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海洋仪器管理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海洋仪器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在企业快速发展进程中,管理已经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人事管理可发挥员工潜能特长;财务管理可提升财务账目清晰明度,资本合理性,投资恰当性,等等。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更是需要我们运用项目管理知识,以提升研发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高校海洋仪器管理论文 篇1:

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分析

摘 要: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化管理已成大势所趋,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的设备管理需要更具时代性。在实际设备管理工作中尚存许多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如何顺利有效推行信息化管理策略,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文章主要从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设备管理现状暴露出的不规范,不匹配等问题出发,着眼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来探讨以上问题。

关键词:气象计量;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分析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化管理成为了我国实验室设备管理的必经之路。气象计量检定设备日益革新,对于网络模块化,自动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对我们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测量仪器的种类层出不穷,测量数据覆盖广度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检定何和校准的仪器也更加种类繁多,工作量倍数增长。传统的管理形式无法满足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设备的管理需求,如何转变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式,使其更好地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是每个实验室管理人员都应深思的问题。

  • 气象计量检定在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规范执行不严谨

目前我国的气象计量实验室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来建立,并开展量值传递和溯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厅对此均有相关规范和管理制度。虽然我们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管理条例,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往往得不到严谨的实现。大多数实验室无法做到在进行每一次实验进程中,都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经验主义、灵活运用等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实验室使用者群体当中,因此在迎接机构考核和标准复查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纰漏,暴露出一些不达标、不合格的地方。

(二)实验室检定系统无法互相匹配

当今已经是互联网+的高度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气象计量检定的实验室也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和其他应用系统相匹配来链接传输。但是从现状中暴露的许多问题来看,实验室的标准器等配套设备由于来自于不同品牌的厂家,每个厂家设计、制造等过程不尽相同,因此其编码和信号传输接口也不能很好的互相匹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信息无法共享的困境。如果实验室的检定、校准等流程数据报告无法实现系统连接输出,那么实验室的意义就得不到最有效的发挥,无法共享出去,其工作效能也会因此大打折扣。这样的信息系统是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新时期业务自动化要求的。

(三)综合管理水平不高

每个专业实验室的核心都是实验室人员,人员的选择和管理往往和整个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息息相关。当一个实验室检定人员离岗(外出)或岗位出现变动、调换的时候,往往实验室就会陷入被动,若实验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够,也会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冲击。从现在的现状来看,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够,缺乏固定管理人员岗位和监督岗位,无法对实验过程中不符合规章制度的举止行为进行监督,往往就会造成一些人为的损耗和误差,进而影响气象检定实验室的检定质量。

另外,在管理方式上采用传统的计算机单机管理模式,信息共享率低,检测工作难度大,数据的应用范围也比较狭窄。复查机制不够到位,存在许多安全纰漏,例如服务器故障感染病毒等原因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或者错乱等。

(四)缺乏定期检测计划和必要的备份

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的仪器会产生损耗,也会因为使用寿命或者人为原因导致故障,实验室很难定期去做仪器检测来评估仪器的使用状态和使用寿命,仪器一但出现故障,只能停止该类要素的检定、校准或采用其他设备(现场校准设备)进行工作,对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都将产生影响。

  • 相关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诸多问题和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改进的手段,力争让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的设备信息化管理有效进行。

(一)改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环境

实验室设备管理环境必须要保持在計量标准之上。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推行,这是要严防死守的一条底线。如果不能改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环境,就难以保证实验的质量和准确性。要改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环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

首先要管理好实验室的文件资料和规章制度,在保证遵循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规章的前提下,如果现有的实验室规章制度不适应实验人员的具体需求和实验流程的转变,就可以适当的进行修改和调整,直至适应日常实验需求为止。

其次,在日常检定、校准、比对以及记录和设备管理等诸多方面也要依照规章制度进行,不能出现前后检定、标准不一样的情况。尽量保证检定周期的连续性。

(二)做好定期培训和检测部署

对于气象测量设备,要定期施以全面性的测评和检测。除了故障性检测之外也要定期监控其精准度和精密度,保证其处在一个可以良好进行实验的性能状态。另外也要保证每项设备标识齐备,记载信息全面不缺失。

此外如果引进了新设备必须对实验人员展开相关培训,使其熟悉设备使用技巧和保养方案。另外对于旧设备何既往的工作方法也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可以让实验人员提出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逐一加以解决,有助于提高实验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和爱护程度。

