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对它们的判断和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这两个基本概念,然后对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接着说明了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方法措施。

第一篇: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

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质量

摘要:审计重要性是审计准则的核心概念,对于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近三年的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定状况和我国审计市场存在的问题入手,发现国内的审计市场存在滥用审计重要性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审计重要性在我国被滥用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对提高审计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质量

一、引言

绿大地IPO财务造假东窗事发,在深陷造假丑闻之时,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却突然与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引发了业内对其合并原因的猜测,也激起了业界对涉嫌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予以调查、严惩的强烈声浪。而早前由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安然公司的崩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审计质量和审计重要性的思考。安达信对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忽略,为安达信最终的审计失败埋下了伏笔。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重要性判断的差异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差异。那么,审计重要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它与审计质量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通过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近三年的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分析,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重要性水平的应用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本文所采用的重要性指标主要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1)税前净利润的5%-10%(净利润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5%);(2)资产总额的0.5%-1%;(3)净资产的1%;(4)营业收入的0.5%-1%。本文主要采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所出具的非标意见中强调事项提及的金额与税前净利润(或者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的比率作为重要性水平指标。强调事项中提及的金额影响了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因此将其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目前还没有办法来衡量其重要性水平,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局限。

资料来源: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年报快讯整理出深圳鹏城审计的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并将上市公司年报中审计报告的说明事项段披露金额作为重要性水平指标。注:當一个上市公司年报中存在多个错报漏报金额时,往往选择最小的金额作为对其重要性水平指标的衡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对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标准是很高的,有部分指标竟然高达3000%。重要性水平指标越高,注册会计师对于该环境下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就越高,在该情况下被查出来的错报金额就越少,也就越容易产生审计失败。而从深圳鹏城近三年的审计丑闻也可以看出,深圳鹏城这三年审计失败的案例也在增加。

三、注册会计师滥用审计重要性的原因及提高审计重要性的对策

1、对审计重要性原则的定义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审计准则对审计重要性的原则定义缺乏可操作性。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对重要性的表述是:“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这只从性质上界定了重要性的标准,但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审计师在具体审计环境中如何给审计公司设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等等,这给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时候带来了很大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因此,需要对于审计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制定具体的操作指南来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审计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且存在一定的水平差异,因此,在依靠行业自身的经验积累制定具体操作规范的同时需要监管机构的有力介入,这样不仅可以为注册会计师提供一定的审计依据,也确保了审计过程中制定重要性的规范化,

2、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或者经验不足

审计重要性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在审计的计划阶段,审计人员会根据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大致确定审计风险,然后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设定,在此基础上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终结阶段,会根据重要性标准对所审计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和评价。由此可见审计重要性在审计阶段的重要性。而由于在审计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标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做出恰当的判断,这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经验要求较高。其次,审计重要性的判断需要从价值和性质两方面入手,由于受成本效益原则和自身素质的限制,我国注册会计师只注重从价值方面来衡量,却忽视了从性质方面来判断重要性的一些标准,且没有相应的准则规范强制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从这个角度来判断重要性。

因此,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进入门槛,并对于审计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相关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对刚从业的审计人员进行指导,部分弥补一些审计人员经验不足的缺陷。

3、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较多,竞争激烈,独立性差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为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众多,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国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占据国内主要的“金牌客户”,其余的众多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则瓜分其余的市场份额,这些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往往为规模不大且存在一定问题的小型企业,且支付的审计费用不高。其次,由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众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也导致相互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有时甚至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这会使注册会计师为了维持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而在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审计重要性水平,也使会计师事务所难以保持审计独立性。最后,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影响,注册会计师对于上市公司的审计也会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会使事务所对所审计的上市公司评价虚高。

对于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应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标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自身素质。对于审计市场中存在的恶性竞争,要从审计供给方和审计需求方出发,一是要规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审计收费,对于进行违规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要加大惩罚力度,并在行业内进行公告、立案调查。二是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对于那些以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为由胁迫现有会计师事务所违规审计的上市公司,要进行严格监管,查明更换原因。

