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系统论文

2022-05-1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系统管理系统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企业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现代化建设中,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广,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使知识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相关研究发现,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在不同情况下所发挥的作用各不一样。

第一篇:系统管理系统论文

班级管理系统与系统管理

经常有教师问“学生抄作业了,怎么办?”“学生不守纪律,怎么办?”“家长不配合工作,怎么办?”……其实,教师只要构建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系统,掌握了系统管理方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组织是在一定共同目标基础上组合而成的稳定的社会单位,班级是为教育培养学生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班级有效运转,与各级各类组织一样离不开管理。有关班级管理的理论依据,有人尝试“团体动力学”理论,有人运用“兵法”理论,有人借鉴经济学理论,有人侧重课程论,有人强调教育學理论,有人借助心理学理论……众多理论都被拿来架构班级运转体系,各有贡献,同时也给人眼花缭乱之感。

古今中外,大到国家,小到学校,组织的治乱兴衰,都是集体、目标和人的交互作用的结果,都回避不了由实践产生理论、由经验走向科学的人类智慧结晶——管理学。班级组织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系统,从系统论视角,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新兴学科来研究班级管理,是一种基于成熟理论的理性选择。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由各种系统组成的,比如人的身体、学校、公司、国家、地球等,都是系统。系统有三个组件:要素、联系、功能或目的。要素指系统的各个部分,比如班级系统,要素是学生、老师、教室。要素之间有各种联系,比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系统有一个功能或者说目的,比如班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独立的要素构不成系统,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策略、途径,为达成某种目的而建立联系,粘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构成系统。

一、班级管理系统构建

理论上,班级管理系统由组织系统、关系系统、目标系统、制度系统、评价系统、文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运用系统思维基于实践需要构建班级管理系统的子系统(见上图),班主任是导引系统,学生是自组织系统,组织机构班委会、团支部(或少先队)、学委会、师委会是运行系统,家委会是支持系统,日课、周课、月课、年课是时间系统,生活(特指学业之外的常规和活动)与学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班级系统两大功能模块,规章、评价、诊疗、岗位、培训、辅导、关爱、陶冶、陪伴、激励、领导、沟通,是建立系统要素联系以达成目标的通道。

如何构建一个好的班级管理系统?好的班级管理系统应该是在班主任主导下,搭建班级管理硬件系统,形成管理支架,支撑班级发展;灵活运用软件系统“工具”建立子系统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过一种幸福有序的“经纬生活”,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寻求“中央控制”与子系统自治之间的平衡,在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的对立统一之中来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使系统具有抗打击性和创新性。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是与分析和综合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深入认识部分与整体,就不得不把部分从整体中划分出来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

班主任是班级的导引系统,要认识班主任的地位、作用、角色、类型、动力、成长等,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领导作用。

学生是班级的自组织系统,要正确认识学生,树立合理的学生观。注意协调正式与非正式两类学生群体的关系,正式组织中的责任依从关系(班主任与学生、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与非正式组织中的情谊关系(朋友圈、知心者、“小团伙”)等。

组织机构班委会、团支部(或少先队)、学委会、师委会是班级的运行系统,要科学架构组织、跟进培训指导、适时推进工作,使其相互配合、高效运行。

日课、周课、月课、年课是班级的时间系统,要科学划分必修课、随时课、选修课,使班级学习和生活经纬编织有序运行。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是班级发展的关键子系统,硬件系统的科学架构、软件系统的“通道”铺设,使班级系统高效运转。

生活与学习是班级系统两大功能模块,两大任务平衡交互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二、班级系统管理方法

班级系统管理,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实现管理目标的现代性管理方法。我们把班级和学生的组织、领导、教育工作中任何对象都看作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一个由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的有机整体。从整体诸要素相互关系、整体与外部关系中,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同时,又必须考查整体诸要素的成分、结构方式、联系方式、发展状况,以具体揭示事物的个性特征,以期最优化解决问题,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级系统管理可以朝向主题教育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

比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题教育,采用系统方法。爱国主题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由学生、爱国、教育三要素构成。学生由思想表现、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等构成,爱国由爱自己、爱家人、爱学校、爱家乡构成,教育由教师的工作目的、内容、方法构成。同时,还要考虑爱国主题教育与外部环境,即社会、家庭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爱国主题教育理论方案。

有了系统化的爱国主题教育设计理论方案,再制订具体化的爱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可以争取爱国主题教育的效果最优化。

比如,解决棘手问题可以采用系统方法。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考试时居然抄袭,被监考老师看到还拒不承认,监考老师气得当场跟她吵了起来。我找她谈话,才知道爸妈要求她进步到前三名,压力太大,因此抄袭。

系统要素包括学生、抄袭、教师。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抄袭?

