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模式建构

2022-09-12

英语翻译能力作为五大技能之一, 虽然排在听说读写之后, 但却最能体现实际教学效果和语言应用能力, 也是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的重要技能之一。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时间较短, 虽说办学目标的定位已趋明朗, 但是大多数学校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和语言技能方面还依然处在摸索阶段, 加之课时所限及教学计划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不能摆正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等原因,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 (后称非英专学生) 翻译能力的培养及实施措施离即定的基本教学目标—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相差甚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拟就非英专学生在英语翻译能力方面的培养进行探讨, 旨在借助该研究分析与探讨, 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1 现状分析

1.1 生源素质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全新模式, 是在20世纪末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普通高校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 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 并因此而取得了一些办学实践经验, 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达不到三本线的高考生, 其入学成绩往往普遍偏低, 这就决定他们在高等教育的起点上比非独立学院的高校生低了一个档次。要求非英专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内到达同一个教育目标, 显然是一个不可等小觑的挑战。

1.2 学习动机

非英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可大致分作两类, 其一是借助在独立学院本科学习的台阶, 亦或是迫于就业的压力, 想通过一番刻苦努力在学位上再上一个层次——选择攻读研究生;其二是以实用为目的, 旨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 为毕业后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奠定基础。不论是哪一种情况, 英语, 尤其是能够体现英语水平的翻译能力, 都是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尤为十分重视的一种语言技能。

1.3 培养目标

当前, 许多独立学院基于生源特点和社会需求情况, 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宽知识、强专业、高素质,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尽管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比普通院校低, 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民办院校, 其录取分数和生源素质远比一般的民办院校高得多。同时, 迫于就业取向和就业压力, 为了使部分学生将来更有竞争力, 有一个较好的出路, 独立学院除了要达到主流培养目标外, 还要照顾到部分学业优异, 且有志于在学业上更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这就决定独立学院的教学培养目标与普通院校或民办学院不同, 必须把两个方面的需求都纳入考虑, 而普通学院或民办学院的培养目标相对来讲就简单了许多。

1.4 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方式, 经历了完全托管式、半托管式、相对独立式和独立式四种演变阶段逐渐走向图1“三关三‘n’”示意图成熟, 但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乃至教学内容方面大多借鉴其母体学校的课程设置思路, 有的甚至全盘复制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思路。这一点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尤其如此,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要求。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定位同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 即把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所制定的教学要求直接拿来套用, 或仍然停留在完全托管或半托管阶段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层面上, 没有根据社会的具体需求和自身的特点来设定一套能体现培养语言能力优势的教学要求, 更没有按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教育部, 2005) , 设定一套与两个培养目标相配套的教学要求, 因而无法保证学生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方面所预期的竞争优势。

(2) 教材使用。

据调查得知, 目前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大多同本科普通院校使用的教材, 只有部分院校选用高职高专统编教材。由于这两类教材分别根据《课程要求》和《英语教学大纲》量身定做, 教学目标各有不同, 所以挂靠任何一类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这类学生的实际需要:前者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要求》) , 即更强调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至于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因此而成为一个弱项, 缺少翻译基础知识的铺垫, 练习机会也不够多, 基本停留在为掌握句型、词组等句子翻译的层面上。

《英语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相比之下, 基于这一教学目标编写的英语教材在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确实有了明显的改观, 把书面翻译基础知识与相关练习作为教材的一条内置主线系统地嵌入了教材, 并以独立的栏目呈现在每个单元。这无疑对培养非英专学生在翻译方面能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与操练平台。然而, 由于教材篇幅及课堂学时所限, 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也只是限制在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少量的练习层面上。在这种背景下若想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使之在未来职场的竞争中能以这一技能见长显然也是很困难的。

(3) 设定学时。

据调查得知非英专学生的英语课时大多为每周4节课。这一点与普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时大致相同。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入校时的低起点, 加之独立学院所处社会地位比较特殊, 如果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课程也以每周4课时来设置课程, 显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英语应用能力见长。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第三条“课程设计”里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课程要求》确定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设计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非英专学生的入校起点水平就决定对其英语课时的设计应该有别于普通院校的课时设计, 以使其既能够兼顾到学生英语低起点这一特点, 又能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突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特点。然而, 课时数量的设定是一个宏观统筹的结果, 增减课时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学科的宏观规划, 这就使他们英语教学课时的增加难以实现。

2 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可知, 非英专学生在英语能力培养方面面临的状况比较尴尬:入校起点低, 要求目标高, 对口教材兑短缺, 需要课时不足。解决这些问题, 达到预期的办学目的, 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办出自己的特色, 就要面对现实, 构建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就应本着基于语言功能教学法、翻译法和渐进等理论体系, 以翻译基础理论为指导, 以功能意念为框架, 以日常英语交际语言能力培养为桥梁,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充分发挥网络与课外小组活动, 全面构建一个立体式的教学模式原则。

2.1 基于语言功能意念教学法、翻译法和渐进体系等理论

功能意念教学法又称为交际法或语义意念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克服了传统教学法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系统成分学习, 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 真正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作用。该理论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语言使用的恰当性。也就是说,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系统成分的正确用法, 而且还应学会在不同场景或语言环境下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语言” (Krashen, S 1982) , 这无疑对于翻译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掌握一门语言不仅意味着掌握其词汇、句法, 而且还要学会以各种语言交际形式进行恰当的表达。

语法翻译法始于中世纪沿用至今。其间历经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对翻译法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 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 使语法翻译法发展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目前, 该教学法虽然不再统领英语教学方法, 但如果使用恰当的话, 仍然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由于该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先分析语法, 再把外语译成本族语, 然后对两种语言及进行对比翻译, 当把该教学法与功能意念教学法以及渐进理论体系 (Approximate System Model) 结合起来共同用于指导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时, 其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

