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2022-10-13

第一篇: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立法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

第一,立法经历了由野蛮向文明转变的发展历程;第二,立法的目的和作用经历了由治民、治国逐渐向为民、为国转变的发展历程;第三,立法制度日渐走向正规、完备和法治化;第四,立法技术经历了日渐科学的发展历程。

立法学所研究的法,是指国家法,即表现为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特殊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法是调整人们是行为或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第二,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因此它表现为国家意志; 第三, 法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第四,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第五, 法具有普遍性、确定性和公开性;

第六, 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社会规范。

立法概念:

立法是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解释和废止法的活动。

立法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 第

二、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 第

三、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第

四、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

第五、立法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解释和废止法的活动。

立法的功能是指立法所应当起到的效用。

一、立法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二、立法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三、立法为人们提供特殊的行为规范。

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主原则

在民主国家,立法是表达人民原则的活动,因此,民主原则是民主国家立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立法的民主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立法主体民主化

2、立法内容的民主原则

3、立法过程的民主化

二、法治原则

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而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立法的法治化问题,法治原则也因此是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立法的法

治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立法权限的法制化

2、立法内容的合法性

3、立法程序的法定性

三、立法的国情原则

立法的国情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在立法中的体现。国情,是指一国的实际情况和根本特征,内容主要包括一国的生产方式、国家制度、政治形势、科学文化、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根本特征。由于立法对国情具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因此,立法必须遵循照顾国情的原则。

1、立法对国情的依赖性

2、国情因素对立法的作用

3、中国立法与中国国情

立法主体的概念:

立法主体是各种立法活动参与者的总称。对它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界说。一是法治说,二是功能说。

立法主体的种类:

立法主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是作为立法主体的国家机关。第二是作为立法主体的其它社会组织。第三是作为立法主体的主权享有者。第四,作为立法者个人的立法主体。

立法机关

一、立法机关的概念

立法机关是国家政权机构中地位最高的,以立法为主要职能的甚至是唯一职能的,以议事形式进行立法活动的,制定、认可和变动法律的国家机关。通常指议会或权力机关、代表机关。

二、立法机关的产生方式

立法机关的产生有选举产生和任命产生等方式。

三、立法机关的职能

立法机关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和监督法实施的权利;一定的人事权;批准或通过国家预算、决算权;质询权;国政调查权。议员作为议会最基本的单位,享有特殊的人身权、言论权和诉讼权以及相应的物质待遇权。议员同时要承担义务、履行职责。议会委员会是立法机关最主要的工作机构,各国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职能一般都有提出议案的职能,审议议案的职能,检查监督政府活动的职能,工作建议的职能等。

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一、国家元首及其立法功能

国家元首在立法领域行使的职权和起的作用主要有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关权。

二、行政机关及其立法功能

行政机关是以行政为主要职能而兼有立法功能的立法主体。行政机关的立法功能在立法主体群体中仅次于立法机关。

三、司法机关及其立法功能

司法机关的主要职能是司法,即审判。但它通常也对立法发生一定的作用,比较普遍的是司法机关具有进行司法解释的权力。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普通法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创制判例法对立法发生重大影响。

立法权的概念:

立法权是由特定国家机关行使的,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的,用来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综合性权力体系。

立法权的的地位与特征:

立法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力体系。作为综合性权力体系,它由多种级别、多种类别、多种内容、多种形式、多种结构的具体的立法权所构成,而不是单一的权力结构。

立法权限范围

一、立法权限的概念

立法权限范围,就是立法主体行使立法权的界限。立法权限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指立法权可以和应达到何种界限,一指立法权不能超出何种界限。就是说立法主体行使的立法权,必须在某个范围内行使,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确立立法权限的意义主要原因之一是防止专制擅权。

二、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模式

从世界各国看,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权限划分有四种模式:中央集权模式、地方分权模式、集权分权模式、分权集权模式。

三、我国立法权限划分的概况

根据《立法法》,依次介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国务院的立法权限、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限范围、国务院各部门的立法权限、地方政府的立法权限。

立法决策

一、立法决策的概念

立法决策是立法决策主体就未来的立法目标和方案进行决定的活动过程。我们这里所指的立法决策主体主要是指有立法决策权的立法决策主体,即具有法定立法权的主体。

二、立法决策的种类

立法决策按决策主体分类,可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按立法决策的空间范围分类,可分为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按决策的规律性程度分类,立法决策还有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的不同。

三、立法决策的原则

立法决策的原则有民主原则、科学原则、最大效益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

四、立法决策的步骤

立法决策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发现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

(三)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作出最后抉择。

起草法案

一、法案起草的内涵

法案起草是指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团体和个人或受其委托的机关、团体和个人,将立法提案以书面形式形成文字的活动。法案起草必须要有相应的起草机关、起草班子和起草人才能进行,它们共同组成法案起草主体。我国现行法律对哪一方面的法律应由哪些机关负责起草,并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但在实践中,通常是由法律议案的提案人或提案人所属部门或工作机关负责起草。

二、法案起草的过程与步骤

法案起草的过程和步骤:

(一)做出起草法案的决策。

(二)确定法案起草机关和组织起草班子。

(三)明确立法意图。

(四)进行调查研究。

(五)拟定法律草案。

(六)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法律草案。

(七)形成法案正式稿。

目前我国在法案起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追求部门利益的倾向突出。另一方面的问题是起草技术方面的,我国的法案起草人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立法素质的培养,熟练掌握立法起草技术,进一步搞好法案起草工作。

