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1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地位也不断提升,会计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时也给中职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本文就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加以探讨。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篇1: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经济、新业务不断出现并日趋复杂,使得会计职业门槛不断提高,相应地,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会计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知识面广、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会计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会计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张惠英,新疆供销学校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文献标识码]A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显重要。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预测结果表明,今后我国将需求12类人才,会计类占首位。市场对从事简单操作的会计人员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对高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飙升。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应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呢?本文将对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分析。

一、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日益老化

与会计职业迅速发展相比,中职会计教育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落后。教学计划的内容虽有所变更,但仍无法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受师资紧缺、教学时间限制以及对市场不了解的影响,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学手段落后,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时代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技能实训相对缺乏

中职学校培养的目标是既有高中文化素质又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而这个目标很难实现,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财会岗位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依靠社会实践来获取技能已越来越不可能。经调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岗位技术含量普遍偏低,一般从事诸如收银员之类简单的工作,有的仅仅作为廉价劳动力,而对于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又难以适应。其根源是技能训练抓得不牢,学生的职业能力未能形成,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

(三)技能指导教师素质普遍偏低

在中职学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懂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短缺。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专门的会计技能指导教师,而是由相关财会专业课教师兼任。这些教师一般都是从师范院校、财经院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的,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加之学校培训经费有限,技能指导教师得不到相关的职业培训,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很多学校迫于社会就业的舆论压力,频繁更换专业,专业设置周期短,短期行为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四)会计人才的供需双方严重脱节

很多中职学校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不闻不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凭感觉教学,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改革方向

会计是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这些都呼唤会计教育有新的模式。针对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2002年8月,我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随后,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我国21世纪初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了宏观规划。《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强调指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因此,中职学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向教育教学与就业服务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实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最终走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模式。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

传统会计教育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吸收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的能动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开拓、创新型人才。这种单向传播知识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要求。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因此,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之积极参与会计教学;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共鸣。

(三)加快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中职学校会计课程开发主要是由教育界专家组织。而企业界人士极少参与。所以,编制出来的课程陈旧,偏离企业的生产实际,不适应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快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把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作为会计课程编制的基础,教育界与企业界相互渗透。会计课程的编制由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和教育界的课程专家共同完成,这样制订出来的课程教学大纲才能符合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充分展现会计职业教育的特色。学校还可以要求企业参与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工作,保持两者间紧密的合作关系。

(四)改革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应用能力、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注重模拟、实训、实践等环节的教学,培养好用、顶用、耐用、面向一线的兼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中,要大胆运用演示教学、案例教学、会计知识竞赛、模拟实验、校外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开设有关会计教学的实验室,模拟各种真实的企业环境,提高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案例教学。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色决定了在教学环节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性的模拟情景和背景资料,组织案例分析与讨论并亲自进行全环节的模拟操作。从凭证的填制、审核、汇总、装订、登账到填制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核算程序,然后,再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在学生模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生的模拟资料为案例,将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他们自己操作的结果找问题,这比教师单纯地指出问题更能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

(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会计实践教学改革进程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人员同时也是财会信息人员,他们不仅要完成常规的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协助T1r人员建好、用好、管好财务软件信息系统。所以,要将学生造就成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理财能手和财务信息工作者,就必须加大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将古老的会计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第一,开发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提高会计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有许多会计问题因数据量过大、业务处理过程繁杂以及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采用手工方式在课堂上解决。因此,完整的会计实例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学内容常常只是

作者:张惠英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篇2: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地位也不断提升,会计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时也给中职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本文就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加以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院;会计;教学;改革

1、传统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容易消沉自卑、存在厌学情绪,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差、上课纪律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以往的授课中,往往按部就班,过分重视理论讲解,老师教的费力,学生学的吃力,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缺乏兴趣,上课积极性差,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会计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按部就班的一章一节的讲解基本理论,以财务会计课为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材的每个章节都按照基本概念—会计账户—账务处理—例题讲解—练习的顺序讲解。因为会计理论涉及的内容学生从未接触过,空洞的理论学习无法与身边事例相联系,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这样的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尽管会根据题目做出会计分录,但这种教学方法仅仅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对于真正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还是一无所知,无法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合,动手能力差,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1.3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互动与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学生始终不是一个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接受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对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进行合理的专业方向设置,满足中职职业方向和学生兴趣

既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就有必要杜绝一刀切,进行人性化课程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好学上进的学生应尽可能满足其求知和求职的需求,加大会计课程的广度深度;对于学习接受较差以及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应以培养会计职业兴趣为主,尽量精简课程,降低会计课程的难度,扎扎实实使不同学生均学到一技之长。对此,笔者有一些设想:

