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如何谋事

2022-07-17

第一篇:机关干部如何谋事

党员干部谋事要实讲话稿2021大全

党员干部谋事要实讲话稿 1 2021 三篇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是职责所系、使命使然,是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具体体现。无数优秀党员干部的经历表明,他们正是在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事业过程中,提升了能力素质、实现了人生价值。因此,调整好心态,用心为政谋事,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

建言献策出公心。常言道: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谋全局。一个人私心太重,想问题、办事情就习惯从个人利益出发,摆脱不了小我的圈子。党员干部敢不敢提意见、能不能提好建议,不仅体现了能力素质,还体现了事业心责任感。只有坚持从全局思考、从长远谋划、从大多数人利益着想,自觉站到党委领导角度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才能走出小我,产生大思路大谋划;只有及时跟踪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经常了解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看法与反映,并以对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作出分析判断,才能有金点子实招数。

担当重任勇敢心。敢不敢负责任,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解难题,是检验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具体落实人,必须牢固确立守土有责的思想。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失误挫折,要

有很强的政策、制度观念,真正做到是非界限心中有数,按职按级负责把关;对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敢于正视,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立足自身处理,而不能遇到问题就往上推。

坦诚相见真诚心。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诚信已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坦诚相见,真诚待人,做到多一些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些赞许少一点妒忌,多一些包容少一点挑剔,多一些谅解少一些结怨,是一种智慧。遇到分歧和不同想法,要把话说在明处,通过坦诚交流、交换看法化解误会。对上级批评,党员干部要有这样的认识:不批评不进步,不磨砺不成熟。只有坦诚相见、真诚处事,才能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得到他们的支持。

维护形象正直心。俗话说: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统统垮台。身为党员干部,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共产党员的形象,维护党的形象。同志之间有什么不足、做得不够好的,及时拉拉袖子提个醒,就可以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反之,就可能给个人前途、家庭幸福、党和国家事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和损失。尤其是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更应多说别人的长处、优点,多化解别人面对的误解、怨言,这样的思想作风和待人处世态度,既能显出说话者的宽厚豁达,又能促人增长自勉自励之心,赢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

尊重。

快乐工作平常心。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应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既不能妄自菲薄、悲观失望,也不能夜郎自大、自我感觉良好。集体生活、工作交往有益交流沟通,既巩固友谊,又能获取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党员干部应多沟通多交流,在互相交流中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要保持阳光心态,阳光做人,利用工作生活的点滴时间弘扬真善美,做影响和带动他人的阳光使者。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党员干部谋事要实讲话稿 2021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共产党的干部不是要做官当老爷的,是要为人民服务、干事做活的。一切唯实,实实在在,才能干成事、做好活。党员干部的党性强不强、好不好,从谋事、创业、做人实不实方面能够充分反映出来。

谋事要实,最重要的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克服各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法宝。这个工作方法在今天依然行之有效。但要始终坚持,很多时候并不容易。比如,要出台的实事项目,有时会碰到些难题。这个时候,不要只呆在机关、办公室里坐而论道,而要深入到实际中,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问一问、议一议,总会有出其不意的金点子。这些好主意,

干部坐在办公室、靠网上“百度”、查阅书本是想不出来的。现在,群众对我们搞的一些惠民政策,感到总是“在路上”、“看得见够不着”、“享受起来不方便”,根本原因还在于谋事不实。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走出机关,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依靠群众把各项为民的实事好事办实办好,真正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善于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高不高,自己说了不算,群众心中有一杆秤,能准确称出你的斤两。群众最反感说得多、做得少,喊得响、没行动;最怕党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该办的事,让群众跑断了腿、说破了嘴、伤透了心,却还是办不成;最不满意那些虚头花脑,先拍脑袋、再拍胸脯、三拍屁股的干部。喜爱的是真抓实干、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拥护为人民服务的领导。

做人要实,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忠诚老实,襟怀坦白,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是实实在在做人的楷模。对于干部,我们历来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就是人品,人品不好,做人不实在,本事再大也不能用,而且本事越大,可能带来的危险和危害也越大。因此,要做好官,先要做好人,老老实实做好人,才能实实在在做好官。现在确实有些干部做官有一套,做人真不怎么样,主要是做人不实。有的干部对上对下不一样,对群众漠

