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公共文化体系示范

2022-12-26

第一篇:创建公共文化体系示范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为加大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过程的管理力度,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各项工作,现就加强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过程管理做如下规定:

一、建立领导机制

(一)成立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创建示范区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发改、财政、人事、编制、文化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各创建示范项目建立由当地文化行政部门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

(二)设立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承担日常工作。

(三)实行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专题研究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各项工作,落实任务和具体措施,并形成会议纪要备查。

二、建立联络员制度

(一)为加强工作联系,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应确定一位联络员,原则上由文化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与省(市、区)文化厅(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衔接与信息沟通,协调落实有关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具体工作事宜。

(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创建示范区联络员工作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创建示范项目联络员工作会议,由各创建示范区和创建示范项目所在地区轮流举办。

三、建立经费管理制度

(一)中央财政拨付的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引导和激励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加大基层文化投入,进一步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用于地方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保护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培训基层文化队伍、整合公共文化资源以及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组织管理、新闻宣传、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支出。对奖励补助资金分配应遵循“规范公平、鼓励先进、引导投入”的原则,不得充抵当地的创建资金。

(二)各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要制定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创建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及经费使用方案,包括使用范围、详细的项目预算和用途、预期效果等,使用方案应经省(区、市)财政厅(局)、文化厅(局)审核后报国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创建资金需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三)建立经费使用报告制度。各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期向创建示范区领导小组汇报经费使用情况;各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领导小组每半年向国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经费使用情况,并报送相关材料,同时抄报省级文化、财政部门。

四、建立督导检查制度

(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督查组赴各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所在地开展1-2次督导工作。督导检查情况以书面反馈的形式通报当地人民政府以及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

(二)各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建立工作自查机制,每半年在领导小组组织下,开展一次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报送国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抄报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及省级文化、财政部门。

五、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各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由联络员负责,定期向国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创建进展情况。各创建示范区每月(示范项目每季度)报送一次工作动态,每季度(示范项目每半年)报送一次深度工作进展情况、制度设计研究进展情况和阶段性创建成果。

六、建立信息宣传工作评分制度 按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定期完成报送任务即可获得基础分50分,没有按要求完成定期报送任务的基础分为0分。根据报送信息采纳情况,分为几档加分值:

(一)被《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求是》等采纳并刊发,一次得分50分,在中央级媒体集中宣传报道一次得分50分;

(二)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中央级主流媒体采纳并刊发,一次得分40分;

(三)被文化部《文化要情》、省级媒体采纳并刊发,一次得分30分;

(四)被文化部《文化信息》、创建示范区(项目)同级媒体采纳并刊发,一次得分20分;

(五)被文化部网站、国家公共文化网、示范区(项目)人民政府网站采纳并刊发,一次得分10分。

创建示范区评分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评分结束后清零重新开始,评分结果由国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并通报各地。创建示范项目评分工作在两年创建周期内进行一次。在创建周期内信息宣传得分情况将作为对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进行验收的重要内容,占验收测评总分值的一定比重。

过程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情况将作为创建示范区验收的重要依据,纳入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验收考核指标体系。对过程管理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创建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验收时将实行一票否决。

2011年11月18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第二篇: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汇报材料

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

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情况汇报

2014年10月

1

第一章:三门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1、基地简况

2、活动情况

3、社会效益

项目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

2、纯粹的公益性

3、独特的地域性

4、独具的创新性

5、显著的示范性

意义及价值 发展愿景

2 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

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情况汇报

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是按照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依托三门峡国际文博城而打造的一个集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大型群众性文化综合体,2012年2月项目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初具规模,2014年基本成型。三年来,累计组织各类文艺演出

场次、体育赛事

场次、书画摄影展览

场次,观众达200万人次,组建各类群众性演艺体育团体12个,辐射到三门峡周边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10余个县市,得到了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及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第一章

三门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地域面积10309平方千米,人口230万,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重镇,也是华夏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三门峡历届市委、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所辖的六个县(市、区)中,有四个国家级先进文化县(市)(灵宝市、义马市、陕县、渑池县)、一个省级先进文化区、32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3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9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全市

3 现有文化馆7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其中国家一级文化馆4个,国家一级图书馆4个。在全市75家基层文化馆(站)中,仅近两年时间,就先后有20家被评为全省先进文化服务单位。9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建成了文化大院,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体系。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基地简况

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以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为主阵地,充分利用文博城的场地和设施资源开展各类活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是市委、市政府投资12亿元建设的融文化、体育、会议、会展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益工程,总占地面积300亩,2012年3月投入使用,拥有可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和同时接纳500人锻炼的运动公园,建有可容纳1100名观众的大剧院一个、容纳800名观众的多功能演艺厅一个、容纳500名观众的中型剧场一个,设有3万平方米的展览厅和群众艺术馆、老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城市规划馆、党史方志馆等6群众文化活动专业场馆,室外配套有32万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和文化广场,搭建有8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和大型音乐喷泉,配备有国内一流的灯光、音箱,设备先进,技术一流,可完全满足各类大中型文艺演出、大型体育比赛、大型会议会展需要,是迄今为止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

4 设施最先进的文化服务综合体。

为充分利用好文博城的平台,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明办、市直工委、市文联、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事管局等单位配合,深入挖掘和整合社会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2012年,在文博城建成投入使用后,先后在新落成的大剧院和多功能厅组织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少儿钢琴大赛、捷克黑光剧、儿童剧白雪公主等10余场高水平的演出和比赛活动。在体育场先后举办了黄河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随着文化演出活动的成功举办,广大市民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梦想也被唤醒,对更多、更精彩、更高雅的文化生活向往愈加迫切。在此形势下,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决定依托文博城,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增加内容,打造更为广泛、更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服务体系。在文艺演出方面,2013年6月,将演出阵地由室内扩大到室外,在文博城文化广场搭建起露天舞台,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事管局共同主办的消夏音乐季拉开了帷幕,每周组织两场公益性演出,一直持续到10月份,同时筹备组织了第一届群众广场舞大赛,共有13支群众代表队参加比赛。在体育比赛方面,由市体育局、市足协、市事管局联合主办了“文博城“杯消夏足球联赛,来自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的16支足球队参与,从7月份踢到10月份,共计50多场比赛。在文化交流

