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连贯教案

2022-11-23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言表达的连贯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语言表达的连贯教案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简明、连贯、得体题

3、平时练笔时力求做到用语简明、连贯、得体

【教学重点】

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语言题解答的能力

一、语言表达的简明

“简”即“简洁”。不啰嗦重复,不说多余话。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即“明了”。表述要清晰,明白,让人准确理解其含义。

1、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 (1)避免啰嗦,不说废话

不必要的重复、可有可无的词句都是造成语言啰嗦的原因。

例: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2000高考卷第25题)

记得在 ① 一次 ② 期末 ③ 考试 ④ 中 ⑤ ,在 ⑥ 考完 ⑦ 了 ⑧ 语文 ⑨ 后 ⑩ ,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在„„中”和“在„„后”这两个介词短语纯属多余,“考完”后的语气助词“了”也属可有可无,留着反倒使语气显得松塔。必须保留的词语序号是 ② ③ ④ ⑦ ⑨ ,应该删去的词语序号是 ① ⑤ ⑥ ⑧ ⑩ 。

(2)无歧义,不费解

例:下列个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1998年高考卷第7题)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这道题实际考查的是语言简明。简明,一简二明。题中的A、B、D三句的句意就不够明

1 确,存在歧义的现象。A句“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他”可理解为“嘉宾”,也可理解为“别人”。B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去做某事,也可理解为“他”只背着“总经理”而跟“副总经理”一起做某事。D句中“几个学校的领导”可理解成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也可理解成几个学校的一些领导。

2、语言表达简明方法

要想做好“语言表达的简明”类型的题目,我们必须加强分析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多读书,培养语感;再次要多练习,熟能生巧;最后在练习中还要归纳一些技巧。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仔细辨析并列短语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否有关系交叉或重复的,如有则酌情删除。 (2)、对语段中混入的冗余的语句,可用话题提取法加以排除。 (3)、对歧义造成的语意不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如下方法:

①变换词语法。它主要运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他好说话”,只要把“好”改成“喜欢”,“好”就消除了歧义。

②语境消除法。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即可消除歧义。 ③标点法。如:“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只需加一标点,成了“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就可以消除歧义。

④调序法。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换成“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没有歧义。

另:综合性考查中常以字数限定来考查简明,又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加以解决: ①采用合称或缩略语。如:“李杜”“王孟”、WTO、CCTV等。 ②用简称。如:“东盟”、“欧共体”、“教科文”、“京沪”等。

③用文言词语代替现代白话词语。由于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白话以双音节为主,故可省掉不少字。如:电报中的“不日抵沪。”用“抵”字代替“到达”就可见其效果。

④运用数字缩略。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三苏”、“唐宋八大家”等。

⑤正确使用代词。如前文对某一对象已有陈述,而后文又涉及到该对象时则可以用相应的代词来替代它。

能力训练

1.下面一段话中有不简明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今天去百货大楼①买钢笔,当我向卖钢笔的②营业员说明来意后,她马上拿出好几种 2 ③钢笔让我挑选④。我左挑右挑⑤也没有挑到一支令我满意的⑥。百货大楼的⑦那位⑧营业员始终⑨热情报务,她的服务⑩态度真好。

删去的文字是

.②⑦⑩

18、请将下列长句进行文字压缩,提炼出最佳有效信息,不超过10个字。 西安秦都口腔医院研究人员经过两年的科技攻关,成功地应用SD大鼠皮肤组织再造出具有皮肤表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功能的人造皮肤,这是我国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答:我国成功再造皮肤。

1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

瑟瑟秋风从高挑的枝头剥落我(秋叶),为祖国而死,这也是最美的命运;落叶归根,落叶归土,我会面向土地而飘荡自己的灵魂,我的面孔枯黄憔悴了,甚至我的茎项也开始糜烂,但我终身不悔,也不哀伤,因为我的青春已化为同伴的光泽,即使我在寒风中离开枝头,也决不离开大树生长的土地。

答:生命在奉献中永恒

二、语言的连贯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1、.考察形式

(1)排列句序

此种考察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2)语句复位

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是高考试题 常采用的题 型。句子复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2、答题要领:

⑪、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

⑫、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

⑬、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3、解题思路及方法例析:

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考题主要是用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 排列句序

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1) 抓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

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

(2) 抓思路

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关系)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 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① 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② 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位在后?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

③ 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

④ 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

⑤ 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 例

一、选出上下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②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劳作

③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④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分析:该语段阐明人类并未真正在保护动物。横线左边的句子有两个关键词语“玩弄于掌”、“主宰命运”,其中“玩弄”明显带贬义,程度重,“主宰”显中性,程度轻。再看提供的四个短语可压缩为①兔子小鸡成玩物 ②动物劳作③老虎表演④动物献身,明显可分为两类:①③与②④。据“玩弄”与“主宰”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

点拔:连续并列的几个短语,不妨进行分类,并与上下文对应。

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④⑤②

分析: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①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点拔:间隔式排列的短语,一定要将其与已提供的句子中的关键词联系,找出二 5 者的关联之处。

三、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___________;选择回忆,___________;选择诚信,___________;选择坚强,___________;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①我们品味多样的人生 ②我们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

③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 ④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分析:该语段采用排比句式,阐述了正确的选择带来的种种益处。横线前的“博爱”、“回忆”、“诚信”、“坚强”可分别对应“多样”、“往事”、“真真切切”、“苦尽甘来”,据此可确定B项正确。

点拔:找准对应之处。

•填充复位

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连贯性。是高考试题常采用的题型。句子复位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这种类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类型。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连贯”主要指文句衔接问题。句子衔接的方法与技巧主要有下面几点:

(1)陈述对象要一致。

所谓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无关的话不参杂在里面。

主句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的现象。

例: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 妈妈找了好久,最终才发现他

B、 但后来还是被妈妈找到了 C、 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 D、 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原文的陈述对象是"小明",AD两项由于将主语"小明"暗换成"妈妈",导致与后面的分句连贯不上。C句虽与主语保持一致但是句子的"使"与"终于"极不自然,只有B项能准确表现它们之间语意上的转折关系,通过"让"字引进"拽""送"行为的主动者"妈妈"被动者"小明"仍作主语,保持了主语的一致性。

(2)、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

6 ① 表达要合乎事理。

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前面说了两面,后面说承接一面,或前面说了一面,后面突然变成两面;前面从好处说,后面突然从坏处说,或者前面从坏处说,后面突然从好处说;没有因果的说成因果,或者没有递进的说成递进,都会使句子失去连贯。

例: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

A. 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B. 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C. 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D. 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这里只有A项才恰当。一个女演员,年过50,年龄大了,不再年轻,这是客观事实。唱起歌来,使人主观上觉得她年轻,情理上讲的通,B项说"发现"她年轻,变成了事实的年轻,DC两项的问题在于"外貌",虽然外貌与实际年龄会有差距,但是上文说的是"演员",外貌超出了演员活动的范围(唱、跳、演戏等艺术活动),因而背离了这句话强调艺术生命还年轻,还能大放光彩的本意。

②情与境要和谐。

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分;气氛,有热烈、凄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或褒或贬。这一切,在同一文字里都应该保持和谐和一致。

例如:为划线处选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题中“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A项“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谐,故A、D项要排除。C项虽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清理了,不能做答案。只有B项,“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气氛一致,为正确答案。

7 (3)、看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例: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

B、脸色青黄

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

横线前后的分句都为主谓结构。A项为偏正结构,C、D两项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为主谓结构,与原句相符,为正确答案。

(4)、看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例:选择与原文衔接最好的一项。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____。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解析:习惯上,“不是”不能跟“但是”搭配,由此排除D项。因原句有“美是到处到有的”,故不存在选择关系,A、B两项“就是”与“不是”构成选择关系,与句意不符,要排除。只有C项“而是”与“不是”构成并列关系,符合句意,为正确答案

(5)、看语气是否协调。

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体现了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一个语段中思想感情或观点应是一致的;语气不一致,往往会破坏内容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确认,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例:与前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眼睛,从破窗棂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乱。唉,老赵完了,又损失了一个好同志!几年来,多少革命同志,―――――――

A. 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 B. 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 C. 不是一个个的都牺牲了吗? D. 不要一个个的都牺牲了吧!

