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一书读后感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博客一书读后感范文

《博客》一书读后感

~-4-6

博客:网络时代的自由主义“逗火”者----《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读后感

首先感谢本书作者方兴东赠寄来一书,使我可以不用花时间去书店寻购(北京市的书店这类书不易购)。

其次,《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是我在去外地过周末二天假的路上及休息时大体上总读了一次,因为不少内容出书前方兴东己陆续整理过本人有幸早了一步拜读过。

第三,这本书的框架在整体上与方兴东在XX年12月8日千龙网召开的---《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http://cgi.qianlong.com/direct/homelive/chineseold.asp?flagchn=XX1208)发言大纲更加显得充实,使人了解博客现象的更深一层意义。

第四,正如本书孙坚华写的序言所述的一样,这是一本只介绍博客现象的书,它没有向大家谈到博客的极限、弱点。因此,这个问题只有留给了博客的实践者与今后的研究者去完善了。

最后,通阅全书,我的感觉是博客---“网络时代的自由主义“逗火”者”。理由如下:

1、blog(博客)是一种由网络技术提供的个人发表,任何人都享有这种发表权。当然,这是在全球范围而言,在中国大陆由于免费的blog(博客)还太少,因此纯中国本土的免费blog(博客)还需要时间。这一点,正是互联网的个人“自由时代”到来标志之一。

2、从《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介绍的国内外blogger(博客)创造的一系列事件上看,他们确实是一些“逗火”者,为什么用此“逗”火者而不用“盗”火者呢?

大家知道:普罗米修斯看见了人间的黑暗,他便从宇宙的神殿里偷来了火种,并把它撒向人间,世界便有了光明。当世界只剩下一片黑暗,先知的勇着便会点亮一束光明,冲破这浓密的黑暗,给这久禁的世界一点仅存的希望,而这些勇着的结局却是痛苦和死亡。可人类总要有一批这样的勇着去盗取光明的火种撒遍人间,黑暗的可怕让人退却和畏缩,于是这样的先知勇者便成了火的象征火的希望。从远古到今天,有许多先行的探路者从光明的盛殿取一点火种,人类在这些探路者的指引下一点一点前进,而这些先行者的价值,只有在他们死去,当他们所带来的光明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时才得到体现。他们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英雄。“盗火者”所影射出的无畏的忘我精神总给人一种敬仰的感觉,然而,如果因此而把博客奉为e时代的盗火者,确实有点太抬高了它的“江湖地位”。笔者认为,至少在中国大陆的媒体环境下是如此。不论是“反黄活动”还是其他的什么有影响力中国大陆的博客活动,充其量是一种“逗”火行为,弄不好就有“博客”招来“黑客”攻击,此书既然是的“客”系列文从@,各“客”之间的问题便不是分开无关的了。

3、博客是自由主义“逗火”者,这是由于blogger(博客们)往往“我行我素”,以“我”之后的“主题(事件)”、“人物”这三个媒体主角为主线,串起了他人的共鸣与添彩,然而它不是任何媒体可以控制、管制的事,故此,其自由主义“逗火”者形象便跃然纸上(web),存于网络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表达模式,会被人逐渐熟落、习惯、讨厌或者喜爱,当一切都成了网络的自然之后,大家会逐渐把它当一回事或者不再当一回事。

不过,这一个过程就是《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的价值与意义,此书对于将来想用一下blog(博客)的人来说,还是十分有用的。

第二篇:《陈涉世家》读后感 - 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

《陈涉世家》读后感

已经不止一次读《陈涉世家》,但每次也没作较深的思考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去,目标只在于让学生弄懂字词句的意思也就大功告成了。自从和鄂尔多斯的几个学生一起学习语文时,才感觉到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要求,教会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正确看待社会,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这次布置了《陈涉世家》的读后感,看完他们的“大作”,实在不敢恭维。怪谁呢?怪教师平时不注意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引导与培养。今天,我涂鸦一篇,愿望也只有一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涉世家》主要写了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在大泽乡起义的事。读了之后颇有感触。

感触一:陈胜的远大志向。在那样一个时代,作为一个被雇用耕地的人,他的地位多么低可想而知,可是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下,陈胜却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响彻天地的问语。他的志向不小。试问一下自己我们的志向在哪里呢?恐怕有些人还没有志向吧!