5 方面,利用黄河旅游节和特博会的平台,在科技中心文化展览专区先后组织了14场书画摄影展。在文化惠民方面,成功举办了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中博会、年货会、文化庙会等展会活动。伴随着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加之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新政策的出台,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更大的手笔建设“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2014年,借鉴张艺谋打造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在文博城文化公园水平上搭建起8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配置了一流的灯光、音箱,利用全市各单位、各社会演出团体、各民间演出协会,精心组织了“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演出活动,每周演出2场以上。与之相响应的消夏足球联赛、广场舞大赛、大剧院演出、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轮番上阵,使文博城成了一个名符其实、在黄河金三角区域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演艺基地。

二、活动开展情况

2012年至2014年各类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一)室内演出

在3万人体育场先后举办大型文艺晚会6场次,观众累计达25万人次;

在大剧院、多功能厅先后组织综艺晚会23场次、儿童剧20场次、话剧10场次、歌舞剧3场次、戏剧8场次、文化比赛11场次,观众累计达10万人;

6

(二)室外演出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累计演出72场次;广场群众集体舞大赛30场次;广场文化演出42场次,观众累计达144万人。

(三)体育活动

“文博城”杯消夏足球联赛、篮球联赛,黄河金三角足球邀请赛、乒羽邀请赛均已举办两届,累计240场;先后承办了国家开发银行足球对抗赛、全省建行系统乒乓球比赛等省级赛事5场次;举办全市大型体育运动会3场次,观众累计达10万人。

(四)文化展览

先后举办书画展11次、摄影展8次、科普展3次、成果展2次,观众累计达3万余人。

(五)展会活动

举办了第十

七、十

八、十

九、二十届中国国际(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第

一、二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第十六届中博会、中部六省旅游博览会等大型展会8场次。举办生活用品交易会、年货会、房交会、车展共计30余场次,观众累计达近百万人。组织了2014春节文化庙会,观众达20万人。

三、社会效益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建设不仅带动了三门峡文化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一)实惠了群众。“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建设三

7 年来,累计有200万人走进文博城,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得到了身体的锻炼和思想的升华,有些市民说,三门峡现在真好,在自己家门口都能欣赏到国内外顶尖的文化艺术大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许多群众反映,以前想去纳个凉、锻炼个身体却没地方去,现在好了,不仅可以纳凉,还能免费看演出、看比赛,感觉和大城市生活没什么两样。

(二)整合了资源。过去因为三门峡城市小,文化体育设施不健全,广大市民中的文艺爱好者和体育爱好者想玩却找不到地方,找不到舞台。基地建成后,使这些群体有了阵地,有了靠山,各个阶层的文艺体育爱好者纷纷投入基地活动中,基地组织者顺势利导,把各类社会闲散的文化人力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先后组建了交响乐团、民乐乐团、合唱团、女子十二乐坊、“春之韵”舞蹈队等8个演出团体,作为文化演出的基本班底;组建了文博艺术学校、戏迷协会、书画院、文博摄影工作室等文化培训组织,对广大艺术爱好者进行培训指导,形成了引导全市文化发展的正能量。

(三)扩大了影响。基地的建成,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宣传了三门峡,现在,凡是到三门峡人,都要到文博城去看看;凡是看过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的人,无不树大母指的。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国家文化部非遗司的领导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在观看了演出活动后,都称,想不到三门峡也有交响乐团,想不到你们演出的水平这么高,想不到这里的文化活动搞的这么火。人民日

8 报、人民网、央广网、凤凰网、《河南日报》、大河网、河南省政府网、河南电台新闻广播网、《三门峡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先后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印象·天鹅城”演艺文化基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三门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章

项目特点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广泛的群众性。基地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全部以实惠群众为落脚点,以群众自我组织、自我娱乐、自我锻炼为目的,所有参加演出人员全部为群众演员,没有请过任何名星和大腕,没有请过任何商业演出团队,纯粹的群众演给群众看,因为不带任何商业色彩,所以能够扎根群众、贴近群众,深受群众的喜爱。

二、纯粹的公益性。无论是消夏音乐季,还是消夏足球联赛,无论是广场舞大赛,还是文化才艺比赛,全部都是免费让群众观看。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没有工资,演出器乐都是自己准备。演出舞台的搭建和设施的配备以及必要的演出组织费用,采取政府投一点、市直单位拿一点、企业赞助点、广告收入一点的方式予以解决,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鲜明的地域性。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集文化演艺、体育健身、会议会展、文化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场所,具有极强的不可复制性,极具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在此基础上所建设的“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也有极强的地域符号,能同时集中开展这么多活动,是其它地区

9 不能具备的。

四、独具的创新性。首先是思路的创新,文化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群众,潜力在群众,受众也在群众,各地都在探索惠及群众的文化活动发展路子,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经济不强的三门峡,能够以极大的气魄,让群众尽享发展成果,愉悦精神生活,离不开思路的创新。其次是形式的创新,其它地方的“印象”系列无不是借助名景、名人的影响而塑造的,而三门峡以敢想敢闯敢干的思想,打造微型“印象”版,且不以盈利为目的,就这是在文化发展形式上的大胆创新。

五、显著的示范性。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建设初衷就不仅仅局限于三门峡,而是立足于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打造区域性文化体育中心。三年来,不仅让三门峡的广大市民过足了瘾,而且还吸引了周边陕县、灵宝、洛阳的洛宁、宜阳及山西运城、平陆、临汾和渭南地区的群众来三门峡观看演出、参与比赛,他们或组织节目、或组建球队相继参加了三门峡大型文艺晚会和足球联赛,为促进三省四市的合作交流起到了示范作用。三门峡辖区内的各县市更是纷纷效仿,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类似的活动。灵宝市组织了“梦想金城”广场文化演出,卢氏县组织了“舞动莘川”演出活动,陕县组织了“美丽陕县”活动,在崤函大地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潮。

第四章

意义及价值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系列活动的开展,对促进三

10 门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塑造城市灵魂和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建设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如果一个城市不重视文化建设,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城市,更不可能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城市。近年来,随着我市“四大一高”战略的实施和“明理诚信、善做善成”三门峡精神的渗透,三门峡城市的精、气、神都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开启,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灵魂和内涵,让每个走进三门峡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活力、领略到这个城市的文化、享受到这个城市的繁华。

(二)对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非凡的推动作用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让人们去感受、去记忆,三门峡也享有“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美誉,如今,又多了个文化符号。只要到三门峡的客人,都要到文博城走走看看,只要到文博城的客人,都被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所吸引。还有许多从媒体上看过报道的外地城市,专程到三门峡来考察学习,一些投资客商更是被这些文化符号所吸引,到三门峡来投资兴业。

