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其作用尤为重要。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要从自身特点及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推进,保证自身对网络舆情信息解读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同时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现实需要为考量,合理布局,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工作,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助力。

第一篇:网络舆情论文范文

完善舆情监管体制,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摘 要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舆情由于构成比较复杂,加之,受到网络舆情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而针对网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如何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特点,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及其管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监管现状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包括创新网络舆情监管理念、建立完善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舆情监管体制;引导能力;问题;解决对策

网络舆情是一种新型的舆情形式,给我国社会发展及大众生活带来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依托网络表达自己的要求、情緒、意愿等信息。网络舆情就是媒体或者网民依托网络平台,对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突发时间等表现出来具有一定倾向力、影响力的言论,并在网络上有着特护的反映[1]。不得不说,网络舆情形成及其传播并不是孤立的,会受到其它构成要素、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构成要素包含网络舆情主体、客体、网民、关注事件等,由于其所用载体比较特殊,网络舆情在传播方法、途径等方面有所不同。基于此,本文针对网络舆情监管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

1 网络舆情监管现状分析

为应对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一方面,人们能够随时运用这种传媒对某件事、某个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煽动某些人的情绪,另一方面,人们获得相关信息渠道及其方法展现出多样化特点,如果发生重大事件,一时间无法获取信息或者无法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就会利用网络等手段获得信

息[2]。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更加迅速、快捷,对于政府行政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突发事件依托网络进入大众视野后,国民及其社会公众期望在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主动出面响应,公布事实真相,并促进危机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但因我国已有网络舆情监管体制依然使用自上而下垂直管理方法,信息传输渠道比较单一,导致政府部门在处理网络突发舆情时响应速度滞后[3]。部分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依然使用传统思维模式,抱着捂着的心理,期望尽可能缩小事件蔓延范围,一般使用封锁消息或者冷处理方式被动应对舆情。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固然存在歪曲、失真的内容,但从总体视角分析,网络舆情真正表达广大群众的意愿。针对网络上发生的新问题、新现象,不可一味套用应对有害信息的处理方式,例如:公安网络信息安全部门开展网络舆情调控工作时,主要依托全面落实网站行政管理制度,保障网站信息及其网民言论自由及合法性。具体方法在于,对网站论坛类管理人员明确其工作要求,认真审核网名所发布的内容,使用先审核后发布信息的方式,保证网络信息合法及其与主流思想保持一致,在这一管理环节,也充分展现出行政命令及其管理手段的强制性。因对于网络信息判断及其把握尺度有所不同,难以真正意义上还原网民舆情概要,在这种过度重视刚性管理背景下,网络声音展现出单一性趋势。当网络舆情出现突发事件后,部分地方政府从多个视角考虑,不单并未及时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反之,通过压制、封杀媒体的处理方法,这种一刀切式、删除网络信息等方法会保持表面的风平浪静。网络发展背景下,封锁消息是最不理智的做法,网民质疑、猜忌也源自信息缺失,政府对于信息过度控制,也会使得权威信息不透明,从而出现各种小道、虚假消息泛滥的现象。在各类负面信息大量暴增后,受到这种思想的误导,会导致网民及广大民众不满情绪不断增长,使得政府公信力下降。

2 加强舆情监管具体对策

1)创新网络舆情监管理念。现阶段,大力推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满足新形势需求的一项举措。但在部分问题上,这种形式依然停留在事后被动反应方面,主动出击意识明显不足,导致权威舆论在信息链中处在防御状态,日常开展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比较被动。加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社会维稳工作形式比较复杂,作为网络监管人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重视创新虚拟社会的管理手段及方法,通过四抓四强化管理方式,重视及其管控规章制度建设,确保各项职责落实下来。网络管理主体重视针对网络特点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组织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与群众沟通,前瞻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主动,准确把握网上话语权[4]。同时,对管理控制举措进行创新,逐步规范网络监管工作。因此,网络舆情监管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加大对于网络发展、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的研究,制定一系列促进网络发展的政策,并组织相关力量开展科技攻关,有效解决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促使网络媒体成为促进中国发展的有力武器。