从学生的认知系统来说,其对诚信和公平的认知出现偏差,通过抄袭侵占了别人的进步机会,压力大不是理由,她的行为使众多学生在考试竞争中失去公正公平,会引起大多数人不满。班主任私下教育学生,首先肯定她获得好成绩的美好愿望,然后指明抄袭错在哪里。——“抄袭,体现了你想获得好成绩的上进心,但是,现在你通过不公正手段剥夺别人进步的机会,在学校也就挨个处分,机会成本低,如果认识不到错误,走上社会可能会付出更大代价,如果人人这样,未来会有更多人剥夺你的机会。这次,要承担责任,不找借口,接受学校处分,改正后,按规定一学期后撤销处分。”最终,在班主任带领下,学生向监考老师道歉。

从外部系统来说,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学习很努力了,家长要求过高,使得孩子在考场以身犯险,班主任要跟家长沟通教育孩子的观念与方法。

从教师系统来说,教师的情绪管理系统出现失控,教师要刻意练习情绪管理。

用系统管理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可以使班主任考虑更周全、思路更清晰、解决方式更合理。班级管理系统,能助力班主任构建带班核心方法论;系统管理方法,有利于班主任培养系统思维力。 (责 编 莫 荻)

作者:秦望

第二篇: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关系辨析

【摘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企业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现代化建设中,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广,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使知识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相关研究发现,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差异性,在不同情况下所发挥的作用各不一样。本文就信息与知识的界限进行阐述,对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进行分析,以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关系进行辨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知识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辨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变化,与企业不断发展和其它外界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是企业不断转变管理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关系进行辨析,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两者存在的异同,从而促进企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向着规范化、信息化发展。

二、信息与知识的界限

在对知识管理进行深刻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信息与知识的界限进行了解,并清除知道两者的界限,才能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关系有更全面的了解。

早期研究阶段,有关学者提出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从而提出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后来,有关研究人员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信息是知识的一部分,包含在知识中;

现代有关研究指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信息与知识的界限又如下三种情况:

2.1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中,有较多的人都赞成“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这个观点,他们将信息的范围无限扩大,因此,信息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一般的信息是指信息产业经常使用的知识,例如: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电气设备中的集成电路、办公使用的计算机和电信中的光导纤维等。而比较新颖的信息指的是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工程、海洋、航天、艺术、文化等。在实践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一般不会将知识和信息分开进行研究。

2.2信息是知识的一部分

在相关研究中,信息是知识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是由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中相关专家提出的。在知识是经济的基础的相关书籍中,对知识和信息有了初步的定义,并对后期研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在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的相关研究中,用“是什么”和“为什么”将两者区分开,例如:牛顿创立的力学定律,是根据“为什么”开始的,应确定为知识范畴,而苹果从树上掉下是牛顿产生疑问的信息,应该包含在知识的内容中,由此将信息看作是知识的一部分。

2.3划清信息与知识的界限

在第三种观点中,对知识和信息的概念、范畴等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一般情况下,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是指采集、整理、转换、传送、存储和利用等,通过不同的信息可以知道更多其它事物,并不断探索和创新;而知识是根据人们的应用需求,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以不同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将不同的信息串联起来,从而对事物的形态、特点等有全新的认识,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第三种观点中,信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知识不断创新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组合、运用,才能获得更新的知识,以体现信息的知识化。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不同的知识记录下来,可以形成知识信息,但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明确的区分却比较难。一般情况下,将比较明显的数字、数量和相关描述性的文字看做是信息,而对事物进行总的概述、体现事物本身特征的信息称作是知识。例如:在商场进行物品的购买时,所提出的价格、型号、颜色等就是属于信息范畴,而这个产品的名称就是知识范围。

有关研究人员还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的区分方式,可以用数字进行描述的内容就是信息,不能用相关数据代替的则是知识。

