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论文

2022-05-0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论文 篇1: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高校可以利用专业校友资源以业界真正的媒体为创建标准,打造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平台,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媒体平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之中开展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特色

一、引言

重庆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3年在当时的中文系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共招收了8届学生。几年来,我院加大专业建设,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收集学生的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实际的人才培养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理论能力有余而动手能力欠缺,缺少师生共用的专业实训平台,因而专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旺盛的广电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分析问题的症结发现,从专业建设发展实践来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随着新闻媒介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由较单一的能力提高到媒介融合能力要求,由实践能力提高到实战能力要求”。[1]因此,在专业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相关高校应将提高师生实战技能放在首位。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建设中,囿于成本控制,高校一般倾向于带学生到媒体各部门见习,或者在课外建立工作室,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实践。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专业见习,无法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有很深刻的体验。同时,课外工作室中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理想化的,更多是出自对实际项目的模拟,法真正使课堂教学自身和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

据统计,我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拥有民间刊物《星湖》报,创刊14年来,这里走出了数以百记的大批文学、新闻好 手,且大都供职于成渝两地的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站等。其中最为著名者,如《星湖》创刊人、任腾讯大渝网副总经理的张采兵,任沙坪坝区新闻中心电视部主任的杜术林,任重庆卫视主任记者的邱朝举等。

笔者认为,高校本身就可以利用专业校友资源,以业界真正的媒体为创建标准,联合创建媒体,打造适合专业建设发展的平台,师生校友共同参与媒体平台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之中开展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以我院为例,可以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融合于专业平台之中,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师生直接与业界接触,参加行业企业第一线最真实的实践活动锻炼,同时又可以顺势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实现专业的拓展与延伸。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改造的必要性

1. 培养“双能型”教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需要

让教师参与“《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的建设,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培养“双能型”教师。“《星湖》报网社”专业平台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实习实训、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平台,教师既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亦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对外专业服务——接受外包的广告制作、节目制作、大型活动媒体支持等,这样就可以做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双能型”教师的目的。

2. 实施专业真实项目制,有效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需要

“《星湖》报网社”是培养学生在“纸媒”、“网媒”以及“视媒”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平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凭借这三个媒体平台实施真实的专业项目制。将招收的专业新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教学学习过程设置若干个真实的项目,如报纸编辑——《星湖》报,电视编辑——《星湖》创作社,网络编辑——《星湖》网,围绕每个项目设置课程群,通过一系列真实项目的实施,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编辑一份真正的报纸,建设一个真实的网络,创作一个个电视节目,这样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才能做到学有所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 整合《星湖》校友资源,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星湖》创刊以来,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工作在机关、媒体、地产、商业、软件等不同的岗位上,很多人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中层或高层领导干部。因此,积极整合《星湖》校友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丰富的《星湖》校友资源也是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

1. 投入资金建设打造专业平台

以知名校友为重点,与《星湖》校友沟通,取得《星湖》元老对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以《星湖》为平台的大力支持。同时,在《星湖》从事纸媒、网媒、视媒工作的前辈指导下,以业界的媒体为创建标准,投入资金建设包装打造《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包括购置设备、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管理制度,等等。

2. 设置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利用《星湖》报、《星湖》创作社、《星湖》网三个专业平台确定“纸媒”、“网媒”以及“视媒”的岗位点(群),分析岗位点(群)的专业能力结构,分别开发课程(群)以及课程(群)评价标准。每一个课程(群)围绕一个岗位点(群)设置,突出职业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以上述三个岗位课程(群)为核心,搭配专业基础素质课程和提升素质课程,最终制定全新的课程教学计划。

3. 制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方案

传统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往往来自于对实际项目的模拟,没有将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在实际课程学习之中,学生缺乏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最真实的实践活动锻炼。[2]而以“《星湖》报网社友”为专业平台的教学则大不相同,它以真实项目——“《星湖》报网社”为载体,依据行业相应岗位点(群)开发课程标准与体系,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因此,合理制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方案,通过一系列真实项目的实施,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编辑一份份真正的报纸,建设一个真实的网络,创作一个个电视节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4. 协商成立《星湖》校友会

