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三摸底测试题

2023-03-27

第一篇:四川省高三摸底测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果脯(pǔ)

禀赋(bǐng)

追溯(sú)

削足适腹(xuē) B.熨帖(yù)

占卜(zhàn)

挟持(xié)

一蹴而就(cù) C.悲怆(chuàng)

媲美(pì)

关卡(qiǎ)

远见卓识(zhuó) D.作弄(nòng)

洞穴(xué)

悖谬(miù)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宣泄妨害

邻界点

肆无忌惮 B.披靡弊端

和事佬

寥若辰星 C.扫瞄坐镇

挑大粱

溢美之辞 D.帐篷瑕疵

暴发户

积重难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博彩结果,一次着装选择,都让莫言纠结,莫言的新作《盛典——诺奖之行》不止一次谈及领奖过程中的纠结之事。

B.记者就“照相馆将校长的照片PS在毕业照片上”一事采访某学校,学校却推托责任,让记者去找照相馆。

C.人们司空见惯了教室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所以对神舟十号航天员在浩瀚太空中的首次授课都感到特别新奇。

D.变质的大米使用漂白剂增白,火锅底料加入“苏丹红”调色……这些耸人听闻的事实,不禁让人们越来越担心食品安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政府认为进行财产申报的目的是旨在减少腐败和防止政府官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利,因而官员财产申报在中国受到了广泛关注。

B.发改委日前宣布,在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同时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C.青年作家韩寒在4月21日发布博文《地震思考录》,他建议,在救援最重要的72小时内,名人、明星和志愿者暂时不要前往。

D.冯小刚在电影行业颇有影响,从几年前的《非诚勿扰》到而今的《一九四二》,票房令业内人士羡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人造太阳”计划

徐翘楚

目前,国际间进行研究合作,共同建设的“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它承载的是人类未来新能源的希望。1985年,处在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核大国提出了一个宏大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2010年11月,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它拥有世界最强大和最复杂的激光器,192束激光系统使燃料球中心最高温度达到华氏600万度,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

我们所说的“人造太阳”就是把美国研制的192条激光束集中在一个像花生米大小的装有重氢燃料的目标上,然后把这些燃料加热到一亿摄氏度,让重氢核发生剧变反应,这个聚变不是核裂变,它释放的能量比核裂变更大,而且不会产生核裂变所出现的长期和高水平的核辐射。与裂变燃料轴不同,聚变燃料重氢大量存在于海水中,地球上大约有10万亿吨重氢,而且它们很容易获取。

核聚变就是两个原子核相聚、碰撞,结合成一个新的原子核的过程。然而,与能够在室温下进行的裂变不同,聚变发生需要巨大能量。这是因为两个带正电的氢原子核靠近的时候,同性相斥,相互间的斥力将阻碍聚变的发生。要克服这种阻碍,在地球上只能依靠上亿度的高温。因此要让核聚变发生,需要大量能量来“点火”。同时,要实现可控制的核聚变,还必须约束这些“乱跑”的等离子体,但几千万上亿摄氏度高温的聚变物质用什么容器来装呢?40年代末,苏联科学家提出了“磁约束”概念,即通过强大的磁场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绕型磁力线,让极高温等离子状态的聚变物质沿磁力线运行。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了“环形磁约束容器”装置——托卡马克。

能源危机已成不争的事实,据估算,石油只够44年之需,而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63年……于是,人们将希望寄托在可控热核聚变上。上世纪50年代起,人类开始研究核聚变,于是产生了氢弹。而控制核聚变,让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得到约束,温柔平行地长期释放,从而实现核聚变发电,更成为人类的梦想。这一过程与太阳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核电站,它是靠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而受控制核聚变的研究缓慢,至今还没有实现可利用的能量输出。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这个由欧盟、中国和美国等七方参与的计划,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目前,它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预期持续30年。中国2003年加入该计划。1993年,中国建成自己的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而我国新一代的“人造太阳”——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仅用8年时间便完成设计、建设和试运行。2006年实现第一轮放电。实验中虽然还没有达到能量增益,但最高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摄氏度,并获得可重复的大于3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它明确地显示出中国在核聚变研究上的能力。

(有删改)

5.下列对“人造太阳”这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造太阳”就是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它将192条激光束集中在一个重氢燃料目标上,通过加热,从而让它发生聚变反应。

B.“人造太阳”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它是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承载着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

C.“人造太阳”就是通过高温,让重氢燃料发生可控核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能量的人工实验装置。

D.“人造太阳”就是模仿太阳活动的一种热核聚变,一个核心温度可达5000万摄氏度的全超导非圆截面的托卡马克装置。

6.对实施“人造太阳”计划的原因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人造太阳”计划是国际合作项目,它有助于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能避免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冷战。

B.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巨大,它的燃料资源在地球上大量存在于海水中,不仅丰富,且容易获取。

C.常规能源石油、天然气等日渐枯竭,它们的可开采时间非常有取,人类面临能源危机。

D.“人造太阳”不会象核裂变那样产生长期和高水平的核辐射,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人们对污染的顾虑,总体环境成本较小。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国际热核实验堆由七方参与,规模巨大,对它的研究将持续三十年,届时一定会取得巨大成果,让核聚变电站成为现实。 B.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是当今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它让整个燃料球温度达到了相当于恒星中心的温度。

C.要让核聚变发生,需要巨大能量,因此从实用角度说,“人造太阳”产生的能量大于输入的能量是我们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D.原子核带正电,同性相斥,核聚变很难发生,为此人们用拥有强磁场的托卡马克作容器,用它来约束原子核并使之靠近,从而促使核聚变。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夫然,故上下相顺,而庶事理焉。

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陪臣执命。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衡,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戮将专师,以赴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腕而游谈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矣。

及至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是故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而吴濞、淮南皆招宾客以千数。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师,布衣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骛于闾阎,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众庶荣其名迹,觊而慕之。虽其陷于刑辟,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故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非明王在上,视之以好恶,齐之以礼法,民曷由知禁而反正乎!

