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教版数学比例

2023-03-04

第一篇:六年级人教版数学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综合试题

比例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厘米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

12 :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

二、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一)比例尺的意义 (1)教学例4。

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要我们做什么?”(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知道吗?实际距离也知道吗?各是多少?”继续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0厘米 : 10米

“10厘米和10米的单位相同吗?能直接化简吗?”

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把米化作厘米?为什么?”(因为把米化作厘米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作厘米。)

“10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把10米改写成1000厘米。

“现在单位统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样化简?”教师边说边擦掉10和1000后面的单位“厘米”,并加上“ :”,板书成如下形式: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0 : 1000 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即: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似写成分数形式。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简单整数比。

注意: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 10厘米:10米,要把后项的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注意:在图上放大原图时,要把比例尺的后项化简成“1”。 (2)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6页的“做一做”。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项是不是“ l”。

(二)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1)教学例5。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分析: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板书:15 “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用x表示。)在15的下面板书出x,并在它们中间画上分数线。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相同,所设的x应用什么单位?”(应用厘米。)板书: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比例尺是多少?写成什么形式?”(写成分数形式。)最后板书成下面的形式:

15 = 1

=比例尺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

x 6000000 “现在求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题目要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应该怎么办?”板书:90000000厘米=900千米,并写出这道题的答。 (2)巩固练习。

做第 7页上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间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实际距离。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实际距离化成了千米。 (3)教学例6。

出示例6: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1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我们先来求长的图上距离。长的图上距离不知道,应设为x。(板书:解:设长应画x厘米。)长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它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相同吗?怎么办?比例尺是多少?然后求x的值,并说出求解过程。

三、练习

1、

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2、 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

0.032米=( )厘米 350000厘米=( )千米 3.5千米=(

)厘米

(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将图形按一定的比例尺画出来,就得到原图的放大或缩小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状相同。

课后训练题:列方程计算并填空(每题5分,共100分)

1、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在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3、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图纸的比例尺是( )

4、从海口到三亚全长340千米,如果将它画在1:50000的地图上,约是( )厘米。(得数保留整厘米数)

5、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1/1000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 ),宽画( )。

6、大新小学体育场长150米,宽80米,请用1/10000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并求出图纸上的体育场的面积是多少?

7、在长28厘米,宽18厘米的纸上,画学校的平面图。校园东西长520米,南北宽320米。用多大的比例尺比较合适?运动场长150米,在图上应画多长?

8、在比例尺是1:400的地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9、如果 a×3=b×5,那么 a∶b=( )∶( )。

10、1:2000的图纸上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 )公顷。

11、一个精密仪器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50:1,图上长5厘米,实际长( )厘米。

12、将

2、

5、8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13、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

14、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 )厘米。

15、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6、、A的1/2 与B的1/3 相等,那么A∶B=(

)∶(

),它们的比值是(

)。

17、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8、甲乙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它们的齿数比是7:3,甲乙齿轮的转数比是(

).

19、在一张比例尺为1∶3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房间的长是2厘米,宽1.5厘米,这个房间的实际面积是( )米2;如果有一条道路的长60米,画在这张图纸上应画( )厘米。

20、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一、 填空:

1.在6 :5 = 1.2中,6是比的 (

),5是比的 (

),1.2是比的 (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2.4 :5 = 24 ÷(

)= (

):15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4.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6.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7.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8.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 9.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

二、 判断(4分)

1.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

)

3.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 4.15 : 16 和6 :5能组成比例。 (

)

三、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 :40000 (2)1 :400000 (3)1 :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 (1) 2 :7 (2) 6 :21 (3) 4 :14 3.下面第 (

)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1) 8:7 和 14:16

(2) 0.6:0.2 和 3:1

(3) 19: 110 和 10:9 4.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 (1) 成正比例 (2) 成反比例 (3) 不成比例

四、 解比例

25:7=X:35

514: 35= 57:x

23:X= 12: 14

X:15=13: 56

34 :X= 54 :2

X :0.75 = 81.25

五、 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 96和X的比等于16和5的比。

2. 45 和X的比等于25和8的比。 3. 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 。

六、 应用题。

1. 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5分)

2. 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3. 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50米,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4. 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4.8元,3.6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本?(用比例方法解答)

5. 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 (1) 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 现有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6.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与第二个长方体高的比是7:11,第二个长方体的 体积是144立方分米,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7.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 ,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第三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实际

与实施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学习这节内容,可以为接下来学习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在解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主探究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突破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比例中未知项的各种计算方法,并从中进行优化。

2、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了解各种和比例知识相关的问题,掌握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学法:学生独立探究,全班交流,优化出解比例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2、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2、导入新课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14:21=2:(