解析:黄老妈妈心理活动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是悲愤,而能表达这一感情基调的是感叹句。B句为陈述句,C句为反问句,D为祈使句。答案为A

三、语言表达的得体

语言得体就是用语要适应语境,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前者指的是上下文,后者则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境等。

1、语言表达得体的基本要求: (1)用语要符合对象。 (2)用语要适合场合。 (3)用语要注意语体。 (4)用语要考虑目的。

2、点击误区:

一般说,语言表达得体的失分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用词不得体。如“寒舍”“府上”“光临”等词运用时一定要注意对象。二是转述不当。转述者的目的是实现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之间的沟通。有的考生转述“照葫芦画瓢”,而不对原信息发出者的人称、时间、地点进行相应的变更。三是忽视特定用语的得体。如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如外交部发表声明之类的必须是书面语体,用口语就显得不庄重,有损国家形象。

3、方法指导: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语言表达要得体,首先要看对象,审尊卑长幼,分清常用的谦敬辞。敬辞只能用于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自己。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的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等;在别人面前和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等;在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等。

还有常用的谦词。如“愚”“抽”“鄙”“寒”“草”“笨”等。

如果掌握了上述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并会使用,高考中遇到此类题就很可能得满分。 例: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分析:A项中“家母”为谦称,是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在此句中是称对方的母亲,应改为“令堂”。B项中“令嫒”为敬称,是尊称对方的女儿,在此句中是称自己的女儿,应改为“小女”。C项中“令尊”为敬词,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在此句中是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家父”。 D项中“令郎”为敬词,是称赞对方的儿子,符合该句的语境,是正确答案。

2.正确使用褒贬词

语言表达要得体,还要看语境,审清褒贬,分清常用的褒贬词,使用语感情色彩得

9 当。

3.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

语言表达要得体,还要注意语体,审清语体色彩。

工作生活中常有口语与书面语之分。口头语一般指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包括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治语体和文艺语体。何时用书面语,何时用口语,应注意讲话的对象、采取的手段、所在的地点,要达到的目的等等。

4.用语要注意场合。

场合不同了,表达用语也必须随之变化,因地而异,讲究分寸,巧妙用语,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一般说来,日常场合要亲切、自然、灵活,正式场合要严肃、庄重、规范,娱乐场合要幽默风趣、生动活泼。

例:假如你在全省的作文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备加赞赏,在下列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你的回答分别是什么。

(1)与你平时很要好的一位同学在私下的场合向你祝贺时,你的回答是: (2)在庆祝大会上,面对向你祝贺的广大与会者,你的回答是: 答案示例:(1)示例:嗨,没啥,别说得那么玄乎,这差得远呢! (2)谢谢大家的勉励,太多的夸奖会使我陶醉,其实我更应当站在这一起点上,继续努力,与大家共同开始新的拼搏。[答(1)时主要体现口语化、使人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就行。答(2)时主要体现庄重、严谨,并适当注意一点文采]

5.要学会转述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传达。要想转述得好,必须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理解发出者发出的信息;第二,转述时可能要对时间、地点、人称等进行变更。

例:5.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她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对郭老师的女儿说:“ ”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对郭老师本人说:“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依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来正确转换语言的能力,必须把握

10 好“变”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要依据转述对象的不同,让措词也随之改变。A可转述为:“小李他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里找你妈妈行不行?” B可转述为:“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您了,他让我问您,明天晚上去您家里找您行不行?”

练习

13.下列各句中都有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并改正。 (1)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2)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3)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4)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答:(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14.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 (1)在商店的广告里: 。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3)在给下级的通知里: 。 (4)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

答案示例:(1)欢迎你届时惠顾(2)敬请届时光临指导(3)务必准时出席(4)到时候一定回来。

4.几点建议:

(1)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 (2)对有些谦敬词要强记,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

(3)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分析一下,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第二篇:语言表达连贯教案

高考语文总复习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要求。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连贯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考纲解读

1.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规定,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E,属较高层次的“应用”类。 2. 概念: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语言连贯的三个条件: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3.明确考查形式与题型: 考查形式

(1)排列句序:即给出几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2)语句复位:即给定语段中空出一处或几处,把恰当的句子定位还原,使表意完整连贯。 题型:客观题、主观题

二、排列句序解题思路

(一)排列句序例题分析

1、(2012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解析: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④提出“人们的习惯如何”总观点,①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④应为最先;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惯”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①紧跟④;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②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

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 C ④①⑥②⑤③。

2、(2011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⑤①② C.⑤②①④③ D.⑤③④①② 解析:④句是点明说明的对象“语言”,是句段的总起句,应放在开头;①句紧承第④句,说明语言的运用需要“讲究一点修辞”;⑤句承接前句说明“好的修辞”的条件是“符合语言规律的”;③句从反方面说明“语言不符合语法”“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②句补充说明,针对“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的特例,指出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因此正确的顺序是:A④①⑤③②

3、(2009·全国Ⅱ)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结”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解析:首句写“中国结”全称,应承接④,它用复指句对其性质进行解说并引出“中国结”的历史, 起总领作用。③②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②⑥紧密相连,③应该放在②前,⑤谈到“衣着”承启后文,应放到最后,“此外”表明前面还有应用,只能是①,①谈论到美学,承启⑤,应放在⑤前,④只能放在开头, 答案D

(二)排列句序解题思路:

思考:排列句序题的解题思路应该如何进行?

结合上面三道例题,归纳小结排列句序的解题思路:

(1) 抓中心(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

语段中,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

(2) 抓思路(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组句子,或者记叙,或者议论,或者说明,或者描写。不论什么内容,一定要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

符合事理。

逻辑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和事理顺序(由总到分、由特殊到一般、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等) (3) 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①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②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 ③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句子之间在内容上、形式上的对应关系), 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

三、语句复位解题思路: 语句复位解题思路及例题分析

(一)话题一致

指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讲述的话题或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

4、(2011北京)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②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二)事理相通

是指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要符合某种逻辑顺序或者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逻辑关系——由因到果、由总到分、由轻而重、由表及里、由主到次、从个别到一般、从整体到局部等。

5、调整下列文字中划线部分的语序,使语言表达连贯流畅。

面对突降人间的“非典”,我们可能做不了什么,但能不做什么——①可以不去哄抬市场物价,②可以不去趁火打劫,③可以不去为害他人, ④可以不去传播小道消息„„这些都是做人的良心底线,我们都能不做。

调整为: ④ ① ② ③(按程度由轻至重排列)

(三)情景和谐

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句话,与上文衔接最紧密的是( A )

_____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

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了,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四)结构严密(句式一致)

句式保持统一,才能使上下文衔接,语意连贯。题干上包含了某种句式,那么衔接项大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句式。

7、填入下面的句子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项是( C )

刚一进游乐城的大门,就看见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 , ,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 A、血盆大口张开着化作了城门 B、城门就是张开着的血盆大口 C、张开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 D、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 (五)音节和谐

音节和谐是指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 音节的和谐常常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句式对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押韵。

8、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 D )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②句与下文字数一致,节奏一致,音节和谐;④句事理相承、音节和谐

小结:语言表达连贯语句复位的基本方法:

一、话题一致

二、事理相通

三、情景和谐

四、结构严密(句式一致)

五、音节和谐

在具体的语句衔接过程中,有时以一种要求为主,有时要多角度考虑。

四、总结:

排列句序和语句复位各自的解题思路。

五、作业:

完成语言表达之连贯学案上实战演练习题

第三篇: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讲解六课时,训练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节 简明

一. “语言表达简明”的含义

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罗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二.“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

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 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②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 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方法技巧】

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①不说废话,做到避重复,会省略,去赘尤,要善于运用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②要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③要合理安排句子,挑选合适的句式等。其中重点是第二条。

这类考题类型有两种:(1)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2)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

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

(1)停顿消除法

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

例:“这种糖五毛五十粒”。可理解为“五毛钱”能买“五十粒”,也可以理解为“五毛五”能买“十粒”。因此按意义合理的停顿是消除此类情况的方法。

(2)重音消除法

有些词语的不同重音会造成歧义。

例:“好好,我想起来了。”

句中“起来”重读,表示“我想起来了”;“起来”轻读,表示“我想到了”。

(3)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

例: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前往”)

(4)调序消除法

不同层次和结构关系会造成歧义句。 例: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可理解为:花瓶是两个朋友送的;也可理解为“朋友送了两个花瓶”。消除此类歧义的方法是调整语序。例句可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

(5)语境消除法

一些兼类词会构成歧义。如“劳动”既可做动词,又可做名词。

例:我要热饭。可以理解为我要“做什么”,“热”为动词。还可以理解为我要什么东西, “热”为形容词。此类句子或短语消除歧义的方法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句意明确。因此,要改句末停顿号为句中停顿号,同时补充一些限制语境的词语。

①我要热饭(不去洗菜)。

②我要热饭(不是冷饭)。

有些句子或短语中,施事和受事代词会构成歧义。

③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④我去开刀

③句可这样改:“船已启程二号即到”,或“船已启程两天马上到”。④句可这样改:“我去(为别人)开刀。”或“我去(让医生)开刀。”因此,消除此类短语或句子歧义的方法是在句中增删或更换一些使歧义消除的词语。

