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2-09-12

1 引言

教育和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两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有特定的规律性, 经济规律反映经济运行中各要素及其发展趋势间的关系, 而教育规律是反映内部因素间关系及外部发展条件关系, 它们运行方向都以社会发展为共同轴心, 具有区别又有联系。

2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叙述了教育的资本价值, 断言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生产效率。数字化、网络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 工具工艺与管理方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产效率, 对教育知识生产、传播、应用依存度越来越高, 它向人们昭示着劳动者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发达国家教育知识经济形成及发展启示录表明, 知识经济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 逐步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富裕国家的人们对消费品需求以追求质量、个性、功能为目标, 渴望产品知识和技术含量日益增多, 而以大规模、高耗能为特征工业化时代已经趋向极限, 经济发展能力呈边际效益递减现象。经济增长放慢迫使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和传统技术产业, 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获取利润。同时, 科学技术发展, 使得技术的经济存在期越来越短, 要求从事新技术产业开发的经济组织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 促使生产、教育培训等产业蓬勃发展。

2.2 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 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 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是依靠人的知识和才能来实现的, 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源, 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我国, 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面积71%, 各类专业人才只占到全国的15.5%, 人才的困乏, 导致西部经济发展瓶颈突出, 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东部国土面积占全国面积11%, 各类专业人才却占到43.2%, 相对充裕的人才储备, 涌现出了一批禹作敏、吴仁宝式的领军人物, 为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 人才的竞争远强于对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争夺, 金字塔上方掌握高端教育知识的人, 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弄潮儿、顶梁柱。

3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作用

3.1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的普及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对教育的普及程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建国初期, 我国高等学校有205所, 中等学校5216所, 在校生139万人, 因经济规模小, 教育经费投入只有3.76亿元, 形成小规模经济办小规模教育现象, 造成受过教育培训的劳动者严重不足, 极大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导致群众基本生活用品凭票供给。为了摆脱贫困, 增强国家的实力, “文革”结束后我国进行了经济制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2016年GDP达到了74.4万亿元, 教育经费投入达3.9万亿元, 占GDP比例5.22%, 超过世界投入平均值5.1%。高等院校2879所, 在校生2696万人, 全国受过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达1.96亿, 为我国经济领域各行业提供专门知识和技能人才做出了贡献。当然, 在经济发展的海洋中冲浪, 总会呛到水,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中低速发展, 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 高校逐年扩招, 但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 扩招不等于知识的普及, 持有学历证书并不代表能力的提高, 一定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不能人为割断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联系, 使教育功能只能集中在信息甄别的方面, 从而导致教育供给不足, 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2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从世界各国教育投资的历史和我国教育投资的历史发展趋势看, 教育投资的绝对量和一国的经济发展呈正向比关系, 即随着经济的增长, 对教育投资的绝对量也相应增长。1913年美国的人圴GDP超过英国, 达5000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 持续发展的经济为教育的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经费所占GDP比例一直维持在7%左右, 丰富的教育经费使美国最早实现了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任务, 高等教育最早进入大众化、普及化, 实现了全民教育的目标。改革开放前, 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小, 对教育投入力度低, 但随着经济制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 2016年GDP达到约11.3万亿美元, 增速达6.7%, 成功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巨大的经济成就, 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命力。

4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究竟怎样发挥作用, 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经济发展是改变贫困的基础, 是实现精准扶贫、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教育发展也不容忽视,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动力, 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条件, 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与教育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劳动者及各种专门人才。两者之间呈螺旋式上升非对称均衡性互动关系, 单靠发展经济或教育事业, 是不可能建设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发达社会。

摘要: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呈螺旋式上升非对称均衡性辩证关系, 一方面教育的源泉和动力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教育规律,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问题的预防和对策下一篇: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