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27

小编精心整理了《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高职人文慕课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角色演变和培养方式缺失、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策略缺失、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路径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叙事驱动下的文化认同指引和个人成长关注的慕课改革思路,将民族文化历史、记忆和基因植入学生叙事实践。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1:

视觉文化带给大学语文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摘 要:在现代工业技术与传播技术的影响下,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视觉文化开始盛行,这种以“图像”为主导的文化形态,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艺术追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这种现象也必然对大学语文教育造成更大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如何让大学生重视大学语文,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所承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使命,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视觉文化;大学语文;阅读方式;网络;经典

大学语文在高校各学科中的地位本就不尽如人意,《光明日报》在2004年和2017年两次分别以《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和《“大学语文”之痛》为题发表评论,表达对大学语文身份地位日益边缘的忧虑。如今,在现代工业技术与传播技术的影响下,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视觉文化开始盛行,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生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以“图像”为主导的文化形态,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艺术追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从教育主体的角度,这种现象也必然对大学语文教育造成更大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一、视觉文化带给大学语文教育的冲击

(一)阅读方式转型

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1]。在当前的视觉文化语境中,很多文字刊物都有了很大变化,动感、直观和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占据核心位置,语言文字成了附庸。随着阅读载体的视觉化,人类传统阅读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印刷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阅读文化被取代。90后、00后的孩子是一批被互联网、后现代碎片文化喂养大的一代,他们越来越疏离传统纸质读物,热衷于通过看影视剧而不是阅读书籍来了解经典。他们喜欢绚丽缤纷的图像、浓墨重彩的画面、光和影交织的影像,神秘的语言文字符号独具的魅力不再孜孜不倦地追寻。

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势必导致大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心理、阅读内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以电影为例,影片往往更加注重奇观效果,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而忽视内在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叙述,因此,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略了这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魅力。这种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的是感官的享受,外在的华美与光鲜。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它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被动、懒惰、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危害深远。

(二)语言表达网络化

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聊天工具的泛滥,大学生习惯在网上进行交际交流,利用微信、微博等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较之传统的书面语言,网络化语言也早已经成为社会年轻群体的流行性语言。如“神马”取代“什么”、用“美眉”取代“妹妹”,还有“浮云”“老司机”等等。与其同时,文字表情化开始蔓延,作为叙事的补充,“图像+文字+情绪”的三位一体组合的表情包大量充斥社交平台,比如以“郭德纲”头像制作的表情包,动作加语言,表意丰富,千言万语,用一个表情包就可以替代了,充分迎合了人际沟通的个性化需求。《中国青年网民网络行为报告(2016—2017)》显示,聊天时使用表情符号,已是广大青年网民们必不可少的输入习惯了。女性青年每人平均每天使用表情2.84次,而男性青年每人平均每天使用表情次数为0.74次,使用次数TOP10的表情符号里,“哭笑不得”的表情使用次数最多,总计高达75亿次。

在传统语言表达中,人们用语典雅古朴,讲究含蓄美,注重意象表达。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密集使用意象,顿挫有致,言简而意丰。崔颢《登黄鹤楼》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言外传情,含蓄蕴藉。而现代网络化符号化的情绪表达,具有强烈的娱乐性与趣味性,虽然使交流呈现出强烈的“狂欢”色彩,但是也助长了我们表达的惰性,削弱了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毕竟,再丰富的表情包,都无法直观表达出“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意境,更不用说“沉舟侧泮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思。从学生近几年的作业来看,运用母语的能力明显呈弱化趋势。

(三)漠视经典

视觉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学的不自觉开始抗拒、疏离、隔阂。人们不再把过去的传统经典文学视若圭臬,就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也出现读不下去的现象,这意味新的阅读文化已经将经典边缘化。不仅如此,还出现对经典著作进行戏仿、颠覆、解构,进行调侃、嘲讽或致敬的现象。