不关心、麻木不仁,甚至趾高气扬、粗暴蛮横;有的干部慕虚名、务虚功,热衷于摆花架子;有的干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一样、人后变样,擅长变脸;有的干部遇过就推、遇功就抢,不敢担当负责。凡此种种,都是做人不实的表现。我们要教育帮助做人不实的同志改掉毛病。在这方面,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好头。己不正,焉能正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自己本身老实、正派、坦荡,就会带动大家用老实人、学老实人、争做老实人。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从严管干部,从严带队伍。教育引导干部做人要实,关键是要形成尊敬老实人、用好老实人的氛围,不让老实人吃亏。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党员干部谋事要实讲话稿 2021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通常指个人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修养,它对人一生行为的指引都具有方向性的决定作用,来不得大意,它应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努力做的事,而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实中,一个人的思想是积极的、是消极的,都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取向。一个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应永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颗进取心,是你和家人生活与工作上最大的无价财富,是真正的护身符,一旦拥有了,是别人永远夺

不去的。当然,在前行的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但阳光的心态会随时随地帮你驱散前行路上心的雾霾。

古人诸葛亮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有俗语说“先做人,后做事”。这些话语里很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平平淡淡生活、平平常常做人是人的一种基本态度,只有用一个平常淡然的心态,才能溶入社会,溶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像诸葛亮所言的“明志”、“致远”。名和利是人类生活演变而来虚无飘渺的东西,它不是人们生活的本意。

那么如何在现实中,真正地做到严以修身呢?我想,学习是最佳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人生中最可宝贵的,就是让学习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常态,不间断地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以内在的不断充实与更新,迎接到来的每一刻。而一旦学习成了常态,你就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所长所短,你就会不断地修正自己前行的方向,你就会不间断地铸就着自己生命的厚度。并且人生中的学习是无坚不摧的,人一旦拥有了学习,就拥有了可把握的机遇,更会拥有展现自己的舞台。舞台中,自己是真正的舞者,只因命运在你一次再次的学习中改变着推进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前提,“谋事要实”讲的就是这个根本前提。习指出:“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

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不扎实、根子上歪了,再高明的建筑师也建不出坚实的大厦,甚至愈努力损失就愈大。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

谋事要实,首先要求我们做决策、办事情要本着全心全意、诚心诚意的态度,真正想着造福民众、着眼长远。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办好事实事真事。如果是三心二意或者用心不实,谋事时总免不了掺杂些个人的东西,捞实惠、图名利、玩花样、出风头、树形象,就会犯低级幼稚错误,就会脱离实际、违背规律,最终让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结局都不怎么好。

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正人君子不屑。谋事不实,必然导致虚无缥缈,雾里看花,浅尝辄止,弄虚作假,结果只能是虚掷公帑、劳民伤财,激化矛盾、败坏风气。这就是居于“四风”之首的“形式主义”,危害甚重。要求领导干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值得为官者细细思量,努力践行。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谋事要实。谋事要实,落脚点在一个“实”字。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坚决杜绝决策时拍脑袋、推进时拍胸脯、失败时拍屁股走人的错误行为,更要坚决制止一心只为出政绩、出形象,既不符合实际又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要用心谋事,倾注心力谋划

事情,细心谨慎,考虑周全。始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着,善于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制定的方案周密细致、便于操作。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要俯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谋事要实

一、词语来历

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否定评价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正人君子不屑。

二、重要意义

谋事是做事的开始,成事的前提。习近平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谋事要实‛,不仅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而且确立了为政做人的准则