第一节

立法程序原理

一、立法程序的概念

立法程序是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是立法活动中限制立法者恣意,使法律充分体现正义的正当法律程序。

二、立法程序的功能

立法程序的功能包括约束立法者的权力、体现立法民主、平衡立法中的利益冲突、规范立法秩序和提高立法效率。

三、立法程序的原则

立法程序的原则有程序公正原则、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公开原则、程序自治原则、多数人决定原则等。

第二节

提出法案

一、提出法案的内涵

提出法案是指依法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依法定程序向有权立法的机关提出有关制定、补充、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提议和草案的活动。

二、提案权的归属

因各个国家政体、国体和国情不同,提案权的归属也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类:议员或代表、议会委员会和议会领导机关、行政机关(政府)、国家元首、一

定数量的选民、最高司法机关、联邦制国家的成员国或下一级政权。各国在提案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一些具体要求和规定。如提案的范围,不少国家规定,提案人应当在职权范围内行使立法提案权,提案人超越职权提出的法案是无效的提案。另有不少国家对法案提出的时间上有所要求。也有不少国家规定,提案人应当向指定的接受对象提出法案。还有许多国家规定议员提出法案必须符合法定人数,以及法案的提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应当阐明案由、理由、具备法案条件。提出法案后的程序是法案列入议程,许多国家对法案列入议程都作出了规定,列入议程的法案须经一定的机构的筛选。这是提高会议审议效率的要求。在我国,法案列入议程的决定权由人大主席团或委员长会议掌握。

第三节

审议法案

一、审议法案的内涵与意义

审议法案就是由有权机关对列入议程的法案进行审查、讨论、辩论,使法案得到论证、修改、补充和完善的专门活动。

二、审议权的归属

在世界各国,审议权的归属一般具有专属性和排它性,只能由法定主体掌握。一般来说,立法机关的全体会议、领导机构和专门委员会都具有审议权。只是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侧重,有的国家审议权主要由立法机关的全体会议掌握;有的国家审议权主要由专门委员会掌握。各个国家审议权归属的不同和差异决定了审议程序也不一样。

在我国,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案的程序不完全一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案的程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三审制”。

议会大会的审议和专门委员会的审议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在各个国家二者往往结合在一起。二者的审议程序并不相同,议会大会的审议程序在许多国家采用的是读会制度。议会大会的审议程序中,讨论和辩论是审议法案的主要方式。为保证议会讨论秩序,每个国家的立法机关都制定了讨论的规则。

第四节

表决法案

一、表决法案的内涵

表决法案是指立法机关对法案最后的正式态度,即同意或不同意的态度。它是立法程序中最关键的、决定法案命运的阶段。

二、表决的方式

表决法案的方式分公开表决和秘密表决、整体表决和部分表决,另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是公民公决。

三、法案的通过

法案通过的原则是多数人决定原则,多数人决定的多数分普通多数和特殊多数,在不少国家,法案经过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后便成为正式的法律。但在一些国家并不一定。法案通过后仍可能会改变。因为在有些国家有立法复议、公民公决、立法否决制度和违宪审查制度等制度。在我国,全国人大审议的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五节

公布法案

一、法案公布的内涵和意义

公布就是广而告之,让立法机关制定的法为人民所知晓。

二、公布法案的主体

公布法的主体各国并不相同,有的是国家元首,有的是立法机关领导机构。许多国家都规定,法案经过议会通过及有关方面复议或批准后,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公布。也有的国家对公布法的时间没有作具体规定。

三、法案的公布与生效

法公布的时候,不一定法就立即生效。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法公布的时候,法就自然生效。二是法公布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生效。三是法公布后按到达时间计算生效时间。公布法的方式各国一般都是一致的,都是在立法机关的刊物或指定的其他刊物上公布,在其他刊物或用其他方式公布的法不算是正式的法的公布。根据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在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立法法还规定其他各级立法主体公布法的标准文本。

第六节

立法听证制度和专家立法制度

一、立法听证的概念

立法听证制度,是指立法机关为了收集或获取最新立法资料,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当事人、与议案有利害关系的人或有关议员到议会委员会陈述意见,为委员会审查议案提供依据和参考的一种立法制度。听证(hearing)来自于西方的司法审判的制度,司法上听证制度的思想起源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正义”观念。立法听证制度最早是由美国将渊源于英国的司法听证制度改造而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立法听证制度又移植到了日本,后来拉美一些受美国影响较多的国家,也实行了立法听证制度。各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具体规定有一定差异,但作用却基本一致,首先,它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需要,使立法机关立法更加民主化。其次,立法听证可使立法机关更广泛地收集立法信息。再次,立法听证可以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第四,可以减轻立法机关的立法任务。

二、立法听证的功能

立法听证制度的着眼点主要是弥补立法程序在民主方面存在的缺漏,其次也有立法科学化的考虑;而专家立法制度则着眼于使立法程序更加科学化,其次也完善了民主的形式。

三、我国目前有关立法听证的情况

我国《立法法》第一次在立法程序中规定了听证制度。

四、专家立法

从世界各国的专家立法制度来看,虽然因其立法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从其注重的内核来看,却是一致的,就是承认并注重专家在立法中所起的作用。专家立法制度的作用在于:第一,使法案更具备科学性、可行性。第二,更全面地收集信息。第三,发展了立法民主化的形式。

立法技术

一、立法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二、立法技术的主要内容

立法技术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其核心部分是法的结构技术和法的语言表达技术,也称为法律结构技术和立法语言技术。

