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创新供应链

2022-10-29

第一篇:物流企业创新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

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和传统的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意义不同, 这些不同反映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要求和企业竞争的新策略。

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 物流管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尽管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不加强物流网络的规划能力建设, 不提高物流作业流程的快速重组能力, 就会使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同步化、并行化、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讲, 供应链就是物流网络的延伸, 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材料产地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

在这一认识条件下, 必须强调供应链与物流网络的整合, 并在供应链管理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物流创新, 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从而更加敏捷的应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做到柔性化的经营。这不仅会推动物流在企业中的发展, 使企业获得市场存在的依据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还会推动物流客户服务战略以及供应链管理战略本身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特征

物流的概念是随着交易对象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 由最初的主要侧重商品物质移动的各项机能, 到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性手段, 在到强调顾客需求和物流活动的效率性, 以及相对较为成熟的重视顾客满意度、物流活动的效率化和一体化, 物流的概念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

现代物流概念的发展是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职能活动上升到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物流本身的概念已经从对活动的概述和总结上升到管理学的层次。

这表明企业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与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 包括整个供应链 (从供应商开始, 一直到客户 ) 的物流成本、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投资收益的权衡取舍。与传统的物流概念相比, 现代物流在范围与边界、系统概念、性质地位、目标理念、服务对象、功能定位等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 现代物流管理是系统整合下的协作物流,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从商品供应体系的角度来看, 现代物流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 而是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 从而使物流管理成为一种供应链管理[ 2 ]。

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 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 通过强化流通过程中所有企业的关系, 以实现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适化。

(二) 现代企业物流是客户服务的物流, 客户服务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原动力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 “ 内部事物 ” , 只对组织体内部产生影响, 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门; 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是 “ 外部事物 ” , 其服务对象是组织体外的顾客。与此相适应, 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以从产品制造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

企业的物流活动也以客户服务为价值取向, 同时向生产过程的上下游延伸。

通过提供顾客所期望的服务, 在积极追求自身交易扩大的同时, 强调实现与竞争者顾客服务的差别化。

(三)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 来实现企业各自的经营目标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化信息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 现代物流活动必须及时了解和反映市场的需求, 并将之反馈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才能保证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 现代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 “先锋” , 是决定生产与销售的价值创造事业。

其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来带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到商品生产以及最终顾客的让渡整个过程的物流成本的降低[ 3 ]。

因此, 如何组织物流不仅是节约成本的 “手段 ”与“ 策略” , 更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 “ 战略” 。

二、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 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 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据统计, 2004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额超过了38万亿元, 同比增长近 30%。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运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 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 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目前, 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看, 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 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 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 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 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服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 物流成本占 GDP的比重仍然过高, 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 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 “小、多、散、弱 ”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

一、自动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横向联合薄弱、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 “ 大而全 ” 、“ 小而全 ” , “ 产、供、销一体化” , “ 仓储运输一条龙 ”的经营组织方式, 物流组织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 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 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 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 4 ]。

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必然会导致物流成本责任主体不清, 物流管理效益难以凸现。

(二) 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随着经济的发展, 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 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销售差别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可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 将有限的物流服务资源平均分给所有的顾客和所有的产品, 往往影响到具体的物流服务绩效以及由此带来的顾客满意度。另外, 物流服务管理仅由物流部门单独进行以及对物流服务的实施情况没有定时进行检查等都影响了物流服务的价值实现。

(三) 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 我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旧有仓储设施, 功能单一, 设备陈旧, 作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不高, 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运营的需要。其次, 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低, 缺乏统

一、规范的标准, 致使物品在运输、装卸、仓储环节中难以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的流动。再有, 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 发展也不平衡, 企业间没有信息接口, 难以实现物流企业与用户间的联网和供应链管理等。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 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 但还没有形成系统, 更没有形成网络, 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 ED 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物流作业自动化水平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 I C) 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 “送货耗时, 渠道不畅是网上物流最大问题”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 (1999年 7月至 2001年7月的四次调查数据分别是 6%、9. 2%、10%和 9.86% ) , 这说明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管理的滞后、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与物流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并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四) 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 物流信息本身也被分割在不同环节和不同职能部门之中。信息分散、信息处理能力低, 其结果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功能整合无法开展, 造成物流活动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难以形成等, 这不仅影响每一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 增加物流开资和资源占用, 而且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五) 企业物流人才匮乏随着中国加入 WTO以及世界制造中心逐步形成,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形成庞大的国际物流系统, 企业需要的是精通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电子商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法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但是与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其发展速度相比, 我国的物流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不仅数量不够, 而且结构单一, 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特别是综合性物流人才奇缺, 已对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建设形成制约。