协商成立由相关校友担任会长的《星湖》校友会,作为专业改造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持。对多年来从《星湖》走出来的广电专业人才资源积极加以整合,发挥星湖》人历来就有的“传、帮、带”传统,为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这些师兄师姐都是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通过他们与在校生的交流沟通,可以帮助在校生了解到社会和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与行业的零距离对接,真正达成教育服务社会,为社会源源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5.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完成以后,将邀请业界、用人单位、专家以及学生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通过评审后,将招收广电专业新生实施项目,建设期为4年8个学期。

(1)第一学期为启动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技术感知,学习《摄影摄像》;为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从就职于纸媒、网媒、视媒的《星湖》校友中遴选出三位优秀的校友开设《直击职场》课程,让学生切身体会规范化、专业化的行业前景。

(2)第二、三学期以《星湖》报为专业平台,正式编辑发行《星湖》报,面向校内外发行。依据报纸媒体新闻记者、摄影记者、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员等实际的岗位点(群)设置课程标准与体系。由专业平台负责教师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围绕制作《星湖》报开展课程教学。

(3)第四、五学期以《星湖》创作社为专业平台,制作电视节目,在学校电视台播放,同时向我院所在地电视台推荐。依据电视媒体访谈节目、纪实节目、微电影节目、广告、新闻节目等实际存在的岗位点(群)设置课程标准与体系。由专业平台负责教师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围绕制作电视节目开展课程教学。

(4)第六、七学期以《星湖》网为专业平台,打造公开的校园网站,除刊载《星湖》报内容外,还用电子杂志、视频、广告和网络专题的形式呈现校内校外各色信息,打造媒介融合平台。依据网络媒体新闻记者、新闻编辑、视频记者、广告制作以及其它服务的岗位点(群)设置课程标准与体系。由专业平台负责教师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围绕建设网络媒体开展课程教学。

(5)第八学期以《星湖》校友会为专业平台,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以专业成果展演与汇报的形式开展,向全院教师汇报四年周期内该专业建设所取得的进展与成就,并企图以此申报市级特色专业。

四、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1. 从纸媒到网媒,培养一专多能的全媒体新闻专业人才

在当今时代新技术蓬勃兴起、多媒体有效融合的态势下,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教育应当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对学生加强培养。[3]以“《星湖》报网社友”为平台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要求在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调整等方面,都需要为如何能够融合知识、融合技能服务,力求能够让学生在新闻传播领域成为一个全媒体新闻人才。

2. 构建“一体化、分阶段、有层次”的创新教学体系

学生的专业认知、理论学习、实习实践一体化,另外从大一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有层次、分阶段地开展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努力推动学生实践成才。

3. 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真正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真实的专业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消除理论教学与实践认知两张皮的现象。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教学自身和课外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一个项目的成员,真正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对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示范作用。

4. 成立专业校友会,以校友资源带动院企合作和实习就业

《星湖》走出来的校友都是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通过他们与在校生的交流沟通,可以帮助在校生了解到社会和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与行业的零距离对接,真正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

五、结语

“《星湖》报网社友”是一个真实的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专业平台,它既是课堂教学自身开展的载体,又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以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为最大特色,突出教学的实践针对性,强化师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业界与学界的融合,培养具有精湛的专业核心能力,一专多能的全媒体新闻专业人才。这一改革,对于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彭爱萍.中国内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2011,(4).

[2]曹大勇,陈鸣.实践先导依托“项目工作室制”重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微[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创新[J].中国记者,2011,(3).

[4]李芹燕.广播电视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育与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的改革实践为例[J].新闻界,2010,(4).

[5]龚炜.重庆市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情况及教改意见抽样调查分析[J].东南传播,2011,(4).