古之正法:五伯,三王之罪人也;而六国,五伯之罪人也。夫四豪者,又六国之罪人也。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绝异之姿。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

自魏其、武安、淮南之后,天子切齿,卫、霍改节。然郡国豪桀处处各有,京师亲戚冠盖相望,亦古今常道,莫足言者。唯成帝时,外家王氏宾客为盛,而楼护为帅。

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由是辞其父,学经传,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

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结士大夫,无所不倾,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为人短小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母死,送葬者致车二三千两,闾里歌之曰:“五侯治丧楼君卿。”

(选自《汉书列传第六十二•游侠传》,有删节)

8.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

修:整治 B.以周穷交魏齐之厄

周:救济 C.虽其陷于刑辟

辟:处罚

D.谦退不伐,亦皆有绝异之姿 伐:讨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4分) 译文:

(2)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4分) 译文:

11.简要概括文中“游侠”的特点。(4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语段断句。(5分)

赞曰李将军恂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沁园春•梦孚若① 刘克庄②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③呈罢,西极龙媒④。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1)从全词来看,“慷慨生哀”的“哀”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5分) 答:

14.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6小题)(6分) (1)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2)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5)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6)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辞花阴》)

(7)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音乐

赵丽宏 ①深夜。无月,无风。带木栅栏的小窗外,合欢树高大的树冠犹如张开着巨臂的人影,纹丝不动,贴在墨一般深蓝的天幕上。一颗暗淡的星星孤独地挂在树梢,像凝固在黑色人影上的一粒冰珠,冷峻而肃穆。

②静。静得使人想到死亡。思绪的河流也因之枯涸,没有涟漪,没有飞溅的水花,没有鱼儿轻盈的穿梭……只有自己沉闷的呼吸,沉闷得像岩石,像龟裂的土地,像无法推动的铁门。难熬的寂静。

③这时,突然有一种极轻微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仿佛有一个小提琴手将弓轻轻地落到E弦上,又轻轻地拉了一下。这过程是那么短促,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其中的韵律,声音已经在夜空里消失。世界复又静寂。在我的小草屋里,这响动却留下了回声,一遍又一遍,委婉沉着地回荡着,回荡成一段优美的旋律,优美中蕴涵着淡淡的忧伤,也流淌着梦幻一般的欣喜。眼前恍惚有形象出现——一个黑衣少女,伫立在月光下拉一把金黄色的小提琴,曲子是即兴的,纤手操持着轻巧的弓,在四根银弦上自由自在地跳跃滑行,音符奇妙地从弓弦下飘起来,变成一阵晶莹的旋风,先是绕着少女打转,少女黑色的长裙在旋风中翩然起舞,旋风缓缓移动,所达之处,一片星光闪烁。

④渐渐地,我也在这旋风的笼罩之中了。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辉煌的音乐厅,无数熟悉的旋律在我耳畔光芒四射地响起来。钢琴沉静地弹着巴赫,长笛优雅地吹着莫扎特,交响乐队大气磅礴地合奏着贝多芬……也有洞箫和琵琶,娓娓叙说着古老的中国故事……

⑤终于,一切都消失了,万籁俱寂,只剩下我坐在木窗下发呆。窗外,合欢树的黑影被镀上一层亮晶晶的银边。月亮已经悄悄升起…… ⑥以上的经验,距今已有二十多年,那时我孤身一人住在荒僻乡野的一间小草屋里,度过了无数寂静的长夜。静夜中突然出现的那种声音,其实是附近的人家在开门,破旧的木门被拉动时,门臼常常发出尖厉的摩擦声,从远处听起来,这尖厉的声音便显得悠扬而奇妙,使我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门臼的转动和美妙的音乐,两者毫不相干,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似乎很荒唐,然而却又是那么自然。 ⑦我曾经请一位作曲家对音乐下一个定义,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什么是真正的音乐?音乐是人类的爱和智慧的升华,是人类对理想的憧憬和呼唤。”他的回答使我沉思了很久。这回答当然不错,可是用这样的定义来解释其他艺术,譬如绘画和舞蹈,似乎也未尝不可。但音乐毕竟不同于其他艺术。音乐把人类复杂微妙的感情和曲折丰富的经验化成了无形的音符,在冥冥之中回响,它们抚摸、叩动、撞击甚至撕扯着你的灵魂,使浮躁的心灵恢复宁静,使干涸的心田变得湿润,也可以让平静的心灵掀起奇妙的波澜。音乐对听者毫无要求,它们只是在空间鸣响,而你却可以使这鸣响变成翅膀,安插到你自己的心头,然后展翅翱翔,飞向你所向往的境界……音乐是自由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有什么记忆能比对音乐的记忆更为深刻,更为顽强,更为恒久呢?