三、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创新研究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而是通过有效完成物流网络活动, 为改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 保证供应链企业之间同步化、并行化运作, 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提高企业自我竞争的优势和提供基础性保障[ 5 ]。

因此,物流过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物流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目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还没有打破地域的界限和部门的垄断, 还停留在将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简单的转型过程中, 还没有真正以全球视角来看待物流管理。

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管理战略和趋势相比, 中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尤其缺乏的是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动力。作为物流业主体的企业, 应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其途径主要如下:

(一) 物流服务理念的创新

树立新的物流服务理念, 就是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企业改变过去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思想, 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 甚至实现客户化定制的新的物流服务。

1. 导入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

国外对物流业的界定是归属于服务业。因此, 物流的核心观念是服务理念。

要学习先进的物流运作方法, 首先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物流理念, 即客户服务 (CS) 的理念或客户价值 (CV) 的理念。通过与顾客面谈、顾客需求调查, 第三方调查等, 以寻求顾客最强烈的需求愿望是决定物流水平的基本方法。 其次, 以全面提升客户价值作为物流服务的目标。通过分析在供应链中是否为顾客创造了价值, 是否提高了顾客的经济效益, 是否实现相对于竞争企业顾客服务的差别化, 以及用较少的成本扩大附加价值。

2. 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由于顾客在服务、价值等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 物流管理必须以顾客为导向, 重新定义和设计物流顾客化服务的内容, 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 为顾客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

第一, 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

现代物流服务应根据客户需求, 不断发展综合服务、套餐服务, 包括流通加工、个性包装、产品回收等业务, 在此基础上强化增值服务, 以个性化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的差异性。以客户增值体验为服务宗旨,以服务质量创效益。

第二, 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

物流服务不是在客户的管理下完成多个物流功能, 而是通过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 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的衔接起来, 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

因此, 企业在开发物流服务项目时, 要在物流管理层面的服务内容上做文章, 包括客户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流程再造、订单管理、供应商协调、客户服务等, 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 实现对客户的 “一站式 ”服务。

第三, 由实物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

物流管理的基础是信息, 是用信息流来控制实物流,因而物流服务必须在提供实物服务的同时提供信息流服务。

企业是物流功能承担者, 而不是物流管理者。企业要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 就得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 实现产品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协同运作[ 6 ]。

如: 为客户提供代收货款、垫付货款等资金流服务。

3. 物流服务方式的创新。

企业要自始至终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运作, 通过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变传统的与客户 “一单一结 ”的拣选交易方式为与客户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方式。当前不少物流企业建立与客户双方物流人员联合办公制度, 或成立由双方物流人员组成的运作团队, 及时处理日常运作中的问题, 就体现了与客户协同工作的特点。

(二) 企业物流组织创新

由于物流活动地理位置分散的性质, 以及通常跨越一个行业运作的事实, 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的组织结构存在, 加之企业所处环境的不同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迥异, 并不存在一种适合任何企业的物流组织设计方法。因此, 管理者在组织方式的开发决策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创新。但是对大多数企业而言, 开发物流组织创新存在一些一般的准则和模式。

1. 物流组织由智能化向一体化转变。 一体化的物流组织打破了以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的物流管理方式, 将采购、储运、配送和物料管理等物流活动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组织单元, 形成企业内部一体化物流组织框架。

2. 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结构。

针对传统企业物流活动固有的效率损失, 现代企业物流组织必须由过去的职能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 并把组织内部非增值活动压缩到最少, 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的改善。

同时, 要压缩企业组织的中间管理层, 缩短信息沟通渠道, 消除机构臃肿、反应迟钝的现象, 实现物流组织由垂直化向扁平化的转变[ 7 ]。

3. 物流组织虚拟化。

虚拟组织就是把已有的任务导向性企业和资源导向性企业网络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 使其具有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组织灵活性强, 易于分散物流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借助自身物流运作的核心能力通过电子网络连接、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成员来共同完成物流活动。因而,跨组织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便是虚拟组织能否顺利运转的关键。

4. 缔结物流战略联盟, 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也改变了产业间的关系和结构, 产生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物流战略联盟也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

通过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 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