感触二:陈胜洞察时事的能力。他有着一双犀利的观察社会的眼睛,在当时路遇大雨时有较清醒地头脑去分析,当时人们可能的悲惨结局。现在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年代,可是有些人依然我行我素,看不清现代社会,不重视学习,坐以待毙。这是行不通的。应该赶快加入学习的行列,不管你从事哪一个行业,离不开的是学习,而现在信息更新又快,没有信息便没有一切机会,所以需要我们广泛的涉猎,争取从多种渠道去得知信息,才能更好的立足于当今社会。感触三:陈胜的起义准备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尽管他对当时的时事所作的分析准确无误但是当他行动起来时,他表现得小心翼翼,先是去占卜,当形势都非常有利于他时他没有马虎大意而是进行一番更周密的安排计划为万无一失,他不但把写着陈胜王的字条放在于肚子里,而且还在晚上点鬼火,装鬼叫,让人们不再疑虑,为起义做好舆论准备。这些都做好之后,他没有直接去杀都尉,而是先激怒都尉,让都尉先表现出凶狠再对都尉下手,一件件事做下来人们的心已经都归顺于他了,再做起事来岂不容易得多了,陈胜肯定研究过心理学,很懂得摸透人们的内心。当今社会有些人也有着远大的志向,但具体实现起志向来就不如陈胜作的这样天衣无缝了,他们往往不太考虑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就匆匆的作起来,以至于面对他们的只有失败。想做一件事就一定把它做好,想好,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出判断与应对,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再做,相信结果就不会这么糟甚至会比较喜人的。

感触四:吴广甘当配合角色。在夺得政权时,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可以说吴广与陈胜的功劳相差无几,在这样一个时刻,吴广没有计较这些,而是甘当与陈胜合作,甘为陈胜之下,他有着宽阔的胸怀,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这篇文章里我学到了很多,相信你读了之后再写读后感时,千万不要只是抄写译文,用一句话结尾了事。你说是吗?

第三篇:金融道 一书读后感

正如城区联社领导在推荐这本书时所说的一样,《金融道》它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金融业员工读本,在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仍在为书中所阐述的那些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风格所感到激动和振奋。杭州广发――一家弱势银行在短短近十年时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造就出一连串骄人业绩的背后,所发生的让人不敢想象的事实,反映出来的许多让人信服的道理,对于我们信合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服务有着深深的启发。

员工第一

在金海滕行长的建行核心观念中,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员工第一”。这句话在我看来有些震惊,多少有些别出心裁,这和一直众多银行提倡的“顾客就是上帝”的行为标准有些背道而驰。但他是这样理解的:“所有服务工作,都是需要员工去做的。顾客就是上帝,这就意味着员工必须去把顾客当朋友,最终去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而员工,是我们事业的基础,就必须放在第一位。”这句话一直也是杭州广发管理员工的理念,我想这正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也是对“以人为本”企业理念最实际的诠释。杭州广发倡导的是真正的关爱员工,充份发挥出每一个员工自己的潜能,让朴实枯燥繁重的工作变成员工乐意的“快乐劳动”,这种快乐是发自每个员工内心的。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有时一个微笑,一声赞许,可能就是别人的一支强心针。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得到一种成就感和乐趣,这样的成就感和乐趣就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部分;工作岗位所给予我们的,要比我们为它所付出的更多。如果我们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员工第一”推崇的是积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做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做事业的创业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他们的事业充满勃勃生机的力量源泉。

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顾客

这句话也是我们张湾信用社彭刚主任经常教诲我们的一句话,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来接待客户。是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恩服务,客户才能满意接受,客户才能被感动,这种感恩是相互的,你对客户的感恩的服务最终才能换来感恩的回报。1997年中秋前夕,一个大伯手持一张存单,到杭州广发要求办理存单质押贷款,这张存单的金额只有500元,而且他要贷的也是500元,贷款期限也仅有一个月。如果按照收入成本计算,利息收入微乎其微,银行还要付出人力成本和资料的工本费。但是杭州广发却认为这正是老百姓对银行的信赖和支持,通过做这笔业务杭州广发迅速在市民心目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以至于后来杭州广发的人出门打的连的哥都感激不收打的费。以一滴感恩之水换来了涌泉的回报,对客户的感恩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这样客户才能带着美好的心情离开,而我们的工作才能更上层楼,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什么叫优质?用心是关键,如果干什么事情不用心,那就一定是在应付。不是发自内心的工作,一定很累。我牢牢的记住了金海滕行长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就是感动别人,一个人的享受就是被别人感动。

细节决定成败

金融是需求的产物,它不是账面游戏。我们信用社在网点覆盖上与国有银行相比有巨大的优势,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居民的家门口,把贴切的服务和居民要求一致,顺应客户的要求,就要从一切细节做起。有时候,细节就决定了一切。