法律结构技术又分为法律内部结构技术和法律外部结构技术。

立法语言技术要求准确、简明、规范、严谨、立法语言还应包括合理地运用模糊语言技术以保持法律规则充分的适应力。

第一节

立法监督概述

一、立法监督的概念

立法监督,是指有权主体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活动实施的监察和督促,它是国家权力的运作形式之一,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二、立法监督的构成

(一)立法监督的主体

一般有代议机关、司法机关、专门机关及其它。

(二)立法监督的客体

立法监督的客体范围包括立法权的运行过程和立法文件两方面的内容。

(三)立法监督的方式

主要有批准、备案、撤销、审查、复议等几种方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监督制度

一、立法监督的主体

有权实施立法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二、立法监督的客体与对象

不仅包括法律,而且包括行政法规,不仅包括法定立法,而且包括授权立法。

三、立法监督的方式

主要是批准和备案来进行。除了前面两种主要的方式以外,我国立法监督主体还通过法律、法规清理,行使撤销权等方式进行立法监督。

第二篇:如何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

浅谈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规律

在这次学习中,听了北京教育学院高明书教授的讲课,通过对专题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了中小学生的认知和人格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敏锐地意识到目前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根据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理心理特点、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应该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格状况总体看是健康的,但是,改革开放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活力机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一切必然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灵,某些影视、歌舞厅及电子游戏机也无不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的误区和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都误导着青少年人格的发展。 下面分别描述下我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如果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危机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而适当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发展危机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发展,不适当的教育则会阻碍个体的发展,因而,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独特性。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最为重要的第

四、第五,更需要教师在了解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危机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景,在活动和交往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或者迟滞,以至于导致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一生。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制约学习内容的深浅,制约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人格教育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 ,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 ,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塑造和品格养成的教育。

总之,通过这次国培视频的学习我认为:在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中, 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提高全体学生语文学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教学策略研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整体素质,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篇:遵循中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浅谈中小学生人格的培养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应该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格状况总体看是健康的,但是,改革开放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活力机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一切必然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灵,某些影视、歌舞厅及电子游戏机也无不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的误区和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都误导着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因此,在看清目前小学生人格发展主流健康向上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或为金钱所诱惑、理想模糊、贪图玩乐;或自私狭隘、孤僻封闭、固执偏面;或缺乏毅力意志,经不起一点挫折,生活上缺少自理能力,学习上知难而退,畏学、厌学、逃学……这种种现象,归结起来,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敏锐地意识到目前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以崭新的视角进行认识,根据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智力状况、生活经验,以及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文化情景等因素,通过分析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发现并掌握学生人格培养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操作策略,努力培养出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为基础,具有知觉的现实性和自我的客体化、具有毅力意志、经得起挫折考验、具有广延自我、协调相融的能力。

(一)适当灌输。

人格具有社会性、阶级性。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道德情感、行为准则等都不可能超脱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范畴。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培养他们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念,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行为。由于儿童认识领域较狭窄。认知能力较低、生活经验较贫乏,因此,对人格内核中一些深刻的理念、抽象的思想等必须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易感易知的灌输引导。可利用视听说唱演多种媒体或方法,如诵读《中小学生守则》、《新三字经》、《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观看《礼仪课间操》录像或反映模范人物正确人生观,高尚道德情操、具有完善人格的影视作品学唱《礼貌歌》等有关歌曲,听、讲故事。组织他们自己排演有关的小节目。通过这些生动的学习,受到人格教育。特别是各学科教学也应该开掘本学科领域的人格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渗透,充分发挥主渠道的教育作用,真正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实践体验。

成就感对人格发展有极大影响。因而通过创设情境、模拟环境,激发成就动机,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成就欲望得到满足,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以及形成对目标执着追求的稳定品质能起到明显作用。“通过集中精力和刻苦努力,能在圆满完成工作时感到愉快”,从而生成一种“勤奋感”。其实,在实践中体验成功,各学科教学中都可以相机进行,如在完成数学习题、作文!学会一首歌、一幅画、一项体育技能时,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功的愉快,教师应加以鼓励,趁热打铁,培育其自信力、自尊心和追求更高目标的热情。此外,我们更可以有计划地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氛围。比如举办书画、歌咏、讲演、体育等各种形式的竞赛,激发他们比平时更为强烈的成就欲望,体验更甜蜜的成功喜悦,从而加大对学生的这些人格特质培养的强度和力度。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我们还可以在实践中有意识、有量度的给他们设置一些困难,让他们面临挑战,甚至受到一些挫折,以便使他们感受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奋斗和努力,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在成功地掌握一些简单军事技能的同时,由于严格的训练,也锻炼其坚毅的意志品质。

(三)转换角色。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要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归根结蒂,就是要培养“社会的人”,人格的形成本来也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环境的前提介入,让儿童成为模拟的社会角色,对其人格发展起较大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担当自己向往的角色,如科学家、宇航员、作家、画家、记者、解放军战士等,顺应他们渴求的情感趋动,让学生进入角色,畅谈怎样当好所向往的角色。使之产生一种特定的角色意识,以社会角色来同化他们,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儿童的人格水平。再如让学生走上社会,到马路上做小小交通警、小小环保员、到商场当小小售货员、到地方向残疾人伸出友爱的手……直接充当社会角色。进一步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同情心、交往合作能力等。

(四)“强化”刺激。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格是可变的,并且此种变化是终生不断的。而变化的原因在于人的一生中的环境改变。根据斯金纳的理论,人的行为可以因产生愉快的结果被加以重复,可以因产生不愉快的后果而得以避免。其间,“强化”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教师只要把握强化程序,运用恰当的强化物,就可以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运用强化理论,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诸如守纪,关心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等等时,我们应及时强化、赞赏、表扬、表示关注、抚爱或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这些适当的强化物,使他们产生愉快感,来巩固这种良好行为。教师通过抓住学生身上点点滴滴的良好人格表现,及时强化,以逐步形成其健康人格。

