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

2023-01-21

第一篇: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发展

学号:

120101423

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发展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学号:121304115

姓名:杨东宇

联系方式:15720610126

指导老师:胡志远

2014年5月13日

摘要:党的领导是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根本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分析共产党执政的必要性,得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党的建设 当代中国 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艰辛探索的道路;中国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做两件事,一是领导,二是执政。领导强调引导、带领,侧重思想、政策、路线和行为层面,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提出正确的政策并使它获得有效执行;执政则强调遵守、执行,侧重体制与制度层面,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依法通过国家机构。以法律和政策的手段,统治和管理国家生活。

建设党就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针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具体说,党的建设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规范全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首要目标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终极目标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也就是,要以党的成熟,促进国家的进步。

政党是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根本力量,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同样也肩负这样的历史使命。这也决定了它对中国特色的党建的根本需求。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命运的缔造者。党的理想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维护人民的权利和尊严,这是党的先进性体现。先进性是党执政的法理基础,是人民选择党、拥护党的根本原因。党的执政使命决定了党要以自己的先进性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执政党,党通过体制内、外两种方式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也就是对政府的领导。体制内领导就是通过党员直接掌控权力,并在政府机构内建立党组织的实现领导;体制外领导就是行使对政府主要干部的组织人事权,采取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集体决策体制来实现。通过这两种方式,党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决策权,在宪法的规定下,对国家各项事业进行全面领导。党的执政使命,决定了党必须要以自身的党

性,来确保国家机器的公平性和正义性。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根本要求就是,执政党的建设和其所领导的事业的有机统一。这是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客观事实。在根本上,我们党只能依靠党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党规党法,等等,才能赋予我们党特有的先进性。这个根本需求不解决,党的事业就永远不会成功。

党的执政任务就是发展: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发展进程不会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党要克服两道难关,守住两道底线。

第一道难关是发展的不确定性。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抛弃并举的过程。不可控因素很多。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要从传统走向现代,人口多,资源匮乏,起点很低,既不能墨守成规,报残守缺,又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第二道难关是人的有限理性。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人不可能知晓一切,掌控一切。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要提升自己的先进性,首先要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学好本领。在发展难关面前,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才能赋予我们党以适宜的治国智慧和方法。

第一道底线是职责底线。国家建设的根本就是制度体系的成长与成熟,要求党要为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成长的创造空间,使国家机器与党和社会的发展相平衡。第二道底线是利益底线。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就要求党要为人民服务。党要坚守这一根本宗旨,首先要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学好本领。在众多诱惑面前。只有切实把握社会主义“人民大于天”,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

两道难关,两道底线,联防联守,要与发展要求相适应。这个直接需求不解决,党的事业就永远不会前进。党只能适应发展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党的自身建设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赋予国家发展一个有全新的起点,把中国共产党打造成日益成熟的执政党。这是两笔巨大的资产,对国家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和指导作用。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焦灼状态,一些国家和政府往往束手无策,国家发展也是举步维艰。中国共产党不同,我们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用加强党的建设来盘活发展全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关注国家的发展问题,相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执政党,怎么建设执政党”、“什么是发展,怎么发展”等历史课题,并针对各个时期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总能在国家发展的重要关头,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各项工作。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是挽救和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没有党的建设的开展,党的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没有党建体系的创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难以展开,党的事业就难以前进。

比如,“文化大革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灾难。党中央恢复党建的特色,并不断推进党建科学化:在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式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在党的指导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吸取教训,提早布局,及时加强党的建设,凝聚全党力量,带领全国人民,用自身的先进性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以此为基调的党建。为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也为国家发展打好了战略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因为我们有成熟的党建体系和模式。纵观党执政的历史,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党建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党的基本经验上升为党的政治路线,转化成党的基本理论,发展为党的政治纲领,去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经过自身建设,戒除革命思维,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戒除投机思维、短视思维。从不太成熟转变为日渐成熟的执政党。

随着自身建设的加强,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比如说。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邓小平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体制的两种优势,促进中国发展。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建设,党才有了这样的优势,才具有强大

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国家才有了这样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稳步高速发展;党的领导才起到根本的作用,才能统领、监督执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确保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林尚立,天津人民出版社。

《领导之友》 2011年07期,郝建国。

第二篇:国际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元旦 1月1日

世界湿地日 2月2日

情人节 2月14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8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月15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

国际愚人节 4月1日

世界卫生日 4月7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4月26日

受难节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复活节 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世界儿童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

世界哮喘日 5月第二个星期二

国际护士节 5月12日

母亲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

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

世界电信日 5月17日

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

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

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世界难民日 6月20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3日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

联合国宪章日 6月26日

父亲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

国际合作社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

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国际扫盲日 9月8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16日

世界旅游日 9月27日

国际和平日 9月第三个星期二

世界海事日 9月最后一周某一日

国际老人节 10月1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4日

世界邮政日 10月9日

世界标准日 10月14日

国际盲人节 10月15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6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 10月17日

万圣节 10月31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

感恩节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

国际志愿人员日 12月5日

国际民航日 12月7日

世界人权日 12月10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龙抬头节 二月初二

清明节 4月5日

中国青年节 5月4日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节 七月初七

鬼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中国教师节 9月10日

全国爱牙日 9月20日

国庆节 10月1日

重阳节 九月初九

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腊八节 腊月初八

小年 腊月二十三

第三篇: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

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如今以经济金融市场为核心利益的主流经济时代,只有在发展了强大的经济实体与商业网络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强国之林!

