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故事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教学反思故事范文

教学反思故事

教学反思小故事——“0的认识”

大兴学校 刘丽秀

我们班级级有三十多个学生。 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费力又不讨好,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作为教师,我常常提醒自己,每日不忘三省吾身 对我们来说,“课前工作三思而后行,课后工作行后而三思”。所谓点滴积累,点滴进步。

七、八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于是,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或者配上一段音乐,在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一说到讲故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竖着耳朵,听得可认真了。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数学知识也同时进入了学生的脑海。这不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寓教于乐”吗?

就拿我曾经上《“0的认识”》这节课来说吧。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今天林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有一天,阳光灿烂,猫妈妈和小猫背着鱼竿高高兴兴地来到小河边钓鱼。猫妈妈非常安静的坐在河边,聚精会神的在钓鱼,小猫也学猫妈妈的样子,坐在猫妈妈旁边钓鱼。一会,猫妈妈就钩到了一条大鱼,而小猫这时候看到飞来一只美丽的蝴蝶,就跑了过去抓蝴蝶,结果没有抓到。然后又回到河边钓鱼,过了一会,猫妈妈又钩到一条大鱼,而小猫又看到了一只蜻蜓,又跑去抓蜻蜓,结果还是没有抓到。再回到河边钓鱼。……谁能帮老师把这个故事讲完?”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有的说小猫不专心钓鱼,最后一条鱼也没钓到,有的说小猫玩累了,以至于钓鱼时睡着了等等,总之当太阳下山了,要回家的时候,猫妈妈钓到了好几条大鱼,而小猫一条也没有钓着,“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去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每个学生,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两只水桶,一只装着5条大鱼,另一水桶空空的,让学生数一数猫妈妈钓了几条鱼。小朋友在数猫妈妈和小猫钓到的鱼的只数时时候,“0”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学生接受了。在最后,我还让学生说一说小猫这样做好不好,让他们懂得要认认真真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道理。

二、案例反思

学生是在童话故事中慢慢长大的,他们喜欢听童话故事,也非常喜欢讲童话故事。因此,有趣的数学故事就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数学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故事的魅力依然不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大法宝。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而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甚至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新教材的内容设计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习内容和练习的设计非常注重童趣,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其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教学还应多讲些数学故事。通过讲数学故事,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诱发其学习数学的动机。

每日三省,每课三思——我思故我在,教学能相长。

第二篇:《续编故事》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

我拿事先做好了漂亮的头饰,请出两位朋友扮演“小兔”和“小松鼠”,让同学们和他们有礼貌的打招呼。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

我趁机打开事前准备的课件,提出本课的内容和要求。同时我宣布了挂“小小故事家”勋章的激励措施,明确地向学生提出“积极想、大胆说、认真听”的要求。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小兔正在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为学生续编启发思路,酝酿感情。

为了让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我让学生先自由读故事的前半部分,独立思考,找到续编故事的关键词。同学们大多说出“急急忙忙”。 我继续引导学生:是呀,是什么事这么急呢?可能是哪些急事呢?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这时候教室里早就小手如林,很多学生激动地高举小手,还有的已经从座位上站起来了。性急的小朋友已经一口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一边让学生注意表达的完整性,一边让他们畅所欲言,而其他同学则有礼貌地倾听别人的故事。

王浩宇说:“小松鼠急急忙忙忙跑来,告诉小兔森林里着火了,小白兔和小松鼠连忙召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救火,大火终于扑灭了。 郑和说:“小松鼠急急忙忙跑来,告诉小白兔,大灰狼跑到他家去了,小白兔随即拨打电话,请来黑猫警长,抓住了小偷。”

何艾忆说:“小松鼠急急忙忙跑来,告诉小白兔,他心爱的玩具掉进了小河里,小白兔和小松鼠一起去找大象伯伯帮忙,大象伯伯用它那长长的鼻子帮助了他们。”

学生的想象可真是丰富多彩,而他们也高兴地得到老师发的“小小故事家”勋章。

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自由组合开“小小故事会。”相互续讲,表演自己编的故事。我则参与其中了解情况,通过问题给学生疏思路,帮助学生组织、安排表演。最后,为了使学生的交际活动延伸到课外。整节课,每个学生都表现得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心情愉快。下课后,仍有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要求再讲。