XX年的春节,许多市民都希望兑换一些新钞做新年的“压岁钱”用,但遭到了许多银行的拒绝,只有杭州广发在接到媒体的咨询电话之后,立即成立了专项应急小组,两个小时内,一个特别的服务方案开始实施,市民不仅可以到杭州广发各个支行的柜台兑换新钞,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动柜员机取到一定数量的新钞,尽最大可能的满足了市民们过节的需要,当地的媒体和老百姓无不对此事赞不绝口。为了市民们这样一个非常细小的要求,在这两个小时的背后,杭州广发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接到咨询电话15分钟后,各个部门齐聚行长室开始研究可行的服务方案,第一时间做出服务安排和承诺,第一时间从萧山、余杭紧急调用数百万元的新钞以满足供应量,第一时间解决了自动柜员机新钞不吐钞的技术问题。如果杭州广发接到这个电话也借故推托,也没什么大错,只不过也杭州广发也从此将混同于“其他的银行”,正是由于在这样的一个细节上的重视,以小事为突破口,主动跟进,才凸显了杭州广发的服务理念。这个“新钞事件”只是他们一个服务案例,优质服务只是做为他们所有员工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终的要求。他们把优质服务做为他们服务的底线,要求每一个员工,在对待每一件事情上,都要将服务做到优质。这就是他们注重的细节,是服务到家,而不是服务到位。

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我们信用社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金融业确实属于“弱势群体”,杭州广发金海滕行长却说:我们的起点不高,我们总行的牌子不够好,我们什么都可以选择,但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出身。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起点是弱势而把我们的服务也变成了弱势。我想,只有树立学习增长能力的观念,在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同时,主动研究先进单位的经验成果,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创新观念有了转变,那工作能力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提升、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我想我们每个信合人也能和杭州广发他们一样,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第四篇:《执行力》一书读后感

这本书读下来感觉与其他同类书籍颇有些不同,既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惊世 骇俗的观点,文章结构简单平实,但读后却让人沉思良久,深有感触。

一、 先看此书的结构。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组织结构法则,讲述了通过组织架构的变 革来提高执行力,通过鲜活的例子说明执行的重要性。

二、 第二部分是讲人员流程法则。

这一部分里作者阐述了良好执行力的基本条件——以人为本,学会授权。 领导者必须具有基本行为,分别是:

第一是了解你的企业与员工;实事求是;设定明确的目标与优先级;后续追踪;论功行赏;传授经验以提升员工能力。领导者执行一项工作首先必须要清楚的了解自己、了解员工、了解负责工作的真实状况,然后再确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工作进行中的追踪、员工技能的适时指导,最后是论功行赏,彰显组织的文化。

第二是讲要建立执行文化,良好的执行能力必须有“软件”也就是执行文化的支撑,作者认为必须使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的绩效联系在一起,通过奖励鼓励那些正确的行为,而行为的改变则最终带来文化的改变,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

第三是条是强调了组织领导者的重要工作之一:人力资源工作。作者认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工作是组织领导者必须进行的工作,不可能由人力资源部门或其他部门完全代替,只有组织的领导者才更了解自己的员工并把合适的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同时是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否则再美好的策略也没有合适的人去完成。

三、 本书的第三部分论述了执行力的核心运营法则,即战略运营法则。

作者认为企业的发展须有执行人员参与战略的制定。如果说策略确定了企 业前进的方向、人员参与其中,则运营要务实、符合实际情况,要将长期目标 切割为短期目标逐一完成,要让各部门及员工了解整个目标的全貌并同时行动

等。

四、本书的第四部分论述了团队建设法则,明确了培训的重要性,多样培训中关注每个成员的成长及发展。

五、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企业文化法则在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在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中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影响员工向前发展。

我认为任何一个人想有效的做好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的条件: A、意愿——就是他愿意做 B、能力——就是他能够做好 C、路径——他知道工作的要求和方法 D、信息—他必须知道和工作相关的一切信息

而企业如果要想让所有的员工都达到以上的状态,他能够做的仍然是要具体 地做以下的事情:

1、 立明确详细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要从企业的大目标到具体岗位个人的小目标一应而全。

2、 选拔好有能力的人员去做相应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做好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3、 建立通畅的信息与沟通体系,对各项工作的进展要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对于环境发生的变化,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并及时让所有相关人员知道。

4、 构建好激励体系,不管是工资激励也好、还是情感激励也好,即便是为钱所迫,总得让人愿意去做事情,通过绩效的考核,对于做的好的就奖励,做的不好的就惩罚,自然就人人向前了。

5、 搭建好高效的组织结构,很多企业做事效率不高,或者对企业领导的指示执行的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分工没有分好,弄的下属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有时做一件事需要得到他人的配合,如果分工不好,别人可配合可不配合,那么具体做事的人就很难了,特别是当一项工作没有具体的负责人时,那到底谁来管呢,没有人管,又何谈执行。

6、 确定好规则和路径,在一个企业里的人每个都不是草莽英雄,可以凭着自己的能耐大干一番,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自己身边的人,不然的话每个人都抢着做事,逐渐的变成内部的竞争甚至斗争,所以企业必须制定好规则和路径,让员工做事有章可循,不然就乱套了。