三、相关事例

(一)孔繁森

中共阿里地委原书记孔繁森就是这样一位奉行谋事要实工作作风的优秀干部。孔繁森进藏本来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报到后,区党委见他年轻体壮、意气风发,决定改派他到海拔4700多米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征询他的意见,他的回答很痛快:‚我年纪轻,没问题,大不了多喘几口粗气。‛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为了在农牧区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亲自到一个乡试点,又把经验在全县推广。之后,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来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当天夜里,他风尘仆仆地到达措勤县委所在地。第二天上午,他不顾旅途劳累,召集县委、县政府的干部开会,听取汇报,并结合贯彻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商讨如何发挥当地优势,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途径。经过对沿途措勤、改则和革吉三个县的实地调查,孔繁森透过这些地方贫困落后的现状,看到了当地蕴藏的巨大优势,即:丰富的畜产品和矿产品资源。他兴奋地对同行的同志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原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对有着丰富资源的阿里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契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快阿里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的深深足迹……

(二)‚摆设‛为鉴,谨记‚谋事要实‛

中国江苏网4月4日讯,南京10多年前在一批广场、游园、主次干道等公共绿地安装的喷灌滴灌系统目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令人担忧的是,该市有关方面又在谋划用3年时间在全市一定规模的绿地广场和道路绿岛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现有的设施瘫痪在那,已让人觉得浪费可惜,如果再造一堆‚摆设‛,老百姓会怎么看?最近,南京市委领导基层调研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环境问题逢会必讲,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群众却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为什么环境整治总被当作突击任务,而没有当作一项维护群众利益的常规性工作来抓?为什么这样一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应该说,这三个问题都问到了关键之处。实际上,不仅是环境问题,城市治理过程中都要认真回答好这三个问题。

而已成‚摆设‛的喷灌滴灌系统,则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面‚镜子‛。

城市治理中的规划和建设,无论是民生工程还是公共事业,都应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切不可像‚花架子摆设‛那样华而不实。不必讳言,一些地方在城市治理中,常常脱离发展实际,或贪大求洋,或好大喜功,动辄追求‚世界一流‛、‚国际领先‛,以‚之最‛、‚之冠‛或‚可申报吉尼斯纪录‛而感觉良好。这从一些城市曾热衷搞的巨大草坪、千奇百怪的城市雕塑等等即可看出。百姓并未从中得到多少实实在在收益,谈何理解支持?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任何一项不实之举的背后,其实并非是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而是追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搞的是热热闹闹的形式主义。

四、评论员文章

(一)只有谋事要实 才能脚踏实地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讲话精神

在‚三严三实‛的讲话中,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共商改革发展大计时‚谋事要实‛。这不仅为下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盘大棋奠定了厚重务实的‚棋风‛,而且为各级领导干部制定了长期的为政指南,树立了一以贯之的行事风标。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只有谋事要实,才能脚踏实地。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谋事要实。谋事要实,落脚点在一个‚实‛字。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坚决杜绝决策时拍脑袋、推进时拍胸脯、失败时拍屁股走人的错误行为,更要坚决制止一心只为出政绩、出形象,既不符合实际又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要用心谋事,倾注心力谋划事情,细心谨慎,考虑周全。始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着,善于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制定的方案周密细致、便于操作。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总书记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要俯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二)牢记‚谋事要实‛,坚决‚不兴伪事‛

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三严三实‛,‚三实‛中有一实就是‚谋事要实‛。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中了作风建设的要害。

在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官员如果不干实事,导致的结果不仅是止步不前,更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激化矛盾、虚掷公帑、劳民伤财、败坏风气。因此,全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剑指‚四风‛,‚四风‛之首,就是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表现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就是不务实。近年来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带来的民意中,都有对各种形式主义乱象的揭露与抨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抨击形式主义更是毫不留情——

招商引资上的形式主义:‚项目签约数十亿,落地只有几个亿;市里签了县里签,这边签了那边签。图名不顾实效,图签约不顾落实,耗资不菲的招商在一些地方成了‘作秀’。‛有政协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招商引资过多过滥,铺张浪费,甚至弄虚作假,伤了民心。有人大代表认为,一些地区刮起‚招商奢侈风‛,热衷‚赴港招商、海外招商‛,入住豪华酒店、举办奢侈宴请、赠送高档礼品,借机组织不相关人员参加,不仅浪费了公共资金,而且往往伴生着更大的公共利益损害。

