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工作坊”模式下的翻译专业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

2022-09-11

一、“翻译工作坊”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翻译工作坊”是近几年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已成为很多高等学校翻译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必修的课程之一。该模式通过工作坊的形式, 为学生提供大量高强度的翻译训练, 使学生通过“在操练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 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 并通过课堂中的交互学习环境, 去感悟和体会翻译技巧, 为他们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或进行翻译项目运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该课程的课堂上所创造的是一种交互式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们能够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以及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所展开的交互式讨论, 更为充分地习得翻译知识, 领悟翻译的真谛, 把握翻译的专业精神。[1]

“翻译工作坊”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达到新阶段的产物, 也是人们对翻译教学以及翻译过程全新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结果。基于此模式的课程设置对于翻译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将是一个有力的推手及加速器, 但是, 要让这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亟须学校的大力支持, 并由相关教师按照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课程设置及改革, 真正将其有效地应用于翻译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当中。

二、基于“翻译工作坊”模式的翻译专业课程改革

翻译专业课程改革是建设一流专业的迫切需求和必要条件。翻译专业是伴随着国家对翻译人才的旺盛需求, 适应社会需要而建立的。然而,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 全国约有200所高校拥有翻译本科专业, 而据相关研究表明, 不少院校在翻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且缺乏特色、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等问题。[2]众所周知, 特色将决定新建翻译专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针对这一问题, 西安外事学院翻译专业通过引入“翻译工作坊”模式, 对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或布置练习、进行赏析为核心的翻译教学模式逐步改革为以学生团队协作为核心的口笔译工作坊模式, 旨在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渗透“翻译工作坊”模式, 并借助于导师的系统辅导, 通过四年不间断的学习和训练, 由简及难, 由浅入深, 使学生能够练就成为专业水平过硬, 应用性较强, 充分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具体操作和实践时, 将翻译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分层次分级别进行划分, 即每个学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 从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出发, 逐年提升训练难度, 逐步拔高学生的翻译实操技能。具体操作如下:

(一) 初级阶段——主要指一年级的课程改革, 突出导入性和基础性

通过在主干课程中引入“翻译工作坊”模式, 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习惯, 在翻译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基础课程 (如综合阅读等) 进行改革, 加入翻译的成份, 变革成为读译课, 在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突出翻译专业特色。在该阶段, 学生初步掌握“工作坊模式”的学习方法和操作流程, 并掌握“读译”、“视译”的相关技巧, 能通过“翻译工作坊”对一些简单的文本如小故事、儿童读物等给出较为忠实流畅的译文。

(二) 中级阶段——主要指二年级的课程改革, 突出过渡性和强化性

在该阶段结合学生自身兴趣, 引入导师的专项指导, 分文本、分模块地学习。口笔译课程强化训练学生技能, 如口译方面将英语演讲与英语辩论等注重口语表达课程与基础口译相结合。并开设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中国文化等课程, 提升学生的双语意识和文化意识。通过该阶段的学习, 学生在“翻译工作坊”模式下, 通过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以及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所展开的交互式的讨论, 更为充分地习得翻译知识, 把握翻译的专业精神, 并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三) 高级阶段——主要指三、四年级的课程改革, 突出应用性和实战性

分别开设口译工作坊与笔译工作坊, 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其翻译能力的平台, 并把“翻译工作坊”模式渗透到影视字幕翻译、商务英汉翻译等课程中, 使学生能够以此方式完成较为专业的诸如文学、商务、金融、政治等文本的翻译。结合“3+1”的培养模式, 通过翻译专业缔交的校企合作实践单位, 实现与实习单位和翻译公司的对接, 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真正的企业中体会翻译的匠人精神。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基础和兴趣到酒店或者景区做导游或陪同口译, 或到翻译公司、外贸公司实习。

通过翻译专业课程改革, 拟解决传统翻译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实践机会较少, 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不充分;以及翻译素材不够全面系统、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在翻译工作坊中担当组织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主动参与实践;课程设置上应设有专门的理论讲解课程, 使学生在实践上的疑惑可以从中寻求答案;将翻译素材进行统地分类, 以供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探讨、反复修改译文进行实践练习。

三、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 注重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今年, 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一系列关于大学英语改革的文章和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起了英语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以蔡基刚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应摒弃“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的理念, 转而接纳英语是“汲取和交流专业领域国际前沿信息的工具”之观点。[3]学者们就英语专业应该培养“掌握工具的人”还是“直通人心的人”争论得不可开交。笔者认为英语决不仅仅是工具, 英语专业所争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之间并非对立关系, 而是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王立非教授认为, 英语专业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又要强调专业教育。翻译专业亦是如此。翻译专业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翻译技能、专业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 且要通过相关通识课程, 帮助学生深入领会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拓展国际视野, 习得国际规则,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使学生成为“文化外译人才”。[4]今天, 翻译专业的学生还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 学好文、史、哲知识, 尤其是中国文化知识, 就拥有了最宝贵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二) 突出应用型特点

从英语专业发展而来的翻译专业, 更加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其毕业生应提供充足、合格的语言服务和文化服务, 助力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型翻译人才具有知识积累深厚、翻译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过硬、适应社会需求的特点。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 目前仍然需要大量从事口笔译融合、译前/译后编辑、审核校对、会展组织、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语言服务类人才。社会对高端口笔译 (如会议口译、高端会晤访谈和外交外事口译等;典籍文本、文学文本、学术文本、党政文献等的笔译) 人才的需求依然强劲, 对复语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然而, 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传统的翻译教学偏重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 翻译专业的学生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对于翻译公司工作流程不甚了解,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投入工作状态等。因此, 翻译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考评体系等方面更要突出其应用型的特点, 坚持翻译教学和训练过程以市场为导向, 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操守。[5]“翻译工作坊”模式即是对应用性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做出的积极探索, 当然, 对于翻译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探索不应仅限于此, 而应逐步向应用翻译学转变, 细化翻译门类 (如文学翻译、法律翻译、文献翻译、科技翻译等) , 强化议员培训, 加强校企合作,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翻译公司等机构进行实习实训等。

(三) 坚持创新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技术的迅速发展, 翻译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翻译专业的发展急需重新定位、与时俱进。我们既要鼓励技术进步, 又要强调译员的主观能动性, 防止过度技术化和工具化的倾向, 避免由此造成人文性缺失。翻译专业建设也应主动拥抱技术, 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技术等课程, 探索慕课、SPOC、微课, 尝试手机移动端教学, 如基于微信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翻译实训和教学。在师资方面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因为许多翻译专业的教师都是“学院派”, 自身实操经验欠缺。解决师资的路径包括:发掘自身教师资源, 院系给予相关政策保障, 选派教师到其他院系进修相关课程;实行院系联合, 聘请其他院级教师授课;有计划地引进跨学科教育背景人才, 如引进计算机、语料库专业人才进入翻译专业。

摘要:“翻译工作坊”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教学模式,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导向,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实践, 适应社会需求, 符合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西安外事学院英语系翻译专业为例, 探讨这一模式在翻译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和具体实践, 以及对翻译专业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翻译工作坊,翻译,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明.翻译工作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2] 王伟.本科翻译专业 (BTI) 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5) :173-175.

[3] 蔡基刚.中国高校英语教育40年反思:失败与教训[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05) :1-7.

[4] 束定芳.社会需求与外语学科建设[J].中国外语, 2017 (01) :22-25.

[5] 刘瑞, 杨楠.翻译工作坊模式与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9) :115-1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