2)做好网络舆情疏堵并举管理。网络信息低量或许可以暂时保障政治稳定,但长时间信息低量会使得信息贫困,表面上比较稳定的现象则是发生政治危机的前夜。对于信息进行过度控制,暴露出基层政府部门对信息公开理解及其技巧依然比较陌生,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粗暴式压制虽然表面上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容易导致与时代发展相背离。基层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信息透明与政府公信力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做好网络舆情管理时,要准确把握管理理念,不仅要管好,也不可管死。这种情况下,要针对主流媒体及正确的声音,给予相应地政策倾斜,加强其信源优势,支持他们在第一时间报道事实,从而提升主流媒体新闻学、信息性,正确引领舆情。此外,网络舆情存在隐蔽性、互动性等特征,开展管理时,要由网络舆情实际情况入手,不单要考虑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与稳定,也要将管理成本、网民心理宣泄需求等考虑在内,更好地开展舆情监管工作[5]。

3)建立网络监管、收集及反馈机制。不同级别政府必须制定一套迅速、有效的筛查、甄别、处理及其反馈信息程序,安排专人注意汇总、归纳网络舆情信息,去伪存真。通过查证可知,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有利于迅速处理、回应发布在网上的信息,从而抑制虚假信息泛滥的情况。同时,必须积极应对存在的网络舆情,并把事实真相及处理结果公布出来,将最真实的信息依托权威渠道发布出来,促使网民在真实事实面前发表理性的意见,尽可能发挥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作用,抵制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注意,网络媒体具有随意性特征,有些信息其真实性存在一些水分,但任何针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均不是空穴来风,不可给予忽视或者无视处理[6]。在突发事件面前,需要用事实说话,通过真实、有效的信息引导网民,从而有效解决突发公共事件。

4)建立完善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定期分析、整理网上信息及其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捕捉倾向性问题,并在网站论坛中设置相应地议题,引导网民理性发表看法,尽可能把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同时,逐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政府可通过官方微博、网站等,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确保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建立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避免出现网络舆情不良信息泛滥的情况。而所建立的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后,对于舆情中出现的问题不可推诿、回避,要深入研究出现问题原因,从根源上减少舆情危机事件。网络管理者也必须关注被大量转载、评论的内容,关注敏感话题舆论走向,及时发现正在形成或者已经形成的网络舆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网络舆论朝着有助于社会和谐的方面发展。同时,注意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部分名人、专家发布的内容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及凝聚力,采取培养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正确引导网上热点话题及突发时间的舆论。

3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在推进社会更好发展的同时,也会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一系列新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这种情况下,应对网络社会发展情况,需要准确定位、把握网络舆情,依托恰当的网络监管有效抑制网络舆情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易鹏,王永友.微媒体舆情监管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7(10):148-149.

[2]王国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舆情监管预测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6(12):62-66.

[3]朱建华,韩全惜.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涉军网络舆情监管引导[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15(5):81-82.

[4]李铁成,关艳鹄.关于新媒体背景下政府部门做好网络舆情监管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253-254.

[5]刘逢.加强涉企网络舆情监管,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人民公交,2015(4):79-80.

[6]昝再利.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舆情的监管策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3):134-137.

作者简介:仲 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作者:仲微

第二篇: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其作用尤为重要。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要从自身特点及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推进,保证自身对网络舆情信息解读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同时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现实需要为考量,合理布局,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工作,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助力。

关键词:原则;信息发布;“舆情安全阀”

1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原则

1.1 及时性与客观性原则

及时性是考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与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力量,其对舆情获取的能力与参与的速度都是高效迅捷的。因此,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过程中,高校必须将网络舆情内容向大学生群体进行及时的反应与有效的公开,任何拖延与迟滞都将导致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意义的曲解和主观意图猜。及时发现并参与到大学生网络舆情之中,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获得先机的重要步骤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者身为大学生思想意识工作者,要及时参与到网络舆情中,获得与大学生群体平等的舆情参与身份,同时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对网络舆情内容的解读必须全面、客观、透明。鉴于互联网的迅捷性与覆盖性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与传播速度极速化,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若出现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舆情实际偏差,将会使高校丧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舆情主导话语权并削弱自身舆情引导的权威性[1]。

