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19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虽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但仍有不足之处。论文通过阐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论文 篇1: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职业教育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不仅对专业理论要求高,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本文简单分析了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关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工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工电子专业成为社会热门专业,社会对于应用型电工电子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提高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导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偏低,严重影响现代化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相关教学领导和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总结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有效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准确

在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但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教学目标偏离的问题,导致人才培養计划与社会现实不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往往忽略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对教学目标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和分析,进而影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能力等教学问题,不符合社会对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

2.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但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更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多的是对电路工作过程和分析方法的讲解,而忽略了电子器件在实际电路中应用的介绍。在实训过程中,由于实训指导老师人员不足、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局限,一位老师需要同时指导十几组学生进行实训,有时3~4名同学共同使用一组实训仪器,平均每个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不足,也有同学在实训过程中心不在焉,不积极动手操作。

3.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现代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很多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但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应用多媒体授课不够熟练,难以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此外,学校重视不足,没有专门的模拟实训基地和配套的设备,也是制约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因素。

二、应用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职业技术院校在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培养人才的定位上,应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人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职业技术院校要形成“工学结合”的培养人才方式,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学领域内基本知识、概念、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机电产品的基本原理,直观了解电的产生、传输、安全用电、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机原理等基本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职责要求。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还可以通过增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为实现电子类专业培养目标,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现行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减少对复杂电路的分析,删减理论性过强的内容,而增加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采用简捷明快、深入浅出的编排方式,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及实用技能,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力求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最好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融教、学、练于一体,既降低了理论知识的难度,增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符合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研究实践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的验证性实训项目外,应增加综合性实训和设计性实训项目比例。针对实训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开放实训室,设置选做实训项目,规定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选做实训项目。

3.丰富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一,项目教学法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行为导向法应用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设定独立的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采集和整理能力,并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模拟仿真教学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模型和试验探究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切实感受到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第三,案例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法应用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一般而言,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一些技术理论比较抽象、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中职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电工电子知识,例如,识别二极管和三极管、功放电路的原理、模电中电源的检测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电子技术和能力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就业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枯燥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龙海燕,龚雪.《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44-49.

[2]郭广灵,段守敏.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95-96.

[3]邴丕彬,李忠洋,苏海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5:50-51+61.

[4]李克讷,徐剑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88-89.

作者:陈昌固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论文 篇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虽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但仍有不足之处。论文通过阐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材;教学方法;实际操作能力;应对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1]。学生对这门课掌握的怎样,将直接影响着其它专业课的学习。由于这门课概念多、公式多、电路千变万化,学生常感到抽象、零散、枯燥,难以掌握。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通过理论的表述使得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很好的掌握[2-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受到非常强烈的冲击。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可延展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可持续性,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要,需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4-5]。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材缺乏合理性

目前关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方面的教材很多,通过观察这些教材可以发现,很多教材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但通过观察众多相关教材发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多偏重于理论知识,并且,相关教材知识更新较慢,很多教材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导致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讲解与学习方面出现教师讲解费劲,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的局面,并且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6]。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理论性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对书本理论的讲解,不形象,不直观、方式枯燥,并多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既没有为学生留出消化与理解知识点的时间,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没有注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模式,长期以往,必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愿望,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兴趣,使得教学效率低下[4,6]。

3)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缺乏直观性,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导致学生听课时难以较好地理解,以至于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7]。

实验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配合合适的实训课程,充分的利用实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8]。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实践教学安排的不合理;(2)由于实践教学课程较多,所需设备投入较大,有些学校不能较好地提供实践教学的设备,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操作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4]。

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1)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进行科学地补充及重组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前进,电工电子技术也在进行着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与电工电子技术相依相伴的电子元器件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与发展,因此,与之对应的电工电子技术教程的教材也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充实。针对教材中一些内容较老的情况,应对原有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去糟粕取精华,添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适用的器件、电路等方向的内容,使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能够跟上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3]。针对有些教材过于偏重理论的情况,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要做到去虚留实、简明扼要的讲解,使理论与实践尽量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资料的重新整合,编排出一个适合教学的顺序,即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原则,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2)教学方法改进

针对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手段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营造一个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环境。比如,采用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及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得他们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因为有趣的提问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觉性,有效地丰富枯燥的教学课堂,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9]。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使用直观教具和实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到电容和电感时,可以将电视机的主板上的电容和电感作为直观教具,让学生自己在主板上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相应的型号。进行实例教学时,可以将手机、相机、太阳能设备等作为电工电子技术涵盖的各方面技术产品来进行讲解剖析,这种采用实物、模型等方式的教学手段,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器官间的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 [3,4]。

3)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有效地结合

针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这能较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应用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去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9]。比如在给服装设计工程专业学生实训过程中,针对由于现有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情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非电专业学生所不熟悉的电子仿真软件EWB或Multisim,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移动的实验室,使得每个学生能亲自动手连接设计电路、设置参数及分析电路,理解理论难点,可消除理论的抽象感.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在理论、仿真、实验室实验之间的无缝移动,适度填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空白[7,10]。使得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教学中能充分掌握专业的操作应用,使基础教学转向技巧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适应企业的需要。

3 结论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建立起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瑜,蔡立娟,韩春玲.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5):114-115.

[2]张宏,曹伟.浅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0):241.

[3]程友杰.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318.

[4]黄源华.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1):193-194.

[5]刘红,张巧玲,付国定.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2013(6):488 -490.

[6]章岳彬.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83.

[7]李啟尚,赵丽.EWB仿真软件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84):125.

[8]毛硕.浅谈实训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地位作用[J].才智,2014(24):91.

[9]王先美.电工电子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3(10):186.