对语言运用简明的考查 主要以应用文语段改错形式考查,即删除赘余、纠缠的内容,如 2000年第 25题;也结合对虚词使用的考查,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如 2000年第 2题。主观性的删改题是今后的主要命题形式。

看下边这段话:

①还有一种立体的社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崔金泰 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原稿) 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用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因此,在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时,作了如下改动: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样,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四:课后作业:《优化设计》——闯关训练P158(略) 第二课时

第一节 简明 一.要使语言简明,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围绕中心(全文的中心或一段的中心)不要旁生枝节。

看下边这段话: ②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吃力地抬到宫庭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崔金泰 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原稿)

分析: 这一段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不方便”,有前三句就够了。最后一句顺着第三句说下来,但并不能表达全段的中心。

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省去不必要的重复。

例如: ③„„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 “一夜天?”他冒汗了。 “是一夜五元。”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上城卖油绳,不小心发高烧,被县委书记发现,送到了县委招待所。这是他第二天醒来后去结账时,与服务员小姐的一段对话。对话的语言非常简单,无论是陈奂生还是服务员,把凡是能省略的成分都省去了,只说出对方想知道的信息。下边这几例就有些罗嗦:

④我记得喜鹊开始在腊树上安家时,我才读小学四年级。

⑤接着是整个城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个城市发掘出来。

⑥卖点心和杂食的小贩,歇着担子,提高喉咙,或者敲起小铜鼓,招揽主顾去买他们的东西。

例④是相同词语简单重复。例⑤的后一个分句已承前省略了主语“整个城”,所以后边的“将这个城市”也是不必要的重复。例③既然有“招揽主顾”,就不必说“去买他们的东西了”。 再次,还要注意适当使用修饰成分,不要滥用。

有些同学常常有一个错觉,以为好的词语用得越多,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美,其实不然。

例如:⑦ “四化”宏图已经展开,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不可想象的光辉灿烂的无限广阔的美好景象。

“不可想象”一般和不好的后果连接,这里用来说“美好景象”,不妥,可删去。后边的三个定语,意思大致相同,放在一起,给人一种造作、堆砌的感觉。至于多余的修饰成分,就更应当避免了。

例如: ⑧两只喜鹊用嘴从远处衔来小柴棒飞到腊树上。

既是“衔”来,当然是“用嘴”,这个修饰语是多余的。

最后,要尽量选用一些简便的固定的说法。有些描述性的话或者并列的词语,在语言中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说法或者可以用某个词语来代替,就要尽量选用那个现成的说法。

例如⑨人类自从有历史以来,就同沙漠做斗争。

⑩他们往返一次的飞机票或火车票费由聘方支付。

例⑨“自从有历史以来”可以换成“有史以来”。例⑩“飞机票或火车票费”可以说成“旅费”,这样既全面,又简明。

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它的许多表达形式就是从简明的原则出发而形成的,像成语、简称、紧缩复句、合说、列举分承等。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可以适当选用这些表达形式,使语言达到简明。

例如: 11 爸爸说,他打炮眼呀,打炮眼呀,一扭头就看见我了。(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12 他不能、不肯、也不看别人的苦处。(老舍《骆驼祥子》)

例 11 用“—„„就”的紧缩复句,例 12 采用合说的形式,都很简明。 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不能为了简明而影响语意的表达,甚至让人误解。

例如: 13 因为摔伤腿,我要和妈妈一块上医院治疗。

14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鲁迅《藤野先生》原稿) 例 13 是谁“摔伤了腿”,句中没有交代,这样简倒是简了,但别人怎么理解呢?例 14 最后一句定稿时改为“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原稿词语虽少,但没有“花下”,上一句“樱花”就无所依附;没有“成群结队”就无法显示人数之多。改句增加了字数,表意更加完备。

二.【例题点拨】

考题1(2000年全国)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必须保留的词语: 【答案】②③④⑦⑨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语句简明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道题的材料来自高中学生的作文,语言不够简洁,需要删改。但是,不论如何删改,其中表达原意的词语是必须保留,不能删除的,如“一次”“期末”“考试”“考完”“语文”。

“保留原意”是修改语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要求,以往很少考过。准确把握语句原意,是对语句进行正确修改的前提,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在指导学生平日进行语言修改训练时,并不要求只保留下“必要”词语,删除其他一切“多余”成分。因为在实际语言表达中,一些词或其他词语,常常起着有机连接前后语句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顺畅、连贯乃至更有味道。例如本题所提供的材料,如果在必须保留的词语之后,还保留下一些其他词语,感觉上可能会更顺畅一些,像“在一次期末考试中,考完语文后„„”,就比“一次期末考试,考完语文„„”更顺畅。但是,如果要求既要保持原意,又要顺畅,这在考试中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主要是阅卷比较麻烦,因为除了必须保留的5个词语外,其他都可以做不同的删改。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本题只提出让考生将“必须保留”的词语答出来,另外一些非必须保留,但在表述中起着“润滑剂”作用的虚词等一些词语,就不可能再要求考生回答了。 考题 2:(1998年全国高考题)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④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 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 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坏的影响⑩,那么11他还会变坏吗?

删除部分:【答案】②、⑦、⑨或⑩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简明问题。注意分析意义重复的词或短语。因为①②重复,⑨⑩重复。⑦罗嗦。

考题3:读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我国①创刊最早的大型外国文学杂志《世界文学》②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日前,我国③严济慈和首都文学、翻译界200多位知名人士参加了《世界文学》④创刊40周年纪念会。

《世界文学》⑤是我国⑥译著界颇具权威性的杂志,我国 ⑦著名作家茅盾曾任《世界文学》⑧首任主编。40年来,《世界文学》⑨ 继承鲁迅办《译文》的传统,先后在《世界文学》⑩介绍过110 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以《世界文学》 11 高品位的内容和严谨的译文赢得了我国 12 海内外文化界的赞誉。

(1)应删去的四处词语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

(2)应简略的三处话语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

分别改为 。 【答案】(1) ③⑦⑩ 12 (2)④⑧ 11 ④处改为“它”或“该杂志”,⑧处改为“该杂志” ,

11 处改为“其”。

【解析】严济慈、茅盾是中国人,故其前的定语“我国”不必要;“海内外”就包括我国,当然应省略。

前面出现过的词语,应该用代词代替,避免重复,故④处改为“它”或“该杂志”,⑧处改为“该杂志” , 11 处改为“其”。 三.课后作业:《优化设计》——闯关训练P158(略) 第三课时:

第二节 连 贯

【考点要求】

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题型有两种排列句序和复位填充。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最近十年来考查的重点,并且题目形式年年有创新,特别是连贯,考得比较多,着重考查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

对语言运用连贯的考查 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且年年必考,1995年、1998年分别考了两道题。命题角度是句子的衔接与句子排序,衔接与排序的目的在于确保贯通,表意明晰,词句通顺。预计今后仍将以单项客观选择为主,兼及非选择题的形式。 【方法技巧】

词序正误是重要测试项目,这是因为恰当安排词序,是保证语言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词序排列注意:

一:是具有承递性的词序排列要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如:观察、分析、判断; 二:是并列词语有的有尊卑之分用.列时要按照先尊后卑的顺序排列,如:校长、老师、学生;

三:是并列关系词语有的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排列时要先主动后被动,如:个人和集体。

四:是音节由少到多,做到音节和谐。

句子成分排列是否合乎规定是重要测试项目。句子成分排列是否合乎规定主要是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排列是否合乎规定。多层定语的排列应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心词最远的算起):a.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谁的”)b.指示代词、数量短语;(表示“多少”)c.动词、动词性短语;(表示“怎样的”)d.形容词、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的”)e.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什么”)如;

我们学校a两位b有三十年教龄c的优秀d的语文e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多层状语的排序一般是(以离中心词最远的算起):a.表原因、目的、时间等状语;b.描写作者感情、心理活动等状语;c.表处所,方向等状语;d.表范围的状语;e.表动作涉及的对象的状语;f.描写动作方式、状态的状语。如:我已经a在大会上c向大家e详细地f说明了情况。

句序调整是考查用语连贯能力的综合题型之一。正确认识、理解句群的意思是正确排序的基础。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a.抓中心。一个句群由若干个句子组成,总要说明一个问题,而语序是由中心决定的。因此,首先确定中心,找出表达中心的中心句。

b.抓思路辨层次。句群围绕中心组合句子,总是按一定顺序,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联系等。结构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层递、或转折等。 c.抓标志。句与句之间,往往有衔接的语言标志,如“首先”、“其次”、“开头”、“接着”等。还有指代词或上下旬照应的词语以及关联词语等。另外,还有语法、事理、氛围等其他连贯标志。