在人们不断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和生活形成的经验,在长期的应用和融汇中,可以延伸到其它领域,从而产生新的含义和作用,是新知识产生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知识具有分层表达的特点,在不同的载体中,知识存在的形态各不一样。

一般人的大脑是产生知識的第一层载体,在人的大脑中可以存在很多知识,具有隐含的特征,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自动产生;

在第二层载体中,知识可以被文字、图片和语言等描述出来,使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因此,具有一定的显性特征;

在第三层载体中,使用磁带、录音机、计算机等将文字、图片和语言等记录下来、储存下来,可以使相关知识得到转移、交换和共享,从而使知识得到充分利用。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知识和信息的主要不同之处是,知识可以不断创新,但信息不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不断创新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知识。

三、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

3.1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根据相关要求将信息进行加工和管理,则产生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

一般情况下,可以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传输的系统,都也可以称作是信息系统,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从实践应用方面来看,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的升级,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应,将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等多种技术结合到一起,对企业发展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因此,信息系统是由多个结构组成,具有处理相关信息、输入相关信息、储存相关信息和传播相关信息的功能。

其中,输入相关信息是指对与企业有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获取,同时按照要求的格式将其输入到相应的系统中;处理相关信息是指通过统计、计算等对上述数据进行转换,让信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储存相关信息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后,以企业要求的相关形式进行保存,便于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查找和提取;传播相关信息是指将上述数据加工后的结果,通过信息的形式传输出去。在实践过程中,信息系统必须及时进行反馈,通过不断进行信息的输出,根据信息的应用程度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以不断调整整个信息系统,使输出的效果变得更好。

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运营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管理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根据性质、层次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发展中,企业比较常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

3.1.1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企业的正常运营中,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为数据处理工作人员专门涉及的额,例如: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市场部的数据分析人员和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一般情况下,办公自动化系统又叫做OAS,可以有效进行文字处理、日志填写、电子文档制作等,是现代企业办公的必备工具。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和升级中,在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方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与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结合,正使办公自动化系统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1.2知识工作系统

一般知识工作系统简称为KWS,在企业的知识层工作人员中使用较多,在日常应用中,可以大大提高知识工作人员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不断创新知识的工作效率,从而将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实践中。

目前,比较常用的额知识工作系统是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系统,使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节约了大量设计时间。与此同时,KWS还具有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功能,如通过网络视频和远程对话的形式,进行同一个问题的研讨,并对图片进行编辑、储存相关数据等。

因此,在企业的长期运营中,知识工作系统主要是用于对比较新颖的构思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1.3决策支持系统

与其它系统相比,决策支持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根据企业发展中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已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财务部分的结算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的调配方式等。

与此同时,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使用相应的模型,可以更全面、有效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和分析,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定操作模式,完成相应的功能,是企业长远发展中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可靠保障。

3.1.4事物处理系统

在企业运行中,事物处理系统一般是操作层工作人员使用的基本管理系统,对企业日常事物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通过常规操作对象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例如:产品的储存需要打印仓库存货单、产品的销售需要及时记录数量、新人入职时需要填写相关电子信息、工资结算时需要核算业务量等。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的正常运行中,使用事物处理的信息系统,都有一定明确的思路和程序,通过不同的结构组成系统的相关功能,在进行信息记录、统计等操作以后,系统可以进行及时保存,最后经济相关处理后将信息输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事务处理系统(TPS)在企业长期发展和日常事物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3.1.5高层主管支持系统

现代发展中,高层主管支持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可以帮助企业高层更好的进行管理、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完成企业运营和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实践过程中,高层主管支持系统主要是通过预警和提供机遇信息,为企业高层进行决策时给以有力支持,通过不同形式的模型,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重要决策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3.1.6管理信息系统

在企业的管理层工作人员中,比较常用的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联机、报告等方式获得当前的和历史的管理信息,以TPS为信息处理基础,通过整理、归纳和计算等形成相应的表格、图形等。

在实践过程中,管理层的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取有针对性的数据,如每个月的统计报表、结算单等,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情况下,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预先顺序和组成结构,是一种比较固定的系统。