⑧我想起了最近欣赏的一场交响音乐会。指挥这场音乐会的是一位个子矮小,性格文静的中年人,当他站到庞大的乐队前面,不慌不忙地举起指挥棒时,就像一个骄傲而威严的大将军面对着他的千军万马……

⑨乐队演奏的是瓦格纳的歌剧《唐豪赛》序曲。小小指挥棒挑出了惊天动地的声音。然而我的眼前既未走来朝圣的信徒,也没有舞出妩媚妖娆的仙姑,那位在盛宴上放歌豪饮的英雄更是无影无踪。我似乎又走到了二十年前我常常走的一道高耸的江堤上。灰色的浓云低低地压在我的头顶,眼前是浩瀚无际的长江入海口,浑黄的江水在云天下起伏翻滚,发出低沉的咆哮,巨大的浪头互相推挤着,成群结队向我扑来。巨浪一个接一个轰然打到堤壁上,又被撞成水花和白雾,飘扬到空中,飞溅到我的身上。我的整个身心逐渐湿润了,清凉了,郁积在心底的忧愁和烦闷在轰鸣的涛声中化成了轻烟,化成了白色的鸥鸟,振抖着翅膀翔舞在水天之间。浓重的铅云开裂了,露出了隙缝,一道阳光从隙缝中射进来,射在起伏的水面,流泪又把阳光反映到空中。我是在一片光明的包围之中了……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回忆和音乐有关的经历,思考音乐独特的价值,描写、抒情和议论结合,想象与联想并用,诗意地渲染出音乐的魅力。

B.住在荒僻乡野的作者听见了附近人家的开门声,误以为是小提琴的声响,进而产生一系列关于音乐的美好幻想,这也算是美丽的错误。

C.第③段“音符奇妙地从弓弦下飘起来,变成一阵晶莹的旋风”,运用通感手法化无形为有形,表现了音乐的灵动和飘逸之美。

D.听歌剧《唐豪赛》序曲时,作者产生了和音乐本身毫不相关的联想,由此可见音乐表达的感情具有复杂性,生活经验不同,感受就不同。 E.文章从二十年前的感受写起,最后又联想起二十年前漫步的江堤,前后呼应,由虚到实,表现出音乐给人的强烈而深刻的震撼。

16.文章开头两段有关深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结合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从文中看,作者认为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是什么?(3分) 答:

(2)文中第⑤段写到:“窗外,合欢树的黑影被镀上一层亮晶晶的银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会写到瓦格纳的歌剧《唐豪赛》序曲?请结合文章,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5分)

答:

六、(1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则新闻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语言通顺。(5分) 新华网山东频道4月11日电

“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出《论语》其中30条的游客,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市11日出台新举措,今年5月1日至7日期间,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景区将试行游客背《论语》免费游活动。

据介绍,今年“五一”期间,游客从每天早晨8:30至下午16:30,可随到即时参加活动,争取“三孔”景区的“免费通行证”,其中,“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情感丰富,内容准确”是对每个游客的要求。为增强活动的互动性,现场还将聘请多名儒学专家进行见证与点评,与游客进行文化交流互动。5月1日上午8:30,曲阜市将在孔庙万仞宫墙前举行“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启动仪式。

答:

20.“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2013年6月在成都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未来”。选择在成都举办的理由如下:第一,成都是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从西部大开发到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非凡表现,蓬勃发展的成都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第二,成都是创新之城,作为中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第三,成都是独特的文化体验之城,在“发展最快,生活最慢”的态度中保持着平衡,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对联的形式为本次论坛写一条宣传语(可不讲求平仄)。(5分)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馆闲坐。一位先生走进咖啡店,点了两咖啡,然后指一指店内的一面墙,对侍者说:“一杯贴墙上。”侍者恭敬地为他上一杯咖啡。客人结了两杯咖啡的账走后,侍者在墙上贴了一张写着“一杯咖啡”的纸条。墙上有很多这样的纸条,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这让我们感到惊奇和不解。

后来有天我们又在这个咖啡店里享受咖啡时,一位拾荒者从容地走进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侍者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为他上了一杯咖啡,拾荒者用完后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只见侍者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条,扔进了纸篓。至此,我们才明白了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二篇: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高二下学期期末)摸底测试政治试题 2013高考)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考试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回答1~2题。

1.“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命名目标飞得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铧人的共鸣。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待质

③中华儿女对中化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举行太空授课,这激发了众多中小学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引发了他们的航天梦。最近,许多学生来到北京加园博会航天体验馆内,亲自体验火箭组装、发射过程,体验航天员的生活,在体验中探索宇宙的奥妙。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影响

③文化影响个人的成长,促进人全面发展

④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谰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4.相对于印刷媒体的单向被动传播,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交流更便捷、更充分。互相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话题的N种观点、N种链接、N种选择。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表明

A.网络技术加速了新旧传媒的更替 B.文化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进步

C.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播方式变革 D.大众传媒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第 1 页 共 10 页 5. 右图《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 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艺术大师的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开拓进取的中化民族精神

C.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D.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艺术历久弥新

6.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实现“达到GDP的4%”的目标。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重视教育的投入,是因为

