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科课程评价标准

2022-09-09

第一篇:各学科课程评价标准

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通州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通州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能指导教学全过程。 2.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教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在教学中能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发挥思想教育因素,教书育人,而且教学份量,速度适当,学生能接受。

4.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巧练,控制课堂节奏,注意学生反馈调节,机敏处理偶发事件。 6.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运用普通话,板书规范、清楚、合理、醒目。

7.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味浓厚,师生关系融洽。 8.按时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检测达标率高。

通州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智能、思想和目的,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2.上课要条理清楚,突出重点,处理难点恰当,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上课要采用导议结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精讲巧练,方法灵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6.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要有启发性,要有科学性,运用普通话教学。 7.板书规范、清楚、合理,几何作图迅速、正确、字迹工整。 8.讲解结合,练习的设计要合理,要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 9.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课堂提优补差工作的落实。 10.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州中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上课前准备要充分,课件制作象英语录音、挂图等教具准备充分。 2.重点、难点突出。 3.教态自然,板书工整。

4.老师上课要运用英语,适当运用母语。

5.课堂教育要有表现艺术,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6.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应敏捷,并抢答正确。

7.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寓思想教育于英语课堂教育之中。

通州中学理化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领会《标准》,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水平与思维特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2.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教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理化标准的要求。 3.上课要突出重点,处理难点要适当,注意双基落实。

4.教学的思路要清楚,教学环节要完整,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 5.上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充分给学生参与、思考的机会。

6.充分运用实验、幻灯、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理化兴趣。 7.实验准备要充分,实验运用效果好,实验设计,操作要熟练。 8.教学的语言生动,要用普通话。

9.板书与板画要与讲解或演示实验紧密配合,要有计划、有准备,且要简略正确。 10.理化教学要做到讲练结合,练习设计要合理。 11.理化教学中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方法指导。

通州中学政治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充分利用政治教材,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2.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联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重视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

3.教师能发挥主导作用,组织能力强,能驾驭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4.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板书规范、清楚、合理。 5.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6.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7.讲课语言生动风趣,提问有针对性、启发性。

8.作业少而精,有典型性代表性,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有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率高,气氛活跃,兴趣高。 10.学生学有所长,能当堂达成教学目标,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通州中学历史与社会(自然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吃透教材的知识点,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时间的前后及地域跨跃,教师要熟记课

本知识,认真上好每一堂历史与社会及自然地理课。

2.注意板书的精练,问题的浓缩,使学生便于掌握复杂冗长的历史、地理和空间区域知识。 3.要善于运用历史地理挂图、图片,使学生能把书本知识跟老师的讲述通过图片联系起来,形成地理位置概念,变空洞为实 在,易于理解和记忆。

4.注意时间的纵向与社会及地区的横向联系,查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区域的异同点,如中国各朝代作比较,世界

各国各时代作比较、区域地形作比较,理清大事年纪,地理特征,由粗到细,使学生易于掌握。

5.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技能熟练,重点突出。

6.提高上课效率,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地理知识的情趣,

变“枯燥”为“有味”。培养动手拼图及读图能力,重视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7.上课教态自然,运用普通话,板书条理清楚,要以情动人,以事实说服人,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上课实效。

通州中学生物学科课堂教育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环节完整。 3.教态自然,语言准确,板书工整。

4.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5.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掌握生物学概念和理论。

6.通过口头、书面作业及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7.通过科学探究、调查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州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充分利用教材、发挥体育课的特殊功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能力,能驾驭整个班级的教学全过程。 3.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4.教态自然、亲切、语音、口令正确。

5.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6.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7.示范动作正确到位,轻松自然。

8.学生学有所长,能当堂达成教学目标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9.准备活动充分、有趣,使学生尽快进入运动状态。 10.课的锻炼密度适当,达到运动心率。

通州中学艺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育目标符合艺术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明确、具体指导艺术教学全过程。 2.艺术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技能熟练。

3.善于应用各种教具,合理运用课件,使学生能把书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4.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准确,板书规范、清楚、合理。 5.讲课语言生动风趣,提问有针对性、启发性。 6.注重艺术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整合。 7.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通州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价标准