(三)对探索群众文化活动新路子具有引领作用

以前组织活动都是政府出资,投入资金多,投入人力多,而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许多地方都有意减弱了文化事业的投入。在这种大形势下,我市以创新的精神,通过市场化手段和

11 途径,做活了文化发展这篇文章。在系列活动中,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政府基本没有掏过钱,初步探索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活动发展模式,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基础上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

第五章

发展愿景

虽然“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初见成效,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的空间还很大,需要提升的内容还很多,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提质、规范、完善、提升”的思路,全力打造“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升级版。

(一)在政府层面。将“印象·天鹅城”文化学艺基地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整体战略部署,在资金外扶持,在政策上倾斜,将基地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品牌,一个新的城市景点,作为一个文化产业,进行培植。

(二)在内容层面。进一步挖掘仰韶文化、虢国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等具有三门峡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编排 “仰韶之光”、“虢风古韵”、“天鹅之恋”、“美丽黄河”等与三门峡地域文化密切相连的大型歌舞等具有代表性,充分彰显三门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文艺节目,极力展现三门峡的悠久历史文化。

(三)在组织层面。坚持以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为龙头,以大剧院为阵地,在演出内容上更加注重节目质量和品位,不断增加节目的种类,尽可能地挖掘当地的民间文化,通过包装,

12 搬上舞台,力争编排一批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艺节目。

(四)在群众层面。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群众自我参与的积极性,深入挖掘蕴藏于群众中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文博城这个平台,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扩张活动内容,让更多群众向往舞台、走近舞台、走上舞台,达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组织、自我提升的目的,打造成三门峡的一张名片,黄河金三角的一个标杆,全省的一个表率。

13

第三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中期督导汇报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 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中期工作情况汇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居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完善相关政策,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是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建设“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打造集文艺演出、文化交流、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创建基本概况

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项目是按照市委、市政府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以建设“休闲文化城市”为城市发展理念,依托三门峡国际文博城而打造的一个集文艺演出、文化交流、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迄今为止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自2013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已举办各类演出活动120余场,组织体育赛事240余场,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科普展

1 等文化展览活动20余次,吸引了来自黄河金三角区域观众300余万人,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借鉴“西湖印象”等水上实景演出模式,借助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文化公园现有水面和音乐喷泉、公园光雕柱灯等既有设施,在水面搭建一个水上浮动舞台,长方形的舞台犹如一艘巨型游艇漂浮在水面,四周开阔,夜间休闲的群众站在东西两侧的桥上及岸边就可观赏节目,非常方便。演出一开始南岸的大型LED屏幕,以及分布于北岸、桥墩、水面的灯光遥相呼应,舞台演出效果美轮美奂,再加上演出富有三门峡文化历史内涵的大型文艺节目,从而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旅游景观基地。

自今年2月份“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项目入选首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以来,为把创建工作做好,做扎实。各级各部门都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把让市民享有更多的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经常过问“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创办进度。为争取“印象〃天鹅城”早日正式获得“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称号,同时也为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大餐,进一步提升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各主办单位及早谋划,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对该项目进行升级改版。从今年6月份开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原大舞台〃印象天鹅城”系列演出为

2 全市人民献上一道高雅、亲民的文化盛宴。

(二)项目的社会效益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建设不仅带动了三门峡文化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而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1、实惠了群众。“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建设三年来,累计有300万人走进文博城,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得到了身体的锻炼和思想的升华,有些市民说,三门峡现在真好,在自己家门口都能欣赏到国内外顶尖的文化艺术大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许多群众反映,以前想去纳个凉、锻炼个身体却没地方去,现在好了,不仅可以纳凉,还能免费看演出、看比赛,感觉和大城市生活没什么两样。

2、整合了资源。过去因为三门峡城市小,文化体育设施不健全,广大市民中的文艺爱好者和体育爱好者想玩却找不到地方,找不到舞台。基地建成后,使这些群体有了阵地,有了靠山,各个阶层的文艺体育爱好者纷纷投入基地活动中,基地组织者顺势利导,把各类社会闲散的文化人力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先后组建了交响乐团、民乐乐团、合唱团、女子十二乐坊、“春之韵”舞蹈队等8个演出团体,作为文化演出的基本班底;组建了文博艺术学校、戏迷协会、书画院、文博摄影工作室等文化培训组织,对广大艺术爱好者进行培训指导,形成了引导全市文化发展的正能量。

3、扩大了影响。基地的建成,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宣传了三门峡,现在,凡是到三门峡人,都要到文博城去看看;凡是看过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的人,无不树大母指的。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国家文化部非遗司的领导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在观看了演出活动后,都称,想不到三门峡也有交响乐团,想不到你们演出的水平这么高,想不到这里的文化活动搞的这么火。人民日报、人民网、央广网、凤凰网、《河南日报》、大河网、河南省政府网、河南电台新闻广播网、《三门峡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先后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印象〃天鹅城”演艺文化基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三门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项目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基地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全部以实惠群众为落脚点,以群众自我组织、自我娱乐、自我锻炼为目的,所有参加演出人员全部为群众演员,没有请过任何名星和大腕,没有请过任何商业演出团队,纯粹的群众演给群众看,因为不带任何商业色彩,所以能够扎根群众、贴近群众,深受群众的喜爱。

2、纯粹的公益性。无论是消夏音乐季,还是消夏足球联赛,无论是广场舞大赛,还是文化才艺比赛,全部都是免费让群众观看。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没有工资,演出器乐都是自己准备。演出舞台的搭建和设施的配备以及必要的演

4 出组织费用,采取政府投一点、市直单位拿一点、企业赞助点、广告收入一点的方式予以解决,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3、鲜明的地域性。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集文化演艺、体育健身、会议会展、文化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场所,具有极强的不可复制性,极具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在此基础上所建设的“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也有极强的地域符号,能同时集中开展这么多活动,是其它地区不能具备的。

4、独具的创新性。首先是思路的创新,文化事业的发展基础在群众,潜力在群众,受众也在群众,各地都在探索惠及群众的文化活动发展路子,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经济不强的三门峡,能够以极大的气魄,让群众尽享发展成果,愉悦精神生活,离不开思路的创新。其次是形式的创新,其它地方的“印象”系列无不是借助名景、名人的影响而塑造的,而三门峡以敢想敢闯敢干的思想,打造微型“印象”版,且不以盈利为目的,就这是在文化发展形式上的大胆创新。