抛开意识形态之对立不言,单就国家的利益博弈而论。中国,目前处于守势,而日本,美国之类的国家则是出于攻势。他们视中国为未来国际地位的最大挑战者,那正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举世瞩目,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世界大国,才使他们对中国的崛起虎视眈眈,警惕加倍! 就意识形态、社会体制而言,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期,相当于落后世界先进主流50年。但是这种逐渐形成的并且正在完善的社会体制一旦崩溃,势必将**频仍,民不聊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为韬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势之下,已转为主动突围. 2006年11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中非数十国论坛足以见证了中国的国际发展战略方针:是以新时代的步伐在迈进,是以寻求外部合作为主的外交政策。

另一方面,在世界大的格局下,美国跟中国一道同为大国,他们一起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其目标应当更远大:共同合作,维护一个有利于世界长期和平与繁荣世界体系。美中关系是个“密切而复杂”的问题。

或许,在某些时候,老美会想一些闲不住的做法来对中国进行“围堵”和“制衡”。比如前不久,美国曾游说韩国和日本加入“北约”,在这之前还劝说过澳大利亚,这不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霸权”而向中国和俄罗斯逼近吗?

中俄目前的关系仅止于“互有所需”这一极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层面,并隐藏着深层的风险。这一深层风险就是,随着两国的相继崛起,双边关系可能会再次面临“变”的格局。但是,在对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围堵”时,中俄将会毫无疑问的“对外”。

在美国与欧洲诸国看似亲密的关系渐行渐远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向中国靠近,欧洲援华政策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希望中国变,但是不宜过激,以免引起社会动荡。

经济外交有两种含义和表现形式,其一是指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二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蓬勃发展起来,使中国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增强了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国接过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力棒”,为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人民汇率高估问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供了条件;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促进了经济腾飞。

国家的贸易顺差,在经济方面对我们国家有很多利益

首先,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资本项目贸易顺差还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即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资本项目贸易顺差源于资本净流入的增加,大部分是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资本净流入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其次,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1994年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伴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外汇储备2010年底已达到2.85 亿万美元。而据专家估计2011年外汇储备规模可能会突破3.2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是提升了综合国力,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二是表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各类贷款。

然而持续的贸易顺差,未必会给一个国家带来较好的发展。贸易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贸易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中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该国产业。在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与美国贸易顺差比较大,使用反倾销最多的是美国,中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居WTO成员方第一位,并且中国被反倾销案例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我们国家的贸易顺差,虽然在近期两年内有所下降,可是,顺差问题依旧是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国五十年来,中国外交经过充实、调整和发展,政策更加完善,并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风格。经受了国际风云的严峻考验。展望未来,世界正处在大转折之中。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国际关系正经历深刻的调整。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世纪之交,我国外交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和应变意识。要从国际形势演变的总体趋势上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中国加快了与联合国的互动步伐。中国外交官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而且表现得更加自信。重视发挥联合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的独特作用,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中国首倡举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积极参与联合国在维和、军控、反恐、发展、人权司法、环境等问题上的合作以及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活动。

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体系的建设性参与者、国际矛盾的积极协调者、周边秩序的务实塑造者。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积极“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第四篇: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异同比较

区别:

1、制定会计标准的机构和准则制定程序。中国由政府部门制定会计标准并且通过法律强制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再通过自由市场的影响力和国家强制力执行。

2、财务报表具体形式。中国要求财务报表中各项目按照规定的顺序列出,国际会计则只需要符合会计原则和其他各项要求,不强调各项目的报出顺序。

3、中国与国际会计标准存在时间性差异,中国会计标准存在推迟确认收入和提前确认费用,如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时中国资产不能重估,而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可以确认重估收益。有的项目是永久性差异,国际会计标准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而中国却不能确认收益,如非公允关联收益、子公司、联营企业增资扩股损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收易、政府补贴、社会捐赠。

4、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核算。因为我国的购买法与国际的购买法不一样,国际购买法是基于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中国是历史成本的,国际会计准则下的购买法并表时抵销与我国就有很大差异,商誉的确认和摊销差异也很大,所以只要有并购行为发生,一般都会产生差异,而且这个差异可能很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确认子公司超额亏损,而中国列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等。

5、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适用的是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与我国适用的三种方法都有显著差异,所以在所得税这一块境内外差异也往往很大。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对以前确认的递延税项资产在本重新评估后被认为在今后不可能转回的项目予以冲销,这些项目在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下一直未予确认。

相同:

1、会计基本原则。比如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2、强调会计道德。要求所报出的财务信息确切及时地反映公司的营运情况,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行政要求。