他们采取的是底層视角和平民姿态,质疑宏达叙事,不再相信英雄和传奇,对各种现象放弃深度的探究和沉思,把目光聚焦于当下和现实,以欲望化的书写解构了艺术的崇高性,以娱乐化的手法消解了主题的严肃性。如利用《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改变成各种网络文学,像《李逵日记》《水浒十一年》《流氓歌舞》等,运用插科打诨、拼贴复制等手法来颠覆崇高,消解神圣,从中享受着由此带来的宣泄的快感。如有些学者所说的“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2],而这种欲望的发掘和宣泄,无不折射出消费时代无处不在的游戏化的文化态度和后现代主义的集体狂欢。

在传统经典文学中,由于文字符号的非直接再现性的特点,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张力能引发读者的再创造。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所说“窥意象而运斤”,说的就是在作家心中以文字构成的图像。这一方面使作品蕴含着有言说不尽的美的魅力,另一方面,这又对作者营造召唤结构的能力以及读者的解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普通民众参与的网络文学就有很多不如人意的一面,一些粗糙浅薄的作品,多为个人游戏之作,缺乏严肃的人文关怀精神,甚至是宣扬色情与暴力的也不少见。这些低俗作品,呈现出价值取向的偏离,病态的狂欢恶搞,让读者在恶趣味的追逐上越走越远,长此以往,很有可能瓦解他们的审美和精神世界,导致读者信仰缺失,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

(四)追求娱乐化

当代大学生在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影视、网络、游戏等电子传媒铺天盖地、无孔不入,面对如此汹涌而来的视觉之潮,大学生很难再沉下心来静观、冥想,细细体会审美对象,他们满足于荧屏图像带来的感官刺激,热衷于在轻松愉悦中获得信息和价值,这种心态已经逐渐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由精神等现代性特质和后现代内容杂糅在一起进行重构,呈现出游戏化和娱乐化的特点。“观众们如此紧紧地跟着变换迅速的电视图像,以至于难以把那些形象的所指,连接成一个有意义的叙述,他仅仅陶醉于那些由众多画面跌连闪现的屏幕图像所制造的紧张与感官刺激”[3]。这些反应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他们的审美趣味变得浅薄,希望课堂娱乐化,追求感官的放松刺激,拒绝深入思考,拒绝被教化,不喜欢太沉重的主题,更不愿意深度解读经典文本。为了迎合学生,教师开始大量使用多媒体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传统经典中由文字由引发的“韵味”“意境”等传统审美追求,被当下“刺激”“震撼”等审美感受所代替。

但是在娱乐化这种文化精神的裹挟下,“艺术不再是陶冶灵魂、认知世界、阐释人生和表达理想的一种美学,而变成了一种精神快餐,它只需要提供一种‘吃’的快感,一种立刻消失的热能,而不需要提供促使身体发育、健康、成长的维生素和蛋白质”[4]。过度娱乐化带来的悲剧性后果是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不会意识到媒介正在无情地操控着人类的思维形态。因此过分追求娱乐化,一味迎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将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就会趋于麻木和慵懒,人类心灵向上的维度将被抑制。

二、思考与对策

作为受教育主体,大学生对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文学素养的大学语文有怎样的期待,面对新的技术浪潮,如何让大学生重视大学语文,如何实现大学语文所承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使命,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巧妙利用网络资源

美国著名社会学者丹尼尔曾经说过:“当代的文化已经不再是一种印刷文化,而是变成了一种视觉文化,这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应当顺应视觉文化带来的改变,既然视觉图像成为主流,无法回避,我们便应当利用其优势,作为辅助手段,促成文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元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为例,陌生感的语言表达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时代疏离感,不愿意花时间逐句赏读,那么利用白先勇先生改编的《游园惊梦》视频片段,就可以直观有效地解决这个阅读问题。青春版《游园惊梦》唱词和念白都较好地忠于原著,影像把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声光色的方式传达出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具有极强的美学感染力。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对视觉文化形态的喜好巧妙地转移到纸质文本,学生就不再会觉得元曲遥不可及,通过影像、文本的互动,便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课堂教学时效性

大学语文的教材有很多版本,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比較注重典范性,但是面对教材的时代性,适用性却无暇顾及。新时代的大学生关注焦点一般都是新媒介文学,要么是文学网站排行榜上的,要么是受网络热评的。如最近流行的东野圭吾阅读热,受同学热追的《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等等,他们期待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学阅读的无缝对接,更期望与外部的文化环境有一种同步性交流。作为教师,要想加强课堂教学时效性,必须从自身做起,密切关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并及时拓宽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除了既定大纲的内容,可以延伸讨论最新的文化新闻、文学热点、文学现象等等。