5、显著的示范性。三门峡“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的建设初衷就不仅仅局限于三门峡,而是立足于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打造区域性文化体育中心。三年来,不仅让三门峡的广大市民过足了瘾,而且还吸引了周边陕县、灵宝、洛阳的洛宁、宜阳及山西运城、平陆、临汾和渭南地区的群

5 众来三门峡观看演出、参与比赛,他们或组织节目、或组建球队相继参加了三门峡大型文艺晚会和足球联赛,为促进三省四市的合作交流起到了示范作用。三门峡辖区内的各县市更是纷纷效仿,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类似的活动。灵宝市组织了“梦想金城”广场文化演出,卢氏县组织了“舞动莘川”演出活动,陕县组织了“美丽陕县”活动,在崤函大地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潮。

(四)今年项目开展情况

今年主推“印象〃天鹅城”大型公益综合演出。以“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为主题,从今年6月11日开始以本市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群众文艺团体和教育系统各学校的文化爱好者为演出资源,组织各类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每周在水上舞台定时演出,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全面展现三门峡厚重的历史文化,把消夏音乐季真正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靓丽名片,我市今年对水上舞台的声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并聘请国家级著名导演编排,组织群众排演“印象〃天鹅城”大型综艺演出,内容包括《仰韶之光》、《禹开三门》、《虢风古韵》、《函谷关赋》、《崤函古道》、《天鹅之城》六个反映我市历史人文、现代发展的大型舞蹈。消夏音乐季已连续举办三年,本季消夏音乐季与“中原大舞台”相结合,演出场次由往季的每周2场增加到3场,自6月11日到10月上旬,每

6 周

三、周

五、周六晚8点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文化公园演出,目前已演出50余场次。演出的节目有交响乐、民乐演奏,歌舞、曲艺、戏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部为公益免费演出。

为活跃机关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更广泛的文化需求,整合社会资源于7月份在水上舞台组织第三届集体舞大赛,每周一场,共举办4场。利用文博城运动公园场地优势,举办了5人制足球争霸赛、第12届足球联赛、第二届篮球联赛,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一系列赛事,创建佳木斯群众锻炼团体组织,打造群众体育健身基地。文博城西广场千人锻炼群体,已成为峡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按照公共文化免费惠民政策,建成党史方志馆、科技馆、规划馆、妇女儿童馆、老干部馆、群艺馆等6个场馆,每周五个工作日向公众免费开放,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印象〃天鹅城”消夏音乐季、“天鹅之城”群众广场舞大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足球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文艺爱好者参与其中,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剧院上演的戏剧、魔术等节目,带给市民高雅的艺术享受;科技馆举办的多个书画摄影展,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实现并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和“印象〃天鹅城”

7 文化演艺基地建设不同步,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周边配套水上娱乐设施缺乏,建设资金不足。

2、“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在文化品牌包装、项目推广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品牌推广差距,需进一步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提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3、“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在演出节目的编排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精品节目,提升演艺水平和演出质量,真正将其打造成我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精品工程。

三、下一步打算和工作目标

“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将在继续完善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制度、管理、服务、节目质量和人才等软件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如:提升周边市容环境,增加水上娱乐设施,购置游船增加景观设施,扩大LED屏至260平米,建设全息水幕电影,呈现更完美的演出效果。

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构,努力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将“印象〃天鹅城”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知名的文化品牌。

8 三在节目方面,进一步挖掘仰韶文化、虢国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等具有三门峡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聘请国家级编导,编排更多的与黄河金三角区域文化密切相连的大型歌舞等具有代表性,更能彰显三门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文艺节目,保障“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越办越好,进一步叫响“印象〃天鹅城”的品牌,提升演艺水平和演出质量,使其成为展示我市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品牌。

一个城市的文化,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今后我们将借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主城区转型发展,打造文化休闲城市”这一强势东风,把“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打造成三门峡文化的新名片,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精心组织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演艺活动,提高档次,提升品位,争取申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成功。把“印象〃天鹅城”文化演艺基地打造成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

第四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督查的通报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督查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总结交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首批示范区创建目标如期完成,2012年3月至5月,文化部、财政部组织督查组对各省(区、市)创建示范区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文化部、财政部对本次督查工作高度重视。蔡武部长审定督查工作方案,杨志今副部长召集相关司局部署落实,赵少华、李洪峰、杨志今、高树勋4位部领导带队前往基层督查,财政部教科文司有关同志参加督查。督查组按照“三三制”结构组成,其中包括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省市文化行政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省级图书馆、文化馆馆长,确保督查工作科学、严谨和公正。同时,首次引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零点调查公司深入各创建示范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抽样调查。

本次督查共组织了16个督查组116人参加,深入31个省(区、市)的31个创建城市、68个县(区、市)、123个乡镇(街道)、135个村(社区)进行督查。督查主要采取听、查、看、访四种方式,“听”是集中听取省级文化厅(局)、创建示范区人民政府专题汇报;“查”是对照创建标准,审阅创建工作档案材料;“看”是实地考察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并随机抽取所辖1县、2乡镇、2社区进行现场检查;“访”是主要由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零点公司进行入户访问,开展抽样调查。督查组将督查意见形成文字材料反馈各创建示范区人民政府,并作为第一批创建示范区(项目)验收时的重要参照。

本次督查把督查、调研、交流、宣传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达到了预期目的。督查内容以示范区创建为重点,综合考查文化设施建设、农民工文化工作、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重点文化工程和项目实施情况,并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调研了解各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督查组抽调第一批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文化局局长参加跨组交流,每个组都有1-2名创建示范区文化局长,通过现场考察和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本次督查还与“中央媒体公共文化基层行”活动紧密结合,每个督查组都有中央媒体记者参加,共有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60多位记者随队参加督查,相关地方媒体记者也全程参与报道,掀起了新一轮宣传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媒体共播发新闻稿件超过100篇,百度搜索相关报道篇目1000多条。

二、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从督查情况看,各省(区、市)文化、财政厅(局)高度重视示范区创建工作,对示范区创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指导和支持。各示