诗词排序和嵌入,解答此类题应利用诗词的特点。首先从押韵角度考虑:找出押韵的句子,然后将押韵句子排在偶数句,有的也可放在第一句,不押韵的放在奇数句;其次是根据对偶特点排序:凡能形成对偶关系的要结合起来,对偶句应放在

三、四句或

五、六句位置(律诗),也可放在

一、二句或

三、四句(绝句);然后再考虑意义关系。词的排序和嵌入主要是记住初高中所学的几首词的基本格式,如共有多少句,每句多少字等;然后根据词句的意义关系来排序嵌入。

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贯通,语意畅达,一气呵成。要使文章语言连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保持统一的话题

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每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个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 二诸葛老婆追出来,二诸葛把她挡了回去,她还骂个不休。(应将第二分句改为被动句式,删去后一个“她”字。)

再如: ①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精神。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校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自己用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绿阴如盖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陶铸《松树的风格》)

这段话歌颂松树的自我牺牲精神。第一句总提对松树的自我牺牲精神怀有敬意,第

二、三句分述它为人类献身的具体表现,最后一句总结。每一句都围绕这个统一的话题展开,语意连贯、自然。

几句话说明一个话题,或几段话表述一个中心,中间不要插人与这一话题或这一中心无关的话。否则意思跳跃或中断,话题转移,影响语言的连贯。例如:

②到今年2月初,原定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时京大学学报》上。这虽然还是初步的研究成果,但它的巨大意义是不难理解的。在长达1.6亿多年的中生代,„„尤其对了解恐龙在6000)多万年前灭绝的原因,更为重要。而这些研究均极为困难,因为很有用的研究材料太少了。这段话主要是说明研究恐龙蛋化石的重大意义,后边突然插入“而这些研究均极为困难”一句,致使话题转移,影响了语言的连贯。

二、表述角度要一致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例如:

③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也是享受。(柳青《创业史》) 例③前一句的三个分句都从时间角度来表述,前后两句又都以“他”为表述角度,语气连贯,语意畅达。如果不注意语言表述的角度,一会儿以“我”为观察的主体,一会儿又以“他”为叙述的主体,或者一会儿说“天”,一会儿谈“地”,表述角度不断变换,就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例如: ④1936年12月9日,欲赴临潼向蒋介石请愿的西安学生,在几座城门均被国民党关闭的情况下,于中正门(今解放门)向军警发动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终于感动守城军官及门卫,打开铁锁,冲出城门,奏响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的序曲。例④前边几个分句叙述的是“西安学生”,“打开铁锁”则承前省略换成了“守城军官及门卫”,后边“冲出城门”则又转回了“西安学生”,这样换来换去,影响了语言的连贯。最好在“打开铁锁”后句断,在“冲出城门”前加上“学生们”,语言就连贯了。

三、思路要连续不断

思路就是作者思想所走的路,这条思想的路应该是连续不断的,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句子的顺序、段的顺序安排要合理。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事理顺序等。按照这些顺序合理地安排文章,语言才能连贯。一般说来,记叙文多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说明文多以空间或程序为顺序,议论文以事理为顺序。句的安排、段的安排都应该考虑这些相关的顺序。例如:

⑤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袁鹰《井冈翠竹》)

⑥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叶圣陶《苏州园林》) 例⑤两句话从“远处”和“近处”的空间展开,描绘出一幅井冈翠竹图,语言衔接自然。例⑥是按总分顺序安排的,第一句先总说,后边则承接这个总说分别介绍,构成意思并列的两小层,思路清楚,语言连贯。

下边这句话连接得就不好:⑦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任班长,理由是她学习成绩好,踏实肯干,团结同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工作的计划性比较差。

例⑦列举理由应该是正面肯定,但句后突然来一个转折,给人的感觉好像倒是张燕不应该当班长。句子衔接不合理,影响了语意的表达。

四、语言衔接要紧密

注意语言形式上的衔接与呼应,也是保持话语连贯的一个重要条件。要使语言前后衔接紧密,可以采用下列一些方法。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

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的第四部分是恰当使用关联词语的典范;既有连接分句的,如“我在十八日早晨,„„;下午便得至噩耗,„„;而文和珍君竟在遇害者之列”,“我向来是„„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也有连接句子的,如“我在十八日早晨,„„。但我对于这些传说,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还有一具,„„。而且又证明着,„„”;还有连接段落的,像

二、

三、四段都是通过关联词语与上一段连接的。关联词语残缺或使用不恰当,则会影响语意的连贯。例如:

⑧这还是初步的研究成果,它的巨大意义是不难理解的。于是,这枚恐龙蛋化石千万年后扬名于今的机会再次到来了。这次机遇是否会再度失之交臂呢? 例⑧前边说是初步的研究成果,后边又说意义巨大,意思脱节。如果加上关联词语,说成“这虽然还是„„但它的„„”,表意就明确了,语言也连贯了。例⑨也是这个问题,前后两句缺少关联,可在后一句的前边加上“但是”。

2.巧妙使用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示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一词语、同义词语、代词、同义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 例如: ⑩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它们几乎是笔直从山顶上穿过竹林挂下山来的。这便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业绩。他们在竹林里送走了几百个白天和黑夜,用竹滑道,用水滑道,送出一百多万根毛竹。(袁鹰《井冈翠竹》)

11 “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 他到城里去干啥?他到城里去做买卖„„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他去卖什么?卖油绳„„一共六斤,卖完了,稳赚三元钱。赚了钱打算干什么?打算买顶簇新的、刮刮叫的帽子„„(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12 1993年初,李广岭发现他收集到的一枚蛋化石很有些奇特。这枚较小的蛋化石,显得有些扁,直径为9厘米,约重450克,蛋壳完整,没有裂纹,比跟它同样大小的要轻。

例⑩通过几个代词,将前后意思巧妙地贯穿起来。例 11 开始写陈奂生“悠悠上城来”,接着三段衔接上一段结尾,分别用设问句开头,相近的意思,相同的句式,将三个段落巧妙地衔接在一起。例 12 第一句只说他发现“一枚蛋化石很有些奇特”,紧接着却说“这枚较小的蛋化石”,“较小”在前边没有交代,很突然,致使语意表达不连贯。

3.适当使用过渡性语句或段落。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等等,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性的语句或段落,以避免文章生涩、不流畅。

例如: 13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大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 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鲁迅《拿来主义》)

14 第二天下午四时。他真正没有想到,他简直认为这不可能,周恩来总理亲自来看望他们了。„„总理环顾室内,和许多在座的老同志点头招呼,谈笑风生。 “你到底回来了,这里竟还有人说你不会回来了。„„好啊,你不是回来了吗?”(徐迟《地质之光》原稿)

例 13 前边有四段是批判“送去主义”的,这一段先总结上文,结束批判,然后引出下文,正面提出“拿来主义”,这样就把前后两个意思自然而然地连接了起来。例 14 前段结束时说和“许多”人打招呼、说话,后一段突然转到了对李四光一个人说,意思表达不连贯。修改时,作者在第一段结尾处加上“他亲切地对李四光说”,语意就连贯了。

五、注意语言的节奏和声调。

语句节奏和声调的巧妙组合,常常能使语句更加连贯紧凑。

例:“世界屋脊”上的冰峰、雪岭、大漠、草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数不清的珍禽异兽,以其特有的魁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容。

(画线词语两两相对,音节少的在前,音节多的在后一这是规律,描写对象由高到低,由远及近,读起来很顺畅)

【课后作业】:《优化设计》——闯关训练P158(略) 第四课时

第二节 连贯

一:例题分析点拨

1、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B)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被妈妈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解析】原文的陈述对象是“小明”AD两项由于将主语“小明”暗换成“妈妈”,导致与后面的分句连贯不上。C句虽与主语保持一致,但句子的“使”与“终于”即不合习惯用法,又与下文衔接不自然。只有B项能准确地表现了它们之间语意上的转折关系,通过“让”字引进“拽”“送”行为的主动者“妈妈”,被动者“小明”仍做主语,保持了主语的一致性。 2.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A )

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 。 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C.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D.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解析】这里只有A项才恰当。一个女演员,年过50,年龄大了,不再年轻,这是客观事实。唱起歌来,使人主观上觉得她年轻,情理上讲得通。B项说“发现”她年轻,变成了事实的年轻。CD两项的问题在于“外貌”,虽然外貌与实际年龄会有差距,但是上文说的是“演员”,外貌超出了演员活动的范围(唱、跳、演戏等艺术活动),因而背离了这句话强调艺术生命还年轻,还能大放光彩的本意。