(三)坚守课堂阵地,引导学生回归经典文本阅读

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家园和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公共必修课程。作为教师,我们既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所以务必坚守课堂阵地,不能过度迎合学生,更不能任由课堂娱乐化发展。

我们要利用影视传媒激发学生对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很多文学经典不断被改编成影视剧,无形中扩大了文学的传播范围,有效提升作品知名度,像《白鹿原》《活着》《放风筝的人》《解忧杂货铺》等等,通过熟悉影视作品,分析视觉图像与语言文本的不同,去享受语言文字表意的内涵和深度。

但是出于商业利益层面的考虑,影像包装下的文学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往往从受众心理、市场卖点去构思作品结构及主题呈现方式,看似变得光鲜、华美,但对人的心灵滋养起不到什么作用。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理想、人生哲理、历史感悟以及各类母题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误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回归经典文本本身非常重要。我们要通过经典文本赏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帮助学生辨识优秀传统文化与糟粕,远离不良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令顺.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和前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1).

〔2〕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8.

〔4〕尹鸿: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时代[J],电影艺术1997,(01).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李广元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2:

叙事学视域下高职人文慕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

[摘要]高职人文慕课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角色演变和培养方式缺失、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策略缺失、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路径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叙事驱动下的文化认同指引和个人成长关注的慕课改革思路,将民族文化历史、记忆和基因植入学生叙事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职人文慕课的实践路径:加强思想引领工作,避免文化虚无主义、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培养职业自信人才、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关键词]课程思政;慕课;叙事;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张建亮(1979- ),男,山西原平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授,硕士。(江苏  苏州  215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改课题“高职汉语言文字‘顺进化、应未来’文化重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908)

一、高职人文慕课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推动慕课优质资源共享的宏大教育背景下,我国高职慕课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慕课已经形成强大的职业教育网络,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超星尔雅、智慧职教等慕课平台汇集了众多精品职业教育资源,慕课的显性特点如今已逐渐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比如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打破学制规范,改变课堂学习方式,变被动教育为终身教育,特别是在2020年初暴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精力重点投入到慕课课程的打造。但由于高职以技术为主、文化为辅的传统教育思维,导致高职人文慕课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和文化认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角色演变和培养方式的缺失

高职人文慕课绝对不仅仅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更是与个体角色成长有着密切关联。个体角色变迁的关键是行为的改变,人文慕课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个体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聆听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树立符合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的工匠意识和文化认同。高职人文慕课主要有两类课程:一是礼仪类课程,主要强调各种职业礼仪的传授,忽略了高职学生的习惯塑造背后的文化习得过程。比如,仪道传授(商务礼仪课程,包含国际商务礼仪、空乘礼仪等)、茶道传授(茶艺课程)、花道传授(插花艺术课程)等课程。二是审美文化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泛化审美和文化,缺少对学生的个体关注。比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慕课,笼统空泛并不针对个体开展文化叙事,容易让学生丧失对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与个体的现实生活也会渐行渐远。

(二)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策略的缺失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颁布文件强调劳动者的素质,到90年代提出德育放在首位,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又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二个十年强调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①,我国高职人文素质的概念话语变迁,表达了一种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高素质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职业技能素质,更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创意等素质。目前,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多而杂,以美的名义、素质的名义、文化的名义等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但没有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量身定做适合的内容体系,缺乏与职业文化情境相关的教学设计和素质实践活动,使学生失去了反思和对话的契机,也无法将素质从理论转化到实践,导致学生很少主动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由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本身的边缘化,高职人文慕课大多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设置,跟学分绑定在一起,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容易脱离时代和学生的个人生活情境,学生很难通过在线学习得到素质拓展。由于缺失实际的个体反思,与教师对话的机制也不够健全,课程隐喻的文化素质很难通过课程的讲述实现。