范区创建城市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才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推进,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江苏省苏州市、北京市朝阳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广东省东莞市,中部地区的湖南省长沙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北省秦皇岛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部地区的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云南省保山市等创建示范区工作推进力度较大,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成效,初步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一)示范区创建城市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各示范区创建城市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提出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切实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做到有规划、有政策、有部署、有落实。从督查情况看,首批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均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文化、发改、财政、人事等多部门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其中23个创建示范区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8个创建示范区由宣传部长、副市长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形成了责任明确、分工负责的组织架构,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均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制定下发了《创建规划》和《创建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文化部门行为上升为党委政府行为。绝大多数创建示范区组织召开了市委常委会或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动员部署,为创建工作理清思路、营造氛围;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落实机制,将创建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了政府公共文化职能的履行,有效推动了中央关于示范区创建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示范区创建城市文化事业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速。粗略估算,首批中央财政3.05亿元示范区创建补助资金撬动了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财政资金投入超过100亿元,湖南省长沙市创建期间仅区(县)级财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20亿元,北京市朝阳区为示范区创建工作投入财政资金达4亿元。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青海省格尔木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等创建示范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政策要求,部分创建城市2011年比2010年文化事业费投入实现了翻一番。河南省郑州市、西藏林芝地区等多个创建示范区还专门设立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项资金。通过开展创建工作,许多示范区创建城市将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并加快施工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大提速。如,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西省赣州市、云南省保山市、贵州省遵义市、陕西省宝鸡市等示范区创建城市上马了一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不少示范区创建城市按照创建指标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固强补弱”的措施,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提高设施体系化水平。如,北京市朝阳区打破依行政体制设置公共文化设施的格局,形成区级—地区级—街乡级—社区(村)级四级服务网络,推动了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均衡发展;河南省郑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广西来宾市等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三)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在示范区创建城市得到了较好落实。各示范区创建城市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以开展创建工作为契机,

认真把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农民工文化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取得可喜成果。一是全面实现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各创建示范区通过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如,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2011年到馆读者人次同比增长98.9%,新办读者证同比增长651.3%,文化馆到馆人次同比增长44%,公益性培训人次同比增长180%;山东省青岛市2011年到文化场馆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人次同比2010年增加了4倍。二是农民工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如,广东省东莞市、宁波市鄞州区、福建省厦门市、天津市和平区等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有效保障了农民工的基本文化权益。三是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加快实施,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四是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如,北京市朝阳区、江苏省苏州市、重庆市渝中区等创建示范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方面初见成效。

(四)认真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取得初步成效。各示范区创建城市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对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集中研究解决,出台了强化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等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一是加快解决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如,河北省秦皇岛市、山西省长治市、海南省澄迈县等创建示范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了创建标准中每个乡镇文化站配备3名专职人员、每个社区配备不少于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的要求;广东省东莞市、宁夏银川市、甘肃省金昌市等创建示范区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业余文化骨干队伍等社会文化力量,促进了民间文化队伍的快速发展。同时,各创建示范区还广泛开展文化队伍培训,提升公共文化队伍从业水平。二是加快解决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分散、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问题。不少创建示范区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上海市徐汇区在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下,加强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资源共享格局;安徽省马鞍山市打破条块分割,初步形成了集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新疆喀什地区整合内地援疆项目,综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好成效。三是加快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评估机制等问题。如,辽宁省大连市研究出台政策,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宁波市鄞州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国有公共文化为主体、民间公益文化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山东省青岛市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并把考核指标纳入对区县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提高了政府履行公共文化职能的积极性。

(五)制度设计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创建示范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一些创建示范区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按照创建标准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制度设计研究,取得了制度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初步发挥了在区域乃至在全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一些省、区、市文化行政部门也组建了自己的专家队伍,开展了以示范区为实践基地的课题研究,在指导示范区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如,湖北省黄石市完成了文化

系统人才选拔、培训等制度设计成果,初步建立了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宁夏银川市通过制度设计研究,初步形成了关于民间文艺团队建设和管理的一套政策成果,创新了民间文化队伍管理机制。在创建工作中,不少地方还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如,江苏省苏州市、湖南省长沙市探索建立了“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使公共图书馆服务重心下移,走进基层,为建立低成本、高效益、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机制提供了借鉴;安徽省马鞍山市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政府补贴等方式,将延续多年的行政性下基层演出变为市场性项目采购,按需供给,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供了示范。

三、督查发现的问题

本次督查是示范区验收工作的一次预演。通过督查,全面了解了各创建示范区的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了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发现了示范区创建工作和示范区督查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少数创建示范区党委、政府没有进入角色,创建工作存在“有规划、无落实”问题。一是少数创建示范区党委、政府在示范区创建资格申报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但对后续的创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具体,组织协调不力,政策措施不完善,工作推进力度过小,还停留在“文化部门抓创建”层面,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创建示范区还存在明显缺项,如期完成设施建设任务困难很大,形势严峻。如某些创建城市地级三馆尚未建设,一些地方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率过低,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硬件设施条件距离示范区验收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三是部分创建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硬件设施建设,维持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业务经费、队伍建设经费、服务经费等经费仍然不足。四是部分创建城市基层文化队伍编制要求尚未落实。按照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要有3个以上编制,村(社区)活动室要有1名以上财政补贴的文化协管员,但在一些创建城市,这一要求还没有得到落实。

(二)部分省文化、财政厅(局)在示范区创建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省文化、财政厅(局)仅发挥示范区申报“二传手”作用,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省文化、财政厅(局)没有对创建示范区给予资金支持,没有对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创建示范区在省内的典型示范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部分创建示范区存在“唯指标化”问题,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各创建示范区普遍重视落实创建标准,对“全面达标”抓得较紧,但对如何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方面认识不到位,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少数创建示范区没有能够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设施网络、服务供给、组织支撑、措施保障等方面凝炼特色、打造亮点,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特色文化品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

(四)部分创建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进展缓慢,没有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一些创建城市对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重视不够、推进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一方面,创建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专家闭门造车”、“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制度设计研究成果还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没有及时转

化为党委政府政策性文件、工作制度,距离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工作制度和措施还有较大距离,尚未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通过督查还发现,示范区创建工作在指标设定、督查人员组成、工作流程、第三方社会调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尚待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创建示范区工作写入了《决定》,成为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署,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文化部、财政部将结合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机制。一是结合督查情况,组织力量制定首批创建示范区验收办法和验收标准,修订第二批示范区创建标准;二是根据各地要求,组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对各地创建工作特别是制度设计研究工作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创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三是根据首批创建示范区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强化专家力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第三方社会调查的科学性,完善验收工作机制。