①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③当代综合国力竟争越来越以教育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④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0年,它所评选出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们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一评选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发挥思想道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作用

②营造了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根除落后腐朽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侵蚀

④发挥了选 进人物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 近日,四川省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如果让你就此写一篇新闻报道,最恰当的标题是

A.繁荣文化产业,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B.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C.加强文化传播,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D.传承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过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第 2 页 共 10 页

11.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

A.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D.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12. 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下列观点在世界观上与此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D.“人是万物的尺度”

13.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这一突如其来的“天外来石”究竞是何方神圣,和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多次陨石事件一样,目前仍是个谜。这表明

①宇宙的浩渺无际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它

②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

③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总是有限的

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只需在电脑上设计出一个3D模型,然后轻轻按下“打印”健,机器就会使用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粉末材料。“打印”出设计好的产品,这就是3D打印技术。回答14~16题。 14. 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其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得以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3D打印产业初步形成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不断运动和变化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成功实践要以长远规划为根本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5. 目前3D打印机已被用于各个行业的样品制造,特别是在航天、医疗、建筑、运动、娱乐、汽车和个性化定制等行业,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制造业的历史。由此可见

A.人们通过改变事物的形式创新事物发展规律

B.科技能将幻想的东西直接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的思维建立起来的

D.科技创新与进步能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

16.3D打印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3D打印是材质一层层堆积成形,每一层都有厚度,这使得它的精度难以企及传统的减材制造方法。上述认识体现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接的

D.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第 3 页 共 10 页

17.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①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等的联系构成其变化和发展

④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8.老子基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观,提出均贫富的思想,并对当时社会“损不足奉有余”的“人之道”予以谴责。他告诫统治者“物或损之而益”,若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而有益于统治地位的巩固。上述观点

①否认“人之道”与“天之道”的斗争性,倡导“人之道”效法“天之道”

②承认“人之道”与“天之道”的同一性,希望统治者遵行天道来治理国家

③提出“物或损之而益”,这一思想,承认“损”与“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④反对统治者“损不足奉有余”,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体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下列对漫画的哲学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①认识角度不同,人们对事物价值评价和选择也会不同 ②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来决定的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对人们实践活动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战略,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我们党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的。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用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目前,科学家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主要是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这表明

A.超越现实的科学构想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B.符合客观规律的构想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C.实践科学构想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D.科学实验推动人类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提高

第 4 页 共 10 页

22.右边漫画反映的哲理主要是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②矛盾双方的相互融合和趋同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④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苏格拉底有个著名的三段式推理:“凡是人都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下列说法与此三段式推理所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有

①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③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②数列2 (n—1)与10的关系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4.当前,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做到改革不停顿。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设问的具体要求作答,共52分) 25.(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6日至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未来‛。成都是继新加坡、巴黎、华盛顿、上海等城市之后,全球第12个举办这一‚财富‛会议的城市。财富全球论坛聚焦全球经济最热门的话题,汇集各国领袖、企业巨头和学界权威。展示高端人士对问题分析和提供答案的能力,被称为是全球经济权威人士比赛前瞻和预测能力的奥林匹克大会,它不仅有财富智慧的碰撞,也为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主办国家和地区的国妹形象提供了契机。成都作为‚文化之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理应抓住这一机遇,让世界了解成都,让成都融入世界,有力推动成都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成都应如何抓住财富全球论坛的契机以实现新的发展。

26.(14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第 5 页 共 10 页

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人这样评价:科学发展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材料二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1)结合材料一,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6分)

27.(30分)“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回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消费‛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刻不容缓。为此,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近来,民间也掀起了一场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0分)

材料二 总书记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从《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分)

材料三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12分)

第 6 页 共 10 页

第 7 页 共 10 页

第 8 页 共 10 页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第三篇:高三摸底调研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套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充分体现高考命题来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的特点,重视生物基础知识、科学实验方法、获取新知识、对示意图、表格、曲线图等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指导思想,知识覆盖必修和选修但突出了主干知识(细胞、实验、遗传、稳态、光合与调节、光合与生态),能较好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提醒考生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还能通过对各主干知识的置于新情景中,呈现形式对学生理解主干知识的本质有启发作用,能较好的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另外本套试卷选择题中每题第一句都简洁精要的点明考查核心,考生能快速准确审题、调动相关知识解答、节省答题时间,非选择题部分题干信息描述准确,但实验题答案叙述量稍大。最后试题贯穿能力考查,能很好地区分学生。

二、典例分析:

1、第3题(6分)“动物激素调节”为载体,考查内容涉及激素的作用机理、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抗利尿激素与水盐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四个要点知识,其中学生对选项A存在较大误解,充分说明记得教材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更进一步的联系。对于现阶段的高三一轮复习很有指导意义。

1、3题(6分)“动物激素调节”为载体,考查内容涉及激素的作用机理、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抗利尿激素与水盐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四个要点知识,其中学生对选项A存在较大误解,充分说明记得教材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更进一步的联系。对于现阶段的高三一轮复习很有指导意义。

2、第 6题(6分)以“遗传和进化”为主题,将遗传的分子基础和进化作为考察点,但并没有将二者作联系综合,使本题难度减小,但仍然有绝大部分同学在此题丢分,说明关于必修二进行一种快速通过的方式并不可取。

3、第31题(12分)遗传规律考察置于一个新的情景中,但与2011全国卷遗传题有类似之处,对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分辨有难度,从设置的第一个问题来看又降低了分辨难度,但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括号内的提示信息,导致后面的问题全错。此题对如何复习才能对遗传规律的灵活掌握和熟练运用提醒我们远远做得不够。

4、 39题(15分)以必修一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原理为背景,通过资料分析的形式考察选修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对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识图获取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微生物实验知识的实际运用是本题的亮点,这也与2012届新课标卷选修一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资料分析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教学启发:新课标卷生物部分连续围绕主干知识考查,难度适中但情景新颖。另外对课本学生实验变量处理和理解应加强学生审题,对模型建构要引起重视。总之,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教材读薄”!