) 1.25:(

)=2.5:4 教师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准备。 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二

1、投影出教材第42页例二。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独立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小组内交流获得的信息。

已知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约320m,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 所求问题: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3、分析与解答

(1)分析题意,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2)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交流中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把比看作除法,那么x:320=1:10就可以转化成x/320=1/10,学生就可以运用原来学习解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x:320=1:10转化成10x=320*1来解。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 x:320=1:10 10x=320*1(问:根据什么?) x=320*1/10 x=32 答:这做模型高32m。

(二)教学例三

1、出示教材第42页例三。 解比例2.4/1.5=6/x。

2、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什么。 内项是1.5和6,外项是2.4和x。

3、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交流订正 解:2.4*x=1.5*6 x=1.5*6/2.4 x=15/4

5、小结

提问: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它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按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七、巩固练习

1、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一题

这道题设计了三道未知项的位置不相同以及不同形式的比例,通过练习巩固解比例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进行交流订正。

2、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二题

这道题的解题方法和例题类似,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的知识。在解比例时,我们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按照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九、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解: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 x:320=1:10 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320*1/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m。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桥板乡中心小学覃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59例5)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4)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设计说明】:由旧知识引入,让学生巩固正、反比例的知识点,熟悉正、反比例的关系式,为新授支起“点路灯”。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情境图,

问: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

(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设计说明】:这例题是学生以往学过的归一问题。这样做,让学生经历旧知的梳理过程,更能使学生明确旧、新解题思路的异同,从而达到整合学习的效果。

(2)引入新课: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3)学生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1、题目中有哪两个量?

2、这两个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3、题目中的定量是哪个量。

(4)集体交流、反馈

水费:用水吨数 = 每吨水的价钱(一定)

(5)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列出比例:

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 :8 =χ:10

8χ=12.8×10

χ= 128÷8

χ=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6)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或跟算式方法比较结果来进行检验。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课件出示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由表象的学习引入的新授课的殿堂之中来,让学生十分清楚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全步骤;再让学生经历小组讨论环节,让优生从能做升华到会讲,达到知识的整合。

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同学们不仅用我们过去的方法解决了李奶奶的问题,还发现用比例的方法也能解决李奶奶的问题,同学们真能干!接下来请你们解决一下王大爷的问题吧!

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三)概括总结。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1、设要求的问题为X;

2、判断题目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3、列比例式;

4、解比例,验算,作答。

【设计说明】:组内交流之后,选派小组上台展示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有序组织语言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可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

三、巩固提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比与比例的复习 人教版

比与比例

讲义编号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

一、比和比例的概述

1、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各部分名称

0.9

0.6

=

1.5

前项

后项

比值

5

6

=

20

24

内项

外项

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例如:0.9:0.6=9:6=3:2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例如:由5:6=20:24可知道:

6×20=5×24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一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2、求比值和化简化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十字相乘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3、知识考点

①化简比:交差相乘

化简成整数比是(3×7):(4×5)

②比的类推:A:B=3:5,B:C=4:9,则A:B:C=(

)

③比例基本性质应用:3A=5B,则A:B=(

)

[易错题分析]:6:9可以化简成,与其比值相同。(

)

举一反三练习1

一、填空。

1、50克盐水含盐5克,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

2、把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9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上加上5.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体积之比是5:6,它们高的比是(

)。

5、甲数的是甲乙两数和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

6、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都质数,它们的积是22,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二、比例尺的概述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

公式逆运算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的种类:

表现形式分类:①数字比例尺

②线段比例尺

③文字比例尺

功效分类:①放大比例尺

②缩小比例尺

[考试类型]: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16厘米。(

)

举一反三训练

一、填空。

1、用24的4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2、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项是(

)。

3、一幅地图上的比例尺是

0

50

100千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

)。

三、正反比例

1、正比例关系:两种关联的量,比值一定。

X÷Y=k(商一定)

2、反比例关系:两种关联的量,乘积一定。X×Y=K(积一定)

3、正、反比例的判断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与第三个量的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或者是商和积都不一定。

举一反三练习

一、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当a一定时,表示m和n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

m+n

=

a

B.m

=

an

C.am

=

n

D.nm

=

a

2.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如果13

x

=

45

y,那么x和y

(

)。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走的路程一定,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反比例。

B.海水的含盐率一定,所得盐的质量和海水的质量成正比例。

C.圆的半径和面积不成比例。

D.订阅《小学生学习报》的人数和总钱数成正比例。

四、比和比例的应用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结合分数、百分数等应用到各大类应用题中;

例题分析,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例1

有个老财主,在快要去世的时候,对快要生产的老婆说,我有10000两的黄金,如果你生了个儿子,你和儿子就按照1:3来分我的遗产;如果你生了个女儿,就按3:2来分我的遗产,说完老财主就去世了。结果,在老财主去世不久,老财主的老婆生了一对龙凤胎,那么请问老财主的老婆和儿女该各能分多少?

