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文献综述

2022-09-13

当前, 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高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生班集体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班级”仍然是目前形成高校的基本细胞, 是高校教育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单位, 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班集体在良好学风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就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特别是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 9 8 9年中国出版了首部以“高校班集体建设”为研究对象的专著, 就是由宋长生、詹万生主编的《高等学校学生班集体建设简论》 (宁夏人民出版社, 1 9 8 9年出版) , 之后专门的研究著作陆续出版, 有许可修编著的《建设优秀班集体的五项系列法》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 9 9 1年出版) , 何芳主编的《创造性地建设班集体》 (知识出版社, 2000年出版) , 章叶英主编的《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方法与实践》 (华龄出版社, 2006年出版) 等。

在对大学班集体的认识上, 研究者一致认可传统班集体在学生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看到了现代班集体建设面临的挑战。首先, 从外部因素来看,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取向, 如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多元的思想认识等等, 在高校制度方面, 如学分制、选课制等的实行带来传统“班级”意识淡化。其次, 就学生主体而言, 当前大学生属于“八十年代”生人, 他们强调自我价值、强调个体意识、注重竞争与参与、讲求物质利益、大多集体主义意识淡化, 再加上高校内存在的“恋爱热”、“游戏热”、“同乡热”、“自我热”、“社团热”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都对传统的班级管理造成了冲击, 也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班级建设的新课题。

关于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班集体这个问题上, 研究进路主要有几方面:

(1) 关注班级建设内容中的某一侧面, 侧重点各不相同, 如从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班级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班级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基层班团组织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班级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提出了一些比较新的思路。 (参见胡涛《关于发挥高校班级学生干部作用的思考》, 谢超《高校政治辅导员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 叶建国《高校基层班团组织建设的探讨》, 林运清《关于大学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等) 。在班干部对班级建设的作用上, 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使其成为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在班级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个问题上, 认为辅导员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新形势下, 辅导员应该实现五个转变:从教师角色向学生角色转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从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变;从对学校负责向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学生未来负责转变。总之, 在这方面, 研究者各抒己见, 分别从不同的侧面, 主要选取的是班级建设大系统中的某一个子系统进行研究。

(2) 班集体建设中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这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研究中出现的亮点, 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突出表现在研究过程中, 研究者能自觉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新理念, 力求独辟蹊径。如《班主任工作中的集体主义教育方法探析——马卡连柯的“到中间去”》, 《基于系统学理论的大学生班集体建设规律探析》, 《大学班集体建设动态模型法研究》, 《论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论分组方法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运用》等, 运用的就是教育学、系统论、模型法、心理学和概率论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就加强班集体建设做出新的探讨, 使研究有走向细化的趋势, 在研究思路上取得了突破。如在运用动态模型法研究中, 作者把大学班集体构造成不同的动态模型, 如梭子型班集体、长矛型班集体、盾牌型班集体和散沙型班集体, 分述了几者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发展趋势和施加影响的方法, 使其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3) 把班集体建设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研究, 探讨了新形势下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新措施。近几年这方面的相关论文比较多, 如《学校班集体建设:高校德育工作的坚强阵地》, 《大学班集体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制度创新》, 《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 《对新时期大学班集体建设的几点思考》等, 大多作者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结合学生工作实践从班级目标建设、班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学生班干队伍建设、班级活动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 提出班级建设的改进措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班级建设的主体 (学生) 、主导 (辅导员) 、班级建设的内容三方面进行研究。至于专著方面从比较系统的“简论”到建设班集体的方法、实践,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随着形势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

关于班集体建设所作的一系列研究推进了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广大研究者能密切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班级建设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挑战, 以极大的理论勇气进行了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 研究不断走向细化、科学化、规范化, 进行了理论创新, 较好地指导了班级建设的实践。但是, 在研究中暴露的缺陷也是比较明显, 特别反映在相关论文中就是, 首先, 研究中的随意性, 缺乏较好的科学规范。就研究者队伍来说, 绝大多数研究者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管理者, 他们在长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如何把零散的、感性的经验认识提高到理性的、科学的、规范的高度, 在这方面他们的研究暴露了一些不足。其次, 从研究方法看, 虽然出现了借鉴别的学科理论、方法研究问题的趋势, 但总的来说, 研究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 对于其他学科对班级建设研究的借鉴意义还缺乏较严密的逻辑论证。再次, 在研究内容方面, 班级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的因素非常多, 如何对班级建设的内容结构化、体系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方面, 有一部分研究者虽然从整体上把握了班集体建设, 但过于松散, 论证的力度平均, 没有突出研究的重点。

新的课题应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做到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首先, 在研究的结构上, 力求突破以往研究结构松散、“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缺陷, 抓住班级建设的主要矛盾, 主要从“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大学班集体建设对人才培养方向及规格研究、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参与主体研究 (包括主导因子和主体因子) 、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研究以及大学生班集体建设评测体系研究”这五大方面着手, 突出了研究的重点。其次, 对班集体建设的评测体系进行了专门补充研究, 填补了以往研究在班级建设测评方面的空白, 把班级建设研究推到了科学化、规范化、理论化的高度, 也使得班级建设的研究体系更加完善。再次, 在研究内容上, 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 做到既有理论高度与深度, 又有实践贴合度, 内容有一定创新。最后, 研究方法上, 在严密逻辑论证的基础上, 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理论、方法对本课题研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积极探索有效推进班集体建设的新方法、新思路,

摘要:文章通过对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文献综述, 总结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班集体这个问题, 希望对大学生的班集体建设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德育工作,学生管理,文献综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高校办公室工作的职责与效率下一篇:辽河油田稠油火驱新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