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学感悟

2022-08-07

第一篇:小学老师教学感悟

感悟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

我认真阅读了学习平台上提供的几个省份的先进课改经验,感悟很深,获益良多。特别是江苏省提供的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更是让我对语文教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一下子找到了教好语文的金钥匙。

李老师的情境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这种教学方法讲求的就是“真、美、情、思”。“真”就是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美”就是给儿童带来审美愉悦。儿童总是有一双发现世界、发现美的眼睛,把他们圈禁在一个封闭的圈里,他们看到的将会越来越少,知觉也慢慢麻木,失去了感知美与体验美的能力。“情”就是与儿童真情相融,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儿童总是最单纯的,也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孩子们的心灵之间。“思”就是给儿童宽阔的思维空间。儿童时期是孩童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无所羁绊,可以尽情联想与想象。在一定的情境中,触动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所体验、有所感受,自然而然就可以调动孩子的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孩子的想象是无穷的,给他们的思维装上对翅膀,他们就可以在思维的空间尽情翱翔。

细细研读了李老师情境教学理论后,我就一下子喜欢上了李老师的情境教学,她是情境教学的开拓者,我想做一个情景教学的践行者。想沿着李老师为我们铺好的路继续前行,甚至能铺出更宽更长的路。以前并没有深入研究过李吉林老师,只是享受着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巧妙创设的情境,享受着学生投入其中学习语文的乐趣。认真研读李老师的知识精髓后才知道自己该学的有多少。李吉林老师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李老师的成功得益于她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注重践行、创新的敬业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对理想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她的成功得益于她无限热爱儿童、忠诚于儿童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她在为人、处世、治学、从教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值得我们大家很好地学习的。

我期待能在这样的学习中,更加丰富自己理论知识,认真纠正以往认识中的误区和片面之处,使自己能有一个新的提高。李老师的情境教育真的给了我太多感悟,她为教育做的贡献和对孩子无私的爱与奉献也让我敬仰,她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我希望自己以后也可以在教学上象她一样真诚而勤劳地耕耘一辈子。我要让情境教育的理念要根植在我心中,成为我语文课堂教学的指南。今后一定努力用实践为学生创设美的课堂,让学生美美地学习语文,深深地爱上语文。

第二篇:数学教学心得感悟(谢老师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很忙的老师,很闲的学生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些老师拼命地讲课出试卷,而学生还是没明显进步。

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特别是生源质量较低的学生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教材就是知识的来源(而不是人类几千年来在生活生产思考中缓慢积累的,通过教材非常直接地接受这些知识),正因为如此,教材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其实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学生解题时,必须先审题,审题就是用到阅读能力。另外,在知识的接受、理解、同化过程中,学生必须站立在一个核心固定点上才能对新知识进行建构。只有合理建构,才能使知识更清晰地印刻在脑中,而不停留在是笔记本或复习资料上!

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核心固定点(相对于教辅资料和大量繁杂凌乱的印刷资料而言)

如果一个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出处根本想不到的时候,你还指望他能记忆理解灵活变形应用?

平时教学中,一些老师脱离教材说知识的时候,居然还要求学生抄他的讲义讲稿笔记,这表面看来学生正在学习得很忙,其实这无形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浪费太多的时间再去绕开教材编写另一部教材。

把时间用到读熟教材,吃透教材,提升教材上去,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

——谢老师教学心得——01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感悟

教学中的感悟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公式、数量关系等都可以视作“数学模型”,数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即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物、图、表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释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问题,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

要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

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标志就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动脑筋”,也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问”数学,要使更多的学生愿问、敢问、会问。教师要用一个个问题串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经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到产生或研究新的问题结束。

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生成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他能够妙趣横生地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思路受阻的时候,他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当学生无法表达清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来…… “节外生枝”是课堂的一份美丽,学生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课堂里的一个偶发事件,甚至突如其来的“干扰”,都可以成为难得的教育资源。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及时地抢抓并有效利用,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发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试教”是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有很多人认为多遍的“试教”使“公开课”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其实,我认为本没有“试教”,每一次教学都是真实的教学(当然,我们反对同一内容对同一批学生的重复教学),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怎么能说“试教”呢,应该更名为“多次教学”。“多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有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其实,课堂是研究的最佳场所,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师可以从一节课的对比,一个案例的解析、一次学生访谈、一个问题小调查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细、做得实,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记录下来就是一份好的研究。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

“课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师形成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领悟能力。教师经常开展“课例研究”,教学才会常教常新,教学才会变得鲜活有趣、充满生机、充满智慧。

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错题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个性差异有哪些……我们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这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范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1、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主参与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地位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核心。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课“我们认识的数”时,就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让学生分组到操场、花园、活动室等等地找数,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猜一猜等小组活动,向学生提示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注意和观察它,就可以找到很多;只要你主动去留意和研究它,你将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的世界里。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都主动向教师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这说明,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探索是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2、注重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每位教师长期不懈追求的目的。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现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正确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对待后进学生,要以启发和鼓励为主;对待优秀学生,要引导他们戒骄戒躁,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浩瀚无崖,可保持一颗积极探索的求知心去拼搏,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沾沾自喜。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创设,会使学生取得思维跳跃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显著效果。好的问题情境创设,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桥梁,以学生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生活中找到依据,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例如逛商场、做窗帘、制定日程表等,可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在课外实践活动家中,要培养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总是的能力。

五、注重学生“动”起来

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只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得以展现罢了。只有人的思维积极活跃,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也才能勇于创新。在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总是情境,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达到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一个新篇章。它是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修养,使他们学会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和认识社会,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感悟

微 笑

我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勤思考,总结经验,寻求不足,这样教学才会有收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所谓“教,然后知不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而不思,不知己之不足,终日浑浑噩噩,最终只能沦为一名平庸的教书匠。勤练对音乐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天天坚持练基本功不容易,但要头一次懒却很容易,在工作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己的音乐技能就会日渐荒废,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扎实的音乐基本功是音乐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使自己在保持原有的音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

要想当一名好老师不仅要对孩子有一颗无私的爱心,还需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广泛涉猎有关方面的书籍,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素养,并熟练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次,彻底改变音乐课就是教歌课的落后模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审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自然成了一种乐趣。好多小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什么原因?通过学习陈老师的讲座我有这样的感触: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培养小学生爱学音乐的兴趣很重要,教师的能力素质会影响学生一生,那么好的教学也可为学生将来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开学典礼作文下一篇:谢谢你教会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