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行为训练

2022-07-17

第一篇:警察心理行为训练

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

警察临战战术研究是当前公安工作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是警务实战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因执法受伤甚至牺牲的公安民警数量有增无减,凸显了当前公安执法工作的高危性。犯罪行为、犯罪手段日趋凶残,如果一线的基层民警不懂得如何在战斗中有效地利用装备、战术开展执法工作,不懂得基本的团队合作理念,不懂得提高应对技巧,不懂得提高自己的临战心理素质,那么受伤、流血甚至牺牲的情形就可能时有发生。进行临战战术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既可以减少警察的伤亡,又可以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与效度,能更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研究课题始于2011年春,在几经斟酌、反复推敲之后,终于于2013年冬收笔,脱稿成册。此项研究经我校(即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下同)学术委员会认真审核后,报自治区公安厅立项。参与研究的成员由我校培训部的专家教师与南宁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的警务实战训练教官组成,撰稿人数达11人之多。正因如此,才使得该研究得以从多方面汲取营养,成为既具有高度理论指导,又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且包括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的警务实训科研成果。《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是当前国内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个课题不仅从警务实战训练入手,更紧紧抓住警察临战心理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该课程研究具有创新性、实战性、领先性。

前 言

警察临战战术研究是当前公安工作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是警务实战研究的核心。进行临战战术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既可以减少警察的伤亡,又可以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与效度,能更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研究是临战战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心理学理论,行为源自意识心理。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是反复强化训练的结果,而强化训练是不能离开心理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因此,进行意识训练、心理行为训练,是战术行为训练的前提。

形成正确的执法反应理念首先从对执法环境的危险状态判断开始。在中国香港警察训练学校的《战术训练》一书中,将临战危险级别用颜色进行了区分,把临战级别分为白色、黄色、橙色、红色、黑色五个等级,颜色越深,表明危险程度越高。随着警戒程度的提高,执法民警要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安全执法的目的。正确的战术理念是行动顺利成功的根本保证。结合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提出了每一项执法任务应具备的合理的战术理念。按照这些理念去做,可以确保执法民警在执行任务时能有效地提高战斗力,抓住战机,把握主动,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结合不同的日常执法任务如何设置有效的心理行为训练方案。在设置心理行为训练方案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所设置的方案是否真的能提高受训者相应的心理素质,即效度因素;二是所设置的方案能否重复进行,能否对不同区域、不同警种、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警员都产生一样的效果,即信度因素;三是这个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是否还有别的方案也能达到甚至超过该方案;四是这个方案是否最利于操作、最经济便捷又能解决问题。本课题研究设置的心理行为训练方案与一般心理行为训练不同。比如,不能以拓展训练代替它,拓展训练也能提高受训者的心理素质,也能提高受训者的心理抗压能力,但是拓展训练不具有针对性,不具备警务实战特点,因此难以替代专业性较强的民警心理行为训练。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方案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是提高受训者在某一具体执法任务中的临战心理水平;二是养成受训者在该执法任务中的正确战术理念;三是提高受训者处置相关事件的技巧水平。 本次授课有八个简单的课程需要大家学习: • 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之理论基础 • 治安盘查心理行为训练 • 嫌疑车辆查控心理行为训练

• 抓捕重大暴力犯罪嫌疑人心理行为训练 • 反劫持谈判心理行为训练

• 进入危险地域调访心理行为训练 • 处置群体性事件心理行为训练 • 警察心理特质训练

• 警察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之理论基础

• 临战心理警戒状态

警察职业具有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特点,在执行任务时,警察经常会面临突如其来的危险,这就促使警察在现场处置时必须具有高度的心理戒备,只有经常把心理戒备意识放在心上,并运用于日常工作中,警察才能在突如其来的危险中从容应对,化险为夷,顺利完成任务。在中国香港警察训练学校的《战术训练》书中,作者将临战危险级别用颜色进行了区分。危险颜色代号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定的,用意在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危险对人的生理及心理所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临战心理警戒状态分为白色、黄色、橙色、红色、黑色五个等级,颜色越深,表明角险程度越高。

各等级对应的工作状态分别有以下五种。

白色状态:轻松自然,处于无工作压力状态,警察不会产生紧张感。这是一种类似于在度假休息时产生的理想状态,心理完全放松。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会感觉轻松快乐,但如果遭遇突袭则会措手不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警察对意外情况基本无思想准备,认为不会发生任何危险,对周围环境毫不在意,没有戒备心。然而,许多袭警事件就是在民警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在出警时仍处于白色心理状态,那就太危险了

黄色状态:这是警察进行日常工作时的临战心理状态,心里略微紧张,精神处于一定警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警察会考虑到有哪些潜在的危险可能会发生,做到内紧外松,防范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尽管实际工作中不会频频发生意外,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意外往往是一触即发。当民警在值班、备勤、巡逻等日常工作状态时,应使自己处于黄色警戒的临战心理状态。进入黄色临战心理状态时,民警要对当前自身所处的位置、建筑物、道路出入口,以及涉及人物的基本状态保持清醒,并检查好警械和武器,熟悉其性能,保证警械、武器随时可用。

橙色状态:这是在接到各种出警、处警命令后,赶赴现场处置各种情况时的临战心理状态,紧张感明显提高,戒备心理明显增强,意识中要对所要处置的事件进行预先评估,做好防范准备。在警方尚未完全掌控局势时,现场情况往往复杂多变,此时警察应保持高度的警觉状态,小心防范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形成正确应对理念。在不同的执法任务中,警察要采取的应对方案是不一样的每个警察应具有稳定的正确的反应理念,形成稳定的系列心理行为反应模式。在橙色临战心理状态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心中有数。 红色状态:这是与敌对分子、犯罪嫌疑人、违法闹事人员等进行面对面战斗时的临战心理状态。这种情形,对方可能具备人数上、武器上的优势,对方群情激昂,气势上能与警方相抗衡,甚至强于警方。特别是当警方处警人数明显少于对方时,对方不但不把警方放在眼里,甚至会主动攻击处警人员。一般而言,当警察进入案件核心区域,接触涉案人员后,要根据警情作出反应并进入武器戒备状态,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战术位置,同时口头命令,出枪戒备。在红色临战心理状态下,警察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向上级汇报,在对峙中保护好自己与同伴,随时作出自卫准备,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致命武器。在出警处置暴力犯罪现场时必须保持这种高度戒备状态,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警务技能、战术知识,尽可能使用自己所佩戴的单警装备制止违法犯罪,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武器制止犯罪。在处置一般违法案件时,案情有可能突然转变为严重的暴力犯罪,那么警察的心理临战状态也要由橙色状态迅速转为红色状态,以适应新的警情。例如,在日常盘查中突然遇到歹徒持刀袭击,在调解日常纠纷中突然遇到当事人持刀砍人,在例行盘查车辆中突然遇到持枪袭击等案情升级情况,要把临战心理状态迅速调整到红色状态。事实表明,训练有素的警察,在紧急危险关头会把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屏蔽”,不去关注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黑色状态:这是警方陷入全面被动状态时的临战状态。例如,被对方用刀、枪逼住,警察没有反抗的空间,搏斗中被对方捅伤或被对方击中,警察已经受伤倒地等,此时形势十分危急,局面被对方控制,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在这种状态下,警察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甚至是恐惧状态,很多人往往不知如何应对,或盲目死拼,或消极等待,任由对方处置。生死关头,警察一定要发挥平时训练有素的本领,激发顽强的求生意志,充分应用随机应变的灵活性,伺机找到突围自救的方法。假如受伤了,要知道舍弃硬拼,用智谋与对方周旋,在退守时能自我保护、等待救援。 心理行为训练的几种常用模式想象训练

1. 想象训练的界定想象训练已被厂泛运用于竞技体育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想象训练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想象训练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想象训练属于心理训练方法的一种,在不同的领域中,想象训练的操作定义略有不同。在竞技体育中,我国学者凌响超(1900年)称,想象训练是指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情境或运动动作,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学者米文华(206年)认为,想象心理训练是人自我炼并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内部言语活动的指导下而激起的表象活动,对人的身心施加有益影响的过程。就其共性而言,想象训练是指在指导语的暗示下,个体在大脑中形成某种特殊情境,在想象中完成应对行为的过程除想象训练外,还有学者提出了表象训练法。美国心理学家理查·休因(R.M. SuIne)教授在《想象—现在的理论和应用》书中首先提出“表象训练”一词,是指利用所有的感觉对经验进行重现或再造的过程,即利用有关运动的所有适宜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以及和运动经验有关的情绪或心境状态,在头脑中进行演练,如重现过去的运动经验,创造新的运动形象或运动情境。简言之,即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在表象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中,表象训练也被称作“视觉化”训练意象演练或想象训练等。由此看来,表象训练和想象训练基本上是相同的。

2. 想象训练有效性分析在心理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想象至少有以下几种作用(1)都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具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想象的代替作用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做白日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功能还可以满足无法进行实践活动时得到的经验体验。正因如此,人们创造了想象训练。

将想象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一些学者提出,也对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Richardson,967年),但由于研究数量少、方法也不够完善,使想象训练有效性的争议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接影响到想象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一些研究发现,纯粹的身体练习比任何身体与心理结合的训练更为有效,Hid等人在他们的一项含认知成分的运动任务的研究中使用不同比率的身体与心理练习:100%身体练习,75%身体练习25%心理练习,50%身体练习/50%心理练习,25%身体练习/75%心理练习,100%心理练习和控制组。结果显示:纯身体练习组优于身体与心理组合组以及只有心理训练的组。然而,这并不表示心理训练没有任何作用和优点。研究者发现身体练习常常受到费用、时间、疲劳或者受伤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者同时也发现心理训练组比完全没有心理训练组好,他们建议,表象可以作为体育运动训练的一项辅助手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想象训练是否有效的争议才告一段落,“才弄清了心理训练影响运动行为的具体效果”(丹尼尔·M.兰德斯,2000年),并逐渐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研究想象训练有效性的研究者多选用简单技术技能的学习效果为研究内容,这是因为,研究这些内容容易找到一些直接计量工具或较简明的评价方法(如投篮命中率)易于说明有效性问题。运动时的水平。

1. 结合不同执法任务的想象训练日常的执法任务包括:治安盘查、车辆盘查、缉捕不同案情的犯罪嫌疑人、与劫持人质者进行谈判、与自杀者进行谈判、排毒排爆排除易燃品、处置群体性事件、传唤违法违规人员、到危险地域调访等