(三)完善管理体系

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对于实验人员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较高,需要实验人员保持尽可能低的流动性,不能出现频繁更迭人员的现象,因此对于完善管理体系来说也提出了一项考验。实验人员的变动有时候在所难免,那么在产生人员变动或调换的时候,就应该提前做好预警和人员补充培训工作,一方面来讲需要培养实验人员的操作能力和遵守规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实验人员的责任态度和职业素质。保证人员处在一个恒定状态,足以满足日常气象计量检定工作的需求。

(四)严格把控设备质量和安全

要严格根据国家计量基准来把握检测的准确性,定期进行期间核查来严格把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关于设备的校验必须要满足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两项要求,在校准工作结束之后要进行比对和确认是否符合相关的参数标准;另一方面要从外部请校准机构来进行二次计量验证,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安全预期。这种期间核查要定时进行,在年初列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计划,如果一旦发现核查结果不符合标准,需要立刻进行维修更换,并且附上失准原因调查报告,以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2]。

(五)实验室网络化方案分析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可以给我们的气象鉴定实验室带来新的提升和发展。仪器数字化程度提高,人力负担减轻。检测数据联网之后自动化计量检测也成为了我们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此提出了以下三点关于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网络化方案的建议。

1.数据采集层

在数据采集层这一步,需要将气象检测仪表数据集中采集到计量工作站中(包括标准器,标准设备,工作仪表等的数据),对串口的数据进行分接,由串口分接卡来完成这一部分的工作。一部分数据流转到ZNE-100T模块流向局域网交换机;另一部分则是通过RS232/485来到多串口卡,最终流入计量工作站。

这个流程可以实现数据从串口流向网络的数据流交换,在实际采集过程之中,要根据每个实验室不同的设备接口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保证数据采集层流动畅通。    2.数据管理层

数据管理层一般要承接数据采集层,由其发送接收数据的请求命令,并且把流转入管理层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同时数据管理层也对接着用户服务层,承上启下的负责处理用户服务层提出的请求,从储存的数据中提取,向用户服务层提供反馈[3]。

数据管理层作为实验室网络化方案的信息核心,主要由监测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WWW服务器共同支撑搭建。其中監测服务器可以实现对于每一个网络节点,传输的气象计量检定数据的实时监控,方便人员们及时准确了解到检测结果和实验运转状态。而数据库服务器和WWW服务器要对管理层储存的数据信息来进行二次处理并发布。将检测出来的实验信息转化为可以在web网页上观看的格式,可以向终端外界来传输讯息,发布实时气象动态。    3.用户服务层

用户服务层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架构于TCP/IP协议之上,由数据管理层的数据服务器来接收响应反馈到客户端。用户服务层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在实验室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内部的局域网直接访问WWW服务器来获得固定的IP地址和域名。通过了各项的授权,就可以自由访问数据管理层所能提供的各项检定数据信息了。而对于外部用户来说,可以通过在浏览器输入域名来在外界查看想要获得的数据,但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必须配备相应的专用账户和密码,以及专业防火墙,以免产生安全漏洞[4]。

三、结语

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并非一日之功,在其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够到位,或者超出考虑之外的诸多问题。如何面对并且努力找到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气象计量检定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简单阐述了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现状,并且从改善实验室设备管理环境,做好定期培训和检测部署,完善管理体系,严格把控设备质量安全。实验室网络化方案分析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希望能有所帮助,共同实现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日益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石于岚.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研究[J].新丝路:上旬, 2020,000(002):1.

[2]陈平.气象计量信息化系统研究与设计[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9,36(4):91-93.

[3]范佳林.温度传感器检定现场核查与实验室核查对比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0,37(1):5-6.

[4]冯慧,张世昌,张二国,等.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9,36(4):86-90.