3.2知識系统

在企业管理中,知识系统是对于企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搜集、整理等,不管这些知识是否存在于企业的文件中、管理人员的发展规划中,都会将这些知识配置到公司的各个结构中,以为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有最合适的知识给以支持,以缩短策略制定的时间,为企业不断发展争取更多有利机会。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企业发展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做好长远发展的规划,确保未来发展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知识系统是指对一定知识进行创造、收集、整理、传递和利用等的过程,以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系统的管理。在早期的知识活动中,知识存在的形式是隐含的,大多数只在人的大脑中,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捕获,从而不能构成完整的系统。

由此可见,不管在什么形式的组织中,知识都会存在,并在不断创新中,即使没有完整的额知识系统,但知识仍然在你不断变化和充足着。

在相关研究中,知识系统主要被划分为Create(个人的创造性活动)、Clarify(使知识明晰化)、Classify(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Communicate(知识的交流)、Comprehend(理解知识)和Create(知识的再创造)六个部分,在结合相应的技术工具、企业文化和方法后,可以在企业不断发展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3.2.1 Create-个人的创造性活动

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为了完成某个活动和业务,企业的员工用自己的能力创造出的一些新思维、新想法等的方法和技能,被称之为个人的创造性活动。这些活动中的知识是以单独、分散的形式,存在于任何一种情况下,或者是隐藏在人的大脑中,也可以通过图片、录像等形式被保存下来,因此,单独存在的知识所潜藏的能量是巨大的。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员工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是企业知识系统形成的重要基础保障。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管理,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激励员工不断创新,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将这些新奇的想法、新思维和新知识储存的方式,确保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可行性。

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个人创造性活动是通过现代技术工具,以特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和保存的,以便于更好的利用。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邮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和超文本链接等,已成为最常用的技术工具,是知识系统不断进行知识整理、加工和处理等的重要基础。

3.2.2 Clarify-使知识明晰化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管理,必须对知识中隐含的信息进行整理,让他们清晰化,才能使他们得到充分利用。

一般情况下,组织中的信息是由硬数据和软信息两部分组成,其中,硬数据是指图表、文字和相关数字等,软信息是指专业知识、个人爱好、操作技能等。在进行知识系统得到构造时,必须在不断创建硬数据的时候,将其中的软知识进行分化和转换。

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是被称作“Trapper”的技术,是比较先进的元数据抽取程序,具有学习和思考等能力,可以对知识中存在的信息进行专业的推理和分析,也可以在个人或者团队中进行应用,从而使隐含的信息变得更好清晰,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3.2.3 Classify-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查询,在企业管理中,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以提高不同知识检索的效率。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运用,知识整理和分类的工具越来越多,其中,超媒体链接技术在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有效的处理较复杂、较大型和内容比较丰富的知识。与此同时,XML系统中的导航功能、查询功能、知识库等,也是进行知识整理和归类的重要工具,具有非常灵活的特点,大大节约知识查询的时间。

3.2.4 Communicate-知识的交流

在企业正常运行中,不同部门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团队个成员之间都需要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和共享。

一般情况下,信息交换常用的方法有传真、电话、会议和信件等,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转变为视频会议、自动文档存储、共享白板等,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3.2.5 Comprehend-理解知识

在对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不同人之间会产生共鸣,进而认同相关知识。因此,在知识系统的构成中,不断交流各种知识,并不断加深理解,对一定的知识产生认同感,是影响知识系统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保障。

目前,使用最多的共享工具是超文本链接,在不同的组织团体之间,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存在,即使是不参与相关活动的人,也可以对其进行学习,并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随着企业发展的长远需求,基于Web文档的XML,成为了最新型的知识管理工具,可以让链接点保持最新状态,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员工的知识交流和认同。

3.2.6 Create-知识的再创造

通过上述几个阶段对知识进行的收集、整理和认同等,不同的知识都会得到创新,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自己所需的、有价值的知识,以完成知识的再创造,最终实现新知识的共享。

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知识管理方法,研发新的知识管理工具,以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四、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关系辨析

4.1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异同

4.1.1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

首先,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信息系统的构成技术主要包括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通信和数据存储等,知识系统的构成技术与信息系统一样,因此,两者的运行和实践应用都需要依靠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知识管理中,数据流、知识仓库和群件等技术,是属于较新型的技术发展,在信息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因此,在技术手段上,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很大差异。

