔者便为学生布置了“绘制机用虎钳的零件草图”这一作业。很多学生像是借助信息技术,从网络寻找了机用虎钳的比例尺和定位布局,而后在自学平台上利用Master cram制作了零件的大致外形和内部构造,并其中的重要图线进行了加深。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都顺利完成了作业内容,并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上传到了信息化自学平台的“课后作业”模块。这种具有一定拓展性质的作业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對其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机械类专业知识,全面发展自身实践应用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3 总结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机械类专业教学融合为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现实意义。教师应时刻秉承创新化与现代化融合的教学观念,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以学生对机械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提升目标,全面加强对机械类专业教学的革新。通过将微课视频、多媒体设备、Master cram软件等辅助手段融入到机械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能切实提升中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进而促使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彭强.中职机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解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70,73.

[2]莫春柳,陈和恩,李冰,黄宪明,韦宇炜.提高“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学资源有用性的方法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55):191-194.

[3]杨庆东,谢新伟,张怀存,王科社.融合信息和制造技术促进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04):46-47,50.

作者:杨桂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梦想为话题的议论文下一篇:中国联通客服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