第四篇: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1至8页,第Ⅱ卷(表达题)9至10页,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雀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 “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似乎反对“逍遥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的猜想。 B. 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要破除依待,理解逍遥,郭象认为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来说。 C. 我们只要同于成心的知见,落入了大小、长短、天寿、高下等对待关系之中,就永远无法达成逍遥。 D. 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是因为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郭象认为,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而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碍小鸟羡慕。

B. 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那么对他在《逍遥游》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

C.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和是非分别。 D. 真正的圣人,既“人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所以,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竞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

在一个风雨交加酌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另q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2-下,竞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捉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恩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摘编自吴光《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相关链接: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 B. 王阳明力戴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 C. 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自我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D. 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王阳明年少时便立下圣贤之志,不愿走人仕途,成年后却历经三次科举而投身官场,奔走四方,颇立功业。 B. 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 C. 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 D. 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 E. 本文直接引用《论语》《大学》的话语,是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丰富了传主形象。 6. 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语的秋天 符浩勇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厘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佧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茵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竞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末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帮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B. 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C. 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负疚和惭愧。‘ 8. 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 9. “村长’’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靳德进,其先潞州人,后徒大名。祖璇,业儒。父祥,师事陵川郝温,兼善星历。金末兵乱,与母相失,母悲泣而盲,祥访得之,舐其目,百日复明,人称其孝。国初,刘敏行省于燕,辟祥置幕下,佩以金符。时藩帅得擅生杀,无辜者多赖祥以免。赠集贤大学士,谥安靖。

德进为人材辨,幼读书,能通大义,父殁,益自刻励,尤精于星历之学。世祖命太保秉忠选太史官属,德进以选授天文、星历、卜筮三科管勾,凡交蚀躔次、六气侵诊,所言休咎辄应。时因天象以进规谏,多所裨益。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从征叛王乃颜,揆度日时,率中机会。诸将欲剿绝其党,德进独陈天道好生,请缓师以待其降。俄奏言:“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帝从之,遂著为令。

成宗以皇孙抚军北边,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亦间言事得失,多所裨益。成宗即位,历陈世祖进贤纳谏、咨询治乱之原,帝嘉纳之。授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赐金带宴服。都城以获苫廪,或请以瓦易之,帝以问德进,对曰:“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责,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敕中书自今凡集议政事,必使德进预焉。所建明多见于施行。寻以病丐闲。

仁宗时在东宫,特令中书加官以留之。会车驾自上京还,召见白海行宫,授资穗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仁宗即位,命领太史院事,力辞不允。以疾卒于位。赠推诚赞治功臣、荣禄大夫、大司徒、柱国、魏国公,谥文穆。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方技》)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祖璇,业儒业:以……为业 B. 所言休咎辄应咎:凶,不吉利 C. 德进预在行预:预先 D. 寻以病丐闲丐:请求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省,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元代最高中央行政机关为中书省,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也称“行省”。

B. 辟,官府征召。征辟制源自汉代,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即是此意。

C. 东官.因方位得名,一般指太子所居之官,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太子。《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东官”就是指代太子。

D. 谥,谥号,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德行,加给他们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靳德进之父靳祥为官正直,他利用手中的生杀之权,保全了不少元罪百姓的性命e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 (2)对日:“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贵,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宿芥塘佛祠① 【宋】贺铸

青青辫国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扬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o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注】①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②舞:大麦。③底许:几许,多少。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辫麦欲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以“东风晚更狂”写风势变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 B. “微径断桥寻古寺”,以“微径”“断桥”衬托出寺庙僻静冷落略带荒凉的特点,极具画面感。 C. “短篱高树隔横塘”,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环境,暗示了探幽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 D. 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末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题字。 E. 全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序,意在表现行人投宿古寺途中由“倦,,到“忘”的心理变化过程。 15. 犀联说“底许暂忘行役倦”,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暂忘”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里用“ , ”写水流的湍急咆哮,以突出蜀道之险。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借代修辞展现曹军失败的句子是“

”。 (3)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表现了刘裕往昔居处的变迁。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本赛季西甲末轮赛事中,皇家马德里客场取胜马拉加,C罗带领球队勇夺第33个联赛冠军,真是大快人心。 ②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书见解透彻,入木三分,深受读者好评,获得了201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③七月流火,天气炎热,逃离都市,走进深山,看夏山苍翠,听泉水涓涓,感受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清凉。 ④因受电商的强大冲击,实体百货业利润持续下滑,日薄西山,整个行业亟需整合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⑤电视剧<老有所依》直面“养老困局”,用感人故手了养老问题的不同侧面,被观众评为哀而不伤的作品。 A. ①④ B. ④⑤ C. ②③ D. ②⑤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从最长的成都市出城高架桥——神仙树立交群正式开通以来,成都市区再添一条出城主干道,从二环路高架就可以直接出城到达剑南大道。 B.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了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近日首飞成功,这展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的新成就,展现了中国军工制造的实力。