(五)行为矫正。

对已经出现在一些青少年身上的不良人格表现加以矫正。例如对于某些儿童的攻击(挑衅)性行为,可以采用不理睬、不关注等消极强化,使他们得不到愉快的结果(如成人的赞赏),从而使这些行为逐渐消退、避免,也可以采取批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从而使其改正自己的行为。行为矫正,也可从满足人的正常需要来施行。

人类有一些本能化的需要,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几个渐次提高的“层梯”,一旦各层次需要直至自我实现需要得以满足,那么其人格发展就到达了一个最完善的境界,否则就会产生某些人格缺陷。

不少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提高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摆在我们老师的面前。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

总之,通过这次国培视频的学习我认为:在我的物理教学工作中, 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物理学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物理教学策略研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与物理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就是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经验为参考,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整体素质,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篇:如何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更应该注重青少年身心发展,塑造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注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更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顺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个别差异性等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对青少年给以正确的引导,并采用高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在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期,达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

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进行有效教学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它不是个人意志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共同模式和个体差异,遵循其中的规律,合理的设计教育活动,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青省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表现在生理方面,儿童的身体发展由软弱到逐步强壮,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后才会用腿走路。(如我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站、岁走”)。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

是随着人的成长发育而不断发育完善的,重量也是逐渐增长的,如:新生儿约为390克,8-9个月的乳儿为660克,2-3岁的婴儿为990-1011克,6-7岁的幼儿为1280克,9岁的儿童为1350克,12-13岁的少年儿童脑重量已接近成人即1400克。

表现在心理方面: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识记、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的情绪反映到高级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儿童的认知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规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

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相当于幼儿期。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

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期,约

11、12岁,接近于成人的思维。这一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做好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

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工作中,每学期开始分伊始,都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本学段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让教师明在本学段中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有效的避免了传授知识偏离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基础,反之,会使教师传授的内容出现低于或高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有的教师盲目的提高教学的难度,而出现学生对所学知识不理解,教师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某一解题规律,这些虽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但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成绩。另外,我校还组织教师的帮带作用。同样是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上一学年的教师对下一学年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是专业的文化知识、基本教学方法,而是找出自己在本学段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败的原因,因为避免下学年的教师再犯同样的错误,几年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按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设计教学预案。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这样才能提高质量。抓好重点,就是要把基本概念、

基本技能当作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对话、议论、讨论进行作业及其评议,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在重点问题上不能马虎,如果搞成“夹生饭”,学生一知半解,以后即使教师多次采取补救措施,也难补学生的知识缺陷。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它是针对具体的学生而言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难点;每个难点都有不同的形成原因。所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要针对学生的困难所在采取措施:如果学生缺感性知识要加强直观;学生基础差要注意为他复习、补课;概念、公式或技能本身过程复杂的,则要进行分解,分为几个层次、部分或步骤以便于逐步掌握;难点过于集中,可以适当分散。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不可违反。无数实践证明,教学不可“躐等”、“跃进”。如果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一味搞突击、赶进度、跳跃前进,那必定是“欲速则不达”,以学生接受不了而失败告终。如果循序渐进教学,学生的基础打好了,认识能力提高了,学习进度自然会加快,效率自然会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样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的顺序性展开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在我校开展的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按不同的年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一年级的同学,我们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二级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三年级以感恩教育为主,四年级以良好个人意志品质为主,五六年的学生以接近成人的思想水平,我们则以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教育为主。这校,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不但在学习上有收获,而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形成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现在的家长往往忽略了学生成长的顺序性,他们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成绩,从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把学生送到各种补习班,学习超出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任务,这样有的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的家长忽视小学的教学工作,认为小学的知识内容少,必认真,到中学和高中再努力也不迟,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如果说教学上能一飞冲天,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设小学、初中?直接教高中的内容不就行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认为,不但要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样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这校才能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因此,无论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思想品德的培养,都必须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逐渐地进行,既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也不落后而违反客观规律顺序。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总体上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一般认为,青少年整个身心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时期:乳儿期 (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3-6、7岁);学龄初期或童年期(6、7-11、

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

11、12岁-

14、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初期(

14、15岁-

17、18)。

在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 如童年期(

6、7岁至

11、12岁)的学生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还不易理解。少年期(

11、12岁至

14、15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还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青年初期(

14、15岁至

17、18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理想,关怀未来的职业。 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段实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防止搞“一刀切”、“一锅煮”,既不要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中学生当小学生看待。

如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多讲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对少年期的学生,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对青年期的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逻辑的思维能力,向他们进行革命的理想教育和升学就业的指导。比如:对于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教学则采用比较活泼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我们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预案,让枯燥的知识在丰富的活动中完成,比如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我们尝试编创儿童喜闻乐见的歌诀的方式来学习汉语拼音知识:根据发音的方法,我们创编儿歌如:教学四声调知识时,我们编了“一声平(ˉ),二声扬('),三声拐弯再向上(ˇ),四声快快往下降(`)”。教学6个单韵母时,我们编了“嘴巴张大