3.选出与下句衔接恰当的一项(A )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源,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流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解析】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源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境是阴沉凄清的。从意境和描述层次两个方面考虑都应该选择A句。B句的“满天彩云”,景和情均与原文明显不协调。C句的“渐渐隐没”与原文的“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相矛盾。D句所描绘的北风、枯草、树皮也与原文不协调。

4.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文句是( C )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的迫切要求。 。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我国学述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渐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解析】AD两项的“这些翻译作品”在原文中缺少交代,属于指代落空。B句的“一方面’与句中“这些作品”语序颠倒,“提高了„„的素养”有毛病,素养多指个人的平日修养,用“中国学术文化”这个事物来修饰限制显然不行。只有C句避免了上述毛病,语意连贯,用词准确,是该题的最佳选项。 5.选出填入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D )

秦代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 ,或驻守京师,或戍守边疆;地方军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数量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A.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率中央常备军 B.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率中央常备军 C.中央常备军的统率是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 D.中央常备军是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率

【解析】从A、B、C、D四项内容看,句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句式。为使上下文句式整齐匀称连贯紧凑,须考虑应选项的句式与“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的句式相同。原文中第一句是总说,提到秦代军队分为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接下来应分别陈述两种军队的有关情况,因此应选择的陈述对象应为“中央常备军”,可删去AB两项。比较CD两项的结构,不难看出D项与下文“地方军由都尉掌管”的句式一致。故D项适宜。

总之,正确解答语句的连贯和衔接题,首先要弄清楚语段说的是什么。叙事时,要搞清当事人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景物时,要抓住它的特点。论述一个观点的,要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还要分析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其次,要仔细分析表达形式和方法,弄清怎么说。要舍得费精神去揣摩,比较上下文各句之间的关系和词语含义,特别是关键词语、句子所蕴含的信息,注意语意条件,根据说话的目的、对象、场合、范围、情景等因素会选择接句,选出续句。 二:课堂训练

考题1(1999年全国高考题)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③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和句与句衔接方面的能力。根据题干的内容揭示,不难看出两点,一是点明在杭州的时间是去年,隐含有“我”叙述时已不在杭州,那么能衔接的自然只能是句②;二是描写“景色美”的顺序问题,自江边至江面,再到江岸,空间关系很清楚,因此选③和⑥是恰当的。

考题2(1998年全国高考题)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D )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材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 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 a ② a B.① a ② b C.① b ② a D.① b ② b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问题,侧重句式相同方面,句①中“身材魁伟”“两颊深陷”均是主谓结构,应选择其结构形式相同的b;句②中“不论„„”均是按类并列,所以应讨论如何分类才恰当,自然是b。因此,此题答案为D。

考题3(1998年全国)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用D列恰当的一项是(C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官,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解析】解答此题要研究几个选项的表达次序排列,从事情先后的次序来看,理应是先传达上级指示,再议论购上污水处理设备问题,“环保没人管”是污染严重的原因,应排列在前,所以答案应选C。

三:课后作业:《优化设计》——闯关训练P159(略)

第五课时:

第三节 得 体

【考点要求】

得体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即主要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场合、对象、目的等语境条件的变化会引起用词不当、转述不清等现象,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要学会思考: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效果不好。既要考查说话者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

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文体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恰当运用书面语和口语,是社会上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能力,当面陈述与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请人转述,不仅叙述角度变换了,做答时还要考虑到随着叙述角度的变换引起的其他因素的变化。

谦辞和敬辞的正确应用也是考查的重要项目,注重日常交际中谦辞敬辞的运用。复习时要牢记某些表谦称的词和表敬称的词,平时交际中也应注意正确表达。 对语言运用得体的考查,主要以主观改错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偶用客观选择题形式考查,如 1994年第9题。预计今后仍将以主观改错题考查为主。 【方法与技巧】

一、 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句式选用恰当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合小令外人”一句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

只要掌握了这些谦敬词语的含义及使用对象,高考中这类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2.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态度。

要注意的是,襄义词和贬义词的褒贬感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语境中,也就是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时,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用这种说反语的方法起到讽刺作用。

如:“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四百万元;但为革命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清贫》)

句中的“伟人们”本是褒义词,这里不是指真正的伟人们,而是讽刺国民党那些贪官污吏,变成了贬义词。 《语文天地》1996年第1期《冤哉,南郭先生》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不但不寻贤让位,反而溜须拍马屁走后门,送礼请客拉关系,且凭这一手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这句话用了“胸无城府”这一成语,可惜含义理解错误。《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二版)释“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的谋算”。“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由此可知,“胸无城府”是褒义词;而上面的句子是说,这部分人没有文化水平,没有本事,当属贬义。看来,若将其改为“胸无点墨”,句子的毛病就消除了。

语言,不论是基本的单位词,还是大一些的单位短语、句子,甚至是更大的单位句群。片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可能是前后相关的词语,也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句子,还有可能是前后相关的段落。一个词语使用是否准确,一个句式选用是否恰当,都与这上下文有密切联系。例如:

①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阿累《一面》)

②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鲁迅《故乡》)

例①要表达“疲惫”“疲乏” 的意思,和下文的“一团棉花”配合,使用“困软”最合适。例②最后一个分句使用被动句式,是受上文影响,承上省略主语,使全句语意连贯,语气顺畅。

二、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或叙述事件,或说明事理,或描述现象,或抒发感情,等等。因此,在说话或写作之前,先要明确目的。 语言的表达要适合表达目的的要求,是说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说“我们班全体同学要求自己都很严格,上个月没有一个人迟到”,和“我们班连×××同学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上个月没有一个人迟到”,基本事实可能完全一样,但效果完全不同。前者适用于表扬,后者则有指责味道。所以运用语言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需要,采用恰当说法。否则就不得体。

又比如夏衍的《包身工》,主要是反映包身工被人压迫、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揭露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对工人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因此,选用了许多能达到这一目的的词语和句式。第一段就很典型: 旧历四月中旬,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喝着起身了。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的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夏衍《包身工》) 这一段一方面写包身工,他们“睡在拥挤的工房里”,“天还没亮”就“被”人像牛马一样“吆喝”着起床。被动句式及“吆喝”的选用,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写带工老板,他们则是“大声地呼喊”,“下命令似的高叫”,而且喊叫的都是一些命令式的短句。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同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带工老板的凶残、狠毒。

三、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厢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有个小朋友读过老作家冰心不少文章,很敬重她。有一次见到她,这个小朋友问:“冰心奶奶,您今年几岁了?”“几岁”是问小孩子的话,用问小孩子的话来询问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奶奶,不得体。如果说成“您多大年纪了”,就比较得体了。鲁迅写文章时很注意这个方面,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转述别人的话时,就直接称“刘和珍”,自己叙述时则称“刘和珍君”,表现了对她的敬重。又如:

④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养的例子是不能开的。(夏衍《包身工》原稿)

⑤他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申请了经费,同时将这些情况告诉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章良和常务副院长周曾铨俩教授。

例④“休养”是休息调养的意思,包身工生病躺着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暂时的休息,根本谈不上调养;因此,定稿时作者改成“休息”,适应叙述的对象,很得体。例⑤把情况反映给领导,说“告诉”是不得体的,应该是“汇报”。

四、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即交际环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身份、职业、地位、教养、性格,以及对象之间(还有听读者与说写者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如果不注意交际的场合、对象、气氛等信口开河,往往达不到交际目的,甚至招致不良后果。反之,根据具体的场合、对象而选择的理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往往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场合,既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构成的总体氛围,也指交际当时的自然情景和社会情景。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谓"因境设辞”,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笑话;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如此等等。这是交际的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的制约。如;

有这样一件事,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国好朋友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

试想,听了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了如此失体不当的话,李太太该怎样说才好呢?如果说成:“太太也很文雅,您的先生也很文雅,都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不像日本人。”如此你“酸”地来,我“辣”地去,这家宴还能办成?友好关系还能持续?或者来句“谦虚”的:“太太过奖了,我哪能比得上你们日本女人!”这就有失尊严了。所以李太太一愣后,说的是“太太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的文明是同源的,中国的文明哺育了日本”。这句话说得含蓄得体,深富涵养,符合交际场合,使日本太太听了知道自己的谈吐有失妥当,歉然地一笑,但又不感到尴尬。

此外,还要利用特定的场合,学会“因境设辞”。曾经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年春天,他去拜访一位久未见面的老同学。那天,天气特别好,连绵的阴雨过后,艳阳高照,春光融融。老同学打开门,看见是他,高兴地说:“嗬,老朋友,你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这句话借助时令天气,一语双关地表达了对客人到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可谓恰到好处。又如: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曹禺《雷雨》) 周萍是鲁侍萍的儿子,但是在那个场合母却不能认子,因此虽然情之所至她几次险些吐出真情,但都恰到好处地及时转到了别处。转折的成功,就是充分利用了她的另一个儿子被打的具体情境。