反思: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际中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交际,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实践性要求。教师应设计多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借助生活情境进行交际。

第三篇:《大树的故事》教学反思

荥阳六小 武锐

一直在教低年级的美术课,总觉得学生很难在一节课上把作业完成。这次公开课我又选择了一节学习内容较多的课《大树的故事》。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画的大树只有树干没有树枝,树叶也没有前后层次感。于是我的课上既要分析树的外形、造型,又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甚至是让他们自己编故事,可见难度较大,时间较紧。所以我选择了由我来讲故事,学生理解故事。

用小鸟、猴子和猫头鹰在树洞里的简短的故事贯穿本节课,并用这个故事给学生阐述了一个做人的道理,穿插了孩子们的德育教育。树也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树,然后我分别对树进行分类让他们了解。先是比较树枝生长方向不同的大树,再是色彩不同和外形不同的树。出示自己身边的树让学生感受整体与局部的树带给大家不同的美感,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还特意自己画了两棵整体与局部的树让学生分辨与体会。用两棵大树进行比较哪棵姿态美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那种树的表现方法是正确的,在创作过程中避免了学生的只有树干没有树枝的大树了。

在构图的讲解中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也只讲解了两种正确的构图方法,两幅画构图都很饱满,只是一幅突出了主体,另一幅在突出主题的同时注重的大小的变化。如果在这基础上再用构图不正确或是构图偏的作品进行对比的话,学生就更容易发现那种构图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创作的时候我分别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设置了三个奖项,速度优胜奖、构图饱满奖和最佳创意奖。在考虑奖项的时候原本还有一个色彩鲜艳奖的,但还是时间的原因,学生不可能在这课堂给作品涂完颜色,所以考虑再三还是把这个奖项放在下一节课去表彰

整节课学生的表现还算让我满意,上课前我先用一个班进行了试上,所以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拖堂。如果在在创作这一环节再多给一点时间的话,相信学生的作品会更加地完美。

第四篇: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篇一: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童话故事应该说是同学们最喜欢写的一种作文。但也有这种现象:童话故事中把“我”这个活生生的人写了进去,还有的干脆写成了描写一个动物,也有虽然写的是童话,但在最后结尾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什么。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作文中这些情况,首先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楚童话的意思。

一、什么叫童话?

就是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借用物体、动物来描绘,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的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教育人的目的。

二、选择材料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比较喜欢的动物来写。还要非常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比如小鸡叽叽叫,喜欢吃虫子;小鸭嘎嘎叫,喜欢捉鱼;小狗汪汪,喜欢吃骨头,是看家的能手;小兔跑得快,爱吃萝卜青菜;小马能干,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狐狸狡猾,诡计多端。等等。

三、把“物”人格化

在我们的笔下。要把这些动物当着人来写,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会思考,会说话„„例如:如果写小猴子,既要写小猴子善于爬树、调皮捣蛋的习性,又要让小猴子有人的语言想法等等。不能只写这些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性格特点。而应该写这些动物之间像人那样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应该是要么赞扬他们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勤劳勇敢、刻苦学习、不辞辛苦、努力用功等等精神,要么是鞭挞他们骄傲自大、自私自利、胆小怕事、好吃懒做、看不起别人等恶习。

四、想象是关键

想象是编好童话故事的关键。童话故事里的事情可以虚构,环境可以假设,情节可以离奇。可以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深入到人所不能达到的领域去。把动物看成像人那样生活思维。

五、主题要鲜明

每篇童话都要告诉别人,你想歌颂他什么,鞭挞他什么;你想表扬他什么,批评他什么。你想写他诚实善良,助人为乐,宽容大度,勤劳勇敢,谦虚谨慎,文明有礼„„还是写他诡计多端,骄傲自大,自私小气,懒惰贪玩,蛮横无理„„一定要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让人们从你的童话故事中受到教育。但千万不能在故事的结尾处这样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隐含在文章中,也可以通过动物们自己的口表达出来。而不能通过作者自己的口表达出来。

篇二: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编写童话故事是我们中年级所接的一个生活作文课题。在作文备课时,我查阅了诸多的相关的作文备课教案,应该说深受启发,几经推敲后,形成了本课的作文备课。