,嘴唇拢圆o o o,小嘴一咧e e e,牙龄对齐i i i,小嘴一突u u u,撮个小圆

。”在

教学复韵母时,我们创编了“复韵母发音要牢记,看前音,摆口形,发前音向后滑过去。i(i唉)”。在教学声韵母相拼的两拼音时,我们分别用动态图片出示声母和韵母,然后演示两音“相碰”成一个音节,再用“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这句简单的歌决来帮助学生理解两拼音的拼读方法,这样,学生在背诵歌诀的同时,就会反复揣摩“前音轻短后音重和两音相碰”的意义,很快掌握拼读两拼音的技巧。在学三拼音时,我们创编了歌诀“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相连要顺当”等等,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拼读技巧,而且能根据方法,举一反三,自己开动脑筋来学习。我们不可以根据字母形状、重要的知识点等来创编儿歌。当然,我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精力和才华去进行创编,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想到,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去解决,比如上网查阅资料、和同伴交流等等。再如数学教师,对于

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以直观教学为主而对于

三、四年级的学生则以探究知识的形成为主,五六年的学生则以发展他们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同时,我认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有很大的联系,在教育教学的原则中我们可以交互使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应看到这种阶段性是相对的,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持续发展的关系,不能人为地截然分割和对立,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既不能“躐等”,也不能倒退,既不迁就现有水平,又要促进和提高身心发展的水平。要把教育设在“最近发展区”,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能接受的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让学生 “跳一跳,摘个桃”,从而使教育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各个部位各种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如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两次高峰:第一次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平均身高增长25厘米,体重增加7公斤;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期,平均身高每年增长7-8厘米,体重增加5-6公斤; 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

第二,人的身心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趋于成熟,而有的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在心理方面,感觉、知觉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就是指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最适宜于形成的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或在这一时期受到阻碍,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弥补。例如:洛仑兹研究的鹅的认母行为,1935年洛仑兹在研究刚出生的小鹅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当小鹅第一个见到的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的是洛仑兹时,就跟随洛仑兹走,并把它当成母亲。可是洛仑兹后来又发现,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

妈妈还是洛仑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于是洛仑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士也曾做过类似的实验,只不是他的实验是一项惨无人道实验,他把孤儿院里的一批新生儿放在与世隔绝的暗室内生活,除了给食物外,不给任何外界刺激。一段隔离生活后,这些小儿脑功能逐渐衰退,直到痴呆。后来,在被迫停止实验后,虽有少数小儿恢复了,但大多数孩子毕竟未能恢复到正常智力水平。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对近千名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说,假设一个孩子17岁所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这段时间,他已获得了50%的智力;4-8岁,他又获得30%的智力;其余20%的智力他将在8-17岁这9年中慢慢地获得。

发展孩子的智力,应掌握孩子学习的关键期。研究证明:耳聋儿童如果在1岁前被发现而给他助听器,就能正常地学会语言发音。如果1岁以后才采取措施,学习发音就会变得十分困难。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正常语言环境中,这个时期儿童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如果让儿童生活在非母语的环境中,用不了一年就能学会日常口语。相反,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其后就很难再学会说话,狼孩的情况就是这样。

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曾读过一本书是《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讲述的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威特先天不足,于是,威特针对小威特的情况制定了一套教育计划,以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结果令人惊叹:小威特8岁时已能自己运用德、法等6种语言,通晓物理、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入大学,14岁获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法

学博士学位,成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关键期是就成熟与教育的关系而言的,抓住关键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儿童关键期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官关键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4、语言关键期(3~6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像力关键期(2-8岁):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8、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9、黄金阅读期(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10、思维关键期(10—11岁):存在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这个转折时期即为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的关键期,我们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制定了不同的教育

教学重难,比如我们抓住8至14岁的最佳阅读期,在小学的整个阶段,我们都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一项重点内容来抓,每学期要求各班有读书计划,学校每天早自习前10分钟是自由阅读时间,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每学期要进行读书心得的评比活动等,同时将此项活动大队部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一项指标。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也针对学生的不同关键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

五、六年级则侧重利用思维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说:同样是《观察物体》,在低段中,主要是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等活动中去感知,而在高学段,则让学生先在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中去认识不同的物体,然后再回归具体的实物,进一步加深对物体特点的认识。同时,在完成本学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能力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是我校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因为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学前阶段,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外语的效果不如一个学前儿童学习两年的效果的原因。而我们的学前的孩子却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教师不要把英语教学当成课本来教,要为学生创设大量的学习语言的环境,积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倡学生在平时的语言交往中使用常用的英语,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学说英语的氛围,尽管学校想了很多方法,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比如说:有的学生成绩较好,但是却无法用表达,有的学生其他学业成绩都达优秀,而英语却一直不能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成的关键期,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错过了教育教学的最佳人期,往往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甚至不能获得某种能力。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

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如失去双臂的雷庆瑶,虽然失去双臂,但她却有着灵活的双脚和肢体平衡能力,因此,她不但生活能自理,而且还会骑自行车、游泳,会用双脚写字、绘画,凭着顽强的毅力来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事情。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在我们的平时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学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补偿的,比如,学生在某方面有缺陷,他可能通过其他方面来补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信心,充分相信每位学生,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发现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和所受的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它们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也就是说青少年具有共同的、一般的特征外,又各有自身的特征,这就形成了一般特征下的个别差异。发展的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表现为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其速度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叫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如人们常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儿童的身高是早长,有的则是晚长;有

的儿童在8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能够接受中学教育,有的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到