一、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

2.充分地注意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点。 3.重视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信息技术

1.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布局得当、合理,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恰当地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三、研究性学习

1.研究课题新颖,有创造性,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的知识、生活实际。 2.按计划地开展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方案和记录。

3.及时完成对课题成果的交流,结题活动、交流汇报效果较好。

四、社会实践

1.有计划、有目的,认真组织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贴近学生生活,操作性强,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有活动记录,并组织学生交流,写好实践总结。

通州中学劳技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课堂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爱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简单操作,有利于劳动思想教学,有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 2.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材料、工具齐全。

3.有待作物品或操作项目的成品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过程扼要简洁、通俗易懂。 5.演示、操作准确,条理清楚、明了。

6.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气氛活跃,有序不乱。

7.耐心指导制作、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8.能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制作、操作好的学生作示范,启到互帮互示的作用。

9.学生制作、操作过程准确、清晰,制作、操作质量好。 10.无制作、操作事故,圆满达到教学目标,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篇:各学科评价

在迎评促建工作火热进行之际,作为寸金学院的一份子,我们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做好各项工作准备。为配合学院开展迎评促建工作,11旅游管理本科2班收集了各位同学对各学科老师的评价:

高等数学(老师:米玉珍):

老师讲课擅于突出重点,讲解明确,分析全面。让同学更加便于学习和运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浓厚。

有同学反映老师讲授时题型较少,例题不足。希望老师可以多举例,多练习。

大学英语(老师:张蕊):

老师上课气氛活跃,所讲内容丰富,能够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所涉猎的范围广,牵及课内课外知识,生动有趣。希望老师可以保持。

会计(老师:罗凡):

老师上课举例较多,中心明确,对不同同学有不同教育方式,通俗易懂。善于分析概念性和抽象性的知识点,课后作业充足,让我们在课后学习中得到不少收获。希望老师可以保持。

计算机 (老师:李春红)

老师上课气氛轻松,有很好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听取学生意见。

有部分同学反映老师上课声音较小,课堂纪律较为松散。希望老师改进。

体育 (老师:支玮)

老师上课气氛轻松活泼,课前课后清点人数到位,对体育器材负责任,对学生教学认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希望老师可以保持

军事理论 (老师:郭葆才)

老师上课进度适中,主次分明,有详有略。声音洪亮,向学生讲解世界热点问题,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政治敏感度,上课内容生动,学习气氛良好。 希望老师可以保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老师:刘新苗)

老师讲课内容广泛,从现实中分析问题。善于用生活中的例子讲解课本知识,让我们开拓视野。

部分学生反映老师上课气氛不热烈,学生不积极,希望老师上课能够带动同学,并且画出每节课的重点部分。便于课后复习巩固。

第三篇:各学科课程介绍(1)

中国考级舞课程介绍

主要针对中国舞考级为主,强调舞蹈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并有效结合中国舞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而且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优美的体态,对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审美意识、集体观念和高尚品德等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在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达到中国舞蹈启蒙和普及教育的目的。

少儿芭蕾舞课程介绍

培养气质,培养坚韧的品质,从小养成能吃苦,肯努力,举手投足气质明显优于常人。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繁、由简到难、由单一到复杂、循环渐进的基本教学规律。正确规范的教学示范,转变单

一、枯燥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将趣味的训练融入基本训练,结合现代舞,古典舞,更有效的引导学生从课堂到舞蹈表演的转变。

拉丁舞课程介绍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它是拉美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激情、浪漫而又富有活力、火热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拉美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族舞课程介绍

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民族舞包括:汉族(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舞蹈

少儿街舞课程介绍

少儿街舞是训练以小肌肉群的运动,它很好地弥补了其它健身项目的局限,使锻炼更全面,锻炼舞者的动作协调性和舞感,以及肢体灵活性,提高协调能力。少儿街舞不仅令孩子热情澎湃,增强少儿健康的体魄,挖掘少儿的才艺潜质。让孩子们保持思想敏捷,克服不爱动、不爱说话、孤癖胆怯弱点而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坚毅、大胆的性格还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启蒙舞课程介绍