五、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语体,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分别起来,有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口头语体包括一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有几种主要的变体,如公文事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郑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 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章里硬要使用一些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又如:

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 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

这一段,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六、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面陈,要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就行,这种表达方式简单一些。

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代等因素也变了。这种表达方式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因素的恰当表述。

如:1999年5月28日《光明日报》2版简讯《韬奋书店在京开业》中的一句话在转述时称代失误:“据该店经理介绍,每日平均售书数千元左右,本店除零售外,还为读者提供代购、代邮、代送、批发等项业务,兼办作家签名售书业务,每逢节日书店将实行书价优惠。”

据《现代汉语词典》:“该”作指示词讲时,“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本”则有“自己方面的”这一义项。因此,句中的“该店”是用简讯作者的口吻,“本店”则应是书店经理的口吻。又在为“经理介绍”后用的是逗号,且以后的话语没有引号标示,这就表明后面的话语应是简讯作者对经理的话的转述,该用简讯作者的口吻,即该用“该店”而不该用“本店”。如果不改动“本店”一词,就应该用引号把经理的话标示出来,而不用转述的口吻。但标号在口语中是难以“读”出来的,所以此句最好还是以转述的口吻,将“本店”改为“该店”,或者干脆删去“本店”二字。

【课后作业】:《优化设计》——闯关训练P159(略) 第六课时:

第三节 得 体

一:例题分析点拨

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1)不变原意; (2)人物、人称表达准确;

(3)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

【答案】A.小王说:“珊珊,小李他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 B.小王说:“郭老师,小李说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解析】此题要求把同一内容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进行转述。首先,我们要把握内容。内容有三点:(1)请小王转告郭老师;(2)明天上午小李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3)并请问一下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然后我们要把握时间:一是当天下午,一是第二天一早。当天下午,转告内容的时间可不变,第二天一早,转告内容的时间就要提前一天。我们还要把握受话对象:一是老师的女儿,一是老师本人。同时,我们还要把握语体色彩。

与原话比,A句小李的代词由“我”变为“他”,“郭老师”变为“你妈妈”,根据对象变换称谓代词,但内容不变。由于是当天,时间不变。符合口语,用“请”表尊敬。

B句由于是第二天转告,时间由原来的“明天上午”变为“今天上午”,“后天晚上”变为“明天晚上’;由于在“语文组”,“语文组”在对话环境中省去;加称呼,用“您”,表尊敬,语言得体,内容未变。

2、根据下面的要求,分别写两段话来说明文具盒(铅笔盒)。

目的(l):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

目的(2):向别人介绍、推荐自己的这种文具盒。

【答案】目的(1)应包括文具盒的质地(材料)、形状。色彩(图案)以及文具盒内的物品(其中前三项必须说明)。目的(2)应包括文具盒的质量、用途、外观、价格四项。

【解析】上题两种目的很不相同,必须做出“有所不同”的说明。“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最重要的是要说明“自己的文具盒”不同于他人文具盒的独有特征或标记,语言要朴实真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文具盒,则应侧重说明自己文具盒的性能、用途方法的优点以及造型、色彩、图案的美观,或运用形象说明的方法,语言应具有描述性。必须根据不同的目的,注意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怎样说,不该怎样说。这告诉我们要有意识加强实用性文字的写作训练。此类题不完全是语言组合的问题,还涉及考生的知识、阅历、修养等问题。要做到得体必须注意增长知识,增进阅历,提高修养,必须具有学以致用的观念 二:课堂训练

3、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a从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赈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 100万元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 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 2万元。这些钱物j已经转送到了灾区k。

【答案】[e][f][h][i]

【解析】该题考察的就是运用口语的能力,恰当运用口语与书面语,是社会语言交际的一项重要能力。口语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口语表达意思,作用听觉,因此,必须“通俗”“一听就明白”。辨析口语运用正误,就要辨析听后是否会产生歧义,听后是否感到不解或者费解,以及是否通俗、流畅。 广播稿只有用口语表达形式写下来才能让人听明白,而上面提供的材料是用书面语形式写成的,人们可以看明白,但要念出来给人听,就会使人误解。 该题中“震灾”与“赈灾”同音异义,用口语表达时必须修改,以免产生误解。“逾”是书面词语,不通俗。“100万元之巨”也是书面化词语,不通俗,不符合广播稿要求。另外,广播中不能使用书面语才能用的括号加注释说明的表述方法。

4、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1995年高考第30题)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

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5月18日

【答案】 ①“光临”改为“到(去)”②“决定”改为“不得不(只好、只能)”③“磋商”“商量(商议、商定)”

【解析】结合具体的语境,“光临” “决定” “磋商”三个词语用得就不得体。“光临”为敬辞,只能用于说话双方的对方。“决定”用在这里非常不礼貌,有劳人家,说话应该客气。“磋商”是“反复商量,仔细讨论”之意,用在这里不合适。

5、下面是协议书的一些条款,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条款是( B )

①甲乙双方不得终止协议,否则,由终止方负责对方的全部经济损失。

②甲方投资装修的房屋将作为不动产,在期限满时移交乙方,不包括室内设备。

③甲方向乙方提供的钢瓶 1000只,分三次供完,乙方在甲方贷到全付款。

④此协议自1996年1月 l日起至1999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3年。期满后,如无其他特殊原因,协议继续有效。

⑤由甲方提供周转资金人民币2万元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①③④

【解析】上题①句“甲乙双方不得终止协议”语意不明,应改为“甲乙任何一方不得单独终止协议”。③句中“乙方在甲方货到全付款”也不明确,是“乙方在甲方货到,全付款”呢,还是“乙方在甲方货到全,付款”呢?这有明显分歧,容易产生纠纷。④句中“有效期”分明是4年,却写成3年;期满后协议能否生效,那是“后话”,可以不写;句中“如无其他特殊原因”句意含混。②⑤句表达准确。严密、无问题,所以正确答案是B。 三:知识迁移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答案】(1)在学生的心中,粉笔已经不是一支笔,而是一个象征,一个知识凝聚力的象征;黑板也不是一个普通的书写板,而是师生交流情感,交流知识的乐园!

(2)在人们的思想里,阿Q已经不是一个文学形象,而是一个象征、愚昧、不觉悟的象征;阿Q也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精神胜利法”的代称。

【解析】这是选自课文中的一个句子,原句特点是先否定后肯定并列关系的复句,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它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这类题近几年高考都考,分数还有加大趋势。我们认为这一类比做对几道选择题的难度要大,也最能看出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是个好题型。

四:课后作业:《优化设计》——闯关训练P159(略)

第四篇: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

杨莉莉

教学目标:

1.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引导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有关知识。 2.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教学重点:

从近几年高考试卷看,本考点中考查的重点是“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命题规律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个考点与生活、学习联系紧密,能反映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这种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考点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考题,在试题中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句的衔接、句序的排列、词语的排列、用语的场合、对象等。考查的点相当广泛,词、短语、句子都有所涉及,同时也考查语法、语意、语境、材料组织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 方法指导

一、简明

简明,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该考点既可在病句题中,也常结合压缩语段、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设题。

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重复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1.举例解说

例1(2014辽宁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答案: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 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就要知道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

例2【10年四川卷】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 介绍某市的概况(40字内)

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答案示例: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不仅要要求高度概括以适应字数要求,还要注意单句,排列好定语的顺序以及语言的简明。

2. 要做到语言简明,要切记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要简洁。重复啰嗦是影响语言简明的主要毛病之一,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同义词的重复。如:这个人年纪四十岁上下左右。 二是不必要的重复。如:他年龄不大,头上却早早地谢顶了。(“谢顶”就是指头顶的头发脱落这一生理现象,再加上“头上”一词就不简洁了。)

三是尽量删除语句中可用可不用的词语。一些语句使用的一些词语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从表意的功能上说没有什么价值,应尽可能地删除,特别是一些虚词容易多用。

再如:我因为没吃饭,所以有点饿。(句中“因为„„所以„„”去掉后,表意不变而又简洁。) (2)语言要明确。要避免歧义,高考中考得比较多的就是歧义句的辨析与修改。 如08年安徽卷: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解说:“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对语言运用简明的考查常采用非选择题以改错的方式进行,或要求本着语言简明的原则,完成删除或简略处理的问题,或只要求找出所给文段重复罗嗦处等等。

3.做到简明,主要遵循以下三个规则: ①一句话里不能有意义相同的词语出现;一段话中也不能有意义相同的语句出、现;前文出现过的词句,后文再次出现时,能用代词(指示代词或其它代词)指代,就用代词指代。遵循这一规则,就要避免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重复罗嗦现象。