每一项执法任务面临的情形各不相同,在执法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将每项任务的具体情况考虑进来,从接报警开始,到最后完成任务清场撤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过在进行想象训练时,组织者可以预设各种突变情形,让学员在脑海中产生相应情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想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想象是一座桥梁,连接人们的理想与现实,最后让理想变成现实。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以及头脑冷静的实干家都承认这一事实,并善于运用想象。越来越多的成功者发现,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来源于创造性想象,并将这些想象作为成功的技能引入事业和生活中。 • 潜能激发训练法

对于人类的潜能分类,目前并无一个严格的标准,有的人将潜能分为力量潜能、勇气潜能、智力潜能和情绪潜能。人的心理潜能集聚在两个层面:一是意识层面,二是潜意识层面。通过明示可以直接调动意识层面中的能量。暗示不仅能调动意识层面的能量,还可以调动潜意识层面的能量。人的潜意识能量在某种情况下会突然爆发,使人突然“拥有”比平时大得多的能量。这些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一潜力,是平时人们不敢想象的,所以人们经常会自问:“我能行吗?我能做得到吗?这太难了吧对于我来说……”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将军李广在一次打猎时看见草丛中有一块大石头若隐若现,以为是老虎便张弓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镞露在外面。李广很诧异,又在原地多次对着大石头射箭,但是箭再也不能射进石头里。这个故事说明,当人处于某种特殊状态(如十分危急)时,人的潜能便会被激发出来,做出平时做不到的事情。这属于潜能被动激发。

人的潜能可以主动激发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研究发现,人们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行为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最大限度,便能实现极限突破,达到潜能激发。我们还有多少潜能没有用到?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但我们知道,目前我们已经使用的潜能占资源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到,还有很多资源有待开发。

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教授在他的《大脑》一书中说我们有2000亿个脑细胞,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得更好呢? 我们的大脑能容纳1000亿个信息单位(hit),相当于500册百科全书的信息量,为什么我们不能记得更牢呢

我们思考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480英里,为什么我们不能思考得更迅速呢

我们的大脑可以建立超100万亿个链接(这足以让现代最快的计算机望尘莫及),为什么我们不能理解得更完整更透彻呢? 我们平均每24小时会产生4000种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更有创造性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仅使用了大脑潜能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才能。与我们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实我们只运用了身心资源的一小部分。人们往往活在自已所设的限制中,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资源,却常常不能成功地运用它们。按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所言,我们现在大约只利用了大脑潜能的10%,其余90%尚处于闲置状态。 •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法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是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来提高受训人员基础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同时又是一种磨炼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这与潜能激发训练有些相同。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遇难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类型一般分为高空类项目和场地类项目。

高空类项目包括巨人梯、高空断桥、空中抓杆、泸定桥、天使之手、空中相依、高空绳网、软梯、合力制胜、绝壁逢生、高空天平、高空独木、缅甸桥、极限攀岩等。

场地类项目包括毕业墙、信任背摔、模拟电网、有轨电车、移花接木、罐头鞋、梅花桩、孤岛求生、盲目障碍、礼让通行、齐心协力、雷阵等。

警察行业需要的心理特质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一名优秀的公安民警应该具有以下心理特质:敢为性、决断力、敏捷性、坚韧、耐力、容忍以及奉献精神、合作精神。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培养上述心理素质,通过一系列专门训练,渐渐达到稳定巩固的良好心理状态。警察心理行为拓展训练的步骤包括目标指向、循序渐进和终极任务。

目标指向:此次心理行为拓展训练主要针对哪方面的心理特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循序渐进: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应该是一个渐进过程,面非一而就。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及深是符合心理发展特点的。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应遵循这个原则,一步步来,逐一实现。

终极任务:心理训练与具体实战任务相结合,是从理论到实践来的结合体现

第二单元治安盘查心理行为训练

治安盘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勤务过程中,为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发现、控制违法犯罪活动而依法采取的盘问、检查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人民警察拥有盘查权,盘查属于人民警察当场处置权的范畴,是人民警察发现、识别、判定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常用措施之一。实战中,民警在进行治安盘查时很容易发生被袭事件,人民警察每年因盘查失误而导致的伤亡比例很高。养成正确的盘查战术理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能提高执法民警的临战心理水平,提高盘查时的处置技巧与应对能力。

一、前车之鉴

(一)失误案例200×年7月3日凌晨1时10分许,某市某分局巡警支队一车组两名民警驾车沿昆玉河岸巡逻时发现路边有一名可疑男子,两名民警随即准备对其进行盘查。警车刚停下,河堤下另外三名可疑人员看到警车后立即分散向河堤两边方向逃跑。一名民警见此情形便返回车上驾车向北追击三名可疑人员中的一人,另一名民警继续单独盘查路边的可疑男子。在盘查中,民警先让被盘查对象蹲下接受检查,发现其右侧裤子口袋内装有硬物,令其取出后发现是一把弹黄刀,民界将弹簧刀拿在左手,右手掏出手枪,命令盘查对象面朝下在地上,以便进行人身搜查。民警蹲下后,用枪顶住盘查对象右后青,命其将双腿伸直分开,用拿着刀的左手拨开盘查对象部此时,盘查对象突然翻身坐起,猛力抢夺民警的手枪。在争夺中,民警用左臂债住盘查对象的脖子并与其一起摔倒在地,两人在地上翻滚,盘查对象乘势将手枪抢到手并用力挣脱,起身后快速向河岸树林跑去。民警追出几十米后,由于地形不熟加之夜晚昏暗,使犯罪嫌疑人得以逃脱,手枪被抢走。第一,民警上路执行巡逻任务,应随时保持黄色临战心理状态,自身以及行动小组要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巡逻小组成员职责划分要清晰,警用装备和警力要具备应对一般情况的优势等。在本案中,民警虽然在车上快速锁定可疑人员,但没有贯彻战术理念中的“加1”理念,以为对方只有一人,结果下车后发现河堤下还有另外三人,盘查计划被打乱,两名民警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分开追击和盘查,造成局部警力劣势,在这种状况下,民警很容易截对方袭击造成伤亡。第二,民警下车后,发现河堤下另外三名可疑人员分开逃跑后,其中一名民警开车去追,另外一名民警留在原地盘查之前锁定的可疑人员。此举看似合理,其实违背了集中警力优势的战术原则。当时已经是凌晨1时多,处置地点环境比较复杂,已经观察到的可疑人员多达四名,民警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发生如此突变,只想到要去追击逃跑人员,却没有想到自身警力的劣势。分开追击和盘查,将使警方处于人数上的劣势,一旦对方反抗袭击,盘查和追击的民警将面临重大危险。面临突变,民警应集中力量合理处置现场,及时升级自身临战心理状态,即由黄色状态升级到橙色状态或红色状态,迅速分析和评估现场情况,估量已方是否具有优势。对现场是否能够控制,是否具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危险性。此时应密切观察可疑人员的一举一动,在心理准备上和行动准备上彻底贯彻面对危险的“加1”理念,随时应对现场突发状况。同时,切勿忘记向上级请求支援。第三,留在原地盘查的民警在搜查出可疑人员身上带有弹簧刀后,在没有对可疑人员进一步控制身体的情况下贸然上前搜身,且自己一手拿枪一手拿着可疑人员的弹簧刀,完全束缚了自己的双手。结果当盘查对象突然翻身抢枪时,民警双手拿着东西在近身搏斗的情况下失去了优势,不得不和盘查对象扭打在一起。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当搜出刀具后,应迅速升级临战心理状态,进入红色临战状态。在处置重大暴力犯罪现场或者实施抓捕行动中,一旦发现对方有反抗、攻击己方的可能,或威胁到现场其他无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就要进入红色临战状态—战斗状态。此时民警注意力应高度集中,充分利用装备优势和警力优势,控制现场,并利用巡逻车上的电台或者对讲机、手机等工具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并请求支援。如果在只有一人进行盘查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利用武器控制对方后马上呼叫增援。如必须一对一盘查时,应利用手铐或者约束带将对方身体约束后再进行人身检查。第四,当民警和盘查对象缠斗在一起时,民警一味和对方扭打想摔倒对方,却不知这个时候利用手中武器比用拳脚更可靠。正确的方法是,当盘查民警和嫌疑人扭打在一起时,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拉开与嫌疑人距离,如用腿蹬、用手推、往左有闪开、双手握枪并将枪往自己身体方向回拉等方式拉开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发挥武器优势。

【案例总结】在治安盘查行动中,应该将此当作一个由许多不同的行动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整体来认识和对待。对于巡警来说,盘查是他们每天都要执行的任务,应认识到盘查的危险性,这是因为盘查对象的身份不明确,盘查对象随时可能出现反抗、攻击行为。因此,在盘查行动中警察必须具备战术意识,并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二)成功案例200×年8月11日凌晨3时许,x×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一中队巡逻人员巡逻至某宾馆附近时,发现一辆可疑七座面包车,车上有五名男青年。对该车搜查时,从车上搜出钢筋针、刀具等物,于是警方立即进一步控制了五名可疑人员。通过现场盘问得知他们正在等待住在宾馆内的同伙后,警方马上行动,进入某宾馆某房间内抓获一男一女及吸毒用具一副。将该六男一女移交当地派出所处理后,查出其中五名男青年曾经租用出租车用来盗窃不锈钢、计算机等作案三起的犯罪事实,涉案价值近2万元。其中的女青年为吸贩毒人员,曾多次在辖区内进行毒品贩卖。

【案例点评】第一,工作部署得当、信息研判准确是侦破此案的前提。当地特巡警大队建立了每日街面发案情况通报和每旬街面发案情况分析研判制度,及时、客观、翔实地将每旬各辖区街面发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将分析结果在分局及大队网页情报信息研判栏上公布,指导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布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实效。在日常工作中,该特巡警大队针对目前街面违法犯罪的规律特点,精心谋划,及早部署,在案件高发地段开展了以检查小货车、小面包车以及其他可疑人员和车辆为重点的设卡、巡逻盘查专项行动。特巡警大队紧紧围绕支队工作思路,全警动员,并依托情报信息平台,对系列性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进行了梳理,研究了此类案件的作案特点及规律,确定了几个高敏感区域;同时立足街面,在夜间高发时段由领导亲自带队进行设卡巡查第二,及时发现疑点、巧妙盘查是侦破此案的关键。民警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巡查本领,在第一时间发现了现场的众多疑点。