14、15岁的时候,才有显著的发展。其次,表现在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如有的人擅长语言、符号、文字、逻辑、分析等;有的人擅长绘画、音乐和直观、综合、形象思维等。多元智能理论阐述得就是这方面的理论。最后,表现在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倾向不同。青少年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以及性别方面,也都存在着个别差异。如有的人对数理化兴趣浓,有的则对文史哲特别爱好;有的人对艺术、体育格外有兴趣,有的则喜静懒动;有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善于交际,有的则沉静、谨慎、交际面窄;有的人意志坚定、果断有毅力,有的则胆小拘谨,优柔寡断等。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共同性,还应深入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即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地适应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潜能,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鼓励学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对于早熟者,教育的措施要跟上成熟的发展,莫要耽误了他们,对于晚熟者,也不能丧失信心和急于求成,放弃教育的职责。

我校为了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首先把学生分成秀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进行优秀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严字当头,高标准、严要求,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推动所有学生共同提高。进行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关注处在当中的不前不后的所谓中等生,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忽视。“一个人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决不能被人

忽视。”其次要积极给予扶持,经常给他们推一推,促一促,让他们跃上一个新台阶,向优秀生转化。进行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后进生也可成材的坚强信念,要坚信“朽木可雕”。其次要千方百计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在后进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就得有点绣花姑娘的功夫,老婆婆的心肠。”这句话是没有道理的。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仅要肯下一番功夫,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尤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对他们要看“变”,要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才能把他们的闪光点发现出来。并象园丁爱护幼苗一样珍惜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点滴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光点燃起来,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这是从教育的角度去进行因材施教,而在教学中更应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这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花费较多的时间,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只以教材和教参为教学背景,而更多的要去关注学生,在问题的设计上,在有不同的层次性,要提问哪个同学(课堂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除外)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巩固应有重型了,教师要设计不同的习题,让优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等生得到一定的巩固与提高,差生只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每节课测试题的设计更应体现分层教学,习题的难易比例在7:2:1的范围之内,这样好学有充分的发挥的空间,中等生跳一跳能进入到优等生的行列,差生考查了基础,巩固了知识点,又不能使分数过低,而影响了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我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鉴,争取最大程度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

青少年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青少年又是发展中的人,他们不可

能是一成不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善于抓住规律,运用规律,又要能灵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原则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我想,只要我们努力了、思索了,就能找到一条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就能使我们更好的为每一个孩子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愧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第五篇: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

掌握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明确按教管规律办学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

领会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的精神实质,掌握并运用四个基本环节

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这需要仔细分析学校管理过程,从管理过程 中寻找答案。有的学校管理论著把学校管理过程叫做学校管理程序、学校管理 的基本职能、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学校管理过程,如果细加分析,包括很多环节。所谓基本环节,就是管理 活动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般认为,基本环节有四个,即制订计划、 组织执行、督促检查、总结提高。简称为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一 制订计划

(一)制订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计划是进行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通过计划进行管理,是科学管理的重要 内容。

计划就是提出目标,明确任务。不论什么计划,长远规划也好,短期安排 也好,都规定了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的任务。

计划是管理过程中的起始环节,学校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首先要抓好计 划,做到心中有数。可以这样说,没有计划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计划是执 行的纲领。按计划行事,才能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做到忙而不乱。

制订计划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做到有目的的管理,井然有序地管理,主动 地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二)制订计划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制订计划,不能闭门造车,要有根有据。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才能起 指导作用。制订计划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上级指示。其中包括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 具体指示。这是保证学校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方面。

2.学校实际。包括前段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成绩、缺点和问题。哪些成绩要 发扬,哪些缺点要克服,哪些问题要列入计划加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学校当前 的实际,如新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去完成?哪些是当前工作中的有利因素和不 利因素?以及主客观条件如领导力量、师资水平、校舍、设备、经费、学生来 源等对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三)制订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学校计划有多种类型。按工作性质分,有常规性计划和临时性计划;按时 间分,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按范围分,有整体计划和局 部计划。全校性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属整体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总务 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计划, 属局部计划。局部计划既要服从整体计划,又要发挥独创性。

制订计划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组织教工讨论新学年或学期的任 务和完成任务应该采取的措施,

学校领导事先不定任何框框,让大家畅所欲言。 在教工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校主要负责人起草计划初稿,交群众议论,然后 修改定槁。另一种是学校领导人先拿出计划初稿,交群众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在群众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定稿。这两种方法均可采用。在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 多半采用第二种方法。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吃透两头。制订计划的依据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上级指示,二是学校 实际。在制订计划之前,学校领导和教工都必须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指示, 领会文件精神,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以保证学校工作正确的方向。同时,要认 真分析校情。对前段工作总结出来的成绩、缺点、经验、教训,要和新计划的 制订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要认真分析当前的实际, “吃透两头”的目的是 为了使计划订得切合实际。

2.上下结合。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是时间比较长的、全局性的计划。制 订这样的计划,必须上下结合,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领导的积极性。学校主 要领导人要深入调查研究,深思熟虑,亲自动手写好初稿;二是教工的积极性。 教工参加制订学校工作计划,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使制订计划成为 教工的自觉要求,使教工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执行 任务。

3.领导决策。学年计划、学期计划,经过上下结合,几次反复,学校主要 领导人要善于集中群众中的正确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后,作为正式计划下达。

(四)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

计划要成为行动纲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超前制订。强调制订计划的超前性,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提高管理效 率不可缺少的条件。学年计划或学期计划,必须在开学前两周拿出初稿,开学 前一周向教工宣布。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学校的 总计划来制订分计划;二是新学期要有一番新气象,这需要在预备周内,使全 校每个成员知道在半年和一年内要干哪些事情,要实现什么目标。这本身就是 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好的作风。

