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XJK18CZY061)摘要:文章分析了供给侧视角下探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赜

摘 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稀缺性也变得更加明显,而且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电子商务进步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改革,通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CDIO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操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以及贸易多元化的进步,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而且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在促进贸易发展的同时,也为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人才不足问题十分明显,这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进步的核心因素之一。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加大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作为主要方针,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提倡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让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从而为他们综合素质的进步打下良好基础。产教融合模式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相符,有助于培养更多符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将产教融合模式应用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符合高职教育特征,同时也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求相符。第二,与市场需求相符。随着贸易在线交易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逐步增大,要想保证电子商务人才符合贸易发展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课程理论以及实践能力。而产教融合模式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同时还能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对接,因而能够培养出具有极强业务能力的人才,既符合市场,又符合相应岗位的需要。第三,有助于推动师生共同发展。产教融合模式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也能让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得到综合发展。

为了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可以按照以下方案进行:第一,打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要把岗位职业技能需要作为重要根据,并突出核心技能培养内容。为了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安排基础文化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训课程、电子商务平台实操课程。在课程时间的安排方面,学校要秉持产教融合的原则,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重。第二,积极引入校企合作企业。产教融合的突出特点和要求就是要选好合作企业,满足学生轮岗实习以及实践操作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学校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引入跨境电商企业,同时还可以和优秀培训机构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学生拥有稳定的实训平台。第三,合理设置考核模式。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考核体系,既关注理论,又关注实践操作,进而得出综合评定,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

CDIO是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这几个单词的缩写,也是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相应的信息服务产业,将会成为本世纪的主导产业。同时,随着贸易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领域开始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更成为企业占领贸易市场的关键要素。要想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把握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明确电子商务运营所需要的技能素质。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突破人才培养误区,把CDIO模式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CDIO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确定培养目标和标准。首先,高职院校要对电子商务专业远景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其次,高职院校要对未来专业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需求进行客观评估,定位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职责与角色,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最后,高职院校需要立足实际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保证电子商务人才能够与企业和社会需要相一致。第二,打造一体化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必须包括导论型、学科型、专业型以及综合型课程四个主要部分,而且在每一类课程中要确定核心课程,关注学生CDIO能力的培养,同时给出课程时间、辅助资源、教育策略等方面的明确计划。第三,深入探究主动式学习方法及教学方法。CDIO模式教学要求以学生主动式学习为主,同时要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动者,教师可以选用边讲边实验和边讨论的方法,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性,教师可以选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促进CDIO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教师还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个人学习策略。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上看,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以便有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贸易实践方面实现巨大突破。随之而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的大环境下,如果没有大量专业性的电子商务人才作为智力支持,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会让企业无法适应市场。但是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就业率仍然较低,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够应用到相应的岗位当中,而且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让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大幅降低,而改变以上现状的重要措施就是要探索和走出一条应用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应用创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方面指向应用和创新。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可以把目标定位为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型人才,其中应用是根本,而创新则是关键,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应用,也要求学生在应用中大胆创新。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学生个性化特征设计培养方案,保证应用创新目标的达成。第二,加强应用创新师资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指导教师深入企业中锻炼,并注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察,完善考核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同时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在校内可以积极构建电子商务实验室,满足教学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要求。在校外也要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另外,高职院校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等专业化的赛事活动,促进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之,为有效推动多元贸易发展,为电子商务的稳定持续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彻底变革,以便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电子商务人才,为电子商务的可持续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2]商玮.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3]翟俞豪,孙志洁,崔保伟.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4]张明勇.“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02).