(三)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路径的缺失

文化变迁的关键在于文化认同。慕课是一种技术文化,其根本目的依然是通过教育塑造一种文化认同,亦可以称之为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叙事实践,通过学生个体的叙事完成文化认同。但当前的高职人文慕课在引导学生文化变迁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大多采用以知识结构体系为主的线性教学思维,忽略学生的个体故事、情感诉求、文化诉求,致使学生职业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欠缺;二是教师不能以学生的特征为切入点,围绕其学习的需求,打破常规化的教学模块,多样化地使用叙事方法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三是高职人文慕课文化内容泛化,缺失文化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缺少与专业课程的跨界融合和实践考核,也无精心的课程设计,人文课程讲中国文化特点,专业课程讲西方文化特点,致使人文的价值性和文化沟通很难实现融合。

二、高职人文慕课的改革思路

針对高职人文慕课中学生角色演变和培养方式缺失、学生职业素质和培养策略缺失、学生文化自信和培养路径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通过叙事驱动下的文化认同指引和个人成长关注,将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和基因植入学生叙事实践,以有效弥补慕课教育各种缺失环节,以学生叙事为中心,通过个体的成长角色认同、素质认同到文化认同来解决上述问题。

(一)叙事驱动下的个人成长关注

高职人文慕课叙事,就是将叙事理论引入慕课教育中,学生通过叙事实践过程获得自我身份的确认。相对于传统教师为主的课堂,在以叙事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探究自我和问题的主角,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特点打造教学情节、场景,巧妙设置悬念和冲突,开发设计一系列的交互叙事,通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交互引导,提升学生的个体素质。从媒介文化的角度分析,慕课叙事本质就是一种跨媒介文化融合。借助于慕课平台软件和手机终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师—生产内容、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和过程,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生产和传播,这种跨媒介叙事的特征决定了慕课叙事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和传播价值产生了较大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学习者在慕课文化教育活动中,获得文化认同和职业重构的同时,会推动教育内容的生产和文本的叙事,进一步推动了教师对内容文本的再创造,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在一种媒介文化的交互下演变为媒介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传播,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选拔并最终脱颖而出,确保教育目的实现。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分析,慕课叙事针对个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情境化叙事重塑,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实现个体问题解决,促进个体素质提升。另外,每个个体的故事在不同角度的对比中存在着相互交织的现象,慕课叙事主要通过个体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描述和文化诉求表达,在叙事实践中完成对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经验检验,通过个体生命故事的拓展成就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叙事驱动下的文化认同指引

自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曾伴随了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在高职教育领域,常常存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严重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只会培养‘工具人’现状,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人’转变的重要措施。”②高职人文慕课引入叙事有利于学生在重新链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并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本民族宏大的文化自信格局,这是高职人文慕课的使命所在。中华传统文化起源故事和内涵对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和职业教育具有巨大的心灵重塑和指引,文化与产业、职业进行深度对接,是悬置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一道关卡。高职人文慕课目标是改变学生行为习惯和文化认同,将“叙事”引入人文慕课改革,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在线实时交互叙事,根据每个人的成长故事和学习能力情境,设置一种内置中华传统文化密码的情境选择,经叙事演绎,学习者找到内在文化驱动力,重新链接了民族传统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实现重塑学习者的文化意义、行动意义,实现个体的“对比性的描述”和成长,完成职业教育培养符合产业所需人才的目标。

三、高职人文慕课的实践路径

根据叙事策略的分析,不难发现慕课叙事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提出高职人文慕课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思想引领工作,避免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彻底否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的思潮。文化虚无主义在本质上代表了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受西方现代文明危机影响,鼓吹自由主义,消解权威、主流价值观,无视传统文化,贬低现代社会价值,对大学生价值观、信仰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高职人文慕课必须以思政工作为引领,坚定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宏大的叙事转向生活叙事和文化实践本身。