疑点一:时间、地点可疑(凌晨3时,一群人聚在一个宾馆门口一辆七座面包车内); 疑点二:车辆可疑(七座面包车的车牌被厚厚的泥士遮挡,车窗半启,人声嘈杂); 疑点三:人员可疑(面包车内人员在警车靠近后神态立刻变得十分紧张,并有散开想逃跑的趋势)。警方将这些疑点串联起来后,便对形势有了初步判断。为了进一步查证,民警在用平和的语气以检查、登记身份证为由将嫌疑人稳住的同时,搜查出车上的可疑物品。在分别对可疑人员进行盘问后,顺藤摸瓜将宾馆内另两名嫌疑对象一举擒获,侦破了系列盗窃案。

治安盘查的正确战术理念(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的一些规定公安部于2008年11月28日颁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公通字[2008]55号),该规范既规范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工作,又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人民

警察的人身安全,是公安民警日常盘査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现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有关战术操作的关键部分摘录如下,以供读者参考。“第三条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因情施策,确保安全。第四条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着制式服装;未着制式服装的,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应当向被盘查人敬礼并告知:‘我是×x(单位)民警,现依法对你进行检查,请你配合。盘查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民警应当向被盘查人敬礼,并说谢谢你的合作’,礼貌让其离去。第五条盘查一般由两名以上民警进行,并明确警戒和盘查任务分工。第六条民警应当选择光线较好、场地开阔、有依托或者容易得到支援的场地或者道路等作为盘查地点,盘查过程中度警惕,注意被盘查人的身份、体貌、衣着、行为、携带物品等可疑之处,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第七条盘查可疑人员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与被盘查人保持适当距离,尽量让其背对开阔场地;(二)对有一定危险性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先将其控制并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盘间;(三)盘问时由一人主问,其他人员负责警戒,防止被盘查人或者其同伙的袭击。第八条盘查多名可疑人员时,民警应当责令所有被盘查人背对开阔场地,并在实施控制后,分别进行盘查。当盘查警力不足以有效控制被盘查人时,应当维持控制状态,立即报告,请求支援。第九条查验身份时,应当先查验身份证件并遵守下列规定:(一)查验证件防伪暗记和标识,判定证件的真伪;(二)查验证件内容,进行人、证对照;(三)注意被盘查人的反应,视具体情况让持证人自述证件内容,边问边查;(四)通过身份证识别仪器或者公安信息系统进行核对第十条对经过盘问,确认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嫌疑不能排除的,应当先对被盘查人依法进行人身检查,并进一步检查其携带物品。第十一条对可疑人员进行人身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有效控制被检查的嫌疑对象,在警戒人员的掩护下对其进行检查,防止自身受到攻击和伤害;(二)对女性进行人身检查,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可能危及检查民警人身安全或者直接危害公共安全的除外;盘问;(三)对拒绝接受检查的,民警可依法将其带回公安机关继续盘问(四)对可能携带凶器、武器或者爆炸物品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检查时,应当先检查其有无凶器、武器和爆炸物品,如有,则应当当场予以扣押,必要时,可以先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然后进行检查;(五)责令被检查人伸开双臂高举过头,面向墙、车等,扶墙或者扶车站立,双脚分开尽量后移,民警站于其身后并将一只脚置于其双脚中间,迅速从被检查人的双手开始向下对衣领及身体各部位进行检查,特别注意腋下、腰部、裆部及双腿内侧等可能藏匿凶器或者武器的部位;(六)当盘查对象有异常举动时,民警应当及时发出警告,命令其停止动作并做好自身防范,可以依法视情使用警棍、催泪喷雾器及武器等予以制止。第十二条经盘査能确认是逃犯、通缉犯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民警应当立即使用约束性警械将其控制,移交办案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原羁押机关。第十三条对可疑物品进行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责令被检查人将物品放在适当位置,不得让其自行翻拿;(二)由一名民警负责检查物品,其他民警负责监控被检查人;(三)开启箱包时应当先仔细观察,注意避免接触有毒、爆炸、腐蚀、放射等危险物品;(四)按照自上而下顺序拿取物品,不得掏底取物或者将物品直接倒出;(五)对有声、有味的物品,应当谨慎拿取;(六)发现毒害性、爆炸性、腐蚀性、放射性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时,应当立即组织疏散现场人员,设置隔离带,封锁现场,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排除;(七)对于需没收或者扣押的各类违禁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及时上交有关部门;(八)避免损坏或者遗失财物。第十六条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警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一)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第十七条执行盘查任务的民警应当携带单警装备,每个盘查组应当携带手持电台及手持身份证识别仪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为盘查民警配备现场执法录音录像设备。民警执行设卡检查任务时,应当穿着防弹背心,戴防弹头盔;夜间视情穿着反光背心。盘查民警驾驶车辆上应当配备轻型冲锋枪、防弹衣、反光背心、防弹头盔、防毒面具、车载电台、停车示意牌、救生器材、急救药箱、搜索灯、强光手电、阻车路障、警戒带等装备。盘查卡点应当配置机动车辆、通讯工具、阻车路障、强光手电、警戒带、停车示意牌等装备器材,并视勤务需要配置防弹盾牌。”(二)处置过程中不同临战状态下的战术理念1.黄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黄色临战状态是指警察在日常工作岗位上应保持的警戒状态,如派出所民警正在值班室值班、巡警正在路上巡逻等情形。这时候执法警察应在意识上对自身状态(如巡逻小组成员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对队友和自身处置情况的能力是否自信;装备和警力是否具备应对一般情况的优势等)有充分的评估,对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心理戒备和研判能力。2.橙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橙色临战状态是指执法警察正处于接处警中的状态,如派出所民警正在查询可疑对象、巡警正在盘查一名或者几名身份可疑人员等情形。这时候警方应评估敌我双方力量态势,自身装备是否占有优势,警力是否占有优势,对现场是否能够完全控制,是否还具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危险性,盘查对象的一举一动是否具有危险苗头,等等。要对盘查对象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其身上可能隐藏武器的部位有无明显隆起,其双手置于什么位置(是否暴露在外,或是放在身后、衣服口袋里),其脚步处于什么状态(准备进攻还是逃跑),其眼神是平和还是敌视,其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武器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根据盘查规范的第六条、第七条和第十一条进行操作。即先把可疑对象带到光线较好、场地开阔、有依托或者容易得到支援的场地进行盘查,与被盘查人保持适当距离,尽量让其背对开阔场地。对有一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先将其控制并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盘问。盘问时由一人主问,其他人员负责警戒,防止被盘查人或者其同伙袭击。3.红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红色临战状态是指警察在盘查时遭遇盘查对象的突然反抗,现场状况演变成剧烈暴力对抗,有激烈的肢体或武力武器对抗,威胁到警察以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的危急情形。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第八条及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当盘查对象有异常举动时,民警应当及时发出警告,命令其停止动作并做好自身防范,可以依法视情使用警棍、催泪喷雾器及武器等予以制止。当盘查警力不足以有效控制被盘查人时,应当维持控制状态,立即报告,请求支援。与此同时,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五项、第六项规定,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及时制止暴力犯罪。如果情形特别紧急,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第十项规定,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经警告无效,可以直接使用武器。4.黑色临战状态应采取的反应模式治安盘查中的黑色临战状态是指执法警察在经历与盘查对象的血肉拼搏后,因敌方力量明显优于我方力量,导致警察在对战中处于严重劣势,甚至出现被击倒、流血受伤,不能继续控制局面,或被对方控制,或暴力抗法分子逃逸等情形。此时,负伤民警首要任务是保护自身生命安全,以退为进,在报告上级后等待救援。实战中我们经常看到处于劣势的受伤民警仍以顽强的毅力作最后一拼,直至最终牺牲。这种精神虽可嘉,但在实战中要正确分析当时的情形,依情势而作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只是为逃命而疯狂杀戮,负伤民警实在没必要以生命去拦截,因为这种做法既抓不住犯罪嫌疑人,又造成了自己无谓的牺牲。如果犯罪行为在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就有可能发生危害更大的暴力犯罪恶果时,那么执法民警是责无旁货地要继续履行职责的。治安盘查临战心理行为训练(一)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在战术训练中授课教官以实战案例为题材,提供给培训学员相互研讨之用,以激励培训学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种教学方法。教官通过对学员展示典型的教学案例,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和思考,塑造学员积极的学习态度、动机,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思维能力以及心理调控能力。案例教学训练的特点是启发性、情景化、参与性,是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案例讨论法对警察心理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示范作用。一个典型的公安民警执法实战案例,通常是大量民警执法实战的“浓缩版”,承担训练的教官通过对“浓缩版”案例的分析研究,对参与临战心理训练的民警起到示范、教育、警示的作用,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成功的执法实战案例,其技能动作和战术应用成功之处,可以对参加心理训练的民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失败的执法实战案例,通过分析经验教训,也可以对受训民警起到警示作用。

二是暗示作用。心理暗示是一种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受暗示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典型执法实战案例的内容情景、应对措施,会成为参训民警的暗示刺激源,案例中的正确操作措施会内化成受训民警的知识理念,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

1.一般案例讨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事先选择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成功的,也包括出现重大失误的,均可入选到我们的案例素材库中。如下面这个案例:201×年6月8日晚8时许,A市某派出所驻所刑警中队小张接到情报,抢劫巨额现金后潜逃外地的李某已偷偷回到A县,正在县城电影院附近游荡。当时中队只有小张一人在值班,考虑同事正在休息,且犯罪嫌疑人李某个子很小,年轻气盛的小张决独自前往县城电影院抓捕李某。晚8时30分,换上便装的小张达电影院,经过秘密观察,小张发现李某正挤在观看露天电影的群里。一番思考后,小张决定使用锁喉擒敌技术抓捕李某。正当张走到李某后面准备动手抓捕时,李某回头看到小张,狡诈的李觉察到不妥便想快步走开,小张只好伸手拉住李某,这时李某从子口袋掏出一把弹簧刀捅在小张腹部,然后趁乱逃走。小张忍住伤痛掏出手枪却又因为周围群众太多不敢贸然射击,最后昏倒在地,经抢救后才转危为安。

根据上述案情,要求学员讨论:

1、本案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你是小张,你会如何行动?