(三) 物流管理技术创新

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源泉, 其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 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 实现厂商的零库存和少库存, 减少产品运转周期, 以适应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高科技物流设施、设备, 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我国企业要抓住入世的机遇,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 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改造我们的物流设施、设备, 包括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

这将有助于破除企业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落后的观念, 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2.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 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 改造传统物流业务流程, 利用ERP、BTB、BTC和 CRM、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

实现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部协商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每一个过程最合理的增值[ 8 ]。

3. 以物流管理信息化带动物流管理现代化。

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上。

为此, 企业应加大投入, 建立计算机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此外, 多媒体技术也在物流活动中大显身手, 实现可视化的货品排库功能, 还为客户提供物品运送的实时查询。

(四) 物流管理体制创新 必须建立、健全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并辅之以合理的运行机制, 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职能始终贯穿于物流服务的建设、计划、组织、协调等各个方面。

如成立物流领导小组、设立物流处等专司物流管理部门, 行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 并对供应链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

也可以建立 “ 物流协调会议 ”制度, 由核心企业牵头, 一月一次或不定期召开。也可邀请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列席, 研究企业物流发展, 推动重大项目, 实施物流政策等。

(五) 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 还要靠具有综合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为此, 企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 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 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 建立物流操作示范区, 培养技术骨干, 并努力在物流方向建立人员竞争机制, 优胜劣汰; 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 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进入 21世纪, 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

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 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通过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创新来建立新的物流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 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 才能应对挑战。

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准确预测、信息共享, 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 1 ] 莱斯特 ·R·布朗. 生态经济 [M ].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 378. [ 3 ] 丁常彦,白云川,李砜. 供应链上管理方兴未艾 [ 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5 ( S1) . [ 4 ] 陈兵兵,陈军军.供应链的价值与实现途径 [ 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5. (4) 6635. [ 6 ] 侯洪凤.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分析 [ J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4) . [ 7 ] 王岩. 存货的第四次变革— — —供应链管理 [ J ].物流科技, 2004 (8) . [ 8 ] 常志平,蒋馥.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层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3 (2)

第二篇:中级物流论文国内电商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四大问题

国内电商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四大问题

摘要: 随着电子时代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流不再受有限制。物流和信息流成为构成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两大重要因素。如何使供应链更有效、更稳定地运作成为广大企业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2012年5月)随着电子时代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流不再受有限制。物流和信息流成为构成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两大重要因素。如何使供应链更有效、更稳定地运作成为广大企业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电子商务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高效运作的关键措施之一,尽管我国在供应链物流标识标准的建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大量的企业在采用企业代码甚至部门自选定义代码,标准化问题突出。

2.企业间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供应链的外部整合是供应链整合的关键部分,它是指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企业外部供应商和客户连接起来,通过协调管理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实现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之间都只是单纯的业务往来,并没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整体利益提升。

3.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偏低,信息共享问题严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加快信息的传递,协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经济行为。同时信息流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供应链结点企业之间进行协调管理的关键,它决定着供应链管理的成败。目前,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企业都没有充分利用EDI、Intranet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手段,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工具落后。

4.人才问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人才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刚刚引入,国内企业界人士对此知之尚浅,更缺乏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其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理念,它涉及诸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不仅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且需要既精通供应链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又熟悉与供应链有关的诸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以保证在供应链某个环节发生故障时,他们能统观全局,给予合理的解决。

第三篇:论企业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摘要:

中国制造业物流发展在取决于制造业本身发展的同时,现代物流发展程度对其的影响也有目共睹。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深化、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的互动关系得到加强,制造企业物流水平逐步提高。因此,中国制造业纷纷寻求物流业务外包之路,而如何科学而有效地选择物流供应商俨然已成为制造业物流外包之路上最大的难题。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供应商

现代物流的概念自20世纪后期引入我国后,特别是在近几年短短的时间里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此大环境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时许多生产制造和零售型企业都纷纷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供应商运作。这是由于物流外包除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还具有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降低库存等作用。但前提是企业必须正确地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如果企业选择不当,则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战略机密泄露、客户关系管理失控、解除合作关系等风险。现阶段,我国制造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类企业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无论是在整理企业内部物流需求、观念方面,还是具体的选择原则、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的企业在物流成本上升时举足无措,在不分析自己内部物流流程及物流需求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从而导致企业额外负担的增重;有的企业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选择方法过于简单,大部分企业还是简单的以价格作为主要判断因素。因此,如何系统、科学、正确而有效地选择物流供应商是企业物流外包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制造业物流