作者:魏秋霞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2:

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研究》(XJK18CZY061)

摘 要:文章分析了供给侧视角下探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需求侧改革下面临的困境,从细分专业培养方向、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供给侧;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电子商务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29.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7%。面对着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高速发展,75%的电商企业及相关行业存在人才缺口,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为电商企业及相关行业输送了一批高质量人才。但是,不少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实践能力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及相关行业的需求,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供给侧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对未来人才市场的预测,与传统需求相比具有主动性和超前性。因此,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提高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破解学生“就业难”、电子商务企业及相关行业“用工荒”的瓶颈、为电子商务企业及相关行业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意义重大。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需求侧改革下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没有准确定位

虽然电子商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深入发展,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精细,在细分职位上要求具有更加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广泛,众多的课程导致学生所学课程虽多,但所学深度不够,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能就职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岗位,只能从事重复式的简单工作,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2.教学活动与经济发展脱节

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商务模式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在当前高职电子商务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作为供给源头的教师“教”的过程往往就是理论灌输的过程,而作为需求方的学生“学”的过程就是全盘接收的过程。不恰当的“教”与“学”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培育不足。由于课堂中“教”与“学”的矛盾、师资水平和教材编写存在的滞后效应,这些最新的商务模式和新技术很难及时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导致学生掌握和学习的相关商务模式和技术并不能够完全代表现阶段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这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入相关专业领域工作。

3.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变化不适应

不少高职院校是在中专院校的基础合并成立的,原有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而新引进的专任教师很多是直接从学校毕业走到教师岗位,缺乏实际的电商企业工作经验。即使引进的部分专任教师来自电商企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每年要上近五百的课时,上课之余还要指导学生设计、顶岗实习等,这导致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做科研、做项目和参加培训进修来提升自我。因此,即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有众多的实践教学课程,但由于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变化不适应,导致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三、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细分专业培养方向

虽然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的综合性要求很高,但具体到各个工作岗位,又要求能独立处理某一专业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时,应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专业的划分,避免大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可划分为技术类和商务类。技术类应侧重于电商平台设计、电商网站设计、美术设计等课程的开设。商务类应侧重于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电商创业等课程的开设。以就业为导向,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应方向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和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不仅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还能够使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一的技能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2.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时需要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学生能接触到前沿的商务模式和技术,学校也能够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情况,从而能更加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调整日常教学活动,使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更能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可与校企合作企业在校内成立“创新工作室”。依托该工作室,可将企业的部分工作引入到校内。譬如在年中大促、双十一和双十二等电子商务领域的节日中,由于在线咨询用户数量非常多,很多涉及网络营销的电商知名企业客服人员往往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可将企业的部分客服工作引入“创新工作室”,由企业的校内负责人和校内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企业的客服工作。这一方面企业不仅缓解了短时间内客服人员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因此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创新工作室”的设立能让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互惠互利。同时,可参考企业的工作环境对“创新工作室”进行装修设计,给学生营造一种工作的氛围。另外,工作室也可引入外部商用项目,项目由教师指导、部分优秀學生参与完成。通过真实项目的实战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为以后应聘电子商务名企提供较强的竞争力。

3.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鉴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在引入师资时,不仅要考虑学历职称结构问题,也应注重电子商务行业的实践经验。同时,应与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去合作企业和机构进行培训和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及时知晓电子商务行业的新模式和新技术。另外,可聘请电子商务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员在教学经验丰富老师的带领下承担电子商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四、总结

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状况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情况,探究了供给侧视角下创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需求侧改革下面临的困境: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没有准确定位、教学活动与经济发展脱节、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变化不适应;提出了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细分专业培养方向、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苏树鹏.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6(47):6-7,42.

[2]林亚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46-48,51.

[3]王芳.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16(05):103-106.

[4]苏英伟.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供给侧改革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06):97-103.

[5]张朝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2017(02):65-66.

[6]钟海岩,周沫,杨晓丹.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物流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7(34):203-204,206.