3、请根据案情,制定一套抓捕方案。 实战模拟训练

特警队员在高铁站进行日常巡逻,发现一名可疑男子,遂对该男子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盘查。

第二篇: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后感

警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执法力量,警察队伍更是一个强调团结协作的团队。作为警校学员,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警察心理行为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在学习了为期两天的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之后,我的感触颇深,下面来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是两个课时的理论学习。俗话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理论课上,老师讲解了警察作为一类高压人群,在接触社会阴暗面的同时,需要有适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信任、合作、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警察必备的职业能力。所以,认真参与到之后的实践活动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接下来是体验式学习,我认为对我挑战最大的三个项目——信任背摔、飞跃自我、攀岩,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三个项目。尽管最后都顺利完成了,但这其中还是客服了极大的心理障碍。

信任背摔是一个考验彼此间的信任关系的项目。当人站在1.4米的跳台上直挺挺地向后倒下的时候,在台下方的同学手掌掌心向上交叠放在对方锁骨上,将脚和膝盖贴紧,抬头看背摔者,托起成一个“人床”把台上摔下的人接住。在每个人上跳台之前,同组的人员会给倒地者加油。起初,我不太敢尝试,一直在跳台下面接人。看着大家都稳稳地倒在人床之上,我开始跃跃欲试,虽然是女生,但也不能退缩。站在跳台上,绑好双手背对大家,“准备好了吗?”“请相信我们!”“我来了!”“来吧!”下面同学的承诺给了我很大的勇气,闭眼,后倒,说真的,在我腾空的一瞬间脑子是空白的,当我在失重的惊惧中倒在倒在团队温暖的怀抱时,我深刻地感触到信任的重要性,虽然,直到自己双脚站到地上还是心有余悸。不过,我还是很为自己骄傲,因为我成功了!

结束后老师要求我们谈感想,我认为一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打败 恐惧,恐惧绝不是为了让我们退缩,而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才能倒下去很标准,这样就减少了对跳台下面同学的伤害。二是就是要相信别人,相信你的同伴,相信你的队友,相信一个集体。 只有付出了所有的真诚那么你的同伴,你的队伍也会给予你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和帮助。在心灵的交流中,只有充分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队友,才能毫无顾忌的倒下去,你交给他们的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他们回报给你一份肯定,一份勇气。信任背摔这个项目鼓舞了做个无所畏惧,永不退缩的人,做个相信别人也值得别人相信的人。

飞跃自我是我认为最难的一个项目,因为我恐高,站在高楼上都不敢往下看的我如何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考虑到男女生抓杠要求不一样,老师要求女生先完成,那就硬着头皮上吧!起初怕上去很轻松,就在我准备站到8米杆的平台上时,杆子开始晃动,此时我往下一瞥,只能说心中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我花了很长时间,下面的同学一直在鼓励我,咬咬牙,我成功站在了圆盘上面。此时杆子一直在晃动,我心中几近有了放弃的想法,纵身一月,抓住前方的杆子,要如何才能迈出那一步?我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之前努力了那么多,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稍作停顿,我找好平衡点,尽全力跳了出去,稳稳地抓住了杆子。此时同学们都在为我喝彩,是的,我做到了,我又一次挑战了自己!

又到了感悟环节,这个项目,我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做到。如果不是在课堂上,我想我一定不会去尝试。今后,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战胜自己,想想这次的经历,我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我要勇于挑战自我,给自己一些勇气,扎实的踏下每一个脚印,陷入土地的印迹不仅是岁月的留痕,更是一个航标,引导以后的你去追寻。眺望未来的希望,做好一个个规划的起始,更完美的走好每一步,使得自己的人生旅途充满爱的足迹。以自己的名义,在生活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轨迹。当你走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时,擦把汗,拭把泪,相信:有勇气,必将有一片海阔天空。空中的心理极限训练,是对心理极大地挑战,我会记得,我曾经稳稳地抓住了那个杆子!

攀岩是一项考验体力和判断力的项目。由于下面有同学保护,显得有些轻松。之前老师就说,很多人觉得很容易,但是要登顶不是那么容易,同时攀爬方式不对也会造成体力的损耗,要用双腿发力,同时上下肢力量是协调运用。起初,我也是信心满满,跃跃预示,但当我亲身体验时发现,路线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人工岩壁为了更好地模拟实地场景,很多小的抓点都不能支撑自己爬上去,一旦站不稳就会掉下去。很庆幸下面的同学一直在帮我,让我找好抓点,在我爬到第一个结束时,双腿就开始颤抖,感觉自己体力不支了。但我不能放弃,继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快到达第二格的时候滑脱了,心理还是觉得挺可惜的。虽然下来后,双手一点力气都没了,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我一定要感受一下登顶的感觉。

攀岩给我的感悟就是,起初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难事,可当真正爬上去的时候,才发现真的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小的抓点,很难用力,不仅需要好的抓力、臂力,还需要良好的平衡性。同样,在攀岩中,严格的保护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关乎到攀岩者与保护者的生命安全。很多事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对于任何一件事,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尽力做好,才能不留遗憾。

尽管这门课程结束了,但这其中教会我的道理将一直伴随着我。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名警察应有的基本素质。每一个项目都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真诚相助,希望我们都能用心去体会警察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精神,将这次训练的感悟与收获,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以后的工作中必能战无不胜,乘风破浪,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人生的目标而奋斗!

第三篇:警察警务实战心理分析和心理训练

摘 要:警务实战训练在提高警察执法能力、执法安全及执法规范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升警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面对警察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警务实战训练在警察教育训练中面临新挑战,通过对警务实战训练中心理需求、心理训练作用分析以及辅助心理训练方法的阐述,以期促进警务实战训练和心理训练融合起来,符合警务实战心理要求,提高警察警务实战心理水平和实战效果。

关键词:警务实战;心理分析;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18 -03

警察教育训练是警察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警务实战训练是提升警察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进警察队伍职业化发展,提高警务工作绩效。警务实战训练作为警察教育训练的重要部分,在提高警察执法能力、执法安全及执法规范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面对警察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警务实战训练在警察教育训练中面临新挑战。民警的警务实战训练往往与预期的训练目标相差甚远,警务技能学习效率不高,民警在执行实战任务中明显地表现出自我防护意识不强、规范执法能力下降,甚至行为上表现出反应迟钝,心理上紧张恐惧等问题。情况严重的完全忘记训练过的动作,头脑一片空白,甚至导致致命的袭击。由于心理训练的缺失,致使参训民警无法形成所期望的心理特质,心理控制能力不强,民警实战能力的提升受到制约。因此,警务实战训练必须适应新需求和期待,和心理训练融合起来,符合警务实战心理要求,提高民警实战心理水平。

一、警务实战训练心理分析

警务实战内容包括徒手控制、警械使用、武器使用等警务技能使用和战术运用。在警务实战训练过程中,心理因素对实战技能和战术有深刻影响。警务实战心理是指民警在警务实战行动中呈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

(一)运动感知觉对警务技能训练影响

警务技能训练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反复模仿练习,熟练掌握动作要领。练习模仿实际上就是肌肉和大脑建立警务技能运动感知觉的过程,最后形成肌肉运动觉的动力定型。运动感知觉直接影响着警务技能的训练效果。正常的情况下,当技术动作训练达到25次,机体就会自动建立起技术动作的运动感知觉。除了反复练习,语言提示、适当的训练强度、动作纠错以及训练引导都有助于运动感知觉的有效建立。动作运动感知觉的建立还受情绪状态影响。

(二)感觉适应性对警务技能训练影响

民警首次使用警械武器,在心理上会出现一定的恐惧感和紧张感,为了克服民警对警械武器的恐惧感,在警务技能训练之前,就要让民警建立对警械武器的感觉适应性,以适应对警械武器的感觉,使民警能与警械武器融为一体,从而保证民警在任何紧张的警情状态下都能够对警械武器的使用运用自如,以达到警务实战的标准要求。对警械武器的感觉适应性受情绪影响很大,可以通过调控警务技能训练中的情绪状态,来训练民警在紧张状态下、高心跳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完成精细的动作,以适应警务实战的特殊需要。

(三)认知能力对警务战术训练影响

在盘查实战中,民警在查找通缉犯罪嫌疑人过程中需要记住犯罪嫌疑人特征、体态等,在进行盘问检查过程中,需要比对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以准确甄别犯罪嫌疑人。当民警检查物品和人身时,要能够把注意力扩散到被检查人的全身,以及配合盘问检查的其他民警身上,以确保安全。如果民警的注意力不能顾及到嫌疑人的变化,仅停留在物品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就容易被袭击。民警在盘查实战过程中,要克服知觉的定势,做到对盘问检查信息的统一知觉,防止判断错误。

(四)沟通能力对警务战术训练影响

沟通能力在战术配合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战术分工上让不同个性心理的民警担任适合的战术角色,增强战术配合的默契度。在警务战术训练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以外的非语言方式进行,诸如手语、眼神及微表情等。要把自我观察、分析、评价等自我意识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战友,紧密结合战术需要,甚至也要一并传递包括在警务行动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感受、情感及态度给自己的战友。

(五)情绪状态对警务实战训练影响

在警务实战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影响警务实战效果的负性情绪。例如,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一些民警表现出紧张、恐惧、担心,生理上出现心跳加快,双腿无力等,表现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严重影响训练效果。部分民警由于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信心缺乏,以致训练效果不佳。还有一些民警在训练中对训练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盲目自信,出现知觉与思维迟缓,过度兴奋也会导致思维混乱、动作变形,训练效果下降。

(六)心理应激对警务实战训练影响

正在进行警务实战训练的民警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应激事件,而应激事件会引起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多种变化。心理应激的情绪紧张状态往往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的激变。心理应激对警务实战训练有两方面的影响,适度的心理应激能够使民警情急智生,使民警的正常身心功能处于警觉状态,提高机体的活动效率和适应效能;另一方面当民警的应激状态长期处于高强度水平或者超出个体承受能力,其结果就会导致民警个体的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紊乱,引起机体的免疫力减弱,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

二、心理训练融入警务实战训练的作用分析

心理训练能够训练民警充分发挥自主性,促进民警自我发展,通过心理训练,民警能够了解在实战环境下自己的真实表现,从而在今后的警务实战中能够更主动恰当地引导自己和调控自己,减少环境压力的影响,克服以往经验习惯的控制。心理训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提高民警在警务实战状态下的心理活动的强度