科技评奖上的形式主义:不少代表委员感叹,科技评奖本应是激励科技人员的荣誉,而今却成了抢夺名利的战场。‚现在评奖、跑项目占用了科研人员很多时间,往往一个项目跑半年,不跑就没有奖没有项目,就没有成果,就评不上职称。‛在政协分组讨论时,委员们痛陈‚功夫在评外‛的科研‚跑奖‛之弊,指出这种‚层层上报层层运作‛、走马灯式的评审不仅不能保证科学公正,更容易滋生给评委塞红包等腐败现象。为此,委员们疾呼‚让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不要再忙于找关系评奖‛,建议取消和淡化一些行政主导的科技奖项。

代表委员批评的形式主义现象,还有环境治理上只会搞‚关停并转‛、靠签承诺协议的方式治理某些痼疾等。这些也是‚做事‛,出发点不可谓不好,但实际效果可疑,就未必是‚正事‛了。凡只图表面热闹、不问实际效果的事,都不是‚正事‛是‚伪事‛。此前,总书记就要求领导干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值得为官者细细思量、努力践行。

形式主义的一大表现,就是做表面文章的多,‚谋实事‛的少;图吸引眼球的多,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方案并久久为功抓落实的少;求短期政绩的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少。荡涤‚四风‛,其他三风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相比之下,看上去危害不直接,且常常披着各种冠冕堂皇外衣的形式主义,却顽固得多,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出现了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歪风。

牢记‚谋事要实‛,坚决‚不兴伪事‛,根本上还是要从深化改革上入手,改革考评机制上存在的弊端,做到考评不被‚形‛所迷、不因‚表‛所遮,不为‚伪‛所惑,并加大‚民评‛权重,让那些‚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干部没有市场。

至于汇聚民意的两会,希望能有更多的代表委员,讲真话、道实情,晒形式主义,不怕被晒者‚红脸出汗‛,并通过议案提案,促进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严肃追责,让‚谋事‛不实的各种‚伪事‛无所遁形。

(三)抓铁有痕 谋事要实

孔繁森进藏本来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报到后,区党委见他年轻体壮、意气风发,决定改派他到海拔4700多米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征询他的意见,他的回答很痛快:‚我年纪轻,没问题,大不了多喘几口粗气。‛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党员干部担当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了使党员干部能执好政、用好权,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其中,在现实工作中针对性最强的就是谋事要实。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谋事要实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体现在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上,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来认识事业和工作;实事求是体现在实践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工作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党员干部都坚持实事求是这种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比如说,有些专家学者总是直接拿来西方社会理论的‚本本‛,用于解决中国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些人幻想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直接拿到‚一劳永逸‛的社会主义方案,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全照搬外国经验和西方理论,完全不顾本地区的客观实际;有些领导干部在选人这项工作上总是有先入之见,用自己的主观意志、主观想象和过去的经验代替对人的具体考察,用自己的主观好恶代替对人的客观评价。

针对这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总书记提出谋事要实,实际上是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进一步阐释。邓小平曾经强调:‚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而在当今社会,使党员干部树立谋事要实的作风就是推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基石。 谋事要实要求党员干部心实

谋事要实要运用在实践工作中,首先要扎根于党员干部的心中,也就是首先要求党员干部要心实。所谓心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的态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实,只有心实,才能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才能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 党员干部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上级政策也好、书本理论也好,都有正确的一面。上级的政策、书本的理论往往是反映一般性的东西,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但是,一般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可能和某些国家、地区或具体地方的个性有一点出入,有一点差距,甚至有些矛盾。在这个时候,党员干部的态度应该是立足于客观实际来丰富书本的理论,来完善上级的政策。

党员干部要力戒以个人的感觉兴趣、主观意志、情感偏好为尺度来看人看事。所谓‚黄金无足色,白玉有微瑕‛,党员干部不能用‚完美‛的观点看人选人用人,要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同志。党员干部要能清醒地看到,有能力的人、有作为的人,往往优缺点都比较明显。坚持‚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调动每一个个体的潜能和智慧。