3—8岁少儿舞蹈的启蒙教学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环节,它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修养、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的养成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学龄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这时期对舞蹈的印象在儿童的思维记忆中将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并且幼儿启蒙舞蹈具有三个特殊性分别是:天性的释放、独特气质的培养、教学方式的影响

成品表演舞课程介绍

主要针对参加比赛或表演的学生而编排一系列的成品舞 少儿表演课程介绍

少儿表演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表现能力,挖掘孩子的表演天赋,通过素质课,开发心智、挑战自我、培养学员正确认识自我、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集体合作精神;通过形体课,从站、坐、行、舞蹈等方面入手,规范言谈举止以及提高社会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竞争等方面奠定良好基础。通过表演课,基本功入门,动作模仿、情景角色模仿、小品表演、即兴表演.通过人物、动物模彷情感训练,培养孩子在表演中的信念感和真实感,进行表演生活片段及情景剧和小品训练,达到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辅助孩子完成从兴趣向专业过度,让孩子多方面感知、发展、尝试、锻炼,同时培养孩子的阳光性格,合作精神,塑造孩子的情商,让他们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小主持人课程介绍

小主持人这门课程主要专门针对小学、幼儿年龄段少年儿童,以普通话为基础,以发声训练、气息练习,口部操为辅助,以训练儿童大胆上台、敢于表现为目的,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及认知特点,以发音练习、绕口令、儿歌、故事表演、诗歌朗诵、活动主持、趣味演讲、少儿播音、现场脱口秀等练习形式来综合提高少儿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并借此培养孩子们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良好学习习惯。小主持人是通过一种系统的专业教学方法,加强训练,让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上台当众讲话、仪态大方、语言流利;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增强;记忆力、表现力、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提高,在语言潜能开发的同时激发学生应变能力,使少儿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自我挑战!

绘画课程介绍: 创意绘画(3-7岁)

1、开发右脑,启迪孩子的想象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2、培养孩子的色彩感觉,艺术欣赏能力及艺术气质

3、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以及上课专注力

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绘画大师(5-7岁)

以蜡笔水粉画过渡到水粉静物画的课程。前期蜡笔水粉画,是先用记号笔构画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的轮廓,再用蜡笔涂色,最后用水粉涂上底色的一种作画方式,其基本要素是:线条、形状、构图和色彩。后期水粉画是是绘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帮助同学们提高色彩审美能力、了解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绘画大师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水粉静物画的基本知识,精选的水粉静物作品范图,通过作画步骤分解的详细说明,为初学者提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学习。

少儿动漫(7岁以上)

针对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小朋友所开设的绘画技巧班,在课堂上主要教小朋友一些使用水粉、水彩颜料的技巧,例如如何调色、如何与油画棒一起使用、渐变色等等,针对造型和色彩进行练习,进一步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意性,课堂上快乐教学,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1、开发右脑启迪孩子的想象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2、培养孩子的色彩感觉,艺术欣赏能力及艺术气质

3、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以及上课专注力

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水墨画(7岁以上) 针对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小朋友所开设,在课堂上一起大胆玩水墨,掌握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的性能,绘制各种动物植物和有趣的东西,例如京剧脸谱、青花瓷盘子等等。

1、

2、

3、

4、

培养孩子对基本国画技法的掌握 培养孩子上课的耐心及注意力

在课程中加入书法题款,培养孩子的书法能力

结合水墨不可更改的特性,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培养孩子“胆大细心、求真求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5、 学习水墨画能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及气质

线描画(7岁以上)

线描画主要是以线条为主并加以点,线,面的组合完成的,它能提高孩子们对形体,图案的造型与创造能力,线描画可以用美工笔或者签字笔等,勾画出较粗的线条或较细的线条,和毛笔等软笔勾画出的粗犷的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在材料上可以选择不同色彩和质地的纸张,来丰富线描的表现力。比如宣纸上的线给人一种飘逸感,而蜡纸上的线则给人一种顿挫感。根据材料和工具的不同,最后导致的效果随之产生变化,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艺术氛围。

素描课程介绍: 素 描(8岁以上)