作者简介:宫军(1969—  ),男,汉族,辽宁丹东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计量应用于管理。

作者:宫军

高校海洋仪器管理论文 篇2:

项目管理在海洋仪器研发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在企业快速发展进程中,管理已经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人事管理可发挥员工潜能特长;财务管理可提升财务账目清晰明度,资本合理性,投资恰当性,等等。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更是需要我们运用项目管理知识,以提升研发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文依托我司自主研发的浅水测深仪项目进行分析,提出了项目管理在海洋仪器研发过程中的应用措施,以降低海洋仪器研发成本,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关键字:海洋仪器;项目管理;应用措施

1 基本概念

1.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1]。项目管理是对一系列目标相关活动的整体监测和管控。

1.2 项目管理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应用的重要性

长久以来,我国的海洋仪器长期依赖进口产品,导致了供货周期不稳定,性能受限,使用成本高等问题。但是随着海洋仪器国产化相关政策的发布和政策的扶持,国产海洋仪器得到了蓬勃发展。海洋仪器也从以往的一直走研究所、高校等科研院所研发套路,到现阶段民营企业为主的市场化开发转变,这不仅需要海洋仪器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拥有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也要升级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2]。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备项目管理知识是及其重要的。现在产品迭代加速,产品售价趋低,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不仅管理人员要率先转变管理思想,新产品研发过程也要升级管理方法。企业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知识规划、监测和管控开发过程,提升企业竞争力。

2 海洋仪器研发项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员配置不达标

现阶段,在海洋仪器研发行业,相关项目负责人几乎都是船舶与海洋、电子电路、水声、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虽然都掌握着先进技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对所研发产品的整体规划和全盘管理能力。由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缺失,导致其不能有效规划和管理产品研发过程,不能及时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不能敏捷了解客户需求变化,因此研发产品进程缓慢、成本超标,产品也可能得不到市场认可,无法达到客户使用需求。这不仅会打击到研发人员的工作信心,更是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3]。

2.2 研发进度缓慢

当今世界技术更新日新月异,顾客需求变化多样,企业竞争严重内卷,这就要求企业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让新产品研发速度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然而企业在海洋仪器研发过程中,沿用了不少科研院所课题研究的计划,此类计划周期长,短則1-2年,长则3-5年,且过程中监测和管控较松,一般只设开题报告,中期验收和终期验收。这类研发过程进度管理不足,研发进度缓慢,监管频率低下。企业没有合理进度规划和有效的进度控制,一方面增加企业研发成本,另一方面也延长产品上市时间,影响企业发展。

2.3 研发测试成本高

产品研发成本主要包含研发费用和制造成本,研发费用又包含软硬件开发费用,测试费用以及其他费用。海洋仪器的研发成本,其中软硬件开发费用和其他费用并不高,而测试费用一直居高不下。这主要原因是在海洋仪器研发完成以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其中包含水池检测、湖泊试验、出海测试等。水池检测需要租借昂贵的消声水池,湖泊试验、出海测试都会产生高额的船舶租赁费用,人员出差费用等。企业若没有完善、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流程,依照传统的研发模式,在研发过程中频繁的进行水池检测、湖试,甚至海试,必将导致研发成本超支,企业负担增加。产品研发测试成本高低,直接影响了产品销售定价的高低。高额的研发成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必将使得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

3 项目管理在海洋仪器研发过程中应用措施

3.1 强化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团队建设

优秀的研发项目团队,不仅需要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其他各个专业的相关人员。海洋仪器研发过程中,团队建设直接影响到研发效率、市场方向和产品质量。针对浅水测深仪研发项目,在团队建设方面,首先确定了一位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相关方知识,项目经理还为项目配置了涉及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营销人员、财务人员、采购人员等相关方人员。在该项目成立之初,项目经理运用项目管理知识,根据营销市场反馈、研发技术论证、财务成本评估等,最终确认开发一款测深300米以内,200kHz频率的浅水测深仪。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利用项目管理办法,统筹项目开发全过程,优化团队管理方法,综合各专业人员特长,创建了稳定、和谐、自由的团队工作环境,确保团队士气旺盛,团队目标清晰。

3.2 强化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进度管理

研发进度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研发进度,编制进度计划,进行进度控制,保障研发项目在满足其时间的条件下完成研发目标。产品研发进度,直接影响产品上市和企业利益。浅水测深仪研发项目,在进度管理方面,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章程和总体规划,初步确定研发周期为12周。在确定研发周期之后,将整体任务分解为设计研发,样机制造,水池调试,湖试,海试,以及产品定性试验;确定里程碑清单,其中包含:研发完成、样机制造完成、测试完成以及定性试验完成;制订进度计划,其中包含:结构、电子电路、软件、换能器研发并行共6周,样机制造2周,水池调试1周,湖试1周,海试1周,产品定性试验1周;并且建立进度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建立研发的进度模型,可以指导研发的实施过程,可以实时掌握研发的进程及趋势,还可以及时掌握变化对进度的影响。运用进度管理方法,我们可以较好的把控项目研发进程,保障产品顺利上市[5]。