2.目标明确。所谓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要完成的任务。全校有全校的任 务,各教研组、各年级、各班乃至每个教工都有自己的任务。首先是全校性的 任务必须非常明确,然后逐级具体化,这样才能增强每个成员的责任感,鼓舞 和激励群众前进。

3.针对性强。计划要有的放矢,体现特色,体现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4.切实可行。计划中提出的任务,要实现的目标,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达 到的。

5.便于检查。计划不仅要执行,还要检查。从订计划的时候起,就要考虑 到计划的执行和检查。因此计划的内容,既要具体,又要简明扼要。切戒说空 话、套话。因为计划不需要讲很多大道理,不需要作理论上的阐述。一般说来, 计划应包括的主要项目是:任务要求、完成措施、完成时间、执行人等。

6.富有弹性。制订出的计划,应具有相当的弹性,或预先拟订出处理不同 问题的多种工作方案,以备将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二 组织执行

(一)执行在管理过程中的意义

“执行”这个环节,有的管理学论著称之为“组织”、“实行”、“实施”。 执行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落实计划。执行是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比之计划、 检查、总结,工作量更大、花的时间更长,领导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计 划在执行之前只是一种设想,“执行”这一环节的任务,就是使计划变为行动, 使设想成为

现实。要想完成任务,取得成绩,达到目标,主要是通过执行这个 环节来实现。

(二)学校领导人在执行过程中的职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领导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领导群众执行计划。那 么,在执行阶段,学校领导人主要应该抓些什么呢?“执行”这个基本环节, 是由一系列子环节组成的,如组织、指导、协调、教育、激励等。领导者的职 责,不是埋头执行计划,而更主要是做好组织、指导、协调、激励等工作。

1.要做好组织工作。学校领导者是统管全局的。全校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何统筹安排,各得其所,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领导者带领群众执行 计划的第一步。做好这一步并不容易,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要深入实际, 掌握第一手资料;要通盘考虑,不搞平均主义;要解决当前困难,又要想到长 远利益;要做好财与物的调配,更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

2.要做好指导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类人员的工作。 指导,并不是以权威自居,指手划脚,包办代替,甚至动辄训人。 领导者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冷静的观察和分析,及早发现问题,指明工 作方向,端正下属态度,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或减少执行过程中的失误。指导, 包括指挥、引导。要善于指导,如思想上的疏导、工作上的点拨、感情上的交 流,以及和群众共商大计。要敢干指导,凡属领导者看准了的问题,要坚决果 断,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指挥必须有权威。这样做,不叫“指手划脚”、 “动辄训人”;不这样做,就是软弱涣散的表现,就会给工作带来损失。

3.要做好协调工作。协调的目的,是把各种关系处理好,使机构与机构之 间,彼此配合;人与人之间,通力合作;事与事之间,互相促进。所以协调是 学校领导人在执行阶段中的重要职责。 4.要做好激励工作。执行阶段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群众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只有领导者的积极性,没有群众的积极性,任务不可能完成,目标

4 不可能实现。因此,在执行阶段,学校领导人要善于激发群众的工作热情,鼓 励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精神鼓励,一是物质鼓励。 应以精神鼓励为主,而精神鼓励不能离开理想教育。要把学校的蓝图和教工的 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激励的目的,就是增强教工的责任感,从而使他们在精神 上受到鼓舞,激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组织、指导、协调、激励,是学校领导者在执行阶段自始至终都重视的管 理活动。这些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交叉进行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 督促检查

(一)督促检查的意义和作用

检查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检查既是执行计划的保证,又是总结工作的 前提。

督促检查具有双重作用:

一是监督和考核下属人员的工作。任何时候都有三种情况:有的人严守岗 位,兢兢业业,严格地、富有创新精神地执行计划,成绩显著;有的人按部就 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能一般地完成计划;有的人则干劲不足,消极应 付,完成不了任务,甚至失职。谁优谁劣,只有通过督促检查,才能发现。发 现问题,并不是检查的目的。检查的目的是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使工作 避免或减少损失。

二是检验和考查领导人本身的管理水平。学校领导人在计划阶段所采取的 种种措施是否恰当?计划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在执行阶段的管理活动,哪些是 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要坚持?哪些要扬弃?哪些责任应由领导承 担?客观有效的督促检查,就会像一面镜子,把学校领导人的管理实绩照得清 清楚楚。

(二)检查的类型和方法

1.检查的类型 从检查时间来分,有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或叫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 只有平时检查,没有阶段检查,便不可能深入发现问题;只有阶段检查,没有 平时检查,便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但比较起来,平时检查应是基本的检查方法。 平时检查如能持之以恒,防患未然,就不会使工作造成重 大损失。 从检查范围来分,有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或叫重点检查)。全面检查包 括德、智、体、行政、总务诸方面。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检查,实际上 是全面检查,只是侧重点和深度有所不同。全面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工 作的全面情况,对计划执行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但这种检查,不易深入发现 问题的本质。为了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必须进行专题检查。专 题检查的内容决定于检查的目的。例如为了深入了解某个问题发生的原因,为 了总结某个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了吸取某次重大事件的教训,为了从理论上研 究某个教育、教学上的问题等,都有必要进行专题检查。这种检查,必须组织一部分力量,集中一段时间,由学校领导人亲自主持,才能有效。这种检查有 利于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从检查方式来分,有自上而下的检查、相互检查和个人自查。自上而下的 检查,即领导者对下属的检查。这种检查有监督、考核的作用。前面谈到的平 时检查、阶段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均属于这一类,都是领导者对下属的 检查。这是最常见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查。管理过程的检查环节,主要是指这 种检查而言。但是光有这种检查是不够的。真正起调节作用的是相互检查和个 人又查。相互检查是学校成员之间互相进行的一种检查方式,如教师之间的相 互听课、相互检查教学笔记和学生作业、班级之间相互检查清洁卫生、遵守纪 律情况。这样检查比之领导对下属的检查,更为具体和深入,运用得好,能起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鞭策、共同勉励的作用。学校领导者对相互检查这 种方式不要以为是群众之间的事而放任不管,要有意疏导,使之经常化。对学 生来说,相互检查是培养他们自治习惯的好方式。个人自查,是学校成员的自 我检查。这种检查又有两种,一是按上面布置的提纲来进行。全面检查时,往 往采取这种方法。二是学校成员自觉地自我回顾,如很多认真负责的教师在教 完一课或一单元后写“教后感”,检查自己在教完一课或一单元之后有哪些心 得体会,有哪些缺点、问题和今后改进措施。个人自查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表 现,要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才真实可靠。