对于启发谈话,激情导入环节,我反复斟酌。先欣赏一首歌曲,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以谈话来引发学生对童话的憧憬及喜爱的感觉,理解“童话”二字,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童话,自己似乎一下子都走进了美丽的童话中了。由此,我再让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时,大家都畅所欲言。现在想来,我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通过忆说故事、领悟写法和例文赏析、说童话故事等环节让学生明确童话的写作特点,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在这几个环节中,我通过步步深入的方法,让大家在交流中认识到童话最基本的三个特征。即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读完后能懂得一定的道理。

如何完成本次作文的突破点?在例文赏析时,我着重引领大家学习抓住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经过交流,大家都认识到这段文字不仅抓住了小羊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而且用词十分丰富,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羊的机智、聪明,以及狼的愚蠢。由此明确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是更生动形象。

交流、讨论,准备写作是本节课的重头戏。因此,我着重引领学生交流准备写作的内容,同学们的交流可谓五花八门。到底应该怎样编写童话故事?既然是故事,就要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了让大家能明确这一问题,我就又以《一只聪明伶俐的小羊》为例,引导大家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想象。在交流中,同学们能依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来说,但有的同学说得较杂乱,故事情节不是很突出,而且在用词及语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说得并不是很好。

分组讲故事环节,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家的选择是五花八门的。有的直接以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命名,有的直接把故事揭示的道理当作题目,如《团结就是力量》等。有的以故事情节来命名,如《铅笔、橡皮和小刀的对话》等。对此,我给以肯定。而有的学生的题目不完整。如《旅行》,就引导其把题目补充完整。好文题一半,重视起题目也是重要的环节。

感觉本次作文授课存在的问题是中心不够突出,没有一条贯穿全课的重点,给学生的引导也不够到位,引导的方式太过单一,教师的语言比较乏味,所以学生说的兴趣不高,难点没有突破。再是预留给学生的时间少了。学生在写出题目之后没有时间再进行写作了。看来,在授课环节设计上尚有欠缺。一节课的时间叫短,不应面面俱到,应围绕一个难点进行突破,希今后在作文备课时将多多思考,设计的更科学些。

篇三: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当得知参加语文评优课时,内心充满了兴奋和忐忑。当开完了预备会,内心更是有点不安,可以参与的课型有三种:识字、中高段阅读和习作指导。我上报的是三年级,阅读课很熟了,上这种的习作指导课却知之甚少,平时上习作指导课时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乐于表达,最后落实到习作本上„„这种的习作指导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呢?时间紧,内容多,我抱着侥幸的心态,重点准备了三上三下的阅读课,但当我打开抽到的签却正是习作指导课,脑子里真是充满浆糊了,内心无力,却又充满了挑战性。

回到家,我首先再次熟悉习作的教学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这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教材要求如下:“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的故事最有趣。”

由于内心的忐忑不安,担心自己备不好,一个通宵都没有睡,从目标确立到教案成型,一次次地修改,课件也随之改动。

第五篇:《火车的故事》教学反思

《火车的故事》这篇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以及火车提速、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我们年组的课题是《多种形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以读为本,学生合作探究。

在《火车的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我重点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设计了几个比较好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比如在学习《火车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时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提问:"你从种了解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板书:蒸汽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火车。接着提问:"你能向其他同学简单介绍文中提到的三种类型的火车吗?然后再问问大家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你还知道有什么样的火车?给大家介绍介绍。"最后能像小介绍员一样把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吗?比一比,看看谁读得有感情。

二、启发求异思维

《火车的故事》这样的常识性课文,需要老师做大量的补充,才能提升其趣味性,否则便会十分枯燥乏味。于是,我找了许多有关机车、电力机车的图片,以及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磁悬浮火车的短片,丰富了课文所介绍的几种火车的形象,并让学生体验了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轻松地了解火车的几种类型及发展历史。

孩子们对于火车这种熟悉的事物是很有感情的,平时在他们的图画中也是比较多见的事物,今天上了这一节课,对于火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获得了更多有关火车的知识,磁悬浮火车这新颖的新鲜事物让大家感兴趣,特别是近来武广高铁的开通更易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我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自行设计一列新型火车,然后画下来,课后,我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就更加高兴了。培养低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重要,我将为此而不断努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军训事迹申报范文下一篇:机修工作安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