党员干部要避免带着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来看问题。带着利益出发来看人看事,就很难达到对这个人、这件事的一种客观认识,所以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看待对象的时候,都要尽量地把个人利益先放在一边。党员干部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要从客观出发,避免个人利益‚混淆视听‛,影响对事物、对问题的客观认识和判断。 谋事要实要求党员干部行实

求实思维最终要体现在行实上,党员干部的工作任务实际上就是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谋事要实,首先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决策时要符合实际情况,从工作对象、环境的客观实际出发;其次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决策时要符合客观规律,坚持各项大政方针的指导,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最后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决策时要符合科学精神,坚持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的精神。

再来具体看看如何才能做到既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又符合实际情况呢?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必要功夫,是关系到工作成败的关键步骤。

党员干部要做到真调查、真研究,真从客观实际出发,真吃透下情。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意识到调查研究、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的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但还是有些党员干部只是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上重视调查研究、不从客观实际出发。有些党员干部也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也搞调查研究,但是只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有些人调查研究‚走马观花‛,只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上这些情况,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吃透下情,更谈不上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了。 党员干部搞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事先‚定调子‛,‚定调子‛的调查研究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决策的。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营造和保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 我们只有坚持谋事要实的思想观念,践行谋事要实的行为作风,把遵重客观发展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使人民群众都能受到改革成果的惠泽。

第三篇:抓重点破难题谋事追求实

近两年来,青海省直机关工委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精心谋划,突出重点,着力破解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难题,务求取得实效,为打造青海“三区”、推进“四个全面”贯彻落实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把握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机关党建工作难题

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青海省委《实施办法》为抓手,大力加强“三基”(基础工作、基层组织、基本能力)建设,着力破解工作难题,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一是针对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编印下发《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摘编》,举办《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专题报告会,会同青海省委宣传部召开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近两年,着重办好“新青海讲学堂”,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了11场专题学习讲座,取得良好效果。二是针对党组织生活不严的问题,严明政治规矩。制定下发《关于严格省直机关党的组织生活的通知》,指导机关各级党组织按照“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的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三是针对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强化工作措施。修改完善《省直机关各部门单位机关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办法》,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直各单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副书记)选任管理的意见》,印发《党支部工作手册》,开展构建机关党建三级(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工作责任体系试点,多次召开座谈会,积极总结探索落实党建责任的方法措施。四是针对监督工作薄弱的问题,狠抓关键环节。首先,健全纪检组织。坚持按照纪检监察机关“三转”要求,多次与省纪委、省编办协商,力求共同推进机关纪委书记专设,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对省直有关单位机关纪委换届严格把关,为纪检组织做好监督工作创造基础条件。其次,力促监督到位。参与对单位重大决策、干部选拔任用、财务资金运行等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整合省直单位机关纪委力量,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对30个单位进行交叉检查,较好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五是针对党建活力不足的问题,推动载体创新。积极探索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学习、宣传和推广省级“高原先锋”党建品牌和省直机关党建品牌(支部工作法),召开党建品牌暨支部工作法经验交流会,印发案例汇编,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落实从严要求,突出转变作风,着力构建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作为牵头单位,青海省直机关工委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深入开展。一是抓教育培训,增强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组织省直机关38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赴安徽合肥进行机关效能建设实地培训,并指导各单位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抓职能转变,在提高工作效能上下功夫。督促各单位按照省编办“三定”规定,结合本单位、本处室、干部个人工作实际,认真编制单位权力运行图,进一步界定工作职责,明确各自责任,理清工作关系。指导各有关单位对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进行集中全面清理审核,规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是抓高效服务,着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去年来,组织开展了以“夯实基础、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和“提高素质、落实制度、高效服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指导各单位把握关键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各单位紧紧抓住机关效能建设的核心,着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等各项规定,对照“四风”问题,进一步抓好整改落实,力促作风转变。四是抓制度落实,坚持以制度管事、管人。督促指导各单位修订完善原有规章制度,制定贯彻落实效能建设《九项制度》的办法措施,同时,着眼从抓落实上巩固,从体系上健全,进一步完善考核检查办法,强化监督检查,改进服务方式。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在效能建设中,大力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制度。有的单位大力推行部门、个人工作制度,通过晒工作数量、比工作难度、看工作能力,分别建立工作台账,记录各项制度的落实和问责情况,并通过督查通报等形式抓住了“治庸”“治懒”的着力点。五是抓督促检查,落实机关效能任务。及时下发了《省直机关效能建设考评办法(试行)》。省直机关工委班子成员多次带队开展调研督查,深入机关各单位上门指导,讲要领、教方法、促推进。组建以“两代表一委员”为主的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员队伍,深入各单位办公场所和服务窗口,采取现场记录、电话查询、直接询问等方式,就各单位改进工作作风、优质高效服务和优化服务环境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及时下发暗访通报,并约谈了10家单位,明确提出了整改要求。协调组织省级媒体与特邀监督员,对省直机关部分单位干部职工效能建设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各单位通过不定期督查、跟踪问效、互查互促等形式开展明查暗访。