素描是孩子走上绘画专业道路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孩子的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明暗塑造及深入刻画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及艺术内涵。

课程主要教授学生正确的用笔、排线、构图、观察描绘对象,造型的方法、明暗的塑造以及深入刻画,特别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并开设专门的基础训练课,让学生学到更系统的素描知识,专业技能课使学生学会去领悟绘画的方法,既要造型熟练,又要能充分展现素描的魅力;绘画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打型的方法和节奏变换,搞清虚实的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以后的绘画道路上走的更远。

软笔书法课程介绍:

软笔书法(7岁以上)

1、

2、 针对有一定硬笔书法基础的孩子,提高其书法功底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及各种书体的了解

3、

4、 培养孩子正确的握笔方式以及书写坐姿 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及艺术内涵

(软笔书法书体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中隶书、楷书为基础)

围棋课程介绍:

学习围棋等益智类课程更有助于孩子的IQ和EQ发展。围棋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奇葩,集智力、趣味、竞技与一身,兼备了开发智力与培养品行等多项教育功能。棋 局 的 变 化 犹 如 浩 渺 的 星 空,古语云“千古无同局”。下 围 棋 需 要 投 入 大 量 的 脑 力 活 动,时 时 进 行 形 势 判 断,不 断 计 算比较,这 激 烈 的 思 考 活 动 中,大 大 地 提 高 了 少 儿 的 观 察 力、注 意 力、记忆力、计 算 能 力,训 练 了 思 维。同时,对 弈 中 顽 强 拼搏的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的抗挫折能力,不断陶冶着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沉着冷静的性格品质。

象棋课程介绍:

象棋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历千年而日趋兴盛,有着 深 厚 的 群 众基

础 。它 不 仅 具 有 很 强 的 娱 乐 功 能,而 且它以红黑棋代表两军对垒的智力竞技,是一门开发智慧、提高智力水平的综合艺术。

陶艺课程介绍:

“玩泥巴的孩子更健康”,本课程主要以手工为主,让孩子自己动手敲、打、揉、盘,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习拉胚,体验陶艺的烧制过程,亲手制作各种器皿、动物、人物、首饰、场景等,学习各种材料的陶艺、绘画,让孩子乐在其中,,同时培养孩子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开发智力,使孩子的立体空间思维、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四篇: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各学科)

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山东省青岛市56中学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为了学生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细节,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其最大可能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构建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想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求,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档案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题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题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三、指导思想

1、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学习动力和兴趣。

2、评价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价值。

四、我校发展性评价三项改革办法

1、建立学生成长综合记录档案袋。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改分学科档案为综合记录档案袋,改教师管理为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自我管理档案袋。建立综合记录档案袋,要确保一方面收集最能反映学生成长发展的材料,展示学生成长历程,激励学生树立信心、悦纳自己、渴求成功;另一方面,收集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汇集各科教师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期望,鼓励学生自觉及时调节个人行为,向着新的目标健康发展;同时,为学生初三时参加高中学校提前自主招生报名,提供成长过程的真实记录。

综合档案袋内材料由五部分组成。

(1)目录:学生自己设计,包括栏目:顺序号、材料题目、完成日期、页号等。

(2)自我描述:题目由学生自定,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一个总体描述,内容可包括:有哪些优点、特长,取得过哪些成绩,喜欢的人生格言等,即要突出学生个性。

(3)每学期在每学科至少选择一份材料,如:认为最满意的作业、最有创意的活动方案、最成功的试卷、最理想的小制作、美术作品等等。

(4)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发表的习作,参加社区活动的表扬信等等。

(5)学年的自我发展总结。初三毕业前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完成的发展性评价报告。

综合档案袋由学校统一印制,学生自我保管,每学期期末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自我整理,内容不求多,不求滥,力求精选有代表性、有意义的能反映学生成长、成就的材料,切实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成长资料,这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评,小组评价,老师的观察与评价,来自家长的评价,社区的评价,成绩与作品,其他有关或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常用的收集方法有: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为基础的评价,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这些资料不仅涵盖学生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涵盖被认为是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的、客观的档案。形成一个分析报告。在评价的部分采用了激励性的语言。