心理训练植入警务实战训练中,能够提高民警在警务实战中的注意力和专注度,提高民警对警务实战中危险的精确认知和敏感性,提高民警警务处置的创造力和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警警务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实战、高效率地完成警务,有助于民警缓解疲劳、减少倦怠和无能为力的不良精神状态,激发正性情绪。

第四篇:部队心理行为训练

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

同样一块铁,可以锯融消损,也可以百炼成钢。何也?或风吹雨打,或炉火熊熊,置放环境不同。

同样一个人,可以庸碌无为,也可以成就大业,何也?或松散懈怠,或凝聚有序,形成氛围不同。

同样一支部队,可以死气沉沉,也可以生龙活虎,屡建功勋。何也?或千锤百炼,或有形无魂,团体凝聚力不同。

我们必须认识: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培训改变思想,思想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成败;

失败的团队中没有赢家,而成功的团队中没有输家。

士兵优秀的心理素质,既是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更是一个部队坚韧顽强的基石;近年来,公司发挥内部主要领导层人员和员工均来自部队这一独特的优势,结合多年在部队做政治工作的经验,充分吸收社会上风靡盛行的素质拓展培训,本着“经济实用,便于操作,适宜推广,安全有效”的原则,在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指导和心理学专家的参与下,紧密结合部队担负反恐处突任务的实际,对现有的拓展项目进行了深度开发或改造创新,自主策划设计出了武警部队心理行为训练实用课目,为部队提供专业、高效、一流的心理行为训练。

实施培训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团队定向、心理暗示、技术探险、个人尝试、团队作为、军事活动等项目的体验参,让学员在新颖、刺激、寓教于乐的活动项目中,激发队员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思考、讨论、总结,并通过培训师的引导、讲解,使队员从内心深处领悟学习、应变、沟通、信心的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调适心理、完善人格、熔炼部队的目的,培养严守纪律、坚决执行、承担责任和水不放弃的进取精神。

一、部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系列:

英雄风采战士个人挑战课程

铜墙铁壁部队合力培训课程

我是一个兵新兵融入培训课程

战友情深官兵沟通信任培训课程

突出重围潜能创新培训课程

沙场点兵综合素质砺炼培训课程

兰色港湾士兵心理调适培训课程

二、培训流程:

1、团队热身:营造互动氛围,消除紧张心理,建立激情团队,调动队员情绪至巅峰状态,以轻松愉悦心情投入到各项培训活动中去。

2、体验培训: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挑战为为辅的原则,分组按序组织队员实施预定项目的体验。

3、回顾分享:回顾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培训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总结分享,使学员能够将培训中悟出的道理转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终实现整

体的培训目标。

四、培训预期效果:

1、参训单位将在以下方面有明显的收益:

★使广大官兵进一步明确部队建设的目标,摆正自己的位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部队的向心力,从而形成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

★有效消除士兵间的隔阂,改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活跃、和诣、积极向上的组织气氛;

★有效矫正部分战士存在的不良心理,引导建立良好的人生心态,消除部队内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内部稳定;

★引发官兵之间换位思考,增强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形成爱兵尊干的良好风气;★改进组织内部沟通与信息交流;

★培养部队顽强的战斗作风,使整个团队在面对各种艰、难复杂的任务和挑战,更为从容、有序,坚韧不拨,所向披靡。

2、参训战士将在以下方面有明显的收益:

★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

★克服心理障碍,乐观面对生活,自觉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

★调整身心状态,不浮躁,不荒废,更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领悟人生真谛;

★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部队工作的主动参与意识,强责任感;

★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在困难面前勇敢沉着,正确决策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更为融洽地与周围的战友合作;

★学习欣赏、关注,淘冶情操,爱护大自然。

第五篇:心理行为训练教案大全

第一部分 简易器材心理行为训练

简易器材心理行为训练通常是指利用简单的、容易得到的辅助工具如:绳子、木板、油筒等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其特点是不受器械、场地、天气的限制,适合中队、船艇、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培养官兵的团队精神,开发潜能、提高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促进相互沟通同时还能疏导官兵心理,陶冶情操、缓解压力。

课程一:捆绑行动

一、课目意义

如果一个团队成员间存在着诸多相似点,这些相似点能够缩小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成员彼此之间就容易相互吸引,形成更为紧密的团队,凝聚力增强,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此训练课目通过活动打破学员心理间的隔阂,拉近学员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员尽快融入团队。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30米长的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 20--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 2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10人左右即可。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捆绑行动

目的:

1、拉近学员心理间的距离,打破隔阂;

2、迅速形成团队。 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体人员在规定时间里,捆绑在一起,越过障碍物集体前进。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会被捆在一起集体前进;

2、在前进的过程中,每个人要相互告诉大家有什么独特的才能或有过什么别样的经历,在你

们到达目的地时,教员会随意挑选人来转述同伴讲过的话。

五、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学员安全,危险动作要及时制止;

2、要求把所有学员的手绑在绳圈内。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1、将身上的硬物和贵重物品解除;

2、注意安全,避免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没有人指挥,活动完成得不顺利;

2、有人不愿意与队友有身体接触,借口方案不好;

3、有人无法投入,找种种借口不参加;

4、前面的学员只顾自己前进,不顾及后面学员被拖着走的感受。

七、交流回顾

1、在活动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做活动之前和之后心理上有什么不同?

3、活动结束后,你发现战友都有哪些才能?而这些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4、捆绑能产生什么效果?

5、每个人应该抱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6、捆绑同现实中的什么相似?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7、当你被迫捆绑在一起有什么感想?

八、点评要点

(一)什么是团队精神

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二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具体表现为:

1、团队的凝聚力:针对成员和团队之间、成员之间关系而言,高凝聚力来自于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表现为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对团队业绩的荣誉感、对团队面临困境的忧虑和对团队的忠诚;

2、团队合作意识:针对成员之间关系而言,表现为高度的协作性和共为一体的特征,合作性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

3、团队士气高昂: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来体现,愿意尽心尽力、愿意全方位的投入。

(二)高凝聚力团队的特征

1、沟通渠道比较畅通,没有复杂的沟通渠道;

2、队友参与意识强,人际关系环境和谐,没有压抑感;

3、队友有强烈的归属感,为成为团队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4、团队成员之间彼此关心、互相尊重;

5、团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三)心理适应

部队是我们战斗和生活的集体,适应军营生活不光是要求我们在行动上的适应,更要求我们在心理上的适应。团队的团结精神,凝聚力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行动上的一致,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凝聚”,只有心理和思想上的适应了军营生活,才是真正的适应。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二:激励他人

一、课目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得到别人赞美的需要。有人说如果你想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棒,那你必须在沟通的前5分钟,喊五次他的名字。如果你这样做,他会觉得自己非常棒,也会觉得你非常棒。言外之意就是懂得真诚地赞美每一个人,善于尊重和重视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现在让我们通过本项训练,来做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并欣赏认识他人的人吧!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20-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激励他人 目的:

1、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激励他人;

2、接纳自我,认识自我,增加自信心;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班围成半圆弧形坐下,可由教员或班长指定,也可用自愿的方式确定一位学员坐在圆弧形的中央面对大家,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态度等)。每学员轮流做一次。

(四)宣布规则

1、以诚恳的态度和话语表达, 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

2、要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

3、每个战士被全班战友称赞以后,首先要感谢全班战友对自己的鼓励,并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4、活动过程中要求严肃认真,气氛要严肃,不能开玩笑。

五、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不同的学员的参与程度也许并不一样;

(二)有的学员并没有认真地参与,总是用一些空泛的赞扬而没有明确的事实依据;

(三)受到表扬时有强烈的自豪感;

(四)受到表扬时脸红了;

(五)有的学员被他人称赞之后,并没有过多的情感反应。

六、交流回顾

(一)当你被战友称赞时的感受如何?

(二)战友接受你的称赞时你有何感受?

(三)怎样用心去发现战友的长处?

(四)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五)活动后,战友间的心理距离是否发生了变化?有哪些变化?

七、点评要点

(一)激励他人的意义

激励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提升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战友间的相互欣赏和相互接纳,常常可以创造一个尊重、温暖、关怀与理解的真诚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大家会主动开放自己的心扉,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珍重他人思想,敬重他人的作为,即使龃龉,彼此也会“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以全局为重,给以微笑,给以理解,给以关爱,自然会怨怼自灭,精诚合作,团结一致,从而获得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在这种气氛下,军人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集体为荣,保持和集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爱护和保护集体的形象及荣誉,并且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去面对环境。

(二)认知的积极性偏差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评价会使被评价者和评价者都感到愉快,因此人们更容易也更愿意积极地评价他人。

(三)激励他人与接纳自我的关系

激励他人,接纳自我实际上是一个人际沟通的过程,是一个既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真诚地赞扬他人,也通过他人的反馈,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优点会更进一步的确认,就会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就更有可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认识他人,欣赏他人的优点,肯定和接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对未来的愿望不同,但我们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彼此间都应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因为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应在日常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善于发现战友的优点并乐意欣赏战友的人,同时亦不断深化自我了解,自我接纳,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悦纳,使我们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今后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真诚

真诚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想法,不掩饰,

不做作的与人交往。真诚传递出了一种真心诚恳的信号,容易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真诚地身体语言表达,真诚地表达不光是语言上的,还有非语言的表达形式,身体姿势也表达出了真诚的信息。温和的微笑,表达赞同、欣赏、鼓励;目光接触,表达一种信任、鼓舞、关注。身体靠近表达一种支持、喜欢、关切。总之,每种表达真诚的身体语言都不过是内心真诚的流露,自然地表达出真诚的非言语信息。

(五)了解他人优点,发现自己长处 因为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我们了解自己,可能也不是很全面。通过自己亲密战友的话语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状态,发现自己的优点,会给自己莫大的鼓励,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被发现优点后,会有一种互动的效应,形成对对方的好感,并发现以方优点予以回报。这样,人际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从评价者口中获得其他战友的优点,还达到信息共享,能改善和巩固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三:绝地求生

一、课目意义

“危难之中见真情”。危难是对一个人及一个团队适应能力的考验,此时个人和团队必须发挥其潜能,应对困难,渡过危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本训练课目就是要培养学员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感受自己和生存需要和安全感。在危难中为团队贡献,接受团队帮助与关怀,促进自身和团队的发展。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4米左右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五)观察并询问参训队员的身体情况

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近期做过内外科手术、受过内外伤并未痊愈者,能及医生明确告知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5-15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绝地求生

目的: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 时间:1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某阵地的一分队英勇的击退了敌人,但是不甘心的敌军在撤退时炸毁水坝,企图用大水冲垮我军。阵地附近一个小山坡是最高点,要保持战斗力,求得生存,必须爬上山坡。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逐次进入将不断缩小的绳圈内,每次要尽可能的都进入。

(四)宣布规则

1、不允许队员跳入绳圈;

2、不要拉扯战友的衣服;

3、任何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及任何物品都不能接触到绳子。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避免学员受伤;

(二)教员在参训学员操作成功后要减小绳圈大小,不断地进行训练。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认为不可能成功;

(二)有人不愿意与战友有身体接触;

(三)有人焦急的期待帮助,也有人积极帮助他人。

七、交流回顾

(一)活动过程中不断突破,心理感觉如何?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在这个活动中你们感觉与队友在心理上有没有拉近距离?

