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文谈人生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读美文谈人生范文

谈人生说境界优秀美文

1境界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来的情况。

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诗境也即人境。王国维先生归纳出的三境界,第一境界为苦境,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乃“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韧境,为“行”之境界,即为实现远大理想需要坚忍不拔;第三境界为乐境,为“得”之境界,即功到自然成。凡是做大事、成大家的人都必须经过这三种境界,第一境界就是要树立一个远大目标,要摆脱社会的种种纷扰,把苦乐、毁誉、利害、得失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心中坚定一个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二境界就是为了实现远大目标而努力拼搏,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急流险滩,荆棘重重,但为实现既定目标要在所不惜、不轻言放弃;第三境界就是在经过无数挫折、多年磨练之后,奋斗目标水到渠成,看到目标就在眼前,心中充满奋斗和成功的喜悦。王国维先生在《文学小言》一文中还把三种境界说成是“三种阶级”:“未有不阅第

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今天的人们常用这三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其实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的成功个案无非都是经历三个阶段: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过程中有所羁绊,但坚持不懈;在成败的关键一刻挺过去,喜获丰收。那些没有成功的,大多数人都会败在第二个环节上。

两千多年前屈原自投汩罗江,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近一百年前王国维先生自沉昆明湖,留下了“词以境界为最上”。两位前辈的诤言,一种是对人生的追求态度,另一种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态度。

2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人们追求及时行乐)、道德阶段(根据行为准则履行义务)、宗教阶段(以痛苦为标志去感受人生的局限性)。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生须经历三大境界,其一为骆驼境界,须忍辱负重、艰苦跋涉,这是人生的沙漠时期,需要自我意识觉醒并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其二为狮子境界,这是人生的创造时期,即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用拼搏的人生创造业绩;其三为婴儿境界,即以平静心灵摒弃恩怨、以率真心性俯瞰一切。

冯友兰先生的境界更具体一些,他从人生的意义出发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部分。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不是依照社会习惯,而是依照本性去做,从未曾了解到做某种事情的意义,往好处说这是天真烂漫,往差处说这就是糊里糊涂;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只有“我”的观念,不论做什么都是为着功利打算,当然亦会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出力,可他们做事的动机还是想得到更高的回报;在道德境界中的人,所做任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他们既不贪生也不怕死,明白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社会、一个整体;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一切行为皆以服务宇宙为目的,对生死的见解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认为社会之上尚有一个宇宙。

3曾经有人解释王国维先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混沌状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渐悟状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顿悟状态。笔者觉得很有道理,人生境界的确需要感悟、领悟、觉悟。

林清玄更是把悟解释为“独对我心”,认为重读《西游记》后发现唐僧的三个弟子悟凈、悟能、悟空,恰恰正是求佛问道的三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西游记》一书以玄奘取经的真实故事为主线,描述了皈依修行、悟道成佛的全部过程。玄奘的三个徒弟显然成了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所谓的悟净,指的是知道远离污浊去寻找净土;初入法门,修行尚浅,大体只为求得清心。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此乃求佛问道第一重境界。

所谓的悟能,指的是通过修行开始拥有一定能量能力,也叫守戒。猪悟能又名猪八戒,需戒守五荤三素,佛法就寓于持戒之中。所以守戒即是悟能,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获得智慧,此乃求佛问道第二重境界。

所谓的悟空,指的是境界最高一层,佛家讲空,道家讲无,只有悟得空的境界,才能返璞归真,此乃求佛问道第三重境界。

遇到各类困境时保持清净之心,对待外境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学会看清方向,明确自己原本从哪来、此刻在哪里、要往何处去,此为悟净;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时刻持戒守戒升智慧提能力,此为悟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达到一种“无我”境界,懂得了“无我”,懂得了“道”,才是真正修成正果,这是求佛问道的最高境界。洞悉了一切事理,并可以自由自在、建立无我,如入无人之境,此为悟空。

第二篇:读好书、荐美文、谈体会”活动方案

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五上午8.30在统计局会议室召开学习活动,全体人员交流读书学习心得。

首先选择一位同志向大家介绍最近看过的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并能口述书或文章的大体意思,同时其他同志可以传阅相关书籍或文章。