7、 最后是文化的问题,做事雷厉风行是一个企业有效执行的最佳保障,但这个文化不太好建。

8、 作好计划,对没一项工作都要作好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及时的反馈;

一个企业如果作好以上八个方面的事情,执行力基本就可以保障了。

第五篇:《增长的极限》一书读后感

擦肩而过而又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读《增长的极限》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的,但真理可以———特别是当真理被既得利益所否认而被新的信息所证明的时候。”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四位年轻科学家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

。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让各系的优秀教师开办讲座,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山大经济系蔺子荣副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正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口号由南渐北,风行一时,我辈自然无法理解《增长的极限》,也觉着蔺子荣老师讲座中的某些内容未免有些杞人忧天(蔺老师讲座中谈到一个人一生要呼吸多少立方空气、吃掉多少吨食物、喝掉、用掉多少吨水,都接近天文数字)。

参加工作后,一次出差的机会,偶然看到《增长的极限》一书,顺便买了一本,胡乱翻了翻,认为那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恐慌,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就扔在了一边。

年底,上海外贸学院副院长刘光溪回鲁探亲,交谈中,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都表示了忧虑,我便重新阅读了《增长的极限》一书。当我再次阅读这本发展学的经典原著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虽然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和32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差别,但“持续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经典的问题仍然萦绕在人类面前。

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发生,世界应该重温一下《增长的极限》了。1972年做出的预言到现在变得那么更加真实、可信,然而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预言,世界已经浪费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而没有采取行动。

30年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许多实业家、政治领袖以及第三世界的创业者都站出来对增长极限的观点表示愤怒。但是,事实终于证明了关于全球生态制约的观念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这些的的确确限制了实物增长,并且对我们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选择的政策能否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只有有限的能力能在短期内采取明智的、有远见的、利他的但却对一些重要角色不利的措施来对这些限制做出反应。

《增长的极限》再次拉响了警报,号召我们在为时已晚前采取行动。冰盖正在融化,新鲜水源正在消失,鱼类和森林正在枯竭……尤其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高速进行的中国而言,庞大的人口负担、高速的工业增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更为我们未来前进的征程平添了几许阴霾。

党中央高瞻远瞩,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总结大会上,总书记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紧接着,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首次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不协调问题,一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的代价太大、资源消耗量太大。以提出科学发展观那一年为例,gdp为1.4万亿美元,占世界4%,但原油消耗2.6亿吨,占世界消耗7.4%,原煤消耗16亿吨,占世界消耗31%,钢材消耗2.46亿吨,占世界消耗27%,水泥消耗8.5亿吨,占世界消耗40%。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没有明显改观。gdp达到21万亿人民币,占世界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5%,其中,钢材消耗占世界消耗30%,水泥消耗占世界消耗54%。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式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中,我们必须了解到自然资源对经济高速增长的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破坏,只有了解了增长的极限,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

增长的极限曾经是遥远的未来,但今天它们已经广泛存在。崩溃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今天它已经进入公众谈论的话题,尽管它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假设性的和学术化的概念。

《增长的极限》猜测,后过度冲击的后果才能被更清楚察觉,20年后,过度冲击的事实才会被普遍承

认。该书中的模拟场景表明,21世纪的第一个仍将处于增长的阶段,这跟此书30年前给出的模拟场景是一致的。该书对1970~这一时期的预期,已经正确了30年,所有人必须再等,才能得到结论性的证据来证明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如果说《增长的极限》所做出预言在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家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的话,那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及时实现了从工业

化向后工业化的成功转变,避免了指数增长的危机,也就实现了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今天的中国社会兼跨着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我们的挑战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复杂的多、艰巨的多。人口、资源、粮食、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犹如重重枷锁禁锢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增长的极限》所做出的判断一样“允许指数增长持续时间越久,保持最后稳定状态的可能性越小。”①尤其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追求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哪里?虽然,全党全社会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列为了一项战略任务,但我们的现实条件又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多大的空间?

即使从现在开始,我们努力兼顾发展与环境的双重效益。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超稳定的社会,原有的社会惯性仍将难以逾越。在国内外各家媒体上报道出来的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增长的新闻屡见不鲜。从微观层面来说,是由于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从中观层面来说,是由于法制、制度建设不健全;从宏观层面来说,则是由于难以克服的社会惯习(特别是政绩观)所至。因此,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如果我们再将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中,中国会不会因为“马太效应”而背负起西方国家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在全球资源、环境差距不断加大的今天,中国面对的危险和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国界。当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在中国准备“和平崛起”的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必须打开国门、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但在西方国家不断将原有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输送到中国来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权衡现实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利害?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板栗的栽培技术范文下一篇:不离不弃的意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