然后,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在运用网络的基础上运行的。在企业发展中,知识系统想要对知识进行收集、整理、认同等,必须通过网络才能在不同部门、不同团队和企业员工之间进行交流,最终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和再创造等,使新知识得到最终的共享。而信息系统也是由单机操作向着信息全球化共享发展的,在网络的依托下,才能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其次,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基本相同的,都是由收集、储存、存储、传播和共享几个部分组成,通过相应的处理后完成不同的功能。

最后,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都能在企业不断发展中产生相应的价值。在企业正常运行中,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不同的知识,从而为企业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和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依据,是企业生产不断创新的重要源泉,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4.1.2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点

首先,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处理和传播的对象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信息系统收集、处理和传播的对象是与某种事物有关的信息,可以有效的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信息。知识系统收集、处理和传播的对象是通过人的大脑来产生的隐含知识,可以是经验、思想和觀点等,是新知识产生的基础。

然后,对处理对象进行加工的程度不一样。综上所述内容可知,信息系统进行加工是通过计算、统计和汇总等进行的表面处理,而知识系统是通过分析、整理和合成等对知识进行深层的处理,因此,知识系统进行的处理要比信息系统进行的加工深度大很多。

其次,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的产品形态不一样。信息系统一般是通过文档、报告和总结性数据等对信息进行展示,而DSS和ESS等新型信息系统,具有分析和预测信息数据的工能。知识系统可以通过文档、声音和图形等形态展示知识,也可以同超链接形式进行知识的输出,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接着,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的价值取向不一样。在企业不断发展中,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新颖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才能使信息产品获得更多人的注意,从而产生较高的价值。知识系统的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等,对知识产生的背景非常看重,从而为新知识产生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度量标准不一样。信息系统是通过企业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等进行度量,知识系统是一个不可度量的东西,没有非常形象的度量标准。因此,在企业发展中,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4.2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

在相关研究分析中,不同研究工作人员对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观点。部分研究工作人员认为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是完全独立的新型系统;部分研究工作人员认为知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延伸和拓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更多的研究工作人员偏向于后一种看法和观点,他们认为知识系统和一般的信息系统不一样,但与信息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例如:知识系统对信息系统中各种功能的延伸。

上述内容中提到,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而知识系统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更深层的加工,因此,知识系统的知识收集、整理和加工,离不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共享。

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合成等基础上,知识系统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理解和认同,最终创作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共享。因此,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之间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企业不断发展中,需要正确运用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罗琛

第三篇:云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研究

摘 要: 在研究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1]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将该解决方案应用于云平台。通过对比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在传统物理机房和云平台的不同需求,提出将该解决方案应用于云平台的系统部署架构,同时提出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手段对云端一定时期内安全事件精细化分析思路,以期更有效地管控云端信息安全事件。

关键词: 云计算; 应急预案自动启动; 信息安全事件; 大数据; 精细化

Research of auto-start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formation system

contingency plan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Chen Xingjun, Feng Rui

(Zhejiang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 Hangzhou, Zhejiang 310006, China)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auto-start of contingency plan; 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 Big data; precisely

0 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模式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以并非革新式的进步带来了市场商业模式和政府政务管理双层面的革新式变化。《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政务云平台也已悄然兴起[2]。在可预计的未来若干年内,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手段必将成为政府管理和社会活动新的载体。

课题组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14年第9期)中曾提出基于统一信息安全事件模板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系统得以实现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自动化、标准化启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在云端的部署使得该系统可以对整朵云实现安全事件的统一管控,进一步发挥该系统的安全事件管控能力。同时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内自然积累了云端信息安全事件及实际应急响应过程信息(该系统业务信息),对这些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与研究或将成为加强安全事件管控、降低信息安全风险的关键。

⑴ 信息系统在云端集中部署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云平台已经成为各地政府机构、产业园区的重要选择,2014年以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及贵州省“云上贵州”项目为代表一系列云平台的部署标志着我国云平台建设逐步规模化、主流化。

信息系统在云端集中部署,节省了信息化建设运行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减轻了各单位独立建设信息中心的负担,也给信息化运维带来了便利,并且为消除部门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带来新的安全隐患[3]。