[10]丁业兵,谭学琴.Multisim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5,31(1):53-54.

作者:付国定 蒋威等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论文 篇3:

基于Multisim14仿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刻,实践能力无法得到锻炼等问题。该文提出将Multisim14仿真软件应用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中,形成理论结合实践仿真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所提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创新应用能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Multisim14;仿真;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机械类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应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一般电路的能力,为电类专业学生后续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上好这门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1-2]。但是这门课理论较强,脱离实践单纯讲授理论学生将难以及时消化,因此,将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将Multisim14仿真软件应用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形成理论结合仿真的教学方法,通过Multisim14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加快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实践仿真,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2 Multisim14仿真应用于教学的优越性

Multism仿真软件是专门用于电路仿真设计到版图生成全过程的电子设计工作平台,是一套EDA工具,它提供了方便友好的操作界面、广泛的元器件、种类齐全的电子设备和全面的电路分析工具[3]。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Multisim经过了多个版本的更新,目前最新版为Multisim14,与之前版本相比较,其操作界面更加美观、操作更加流畅、功能更强大。

应用Multism14仿真可以很好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验证相脱轨的这一问题。由于软件图形界面直观、使用方便,可对基本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进行仿真,学生可以实时将理论知识用该软件进行再现,与实际实验验证相比较,降低了实验耗材,效率高,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3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传統,教学效果不突出。以教材“平铺式”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万法,这种方式过于强调讲授[4]。教师的任务也只是以课本为中心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严重限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提升的积极性,从而无法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影响创新能力的提升,即使学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还是缺少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其中涉及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部分内容,教学内容多而且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知识学时数占大部分,实验学时数占学时数很少,由于课程学时数有限,教学内容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能压缩实践学时数,大部分理论知识无法得到实验验证,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验证脱节,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无法培养,学生也会对教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质量。

(3)缺少理论知识实时验证。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只是简单布置理论计算的课后作业,少部分教学内容会安排实验验证,但不是实时的,这样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后无法通过实时的实验验证来加深对知识点理解,原本该门课就比较枯燥、难懂,如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实验验证很直观地反映出来,加深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情将会大大下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

4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及实践

4.1 基于Mulhsim仿真的教学改革措施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的以教材“平铺式”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引入Multisim14仿真软件作为教学手段的补充,教师上课时让学生带上装有Multisim14仿真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将讲授理论知识后,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相互讨论,提出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结合,将传统实践教学实验项目移植到计算机端进行模拟仿真有很成功的应用经验[5-7]。

(2)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对理论知识验证,加深理解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先用理论知识计算出理论值,然后在让学生通过仿真软件实验验证理论值得正确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实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此外,鼓励学生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拓展,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仿真与实物操作相结合。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其中有一部分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需要让学在电工电子实训平台上进行实操作。仿真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虽有很多的优势,和实物操作存在差距,并不能取代实物操作,但是学生前期有在仿真软件上对理论进行验证的过程,在实操时学生犯错率减少,提高了实验效率,也能节约教学成本。通过实物操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Multisim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实例

(1)叠加原理仿真

叠加原理是基础电路的重要内容,表述为: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电流)等于每个电源单独作用,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电压(电流)的代数和[1]。在课堂中我们使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叠加原理的验证。如图1所示电路原理图。

通过仿真电路,可以让学生对叠加原理有更直观的认识,还可以调节参数来进一步验证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学生的理解。

(2)单级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部分的重要内容,由于涉及了三极管放大电路各元件参数合理选择,以及输入信号的频率影响等较多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基本放大电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知识点,首先,我们在课堂上讲解这部分知识点时,结合Multisim仿真对电路原理进行讲授,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后,将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仿真原理图,修改参数,并且测量参数,进一步加深对基本放大电路的理解。最后,我们会安排实训课,让学生到电工电子实训室,搭建真实的电路原理图,用真实的仪器仪表对参数进行测量,并与仿真软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

我们采用经典的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讲授,仿真原理及参数如图2所示。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V,时,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可得到一个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的输出信号V0,这个过程实现了电压放大。另外,仿真图3中接人了一個双通道示波器,可以观测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

通过结合Multisim仿真对基本放大电路知识点以及用仿真进行实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的能力。

(3)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数字电路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抽象且难度大,实践性要求高,传统教材“平铺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结合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的仿真演示,教学变得生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以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知识点为例,例如交通灯故障报警电路的设计,当交通信号灯是故障状态时,故障报警电路发出报警信号。通过给定的逻辑要求进行分析,设计逻辑电路图,逻辑电路设计完成后我们将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演示,仿真图如图4所示(采用了与非门实现电路),R表示红信号灯,Y表示黄信号灯,G表示绿信号灯。当交通信息灯故障报警时,报警灯就会亮,经过测试,满足逻辑要求。通过仿真电路,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Multisim14仿真软件对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形成了理论结合实践仿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解决了传统教学效果不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本文通过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应用实例,有效证明了所提的教学改革模式,丰富了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继航,李正魁.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2-25.

[2]刘景艳,李玉东.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9):36-39.

[3]丁长虹,翟艳男,桂马立.Mutisiml0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8(19):63-65.

[4]杨晓雷.Multisimll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5]宋月丽,刘佳.Multisim仿真技术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2):192.

[6]和玉梅.基于Multisim的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2):109,111.

[7]冼进,赖晓铮.基于Multisim仿真数字逻辑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9):228-232+297.

【通联编辑:朱宝贵】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9145)

作者简介:邹旺(1993-),男,贵州盘县人,硕士研究生;冯俊杰(1983-),男,河北唐山人,博士,副教授。

作者:邹旺 冯俊杰 何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论文下一篇:产学研结合的机械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