②消除表达中出现的歧义。遵循这一规则,就要做到语义确定、唯

一、明了。 ③准确使用标点,使句间关系明确。遵循这一原则,思维方面就要做到条理清晰。 4.口诀:

语言简明两方面,内容最少意明显。重复词句莫出现,代词标点发挥全。 消除歧义语病连,思维清晰是关键。

二、连贯

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该考点常常以填充题形式设置客观题,还常常和语句扩展、仿写及句式变换等交叉设置主观题,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综合性强。

语言连贯是指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合理性,能较好地表达特定意思,包括词序正确,句子成分排列合乎规定,句子有序排成语段,句子合理嵌入等内容。其中重点要掌握的是句子排列和句子嵌入。句子排列要注意抓住语段中心和逻辑顺序;句子合理嵌入要注意符合原文的语境以及上下文的衔接。

(一)考查题型:排列句序、语句复位(句子合理嵌入)。 1.连贯题的解题要求

(1)话题要统一;(2)注意照应、过渡;(3)顺序要合理; (4)衔接要自然;(5)文气要贯通; (6)意境要和谐一致 (7)语句要合乎逻辑,色彩一致; (8)对象、句式要一致

(9)要注意分析语言的表达特点,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然后考虑衔接问题。

(二)例解

1.语言连贯要注意词序排列。 如,下面句子词语顺序安排不当

这是一本好书,它催人进取,引人沉思,促人猛省。

【解析】句中“催人进取”、“引人沉思”、“促人猛省”顺序不当,“引人沉思”是“促人猛省”的前提,“促人猛省”又是“催人进取”的前提,故正确的顺序为“引人沉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

2.语言连贯要注意句子成分的排列。

如,“省人大代表中有……教师”中的“教师”前有以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 【C】。

①两位 ②语文 ③有三十年教龄的 ④芜湖市的 ⑤优秀的 ⑥特级

A.④①⑤②③⑥ B.①④⑤⑥②③ C.①④③⑤⑥② C.④⑥③⑤②①

【解析】多层定语排列一般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带“的”的在前,不带“的”的在后;按自左至右的顺序,依次为:物主代词——数量——地域——怎么样(特征、性质等)。

(三)解题方法

题型不同但解题的原则相同,做题的方法也有共性。在具体的做题过程中可借助于以下技巧。以提高做题的效率。 1.顺序要合理

主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将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1)抓中心句

一个语段,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但一般都是围绕—个中心来安排的,调整句序时,如果能找准中心句并确定其位置,整个语段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解说句、观点句等) 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语段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

(2)抓思路

A.从总体和局部分析 ①从总体上看,句群小层次—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关系)的关系。 ②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理顺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B.从文体上分析

①记叙的句序常常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

②议沦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

③说明文同议沦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厅(时间、空间、逻辑)。

(3) 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A.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B.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①“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位置在后; ②“同时”,表示并列,位置在后;

③“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并列、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

④“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

⑤”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 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 ⑦“诸如此类”,表示综合; ⑧“所谓”表示有所解释; ⑨“例如”表示举例„„

C.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

D.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 E.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 2.抓住内在逻辑

抓逻辑,明事理。用语要合乎逻辑才能保持连贯。事理不通,语言必然不通。比如:A.前面说了两面,后面承接一面;或者反过来。前面说了一面,后面突然变成两面。

B.前面从好处说,后面突然转到从坏处说;或者反过来,前面从坏处说,后面突然转到从好处说, C.没打因果的说成因果,没有递进的说成递进,等等。

一般来说,影响事理相通的因素有:概念不清,判断不当、前后矛盾、因果关系不当、多重否定不当、前后对应不当等。

例1:【2010全国卷Ⅱ】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B】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解析】我们可以先判断短文的文体,再据文体特征进行判断。此题材料为议论性的,可以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入手。如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为总括句,最适宜谓语句首。

3.话题要一致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的角度—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4.内容要衔接

例2:填入下列哪一句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思路就不广。但是,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你若喜欢上了一本书,不妨多读:_______________。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A. 第一遍可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二遍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三遍可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B. 第一遍可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

C. 第一遍可囫囵吞枣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参考答案】C(“粗读”→“精读” →“研究”,依此思路判断) 6.陈述对象要一致

例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中午12时,________________ A. 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获取了全部赃物赃款。 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获取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C.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赃款也同时抓获。 7.手法要对应

注意句式和手法,语段结构严密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

A.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保持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 B.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合起来说还是分开来说,等等,也常常会涉及连贯问题。 C.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特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影响句意的连贯。

例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________________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不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成长起来。

A. 也不免发现令人遗憾的粗劣句子。 B. 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

C. 也随时会发现令人遗憾的粗劣句子。 D. 也会随时发现温润的璞玉。

【解析】因为题干中将优美的句子比喻成了“晶莹的宝石”,所以后文对粗劣的句子也应当采用比喻的说法,使之风格一致。由此可见,应当选填B项。

8.情调要和谐

A.注意文字中所渗透的感情倾向。如: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或激昴或沉郁。 B.注意文字所描写的景象特点。如: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 C.语言风格上也应保持一致,要雅均雅,要俗 均俗。

总之.要求上下文在整体上做到情感、意境、风格保持一致。 例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_________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做这类试题,应按照“瞻前顾后,上联下串”的基本思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方面去分析和思考,力求做到在思想内容方面事理通达,在表达形式方面文理顺畅。具体来讲,语意连贯、衔接紧凑的语句应做到:话题一致、事理相通、情景和谐、结构严密、音节和谐。从文段所提供的信息看,给人的感受是冷清,荒凉、萧索,而A项“五彩的屏障”,C项“闪着不定的光”,D项“透明的羽翼”显然与此情调不合;而B项中“萎落”,“瘦削” 等字眼表明该项是符合原文语境的。

9.抓语气

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一个语段中的恩想感情或观点应是一致的,语气不一致,往往会破坏感情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确认,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以上是针对考查“连贯”的比较典型题目的方法指导。综合性的考查在其他章节都会涉及,此处不再赘述。

(四)思路点拨

答题时,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致,叙述角度—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等,有时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证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有时还要考虑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如果是语句排序题还要掌握以下思路: 1.把把握基本内容。

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表达方式、基本内容,然后抓住其国家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浯句。

2.初步分层归类。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浯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

这是排序的关键—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察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其中,先找出关键词、代词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掂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上。再通读语段,松查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三、得体

得体,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考查,或选择题或修改题,综合性强,也是高考题的热点。注意用语分寸和谦敬辞的使用。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辞、谦辞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礼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

1.得体的要求

(1)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 (2)考虑信息接受者的身份、特点 (3)要符合特定环境的需要 (4)要符合表达目的因素

(5)要符合表达者的身份、特点 (6)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

语言得体是语言运用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能够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选择使用恰当的用语,从而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主要受特定的目的、对象和场合制约。

2.方法提示

对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一般采用非选择题的形式,根据两种不同语境对所给句子内容进行转化,找出所给文段中用词不得体的词语并指明原因,直接修改文段中的语言不得体的毛病。但也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

例1:【2008年安徽卷】4.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A】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解析】A该句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

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得体和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该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例2.【2010湖北卷】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示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解析】开场白就是话题的导入语。导入语要求紧扣主题(此次为“红楼梦诗词赏析”),表达得体(符合主持人的身份,符合学习小组的特点),作为文学类研究型学习小组,自然要讲究文采,才能与其氛围吻合。

3.要做到得体,主要遵循以下四个规则: (1)注意称呼的得体

①敬称和谦称:称对方亲属时,常加“令”字表敬重,如令尊、令堂、令爱、令郎等。相反,称自己的长辈或比自己年龄大的平辈,称呼前常加“家”字,表谦称,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亲属,称呼前常加“舍”字,表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过去对敬称与谦称的用法,有个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②掌握一些习惯用语。如称岳父为泰山,夫妻为伉俪,女婿为东床等。 (2)注意特定文体的得体

特定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同。如议论文讲究语言准确严密;记叙文讲究语言的流畅生动;说明文讲究语言平实严谨;应用文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新闻稿讲究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稿、演讲稿要求明白易懂、口语化,避免同音字混淆;广告词通俗凝炼、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述清楚,杜绝歧义;贺辞热情典雅,寿礼庄重,讣告严肃沉郁;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此外,一篇文章中还要保持语言得体的统一性。 (3)注意场合的得体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此不同的场合决定不同的用语,如在医院里看望病人,不宜提“死”字;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人,不宜直截了当;欢乐的场面,语言宜热情奔放;悲伤的场面,语言宜严肃低沉;在有许多不同人的场合,不能随便,一定要兼顾各种人,否则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