其次由选择同志向大家介绍读书心得,读书心得要分段有层次,由浅渐深,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学习心得,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事例的心得体会。

然后由其他同志对该同志介绍的书籍或文章发表看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可以是对观点的赞同,也可以是对观点的反对,各抒己见。

最后大家通过对观点的深刻讨论,使对见解认识更深入,问题的剖析更明确,同时并不要求所有人观点的统一,花儿开的绚烂更精彩。

第三篇: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问题的短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有幸拜读之。

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出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观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及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季羡林谈人生》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以前看到谈到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义一统,口号满篇;而季先生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朴实无华,但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先生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他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有所作为承担责任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实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季老的文字初读平淡如水,索然寡味,并无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诲。掩卷深思:大智大慧者,自然返璞归真;世间之真理,又何需华丽的词藻来修饰?

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礼与升华。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写到: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他认为: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老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节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为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诚实意对待,不充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和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唯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事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总之,季老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季老的思想象一本厚厚的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幕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第四篇:读红楼有感谈性格与人生

闲来无事,突然有种想看书的冲动,就随手在书橱上翻了翻,拿起一本,却是《红楼梦》。又放下了,连那本就不多的看书冲动也消失了。并不是我不想看,也不是我不喜欢看,是怕看到黛玉。怕看到她,并不是我不喜欢她,而是太喜欢,却又难以接受她。这颇有点情人想要个名分,不是不想给,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感觉。

看《红楼梦》就是看黛玉,这话也许有点过了,但对于我来说,毫不为过,每当想到那“两弯似蹙非蹙睊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容。就会低吟她那首《葬花吟》,“汝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奴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奴又是谁”。古人云:“读《出师表》者,不流泪者是为不忠。读《陈情表》表者不流泪者是为不孝。读《祭十二郎文》者不流泪者,是为不慈。”我想读《葬花吟》者不流泪者是为无情。《葬花吟》应该说是颦儿的内心写照,也是一个寄人篱下之人的难言之苦。

我之所以现在有时会怕看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不敢看到黛玉在内心那样的折磨自已,那样的不珍视生命。黛玉最后无疑是自杀的,因为他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和理由了。为谁生,她无所适从。“金玉良缘”已成事实,“木石前盟”无人再提。也许自殁是最后的路,但她忽略了自己,她难道只能为宝玉活吗?难道只能为那份爱情活着吗?曹雪芹这样写无疑是为了让读者有所看,有所悟,但我们抛开此书,单看黛玉,她是不是太儿戏生命了,生命是父母所赐,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活着吗?不应该去珍视她,敬畏她吗?想想那“一生遭遇实堪

伤”的香菱,《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

为侧室”这应该是对香菱最真实,最直白的描写了,但就是这样,她却对生活充满了兴趣,极力想去学诗,而且异常努力,且学的有模有样。“一生遭遇,闻者涕泪”的她整天却无多少烦恼,可能香菱一直到“自从两地生孤木”之时,她都不曾知道什么叫爱情,但她还是快乐的活着,几遭买卖,却未有选择自殁。而出身富贵,备受珍爱的黛玉去选择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读红楼较深的人则喜欢索引,寻其人物原型,然这难免落入窠臼,对于大多数的人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意义。对于当做闲书闲文牍大多数的人又不免纠缠于“木石前盟”于“金玉良缘”的爱情纷葛中,虽然读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所谓的“金玉良缘”不过是薛家自导自演的一幕闹剧罢了,无任何的趣味。所以我们若要由心读此书的话应脱于以上两种路子,从人物的行为与言语来看他们的性格,进而参照他们的结局去思为什么。找到与我们处人处事可借鉴的道理。佛曰:前世所造,今世所报。爱此书的人往往哀叹那些钟灵毓秀的女孩儿皆落得生离死别,红尘倒影。研读红楼的人往往将这些都归咎于什么封建主义的腐朽于残酷,礼教的无情,因为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看书论文的观点就不同,但小子无知。还是认为将一本书强加给予阶级色彩是对古人的一种不尊重,试问雪芹先生在没有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情况下又怎么会有那些现在学者所谓的《红楼梦》是一本反