3、学科测试采取A、B卷及申请再试制

申请再试制主要针对平日知识检测后,学生若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加强复习,解决问题后向学科教师提出再次考试,学科教师要根据上次检测内容及难度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二次考试的机会,二次考试后取最高成绩给予记录,从而给学生多次机会,树立信心,鼓励成功。

A、B卷制主要在学期期中、期末的大阶段性考试中,针对大部分学生与极少数落后较大的学习困难生,分别制定一般性试卷A卷及降低考试标准的试卷B卷,由学校教导处安排在一定范围内的学生自愿选择,以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和信心,小步伐,不停步,不断进步。

五、各学科发展性评价办法

政治学科: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制定政治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学科成绩:满分100分,课内表现25分,课外表现25分,检测50分。

课内表现:

1、认真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10分。

2、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老师提出问题,并能大胆提出问题,努力解决,有创新精神。10分。

3、有时事评述,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发言积极有独特见解 10分。

课外表现

1、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做题答案有自己见解10分。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收集整理材料,写好调查报告10分。

3、小论文 10分。

检测

1、平时检测 10分

2、期中检测 10分

3、期末检测 30分

语文学科:

新世纪的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适应新课改下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八年级语文从本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的评价采取了一些改革和大胆的尝试,并且在尝试过程中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形成一套较完整较系统的评价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语文的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三部分:

1、总结性评价

2、过程性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三部分。

总结性评价即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对学年这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书面的考查。检测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标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在期末总结中占70%。

过程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对学生综合性评价,这其中包括平日课堂发言、作业单元检测、杂记成绩等几个方面。平日的课堂发言是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体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法。根据平日课堂问题的不同类型,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单元检测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的测试,也分高、中、低三个方面,平日家庭作业则是根据其及时、工整、准确率分三个不同档次。即高、中、低、每天、每周的杂记根据数量与质量分为高、中、低三档。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依照及时完成、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详略恰当分为高、中、低三部分。当然以上各项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作相应处理,根据不同程度酌情提档或降档。

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生对本学期的自我总结、评价和平日小组成员的总结评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考察学生的计划,以及平日表现。分为高、中、低三部分,一般每一档占35—40分;中档占30—40分;低档占15—20分。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保护学生积极性,要持客观、公正、合理的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数学学科:

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20%+期终考试成绩70%+课外拓展10%。

100分,占

一、过程性评价从课堂作业、平日检测、课外拓展几方面进行(共20%)

1、课堂表现:

A、听讲的认真程度,不随便讲话等(20分) B、回答问题次数(10分) C、小组讨论的积极性(10分)

D、课堂或课下提出有见地的问题(10分)

2、作业情况:

A、完成作业的数量(10分) B、书写的质量(10分) C、正确率(10分)

3、平日检测:每两周一次单元检测,一学期共10次左右检测,学生自己选择其中4次最高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期平日检测成绩。(20分)

4、课外拓展:(共100分占10%)

A、动手进行小制作或是画各种图案(30分)

B、查阅资料(30分)

C、完成老师指定的探究性课题(20分)

D、参加数学竞赛获奖(20分)

二、期终检测:期终检测成绩×70%

英语学科:

为了不使考试成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现制定英语学科过程性评价办法,使之达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满分为100分,比例分配:平日学习25分,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10分,平日检测15分,期末检测50分。

一、平日评价:

1、参与课堂及学习情况(5分)。平日上课学习认真,学习情绪高涨5分,一般3分,尚可1分。

2、上课积极发言5分。能经常主动有效发言5分,能主动发言但正确率不高4分,发言不主动老师点名发言3分。

3、书面作业5分,能独立完成及时上交且正确率较高5分,不能独立完成偶有抄袭现象4分,经常不交作业2分。

4、完成探究性活动10分,每学期能较好完成一次5分,一般3分,以次数累计分数。参加市及学校竞赛活动获奖一次作为较好完成一次探究性活动。

二、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

课堂上能经常认真听并模仿录音带,朗读语音语调优美,发音准确,经常用口语且较为流利10分,较好7分,一般5分,尚可3分。

平日评价及课堂听力朗读及口语评分办法:先进行自评,后由小组评,教师以自评和小组评为依据作为终评分数。

三、单元检测:

以学期四次单元检测作为评价依据,一次检测优(80分以上)得4分,及格得3分,30分以上得1分,累计分数。学生可自愿选取四次分数最高的检测用以累计分数。

四、期终检测:

期终检测成绩=期终考试分数×50%

物理学科:

物理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30%+期终考试成绩×70%

一、过程性评价(100分)

(一)课堂评价(50分)

1、课前准备充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10分)

2、积极参与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

3、主动参与试验探索、积极合作、自主操作,能正确地记录实验结果。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有创新精神。(10分)

4、运用物理知识应用举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

5、物理公式、原理的运用能力。(10分)

(二)课外表现(20分)

1、课外探究:包括课题研究、小试验、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实验。

2、小论文:能运用物理知识来描述某一物理现象及其应用。以及对某一层面的问题提出改进型的建议。有创新精神。

3、加分:物理竞赛、小制作、发明在市级及以上级别获奖者,适当加分。按有关规定直接计入总成绩。

(三)平日检测(20分)

1、课前预习,课后提出问题,作业完成及时。(10分)

2、目标检测,课后习题,实验报告册完成情况。(10分)

3、平日单元检测成绩,课堂提问成绩。(10分)

二、期终考试成绩×70%

化学学科: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质为核心,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化学集备组提出发展性评价实施意见如下:

评价内容:

一、过程性评价:

1、听课情况侧重学习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课前预习、注意听讲、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以及积极思考等方面。(10分)

2、课堂参与侧重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学习方法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以及归纳、表达等方面。(20分)

3、完成实验侧重对实验的理解、科学态度以及操作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课前准备、熟练操作、观察记录以及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等。(20分)

4、作业情况侧重课后学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后阅读、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及时上缴和完成质量。(10分)

5、探究学习侧重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等方面。(10分)

二、阶段性检测以平日检测和单元测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对学生阶段性进步的肯定。(30分)

评价形式: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过程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

自我评价:30%;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40%

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分为四个档次:

A、100%; B、80%; C、60%; D、40%。

阶段性评价依据其测试成绩,取其中两次最高成绩的平均值计分。

总结性评价计分形式:

(过程性评价成绩+阶段性测试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

生物学科:

生物学科成绩=过程性评价成绩×50% + 期终考试成绩×50%。

一、过程性评价:

1、课内表现(50分)

①、认真听讲、阅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20分)

②、积极参与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

③、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积极合作,自主操作,会分析处理实验现象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有创新精神。(20分)

2、课外表现(30分)

①、课外探究:包括课题研究、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等等,尽可能有书面探究报告。(20分)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每次10分,视质量高低由教师打分。多完成累计计分。参加市校学科比赛获奖并完成1次。

②、小论文:能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描述生物现象或解释社会问题或进行情感教育等。(10分)每学期至少一篇,由教师打分,多写累计计分。

3、平日检测(20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的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检测成绩。每学期选二次成绩最高的,作为记录成绩。

二、期末检测:

考试成绩×50%

注:评价办法见评价表。

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成绩=过程评价成绩(50分)+期终考试成绩(100分)╳50%

一、程性评价:

1、参与课堂,上课情绪好。(10分)

平日上课学习认真,学习情绪高涨10分,较好7分, 一般5分,尚可2分。

2、上课积极发言(10分)

能经常积极主动有效发言10分,能主动发言正确率不高7分,表现一般 5分,老师点名发言,发言不主动2分

3、实践作业 (10分)

包括收集资料、小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等,有书面报告。每学期至少完成两次,视质量高低由任课教师打分。

4、地理小活动(10分)

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视完成任务情况由教师打分。

5、平日检测 (10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完成情况、阶段性检测成绩。每学期选择两次成绩最高的,作为记录成绩。

二、期末考试:

考试成绩╳50%

历史学科:

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学科成绩满分100分,其中过程评价„„50分,总结性评价„„50分。

一、程性评价:

1、课内表现(20分)