部署在云端的系统失去了其在传统运行环境中相对固化的网络边界和相对稳定的计算存储空间,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动态的边界和物理位置难以精确定位的虚拟计算存储资源。云端系统除核心虚拟化技术自主可控性和技术成熟性等带来的安全问题外,还面临由于业务系统的充分集中造成攻击目标的集中化,一旦云平台内部边界访问控制和病毒防范等安全策略设置不当或发生故障,云端任一系统造成安全事件都可能在云端的蔓延,形成连锁式安全事件[4]。

⑵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课题整个研究过程中,选取浙江省区县级政府机关单位150个2级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要求(GB/T22239),提出了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的理念。课题组设计了该系统的架构、状态流转机制、主控制器模板及应急预案模板框架,对系统应急预案中的行为设计了绩效考评算法[1,5]。课题组前期相关论文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库设计及该管理系统在同地区、同行业推广的思路,并建立了基于该系统的应急预案考核模型。

⑶ 基于云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带来的革新

随着云计算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政府和企业依托云平台运行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在云平台的部署和应用也产生了新的价值,系统在云端部署后将扩大信息安全管控范围。通过在云端设置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域,配置与业务系统物理独立的计算与存储资源,部署该系统,实现系统对整朵云范围内安全事件进行统一管控[6]。

在云端实现“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向“云平台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的升级,把对单个系统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过程升级为对整个云端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行为,通过对云平台信息安全事件的全局管理,对面向信息安全及应急响应自动启动全过程数据(该系统业务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统计,更有针对性地在云端不同的区域部署信息安全策略,提高信息安全保障[1,7]。

1 基于云平台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的部署

该管理系统在安全事件发生后,从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库中迅速定位相应的应急预案启动模板,通过自动(或手动)启动应急响应流程,统一部署相关责任人及应急设备的工作,向各责任人发送预案启动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时间点,向应急设备发送应急启动指令,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快捷、有效的调动所有应急预案相关因素,完成应急响应工作,同时自动完成应急响应工作中每个责任人的工作审计记录,便于应急响应工作本身的追责、回溯。

应急预案库(涵盖每次应急响应记录和经验)可在同地区、同行业统一部署、资源共享,使得该地区、该行业各单位各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可添加系统个性化操作)进行规范化应急响应[1],如图1。

图1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启动自动管理系统架构图[1]

与针对单一系统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相比,云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主控制器及监测显示器部署在云端专门的安全管理区域。由于该系统主控制系统是整个云端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体系的核心,因此主控制系统服务器采用与核心业务区物理独立的计算存储资源,同时使用网络边界设备做好安全管理区域与核心业务区的访问控制防护。主控制系统管理所有核心业务区域的安全事件监测端与应急响应设备,将管理对象从单一的应用系统扩展到各核心业务区域,如图2。

2 基于云平台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的安全事件防御策略

基于单一业务系统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在探测到系统发生安全事件后,自动加载对应的应急预案模板,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和流程,给管理员人发送通知,提醒管理员人在具体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响应任务。在整个应急响应流程中,主服务器记载相应应急响应设备工作状态机跳转情况及应急响应人员工作状态,以备后续完成本次应急

图3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基于云端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启动管理系统,在应急响应中不仅仅针对安全事件目标所在系统启动应急响应,同时针对目标系统所在区域启动区域性防御应急响应策略[1,8,9]。

⑴ 网络层面执行区域性防御应急响应,针对目标系统损害程度和安全事件类型按等级分类防御:

① 安全事件目标系统遭遇破坏式、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系统选择通过区域网络边界设备完全中断该区域网络接入;

② 安全事件目标系统遭遇常规式、针对单一端口的安全事件,系统选择通过区域网络边界设备关闭该区域特定端口,保留该区域其他端口正常使用;

③ 安全事件目标系统遭遇可简单、迅速控制的安全事件,系统不启用区域防守应急响应策略。

⑵ 在物理层面执行区域性防御应急响应,针对目标系统损害程度和安全事件扩散性分类别防御:

① 安全事件目标位置遭遇可全局扩散的安全事件,系统选择在整个物理机房区域自动启动区域防守应急响应,如盗窃、温湿度、防火、供电等安全事件;

② 安全事件目标位置遭遇可局部扩散的安全事件,系统选择在目标位置周围一定范围启动区域防守应急响应,如防潮湿等安全事件,并对安全事件扩散情况时时监测,随扩散的加深,动态化增大所防御的区域范围,如图4。