(二)各省(区、市)文化、财政厅(局)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一是鼓励各省根据本地实际,开展本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浙江、江苏、上海、湖北、重庆陆续启动了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了省、地、县文化部门层层推动创建的良好氛围,其他省(区、市)文化厅(局)也可参照中央做法,将本地区创建工作与国家级示范区创建有效对接。二是要在经费投入、队伍培训、重大文化项目立项等方面对本省创建示范区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在这方面,一些省(区、市)积累了较好经验,值得借鉴推广。如湖北省、河北省组织全省各地市级文化部门负责人在示范区创建城市召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北京市文化局对朝阳区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了4000万元资金支持,湖北省文化厅对黄石市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了500万元资金支持,云南省文化厅对保山市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了300万元资金支持。三是要组织专家对创建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研究进行定期指导,及时把具有推广价值的制度设计研究成果上升为省文化部门的决策,发挥创建示范区在省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四是要加强对本省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定期通报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度,积极组织省内其他地级市文化部门负责同志到示范区进行观摩交流,扩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影响。

(三)各示范区创建城市要切实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创建目标。一是要根据督查组反馈意见,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紧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要加强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培训和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创建水平。三是要加快推进制度设计研究工作,尽快形成研究成果并及时转化为党委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机制和决策。

希望各地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实现“重点突破”,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特此通报。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文化部代章)2012年7月3日

第五篇:台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可行性报告

台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的基本情况

2010年12月31日,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社文发〔2010〕49号),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创建工作旨在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建设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一)关于创建标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创建分东、中、西部三类标准。东部创建标准共有6个方面31条,涵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等。

表1: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部)主要指标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市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

市、县两级图书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考核时);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考核前几年);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

市县两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

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

100%的行政村(社区)建设面积不低于200平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每个文化活动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10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全覆盖。

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 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

(摘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东部创建标准)

(二)关于申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每两年以地级市人民政府为主体申报。“十二五”期间申报的时间分别是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根据申报标准和相关要求,原则上每省(区、市)每次只有1个创建示范区名额(候选名额不超过2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颁发给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组成方面提供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的地级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原则上每个省(区、市)有2个创建名额(候选名额不超过4个)。申报时间与示范区一致。

二、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有利条件

(一)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文化工作非常重视。“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台州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2008-2012)》、《关于推进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纳入对县(市、区)“两个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十一五”期间我市全面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至2010年底,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创建率达100%(133个文化站其中镇村联建45个),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覆盖率近87%。临海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先进县,椒江区、温岭市、玉环县进入省级文化先进县行列。新建台州市群艺馆、台州市图书馆和台州市博物馆。全市拥有7个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二级文化馆,3个国家一级图书馆,3个二级图书馆和61个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农民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5届,文化下乡工作连续4年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基层文化队伍达到3000多支。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典型经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2005年6月我市启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2131”工程,成功走出一条“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新路子,被国内同行称为“台州经验”。 2006年4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我市召开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工作会议。2009年4月全国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三个三”文化计划在全国推广。2009年“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获文化部创新奖。我市基层文化建设做法和经验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肯定,为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差距分析

(一)省内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基本情况。省文化厅制定的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包括政府投入、公共文化设施规模、公共文化事业队伍规模、政府组织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参与等项目,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基本一致,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全省各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下表为2009年度全省各县(市、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情况:

表2:全省各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情况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县市区 全省排名

杭州市 余杭区

富阳市

桐庐县

萧山区

拱墅区

江干区

建德县

滨江区

上城区

淳安县

西湖区

临安县

下城区

5 6 8 14 16 38 40 57 61 62 66 69 71

宁波市 鄞州区

慈溪市

奉化市

镇海区

余姚市

象山县

江东区

江北区

海曙区

北仑区

宁海县

1 9 10 15 17 24 27 28 30 35 48

温州市 洞头县

文成县

泰顺县

乐清市

瑞安市

永嘉县

苍南县

龙湾区

鹿城区

平阳县

瓯海区

53 70 74 76 77 80 83 87 88 89 90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嘉兴市 海宁市

桐乡市

海盐市

平湖市

嘉善县

南湖区

秀洲区 10 12 18 21 26 56

79 湖州市 长兴县

安吉县

南浔区

德清县

吴兴区

4 31 32 34 81

绍兴市 绍兴县

诸暨市

嵊州市

新昌县

上虞市

越城区 20 25 36 41 49 64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县市区 全省排名

金华市 东阳市

义乌市

磐安县 永康市

武义县

浦江县

兰溪市

婺城区

金东区

7 42 46 50 58 63 67 84 86

舟山市 普陀区

嵊泗区

岱山县

定海区 2 3 13

44 台州市 临海市

温岭市

路桥区

玉环县

三门县

天台县

仙居县

椒江区

黄岩区

22 23 29 43 47 52 54 60 75

县市区 全省排名 县市区 全省排名

衢州市 常山县 开化县

龙游县

江山市

柯城区

衢江区 33 45 65 78 82

85 丽水市 云和县

缙云县

遂昌县

莲都区

景宁县

龙泉县

庆元县

松阳县

青田县 19 37 39 51 55 59 68 72 73

(摘自省文化厅2009年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二)我市与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的差距。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东部标准的6个方面31项指标中,其中主要硬件指标有文化设施、文化投入和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我市现状与创建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表3:公共文化设施情况

创建标准 现有情况

博物馆 市本级建有博物馆 台州市博物馆尚处工程土建阶段,内部藏品为零。

公共

图书馆 所有公共图书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 路桥区图书馆尚处工程土建阶段、台州市图书馆尚未定级,黄岩、天台两地图书馆为部颁三级。

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 全市人均占有藏书仅0.23册。

文化馆 市、县两级均建有文化馆并达部颁二级以上标准 路桥、仙居文化馆为部颁三级。

乡镇综

合文化站 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 45个乡镇未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

文化

活动室 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200平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 548个行政村(社区)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基层文化俱乐部)。 电子

阅览室 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和10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台州市图书馆尚未建有电子阅览室,全市70%左右的乡镇(街道)未建有合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表4: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情况

创建标准 现有情况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 全市尚有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未配备3名(含)以上文化员。

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指导员) 全市还未有配备由财政补贴的行政村(社区)文化管理员