2.2 以翻译基础知识为铺垫

以翻译基础知识为铺垫, 实际上就是通过传授指导翻译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基础知识, 籍其辅助他们的翻译实践。据调查发现, 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翻译基础知识, 不知道如何拆译或合译, 在什么情况下增词或减词, 如何引申活译或硬译等, 结果译出的文字, 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 要么过于拘泥于原文的词句结构, 要么缩手缩脚晦涩难懂, 要么文理不通词不达意, 既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在这种情况下, 适时地给学生输入一些相关基础知识, 无疑有助于他们提高译文质量和翻译能力。

2.3 以日常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为桥梁

无论是培养汉译英还是培养英译汉语言表达能力, 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表达能力。由于这两种能力的载体和桥梁作用, 教师以其构架英汉互译通途是不可轻视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非英专学生来讲, 借助这一载体和桥梁来转承翻译知识, 并使其变现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并籍其提升语言框架支撑, 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正如语言学家S.D克拉申 (S.D Krashen) 在他的输入假说中所主张的那样, 把课堂的第二语言输入 (语言知识i+1, 即input+1) 变为吸入, 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2.4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由于非英专学生的课时所限, 加上他们教学目标和毕业取向的双重性, 这些学生不可能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有足够的时间系统地学习英语翻译技能, 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也不可能基于翻译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地训练。加之其专业属性, 目前非英专学生提高英汉互译能力的最实用教学方法就是以翻译基础知识为载体,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有针对地进行各个突击, 就可以起到学以致用, 立竿见影的效果。

2.5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由于上述原因, 校方不太可能有足够的课堂时间为学生全面系统地开设翻译课程, 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现有英语教材,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使其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成为一种必须。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意味着充分利用课堂的点滴有效时间, 在讲解精/泛读教材课文的同时针对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从翻译的角度为学生归纳总结翻译的基本常识, 要求他们就精彩语句或段落进行对比翻译练习。这种做法的最大优点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所学精/泛读课文中的知识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文字知识的记忆, 同时又能帮助他们提高翻译能力。经过这一番处理的课文, 必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至被轻松愉快地内化为习得语言, 进而为语言的自然输出夯实基础。

拓展第二教学课堂的目的是通过开发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弥补第一课堂时间不足的缺憾。实际上, 拓展第二教学课堂也是《课程要求》所要求的。目前,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普及, 许多院校大都具备了利用计算机网络展开课外教学活动的条件。退一步讲, 即使不具备这一条件, 只要组织方法得当, 也不会因此而成为妨碍开展第二课堂的障碍。

2.6 全面构建一个立体式的翻译教学模式

根据G.Sampson渐进体系的观点, 习得第二语言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语言体系在逐渐发展, 由接近母体语系向着目的语系靠拢。其间, 由于在使用语言中语境的变化, 使所学的语言功能及其相应的形式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因此, 在不同学习阶段向学生及时提出不同的功能要求, 确立新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 就能提升他们的新的技能层次。立体式翻译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提出来的。

立体式翻译教学模式中的“立体”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要素上。其一是翻译基础知识—理论层面的指导, 其二是精/泛读教材—应用层面的依附, 其三是第二课堂活动—实践层面的应用, 从而使翻译基础理论知识起于课上, 践于课下, 呈于能力, 由理论到实践, 再到能力的逐步提高, 并由此而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式提升态势, 践行一个由“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操练机能—内化知识—衍生技能”的教学模式机理。

立体式翻译教学模式共涵盖两个翻译方向:汉译英和英译汉, 由三道“关”, n个“任务”, n个专题, n个常用表达词语和配套训练构成, 故称之为“三关n任务n专题n词语” (“三关三‘n’”) 。第一关为基于多个“任务”和专题, 加上翻译基础知识+翻译实践+高频词语记忆, 旨在使学生“能借助字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英语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 (一般要求) , 重点强调一个“信”字;第二“关”基于已掌握的翻译基础知识+翻译实践+中频词语记忆, 旨在使学生“能借助字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 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个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 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较高要求) , 重点强调一个“达”字;第三“关”综合应用已掌握的翻译基础知识+翻译实践+较低频词语记忆, 旨在使学生“能借助字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 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5个汉字, 译文内容准确, 基本无误译现象, 文字通顺、达意, 语言错误较少。” (更高要求) , 重点强调一个“效”字。从而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目标来确定自己的达标档次, 一步一个脚印地“通关”达标。详见图1。

3 结语

作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机构中一个新形成的教育群体, 虽说独立学院历经几年发展已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 但是其教育及学生出路目前仍然处于“夹缝求存”的境地, 既面临着公办本科高校教育“高规范”, “名声响”的竞争压力, 又面临着高职高专院校教育“高实践、高产出”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独立学院的办学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 而这个特色就应定位在“专业+英语实用能力”的联姻上。至于第二个办学目标——考研——也会因此而使学生大受裨益, 因为英语作为考研的必考科目在整个录取分数中的权重也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展开探讨, 分别就生源素质、学习动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使用教材、设定学时等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应本着基于语言功能教学法、翻译法理论以及渐进理论体系, 以翻译基础知识为指导, 以功能意念为框架, 以日常英语交际语言能力培养为桥梁,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外小组活动的作用, 并据其构建一个立体式的教学模式:“三关三n”教学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翻译能力,教学模式建构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1)

[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

[3] 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07 (5) .

[4]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2003, 4.

[5] 李红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EB/OL].学术资源网, 2008 (9, 1) .

[6] 文军.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8) .

[7] 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Pergamon Press, 1982.

[8] Wenden.A.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Great Britain:Prentice Hall, 1998, 14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试论小微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多发性骨髓瘤5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