其次,我國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独立性的原因主要还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两级分化严重,与客户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长期来看,应该进一步整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争取“做大做强”,在借鉴国外已有成果的情况下,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改进,使其本土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我国特有的重要性水平判断指标。

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所面临的诉讼风险较小

我国企业对审计报告的需求属于非自发性需求,导致企业并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而我国目前的监管市场也并不完善,对审计失败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也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前段有过一系列丑闻的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在没有收到监管部门的任何处罚的情况下,突然宣布与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在2011年成了拥有100家上市公司客户的大所,引人深思。

因此,对于在审计中滥用重要性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大处罚力度,使得注册会计师通过滥用审计重要性可能承担的成本远远高于其可能获得的收益,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其次,对于那些出现重大错报漏报等问题的企业,也需要设定相应的处罚,比如在审计快报中进行披露或者是立案调查,以杜绝滥用审计重要性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审计的质量。(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英姿,审计职业判断差异研究——一项关于上市公司2000年年报的案例分析[J],审计研究,2002(2)

[2]王霞、徐晓东,审计重要性水平、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J],财经研究,2009(1)

[3]方宝璋,试论审计重要性水平[J],审计研究,2004(4)

[4]李春涛、宋敏、黄曼丽,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6(12)

[5]Donald,F.& Sr.Arnold etc.2001.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uropean materiality estimates and client integrity,national culture,and litigatio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6]Eugene,G.& Jr.etc.2000.A Meta-Analysis of Materiality Studies[J].Advances in Accounting

[7]Todd,D.& H.Paul.2006.Accountability and auditors’materiality judgment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pressure strength on conservatism,variability,and effort[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8]F.Todd & H.Dana etc.2003.Audit committee support for auditors:The effects of materiality justification and accounting precis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9]Evelyn R.& S.Reed.2003.Materiality Uncertainty and Earnings Misstate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

作者:陆倩

第二篇: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摘要: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对它们的判断和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这两个基本概念,然后对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接着说明了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方法措施。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影响因素;防范措施;两者关系

绪论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遇到了快速发展的瓶颈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遭到了一定的限制。从而要求现代审计理论和审计职业界要求在审计工作既要注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审计风险。那么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应当应用审计重要性,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并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

一、审计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及意义

审计重要性是指合理预期一项错报单独或者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的经济决策,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因此,注册会计师应从数量和性质两方面考虑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的意义表现在:①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②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③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

(二)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有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国内外一些公司严重舞弊事件数不见鲜,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牵连其内,所以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对提高审计质量的意义重大。

二、影响审计重要性的因素

(一)主体因素

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由审计人员拥有的并带到工作中去的影响重要性判断的个人特征,通常包括审计人员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审计经验和职业道德。

心理特征:在重要性判断研究中所说的性格主要指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

思维方式:历史经验的暗示、类比思维倾向、受主观预期引导都会审计人员在做判断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种种思维定式,导致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发生严重偏差。

经验:审计重要性判断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教育方式获取的一般知识;一类是审计人员直接通过审计实践形成的具体知识。

职业道德:在很多审计失败案例中,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审计人员能力不足,而是由于审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

(二)客体因素

客体因素又称任务因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被审计单位总体具有的影响重要性判断的特点,如行业特点、企业会计报表主要使用者等等;另一方面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具有的在进行重要性判断时必须要考虑的财务特征。

(三)环境因素

重要性的环境因素是指与审计重要性判断有关的审计判断主体、审计判断客体之外的所有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因素,称之为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另一类是整个审计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因素,称之为外部环境因素。

三、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一)审计人员的精力和能力的局限性

近几年以来大众对于审计意见依赖的程度变得愈来愈高,然而在审计的过程当中,许多方面是一定要由审计工作人员做出专业性的判断,由于审计工作人员审计的经验与能力缺乏,导致审计很难达到社会的所有期望,这就难以避免地会在审计的过程当中表达出并不恰当的具体审计意见,进而产生审计的风险。

(二)审计人员没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审计准则强调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的过程当中定要保持必须具备的职业谨慎心理,开展比较合理的专业性判断。但是每个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性素质存在着差别,这将会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工作失误