(四)在活动中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五)你认为团队合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吗?

(六)你在活动中是否期待帮助,是否愿意帮助他人?

八、点评要点

(一)挫折感与目标期望

挫折感受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人们感知到并因此而受到的阻碍,实际上是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预设限制。

我们所有人都预先设臵了对于自己能否实现目标的自我感觉。受阻碍的目标可以起强化这些限制的作用,尽管真正的障碍实际上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关于这类头脑中预设限制的情况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方说,马戏团里的大象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受到训练,使它们有预设限制。当象还很小(比如说半吨左右)的时候,它会被一条很重的绳子拴在一根大木桩上。小象常常会使劲拉绳子,但它怎么也无法离开那根木桩。当象长大后,它的

力气大多了,可以很轻易地把这样一根木桩拔起来,但它却不会这么做。它“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拔木桩是徒劳的。因此,有的训兽师只给大象戴个脚镣,连绳子都不系,因为套个脚镣就能让大象老老实实地呆着,它“知道”它动不了。

(二)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

团队具有个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巨大力量。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经过团队合作,就有可能实现目标。但是,团队成功要求每一个团队成员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才能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三)团体对个体的关心

团体关心、帮助个体的成长。当个体生存发展出现问题时,团体会调用一切力量去关心帮助个体。这些帮助既有口头语言上的,也有具体行动上的,既有可见的行动,也有心理上的支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加油”都能使个体感受到团体的力量,使个体脱离困境,走向良性发展。正是团队的这种力量,促使个体更快的适应了团队。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四:新式武器

一、课目意义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合作。在面对问题时,团队成员积极思考,相互沟通,能拓展团队的思维,发挥团队的力量,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本训练课目就是让学员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训练场地宽敞平坦,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并远离嘈杂的环境的空地或会议室;

(二)教具要求:2米左右长度,直径6mm左右轻质材料的塑料管或光滑的竹竿;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三)项目回顾:10~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新式武器

目的:

1、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开发创新思维 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要求全体学员双手前举,用食指托住武器,把武器从离地1.2米高度降到高地30厘米处。

(四)宣布规则

1、整个过程中,新式武器始终轻放在每个人的双手食指上部,不允许有其他外力和任何物品作用在新式武器上;

2、武器的形状不能改变;

3、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人的手不能离开该武器,一旦有人手离开,就要回到原来的起始位臵的位臵,重新开始。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照规则严格监督学员操作

2、根据学员人数(多于10人)适时调整作业难度,可以要求赏把新式武器轻放在

手掌上(要求双手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内扣)。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课目开始后大家积极讨论,但没有形成好的方法;

2、试验几次后,发现武器并非向下,而是向上,开始怀疑方法,并开始抱怨;

3、有人提出新的方法,但没有人理会,继续试验原有的方法,要求所有人集中注意力;

4、没有明确的指挥员进行指挥;

5、有人提出,这是智力挑战,不能按常规的方法完成,一定有陷阱,但又想不出确实的办法来;

6、在经过几次挫折后,有人认为不可能完成,从而消极下去。

七、交流回顾 所有队员围坐成一圈

1、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认为有难度吧?难度在哪里?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我们认为简单的问题,总也做不好带给我们情绪上的变化是什么?

3、光有个人意愿和我们之间的配合,能否很好的完成类似的工作或任务?

4、为了完成任务,有没有要求自己或别人要做得更好?

5、有没有人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做得不够好?或者问题在于别人?

6、活动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合作的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中,仅凭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整个团队任务的完成,需要全体队友统一目标,相互配合,在方法和行动步伐上协调一致,还需要建立起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才能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最后胜利。

(二)团队的发展阶段

1、成立期――团队形成的初期

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被选入团队的人既兴奋又紧张

高期望自我定位不明确,试探环境和核心人物有许多纷乱的焦虑、困惑和不安全感依赖职权

2、动荡期

第一阶段完成以后,团队就进入到第二阶段――动荡期

团队在动荡期阶段的表现期望与现实脱节,隐藏的问题逐渐暴有挫折和焦虑感,目标能完成吗?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加剧)对领导权不满(尤其是出问题时)生产力遭受持续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的问题都开始暴露出来,人们从一开始的彬彬有礼,互相比较尊重,慢慢地发现了每个人身上所隐藏的缺点。慢慢会看到团队当中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团队的领导朝令夕改,比如团队成员的培训进度落后,刚开始承诺有很多很好的培训机会,为什么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耽误了?

3、稳定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的提升,团队会进入稳定期,这是团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稳定期的特征人际关系由敌对走向合作憎恶开始解除沟通之门打开,相互信任加强团队发展了一些合作方式的规则注意力转移工作技能提升建立工作规范和流程,特色逐渐形成稳定期的人际关系开始解冻,由敌对情绪转向相互合作,人们开始互相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队这时候也形成了自己的合作方式,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任务和目标。通过第二个阶段的磨合,进入稳定期,人们的技能开始慢慢的提升,新的技术慢慢被掌握。

4、高产期的团队情况会继续有所好转团队信心大增,具备多种技巧,协力解决各种问题用标准流程和方式进行沟通、化解冲突、分配资源团队成员自由而建设性地分享观点与信息团队成员分享领导权巅峰的表现:有一种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通过团队的表现,可以判断此团队所处的发展阶段,能帮助团队领导和成员更好地把握团队的发展方向

(四)适应环境,融入团队

进入新环境,融入新团队首先需要建立和服从一套团体的社会规范。团体规范慢指一个团体中成员共同认为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团体规范一经形成,是一种公认的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这种压力的约束着团体成员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趋向一致。融入团队的过程是指一个人在团体的影响下,和团体成员间相互了解,掌握团体工作经验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团体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团体中合格成员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方面讲,我们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不仅仅是服从团队的要求,而应该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配合团队的行动。只有主动的把个人的成败和团队的成败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融入团队,才能算合格的团体成员。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之;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

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五:协同合作

一、课目意义

当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时,经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沟通规则。比如在军营里,很多时候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是有一定级别和范围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又不能制约任务的贯彻执行。本训练课目通过模拟活动,帮助参训队员探索有效的团队领导和分层沟通的方法,促进不同的团队角色之间协调配合,确保集体完成预定目标。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长度分别为20米、18米、12米,直径约6毫米左右的尼龙绳3根,与参训人数相等的干净眼罩若干。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布臵任务

1、在布臵任务之关,在班内选 出模拟首长和模拟参谋长各一名、模拟连长3名,其他人为士兵;

2、首长和参谋长分成一组,3名连长分别带领一些士兵分成3个组; 人数分配依次为:

小组1: 3人 小组2: 4人 小组3: 1人

3、宣布任务:整个任务分成两个阶段,先宣布第一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要求三个组分别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 小组1:建一个三角形 小组2:建一个正方形 小组3:建一个圆形

第二阶段:当完成第一阶段后,要求他们统一起来共同建一个绳房子。

(三)宣布规则

1、首长要参谋长给3个连长传达3项不同的任务,该任务就是由三组人员在戴着眼罩

的情况下,分别组建一个三角形、建一个正方形、建一个圆形;

2、全过程首长不得直接指挥,一定是通过参谋长将指令传给连长,由连长指挥并与士兵共同完任务;

3、首长在指挥过程中需要与士兵保持10米的距离;

4、连长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通过参谋长才能请示首长;

5、连长在整个过程中要与士兵共同完成;

6、在宣布项目结束之前,操作人员不得摘下眼罩;

7、时间可以问,在项目结束前5分钟会通知大家。

六、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要求赏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2、保护盲人的安全;

1、注意记录活动的典型行为表现及关键时间点和关键人物发挥的作用。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要求模拟首长的人在确认其他人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才能宣布第二阶段的任务。

七、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信息传达到连长处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2、有的人最后仍不知道整体的任务;

3、参谋长在传达指令时遗漏信息;

4、听到任务后,扮演领导角色的人不思考就开始指挥;

5、作为操作人员在不清楚指令的情况下没有人提出质疑。

八、点评要点

(一)沟通的重要性

1、沟通与合作对军人的重要意义

首先,军人所肩负的任务需要沟通与合作。部队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所肩负的任务往往不是一人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通过沟通,使所有参战人员对接受任务的性质、内容、要求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一致的决策方法。有效的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而有效的合作又是顺利完成军事任务的必要条件。

其次,个人健康成长需要沟通与合作。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沟通起码有三方面的功能,第一,沟通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通过沟通,人们交流信息、经验、思想和情感;第二,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人有交往的心理需要,正常的人际沟通是心理保健不可缺少的。第三,沟通具有发展人的社会心理的功能。

再次,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沟通与合作。在充满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要想获得竞争的胜利,必须设法联合力量、扩大势力。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促成联合意向,进而促使有效的合作。如果没有沟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就无法发现,合作更是不可能实现,只能永远封闭自我、孤军作战,很容易在竞争中被击垮。所以,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学会沟通与合作。

(二)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活动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

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

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凝聚团队的一份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

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三)团队领导与授权

在一个团队组织中,适当的授权是有效领导的方式之一,授权能更好的确定职责,进行有效的分工,尽快达到团队目标。

1、授权的含义

授权就是管理者净份内的某些工作托付给下属(或他人)代为履行,并授予被托付人完成工作所必要的权力。授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具因素:

第一,谁来做,对员工的了解、对工作的分析、甚至环境的因素。 第二,做什么,即向被托付人交待任务。 第三,怎么做,即权力的授予,责任的建立,成功的标志。 授权后责任的确立,一是指管理者在授权后,仍然对下属所履行的工作绩效负有全部责

