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学校的感想

2022-07-22

第一篇:来到新学校的感想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

(一)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已经来到这个新学校一个月了,虽然这里的操场没有我原来学校的大,黑板不是我原来教室里可伸缩的大电子黑板,但是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对我特别好。

我们的语文老师特别漂亮,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课堂上,她给我们上课就像讲故事一样生动有趣,我刚来到这个班级还不熟悉,语文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每当我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去问她,她就会耐心的告诉我。我们的数学、英语老师……也都讲得非常好,每次上课我都要回答好几个问题,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心里高兴极了。现在我已经认识了好多好朋友了,我们之间非常友好,下课经常在一起玩耍,有时她们会给我说说这个班级的故事。

我喜欢我们这个大集体,喜欢我们这个班级!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

(二)

来到新学校两个星期了,下面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在新的学校里,我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因为我刚刚转学不久,只认识了三位同学,他们对我非常友好,其中有一个同学叫姜沣哲,他在教师节前教我折纸,做成花,然后送给老师,我从心里感谢他,可是我没学会。

我在新学校里题非常难,作业比我原来学校的作业少了很多,只有每周五的作业多一些。我大多数的作业都是在我妈妈的单位写的,因为妈妈下班时间很晚。周一至周四,我基本上就没什么作业了,回家就是妈妈签字了。新学校的语文作业有很多让我们上搜的,自己找资料,还可以找家长帮忙,这个作业我非常喜欢做,觉得非常好玩,我能多知道好多好多知识。

在这里,每天下课以后,其它班的同学也都跑到操场上玩。我们学校的操场虽然不大但是很整洁干净,同学们有的在跑、有的在跳、有的在蹦,大家都在高兴的玩,我很想尽快的认识他们,和他们一起玩。

今后,我要尽快习惯新学校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做一名万全道的好学生。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

(三)

来到这快半个月了,我到过不少学校,感觉这真的很冷淡。领导的冷淡让我很难适应这。教务处的乱安排,搞得我一个星期写了45篇教案,4篇计划。2个星期学完了一套操,还得现学现教——我,我要崩溃了!

写完了教案,人家给我一句话,还是教你的本行吧。我的半个学期的教案是帮别人写了,而人家当时正在轻松的玩着。我不是想教什么初二历史,只是我真的很郁闷。现在我只有平静下来好好教我体育了。不想让我太讨厌这个学校,不想让我带着厌倦来工作。

这还要说我们第一天来报到时,我的同事先来,从上午一直等等到下午都没安排住宿,后来听说是在女老师房间的大厅打了两天地铺,我老爸当天开车去夏造把我的东西拿到吉安县来。两个学校的对比:

万安学校虽小,但给人的感觉很温馨,硬件条件较好,同事很热情。我走时校长不停和我爸爸说我在学校一年的表现。我看到在饭桌上爸爸脸上表现出对我少有的认可的表情。我真的觉得我这一年在万安的苦和累没白费。其实离开万安我也有太多的不舍,没办法。

吉安县学校虽大,但我们新老师就是灰溜溜的来,我想明年说不定也是灰溜溜的走了吧!我下午5点多到学校(我们报到的同事上午就到了)我们的房间还没有安排好。而万安我们今年走了8个,来了11个,学校12点之前就安排了新老师的住宿。车子一进学校就看到两边荒凉的草丛灌木,让我的心也凉了半截。虽然这离市区不远,只要半小时的路程,但给我的感觉就是山沟沟。我爸爸当时就说:这个学校还没万安的那个学校好!来了之后就是我们这一批新老师来接待我们,老老师都没见人影。我爸爸急了(急着安顿好我回家),立马要我找校长,找来校长才叫学生先帮我把一车的东西搬到临时的房间。看到那住宿条件,我爸爸又说:这个学校真不如万安那个学校。我的心又凉了一大截。当场我就问校长什么时候上课,他说两天后,当场我就和我爸爸开车回家了。在家我一直郁闷着,想到去那所学校上班我的心就很烦,这里还没开始工作就让我感觉非常非常的不好(除了学校,还有教育局的做法)。我从来没有这样讨厌过这样一个地方和一个学校。

第二篇:新学校的感受

新学校的感受

(一)

这个新学期对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感受。因为这是我进入中学的第一个学期。面对很多新的事物,让我感到既新鲜又陌生。

在校园许多的建筑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那个很大很宽敞的室内运动场了。远处望去,一个巨大的红色的屋檐,是那样醒目。听别人说,这是七星区最大的室内运动场的。可以容纳全校几千名师生。