(4)注意特定目的、对象的得体

同一内容,不同的语言表达,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或者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就得选择恰当的语言,否则就达不到目的,甚至会背道而驰。所谓“对象”,一是指讲话者,二是指听话者。由于他们的地位、身份、学识、性格、修养的不同,决定着讲话者应讲怎样的话,掌握语言的分寸感。说话要看对象,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千万不能混淆。

(5)面陈和转述得体

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 (6)关注生活交际

得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活和时代色彩,语言表达的交际作用是考试常常涉及的角度,一些常见应用文,如欢迎辞、开场白、介绍信、留言条、感谢信、邀请函、手机短信、广告词宣传标语等,生活气息浓厚的常见交际形式,要了解其表达方面的常识,要多看多听,体会这些用语得体的妙处。有些谦敬辞要多记多练,对一些外交声明等要留心体味

得体题口诀:

得体遵循四规则,称呼文体和场合,还有目的和对象,口语考查逐渐多。

四、准确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在语言运用部分的各种试题中均可涉及。包括情境、对象、场合,情感、色彩,口语和书面语等。

1.运用表达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表达者的思想感情或目的,因此运用表达准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 二是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 三是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表达意思。 2.语言表达准确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符合语境。如,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分析:“扶、失”二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失”字则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2)符合事理或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运用谦敬辞。如“优化”P158“准确”例。再如,“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砌成的崭新世界。”

分析,句中“砌”用词不准确,不合事理,珍珠不能“砌”,应换成“缀”,“缀”有连缀组合和装扮的意思,形象地描绘出了洞庭的新气象。

(3)符合程度。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该句中“收集”不准确。句中有“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集”才准确。

(4)符合心理。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该诗句中“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理。

用语要能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句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

3.方法技巧:

(1)表述时要符合特定的情境;

(2)表述符合事理与对象,即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运用谦敬辞; (3)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爱憎、褒贬分明; (4)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

五、鲜明

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观点明确,色彩分明。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写广告词、标语、演讲词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等试题中。 1.例解

【2010年湖南卷】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外交部发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

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答案示例】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2.方法技巧

要使语言生动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正确选用词语。在选用词语方面,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语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态度。

选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在表达时,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实现。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句朝霞出现东方,江边的花儿比火焰还红,春天到来后,江水就像绿草那样碧绿。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江南风景画。

(2)恰当选用句式。在语言表达中,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达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句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达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等,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六、生动

生动,就是指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生动”的考查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和修改病句等题型中均有体现。它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合理安排和搭配词语,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二是选择富于变化的句式,克服语言呆板、枯燥等不足;

三是运用富有形象的语言和修辞进行描写,增强语言的形、音、色等方面的生动性。 方法技巧:

1.恰当选用词语。

(1)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如果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那么就能

把语言用活。如,夏天到了。改句:又是一个彩裙摇曳的季节。(改句绘声绘色,更加生动形象)

再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运用“通感”,一个“闹”字使视觉和听觉得到沟通,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枝头繁花竞放、蜂蝶纷飞、春意盎然的景象。

(2)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这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如,郭沫若《屈原》中的婵娟痛斥宋玉背叛老师屈原的一句台词“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有人建议把后一句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是”改“这”把不带感情的原句变成了婵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骂得痛快淋漓。

2.恰当选用句式。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句式的写作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等的穿插交错,注意整句散句的错综变化。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就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这里的最后一句可以写成“写文章做演说也要看读者不看听众”,但作者却换用了反问句式,形成整散结合、同中见异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显得活泼多姿。

3.恰当使用修辞。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增强语势。 例:【2010年湖北卷】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

【答案示例】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

第五篇: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三)

班级: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三)

[学习目标]

1.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引导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有关知识。 2.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重点难点]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简明”为“简”与“明”。“简”即“简练”,是“量”的原则;“明”即“明晰”,把意思表达清楚,是“质”的要求。“连贯”即照应衔接,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得体”,即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

从近两年年高考试卷看,本考点中考查的重点仍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为主。 [方法指导] 5.拟写标语、提示语

标语、提示语跟生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共场合的提示语要写得有特色,做到亲切、委婉、生动、有创意;标语的设计要别出心裁,起到提醒、告诫、鼓励等作用。拟写标语、提示语要紧扣主题,倾向鲜明;要锤炼词语,语言简明;语言得体,提示语要求语气委婉、亲切友善、充满人文关怀,能让人愉快地接受;善用修辞,注重形式。拟写提示语、标语的目的是营造气氛、制造声势、感染受众、调动大家的参与性或提高大家的认识,因此要考虑受众的大众性。

6.拟写请柬

请柬,即请帖,是邀请客人时送去的通知。拟写请柬,属于应用文的范畴,它与生活的距离很接近,对拟写请柬的考查,体现了语言实用性和工具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新课标”提出的“大语文”概念在高考试卷中的具体落实。

请柬,作为书信的一种,有其特殊要求:

(1)在封面写明“请柬”(请帖)二字。一般要做一些艺术加工。如:图案装饰,文字用美术体、手写体,有条件时还可以烫金等。

(2)抬头顶格写被邀者(个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

(3)交代活动内容,如开座谈会、联欢会、过生日等;交代举行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是请看戏或其他表演还应将入场券附上。

(4)结尾。如:“此致——敬礼”、“顺致——崇高的敬意”等。 (5)署明邀请者(个人、单位)的名称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6)语言要求简明、得体,措辞文雅、大方、热情。 7.拟写推荐语(介绍词)

写推荐语,以推荐事由为主,或以介绍人物为主,着重考查考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和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写推荐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对事物的推荐语

关键是要对事物内容和特点有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否则,只能泛泛而谈,无病呻吟。如:2005年全国卷Ⅱ第20小题,这种题难点在“推荐理由”,宜从作者、写作的题材、文章的体裁、文章结构形式、情感的抒发、语言的风格等推荐。只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加以概述,讲深讲透一点即可,不必展开得太远,但无论如何都要有冲击力、吸引力,能引起受众的重视。

(2)人物介绍词

在某种特定场合对某人作介绍,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洁、准确、得体。要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中心话题,选择具有个性特征的信息材料。对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必须摒弃。

这一题型较为新颖,显现出创新性,但究其本质,与压缩语段类题型有近似之处。因此说,语言实用性较强的试题往往有交叉性,就像拟写广告词,既涉及语句扩展的考查,又涉及语言简明得体的考查。

8.拟写欢迎词、贺词

欢迎词、贺词都是礼仪型的实用文体。欢迎词的拟写,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简洁得体。它的内容包括:欢迎的对象、欢迎事由、笔者的希望和祝愿。因为欢迎词的对象是事情未果,希望与祝愿应成为写作的重要内容。

贺词是表示向对方表示祝贺、赞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生日节日的祝颂、重大事情的成功等都是写作的内容。写贺词还要注意一定的格式:“称呼语”顶格写;主体部分需写明祝贺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价值意义;要有祝贺语;最后是署名并注明日期。贺词需有文笔功夫,构思别致、富有文采。

高考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查创新的题型,在今后的高考中将会继续出现,考生在备考复习中应以上面谈及的几个方面为例子,注意引申拓展,关注实用文体,关注现实生活。 [合作探究] (1)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准确 、鲜明 、生动”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简明”会呈现综合性命题趋势,近年就出现了与语病考查结合命题,在“仿用”、“句式变换”的题干里出现“语言简明”的要求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会向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体现日常实用的特

点,如串台词、写广告语、情境对话等。

(2)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将会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张扬时代主旋律、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使命。

(3)考查题型将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句、点评、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图表转换等形式出现。 [典题导航]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⑤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这是议论性的语段。议论性的语段可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来分析(如本题⑤、①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巩固提升]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确定首句,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 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 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由此可选C。 9.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答案:(1)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正在全神贯注地调整水龙头的流量,使水像短线的珠子一样滴入水壶。

寓意:在“水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有不少人却在用水上大做文章,利用水龙头“滴漏”时不走水表的办法取水,以此“揩油”,损公肥私,有损社会公德。

(2)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把水龙头拧到最大,流出的水却很少很少,一滴一滴呈现出“SOS”字形滴向下面的水壶。

寓意: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接近枯竭,向人类发出了求救信号;水情如此严峻,人类要珍惜水资源,否则,生存就会面临巨大困难。

(3)画面内容: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成“SOS”状。 寓意:水在呼吸,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解题是要根据漫画的相关信息,分析概括其内涵。漫画内容要按顺序介

绍,不遗漏,透过画面,联系社会现象,考虑深层次内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永远别对自己说放弃下一篇:一年级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