1.2 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目的是构建校园和谐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与建设保驾护航。评估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效果的指标不仅是网络舆情事件中大学生群体的反应动作,更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展现的互联网媒介素养,亦即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与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等内容,更重要的是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与自身舆情辨识、认知能力。高校内的网络舆情工作不应只停留在舆情管理层面的“堵、塞”,更应该立足于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点,提供易于大学生实操的增强网络媒介信息分辨能力的方案,使高校大学生群体拥有足够的舆情内容辨识力,从源头上降低网络舆情事件对校园环境的冲击与影响[2]。

只有立足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得到接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本质是对大学生互联网参与的思想基础的构建以及互联网媒体素养的提升。所有工作只有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围绕对大学生舆情参与行为的引导与舆情分辨能力的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回归主题。

1.3 管理持续性原则

网络舆情的发生、演变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从内容生发到舆情形成经历了一个持续性发展过程。但目前高校日常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特定舆情事件或者舆情内容产生之后,进行间歇式针对性管理,亦即舆情形成之后或已成趋势之后进行的介入式管理。鉴于互联网传播的速率与传播内容随着传播频次衰减与嬗变等原因,后置式管理难免携带信息细节确实、事实认知偏离等先天不足,收效自然不能尽如人意。

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是对舆情的动态管理过程,它应贯穿网络舆情生成和演变的全过程,对舆情参与的主体、客体和可能参与的媒介进行实时观测,不断对各舆情参与主体进行实时引导,使舆情管理工作具有实时性与时效性,增加网络舆情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彻底堵住网络舆情因管理缺位造成的失序风险。

2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2.1 信息发布机制

信息的发布对网络舆情的后期发展走势及舆情管理工作的展开产生重要影响。在高校网路舆情管理工作中,高校应设置行之有效的舆情信息发布机制,设立具体信息发布部或组织机构。当网络舆情在校园形成时,充分依托和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将校方信息与意见及时准确地通报给学生,实时向学生传递舆情具体内容的解读与发展走势预判,同时防止无关人员混入其中进行虚假宣传和恶意评论,误导学生看待舆情走向。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稳定学生群体的情绪,化解群体极端化风险;有利于促进舆情事件的快速消化与解决,起到维护高校舆情引导者身份公信力的作用[3]。

2.2 网络舆情信息处理与引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参与人员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同时涉及教师群体、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等共同构成的复杂群体,而群里中人员又同时分属一个或多个部门或者小型组织:学生有宿舍、班级、专业、系部、社团、学生会等,教师、教职工与行政管理人员则会涉及跨专业、垮年级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之上,各群组之间互相交错,紧密连接。这种局面对加快热点事件、热点问题演变为网络舆情有明显的助推作用。要确保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富有成效,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协调机制,保证从学校的高层管理部门到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共同协作,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按照坚守职责、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保证各部门在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网络危机的应对和处理上协同作战。

根据二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并没有力量左右人们的态度,决定意向的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素,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才能发挥影响。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在立足于自身管理者身份的同时,要培养舆情工作协作力量,要立足大学生,深入大学生群体中去,选择大学生最能接纳的人员作为舆情工作参与者。这时候“意见领袖”的培养与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舆论环境中,选拔并培养具有榜样力量与言论号召力的学生作为“意见领袖”,扩大其群体接纳度和认可度。如此一来,在面对网络舆情时,高校管理层一方面主动发声进行舆情方向性引导与舆情内容的具体解读,另一方面发动“意见领袖”深入大学生之中,面对面地进行舆情工作。由于大学生“意见领袖”日常积累的影响力与公信力,由他们携带官方正面价值观点进行传递并进行舆情疏导,效果要好于仅仅只有高校单方面发力的局面。高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来引导网络舆情,以网民引导网民的方式实现网民的自我引导与舆情自我消化,这有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助力。

3 舆情“安全阀”设置

允许学生就舆情事件进行合理表达,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可实施步骤。在社会冲突理论中,“社会安全阀”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本身因其年龄、求学经历以及生活轨迹的相似性,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与认知认同。单纯封锁或强制性禁止大学生参与讨论和传播舆情,存在管理上的风险。在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或热点问题时,大学生群体容易达成对舆情认知的一致与解读同向。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应借用“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机制,合理设置大学生舆情表达场域,允许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就舆情热点进行言论表达。舆情工作管理者一方面可根据大学生的舆情认知与解读内容,与其进行互动或给予引导;另一方面还可让大学生群体有效释放对网络舆情热点的言论挤压所产生的舆情危机风险。