叙事学视域下的学习者个体与人类学中的“具身(embodiment)”概念相似,都是基于对象化的生命记忆唤醒为目的,旨在调整个体的身体想象和文化重塑,将个体的生命断裂的意义重新进行修复,驱动主体角色主动地调整和更新自我文化。有的高职学生因高考失利只能选择专科层次教育而被社会和文化情境定义,社会仍然普遍存在着对他们的偏见叙事,这也造成高职学生的个体角色比较被动,缺乏自信。在三年的时间里,如何引导学生重新进行个人成长叙事,转化个体角色,形成积极正向的职业文化价值观和内在坚定的职业文化信念,是必须正视的教育问题。主流社会的标准和价值观成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道规训,从而内化了主流价值观并形塑了他们的自我角色认同。为此,只有行之于书写替代性的故事,重塑生命的意义才能提升个人自信。

1.通过故事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的方法积极开展学生日常文化自信教育,提高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高职人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人文素质、劳动意识、审美感悟等个体全面发展、精神成人的重任,通过思想引领,实现外语类人文课程传播好中国文化,体育类人文课程提升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劳动教育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工匠和劳动精神,美育类人文课程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仪道类和文化类课程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好学生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个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通过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引领和实践指导,形成对话氛围,将学生个体心里的自卑情结“外化”,将个体角色和个人问题分开。慕课叙事关注个体问题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而不是纠结于学生个体原因,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沟通和转化情境,通过学生自我成长故事、家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以及职业情境故事的置换,重写学生个体角色的生命故事,挖掘其被社会抑制的生命经验,使其个人经验和叙述重新定位和走向,最终走出负面情境,完成自我成长。

2.把握高职学生思维,深入浅出地传播中国故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提问方式,对学生开展调研,了解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情况,倾听学生心声,通过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共鸣。新时代语境下,讲述中国奋斗者的故事,以尊重学生并探寻他们的成长为路径,以中国青年的个人成长为目标开展个人叙事,可以规避“学与用脱节”“文化传承变为抽象和虚无”等宽泛的“为礼仪而礼仪”,或单纯的“审美”“文化”类缺陷,通过情境化的实践和叙事分析,针对个人问题和个体生命经验、记忆设计故事,展开对话,将学生个体从文化认知、个人记忆和问题情境中分离和解救出来,帮助他们挖掘和找到更丰富的替代性的情节和经验,有助于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将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成长故事原动力。

(二)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培养职业自信人才

1.从价值论维度上,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由于高职人文教育中存在着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再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导致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提升高职文化自信的關键在于,在高职人文课程体系下内置一种“中国制造”精神的职业文化叙事,树立正确的“工匠型”劳动教育观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激活其职业文化生命力,为高职学生提供一种先进的文化引领。为此,需要改革高职人文课程体系,开展中国职业文化史教育,用承载着中国精神和价值观的职业文化和故事去塑造人,通过叙事实践让学生掌握中国近代职业文化史,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先进的文化理念与现代职场价值进行契合度模块设计,将区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职业情境进行深度融合。研究企业职业规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契合点进行课程群的开发,铆合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职业精神和素养,提升学生文化融合与内化,强化文化认同,增强个体的职业成熟度,重构民族文化认同模式下的职业心理,实现工作情境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对接。

2.从实践论维度上,引导学生开展个体生命故事的重新讲述。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情境上的转折,传统的文化如果不能与现代的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必然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通过个体生命故事的重新讲述,有利于学生的文化重塑和认同。每个个体都生活在职业成长、人生成长的故事中,这些故事赋予他们新的世界意义,并重塑着他们的生命个体经验。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育的角色,在慕课中,教师需要想办法让学生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故事推动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故事进行探究并建立意义。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述个人成长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业广惟勤”进行创新转化,用创新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实现个体成长和提升,让学生理解改革创新的中国时代精神,贴合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在慕课中开展个体职业成长故事的创新讲述,把握时机,纠正学生的文化自卑,重塑他们的文化认知,对学生“不合群”行为进行重新描述和检验,开展观念上有差异的讨论和对话,让不同个性的学生谈论自身和了解他人,形成如何看待世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方法,生成符合个体真实经验的文化自信和职业文化认同。

(三)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者个体行动的背后是动机、意图、目标,受情境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感受、思考、判断都不同,课程叙事的核心是与学生密切建立深度链接,探寻和扭转其背后的价值观,指引他們完成自己的生命故事和职业故事构建。通过叙事讲述,实现教师通过故事叙事唤醒学生个体对人生以及传统文化的意义及价值的追求。