2.检查的方法 检查的类型不同,检查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平时检查即经常 性的检查,主要是为了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因而多半采用这样一些方 法:巡视观察、个别交谈、参加活动和随堂听课。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听 课在学校领导人的时间表上应占有重要地位。听课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 经常性的、事先不通知教师的听课更能了解到教与学的真实情况。

(三)检查的基本要求

这里说的基本要求,是指阶段检查而言。要使阶段检查有效,必须注意以 下几点:

1.要客观,不要先入为主。

2.要深入,不要蜻蜓点水。

3.要依靠群众,不要搞孤家寡人。

4.要有改进措施,不要坐而论道。

四 总结提高

(一)总结的意义和作用 总结是管理过程的终结环节,说明一个管理周期告一段落。总结是对前面 几个基本环节——计划、执行、检查的总分析和总评价,同时又与下一个管理 周期紧密相连。总结的成果是下一个管理周期的基础。因此,总结具有承上启 下的作用。总结是为了提高,既要肯定成绩和经验,又要指出缺点和教训,从而发扬 成绩,吸取教训。总结就是回顾过去,把在实践中的大量素材加以概括、提炼, 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今后的管理活动减少盲目性。总结的过程,是领导 者提高认识的过程,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

(二)总结的类型和方法 按时间分,有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按性质分,有全校性的总结、各部门 的总结、专题总结和个人总结。

(三)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要靠平时积累资料。

2.总结要与计划相对应。

3.总结要突出中心。

4.总结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

5.总结忌“吹”。

6.总结忌“拖”。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这几个基本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学校管理的全 过程。正常的学校管理,就是遵循这一程序来进行,全部管理过程构成一个循 环,也就是一个管理周期。这个管理周期结束,第二个管理周期也就紧接着开 始。管理过程的几个基本环节,顺序不能颠倒,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互 相关联、互相促进、互相依存、互相交叉的。

计划统帅着整个管理过程;执行是为了实现计划;检查是对计划的检验、 对执行的监督;总结是对计划、执行、检查的总评价。但是,这几个基本环节 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阶梯式地螺旋上升,不断前进。

五 学校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端

学校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过程不完整。不是 缺了这一环,就是缺了那一环,或者存在着薄弱环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这就是说,第一个基本环节就没有,或者脱离实际,要求太高或太低;或 者空洞无物,无法执行。产生这种弊端的原因是学校领导人对制订计划不重视, 把制订计划看成是走过场、应付上级的差事,不是自己动手,而是委托给中层 干部去办。克服这个弊端的办法是,学校领导人要充分认识制订计划的重要性。

(二)执行与计划脱节 所谓执行,就是实现计划,把计划变为现实。但有的学校常常出现这样的 情况:计划根本不管用。报告计划以后,把计划束之高阁,计划是一套,执行 的是另一套。出现这种弊端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人计划观念不强,没有养成 按计划办事的习惯,也是责任感不强的一种表现。克服这个弊端的办法是,在 执行中常常想到计划,用计划指导行动。领导人不仅自己要养成按计划办事的 习惯,还要教育下属也养成这个好习惯。

(三)有计划,无检查 人们常说的“有布置,没检查”就属这一类,这是管理过程中最常见的弊 端。所谓

检查,主要是针对计划来的。订的计划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需要修改? 计划执行得怎么样?能否按时完成?必须通过检查才能发现。有计划、无检查, 计划就将失去作用。出现这一弊端的原因,是学校领导人对检查在管理活动中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原因是计划订得不具体,无法检查。克服的办法,除 了领导人深刻认识检查的重要性以外,还必须注意把计划订得简明而又具体, 便于检查。例如可根据学校工作的总计划,将全学年(或学期)的重要工作和 重大活动按周次排列,规定完成时间和负责人,这叫学校“行事历”,或叫“行 政历”。领导人应将“行事历”公之于众,让群众都夹督促检查。

(四)有检查、无总结,或总结不及时,不深入 检查和总结,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环节。检查是总结的基础,检查的成果, 有很大一部分应体现在总结上。检查重在发现问题,总结重在解决问题。有检 查、无总结,实际上是只发现问题而不解决问题,这是管理过程的严重弊端。 产生这一弊端的原因,是领导者在检查阶段目的不明确,为检查而检查,以致 在总结阶段,觉得没有什么可总结的。总结不及时、不深入,更是常见的。 从以上弊端可以看出,学校管理过程,不是简单的几个基本环节的问题, 涉及工作作风问题。学校领导人,即使懂得了学校管理过程的几个基本环节, 如果没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还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 色的管理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事专员的工作计划下一篇:人事专员辞职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