任;二是指主管在授权的同时必须为承受权力的下属创造完成工作的责任,在主管和授权下属之间建立丐一种连带责任关系。

2、授权的原则

(1)有目的授权――盲目的授权必会带来混乱,不能达成目标 (2)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根据工作选人,根据能力授权 (3)职权与职能 对等――避免有权无责、有责无权 (4)单一隶属的授权――命令的来源应当统一

(5)责任的绝对性――授权不是权力过渡,责任既不能指派也不能委任

(6)适度授权――授予的是部分而非全部 (7)充分交流的授权――不应隔断而应充分交流 (8)有效控制的授权――控制系统

(9)职权层次原则――不是把自己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上级

3、授权的六个步骤

(1)确认授权任务――业务性的工作可以授权

(2)选择被授权人――选择那些有能力胜任,又有工作意愿的人授权

(3)交待工作――工作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工作条件分析 、权限

(4)授权控制――确立标准、对照标准衡量进展和业绩纠正偏差 (5)评估绩效――确立绩效评估的标准并公诸于众 (6)绩效反馈――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全,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六:突破雷阵

一、课目意义

在军事行动中,通常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的。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必须学习以团队的形式解决问题,掌握团队工作的技能,共同配合,完成复杂任务。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雷阵分布图、雷阵专业器材。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突破雷阵

目的: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掌握团队协作的技能;

3、突破思维定势,增强创新意识。 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特攻队在秘密进攻敌军3714高地,行进途中,小分队被敌人埋设的雷阵阻挡。为了达到预定的行动目标,小分队必须尽快通过此雷阵。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大家在40分钟之内,所有的人从雷阵的一端穿过雷阵到达另一端集结。

(四)宣布规则

1、雷阵中,每一个方格都有可能有永久性的地雷;

2、雷区由1-12号之间进入,从109-120号之间出去;

3、穿越雷阵进,最多只允许有两个人同时在雷阵中探雷;

4、探雷时,每进入一个新的方格要大声报告脚下的号码,如果没有雷则继续,探雷时每次只允

许向相邻的方格行进,不允许跳格,每个方格里只允许站一个人;

5、每个人有三次触雷的机会,当有人触雷时,必须退回到没有雷的地方; 第一次触雷,将被炸断一条腿,只能单腿跳行进;

第二次触雷,将被炸断另一条腿,只能双脚跳行进;

第三次触雷,将失去行动能力,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移动。

6、不允许重复触雷;

7、当宣布项目开始后,任何进入雷区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是探雷行为;

8、以上规则若有违反,每次将扣去团队2分,根据加分情况将会受到惩罚。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禁止在雷区里作永久性的标志;

(二)在有背人救援的情况时,强调安全,尤其是单腿跳或双腿跳队员去背人;

(三)有的学员身体素质不好,在单脚跳时可以让双脚交替走;

(四)注意雷阵器材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五)如违反规则但不愿接受惩罚者教员有资格取消参训资格。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提出要在团队内部进行人员分工;

(二)许多人在一起杂乱无章地报数及指挥探雷队员;

(三)站在雷区内的队员不停地犹豫探哪个雷区;

(四)当大家发现已无路可走,才真正去探沼泽区;

(五)有人在项目中提出给路线做标记的办法,有没有被采纳;

(六)有人在猜号,并坚持自己是对的。

七、交流回顾

(一)项目刚开始时,你是怎么考虑的?

(二)探雷的策略是怎样产生的,是小组的提议还是队长的决定?

(三)为什么有人敢去探那个大雷区,有人就不敢?

(四)为了完成任务,全队采取了什么策略?

(五)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全队成员是怎样分工并相互配合的?

(六)成功完成任务,有哪些重要因素?

(七)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会遇到相似的情境?以前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八)训练中的体会和经验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

八、点评要点

(一)创新需要冒险精神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这其中可能会遇到机会,也可能会遇到危险和失败。如果思想过于保守,受过去经验的限制,或者害怕失败,不敢大胆突破,尝试新的方向、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就很可能失掉成功的机会。

(二)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

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行动步骤最终解决难题的过程,包含以下6个基本步骤:

1、确认问题的存在。知道自己面临着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重要前提。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

意识到问题有存在,才能争取时间和空间的实施解决方案;

2、定义该问题,并组织关于问题的信息。当确认问题存在后,需要对问题进行描述,并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3、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时需要先制定一个计划、采取一定的策略,从多个方面的方向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经过仔细分析讨论,权衡利弊后,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案。这个步骤中需要大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4、分配问题解决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人员的分配;

5、监控问题的解决,在实施解决方案时,必须关注问题解决的每一个步骤,出现困难或错误及明纠正或补救,以保证执行过程顺利完成;

6、回顾并从中学习,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问题解决步骤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情境中,人们解决问题时通常需要先进行几个步骤,然后转回来再重复其中的几个步骤,几次重复后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因此,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步骤的循环过程。

(三)团队的成功要素

一个团队要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正确有力的领导;

3、全面的行动计划和有效的策略;

4、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5、执行力。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PDCA原则(闭环原则) P——plan 计划 D——do 实施 C——check 检查 A——action 总结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

(五)团队的社会促进作用

个人在团队中由于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别人一起活动,工作效率比单独一人要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作用。

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就用科学的方法提示了这一现象。他在一个实验中让自行车选手在两种不同情况下骑车:单独一人骑和与其他人一起骑但不进行比赛。结果表明,单独一人骑,平均时速为24里,结伴而不进行比赛,平均时速为31里。结伴不比赛的速度比单独骑的速度提高了30%。由于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促进了个人的工作效率。

一般说来,简单容易的、熟练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而复杂困难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干扰作用。就人的心理状态而言,竞争动机、社会赞誉动机、归属动机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体验“兄弟齐心,齐力断金”这句话的深刻寓意,并把这种相互协作精神带到日常的工作中;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七:同心同行

一、课目意义

成功的集体常常是上下同心、步调一致的,集体中的每一名战友对于任务的完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心同行的训练正是帮助参训人员意识到相同的行动和步调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哪怕其中任何一人不能与大家保持一致,都会导致任务的失败。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天气要求:在雪天、雨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不可进行训练。

(三)器械要求:规格3000mm×140mm×35mm的木板。

(四)着装要求:着作训服和胶鞋,将身上的贵重物品、硬物等有可能在训练中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物品都收好,不要带在身上。

(五)活动准备: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六)观察并询问参训学员的身体情况: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医生明确告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同心同行

目的:

1、培养默契配合、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所有团队成员站立在两块木板上,集体按规定的方式完成规定距离的移动。

(四)宣布规则

1、所有队员脚不能离开木板;

2、整体向前移动20米,一旦有人脱离整体,整组人员将重新开始;

3、严格按照教员要求的方式做,一直移动直至教员要求停下来;

4、变通规则:可以拐弯、可以要求后退、人员之间相对进行等。

(五)安排完成次序

要求教员或班长自行安排好训练顺序。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让队员先熟悉一下器械。如队员较多,木板上站不下,可以让他们轮换练习;

2、做项目时,队员 要用脚踩木板,用手抓住绳子,全身配合协调用力。如有一人失去了平衡,必须立即停止移动,防止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接到任务后有此人认为简单,很容易完成;

(二)活动开始后有人主动的站出来想办法;

(三)活动开始初期大家都很积极想办法,但由于没有指挥者场面很乱;

(四)练习过程中有人不够认真,总是出错;

(五)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大家相互埋怨指责,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六)在指挥者的带领下全体人员行动协调一致,胜利完成了任务。

七、交流回顾

(一)大家用什么方法达成的共识?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失败,大家有没有及时分析原因?

(四)当你与集体的步调不能一致时,是怎样自我调整的?

(五)通过训练你闪领悟到什么?

(六)你有没有感觉到战友的推动力量?

八、点评要点

(一)步调一致的重要性

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决策正确,领导得力,还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既是团队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结每位战士处理个人同集体关系的基本要求。

这个训练使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亲身体会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哲理。在刚才这个训练中,我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大家步调不一致,配合不默契,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我们就寸步难行。特别是对于我们部队来讲,更需要提倡这种号令统一,动作统一,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精神。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做某些事情时,也必须众心合一,同心同行,这样我们的集体才能形成凝聚力,才能向着胜利、成功挺进。

(二)点评时要点

1、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应牢记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

4、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八:风中劲草

一、课目意义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本训练课目重点培养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感,增加团队成员协同合作的能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3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风中劲草

目的:

1、体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2、增强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1、首先要求全体学员围成一个圆形,面向圆心站好,圆的直径根据学员的身高可为2米-2.5米;

2、每个人依次站在圆心,背向大家直体倒下,并由组成圆周的战友顺时针方向从圆首传到圆尾。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身体不可以移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训练中大家应坚守岗位,战友倒下时应高度集中注意力;

(二)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三)每个人都应该参与,体验作为圆心的感觉。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主动的站出第一个做;

(二)有人不敢后倒,非常紧张;

(三)每个人都认真地接住战友;

(四)有人不断地鼓励不敢做的战友。

七、交流回顾

(一)倒下去以后什么感觉?

(二)被推了两圈有什么感觉?

(三)每个人是否感到自己有责任?

(四)在工作生活中与战友的信任是如何建立的?

(五)团队团员间的相互信任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六)什么因素会影响个人对团队的信任?