1.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重新与文化建立一种新的链接。高职人文慕课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学校顶层设计、专业教学设计、课程叙事实践设计紧密结合,围绕特色专业、区域文化和产业、课程特点谋划“大思政”的体系并整合文化与思政元素,加强人文素质与专业融合,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通过构建人文素质慕课的叙事实践标准,多方面联动,实现学生个体内化国家自信、文化自信、职业文化自信、城市文化自信等。在高职人文慕课叙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对话,通过设置各种主题版块,让学生主动分享他们自己与文化、专业、职业、过去及未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结合“文化内化”“成长故事”“家庭故事”“童年记忆”“打工经历”“职业畅想”等主题开展,这些主题将核心的情感关系与个人的成长融合在一起,它们不只是简单地将成长融合到学生个体的生活记忆中,也有助于学生重新检视和梳理生命记忆和自我认同等价值,辨识学生主体生命中被忽视的生命经验,将其延伸为替代性的故事,帮助学生重新链接和建构起生命的意义。

2.教学设计过程要探寻并关注学生个体角色成长。在高职人文慕课教学中,教师是指导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和帮助者,当慕课叙事取得一定的效果后,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将慕课当作学生对文化的体验历程,通过进阶式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并获得成就感。采用情境测试、成长故事演讲、辩论等故事的文本,最终得以印证他们“对比性”描述和成长,用奖励、证书或者邀请企业专家等共同举办庆祝仪式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个体的成长,用技能竞赛参赛获得比赛证书的方式,见证他们走出高考负面、走向成功的历程,将学生个体作为教育的主体,淬炼他们主动建构生命和自我的提升。因生命故事的体验生成他们无限改变的可能,重塑学生对职业文化的认同,使其变得更积极、自信和有责任心。

3.教学设计的思路要突出叙事实践。在慕课叙事实践中,高职人文课程需要将整个课程拆分成若干个碎片化的故事单元,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碎片化特点以及学习者接受心理需求。通过短小的故事,组成一整套看似断裂实质上有逻辑体系的单元,经过精心的脚本编排、情节设置以及故事内容时长的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故事为驱动的人文慕课系统。以“个体成长”为经,以“专业缝合”为纬,促进个体“知行合一”,并与产业关联、与历史关联、与文化关联,破解高职人文课程严重老化的内容和训练体系,帮助学生重新建立新的故事和文化链接。教师可以利用区域稀缺文化资源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情节镜头,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再通过布置线下区域企业考察,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地域文化场馆,图书艺术展馆,体育健身场馆,艺术工匠作坊等“第二课堂”中内化文化,外化行为,重新链接新的文化之旅和沉浸式学习系统,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注释]

①张建亮,孙建.高职院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9(1):78.

②刘学伟.运用慕课提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17(2):88.

作者:张建亮

美育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篇3:

从“工匠精神”谈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

摘 要: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蓝领,不应该仅仅具备生产专业方面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更应该有专注、忠诚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工匠精神”的提出正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精神培育的重视。将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就须达到从“技”到“艺”再到“道”这三种境界。在这个过程中,美育就是实现工匠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培养的主阵地,主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的美育功能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学科。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大学语文 美育 实施

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中讲到:“从古至今,‘工匠精神’从来都没有停止对世界改变,倾心于技术提升和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永葆青春和活力的源泉。”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当下,“工匠精神”的提出正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精神培育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不应该仅仅具备生产专业方面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更应该有专注、忠诚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良好的职业态度需要工匠在工作中对自我价值产生认同感,而审美能力对职业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一个爱美的、善于发现美的人,绝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的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15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的文件,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蓝领,须将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培养的主阵地,主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的美育功能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学科。

一、大学语文美育的特点

(一)协调性

美育是德育的先导,我们常常讲“文道统一”,“文”并不仅仅是指文章中的字词句和语文常识,更是通过文章来感悟美,在审美中悟道,这样的方式比单纯的讲道理更使人乐于接受。它与德育相互渗透、促进,从而相互协调,学生在文中感受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引导性