同样,由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理聚集性,对于线下舆论,高校舆情工作者也应有一套完整应对的工作跟进机制,同时注意线下舆情“安全阀”的设置与作用。如果只进行单方面的网络舆情管理,有可能导致网络舆情转化成为线下舆情继续发展、发酵。同时,线下舆情疏导不当,则有可能扩散到网络空间并得以迅速传播,逐渐失控。

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互动设置议题,配合“意见领袖”经常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与讨论,培养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情讨论习惯。

4 舆情应急机制设计

当校园网络舆情产生时,强制性的介入式管理效果不佳且被动。在日常舆情管理工作中,应设立应急机制并让其在舆情危机到来之前运转起来。面对舆情,首先应完善“校园发言人”制度,根据舆情发展情态选择权威人士或者学生“意见领袖”开展指导性舆情解读,以第一时间减缓舆情趋势恶化。对于突发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应及时收集信息并做好发布工作。始终坚持及时性原则,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第一时间發布已被证实的信息。把好内容关,确定引导口径,由“校园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和进行信息交流。如上述步骤完成之后,舆情事件依旧呈发展趋势,可邀请第三方加入,如权威学者、社会舆论领袖或公益组织发表意见,增强说服力,协助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8):187-191.

[3] 高承实,陈越,荣星,等.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情报杂志,2011,30(11):52-56.

作者:袁小轶

第三篇: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借助网络传播工具表达自身意见、观点和诉求所形成的新媒介舆论场,它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场,也不同于现实社会交往中的口头舆论场,有着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融合,在社会舆论格局中日渐形成主导地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研判,是正确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前提。

传播爆炸性

网络舆情传播是指相关舆论信息在网络空间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由冷到热的过程,也就是随时间轴线的网上舆情信息动态变化过程。与传统媒体的舆情传播线性路径和圈层式受众覆盖不同,网络舆情传播呈现的是非线性的散播路径和交叉、重复、叠加式传播覆盖,具有传播爆炸性的特点。就好像是在网络空间上存在的一个个舆情信息地雷或炸弹,在一定条件下触发后,其信息传播能量可以瞬间得到释放,相关信息及其评论在网络空间上快速生成,并产生巨大的传播影响。

在网络舆情传播爆炸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民参与性的信息和意见传播活动,使其发生连续性爆炸效应,使相关舆论持续升温,不断增强其舆情传播的影响力。网络舆情传播爆炸性的特点通常缺乏一定的舆情征兆,使人们对其预警和干预都比传统媒体更加困难,往往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舆论压力和舆情困境。

主体隐蔽性

在网络舆情传播中,与传统媒体具有明确的传播主体不同,网上传播主体是模糊的,既可以明确,也可能不明确,主体隐蔽性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作用因子。匿名传播作为网络传播技术平台提供的一种机制,得到广大网民的高度支持,因为其可以摆脱现实社会关系下的压力,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自由的释放。不过这种自由释放也使得个体的网络言论和传播行为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脱离,在各种不良动机支配下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和消极影响。

可以说,网络匿名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既可以使社会个体得到一种自由表达和压力释放的途径;另一方面,这种不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网络传播方式,也为持有各种不良诉求的人提供了传播工具,为人为制造网络舆情提供了条件,比如2009年7月间出现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12字的帖子迅速在网络莫名蹿红,短短两天的回复数达到300612,点击数达到7607617。这起“贾君鹏事件”就是由网络推手团队制造出的网络舆情。可见,传播主体的隐蔽性不仅给网络舆情本身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因子,使其发展趋向具有多变性、极端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人们对于网络舆情的研判也常常处于不确定状态,难以分辨哪些是网民客观性的诉求反映,哪些是网络推手策划的少数利益群体的诉求。