作者:王长武 雷璐荣

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论文 篇2: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

【摘 要】本文主要从目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入手作分析,重点论述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课程应该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另外,学校作为责任主体,从管理者到执行者应该两方面分析,一方面要实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主张全员参与改革,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层层落实;逐步引导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课程;学生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05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改革:从补充到融合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之初,学院应该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收集学生的意见,增开了部分基础课程。理论课应该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变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应该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毕业实习的管理。把社会生产实践作为专业教学和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1.课程类型多元化,行业专家进课堂。学校通过特定考核机制,遴选部分课程,聘请了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进入课堂。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意见,灵活开设短课程、微课程和学术讲座,让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昕来自社会生产一线的经验知识。

2.试行顶岗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良性机制,学院应在二年级、三年级试行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制。实践基地或者用人单位可以通过项目报批的方式,申请一定数量的学生直接到相关工作岗位去顶岗工作,由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在工作岗位上,学生基本能尽快熟悉业务。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学校和学院各拿出一部分资金,要求该专业教师进入传媒机构或者传媒企业学习或顶岗工作。

3.整合院校两级课程,增强课程的广泛性。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学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一是在总量上压缩了学时学分,增加部分课程的实践环节;二是在保证该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将专业选修课分为播音主持、报刊编辑、网络编辑三个模块,让学生根据兴趣与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三是增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提供为公共选修课平台。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发现,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除了从常规的上课模式入手外,重点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就能作好充分就业准备。笔者根据上课的经验和我们学校实际的授课情况。

1.重组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结构,实行新型的教学方案。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实行“三步走的教学方略”第一步,一年级,实行专业实验。具体方法就是要求每个班级办一份班报。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能力、感知新闻的能力和基本的文字功底。具体的策划、记者、编辑都由学生来担任,教师用正常上课的时间来指导。第二步,二年级,实行专业实习。在学生已有新闻“从业经验”的基础上把他们推向系报、系DV俱乐部、系网站、院报、院电台、院电视台。每个同学都要有一定的工作量,暂定名为“实践课”,并且期终要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考核,评分,记入学生档案。第三步,升入三年级前的暑假,实行专业实训。根据以往的经验,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的效果往往不是太好,特别是有些学生偷懒开了假的实习证明。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尤其希望院领导的帮忙),给学生安排实训岗位。每个学生必须在学校安排的就业岗位内,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我们将建立一系列的机制去考察学生的实训效果。保证学生在就业前能以一个“千锤百炼过的合格的产品”出现在用人单位面前。

2.加大技能训练的比重。在课堂上和课外学习中增加技能训练,增设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社团,提供给学生全方位的技能培养环境。例如,实行新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新闻工作室着意栽培有新闻才智并掌握了一些新闻工作技巧并能为媒体赏识的新闻专业学生。工作室应具备以下功能:①在媒体上负责一个版面,由老师率领学生在周末和双休日组版,不但可使学生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强化学生书面语言训练力度,练就学生笔下功夫,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阵地。②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鼓励新闻专业学生花费一定时间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使学生能在广播电视施展其纯正的普通话和擅长辞令的才能。③与电视台协商,允许学生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使学生通晓如何制作广播电视节目。④与各媒体建立联系,负责发表本校学生的新闻作品。

3.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没有获得能力,有以部分原因是老师的动手能力就很差。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后直接到了教师岗位,而没有切身的实践经验,在上课时只是交给学生理性的知识(有很多还是过时的),不能教给学生感性的认识,更别谈实践操作能力了。有感于此,必须对教师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①定期安排教师到新闻媒体进行顶岗实践。②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新闻理论外,还必须亲自从事某项新闻业务工作,谙熟各媒体的运作规律,以便使新闻教育决不滞后或脱离媒介运行情况,并能为学生毕业后进入报业或广播电视业提供便捷从业的机会。③邀请活跃在新闻媒体一线的优秀记者和资深新闻人士定期作学术报告,并择其优秀者聘来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三、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媒介的变化发展,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关注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探求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传播学规律。网络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以及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网络媒体的许多打破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同样改变着传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四、责任主体:从管理者到执行者

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因为压缩教学课时等问题涉及教师的具体利益,曾遇到很大阻力,甚至学生也不理解,觉得额外增加了很多任务。一方面要实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主张全员参与改革,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层层落实;逐步引导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1.提高改革参与者积极性。学院在压缩原有课程课时的同时,让教师全面参与改革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参与到学生能力培养指导体系中。讲授课程仍然按照讲授时数来计算工作量,学生能力培养指导和训练则按照项目制,以作品、成果和质量来计算学习成果。在每项新的措施执行之前,学院组织相关师生召开说明会,阐明具体目标和做法,兴趣小组的有效运行和项目制的实施,以及校内外灵活的实践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具体的管理中,改革方案的目标指标都分解到具体的个人,学院对系、教研室、兴趣小组、项目小组和工作室,对每一层级分别考核。