封建的书。从其量雪芹先生是对社会有所不满的,仅此而已。鉴于此我认为,我们如果真的由心爱此书,就以一个常人的心态,像看人生百态,兴衰荣辱一样来读此书。研习书中人物的生死荣辱的原因,也可算是增了我们的人生阅历了嘛。何必斤斤于其他的穿凿附会呢。

在红学中有影子说,如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江南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影子等等,实际这就是将性格相近的人写在了一起用以给读者比较,黛玉性格直拗,爱是小性子,孤高自傲,最后在爱情无望后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回头再看晴雯,在《薄命司》中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出身下贱,心比天高,风流灵巧招人怨。写出她的死因,那是一种为抗争,为尊严而不屈的真名士,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我辈看来,肃然起敬。做人当如此,当以真性情。在看宝钗,八面玲珑却少言语,曲意奉承却无痕迹,她虽然得到了想要的,回首确是一场空,看起影子袭人,袭人的名字很有意思取自陆放翁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鸟声穿林识新晴”的诗句,而袭字,攻击者也,所以晴雯的死,黛玉的死,芳官的被逐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然在众人心里其仍是一个温柔守规矩,待人宽厚的好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伪君子,比真小人更让人讨厌的一类人。读红楼我们应该多出能为我们所用的东西,而不是局于书或理论。我读秦少游的诗“春去也,飞红数点愁如海”,不由的镇住了,当一个人愁如海的时候好能活下去吗?不出韩琦所说,她真的少游了。而刘禹锡,一生坎坷。在“巴山楚水”的凄凉之地曾“二十三年弃自

身”,但即便如此,他却仍能写出“种桃道士今何在,前日刘郎今又来”的豪言壮语,怎能不教人敬佩,这份对生命,对人生的自信怎能不让后辈动容,这种大性情岂能不被人所倾倒。

人生路本就不好走,但无论他多么难走,我们走要善待生命,把握我们的性格,不要让其左了,亦要防止其右了,如果中庸之道让你不齿,又何妨大性情的活一把呢。

读红楼有感

张继亮 2009175552 人资09<一>班

第五篇:未曾读过刘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说出了我多年来看三国的一个疑问:

看到一句话:“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觉得曹操厉害我能理解,挟天子令诸侯,拥军百万征战天下,风头无尽。40岁觉得司马懿厉害也能理解,隐忍善谋笑到了最后,天下归了司马家。60岁看刘备最厉害?这个,没能理解,刘备有人望所归,有能臣名将,但最后国灭,身边的朋友将领也都没能保住,从用人和留人心上说确实厉害,但怎么说也不能达到比曹操和司马懿强达到“最厉害”这个评价吧?

对比其他一流人物,刘备的家庭只给了刘备一个天子姓和门口那棵长相奇特的大树。又是单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卖草鞋为生。出身一无所有。

但是,他从开始就以取天下为目标,遇到什么挫折,在多么难的境遇下都没有变过初心。

半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寄人篱下,寸土未有。在刘表的荆州痛哭自己年华已逝,脆弱的像个孩子。但是擦干泪,我们看到他对目标的坚持毫不动摇。

就好像他早知道自己生前绝对能成功一样。

他用超一流的努力和坚持,硬生生改变了自己不入流的命运,把自己强行拉高了几个档次,成为那个时代超一流的大人物。

如果不是拼命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就不会在史书上看见这个名字了。连跟别人和传都不配。

01 公元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上帝和刘备开了个玩笑。

曹操大军来攻,新得不久的汝南随即陷落。

刘备又一次成了丧家之犬。

之所以说“又”,因为在这之前,他就已经饱尝失败之苦了。

年轻的时候,他和曹操、公孙瓒等人一起打黄巾,曹操、公孙瓒已经成了一方诸侯,他还只是个县令,手下没兵又没名气;

好不容易有机会入主徐州,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巅峰时,却被吕布偷袭,徐州和家眷都丢了;

向吕布求和后不久,又被吕布打败,他不得不投靠曹操;

原以为曹操能帮他出头,没想到再次败于吕布,又一次丢了家眷;

直到曹操亲率大军前来,才打败吕布,刘备随曹操回许都,在这期间,他爱上了种菜;