表5: 公共文化投入情况表

创建标准 现有情况

近三年财政对文化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2008年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4.56% 文化体育传媒支出增幅13% 2009年 7.07% 10% 2010年 18.46% 15%

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我市2009年度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为16.8元/人,不到全省均值(34.87元/人)的50%。

(根据省文化厅和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

对照创建标准,如果对不达标文化设施全部新建,“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5.2亿元。按照每位村级文化管理员每年劳务工资1万元计算,“十二五”期间全市需支付工资费用2.5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达到创建标准至少需要文化基础设施和人员资金7.7亿元。

如果“十二五”期间新增的7.7亿元投入均由财政支出,平均分摊到每年可新增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26.6元/人。“十二五”期间我市的公共文化事业费将会超出2009年全省34.87元/人的平均水平。

注: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服务人口20-150万的图书馆建设最低建筑面积为4500平米,文化馆最低建筑面积为2000平米,参照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市图书馆工程建设投资额,图书馆和文化馆以每平米6000元计算;一类地区文化站建设最低建筑面积为500平米,二类、三类地区最低建筑面积为1000平米,每平米按土建1500元、装修500元计算;村级文化活动室最低建筑面积为200平米,每平米按土建1500元、装修500元计算;电子阅览室按照配置以每家5万元计算;图书以每本20元计算。

四、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基本构想和工作措施

(一)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基本构想

建议我市通过四年创建,2015年申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各项任务,2016年力争通过国家评定验收。通过创建国家公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切实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确保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特色文化塑造、文艺骨干队伍建设以及文化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具体时间安排为:第一阶段为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阶段(2011.3—2011.12)。按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工作要求,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市县两级的具体创建工作规划。第二阶段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阶段(2012.1—2014.12)。通过考核等手段,全面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力争主要硬件指标基本达标,软件指标上新台阶。

表6: 创建示范区(项目)分县市区文化设施投资表

单位 建设项目 文化设施投资

(万元)

市本级 图书馆新购图书60万册,新购家具和IT设备(1000万)等,博物馆内部设计和装修(3500万)及藏品征集、采购等(2000万) 6500

椒江 新购图书25.7万册,新建4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0家和30家电子阅览 2664

黄岩 新建图书馆4500平米,新购图书43万册,新建14个文化站,新建8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80个电子阅览室 9960

路桥 需新购图书38.7万册,新建5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家,电子阅览室3家 1909

临海 新购图书45万册,新建3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40家,电子阅览室140家 7800

温岭 新购图书56.9万册,新建3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96家,电子阅览室96家 5058

玉环 新购图书23.6万册,新建1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7家,电子阅览室7家 987

天台 新建4500平米图书馆,新购藏书量8万册,需新购图书50万册,文化馆危房拆建1600多平米,新建4个文化站,新建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41个电子阅览室 6905

仙居 新购36.1万册图书,文化馆危房拆建2000平米,新建7个文化站,新建7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74个电子阅览室 5950

三门 新购35.6万册,新建4个文化站,新建7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77个电子阅览室 4577 合计:52310万 4

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全面完成硬件指标任务,强化软件建设阶段(2015.1-2015.12)。

(二)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工作措施建议

1、统一思想,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7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文台州”建设,在全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覆盖城乡、功能齐备、机构健全、设施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但对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水平,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依然滞后。在2007-2009年全省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排名中我市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筑面积数处在全省第10-8名之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四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考核目标体系,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等职能作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发改、财政、城建、土管等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按照创建标准中“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和省委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财政投入增幅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一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馆一站一室”的创建要求,加快台州市博物馆工程建设和内部装修布展工作,力争2013年底前对外开放。增加台州市图书馆藏书量,陆续开放电子阅览室、地方产业图书馆等内部功能,确保在2014年前达到部颁二级标准并通过考评验收。推进路桥、黄岩、温岭、天台图书馆新馆和椒江、温岭、玉环、仙居、天台文化馆新馆及黄岩、温岭博物馆建设,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完善内部功能,配置好设备设施。实施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和巩固工程,新建与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相结合,实现总体目标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新建、改建45家未单独设置的乡镇文化站和548家行政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未达标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要按照《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和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将不低于200平米的建设要求实施改扩建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到2014年底前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免费开放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群艺馆(文化馆),发挥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组织活动、培训骨干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辐射和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持续开展送演出、电影、图书到农村,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组织台州市艺术节、台州市农民文化节、庆祝建党90周年等文艺活动,以社区和镇村文化阵地为依托,以广场文化为主要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健康、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上一场以上电影、每年看上5场以上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提高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服务效益。

三是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加强文化艺术人才、网络文化人才、基层文化骨干、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继承人的培养。完善乡镇文化员“双重管理”模式,每个乡镇文化站按要求配备3名编制以上的文化站人员,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政府补贴的专兼职文化管理员(指导员)。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县(市、区)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四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深化“三个三”文化计划和“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大众、服务人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文化俱乐部、赞助活动、免费提供场地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3、树立标杆,借鉴学习省内外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根据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工作要求,紧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横向比较、纵向对照,树立有可比性的标杆、查找所存在的差距。要以省内的宁波、舟山、嘉兴等地、省外的深圳、上海等地为标杆,走出去好好学习取经,走下去认真找找差距。分别确立“两个标杆”,相对落后地区要以全市先进地区为标杆,力保工作有亮点、成绩有突破;相对先进地区要以全省全国先进地区为标杆,加紧追赶、力求提高水平。

4、强化考核,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动力。

建立并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在设计考核指标时通盘考虑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六个方面的31个指标,既重视硬件设施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考虑整体目标,又要科学设计分年度工作;既要紧盯创建标准,又要照顾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按照全市一盘棋、分工负责、时间倒排、分步完成的原则,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率先在全国建成符合我市实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根据我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东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各项任务,2016年力争通过国家评定验收。通过创建国家公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切实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确保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特色文化塑造、文艺骨干队伍建设以及文化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

通过四年创建,2015年申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具体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为:第一阶段为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阶段(2011.3—2011.12)。按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工作要求,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市、县两级的具体创建工作规划,落实建设资金。第二阶段为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阶段(2012.1—2014.12)。通过考核等手段,全面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力争主要硬件指标基本达标,软件指标上新台阶。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全面完成硬件指标任务,强化软件建设阶段(2015.1-2015.12)。

表1: 创建示范区(项目)分县市区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表

单位 建设项目 文化设施投资

(万元)