图1 进度模型

3.3 强化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研发成本管理是要保证项目在批准的研发预算内完成研发。研发成本的管控,直接决定了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否。在浅水测深仪项目研发初期,我们通过数据分析、专家论证、类比估算等方式估算出总的研发成本。运用成本管理知识,制定成本控制计划,成本控制运行以及成本分析和考核。针对高额的测试成本,采用了与客户单位合作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浅水测深仪的湖试和海试,随同客户出外业工作船舶一同进行。这不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产品质量,还大大降低的产品独立的试验成本,增加的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通过浅水测深仪项目,科学的运用了项目管理知识,让该项目得以在未超支,按计划,高质量的情况下完成研发,说明了项目管理在海洋仪器研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做好项目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加强团队建设、强化进度管理、优化成本管理,这样才能在市场化大环境下增加产品竞争力,提升产业水平,最终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产品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今天,更加要求企业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娄秀伟. 现代农业项目管理探讨. 资源·环境. 2021年7月28日

[2] 龚慧敏. 项目管理在茶企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 市场·贸易. 2021年第11期

[3] 胡章萌. 企业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 营销策略. 2021年第15期

[4] 李安童. 国际贸易企业项目管理的实践探索. 商业文化. 2021年1月. NO492

[5] 周立志. IT行业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网事

作者:阙雨蒙?沈丽雅

高校海洋仪器管理论文 篇3:

山东省海洋技术转移现状及对策

摘 要: 分析了山东省海洋领域技术转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海洋技术转移的对策和建议,为构建海洋技术转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海洋;技术转移;现状;对策

Pres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rine

Technology Transfer in Shandong Province

Xu Kefeng, Wang Jian, Jiang Yong, Zhao Xixi, Tian Jingyun,

Zhang Yongbo, Zhao Zhonghua, Yang Junjie

(Qingdao National Oceanographic Research Center, Qingdao 266071, China)

Key words Marine; Technology transfer; Pres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

海洋技术转移体系是加快海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山东省近年来致力于整合配置海洋科技资源,推动海洋科技引领支撑海洋经济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省海洋技术转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海洋技术转移机制和建立多元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对策和建议,为构建海洋技术转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海洋技术转移现状

1.1 海洋技术转移主体

1.1.1 技术供给方 近60家国家驻鲁和省属涉海科研、教学事业单位以及众多涉海高新技术企业都是技术供给方。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和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等众多知名海洋科研、教学单位,拥有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5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4家涉海院士工作站等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拥有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好当家集团、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上市企业,形成了以中央驻鲁涉海科研院所和山东省海洋科技机构为依托、以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以涉海高技术企业为先锋的海洋技术创新力量。

1.1.2 技术需求方 数千家涉海企业是最主要的技术需求和转化方。尤其近年来,沿海各地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企业集群,拉动了企业的高新技术需求。如青岛的海洋生物和药物企业集群,潍坊的卤水精细化工企业集群、烟台的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水养殖企业集群、威海的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企业集群。

1.1.3 中介机构 除拥有百余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技术转移综合服务机构外,一批针对海洋领域的孵化器、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合作组织和院地合作平台快速崛起。青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潍坊的海洋涂料科研与中试孵化器和卤水高新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网站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烟台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已启动;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信息网络查询系统已运行,现已收录现代海洋渔业技术等9个领域的近500项可转化成果项目;20家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正式成立。

1.2 海洋技术转移主要模式

参照国家的分类,山东省海洋技术转移的模式主要为以下几种:对技术信息的搜集、筛选、分析、加工;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技术集成与二次开发;提供中试、工程化等设计服务、技术标准、测试分析服务等;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招标代理、技术投融资等服务;提供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网络等;其它有关促进技术转移的活动[1]。

1.2.1 产学研合作研发模式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通过联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好当家集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系统地创建、优化了海水池塘对虾、刺参、牙鲆和梭子蟹的综合养殖结构,创建了无公害的水质调控技术和生态防病技术。

1.2.2 技术转让模式 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签订知识产权转让协议,承接产业化技术与成果。中国海洋大学培育出的“蓬莱红”栉孔扇贝已与省内企业签订转让协议。