与曹操煮酒论英雄被吓出一身冷汗后,曹操派刘备去攻打袁术,刘备趁机重新夺回了徐州,可惜没多久又被曹操打败,这次不但家眷,连关羽都丢了;

……

每一次都输得底朝天,每一次都输得干脆利落,这就是刘备颠沛流离的前半生的最直白写照。

转眼间,他已经四十岁了。四十岁之前,他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寄人篱下,屡战屡败,依然手无寸土,流离四方。

孔子老先生曾经写过一篇10万+爆文《所谓咸鱼,就是指四十岁还不成功的男人》,他指出,四十岁还没有成就的男人,一辈子估计也就交代了,这个观点博得了各个时代人们的广泛认同,深入人心。

很不幸,刘备就是这样一条咸鱼。

40岁的刘备,一无所有,前途茫茫,假如时间停在这一刻,他只是一个才能平平、饱受耻辱的不安分子。

如果让刘备总结一下他的前半生,估计他会这样写:

《年轻人不可不看之创业的十大陷阱,血泪总结》;

《创业不得不承受之痛,没有人比我更懂》;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没人比我更输得起》;

《我的前半生,不是在奔跑的路上,就是在找回亲人的路上》;

《最怕你胸怀大志,却还碌碌无为》;

《@曹操,你就不要想起我》;

《生活,请给我一个不哭泣的理由》;

02 哭完之后,还得找出(靠)路(山)。

幸好刘表收留了他。

虽然刘备贵为“常败将军”,但刘表一点也不敢小瞧他,这个跟无数枭雄打过交道的男人,尽管屡次失败,却名满天下,不但是朝廷亲封的左将军、豫州牧,手下还有关张等猛将,跟自己的手下比起来,实在是一支精兵。

为此,刘表专门出城迎接刘备,这个礼数和当年袁绍迎接刘备如出一辙。

刘表:“贤弟,你感动吗?”

刘备:“不敢动。”

刘表:“……”

于是,经过一轮友好磋商,刘备被“分配”到了一个小县城新野,看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距离曹军控制下的宛城只有50多里。

转了一大圈,刘备又回到起点,被别人当枪使。

虽然要什么没什么,但刘备欣然领命。

刘表肯收留他,又给他立足之地,这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样,刘备成了刘表的客将。

03 刘备,这个屡次被曹操引以为同类、被世人目为枭雄的男人,现在心甘情愿地为刘表这个在曹操看来“徒有虚名”的人看守北大门。

常人或许觉得很难做到,但对刘备来说,这实在不算什么。

他白手起家,二十多年风雨,受过多少辱,忍过多少耻,或许连他自己也记不清。

当初吕布偷袭夺取了他的徐州,却又反过来邀请他驻守小沛,关张兄弟意不能平,他轻描淡写地接受了。

在大家都以为他忘了吕布带给他的耻辱时,他却用一句轻飘飘的话就让吕布丧命刀斧。

而曹操则心甘情愿给他当刀使。

在曹操这个乱世奸雄面前,他伪装成一副忠厚模样,不但保住性命,还顺利取得曹操的信任和认可,更从曹操那里获得了独领一军的权力。

刘备竟然能让曹操误以为他是一个可以收服可以为其所用的人,翻开史书,还能找出第二个如此“戏耍”曹操的人吗?

这样的手段,比慕容垂之于苻坚,不知高出多少。

世人知道曹操的强大,却不知道刘备的强大,岂非失之偏颇?

04 然而,这还不是刘备身上最强大最耀眼的地方,刘备的最可怕之处在于,他好像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形成一种强大的信念,让其始终不甘居于人下。

在后来,他更是树立起了兴复汉室的崇高理想。

而曹操呢,似乎一直也搞不清自己要什么,走向哪里。

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读《让县自明本志令》,人们看到的更多是文人式的意气慷慨,随波逐浪,而缺少一个帝国架构者的气质。

而孙权一生的努力,也不过在于自保。

司马懿之流更无足道。

只有刘备,始终为了这个理想奔波努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飘零半生仍不改初心,不亦壮乎!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一个梦想,坚持一阵子没问题,但时间一长,吃了几次苦,遭了几次失败,听别人说了几句闲话,可能就难以为继,即使仍然坚持,也很难像刚开始时满怀激情地去做。