3 基于云平台安全事件数据信息的深度分析和整体性防御

3.1 云平台安全事件信息积累与分析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在云端部署后,随着云平台的运行,该系统在历次的安全事件监测和应急响应过程中将积累整个云平台范围内的安全事件和应急响应数据,对数据深层次挖掘将对云平台安全问题获得全局的把握,发现云平台整个体系相对薄弱点及不同系统、区域、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云平台安全问题进行预判断并提高应急响应水平[10]。

3.2 分析维度

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安全事件信息挖掘从如下维度分析。

⑴ 安全事件:考虑“安全事件类型(Type)”、“发生时间(time)”、“目标系统(System)”、“所在区域(Zone)”、“攻击来源(source)”。

⑵ 应急响应:考虑“安全事件类型(Type)”、“发生时间(Time)”、“目标系统(System)”、“所在区域(Zone)”、“应急响应设备(Device)”、“应急响应相关人员(Staff)”、“具体人员每个应急响应步骤实际操作时间(TimeA)”、“具体人员每个应急响应步骤规定操作时间(TimeB)”。

系统自动获取:安全事件矩阵T1={(Type)、(Time)、(System)、(Zone)、(source)};

应急响应矩阵T2={(Type)、(Time)、(System)、(Zone)、(source)、(Device)、(Staff)、(TimeA)、(TimeB)}。

基于此评估云平台一段时间发生次数最多的安全事件类型、发生安全事件频率最高的区域及遭遇攻击频率最高的来源,同时优化《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所提出的应急响应评估矩阵E:

System={S1,S2,S3,…,Sr,…,Sn,Smain} ⑴

Zone={Z1,Z2,Z3,…,Zs,…,Zn,Zmain} ⑵

Type={Ty1,Ty2,Ty3,…,Tyt,…,Ty n,Tymain} ⑶

Source={So1,So2,So3,…,Sou,…,Son,Somain} ⑷

针对单个系统进行进一步精细化分析,考虑单个系统各种安全事件及安全事件发生后应急响应各步骤的要求因素,得出某个系统(r)的某个安全事件(t)应急响应因子算法公式:

每一个系统需综合考虑一定时期内所有种类的安全事件,评估在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中,相关人员的绩效因子,系统(r)的应急响应因子算法公式变为:

Sr={Sr(Ty1),Sr(Ty2),Sr(Ty3),…,Sr(Tyr),…} ⑹

从云平台的整体角度讲,应急响应绩效考评需考虑整个云平台内所有系统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情况,同时考虑每个区域、各种类型、各种来源的安全事件综合影响因素,于是,《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中评估矩阵E变为[1]:

4 结束语

本文在前置课题成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基础上,讨论将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应用于云平台,以提供更广泛的应急预案自动启动服务。主要结论如下:

⑴ 通过比对分析,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部署架构;

⑵ 通过比对分析,提出了该系统在云平台部署过程中网络、物理层面区域防御思想,并基于此设计了系统工作机制;

⑶ 对单一业务系统的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应急响应绩效考评算法进行优化,以更适应云平台的评估模式;

⑷ 后续将围绕如下方面开展研究:基于安全事件种类或主要种类研究应急预案启动模板,详细规划自动启动方案中各步骤流程,基于网络边界设备功能,以及物理安全要求进一步规划区域防御安全规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冯锐.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启动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网

络安全,2014.9.

[2] 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基本要求.

[3] 王忠.美国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战略价值及启示[J].中国

发展观察,2012.6:44-45

[4] 刘鹏.实战Hadoop:开启通向云计算的捷径[M].电子工业出

版社,2011.

[5] 袁辛奋,胡子林.浅析突发事件的特征、分类及意义[J].科技与

管理,2005.2:23

[6] Marianne Swanson, Amy Wohl, Lucinda Pope, etc.

Contingency Planning Guide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R]. NIST SP 800-34,U.S.Gaithersburg: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2.

[7] 盛扬燕,周涛.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8] 汪向东.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

2009.7:44-68

[9] 吴秋萍.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

现代化,2011.7:117

[10] 肖拥军,姚磊.关于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

信息界,2012.10:22

作者:陈兴军 冯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媒体的发展论文下一篇:小米手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