C. 优秀的外交家,不会盲目强硬,而应该知道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哪里,他们要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对某些问题做出合适的妥协。

D. 政府在管理共享单车时,既要对市民加强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也要将用户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清晰地点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①,我们通常都误会了它的重点。以为读书的重点在于“万卷”,认为②读得多,自然写得好。③,读书的重点不是“万卷’’,而是在于“破”。“破”④让你非得读很多遍,读到韦编三绝,⑤要读破书中的精义。所以想要下笔如有神,不光是看你读过几遍,又或是读过几卷这种数量上的积累,它⑥讲究的是一个效率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然而 只有 / 就是 只要 也 B 但是 只要 其实 不是 而是 更 C / 如果 所以 不仅 而且 还 D 因为 一旦 诚然 既 也 /

20.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材建筑非常费时,特别是①

,比如,科隆大教堂的修建跨越了六个世纪,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也修建了一百多年。与石材建筑相比,木材建筑易坏易朽,整体寿命不长。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②

,石材质地坚硬,体现理性的追求和阳刚之美;中国人多选择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木质自然柔韧,③

21. 下面是某地全民阅读活动的标志,请写出除汉字以外的主要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这一措施引发了热议。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1至8页,第Ⅱ卷(表达题)9至10页,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雀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 “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似乎反对“逍遥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的猜想。 B. 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要破除依待,理解逍遥,郭象认为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来说。 C. 我们只要同于成心的知见,落入了大小、长短、天寿、高下等对待关系之中,就永远无法达成逍遥。 D. 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是因为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郭象认为,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而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碍小鸟羡慕。

B. 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那么对他在《逍遥游》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

C.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和是非分别。

D. 真正的圣人,既“人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所以,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逍遥’不属于道德境界”和“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强加因果。

2. 试题分析:“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错,原文说身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3. 试题分析:“大鹏仍然值得小鸟羡慕”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竞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

在一个风雨交加酌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另q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2-下,竞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捉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恩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摘编自吴光《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相关链接: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 B. 王阳明力戴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 C. 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自我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D. 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王阳明年少时便立下圣贤之志,不愿走人仕途,成年后却历经三次科举而投身官场,奔走四方,颇立功业。 B. 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 C. 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 D. 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 E. 本文直接引用《论语》《大学》的话语,是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丰富了传主形象。 6. 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 【答案】4. C 5. AE

6. ①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②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教化;③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解析】

4. 试题分析:原文“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见“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错误。

5. 试题分析:A项,原文“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可知“不愿走人仕途”错误;E项,“发展过程”无中生有。 6. 试题分析:注意梳理文章的内容从“学术方面”“为政方面”“军事方面”进行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语的秋天 符浩勇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厘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佧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茵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竞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末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帮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B. 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C. 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负疚和惭愧。‘

8. 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 9. “村长’’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时的积极热心;②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时的悲哀;③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时的迷茫、屈辱和压抑;④离开村庄时,为村民的憨厚朴实而感动。

9. ①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解析】 7. 试题分析:B项,“铺垫”分析错误;C项,“自私冷酷、贪得无厌”,分析不妥当;D项,“更……负疚和惭愧”理解错误。

8.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此题积极热心——悲哀——迷茫、屈辱和压抑——感动。

9. 试题分析:从情节的角度分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分析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从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点睛: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从情节、主旨和与主要人物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靳德进,其先潞州人,后徒大名。祖璇,业儒。父祥,师事陵川郝温,兼善星历。金末兵乱,与母相失,母悲泣而盲,祥访得之,舐其目,百日复明,人称其孝。国初,刘敏行省于燕,辟祥置幕下,佩以金符。时藩帅得擅生杀,无辜者多赖祥以免。赠集贤大学士,谥安靖。

德进为人材辨,幼读书,能通大义,父殁,益自刻励,尤精于星历之学。世祖命太保秉忠选太史官属,德进以选授天文、星历、卜筮三科管勾,凡交蚀躔次、六气侵诊,所言休咎辄应。时因天象以进规谏,多所裨益。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从征叛王乃颜,揆度日时,率中机会。诸将欲剿绝其党,德进独陈天道好生,请缓师以待其降。俄奏言:“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帝从之,遂著为令。

成宗以皇孙抚军北边,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亦间言事得失,多所裨益。成宗即位,历陈世祖进贤纳谏、咨询治乱之原,帝嘉纳之。授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赐金带宴服。都城以获苫廪,或请以瓦易之,帝以问德进,对曰:“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责,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敕中书自今凡集议政事,必使德进预焉。所建明多见于施行。寻以病丐闲。 仁宗时在东宫,特令中书加官以留之。会车驾自上京还,召见白海行宫,授资穗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仁宗即位,命领太史院事,力辞不允。以疾卒于位。赠推诚赞治功臣、荣禄大夫、大司徒、柱国、魏国公,谥文穆。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方技》)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祖璇,业儒业:以……为业 B. 所言休咎辄应咎:凶,不吉利 C. 德进预在行预:预先 D. 寻以病丐闲丐:请求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省,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元代最高中央行政机关为中书省,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也称“行省”。