(1) 认真听讲(10分):平日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情绪高涨„„10分;一般„„6分;尚可„„3分

(2) 积极参与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10分):能经常主动发言且正确率极高„„10分;能主动发言,但正确率不高„„7分;需要点名发言„„5分。

2、课外表现(15分)

(1)课前预习,搜集与本课相关资料情况(5分):能进行课前预习且经常搜集相关资料„„5分;一般„„3分;尚可„„1分

(2)课堂剧、手抄报、手工制作(5分):本学期至少完成两次,多完成累计计分,视质量高低由教师打分。

(3)论文: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解释问题(5分):本学期至少两篇,由教师打分,多写累计计分。

3、平日检测(15分)

包括课后练习、目标检测的完成情况及阶段性检测成绩。本学期选三次成绩最高的作为纪录成绩。80分以上„„5分;60分以上„„3分;30分以上„„1分

二、总结性评价:

期末检测成绩×50%

美术学科:

一、学习能力、态度、情感方面共占50分

1、材料用具准备情况占10分;

2、口头作业占5分;

3、课堂纪律表现情况占10分;

4、完成作业情况占10分;

5、课后自觉整理环境保洁情况占10分;

6、文明礼貌同学合作情况占5分。

二、课堂探索发言情况占20分

2、提出构思构图、色彩造型等问题,并积极思考占10分;

3、完成探索性课题情况占10分。

三、每学期的综合评价占30分

四、注:优秀(100—85分);良好(84—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

音乐学科: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更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制定了音乐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期终考核两方面。具体如下:

过程性评价内容和方法是:

课前准备情况,包括带音乐书和竖笛以及其他教师布置准备的东西,占5分,一次不带扣1分,每节课记录。

学习态度,包括上课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课堂纪律各方面的情况,占10分。教师观察和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行评价记录。

平时每节课进行个人演唱、演奏的检查;每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占10分;应掌握的音乐相关知识方面的提问检查,占5分。

课外艺术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展示个性艺术特长加10分。

期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是:

组织期终班级演唱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感要求,采用喜欢的方式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演唱和表现。采用优(15-20分)、良(10-14分)、一般(10分以下)进行记录

组织期终班级演奏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感要求,采用喜欢的方式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演唱和表现。采用优(15-20分)、良(10-14分)、一般(10分以下)进行记录

音乐综合能力考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活动”,写出“音乐作品赏析”感受体会,占15分。

学生的综合评定 = 教师评总分的80% +学生自评分的20%

80分以上的为优秀;

70-79分为良好;

60-70分为一般;

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信息技术学科:

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挑战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能否迎接未来知识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时代的新要求。如在本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成三部分,

平日课堂表现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其中以教师评价为主。即平日课堂表现中的合计总分=教师评价*50%+小组评价*30%+自我评价*20% (1)平日成绩占总分的20分,每节课我们都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出一练习题,并于当堂记录学生的成绩。(2)平日表现占总分的20分,这主要考察学生的每节课的表现,即教材准备情况2分,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5分,课堂协作表现3分,学习进步大小5分、动手操作情况5分。

单元测验占总分的30分,每单元结束我们给学生出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并采用任务趋动法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题目。

期末测验占总分的30分,即最后的期末综合测验。这样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单纯看学生学习了什么内容,而是要检验学生是否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和综合能力。并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和展示等活动。

体育学科: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应以多种体育项目为锻炼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目的。为此,在对学生评价中关注学生对体育参与的态度,关注学生对体育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健康。

考核评定办法依照《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由学校组织实施,每学年5分,三年满分为15分。 考核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成绩及格;(2分)

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每一单项达30分;(2分)

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1分)

对学段(即一学年)评定不合格者,属于哪项内容不合格,扣除其全部得分,其余合格项目仍按实得分累计。

第五篇:学科课程评价方案

本方案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像,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为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格、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评价的依据

学科评价是以国家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及《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会议精神为依据。拟定本校学生培养目标及办学方向,依据目标,制定本方案。

二、课程评价的目的

学业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知识、技能、个性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学习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对学生在学习目标达成方面进行评价。学习评价是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既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是检验推行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评价的功能