立足服务基层,力求真抓实干,着力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着眼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专门下发《意见》,挖掘、整合、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推进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开展结对共建,力求工作实效。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农牧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每年初根据实际下发《关于在万名干部下乡宣讲期间深入开展与联点村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通知》,指导省直机关各单位结合当前农牧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截至目前,省直机关709个党组织与农村牧区209个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在职党员入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省直机关16953名在职党员中,已有8912名党员到社区报到。二是发挥统战优势,汇聚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制发《省直单位窗口服务行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行动方案》,各单位始终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本单位本行业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各金融系统积极开发ATM机汉、藏、英三种语言文字操作系统;通信行业组织一线营销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庄、寺院上门“送服务”,开通少数民族语言客服电话和藏文手机报。以上种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篇:谋事要实专题研讨材料

谋正确之事

惠民之所需

(XX办 XX)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自己对照区委杨书记在“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上提出的23个方面问题,按照区委“三个查一查”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使自己在干工作时能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现将自己对于谋事要实的认知和大家交流一下,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谋事要实的重点在谋和实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总书记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要俯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

1 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落脚点在一个“实”字。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坚决杜绝决策时拍脑袋、推进时拍胸脯、失败时拍屁股走人的错误行为,更要坚决制止一心只为出政绩、出形象,既不符合实际又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要用心谋事,倾注心力谋划事情,细心谨慎,考虑周全。始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着,善于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制定的方案周密细致、便于操作。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二、谋事要实——要谋正确之事,惠民之所需

(一)如何谋正确之事

1、谋事要实,要做到谋正确之事;首先要做到实

2 事求是,在制定平时工作中的各项措施时不能不符合实际、不符合科学规律、不符合科学精神。我认为全体党员干部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讲求实事求是,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当前我办的发展中我们党员干部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做出的发展部署,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坚持践行“现代化田园化都市”建设的发展道路,集中精力攻克我办在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进而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坚持不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共享西咸新区建设成果。

2、谋事要实,要做到真抓实干,不敷衍了事。在时下反腐高压、从严治吏的大背景下,不少干部感叹做官不再是一件“美差”,焦虑、恐慌情绪滋生,干事热情锐减,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太平官”心态和做派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有所显现。真抓实干是矫正这种错误事业观的利器。真抓实干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调查走访听民音,躬身干事解民忧,将群众诉求化作工作热情,甘于奉献,奋发有为。真抓实干还要求党员干部要勇于和善于破解难题,对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必须不折不扣抓执行,全力以赴抓落实。同事还要动员办事处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助推我区度过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并努力创造

3 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实绩。

(二)如何做到惠民之所需

1、谋事要实,要做到惠民之所需,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利益。干工作务必做到求真务实、不好高骛远。“求真”,是指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是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反映在工作实践中,反映在对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中,求真务实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最终目标,为民利民,苦干实干,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让人民真正得到实惠,才能调动民众支持发展的积极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2、谋事要实,要做到为党为民扎实办事,紧抓机遇谋发展。我办地处秦汉新城核心板块,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近年来我们抢抓机遇扎实推进辖区经济持续发展截止15年全办经济总量环比上升百分之十五,同时在民生工程方面我们相继完成了三义、西毛、毛王三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辖区63户群众的太阳能发放和安装工程,目前太阳能已全部投入使用。我办在发展民生经济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群众的文化精神建设积极与上级部门多方协调,目前为辖区的西毛村和黄家沟村建