市本级 图书馆新购图书、新购家具和IT设备(1000万)等,博物馆内部设计和装修(3500万)及藏品征集、采购等(2000万) 6500

椒江 新购图书25.7万册,新建4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0家和30家电子阅览 2664

黄岩 新建图书馆4500平米,新购图书43万册,新建14个文化站,新建8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80个电子阅览室 9960

路桥 需新购图书38.7万册,新建5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家,电子阅览室3家 1909

临海 新购图书45万册,新建3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40家,电子阅览室140家 7800

温岭 新购图书56.9万册,新建3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96家,电子阅览室96家 5058

玉环 新购图书23.6万册,新建1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7家,电子阅览室7家 987

天台 新建4500平米图书馆,新购藏书量8万册,需新购图书50万册,文化馆危房拆建1600多平米,新建4个文化站,新建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41个电子阅览室 6905

仙居 新购36.1万册图书,文化馆危房拆建2000平米,新建7个文化站,新建7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74个电子阅览室 5950

三门 新购35.6万册,新建4个文化站,新建7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77个电子阅览室 4577 合计:52310万 4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到“四个纳入”,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考核目标体系,纳入财政预算。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等职能作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明确职责分工,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发改、财政、城建、土管等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强化考核和督查。建立并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在设计考核指标时通盘考虑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六个方面的31个指标,既重视硬件设施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考虑整体目标,又要科学设计分年度工作;既要紧盯创建标准,又要照顾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按照全市一盘棋、分工负责、时间倒排、分步完成的原则,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3、加大投入。按照创建标准中“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和省委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财政投入增幅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施项目化战略,坚持保重点、重基层,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向重点文化工程和基层、农村的倾斜力度。对一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项目、文化活动,通过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公共文化活动、文艺创作等项目的立项、申报、评估制度,建立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评估制度,优化投入结构。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投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一是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馆一站一室”的创建基本要求,加快台州市博物馆工程建设和内部装修布展工作,力争2013年底前对外开放。增加台州市图书馆藏书量,陆续开放电子阅览室、地方产业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等内部功能,确保在2014年前达到部颁二级标准并通过考评验收。各地要按照“十二五”规划内容,扎实推进路桥、黄岩、温岭、天台图书馆新馆和椒江、温岭、玉环、仙居、天台文化馆新馆及黄岩、温岭博物馆建设,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完善内部功能,配置好设备设施。实施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标和巩固工程,新建与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相结合,实现总体目标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新建、改建45家未单独设置的乡镇文化站和548家行政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未达标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要按照《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和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将不低于200平米的建设要求实施改扩建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到2014年底前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免费开放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组织活动、培训骨干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辐射和带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持续开展送演出、电影、图书到农村,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以社区和镇村文化阵地为依托,以广场文化为主要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健康、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上一场以上电影、每年看上5场以上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的目标。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提高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服务效益。

三是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加强文化艺术人才、网络文化人才、基层文化骨干、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继承人的培养。完善乡镇文化员“双重管理”模式,每个乡镇文化站按要求配备3名编制以上的文化站人员,每个行政村(社区)配备1名政府补贴的专兼职文化管理员(指导员)。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县(市、区)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四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深化“三个三”文化计划和“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大众、服务人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文化俱乐部、赞助活动、免费提供场地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3、树立标杆,借鉴学习省内外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根据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工作要求,紧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横向比较、纵向对照,树立有可比性的标杆、查找所存在的差距。要以省内的宁波、舟山、嘉兴等地、省外的深圳、上海等地为标杆,走出去好好学习取经,走下去认真找找差距。分别确立“两个标杆”,相对落后地区要以全市先进地区为标杆,力保工作有亮点、成绩有突破;相对先进地区要以全省全国先进地区为标杆,加紧追赶、力求提高水平。

4、

(三)条件相对落后县市区的差距。我市9个县(市、区)经济基础和文化工作基础很不平衡,黄岩、天台、仙居、三门等地与创建标准差距较大,达到创建要求投入巨大。

表6 :各县市区硬件建设与创建标准的差距

文化设施建设要求 创建要求

现图书馆建筑面积798平米,需新建不低于4500平米现图书馆藏书量16.9万册,需购书43万册只有5个乡镇单独建有文化站,需新建14个80个行政村需新建文化活动室,需新建80个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2700 860 2800 3600 9960

投资额测算标准:

1、

表7 :天台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设施投资情况

文化设施建设要求 初步测算投资额(万元)

2700 1000 960 400 1845 6905

表8:仙居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设施投资情况

文化设施建设要求 初步测算投资额(万元)

图书馆为现有藏书12.7万册,需新购36.1万册文化馆为危房,需新建2000平米20个文化站只有13家为单独设置,需新建7家需新建7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74个村需新建电子阅览室 720 1200 700 3330 5950

表9:三门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设施投资情况

文化设施建设要求 初步测算投资额(万元)

图书馆为现有藏书7万册,需新购35.6万册14个乡镇中有10个文化站为单独设置,需新建4个77个行政村需新建文化活动室,77个行政村需建电子阅览室 712 400 3465 4577

(四)条件较好县市区的差距。虽然我市临海、椒江、玉环、温岭已获得国家和省级文化先进县市称号,基础相对较好。但是文化先进县的创建条件比较原则,标准相对较低,而示范区的创建标准非常具体,要求更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阵地的建设要求。

表10:文化先进单位与示范区创建标准对照表

国家(省)级文化先进单位 创建标准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

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并有单独设施,有专人管理,设备齐全。 100%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3人以上。

100%的村(社区)有文化活动阵地,能正常开展活动。 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米的文化活动室,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每个文化活动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对照示范区创建标准,获得文化先进县的四个县(市、区)和路桥区在都要大规模购置图书,新建或扩建乡镇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

表11:5个县市区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

文化设施建设要求 初步建设投资预算

(万元)

椒江区需新购图书25.7万册,新建4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0家,电子阅览室30家 2664

路桥区需新购图书38.7万册,新建5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家,电子阅览室3家 1909

临海市新购图书45万册,新建3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40家,电子阅览室140家 7800

温岭市需新购图书56.9万册,新建3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96家,电子阅览室96家 5058

玉环县需新购图书23.6万册,新建1家单独设置的文化站,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7家,电子阅览室7家 987

附 件

1、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

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东部)

3、《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4、《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

5、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十一五”全国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

6、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意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测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车间安全隐患整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