刘备说,这点我做到了。

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遭遇多少失败,刘备始终不改理想。

05 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二年,刘备在新野一待就是六年。

除了在建安七年,打过一次小仗后,刘备其余时间都待在新野。

这可能是刘备一生中最为安逸的时光。

一个长期生活在紧张状态中的人,有朝一日突然安逸了下来,或许会很快失去斗志。

看看满洲的八旗勇士是怎么堕落的就知道。

看看多少人倒在糖衣炮弹之下就知道。

就说我们自己吧,如果有一天,老板突然给你一个月假期,你会做什么?

绝没有意外,很多人都会选择吃喝玩乐。

但是刘备没有,战争没有打垮他,安逸也没有打垮他。

遍观史书,我们找不到在这期间,刘备放纵享乐的蛛丝马迹。

他做的事情还是练兵、访才。

这样的人,可怕吧。

刘备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极度自律,永不放弃,构成了刘备生命中的第二条主线。

爱因斯坦说:“我从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对这种猪栏的理想,刘备是一向不以为然的。

有个许汜的名士,就因为曾经跟别人“求田问舍”,被刘备狠怼了一顿。

后来辛弃疾更是在词中引用这一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06 日子一

40岁到47岁这段时间,正值壮年,是一个男人大干一番事业的好时候,刘备却只待在一个小县城,天天望着北方的强敌,暗自嗟伤。

如果刘备会填词,恐怕也会写出“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这样的句子吧。

但在这个期间,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建安十二年,此时的曹操正率大军讨伐乌桓,国中空虚。

刘备趁机向刘表提出偷袭许都的建议,但此时的刘表已是年老志衰,不能采纳。

后来,刘表请刘备赴宴。

相谈正欢时,刘备起身去厕所,回来之后,刘表却看见刘备脸上有泪痕,忙问他怎么回事。

刘备说:“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他伤感的不是房子车子,而是不能在人生最好的岁月里去建功立业,这才是一个英雄的悲伤。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髀肉复生,这对一个胸怀大志、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多么悲伤的事。

刘表只能表示呵呵哒。

07 这段时期可能是刘备最惶恐最无助的时候,曹操大军随时可能南下,刘表病危,可能引发荆州的内斗,该何去何从,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这时,他多么希望有个人能为点拨迷津,出谋划策。

说来也巧,诸葛亮“恰逢其时”地进入了刘备的视野。

以今天的眼光去看,三顾茅庐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我们按下不表。

只说说刘备。

虽说诸葛亮有“卧龙”的名声,但跟刘备比,是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的。

刘备是左将军,领豫州牧,英雄之名海内无人不知。

而诸葛亮尚只是一介布衣。

从年龄上看,刘备47,诸葛亮27,足足大出二十岁。

但就是这种情况,刘备几次三番翻山越岭腆着脸去见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布衣青年,向他咨询国家大事(不是问怎么保养皮肤哦)。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短短几句话,就把自己对于时局的痛心,对于自己虽有雄心却无力改变的无奈,对于虽然无奈却仍欲赴汤蹈火的决心,对于人才的殷切渴望,勾勒得无比清晰,即使今天听之,也不禁使人泪目。

如果你是诸葛亮,能不感动吗?

这一点,刘备就足以和他的祖先刘邦相比。

在人生艰难之时,刘备没有闭门造车,而是不忘学习,不耻下问,努力寻找事业上的导师和同志。

结果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一出山,刘备才迎来了人生的最大转折。

08 现在,很多人三四十岁就觉得自己折腾不动了,而在一千八百年前,47岁的刘备仍然说自己“志犹未已”。

我想,这就是英雄吧。

连续的失败没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多年的安逸也没有消磨掉他的锐气。

乔布斯有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刘备不就是最佳的诠释者吗?

在那么多的挫折和失败面前,他从来不觉得时间太晚,从来不失去自信,从来不骄傲不气馁,时刻保持初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对此,我只想用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来作结语:

“这样的一个人,就算落于九幽之下,也会一步步向前,慢慢爬上来。只要他想,没什么不可能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贷款情况报告范文下一篇:党建亮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