(1)设置考证班:目标是培养中小型企业会计员、报税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些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有些还是手工做账,因此还可以细分为会计电算化方向和手工账方向。两个方向的共同点是,均牢牢把握“理论够用,实训并重”的原则,以精干的会计核心课程为主,包括基础会计与实操、企业财务会计与实操、成本会计与操作、财务软件应用,适当加大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比重,并要求学生取得会计证后方可毕业,部分尖子生还可开设兴趣班辅导初级会计师课程,以为学生就业增加技能筹码。区别在于,会计电算化方向班应精通 U8、T3、金蝶等财务软件技能,手工账方向班只要精通当地选用的考证软件即可,熟练手工会计操作,包括各式凭证、各式账簿和报表填制。

(2)设置簿记班:目标是培养中小型企业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统计员、仓管员、开票员等。尽量精简会计课程,只开设基础会计与实操、企业财务会计与实操、电算会计、工业企业成本计算四门专业课,技能培养着重在于会计数字的书写、点钞、传票录入、收银实务、统计、开票以及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

2.2 重视会计教师知识更新

会计理论和实务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新概念、新知识不断产生,而会计教材又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会计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其知识和能力很容易老化和过时,因此学校应为会计教师知识更新创造条件,高度重视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鼓励会计教师自学新会计制度和准则, 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相关讲座。另一方面,组织会计教师集体参加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再有,学校要注意加强与其他高校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不定期地举办专业研讨、学术交流会,或者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企业进行学术访问或脱产学习,让会计教师注重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同时,会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根据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在终身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2.3 将行动导向法应用于会计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地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会计教学中, 学生可以在教师所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在这种探究型学习过程中,学习紧紧围绕具体的职业活动,学生是为了应用而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体验了知识生成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习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刺激,学习兴趣增强,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掘,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采用行动导向法的会计模拟小组学习,组内成员共享信息,探讨问题,交流思路,同时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善于合作、有责任心的团队精神。

2.4 考试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可选性

为了正确地、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增强会计试题的可选性。具体做法有 3 种:(1)每次考试可以使用两套试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做其中任何一套。 两套试卷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一套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简单运用能力,另一套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再设计第三套试卷兼顾上述两套试卷的特点。这样既考虑了各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考虑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在一套试题中除了共同题以外,可以让学生选做一部分试题。这种方式在目前许多课程的考试中已经运用。例如综合业务题可出两题或三题,实行“二选一”或“三选一”。这种方式与上一种方式相比可以减轻教师试题设计量。(3)增加附加题。附加题学生可做可不做,计分办法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2.5 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会计是一项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工作,它关系到不同利益集团的责、权、利,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是合格会计人才必备的两项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在会计教学改革中,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是一个重要方向。在学校会计教学中可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纳入会计教学大纲中去,也可采用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感情,磨练会计职业道德意志,确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使其在工作中坚持客观、公正、廉洁、自律。

3、结束语

要使中职会计专业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就必须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加快创新的步伐,让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高级人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6-25

[2] 刘雪清.会计模拟实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郝宇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浅谈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 随着社会对技术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高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就业为目的和方向来改变教学内容,以期适应社会的需求。会计作为中职学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当下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不仅要对其内容进行改革,同时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需进一步的培养。主要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改革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核心。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创新教学方法,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好的基础,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一、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重点和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学生就业的情况是评价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在过去的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相对来说都比较传统,普遍情况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的培养,导致了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与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在工作岗位上难以胜任一些技术类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中职学校中会计专业的授课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社会的时代发展要求,这些问题阻碍着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限制着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实训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会计专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跟着应试教育的步伐在前进,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把应付考试作为会计專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课堂抽象、难懂,导致很多学生对课程很排斥,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也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教材是会计专业的法宝,对会计专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对会计校本教材的改革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对教学内容要从课程的性质、教学版块、教学课时进行细致具体的划分。其次,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将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实践大于理论。再次,校本教材的传教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使网络信息技术走进会计专业的课堂。最后,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该将学生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步骤作为教材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这种校本教材能被广大的师生所青睐,同时能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在21世纪的今天,会计学科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目前,会计专业学生需要考试,或者考取相关的等级证书才能就业。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研发过程中,应对会计专业的考试内容和相关的制度作相应的调整,突出实践和实训,同时注重理论的学习,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教材的反馈提供条件,使校本教材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及就业铺平道路。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促进学生就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要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会计专业的改革始于教师,受益于学生,并且明确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课堂的主体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交流、引导的作用。首先,会计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枯燥无味、抽象的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辅助相应的案例,并且将案例放在创设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再次,教师在实训课中组织小组活动互相质疑答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进而培养学生实训操作的能力。最后,中职学校应加大对会计专业经费投入,更新设施设备,给学生的实训创造符合实际的环境。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会计专业就业岗位,让学生感受就业后的实际会计岗位,帮助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地对会计专业中所涉及的业务进行熟练准确的操作,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社会需要,对学生准确定位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要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同时要与企业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培养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要有准确的定位,使每个会计专业的学生学有所用,毕业之后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就业是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会计专业发展的动力,做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金吾.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57-58.

[2]蓝仕珍.中职学校就业导向下开展会计教学的分析[J].才智,2016(14).

[3]宋吉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建设[J].中国市场,2014(17):137-138.

作者:张伟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网财务人员继续教育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