信源模糊性

网络传播中的信源较之传统媒体常常是模糊的,大体上有三种情形:一是只有信息内容而没有信息来源:二是道听途说,不给出明确的信息来源:三是虚拟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信息来源。正是由于网络信源的模糊性,才使得人们对于网络空间传播的信息内容持较低的信任度。但是,如果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不能够得到权威信源的及时印证或澄清,或是被封堵或删除手段所控制,人们反而会转向半信半疑,在一些社会心理的作用下甚至持宁信其有的态度,并引起网络舆论的热议。

在目前的网络传播机制下,信源模糊的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仍会长期存在下去。要解决其造成的传播影响,只能通过权威信源的网络发布与回应加以解决。随着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信源模糊也成为一些传统媒体制造看点、吸引受众眼球的手段,用“据说”、“据传”等模糊信源制作的新闻屡见不鲜,这种损害媒体公信力的做法已成为媒体报道的新公害。

网民动员性

网络舆论之所以被迅速放大,除了网络传播平台自身的技术特性外,与网民的意见参与密切关联。从舆论发生的机理上分析,只有人们在关注某一主题信息内容的同时,对该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形成公众观点群或意见场,才能称之为公共舆论。

网络舆情传播既可以将舆情信息内容本身及其被关注的程度(浏览量)一同传播开来,又能够将网民意见、评论及其意见量(发帖或跟帖量)加以传播:同时,每一个浏览者或发帖人都能够在网上即时看到自己的关注和意见参与情况所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也就是自身行为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由于这种因自身行为而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个体带来了一种满足感或成就感,会使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网络舆情的传播中来,见证自身对公共舆论的作用。因此,网络舆情传播具有网民动员性的特点。加之。网络舆情所蕴涵的利益诉求还会直接产生一些社会群体的共鸣,更加推动了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共意见的形成,加入到网络舆论的关注和评论队伍中来。网民动员性在舆情发展中具有类似“滚雪球”效应,一方面参与的人越多。雪球就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另一方面雪球越大,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予以关注,并参与进来。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必须充分重视网民动员性的特点,对舆情发展趋势作出估计。

意见指向性

由网络舆情传播所推动的公共意见除了在选题和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外,还具有较强的意见指向性,即网络舆情中所呈现的网民最热烈的关注和意见往往有着类似的主题和趋同的方向。网络舆情的意见指向主要体现在网络新闻跟帖、社区论坛跟帖以及博客留言中,并且以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居多,甚至出现污辱、漫骂、人身攻击等极端言论,而网民这种极端化的情绪往往左右网络意见方向。在网络意见生成的过程中,网上意见领袖的作用十分明显,他们评论或发帖的意见方向能够对整个网络舆情的意见指向产生影响。了解、掌握网络舆情意见指向性特点,可以对网络舆情的走势进行科学预判,并针对其存在的民粹心理倾向、情绪极端宣泄、意见领袖引导等影响核心要素加以干预,促进网络舆论朝向平衡化、理性化、主流化方向发展,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影响显著性

随着网络媒体受众的普及,其自身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也在不断深化,在两者互动共赢作用的推动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舆情传播过程中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网络舆论影响力不断得到显现和提升。此外,网络舆情还可以制造出“民意”效应,即通过体现和传播网民的关注度和意见参与的动态情况,呈现对相关问题的舆情热度,反映出一定的民意诉求。而这种民意诉求本身又可以作为舆论内容被传播和放大,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的影响。

对于网络舆情影响的评估要持审慎的态度,网络作为一个与现实相对的虚拟空间,其民意表达客观上也存在着虚拟性,即一方面部分网民形成的网络社群可以借助网络传播平台,不断放大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意见,排斥和挤压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及其传播影响;另一方面,舆论传播的沉默螺旋效应也在网络舆情中充分显现,在部分人的意见借助网络力量无限放大的同时,不愿意或不屑于参与讨论的读者和受众。则自然而然地被排斥在网络民意之外。因此,在认识网络舆情传播影响显著性特点的基础上,要学会构建和完善网络舆论的平衡机制,引导和促进网络舆情客观地反映公众意见和诉求,使之与现实社会舆论相统一。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才能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加以把握,进而科学地建立舆情研判体系与机制,准确分析网络舆情的发生过程和发展趋势。

(作者为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员)

作者:曹劲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尝试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ppt课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