B. 辟,官府征召。征辟制源自汉代,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即是此意。

C. 东官.因方位得名,一般指太子所居之官,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太子。《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东官”就是指代太子。

D. 谥,谥号,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德行,加给他们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靳德进之父靳祥为官正直,他利用手中的生杀之权,保全了不少元罪百姓的性命e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 (2)对日:“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贵,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叛变的开端,是由于(人们)被妖言所迷惑,于是谋图不轨。应该招纳天下术士,设立阴阳教官,让他们来教导那些学习的人。

(2)(靳德进)回答道:“如果这件事迅速办起来,物资必然迅猛涨价,百姓的经济承受力会遇到大的困难,我愚笨,没有看出那是合适的。”(改建的)动议于是停息。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预:参与

11. 试题分析:“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错,溢号带有褒贬意义。 12. 试题分析:靳祥手中没有生杀之权。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A事件错误。

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括”“训”“学者”“骤”“踊贵”“寝”的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宿芥塘佛祠① 【宋】贺铸

青青辫国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扬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o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注】①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②舞:大麦。③底许:几许,多少。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辫麦欲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以“东风晚更狂”写风势变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 B. “微径断桥寻古寺”,以“微径”“断桥”衬托出寺庙僻静冷落略带荒凉的特点,极具画面感。 C. “短篱高树隔横塘”,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环境,暗示了探幽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 D. 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末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题字。 E. 全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序,意在表现行人投宿古寺途中由“倦,,到“忘”的心理变化过程。 15. 犀联说“底许暂忘行役倦”,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暂忘”的原因。

【答案】14. AE 15. (1)诗人每天以阅田为务,投宿古寺,暂离行役的劳倦。(2)寺处幽僻,杨花飘落,柏子燃香,自在清净。(3)见到故人题字,诗人感到慰藉。 【解析】

14. 试题分析:A项,“直接表达……担忧”错误。E项,不是“意在”表现“途中”的心理变化。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均为诗意理解错误。

15. 试题分析:注意根据诗句分析“暂离行役的劳倦”“寺处幽僻自在清净”“见故人题字,诗人感到慰藉”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里用“ , ”写水流的湍急咆哮,以突出蜀道之险。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借代修辞展现曹军失败的句子是“

”。 (3)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表现了刘裕往昔居处的变迁。 【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馗,冰崖转石万壑雷(2)墙槽灰飞烟灭(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本赛季西甲末轮赛事中,皇家马德里客场取胜马拉加,C罗带领球队勇夺第33个联赛冠军,真是大快人心。 ②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书见解透彻,入木三分,深受读者好评,获得了201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③七月流火,天气炎热,逃离都市,走进深山,看夏山苍翠,听泉水涓涓,感受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清凉。 ④因受电商的强大冲击,实体百货业利润持续下滑,日薄西山,整个行业亟需整合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⑤电视剧<老有所依》直面“养老困局”,用感人故手了养老问题的不同侧面,被观众评为哀而不伤的作品。 A. ①④ B. ④⑤ C. ②③ D. ②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对象错配。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七月流火: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望文生义。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对象错配。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从最长的成都市出城高架桥——神仙树立交群正式开通以来,成都市区再添一条出城主干道,从二环路高架就可以直接出城到达剑南大道。

B.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了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近日首飞成功,这展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的新成就,展现了中国军工制造的实力。

C. 优秀的外交家,不会盲目强硬,而应该知道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哪里,他们要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对某些问题做出合适的妥协。

D. 政府在管理共享单车时,既要对市民加强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也要将用户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成都市最长的”;B项,结构混乱,暗换主语,把“研制了”改为“研制的”;D项,成分残缺,“建立”后面没有中心词。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暗换主语。 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清晰地点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①,我们通常都误会了它的重点。以为读书的重点在于“万卷”,认为②读得多,自然写得好。③,读书的重点不是“万卷’’,而是在于“破”。“破”④让你非得读很多遍,读到韦编三绝,⑤要读破书中的精义。所以想要下笔如有神,不光是看你读过几遍,又或是读过几卷这种数量上的积累,它⑥讲究的是一个效率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然而 只有 / 就是 只要 也 B 但是 只要 其实 不是 而是 更 C / 如果 所以 不仅 而且 还 D 因为 一旦 诚然 既 也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前后是转折关系,由此排除D,②和后文构成条件关系,排除A,③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排除C。

20.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材建筑非常费时,特别是①

,比如,科隆大教堂的修建跨越了六个世纪,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也修建了一百多年。与石材建筑相比,木材建筑易坏易朽,整体寿命不长。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②

,石材质地坚硬,体现理性的追求和阳刚之美;中国人多选择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木质自然柔韧,③

。 【答案】示例:①大教堂建筑工期很长②西方人多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③富有感性的韵味和阴柔之美。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大教堂的修建跨越了六个世纪”,第②空注意后面的“石材质地坚硬”,第③空注意前文“体现理性的追求和阳刚之美”。

21. 下面是某地全民阅读活动的标志,请写出除汉字以外的主要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示例:标志主体为一本竖立着的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封底上分别画有窗户和阶梯的图案。其寓意是:书籍是一扇窗户,可以打开眼界;读书是阶梯,通向更远的未来。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打开的书”“窗户”和“阶梯”的图案。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这一措施引发了热议。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弹性处罚”外卖小哥难逃“法外情”嫌疑