审计工作人员的经验存在着高低之分,审计方法驾驭的能力也有强弱的区别,审计工作人员的差错与失误有的时候难以避免。

(四)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现代审计理论是建立于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健全的基础上的抽样化审计,依据的是成本效益紧密结合的基本原则,然而这两者就是允许审计风险少量存在的。

四、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审计法律环境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审计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任务。鉴于这一点,不仅要具备健全而有效的审计准则与法律制度,还要继续制定与不断完善我国的审计法律、规范。使得审计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二)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

審计工作人员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全面了解审计的风险并且要重视审计的风险,冲破传统审计思想的约束,在设计业务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来控制审计的风险。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审计风险的实际能力

我国各级审计部门都应该建立起责任过错的追究制度,旨在不断强化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尽全力将审计的风险降到希望值以内。定期对审计工作人员予以培训,教育他们要严格地遵守我国审计法,培养审计人员对知识加以不断的更新,提高判断、分析和预测经济活动的基本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我国各级审计部门与相关的审计主体都一定要在严谨,独立、公正、客观、廉洁和保密的原则之下建立起自律性的基本运行制度,与此同时还一定要按照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建立起质量控制机制,以期能够为遵循专业化标准给予合理的保证。

五、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分析

(一)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内。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

(二)两者之间关系的指导意义

注册会计师一定要能够站在会计报表的使审计重要性的实际水平,与此同时还必须兼顾到成本效益的实务性操作,借助于审计实施的程序增加,正确修订出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基本范围,进而逐渐降低检查的风险和审计的风险。

六、结论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审计领域都十分重要的概念,重要性判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更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关键。因此,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注意将计划重要性水平调整为合理的评价重要性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盛纹.关于审计重要性的一点思考[J].四川会计,2005,08:6-7.

[2]杨荣美.对审计重要性的再认识[J].财会研究,2002,09:10-11.

[3]段兴民主编.审计重要性水平[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0-41.

[4]刘金雪.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2,06:144-145.

[5]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23-24.

[6]赵全文.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N].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

临沂大学商学院 276000

作者:陈晓婷 张心怡 郭名臣

第三篇: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相互关系之我见

【摘 要】理解和掌握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审计理论学习者和审计实务工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进行如下探讨,以便更好的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

一、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对审计重要性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实际上,审计重要性可以理解为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超过这个界限的错、漏报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这一界限的错、漏报是可以接受的。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审计风险实质上是关于审计意见的评判,而审计意见恰当与否,又同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息息相关。在审计活动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对审计人员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范围有着直接影响。首先,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在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审计风险这一因素。《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ll条就指出了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当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第3款就是考虑“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越差,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如果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审计风险综合评估水平较低,则重要性水平可以确定得高一些。因此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综合考虑各种因数,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过程中必须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情形有二:一是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水平做出初步评估,以便确定拟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借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作出判断,以便确定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借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显然,无论是在审计活动开始之前,还是在审计活动结束之后,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都是为了解决审计程序问题。而审计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又涉及到审计证据的问题。所谓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这里,审计证据不仅仅是指证据本身的内容、形式、数量、质量问题,还涉及到如何收集证据、怎样运用证据等相关方面。

由于审计重要性是一种可容忍错报或漏报的最高界限,因此,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低,说明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程度越小,这就要求执行越充分的审计程序,从而获取越多的审计证据;反之,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越高,说明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程度越大,则可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从而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由此可见,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由于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成反向关系,“负负为正”,因此可以推定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其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证据的需要数量,以达到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要求。如果审计人员初步估计的审计风险水平较高,说明审计对象较为复杂,审计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审计人员发表恰当审计意见的难度就大,失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时审计人员就要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以便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反之,如果评估的审计风险水平较低,则审计人员只需要执行有限的审计程序,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综上所述,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集中体现在相互制约或者相互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活动中应当把这三个因素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全面考虑,同时兼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吴秋生.审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

[4]浅析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J].现代审计.2006(4)

作者:肖胜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研究生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教学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