4 成了群众文化广场极大的便利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谋事要实,要做到为民务实谋清廉。

——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所以我们要身臵一线、掌握实情,切实维护区域稳定。要情系群众、执政为民,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勇于担当,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以过硬本领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树好形象。要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之以恒反对“四风”,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刹住吃喝歪风。

——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推行党员目标管理、评星定级管理等方法,确保每名党员都能参加组织生活,接受组织管理。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切实把好党员质量关。

——要认真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个人修养,从严从实做起,自觉规范言行。要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严格考核奖惩,鼓励和引导党员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到问题突出的地方去,深入群众、服务基层。

三、对照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不深入。虽然平时注重学习,积极参加

5 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学习活动,但因为思想上存在重使用轻理论的思想,致使自己在学习形式上,看得少、听得多,学习上存在实用主义,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不密切的不主动去学,遇到问题才翻理论、找政策、查资料,致使理论学习不深入。

2、工作主动性不够。被动汇报,出现问题才去处理的时候较多;对工作积极主动、多渠道寻求破解方法的时候较少。一般只满足于完成工作,安于表面,对工作的延展性和思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主动调研的意识不强,没有做到经常性,存在走马观花现象。了解面上工作和一般性情况多、蹲点调研少。与干部接触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少。看成绩和亮点多、深入矛盾和问题较集中的地方少。进村入组驻户与群众交流不足、交心少,缺少了解群众呼声的实际动作,没有真正沉下去,与群众一起研究问题和措施,导致了解和掌握情况不够全面等等。

4、党性修养有所放松。自己总认为对全办各方面工作都非常熟悉,平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存在以事务工作代替党性锻炼,放松了党性修养,影响了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造成思想有所滑坡、作风有所松懈。

6

5、工作缺乏勇于担当的精神。

在平时工作中因为有瞻前顾后的思想所以有时会出现循规蹈矩的想法,出现了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的表现,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产生了不愿担当和求稳怕乱的想法,出现精神懈怠、安于现状,奋斗精神消减等问题,没有始终保持敢拼善赢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提升党性修养

进一步加强党性锤炼,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区委、区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政治坚定。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切实做到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二)端正态度加强理论学习服务于民

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使自己作为一名班长能够起好带头作用带领班子成员更好的服务于民。

(三)加强思想意识,懂得换位思考

7 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把群众当亲人来对待,要用善意的微笑,温暖的话语,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情况。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群众来对待,明白自己也是群众的一员,把自己同群众放在一个等高线上,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摆官架子,要带着感情,同群众平等相处,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做知己,用真心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吧,不让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

(四)增强工作实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要善于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始终围绕全县的长远发展和中心工作,带头贯彻和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上面是我这一阶段关于三严三实中谋事要实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8

第五篇:三严三实——谋事要实研讨材料

在“三严三实”的讲话中,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共商改革发展大计时“谋事要实”。这不仅为下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盘大棋奠定了厚重务实的“棋风”,而且为各级领导干部制定了长期的为政指南,树立了一以贯之的行事风标。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只有谋事要实,才能脚踏实地。

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批评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正人君子不屑。谋事不实,必然导致虚无缥缈,雾里看花,浅尝辄止,弄虚作假,结果只能是虚掷公帑、劳民伤财,激化矛盾、败坏风气。这就是居于“四风”之首的“形式主义”,危害甚重。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值得为官者细细思量,努力践行。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谋事要实。谋事要实,落脚点在一个“实”字。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坚决杜绝决策时拍脑袋、推进时拍胸脯、失败时拍屁股走人的错误行为,更要坚决制止一心只为出政绩、出形象,既不符合实际又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要用心谋事,倾注心力谋划事情,细心谨慎,考虑周全。始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着,善于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制定的方案周密细致、便于操作。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总书记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要俯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关干部作风整治下一篇:机关经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