2.引导指导教师角色转变。该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注重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够。学院有意识地引导专业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成为理论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外出培训、组建工作室、参加项目等方式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在课程改革中,学院也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在《电视纪录片创作》等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就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师针对这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将基本的创作流程分为确定选题、进行拍摄、后期制作、成果交流、成绩考核五个阶段,将全班进行小组划分,按照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般情况进行分工,分为编导、摄像、后期、场记、撰稿等。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对每一个阶段和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传播学是专门探讨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的学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并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思考媒介信息传播现象,指导各种媒介信息传播实践。传播学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教师多费心思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彭爱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培养[J].新闻知识, 2011(01).

[2]彭爱萍.中国内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4).

[3]刘阳.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发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4).

[4]朱涛.新媒体时代之下对新闻学教育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0).

[5]孙藜.问题意识、知识生产与关系建构——关于中国大陆新闻传播研究自主性的思考[J].新闻大学,2011(01).

[6]张雅楠,梁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5).

[7]印兴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维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李笑

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论文 篇3: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视摄像课程既包括电视摄像技术又包括电视摄像艺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需要电视摄像课程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在多年的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的改革创新,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 采取小班授课制

本课程由于实践性较强,所以经常涉及到分组实验。而由于多数学校实验学时及实验设备摄像机数量的限制,导致分组数量受限。若采用大班集中授课,虽然能够起到节约教学资源、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目的,但在实验人数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因素。笔者所在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共有摄像机10台,以30人为单位的小班在分组做实验时可分为10组,每组3名学生。以3名学生为一个摄制组,有策划、有摄像、有编辑、有出镜记者等等,每名学生都能至少身兼一职,这样分工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学生意见反馈,以3人至4人为一组做实验效果最佳。目前笔者共给三个班近90人讲授电视摄像课程,而且集中上大课,在安排实验时感觉很费力。因为只有10台摄像机,而且实验学时有限,所以在分组拍摄成片时只能分成10组,每组就要有9人。9人的摄制组其中必有一部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甚至会出现有的学生不参与实验,所有工作都由3名或4名学生完成的现象。这样的结果是与我们安排设置实验任务所相悖的。若将90人分成30个组,每组3人,对于只有10台摄像机的院系,显然拍摄周期会大大加长。同时拍摄后还会涉及到后期采集编辑等工作,30个小组的任务必然在规定实验教学学时中无法完成,若增大实验学时又会与正常教学安排不符。即便是把90人分成20个组,也存在上述问题,因为一般来说一个院系摄像机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认为电视摄像课程不适于大班授课,最好将学生分为30人的若干小班,分开授课和实验,取得的教学效果最为显著。

二、依据授课内容选择授课地点

电视摄像课程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要求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是理论的讲授,必须辅助大量的实例加以演示。所以,笔者认为普通教授不适合电视摄像课程的讲授,应在多媒体教室,辅助大量的图片、视频实例,以及摄像机实物的现场操作来完成课堂教学。不然空洞的理论讲解,易使学生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同时容易将简单的内容复杂化。例如,教师在讲授移焦操作时需讲解的内容很多,要想获得前后景的虚实转换必须要求控制小景深,而控制景深涉及到光圈、距离、焦距三个因素,所以在移焦操作中必须综合调动各个因素获得小景深,同时前后景物之间要有一定距离,同时摄像机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等等。这么复杂的步骤在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通过黑板的讲解学生肯定难以理解,所以要求教师最好能边讲解边操作,同时将操作的镜头效果在电视或投影上展示出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起码要辅助相应的视频实例让学生观察。在电视摄像课程中类似的摄像机操作讲授内容占有很大部分,因此,在普通教室讲授电视摄像课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最初也曾在普通教室讲授该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电视摄像课必须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同时辅助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电视摄像课程选在多媒体教室授课这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授课地点应根据授课内容而相应变动。例如,在讲授摄像机基本调节方法时:“一般聚焦法、手动焦距的急推急拉效果、微距环的调节、增益的调节等等”,要求教师在讲授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示范操作。这种示范虽然教师只要把摄像机拿到多媒体教室即可给学生示范,但操作的画面只有操作者才能看到,而其他学生无法同时看到。这时可以将摄像机的信号输出连接到大屏幕投影上,学生就可以看到整个操作画面。但这种做法会遇到一个问题,电视摄像为了达到高质量的画面要求拍摄环境要有一定的亮度,而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为了清晰往往要求降低亮度,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就曾遇到。所以最好是将摄像机视频输出信号连接在电视接收机上,这就要求在多媒体教室安放一台电视机。在多媒体教室安放电视机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事情,但在电视摄像课程中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如教室的光源往往不止一个,既有室内灯光又有室外的太阳光,光线环境很复杂,而且总体来说教室的亮度也达不到摄像机要求的亮度。像白平衡的调节、滤色片选择不当所造成的偏色现象等教学内容在教室的演示效果就不明显。所以像类似的教学内容最好选择演播室讲解。