校园中除了室内运动场还有教师宿舍、食堂、小花园等建筑。

面对新的班级、老师和同学,我感到很高兴。仅管我们不认识几个,但我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多交朋友。回家后,我们勤奋学习,按老师的要求把作业认真完成。

在许多的新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我觉得她上的课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以前的语文老师注重作业,练习。而中学的语文老师注重表达能力。上课时,她让我们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尽情的问,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而不仅仅是去应付考试。

下课时,同学们有的尽情玩耍,有的围在一团好像在议论着什么,有的安静的坐在位置上阅读书籍。这些画面对我们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大家由陌生变成了好朋友,慢慢地熟悉了中学的生活,融入了新的大家庭里。

新的一段生活已经翻开了首页,请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完整的描绘出自己学习的第二旅程。

新学校的感受

(二)

这一天值得纪念。我可以骄傲的说我大一,告别了高中生活。

新的学校很大,学校后边有个白龟山水库,特别漂亮。学校里有热心推销电话卡的学长,有爱打球的。有闲的浑身颤抖去帮人搬行礼的。总之,你见到的人都是笑脸相迎。

大学生都喜欢交朋友,很少人去闹矛盾。大学里主食便宜,但是菜特别贵。说真的舍不得吃,所以我决定买些咸菜,不吃肉。不光是省钱,来了之后根本没胃口,不知道吃些什么?昨天还是满脸好奇,今天就装的跟个老生似的。

呵呵,新鲜出炉的大学生活。

我清楚我是来学习的,我要学英语,我要去图书管,我要考研。都说大学生闲得难受,我要让自己充实起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寝室的同学有几个人很不错,大家都能和睦相处,相信我可以处理好关系,在这里度过我的四年。

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除了专业。我要广泛涉猎,我要博学然后精。

新学校的感受

(三)

进入新的环境也有几个月了,怎么感觉新学校没有原来的学校好,每天也认真学习,但总感觉每天不在状态,每天晚上虽然3个晚自习到10.00但总觉得干不了什么,当下可铃一响,全班“哎”的一声,然后各自回宿舍,好像每日过的像发条上的机器,平淡而又单调,但又不知道该干什么,每天总是忙碌,但回家(因为我是跑校的)后也总觉得晚自习什么也没干,每天老师留那么多作业,写到十一二点,但总感觉干的比初中时少,效率也低,每天10:00回家早晨6点多又得上课,辛苦比初中多,但总感觉不好。

还有我们的物理老师,我们全班对他感觉都不好,觉得他什么也不讲,和我的初中的物理老师比起来,简直差远了,但也没办法呀!只能忍受了,后来,也就慢慢适应了,虽然还有一些不满,但比起一开始还是好多了。

还有>班主任让全班的前几名介绍一下经验,我觉得这根本没必要,因为经验只对某一个人管用,而且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才能高兴的使用,而不是听别人的,有的同学讲了许多,但我觉得这都是一些定式,好像是哪个“教授”介绍的,其实都没用,这使我突然想到一个名词叫在“形式主义”实事不干,只管说话,这样的人只能成为社会的庸人,即使因为会说话而官位显赫,但终究得不到百姓的认可,心情是永远不会安定的。

第三篇:建设一所新学校的读后感

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好!

刚刚结束的寒假,我认真研读了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校长写的一本书——《建设一所好学校》,认真的品读着赵校长和他的行动研究,感受着赵校长和她校老师们的幸福。在这本书里,我们所有的困惑,赵校长用她的一个个行动研究给了我们最响亮的答案!

本书共有五个部分,我主要谈一下第二部分《追寻幸福》的粗浅感悟。浅谈教师通往成功的路有多远?

教师通往成功的路有多远?成功教师都有那些成功因素?是什么成就了名师?

爱学生、爱学习、善研究、不甘平庸、超越自我……等等,这些因素成就了名师。老师通往成功的路有多远?每个老师自己都能测量出来。

一“关键事件”成就名师。

名师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难忘的“关键事件”。所谓“关键事件”,就是对自己的后续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事件。这一事件让名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前行的动力,有了更高的目标。名师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获奖,一类是参加教育科研取得丰硕成果。为了给老师们制造“关键性事件”我们学校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复习课大比武”“合学教育论坛”“明霞工作室”等等,如果您抓住了这样的“关键性的事件”,无论是刚入职的新分教师,还是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了前行的动力。

二“关键人物”引领名师。

名师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得到了“关键人物”的引领。追寻名师成长的轨迹,我们发现,他们都得到了两类“关键人物”的引领和帮助。一类是中外教育家或者教育教学专家,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李希贵、魏书生等,这些人物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上的启迪和引导。当遇到困难时,当有问题需要破解时,总能从这些教育家的专著中寻求答案。另一类是,对于他们的成长给予具体帮助和支持的人,比如:校长、导师、身边的同事等。为了在老师们的成长过程中制造“关键人物”,我们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如“张素兰老师”“李景龙老师”“孙明霞老师”“你的帮扶教师”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人物”。