3、会计基本假设。概括地说,分为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便于每个会计期做一次报表,方便公司内外的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营运情况)以及货币计量假设(只有能用货币计量的元素才进入会计报表,其它能影响公司营运状况但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情形则不予通报,如员工、经营者或所有者的健康状况、工作态度等)。

4、财务报表的基本组成相同。大致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5、采用复式记账法。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第五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共产党许宣言》与当代中国大学生》

《共产党许宣言》与当代中国大学生

1848 年出版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著作《共产党宣言》,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具有普世永恒的价值经典名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该如何理解、感悟《共产党宣言》,并能把它运用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中来, 这是当代中国每一个大学生甚至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代社会最青春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是否对这一历史著作深刻理解也将影响我国未来道路的发展。

从接受学校布置我们阅读《共产党宣言》的任务之后开始,同学中很多人觉得它过时,于是一时间流行起了一股否定《共产党宣言》的风。讨论中大家或多或少地人为《共产党宣言》的是一种临时的处于革命时期的理论,而目前我国已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以用《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来指导当代中国的建设发展已经不能够了,还有人甚至认为即使把其作为一种无产阶级获得革命胜利的理论,《共产党宣言》也不会具有普遍意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共产党宣言》实际上所推崇的“布朗基主义”式的暴力革命与当今真正实现目标而推行的改良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按照这种逻辑说法,今天的中国无论是政党还是人名群众都可以对《共产党宣言》不屑一顾。

事实上,我觉得当今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共产党宣言》的指引。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诸如官员腐败,权色交易、社会上物欲横流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背离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原则。为了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了真正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及时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最需要做的就是进行《共产党宣言》重新审视,并将其引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来。只有让社会中目前最为前进的大学生们掌握了《共产党宣言》这个思想的武器,我们才能从《共产党宣言中》中吸取无穷的力量,最终赢得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那么如何推动《共产党宣言》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大学生群里中的影响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阐述其一路来发展以来指导上的重要性,与其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仍存在的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 在那里 ,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觉得这个就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阶级斗争 ,夺取政权, 消灭私有制 , 建立公有制 , 与传统观念作彻底决裂 , 这些都只是手段 , 而不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 共产党人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人 , 不能笼统地讲整体上的解放 , 还必须落实到个体的解放 、每一个人的解放。因此 ,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实现人的解放。

什么是人的解放呢?人的解放就是使人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只有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 人才能够从艰险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贫穷困苦中解放出来,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从社会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自然灾害中解放出来,使人的身体和思想都获得解放,使人的体能和智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样人才能够过上安全、美满、幸福的生活 。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世界各国的体制制度,更多的机会了解世界。很多人在粗略的了解以后便开始盲目的批评中国共产党,利用外国提出的人权的问题来批判现有的社会制度。不相信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更加坚信我们将实现正的人类解放,与其去被外国国家的批判思想误导,还不如将自身投入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上去。在深入了解以后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去让社会进步。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共产党宣言》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 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决定性要素, 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根本任务。《共产党宣言》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历史线索,深刻揭示了生产方式更替的原理, 论证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必然趋势,承认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共产党宣言》认为无产阶级在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时,需要以现代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 必须以高速发展生产力显示新制度的优越性, 并因此才能巩固新生的政权。《共产党宣言》在谈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为人的自由发展,为自由人联合体开辟道路。”由此看来, 无产阶级在实现其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按照《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为了解放生产力,才要夺取政权-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要变革生产关系-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可能从根本上巩固并逐步完善社会主。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其贡献在于,他不仅恢复了《共产党宣言》所贯穿的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而且以此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于上个世纪年代末。果断实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伟大战略转移,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又一次证明了《共产党宣言》 基本思想: 无产阶级在取得自己政治上胜利后, 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 社会主义必须将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这样, 无产阶级就不可能长久保持自己在政治上的统治, 社会主义也就无法证明自己的优越性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这对当代大学生意味着什么呢?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与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间,我国的富人数目以及达到了一定比例。随着媒体对富人们在权政或者私生活上的曝光。很多人眼里与内心十分“仇富”。他们开始批评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再带动其他人富裕”的口号。尤其是大学生之中,导致了一种极端的思想。要么把一切不如意归功于社会体制,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努力,努力都是白费劲。要我们因应用《共产党宣言》中出现的思想去守住自己的内心。去认知到目前这一社会现状在实现工厂主义道理上的必要性。同时,我也要学会自己去解放自己思想与内心,拥有更高的眼界和眼光。充分利用好大学这段黄金时光,而不是在去叹息或者盲目的追逐中度过。

总的来说,通过叙述《共产主义宣言》在社会制度与经济上的积极作用,充分表明了其对当代中国仍有现实意义,加强对其理解,对于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正确也有积极意义。不过我们仍然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宣言》的局限性。《共产主义宣言》的发表处于蒸汽时代,共产党宣言宣告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见是马恩早期思想,即使在19世纪范畴内也不能完全适用。甚至其起草者恩格斯也有从侧面承认。也有人提出马恩晚年的最后意见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里不作进一步讨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下一篇:工程部安全生产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