笔者在讲授摄像机结构这部分内容时,将摄像机带到多媒体教室,而且同时会多带几台专业肩扛摄像机(这类机型自动化功能少,专业性强,要求手动操纵调节部件多,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一台摄像机教师在讲授时当做教具,其他的给学生操作,按照教师的讲授学生找到相应的结构部位并进行基本调节。而在讲授“一般聚焦法、光圈调节、微距环调节、增益、黑白平衡调节、快门调节等基本操作”部分,笔者都会把教学地点调整到演播室(演播室的光源一般都在3200K,是摄像机操作的理想光源,而且亮度也能达到标准)。把摄像机信号输出连接在演播室的电视机上,边讲解边示范操作,学生在电视机上可以看到清晰的视频画面和偏色现象。同时教师讲解之后要求学生及时操作。

在讲授电视摄像艺术教学内容时,如电视画面的取景构图、拍摄角度拍摄高度、运动镜头等,笔者则把教学地点选择在室外。边讲解边让学生示范,经过几轮的讲授,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电视摄像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理论讲授中要善于借助不同的教学环境,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技能。

三、实践教学中推行“行知模式”

电视摄像课程最终检验教学成果的就是实践成果,即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不能以小组形式独立制作一部完整的电视节目。可见实践是检验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那么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这对孪生兄弟呢。笔者曾尝试着将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运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知行观”就其现代意义而言,探讨的其实就是认知和实践的关系。将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观”借鉴到电视摄像实践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改革。

在本课程开学前两周讲授摄像机的发展、分类、技术性能三大指标等内容时,就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他们分组拍摄电视短片。短片主要以电视新闻片为主,因为本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在本课程之前学习了大量的新闻知识,所以拍摄新闻题材的电视片有利于整个专业技能的综合提高。分组时每组人数不超过4人,以3人一组为主,这种人数安排有利于每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机会。同时以组为单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工作的协调能力。由于这个时期学生还没有学习摄像机的使用,所以安排学生使用的是我系手持式专业摄像机,这类机型具有很强的自动化功能,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就可以拍摄基本电视作品。同时向每组学生提供该摄像机的使用说明书,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利用本课程前两周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学生拍摄,并通过自学让学生利用绘声绘影等简单非线编软件进行后期编辑,最好形成一部完整的电视新闻作品。在后期编辑这部分,笔者起初也曾担心学生无法自行独立完成,因为电视编辑课程被安排在电视摄像课程之后。但经过几轮的教学,笔者发现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随着网络播客及拍客的出现非专业的人员都能独立完成电视作品,何况我们的大学本科生呢。

