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提纲

2022-08-07

论文题目: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

摘要: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来华国际学生;学生来源;教育;管理

学科专业:教育史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据质量描述教育资源论文提纲下一篇:行政诉讼收费制度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