八、点评要点

(一)信任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信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可预见性、可依赖性和坚信。“可预见性”是指我们预测对方的某些特定行为是否会出现的可能程度,这些行为包括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一个可预见性高的人其行为是一贯的,这一贯性可能包括一贯地好或一贯地不好。那些反复无常、无法预测的人则通常无法让人信任。“可依赖性”是信任的更核心的内容,即在紧要关头,感到对方是可靠的和可依赖的。“坚信”是指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的情况下,仍然相信对方会一如既住地关心和支持自己,因此对他(她)感到放心。

信任是团队的血液——孕育生命的河流。信任滋养着团队,为团队带来勃勃生机。如果团队中失去了相互信任,就像流干了血液的躯体一样,就无法完成心中的梦想。

(三)安全感与团队信任的关系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

(三)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如何与战友建立信任

1、信任的建立关系到五个维度:正直、有能力、开放、忠实、一贯性

2、信任感的培养: (1)敞开心扉,亮明动机; (2)维护团队和成员的利益; (3)开诚布公,全方位沟通; (4)公平;

(5)直言不讳,和睦待人; (6)前后一致,保持一贯性; (7)保密。

(四)罗森塔尔效应与团队关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其实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但这些论断引起了校领导和教师的注意,他们更期待和关注这些学生,结果这些被关注的学生真的在以后比其他人在各个方面都有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的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被别人重视,即使他并不聪明,只要有人对他说:“你并不笨,其实你相当聪明。”就这么一句话,就会使他浑身充满求知的力量。

所以一旦自身的价值被发现了,被别人重视了,那便是一股持久的动力,能促使自己站起来,抬起头,挺着胸膛走路,使自己的学习不断地进步。

这就说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能对个体进行关怀、期望,多加注意的话,对个体的发展非常有利,能激发个体的情绪、干劲,挖掘个体潜能。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

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九:海上求生

一、课目意义

军事行动中往往需要进行团队决策。团队由个体成员组成,团队决策不能离开个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如何使个人决策与团了队决策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降低决策风险,是团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较宽敞的会议室或教室(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灯光和音响),并远离嘈杂的环境。准备桌椅,每个小组6~7把椅子围绕着2张桌子摆放,各小组位臵呈U型排列。

(二)教具要求:白板、白板笔。按每组人数相等份数的专用文字资料和笔。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两个班一起训练最佳。

(二)教员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海上求生

目的:

1、使学员了解个人决定和团队决策的特点;

2、培养团队决策的能力,探索团队决策的有效方法;

3、积累野外生存经验,培养创新思维。 时间: 6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景设臵

在一次演习中,多方小型舰艇补击毁下沉,战士们跳入海中求生,随同他们漂落的只有一个物资箱,他们只能靠物资箱中的物品求得生存。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你们对这些物资进行选择,时间大约要进行60分钟时间,你们将按照要求逐次完成任务。

(四)逐次宣布任务和规则

1、任务及规则一:每人将会得到一份资料,按照资料的要求,在规定的15分钟内填写出个人的排序栏,进行个人填写的时候不允许讨论;]

2、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一)分发,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3、任务及规则二:当小组中的成员全都填写完毕个人排序后,宣布:“下面开始进行小组讨论20分钟(根据每个小组的人数或讨论情况可适时处长时间),并拿出小组统一方案填写在表格中小组排序栏,小组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小组中有的队友不同意小组观点”;

4、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5、任务及规则三:请每个小组派代表用三分钟的时间说明三个问题:

(1)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的目标与策略是什么?

(3)小组为何进行这样排序的理由充分说明?

6、任务及规则四:对小组答案有异议的学员上台讲解2分钟;

7、任务及规则五: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二)发到各队员手中,计算小组和个人的得分(计算方法是,个人和小组每项对应得分减去专家得分的绝对值合计);

8、若有违反以上规则,将每次罚2分,2分代表的含义结束后你们就知道了(全队受罚每人两个俯卧撑或唱歌、小节目)。

五、注意事项

(一) 教员注意事项:

1、按顺序发送资料;

2、注意整个过程做培训记录,观察重点人物;

3、注意控制总体的时间,观察队员完成情况,控制气氛;

4、分值的计算用于点评,如个人得分低于小组得分,说明个人成活率要高于小组成活率。

(二)参训学员注意事项:

1、个人排序时不要与人沟通和交流;

2、小组排序必须一致,不论是否同意。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排序的过程中个人完成很快,团队完成很慢;

(二)在讨论的时候自己的见解说服不了别人;

(三)讨论过程中团队成员不停争论,没有统一决策者;

(四)团队成员表决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

(五)讨论过程中争论时间过长,各持己见,使抉择难形成统一。

七、交流回顾

(一)个人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二)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三)个人决策如何影响团队决策?

(四)团队达成统一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哪些?

(五)哪些行为有助于团队下决策?

(六)哪些行为阻碍了团队下决策?

(七)小组中有没有个人的排序成绩低于小组排序成绩的?为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沟通的三个层次

1、在自我防卫阶段,团队中的个体大都采取“自保”态度,不愿意把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团队成员间缺乏信任,沟通不畅;

2、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后,团队成员间信任感明显增强,相互尊重,乐于沟通,但是合作水平还不高;

3、统合综效阶段是团队沟通的最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团队成员相互尊重,能够理解对方,并诚心接纳他人意见,达到团队的最大效能。

(二)团队决策形式

1、权威决策

由最高掌权者作最终决策;

适宜使用:当组织授权团队领导人作最终决策并全权负责时。 注意:当团队领导人希望团队成员接纳并支持某项决策时,不宜使用。

2、投票决策

出现于多数队友同意提案时,它以民主原则为基础。

适宜使用:当时间有限,而决策结果不会对反对者造成消极影响时。 注意:投票决策容易导致输赢之争,输方将难以尽职和投入。

3、共识决策

是指所有队友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某提议。每一团队队友均有否决权。

适宜使用:共识决策提供一种反应所有队友想法的全面解决办法,能够提高队友实施决策的积极性,体现平等之风。

注意:如果决策时间有限,或团队成员不具备决策的足够技巧,决策就难以形成。

4、无异议决策

产生于所有成员对某项决策完全赞同时。

适宜使用:当提案非常重要,要求所有成员达成完全一致时,团队应作出无异议决策。

注意:无论团队具备什么样的经验,无异议决策都很难达成。只有当一项决策的结果对每个成员都至关重要时,才有可能作出无异议决策。

(三)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1、年龄影响决策:一般来讲年龄低的组群体决策效果好;年龄增长,群体决策与优秀选择的差距加大;

2、规模影响决策:5—11人能得出较正确结论;2—5人,能得到一致意见;4—5人的群体易满足;

3、程序影响决策;

4、人际因素。

(四)群体决策的优点

1、多样化观点的增加;

2、解决办法的接受程度增强;

3、合理性增强;

4、分享和扩散责任;

5、信息和知识的增长。

(五)团队处理冲突的策略

1、竞争(武断并不合作);

2、合作(武断且合作);

3、回避(不武断也不合作);

4、迁就(不武断并合作);

5、妥协(武断和合作均取中庸之道)。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十:法贵奇兵

一、课目意义

当团队面临艰巨的任务和巨大困难时,如何依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团队潜能,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求实创新,争取团队成功。本训练考验一个团队在巨大挑战面前,是否具有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的行动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蜡旗绳12米,金、银丝线各20米,室内需有3米高立柱2根(室外需找两棵粗树,距离为2.5米—3米左右)。

(三)着装要求 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

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法柜奇兵

目的:

1、开发自身和团队潜能;

2、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3、体验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 时间:4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小分队在突袭敌军某基地时,被敌军一道电网阻挡,为了不惊动敌人,尽快完成任务,我们必须从电网上方通过。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在40分钟内,从绳网的上端通过到达对面集合。

(四)宣布规则

1、必须从绳网上端通过,不能碰到绳网;

2、如果有人在活动过程中碰到绳网,必须全体返回重来(整个班会触动机关,被敌人发现,任务失败);

3、操作过程中,所有人员不许跑动;

4、训练中注意保护队友的安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护第

一、二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二)注意保护最后一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些人不积极参与;

(二)没有计划性就匆忙行动;

(三)有的人有较好的建议,说出来没有人听,就消极等待;

(四)争论很多方案并无执行或试验;

(五)没有一个明显的领导角色或者有几个人同时领导;

(六)想出可行的方法,但立即被他人否决;或是没人有勇气自己先去尝试;

(七)不断更迭领导,不断更换方案。

七、交流回顾

(一)在活动一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二)小组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怎样找到最好的行动方案?

(三)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分析解决的?

(四)小组中,是什么以及它如何鼓舞大家的?

(五)整个小组的执行方案是否有效?

(六)项目进行前和完成之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七)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八)怎样评价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九)如果你成功(失败)了,自我认识以及自我评价是否发生改变?

(十)你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全力协助他人完成任务?

(十一)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自己的消极观念(认为自己肯定不行)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八、点评要点

(一)基层部队是我军执行任务的基本单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至少完成以下任务:

1、明确任务,分析所需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2、为解决问题全员动员出主意想办法;

3、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形成最可行的执行方案;

4、在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坚决贯彻既定方案;

5、根据任务目标和阶段性反馈结果,验证方案或调整方案,保证完成任务

的进度和质量。

(二)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1、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靠团队力量,每个人的最大贡献在于使团队力量和效率最大化;

2、团队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秀团队要善于使每个人发挥特长,在团队中不断成长;

3、尊重成员个性差异,通过合作弥补个人能力不足。

(三)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生活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团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融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凝聚团队的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四)高效能团队的核心行为特征

衡量一个集体或团队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结果。高效能团队具有以下8种核心行为特征:

1、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职责

团队成员非常清楚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每个人的个人责任是什么,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情怎样为集体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

2、领导与授权 除了有效的领导外,高效能团队的每个成员还拥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权力,上级信任他们的思维和行动能力,并赋予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事职权。

3、赞扬与认可

每一个集体成员的特定贡献都会得到认可,其成就和努力都能得到赞扬。人们总是为自己感到自豪,并为自己在集体中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4、积极沟通

团人成员懂得沟通的内容及最佳实现途径,他们知道别人需要了解什么,并通过沟通来主动传递有用的信息。

5、鼓励创新

高效能团队鼓励生动有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氛围,欢迎并积极寻找新的想法,困难和问题经常被视为创新的机会。在任何时候,集体中至少有一人在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6、集体荣誉感

团队成员以自己的集体为荣,对外积极宣扬并拥护自己的集体以其工作方式,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和相互尊重。

7、不断学习和提高] 集体成员不断进行自己改进,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和试验,对学习抱有满腔热情,没有人浪费时间去责怪他人或为自己辩护。

8、赞美和开发团队差异性

团队成员能够接受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多样性探索更多、更好

的方案,即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能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 课程十一:智闯敌营

一、课目意义

未来高技术战争要求参战人员必须具备临危不乱、积极进取、面对巨大困难依然充满必胜信心、百折不挠垢优秀心理品质。本训练课目让操作者体验成功必须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体验成功必须努力争取的感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挑战自我,开发团队潜能。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1、编好的绳网一个(同法柜奇兵);

2、两条3米长粗竹竿(或竹子),一条1米长短竹竿(或竹子),三条3米长的白色绳子,两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下一篇:机车司机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