大部分名师都在“入职适应期”经历过“关键事件”,受到过“关键人物”的影响,并由此走上了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入职适应期”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要想发展到一定高度,就要多付出几倍的努力。

三“关键书刊”成长名师。

老师成长为名师,还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外在影响因素,这就是“关键书刊”。“关键书刊”有两类,一类是专业书刊,另一类是教育类书刊。名师基本上都会阅读中外教育家著作,大量的阅读,让名师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让思考更有深度与广度,能让自己更理性的思考教育,这也是他们和一般老师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我们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的各级领导都对教师阅读非常的支持,创造条件让老师们进行阅读。

四“个人品质”助推名师。

当然,成就名师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自己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助推名师实现理想追求。名师百分之百的都善于学习,他们都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精神食量,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日阅读。名师还善于注重想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专家学习。名师对工作百分之百的都有积极的心态和执着的品质:凡是认准了的目标,不屈不挠,不达目标不罢休。当被问及“面对困难时您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时,他们一般回答:积极的心态。因为有目标,所以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动力,“挺过来就过去一道坎,也就上升了一个层次”是的,要想成为名师,首先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其次是百折不挠的韧劲,再就是一以贯之的坚持。追求卓越是名师的共有特征。名师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追求更优质、更卓越的教学,探索更新、更多的教育问题。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爱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这应该是名师的真实写照。

亲爱的老师,您想成为名师吗?您想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吗?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今天的机遇源于自己的把握。机会来了,你能抓住吗?有准备的人会使每一次“机会”都成为“机遇”,会使每一次“机遇”都变成自己的“关键事件”,会在“关键事件”中寻找自己的“关键人物”。

第四篇:浅谈聋校的口语教学

浅谈聋校日常口语的训练

我们知道,口语教学不是单纯的发音教学,也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说话,更并不是上课时只用口语讲课。它是基以学生对象丧失听力暂时不会说话,但非丧失说话技能的实际,为了更有效完成学校教学任务,采取补偿生理缺陷,形成和发展他们的口语、书面语能力,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整套学校工作内容。社会是一个有声社会,而聋生却生活在无声世界,只有发展好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回归主流,回归到我们这个新世纪的社会里。所以口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很重要的。如何开展好口语教学,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聋生树立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信心,激发他们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从兴趣中入手。只有让学生对说话产生极大的好奇和乐趣,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学习口语,用口语交流。

1、我们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努力创设多种情景氛围,激发起学生的说话欲望,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都尽最大努力用口语说出来,和同学、老师交谈。

2、组织学生到普通学校参观,与普通学校学生同台表演文艺节目,组织和普校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像跳绳、绘画、舞蹈。让聋生与普校学生多接触,多交流,为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

二、正确处理语文课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全面进行强化语言训练。 我们首先抓好了汉语拼音教学,拼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把单个字的发音都要说清楚,然后改革词语教学和开展对话教学,鼓励学生掌握语文课以外的生活词语和各种词汇,尽可能让他们把话说完整,语序说正确。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应坚持以口语为主与聋童交流。尤其在语文课中,更要坚持口语教学。

三、长期组织丰富生动的各种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发展学生语言技巧,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素质。

例如:让学生在“植树节”活动中当解说员,参加各种文艺表演活动,让他们自由讨论一些话题等,既训练了语言,又提高了思想知识。在校内班级间举行各种语言活动,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如:我们成功地举办了朗诵会、故事会、儿歌比赛、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崭露头角。我们还成立了一个语言小组,定期开展谈话活动,谈谈学校希奇的事情,推动语言教育向深度、广度发展,让学生有用口语的空间。

四、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往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师应在训练过程中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和学习,使他们从生活中体会到学会口语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愿望。如:学生想要什么东西时,教师可以先让他说出东西的名称,等说出后在给他所要的东西,这样来逐渐培养用口语表达意思的意识。

五、 充分利用助听设备,利用学生残余听力,发展他们的口语。 有的聋生有一定的残余听力。助听器是聋生的助手,就像近视戴眼镜一样,须臾不要缺少。听的功能也是用则灵,不用则退,长期不用则废,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残余听力。在语训课中,运用助听设备进行对话、谈话、口语练习。平时还要求学生配戴助听器,这样,有助于与同学、老师交流,听清他们的话,与大家多说、多练,从而有助于学生口语的发展。