例2

水果店运进梨、苹果、香蕉三种水果,他们的质量比为3:4:6,其中香蕉比苹果多80千克,问三种水果各有多少千克?

比例的应用:铺砖块问题;归一、归总问题;利用比例关系列方程解答

例1

一间大厅,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用324块;若改铺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用几块?

一、填空。

比填空题:

1.普通火车3小时可行36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最简比是(

);动车组最快2小时可行50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最简比是(

);而磁悬浮列车更快,1.5小时可行600千米,路程与时间的最简比是(

)。

2.甲、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甲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乙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7:9,甲、乙两长方形面积比是(

)。

3.当x=(

)时,:x的比值恰好是最小的合数。

4.把5:9的后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增加(

);如果把11:8的前项增加4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三个数之比是3:5:2,乙是(

)。

6.小玲兄妹两人从家到学校,小玲用15分钟,哥哥用12分钟,小玲与哥哥的速度比是(

),时间比是(

)。

7.山羊只数是绵羊只数的,山羊只数与绵羊只数的比是(

),绵羊只数与总只数的比是(

)。

8.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8:5,他们的半径比是(

),面积比是(

)。

9.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2: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0.甲、乙、丙三家3月份的用水量分别是14吨、11吨和17吨,总共要付水费a元,其中甲家应付a元的(

)。

11.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5:4,如果把甲的价格调配20元给乙,那么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1:8,乙商品原价(

)元。

比例填空题:

1.在比例尺是1:4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在一张精密仪器图纸上,用6厘米表示2.4毫米长,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3.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树高和影长(

)比例。

4.小冬一家开车去郊游,选择地图上()距离为12.5厘米的游览区作为目的地,他们的车每小时行80千米,(

)小时能到达。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3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水的比是(

)。

A.3:97

B.3:100

C.3:103

2.培优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画在比例尺是1:4000的平面图上,长3厘米,宽2厘米,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

)。

A.9600平方米

B.240平方米

C.96平方米

D.2.4平方米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的比是4:3,底面积的比是4:1,如果圆锥的高为7.2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

)厘米。

A.0.8

B.1.2

C.21.6

D.2.4

4.如图,正方形花池中玫瑰花占地,三角形花池中菊花占地,玫瑰花种植面积与菊花种植面积的比是(

)。

A.4:3

B.3:2

C.2:3

D.3:4

5.学校计划把490棵的植树任务分配给六年级的三个班,一班和二班的任务比是5:6,二班与三班的任务比是9:8,一、二、三班所分树苗的比是(

)。

A.5:6:8

B.6:9:8

C.5:15:8

D.15:18:16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知6x=5y,那么x与y成正比例。

B.地球上的总耕地面积一定,平均每人的耕地面积与人口总数成反比例。

C.圆锥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体积成反比例。

D.老师留了20道题,已做的题与没做的题不成比例。

7.在比例尺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0.3千米

B.3千米

C.30千米

D.300千米

三、解决问题。

1.同学们为儿童福利院捐钱,六年级一班和六年级二班捐的钱数比是9:16,后来六年级一班又捐了48元钱,这时六年级一班所捐钱数占两班总钱数的,两班共捐钱多少元?

2.两筐苹果共重130千克,如果将甲筐苹果的装入乙筐,这时甲、乙两筐苹果的质量比是7:6,甲、乙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3.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3.6厘米。如果一辆卡车上午8时从甲地出发,9时36分到达乙地,那么这辆卡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小伟和妹妹共带200元钱去书店买书,回家后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已知小伟花去的钱数与他原来钱数的比是3:7,妹妹花去的钱数与她原来钱数的比是9:13。小伟花去多少元钱?

5.如右图,一块长方形地被分成四块长方形地,其中三块地的面积分别是20公顷、25公顷和24公顷,第四块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0公顷

25公顷

24公顷

?

6.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跑到终点时,乙距终点还有20米,丙距终点还有25米,按照这样的速度,当乙到达终点时,丙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7.小明家住在八楼,一天停电,小明只好从一楼爬楼梯回家,当他上到四楼时正好用了12秒。假设每层楼都一样高,小明上楼的速度不变,那么小明要回到家还需多少秒?

8.用弹簧秤称物体,称2千克的物体,弹簧长12.5厘米;称6千克的物体,弹簧长13.5厘米。没有称物体时,弹簧长多少厘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六年级少先队工作计划下一篇:历年四级作文题目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