制造业物流是围绕制造业企业所进行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物流,各生产工序上的生产物流以及企业为销售产品而进行的销售物流。

2.制造业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理论基础

制造业物流供应商选择的理论研究主要从选择原则、选择方法、选择步骤和选择物流供应商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开展。制定合适的评选原则是物流供应商选择的良好开端,也为企业自身和对物流服务商引进了一定的监督和筛选机制;选择方法直接关乎整个物流供应商选择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选择步骤的简而精对制造业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在选择过程中把握一定要注意和纠正的随着评选不断深入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为企业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减少风险,为企业对物流服务的科学管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

1物流供应商选择的原则

物流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择评价指标时,该指标应满足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全面原则;

2、客观公正原则;

3、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评价原则;

4、可重构和可扩充性原则。

物流供应商选择的一般方法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常认为,招标法使用最多,层次分析法较为科学。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运用招标法,确定满足基本条件、绩效比较接近的几家供应商。

第二个阶段,对招标法选出的几家供应商,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供应商的综合权重,最后基于综合优劣排序选择物流供应商。

物流供应商选择的一般步骤

1、分析市场环境;

2、建立供应商选择目标;

3、制定供应商评价标准;

4、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成立评价工作组;

6、供应商参与;

7、评选供应商;

8、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2.2.

4选择物流供应商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制造业,不同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物流对策,在选择物流企业时,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劳动生产率等情况,首先考察对方的物流能力是否能胜任委托项目,其次应考察其信用程度及个性化的服务水平;第三应考虑其物流费用与其服务水平相比是否合理;第四应考虑时间是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要求;第五应与对方签定物品损坏、丢失、赔偿的协议;第六要确定有利于我方的资金结转方式。

制造业物流供应商的管理:

大多数公司认为,由一个物流专家集中化的监督是管理企业与物流供应商之间关系的最有效方式。被选中的管理者必须对企业的物流系统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并且具有决策能力。

对物流供应商进行绩效考评及监督

物流供应商的评价过程

第一阶段运用招标法,确定满足基本条件的供应商

(1) 编写外包标书

(2) 发标

(3) 竞标

(4) 开标

第二阶段基于层次分析法(AHP)

对物流供应商进行评价AHP方法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分析方法来完成物流供应商的筛选,将物流中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实现对候选企业的评估。

物流供应商的绩效评价是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物流供应商在提供服务期间各项物流服务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真实反映物流供应商的服务现状以便建立适宜的持续改进机制。在保证同物流供应商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制造企业要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制定或修改对物流供应商的绩效考评机制,再由专人专项、逐步并定期进行绩效考评,以使考评能够实现公开、公正以及务实。企业不断对物流供应商进行考评的过程正是促使物流供应商的核心能力得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过程。在企业与物流供应商明确了责任后,对其的监督极为重要。监督除了对合同责任内容的监督之外,还应对其与制造企业的共同物流战略方向是否偏离,两者缺一都会影响物流外包的意义。

总之,选定物流供应商后,对制造业来讲并非意味着一切都由物流供应商来承担,恰恰相反,制造企业不但要参与到物流业务的操作当中,而且为了保证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其要做的事还很多,如对其进行监督、考评等保证企业利益的同时也促使物流供应商提高了服务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制造业选定物流供应商后要加强的管理相对于把物流管理的所有事情都交给物流供应商来说是有所复杂,但相对自营物流来讲,无论从资金、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还是国际物流发展趋势来讲,其优势又是绝对的,而后两者正是造成大部分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失败、物流业务管理出现 瓶颈的症结所在。

参考文献

[1] 蒋长兵. 现代物流学导论[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 01.