1.2.3 技术引进集成模式 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集成和二次开发,形成创新成果。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挪威引进循环水装备和管理技术,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和集成创制,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1.2.4 技术服务模式 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针对企业技术需求提供知识、人才、设备等。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有关科研人员长期对蓬莱市安源水产公司、烟台天源水产公司提供海参及大菱鲆育苗及养成技术服务,形成了稳定合作关系。

1.2.5 院地合作模式 高校和科研院所融入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以共建研发中心、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广农业示范工程等方式强化院地合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莱州海水养殖苗种研发基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海岸带生物资源实验室。

2 海洋技术转移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山东省海洋技术转移体系已初具轮廓,正在建设的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和烟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也有望成为全国海洋领域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的亮点工程。但山东的海洋技术转移工作同样存在着一些共性化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海洋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亟需由政府引导,产学研优势力量联合共建关键技术和公共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实现大型试验装置、实验室、技术信息与资料的共享利用,避免创新平台建设低水平重复[2]。

二是高风险性仍然是造成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主要因素。企业因为考虑收益安全性,往往追求短平快成果转化项目,对大量尚需进行市场化培育的阶段性成果,较多依赖财政项目资金化解风险[3]。相当一批成果因本地缺乏后续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流失于外地或停滞在实验室成果阶段。目前,大多数技术转移是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自发活动,如何建立科技中介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以市场化机制融入生产,仍然是发展的最大难题。

3 促进海洋技术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技术转移过程是涉及到诸多部门和环节的复杂系统[4]。要促进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首先要优化技术转移环境,完善技术转移制度和机制。其次,必须依靠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海洋技术转移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引进集成、院地合作等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平台[5]。

3.1 加强海洋技术转移制度和机制建设

制定政策和管理程序,不断优化技术转移环境。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融入当地产业发展;明晰股权激励机制 (如技术入股所占比例、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退出机制等),为参与技术转移的各方提供利益保障;培育成熟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竞争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涉海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跨国公司500强企业行业技术研究中心等落户山东。

3.2 建立多元化的海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3.2.1 搭建海洋技术交易平台 重点建设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烟台海洋产权交易平台,建立海洋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立海洋科技成果查询和评审体系,组建专家库,筛选和评审海洋领域可转化的科技成果;组建投融资平台,吸收银行、担保公司、证券公司和中介机构加入,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投资公司,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一系列风投公司落户[6],建立健全促进产业发展的多层次投融资体系。

3.2.2 建立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 围绕海洋生物及药物、海洋精细化工和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海洋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企业孵化器。鼓励和扶持一批针对海洋技术的公共技术支持、创业投资等中介公司,强化其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技术研发、小试、中试、技术评估、风险投资、知识产权、价格谈判、合同履行、法律维权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能力[4],培育一批海洋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中小企业,形成企业集群。

3.2.3 构建和发展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的新型产学研创新组织,有利于促进行业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与扩散。应依托山东省已有的20家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项目为纽带,集合产学研力量,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并加快成果在联盟内部转化。如:依托以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为理事长单位、拥有31家成员单位的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海洋监测设备产业中传感技术、深远海探测技术、水下通讯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技术难题;依托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理事长单位、拥有30家成员单位的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解决桥梁、码头等滨海重大工程以及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能源开发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问题,并加快其在跨海大桥、港湾码头工程的示范应用;加快构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对韩国、北欧关键技术的引进吸收,提升在深水海工装备的前端设计以及高端海工装备的建造能力。

3.2.4 建立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国内外海洋技术转移交流等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国内外海洋领先成果推介、展示和交易等活动,举办全国海洋科技成果展会,发布国际国内重大海洋科技成果及应用,对接国际科技合作及技术转移需求,宣传全国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与成效[7]。

4 结论

促进海洋技术转移,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历来是海洋科技管理研究的重点。鉴于此,我们分析了海洋技术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应着重完善技术转移运行机制和建立多元化技术转移平台等建议,力图为构建海洋技术转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沿海其他省份海洋技术转移研究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傅正华,林耕,李明亮.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6(2): 23-27.

[2] 丁华,李钊,陈娜.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的运行与保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3):31-34.

[3] 刘彦.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发展与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7(3):99-104.

[4] 傅正华,张耘.中关村技术转移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23):59-64.

[6] 和金生,司云波. 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发展的途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57-160.

[7] 李宏,胡智慧.国外技术转移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2012(5):1-32.

作者:徐科凤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主体地位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儿童保健儿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