在没经过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先拍摄电视作品,然后再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正是所谓的“先行后知”,这种教学安排在理论讲授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带着问题学习思考的心态。在通过一学期的完整的教学授课环节后,笔者利用一周的课程实习再一次把学生分组拍摄新闻电视片短片。但实习作品要求及难度都大于课程最初的作品。有了前面拍摄成片的经验及课堂上理论实践的深入学习,学生的实习作品质量大大高于先前的作品。这样的教学安排正符合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观”,并且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当然,“行知观”的理论同样被笔者安排在课程中的每一次小实验中。例如聚焦、焦距、快门乃至斑马纹的调节等基本调节操作,笔者都是先在演播室示范操作,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实验之后,在理论课堂上笔者会将基本调节的原理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如在拍摄快速运动物体及拍摄显示器时调节快门的原理、斑马纹作为手动光圈调节标准的基本依据等等。电视摄像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还应了解操作过程中基本的原理,这样在今后的操作实践中才能拍摄出一些技巧性的镜头,如水滴滴落的慢放镜头,就是要求学习掌握快速运动的物体必须要使用高快门速度拍摄才能保证在慢放时,画面清晰。否则,利用正常的1/50s的快门速度拍摄,在慢时就会出现画面模糊的效果。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先讲授理论再安排实验,在笔者的教学中发现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开始单纯的理论讲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抽象难以理解,而到了实验课对前面理论的学习也开始出现遗忘。所以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模式”很适合电视摄像课程教学。

四、利用“小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制作电视节目不是靠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的集体力量。所以在本课程的实验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队工作的能力,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而以“小组形式”来完成实验正是培养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所以笔者在学生做实验时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而每组成员由教师来分配,并采取组长负责制。之所以由教师来分配每一小组成员,是因为教师平时并不了解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熟识程度,这种随机的分配组合可以培养学生和自己不太熟悉的同学加深交往和沟通,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五、通俗易懂的课堂教学语言

电视摄像课程中特别是摄像技术这部分,需要讲授很多的原理和概念,如三基色原理、电荷耦合器、彩色电视兼容制式、隔行扫描、逐行扫描、聚焦、变焦、超焦距、前焦距、后焦距等等,需要很多电视机原理、摄像机原理、物理等理科类的知识。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这一文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听课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过于专业的语言和术语的运用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67名学生中共14人约占2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摄像技术部分专业性太强,不容易理解。然而电视摄像课程就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单纯的技术和单纯的艺术都无法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作品。因为专业性太强就减少技术部分的讲授这种做法也有悖现在社会对文理兼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把文科和理科划分的过于详细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另外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应让学生转变这种观念。

对于文科类学生有些偏理的内容理解起来的确很费力,这就要求我们授课教师想办法把专业知识专业术语讲解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永曾说过:“当教师的,设法将深的东西说浅了,把难的东西说易了,那才叫本事,万不可把浅的东西说深了,把容易的说难了。”这句名言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用在我们电视摄像课程上更贴切。如何将生涩的专业知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是每一位电视摄像课程授课教师应苦心挖掘的。笔者在讲授三片式CCD摄像机原理及隔行、逐行扫描过程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成动画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原理,使学生一目了然,不必为专业的语言阐述所困惑。另外在教学语言上,笔者认为必要的专业术语是一定要让学生知道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也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部分,只是教师在讲解时再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即可。

六、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

电视摄像课程由于实践性强,单纯的笔试不足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所以考核模式应多元化。笔者在期末成绩形成中包括:考勤5%+策划文案5%+实验报告10%+作品30%+笔试50%=100分。

其中考勤主要是平时课堂出勤及实验出勤情况,策划文案为拍摄成片前的策划书,实验报告要求每次小实验之后学生必需严格按照实验报告要求及时撰写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实验步骤实验心得等具体内容;作品主要指开学初拍摄的成片,由于计入期末总成绩,所以学生都会用心拍摄,而课程结束后拍摄成片主要为课程实习作品,获得的是实习成绩,所以不列入期末成绩中。关于期末的笔试是否需要,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在67个学生中要求取消期末笔试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42%。但笔者认为,期末考核加入笔试部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①电视摄像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并非单纯的实践课,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只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是不会拍摄出高水平的电视作品的,所以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②如果不笔试学生在课堂听课就不会认真,更不会认真做笔记,容易误导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形成。所以笔者认为本课程即使是实践性很强但理论同样重要,笔试不能取消。这种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鉴于电视摄像课程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无论是教学领导还是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应重视该课程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使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作者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闻系讲师;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新闻学研究生)

作者:王金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播文学节目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