[2] 王健. 现代物流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徐文静. 物流战略规划与模式[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第四篇:物流企业安全创新管理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企业原有的体制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现状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代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加速拓展市场。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

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也存在许多安全管理弊端,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2保证现代物流企业安全运营的创新管理策略

2.1实施领导干部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安全工作落实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真正做到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具体说:一是企业经理重视安全,言传身教带动各基层部门负责人都来重视安全工作。经理要亲自参加企业每个月的安全工作例会,听取部门安全工作汇报,掌握各种动态,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亲自过问上级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和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参加重大的或专项的安全检查,使职工感受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

持;二是分管领导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三是其他领导在其分管工作中支持和服从安全工作的要求,避免产生矛盾和抵触,形成齐抓共管、确保安全的局面。

2.2树立安全经营观念,促使安全与经营的协调统一。安全和经营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本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人们的思想中,安全投入是一种不能直接获得收益的投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运作中,把利润和安全投入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时候,往往会把利润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明确,省去了安全投入,是否就是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呢。当安全工作与经营有矛盾时,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其化解,达到安全与经营的统一。要避免把安全与经营割裂开的倾向,处理好“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关系。当生产与安全有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安全。这就给安全管理人员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消除了顾虑,挺起腰杆敢抓敢管。在措施上,以是否确保安全为其他工作取舍的前提,使安全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有效地维护了安全监督的权威性。同时强调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不敢开拓经营。随着经营的搞活,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如公司把一部分仓库、店面租给客户自行保管,会出现一些客户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或因片面强调设施利用率忽视安全有关规定的现象。

2.3建立合理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出台转自:http://,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了依法管理的依据和保障。作为物流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整体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的安全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企业安全制度。随着仓库外租形式的出现,需要跟上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外租仓库安全责任书制度等。每年初,在制定经济工作计划的同时应做出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分解表》,与“管钱管物”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外租户等签订专项责任书,对灭火器材的保养、维修、换药和特殊储备保养,对特殊工种的培训等均做出时间安排,使各项安全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这样,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由谁指定,一目了然,确保各项安全基础工作有序进行。

2.4加强监督,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安全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二是抓现场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做好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巡回检查、再检查,整改、再整改来促进企业安全制度的落实。

物流企业要坚持每月一检查,库区每周一检查,仓库“一日二查”制度,采取二级查与专业查相结合;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领导查和夜查相结合;季节查和节日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次大检查,借助于社会大气候,推动安全工作不断改进。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对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达到了超前预防,及时清理隐患的目的。认真做好各级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实行整改反馈,落实不安全因素的整改工作。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安全工作往往会出现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在抓表面上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坚持把自管库纳入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标准。当然,严格对自管库的管理是一

个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自管库往往为了省钱,或为了赶任务,或图一时方便,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禁烟区内抽烟、明火作业、乱拉乱搭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有时今天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了,明天类似的问题又会发生,因此生产现场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抓落实;二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而对常遇到的自管库对安全检查不配合,隐患整改落实难的问题和甚至出现租赁双方关系紧张的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搞好自管库的安全工作离不开承租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安全管理也要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生硬,要经常与租户交流、沟通,尽可能为租户提供方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生活上的困难,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化解矛盾,以取得工作上的相互支持。

2.5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增强了,就会减少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能跟上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现代生活的需要,自然会认为应该投入资金改善安全设施,他的行为就能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安全要求。一个职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了,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自觉地用安全要求去面对工作和生活,这样就会将各类事故拒之门外,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灵魂。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环节,哪个时刻出了某一个事故,而是缺乏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用钢性的力度来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让我们的行为服从环境的需要,按照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对保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强化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向专业化法制化靠拢,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安全管理法规武装头脑,使他们能用法制法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及日常工作,使安全保卫工作更加法制化,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

总之,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和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在现代物流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做到领导对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规章制度规范到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到位,才确保企业的安全,促使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资料: http://.cn

第五篇:浅析现代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目录

第一章物流服务的概述

1.1物流服务产生的背景

1.2物流服务的概念

1.3物流服务在企业中影响力的体现

1.3.1对销售的影响

1.3.2对客服购买的影响

1.3.3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1.3.4对服务水平的影响

1.3.5对物流成本的影响

第二章天地华宇集团物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公司背景

2.2公司目前所提供的服务

2.3天地华宇集团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4公司物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公司基层人员对客户的服务态度差异化大

2.4.2公司对客户服务单一

2.4.3公司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2.4.4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第三章天地华宇集团服务改革与创新

3.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3.1.1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3.1.2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

3.2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内容的创新

3.2.1企业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

3.2.2企业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服务延伸

3.3现代物流企业服务方式创新

3.3.1由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到与客户进行物流合作

3.3.2和信誉好、发货量稳定的客户由“一单一结”转变为月结

3.4加快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发展

3.4.1提供综合管理多个功能的解决方案

3.4.2客户关系,双赢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章物流服务在天地华宇集团中发展与展望

4.1目前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新闻稿件的判断下一篇:物流员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