审美教育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由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情感和兴趣,在愉悦、轻松的过程中自覺地接受审美教育。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对审美教育的接受方式也不一样,因此需要教师引导,使之由被动变主动。

(三)非功利性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在学习时常常会衡量哪个有用、哪个无用,对看不到直接效果的课程他们就会轻视。大学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不一样,不会一次课下来就教会所有的学生听说读写或审美,美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二、“工匠精神”与大学语文美育的相通性

(一)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来培养工匠的职业追求

“审美知觉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接呈现于感官,二是整体形象体验,三是情感反应。”利用文学作品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唤起他们的生命体验,从而有更高的职业追求,是大学语文美育的重要内容。

(二)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来培养工匠的创造力

“工匠精神”要求有较好的创造能力,而“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工作的机器,灌输式教学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唤醒学生内心感受,使他们在品味作品中自觉地进行比较、融合,形成审美想象。

(三)通过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情操来培养工匠的职业态度

高职生对学习热情低,容易受外界影响,喜欢玩游戏、看小说,有些学生的情绪易冲动,通过大学语文来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以美来修身养性,以美来怡情,从而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使之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也是大学语文美育的一个方向。

(四)通过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培育工匠的精湛技艺

2016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要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培育出来的高技术人才不应仅仅是简单地做复制的工作的人,而是要具有匠心特质的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素质课程,通过陶冶学生情操,为他们创造一个美的精神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全面发展个性,净化心灵,促进他们超越功利,化浮躁于静心专一,将技艺臻于极致。

三、大学语文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古语有云:“技进乎艺,艺进乎道”,高职院校一般将专业课程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可是很多专业课教师却重视“技”的培养,而忽略“艺”“道”的养成。职业教育培养的“工匠”,就须达到从“技”到“艺”再到“道”这三种境界。在这个过程中,美育就是实现工匠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素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美育

大学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启发者,因此,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学生首先从教师的外在来评判,进行审美第一体验;接着通过教师的语言来接受美,语言美是营造美的氛围的重要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促成学生情感活跃、审美养成的关键,一个对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情感、具有审美情趣的老师,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为他们以后的职业态度奠定基础。总得来说,教师营造的美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接受大学语文教育、提高美育质量的前提,这种美的教学情境靠师生相互合作、融合而形成。

(二)通过艺术作品来进行美育

艺术作品是学生的审美主体和美感的效应源,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作品,使他们的思维凭借这些媒介再造审美观照中的形象,发掘深层意蕴,产生美感效应,形成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我的价值,在对美的追求中去追求技艺的最高境界。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如在探讨汉字时,除了探讨汉字的意义,更要在意义中引导学生去发掘汉字的构字艺术:“劣”是“弱”“差”的意思,而这个字的组成蕴含着“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和“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的意思。在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所蕴含的汉字之美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人”“京”“文”等字中去体会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的寓意。在欣赏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文学美时,引导学生去品味虽然只有简短的几句描绘普通田园生活的诗,却能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幅恬淡的优美画卷,在领略作品的艺术美时,自觉地接受作者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情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美育,陶冶性情。

(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进行美育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在大自然中获得审美体验。如在进行朗读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美文,找一个符合诗歌意境的地方,拍摄一个朗诵视频。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去寻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探寻诗歌的意境美,将自己的审美观付诸于视频中。在解说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模拟导游活动,将他们的家乡用最美的方式呈现在其他人面前。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这样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既能获得能力的提高,又能发展和完善人格、气质。

四、结语

当代中国制造呼吁“工匠精神”,而高职院校培育出来具有“工匠精神”的蓝领,在对待工作时不应光是能否完成工作,而是能否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具备这样的工作品质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具有匠心的能人巧匠。大學语文要承担起美育的任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匠”发挥作用。

(基金项目:“‘君子不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和策略研究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系“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XJK016CZY024]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杜连森.转向背后:对德日两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审视及借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

[2]杨寒.美育,教育不能折损的翅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7).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0928_211095.html

[4]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

[5]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探析[J].职教论坛,2014,(22).

(邓滢 湖南株洲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412004)

作者:邓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山区农村中学教育论文下一篇:语言文字学习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