1、评价具有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功能,通过评价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管理者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及时纠正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2、评价具有信息反馈的调节功能,教师根据评价信息可自我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3、评价具有激励性和指导性。引导学生总结某阶段学习掌握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纠正失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为家庭教育提供信息。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全面发展情况,以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统一,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5、课程评价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激励、导向、诊断、矫正的功能。不组织参加县市级及以上级任何形式的统考、竞赛、考级等活动。评价结果不得在学生面前公布,不得以成绩优劣排列学生名次。评价信息及

时向相关教师反馈,以便于反思、调整教学;不得以评价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四、学科课程评价指标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出发,推行素质教育进展,强调过程评价,重视养成习惯的培养,评价指标共为为六项。

(一)思想品德水平

①、思想品德观念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护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有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和决心。

②、《品德与社会》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思想品德行为

①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经常为集体做好事。团结友爱,关心同学,帮助同学。

②勤奋学习:学习态度认真、主动,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敢于提问。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遵守纪律: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④文明礼貌: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知识能力水平

1、知识技能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基本能力

①认知能力: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②自学能力:初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创造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能独立发表意见,提出个人的思想方法和独特见解。

④三——五年级英语达到课程目标要求。

(三)体质健康水平

1、形态和机能:体重、胸围、身高、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等方面符合健康指标。

2、素质: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素质强。

3、健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

4、体育知识、技能和习惯。达到体育课教学项目要求,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5、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注意用眼卫生。

(四)审美意识水平

1、审美知识和技能:掌握音乐、美术、手工制作、体育和语文等学科有关审美的知识和表现美的技能,注意做到行为美、语言美和仪表美。

2、审美能力:初步具有感受、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具有分辨事物美丑的能力。

(五)科学、信息与劳动技能水平

1、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设施。

2、劳动习惯和技能:初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加学校内外的公益劳动。

3、三——五年级信息技术水平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六)个性发展

1、兴趣爱好:对学科、课外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有深厚的兴趣,爱好广泛。

2、意志性格:自我控制能力强,有积极进取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乐于发展个性特长。

六、实施办法

实施本方案是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以评价目标标准为依据。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日常评价、期中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其中日常评价、期中评价由任课教师自行实施。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的功能,对学生的学业质量作出综合判断。

具体操作:

1、思想品德考核

对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养成教育情况,即学生日常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二是学生在家中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三是《品德与社会》终结性评价。评价由班主任和相关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观察、谈话、问卷及教育测试等方式测定。每月测定一次。家庭表现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进行。每学期通过家长会、走访家长评价两次。《品德与社会》指期末终结评价。评价结果用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学期结束对以上三项考核内容综合考核,生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总评价,记入该生成长记录袋。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认知能力的评价

①由任课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课堂行为,即课堂纪律、听讲和发言、思维与动手等方面;二是作业完成质量、课堂练习完成情况;三是创新意识,即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进行经常性评价,可利用表扬、鼓励等方式反馈给学生。一般单元结束时,参考测试成绩,用等级评价一次,采用A、B、C、D四个等级作好记录。

②学科成绩分日常评价和期中、期末测试成绩。各任课教师结合学生日常评价的情况对期中、期末测试给出等级评价。

3、体质健康水平评价,由体育老师根据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情况,两操一课表现;卫生保健人员,定期体检等方式测定。按优、良、一般、体质较差四个等级给出真实评价,记入成长档案。

4、相关老师根据平时学生所掌握的乐理知识、完成的美术作品和日常动手能力等表现,以及参加各种活动所获得的荣誉与奖励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等级记入成长档案。

5、科学、信息与劳动技能水平。学生的观察、核定、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评价,由学生、家长、教师每学期共同进行一次评价,按等级记入档案。

6、个性发展评价,由班主任通过观察、了解、问卷调查或根据学生获得的荣誉成果等进行评价。用等级优、良、中评定,且记入成长档案中。

根据以上各项评定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描述学习成绩(日常评价、期中、期末);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养成习惯),学习能力(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最后用鼓励、欣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写出评语,填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销社三年工作计划下一篇:高校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