冲锋衣、电动车,后座绑着泡沫箱,飞驰中的外卖小哥,悄然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下称《手册》)。手册与驾照式样相似,申领人通过专项考试后获得。持证后,如果送餐人员因交通违章,需要现场接受处理,警方考虑到“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可要求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

这个《手册》看似较为“人性化”,但细读就会发现,它好像就是为“特殊群体”快餐小哥们发放的“特殊驾照”,而说它是“特权驾照”都不为过。虽然其中也在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上看似与普通人无异,如闯红灯、越线、超速、逆行等,但在处罚的时间规定上就是在搞特殊化。例如,其他人违章必须延误行程接受处罚,而外卖小哥却可以在取得《手册》后延迟接受处罚,目的是为了照顾快餐小哥不耽误送餐。可是,照顾了外卖小哥,那对其他人公平吗?如此仅照顾外卖小哥,就可视为“法外情”。即便是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也解释不通,怎么看都是“法外开恩”。

如今,人们对外卖小哥频频违反交通规则怨声载道,逆行、闯红灯、随意变道、见缝就插、超速等成了小哥骑行的常态。市民见到骑行的外卖小哥基本上都是躲着走,因他们对交通规则总是置之不理。如果再给他们发放“特殊驾照”,那又与纵容违法何异?如此做法势必给外卖小哥违章驾驶带来更多底气,却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而无论是通过考试取得《手册》也好,7天内自行到电动自行车现场教育点参加接受教育也罢,看似都与其他人不同,这就是在享受特权

那么,谁给了外卖小哥的“法外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情外卖小哥,那么收废品小哥,或同样赶时间的快递小哥谁同情?快递小哥与外卖小哥的人数同样庞大,快递包裹的数量看似比送餐量更大。谁敢说吃饭重要,快递包裹就不重要?它们同样都是民生。在规则乃至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即便是外卖小哥可以免除“当场处罚”,允许他们自由支配时间,选择认为合适的时间再去受罚,但为何仅规定“外卖小哥”有这样的特权?因此,无论以何种借口,都无法排除为外卖小哥“网开一面”的嫌疑。

外卖小哥的辛苦几乎人尽皆知。他们一年四季在酷热、严寒、雨雪中不停地送外卖,如此才能赚来一点辛苦钱,对他们的辛勤付出人们理当报以同情。但“弹性受罚”不是解决问题之道,而是要从背后挖掘外卖小哥为什么要如此玩儿命地“多拉快跑”。最常见的借口就是“接单”后如不按时送达就将被投诉,小哥被老板扣钱。然而,就是再“饿”,也不能以破坏法律规则或以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代价,再想赚钱,也不能以破坏公平的方式获得特权。

其实,外卖延误后受损的不仅是外卖小哥,更是期背后的快餐老板。所以,让快餐老板想办法,才符合道理。表面上,“弹性受罚”是对外卖小哥的理解和宽容,实际上受益的是资方快餐老板。多跑几分订单的快递小哥确实是弱者,多挣一点钱也不容易,但这背后是快餐企业对外卖小哥收入的无情挤压,甚至是对小哥的无情盘剥所导致。同情外卖小哥,就该从根本上找原因,而不是以破坏社会公平为前提,再为外卖小哥制定一个特殊政策,为其发放“专属驾照”。

由此,若想让快餐小哥避免遭受经济利益损失,就要从源头上,即从快餐经营者那里着手,采取措施倒逼经营者充分尊重快餐小哥的权益。而不是以保护快餐小哥经济利益的名义,破坏规则,在法律上为其网开一面。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的作文,可以从交警的角度分析“温情”的一面,可以从“小哥”的角度分析“违规”的一面,可以整体分析“情”和“法”的关系。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从交警的角度分析“温情”的一面,从“小哥”的角度分析“违规”的一面,从整体分析“情”和“法”的关系。

第五篇: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生物部分试题分析

一、考点分布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察内容

备注

选择题

16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化、癌变(必修一)

26

物质跨膜运输(必修一)

36

动物激素调节(必修三)

46

免疫调节(必修三)

56

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必修二)

66

遗传与进化(必修二)

非选择题

29

8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必修一)

30

9酶的作用和特性(必修一)

311

2基因的分离定律(必修二)

32

10

群落、生态系统(必修三)

选修40

1

5动物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

二、总体分析: 试题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命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非选择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整套试题难易结合,有梯度,灵活性较强,范围基本上没超越教材,也基本不含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起到到摸底考试的作用

试卷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因分离定律、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群落的结构及生态系统等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其中必修一29分,必修二24分,必须三22分。

2.实验题较多,占分值较大,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

重视教材实验,关注实验探究,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设计实验的题目较多,分值较大。例如,非选择题5,非选择题

29、30、

31、32题,选修40题都是以实验为基础进行考察,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其中,非选择题30题重视教材实验,非选择题

29、32题以新情境呈现,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分析的能力。

三、本次学生考试情况预测

选择题得满分的同学不会太多,非选择题30题第(1)、(2)、(4)小问需用专业术语答题要求较高,得分情况估计不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产车间员工工作职责下一篇:生产管理部长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