六、口语教学与其它教学并重。

口语教学要与听话、看话教学紧密配合。口语和说话不完全相同,口语是在交往中的说话,你要先懂得别人说的话的意思,才能用口语传达给别人你的意思。所以,我们经常在训练学生的听话、看话,在对话中练习学生的口语。用对话、谈话的方式,进行口语教学。

七、积极争取家庭社会的配合。

我们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让他们学习一些发音方法和训练方法,在家庭生活中多用口语跟孩子交流。我们还让学生到社会中去乘车、购物,用口语跟人们进行交往,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在有语言的社会里,尽早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近一年来的强化语言教育,口语教学实践,使聋生的口语教学工作从经验型提高到了科学型。同时,以口语教学为突破口,促进了聋校整个体制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了我校聋教育的发展。当然,我们的实践还只是得到了初步成功,更加艰难的工作还在后面,我们将再接再励,探索拼搏,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五篇: 良好沟通--架起家校的桥梁

觅渡教育集团 金海燕

多年前,我曾是一名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感教育学生的责任重大。记得这样一句话:“对一所学校和一名教师来说,可能每一位孩子都是几千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但是对每一个家庭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百分之一百。”但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能够顺利成才。从这一点上说,老师和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这也奠定了家校沟通的基础。沟通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沟通是家校工作的一座桥梁。那么老师和家长如何沟通?

一、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

1、建立长效家访制度

班主任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班主任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班主任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班主任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2、电话互访

班主任还要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事物繁忙,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须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孩子住校,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机会很少,有些学生甚至一年才见到父母一两次。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而班主任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如我们班曾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在家长眼里一直是个“乖宝宝”,所以父母对他很放心。没想到这个学期他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机,精神萎靡不振,成绩直线下降。我及时通知了家长,家长马上从外地赶回,帮忙教育、监督,学生总算回到原来的样子。

3、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

一学年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可以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具体操作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接待日上,班主任要认真备好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让每个家长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坚持到会,并认真对待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4、让家长参与主题班会课

虽然每个家长都觉得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熟悉,但有时并未真正了解他。有时候想去了解,孩子又不一定愿意开口。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加班会课,在课堂上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

5、家长参与记录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期下来编辑成册,期末总结,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把自己每一次的阶段反思和总结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家长会上交与家长。

二、沟通方式不拘一格

家长都说文化水平不高,很不善言词,偶尔想找老师谈些孩子的问题,又怕耽误老师的时间。一部分家长则认为,对老师又惊又怕,所以总是尽量避免和老师当面打交道,有什么事就打电话,但电话能不打就不打。其实,家长和老师的交流的方式有很多:

1、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架起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我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挨家挨户的上门访问已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家庭电话日益普及,电话联系已经成为班主任和家长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

2、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快捷、省时,已成为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这也成为我与家长沟通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教师应郑重向家长承诺:对家长的电话不厌其烦。只要家长有事就可以与教师联系,可以问作业,可向教师询问孩子在校表现至少两周一次,家长可向教师介绍孩子的各种情况,如性格、爱好等。遇到棘手的教育问题可以教师一起商讨教育方法与对策,决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

此外也可以采取信件等形式与教师交流。现在我和班里个别学生家长仍然保持着书信来往,邮递员便是孩子。我认为这种交流非常有效。有的家长很有趣,他们在孩子的作业里直接同我交流。因为作业本我每天都要看的,我可以在作业本中及时回复给他们。这样的交流学生也可以看到,能够充分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三、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如果说以上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老师还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如果沟通不当,还会让家长产生误解,甚至发生冲突。

教师的沟通态度影响人际沟通交果的关键因素是沟通者的态度。教师作为师生沟通的主志方面,应该表现出良好的态度,使家长愿意接受你,乐意与你沟通。而不是见到老师远远的,就怕老师找家长来告孩子的状。与家长的沟通时,我都会努力的做以下几点:

1、营造平等感。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间的平等。我从不板起脸讲话,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更不会把家长当作做错事的孩子来训,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进给对方以尊重。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教师要树立正角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

4、要注意运用信心激励。“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通过这种期望和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绩效。这一点在班主任与“后进生”家长沟通时尤其需要注意。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总而言之,因人施对,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

5、要善于倾听,也要善于询问和引导。方法建议要有建设性。教师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剥夺家长讲话的机会,积极饶有兴趣地倾听;要善于捕捉机会,反“客”为“主”,反听为说;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等等。班主任应善于找到向家长提出要求的适当、形式,语言尽可能委婉,最好用建设性口吻。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

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二〇一一年四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立德树人师德教育下一篇:领导讲话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