作者简介:廖芝(1990.12- ),女,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喻红艳(1975.05- ),女,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专任教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作者:廖芝 喻红艳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3:

“1+X”证书制度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路径研究

【摘  要】在全面改革职业教育的进程中,“1+X”证书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对规范各类高职院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具体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的背景意义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探索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路径。

【关键词】“1+X”证书制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路径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建立职教“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工作。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行业目前发展风头正盛,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电子商务专业已经晋升为全国高职院校最热门专业之一,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在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趋势下,人才需求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过去参考电子商务师证书,了解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高校人才培养内容、标准进行对接。但是2017年电子商务师证书取消,电子商务行业出现新媒体、直播等新的发展方向,目前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网店运营推广、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X证书为专业发展新方向、人才培养新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

2 .“1+X”证书制度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存在的问题

2.1“X证书”等级标准与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对接问题

这是由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关系决定的。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标准应与不同阶段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应该相对应,保持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一致性。传统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是以“助理电子商务师”相关标准为依据所制定,与“X证书”等级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现在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势必需要重新考量。

2.2“X”证书的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的融合问题

传统意义上来说,专业教育与证书的培训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专业课程一般涉及面广,但较为分散独立,而证书培训内容虽聚焦于某一职业领域,但往往是多个课程的整合,两者既有重合,也有不同。X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是要独立于专业教学之外再设计一套培养培训体系和课程体系,而是要将其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3“X”证书的职业技能考核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的同步问题

由于X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因此,X证书的考核结果应该可以替代部分专业课程的考查和考试结果,实现学习成果互换,同步考试与评价。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成果认定与转换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互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3.“1+X”证书制度与高职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路径探索

3.1校企四方合作,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以培养行业所需的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联合行业企业(京东、阿里巴巴)、本地企业(淘大集等)以及社会评价组织(鸿科经纬)开展四方深度合作,协力探索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开发教学标准,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在校企四方的共同梳理下,将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面向的岗位相结合,以开一个网店为例,梳理出电商专业所培养的五个岗位(网店美工、电商客服、网络营销、电商运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并与企业共同探讨制定了每一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3.2基于职业技能标准与岗位工作内容,设计专业课程模块

在确定了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之后,为实现岗位技能训练要求,进行对应的课程模块设计。首先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次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之上添加岗位相关的辅助课程,组成课程模块,并且着重在模块中提升实践课时比例,确保技能训练目标的达成,具体对应关系请见图1。

3.3基于职业项目任务,改革教学方法与思路

在对应X证书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到教学标准的转变,突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特点,将企业项目转变为实训项目,将工作任务转变为实训任务,帮助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以《网店运营》课程为例,按照实际工作场景,将课程内容分解为5个项目,16个任务,30个子任务,有效提高技能训练的针对性。

3.4统筹考核安排,制定学分兑换机制

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可按规定兑换课程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通过“学分兑换”机制,激励学生自主报名X证书的培训、考试,同时面向“一村多”等多元生源对象,建立更加灵活、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考试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5形成“校企协同、课证融通、评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X证书是技术标准或者行业企业标准的重要体现,在院校实施过程中可作为职业培训标准,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把关,获得企业背书,对于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有促进作用。而且通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应用,将企业岗位任务引入学校课堂。构建与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项目与教学任务融合,同时改变传统课程考评方式,由第三方评价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与评价。

4.总结与思考

“1+X”证书制度对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深化校企合作,规范教学标准等方面影响深远。关于“1+X”证书制度有机融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可以考虑在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完善和改进:

第一,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X证书知识范围跨度大,能力要求范围广泛,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较高,师资培训时间紧、压力大。各高职院校需出台具体措施加强X证书师资团队建設,保障X证书课程教学组织工作。

第二,教学软硬件基础及线上资源建设。目前X证书培训和考试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软硬件基础要求较高,部分教学平台和实训教室无法满足X证书的相关要求。同时,在目前混合式教学的大趋势下,X证书的线上培训资源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以满足学生线上线下同步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应森林,武昊,应卓越.商贸人才“1+X产证教融通”协同培养的实践创新——以网店运营推广1+X证书试点为例[J].中国商论,2021(06):188-192.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襄阳    441000

作者:丁雯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银行中的金融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应对金融危机解决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