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论文提纲

2022-09-17

论文题目:北宋方田均税法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摘要:北宋(960年—1127年)始于宋太祖陈桥兵变,终于宋钦宗靖康之变。百余年间,国力强盛、人才辈出,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等等耳熟能详的文人士大夫,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丰富的精神之瑰宝。我们常说北宋亡于外患,但家庭与国家、小家与大家从来都是休戚相关的,外患的背后,想必定有其内在原因。战乱频仍的年代,国家承担保护人民的作用,国家的支出也主要用于国防开支,而税收则是国防的主要源泉。因而可以说,税收与国防二者的关系是难以割裂的。北宋建国初期,与民休息,保证农业生产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农业是绝对的支柱产业,土地税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宋代土地自由买卖,不抑兼并,主要以私有制为主,国家占有的耕地量极少,约占全国耕地的4.3%。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国内土地兼并和田赋不均问题日益凸显,边疆也常有外敌侵扰,因而国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方田均税法是北宋时期针对上述问题的一项均平土地税的政策,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并增加财政收入。其在北宋历史上共计“三行三罢”,引起诸多争议。尤其在北宋后期,土地政策更是反复无常,引发了社会的动荡。顾名思义,方田均税法的内容一是方田,二是均税。方田是一种土地清丈的办法,将土地分为千步见方的地段,一个丈量的单位称为“一方”,丈量后,根据土质而定其肥瘠,分为五等,并向百姓公示;均税则是以一季度为期,使参与方田的各户提出对清丈和税额的意见,在清丈的基础上,重新均田定赋。历史是一种解释,解释过去对现实的意义。北宋时期的方田均税法,历次政策内容基本相同,但结果却不尽相同,历来史学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本文结合经济学理论,通过经济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对方田均税法的结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人口、户均土地量以及公共利益偏好的不同,是改革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从方田均税法这一经济政策入手,依托北宋的户籍制度和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借助纯交换模型,在家庭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情况下,将闲暇引入家庭效用函数中,建立一个三部门的交换经济模型。而后,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考察和挖掘,从家庭的禀赋水平和户均土地量的入手,针对不同时期的消费者,求解效用最大化。并结合各阶层的消费与劳动情况,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将北宋方田均税法改革抽象为一种线性的土地税,对受税收制度影响的各阶层效用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做出分析。本文的结论是:虽然方田均税法的目的在于对土地税的均平,但户均土地量的约束仍是方田均税法施行的一项重要约束。在北宋王朝的末期,不论是方田均税法这一政策本身,还是市场机制,都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北宋公共品提供的搭便车问题、公平问题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税收可能会因某些群体的公共意识缺失,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转嫁,这会导致底层群体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因此,方田均税法对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是值得商榷的。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启发是:个人生产力禀赋与个人偏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社会需要公平地给予个人提升的劳动力禀赋的机会;另一方面,个体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公共利益的偏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或者说,税收的效率大部分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志,不改变个人主观意志,而单单希望通过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调节,其结果很可能不尽如人意。当下的我们,理应遵循历史的足迹,深入研究,汲取曾经的教训,深层权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注重公民公共意识的培养,加强个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寻求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在保障经济效率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以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关键词:方田均税法;福利经济学;公共品;效率与公平

学科专业:西方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涉及的经济史相关文献

2.2 福利经济学的代表性研究

2.3 税收研究

2.3.1 现代税收规则的理论研究

2.3.2 税收研究中数值模拟方法的运用

3 历史背景简述

3.1 北宋的户籍制度

3.2 北宋税收与财政状况

3.3 北宋方田均税法的主要内容

4 理论模型

4.1 模型构建

4.1.1 模型假设

4.1.2 消费部门

4.1.3 生产部门

4.1.4 政府预算约束

4.1.5 公共品

4.2 最优化

4.2.1 效用最大化

4.2.2 市场出清

4.3 由模型引出的问题

4.3.1 搭便车行为与囚徒困境

4.3.2 税率变动带来的冲突

4.3.3 逃税与税收转嫁

4.3.4 最优税收

5 历史数据挖掘与数值模拟

5.1 历史数据的挖掘

5.1.1 税收和亩产量

5.1.2 一些参数的选取

5.1.3 户数

5.1.4 地租和户均土地量

5.2 数值模拟

5.2.1 税率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5.2.2 不同税率下的效用变化

5.2.3 地租和土地量变动的分析

5.2.4 公共效用系数变动的分析

5.2.5 社会福利函数

5.3 稳健性检验

5.3.1 偏好系数

5.3.2 人口比例

6 结论与启示

6.1 对方田均税法的分析

6.1.1 政策评价

6.1.2 禀赋的重要性

6.1.3 公与私的冲突

6.2 历史的启示

6.2.1 禀赋的培养

6.2.2 公共意识的培养

6.2.3 价格机制的不完美

6.2.4 对“充分就业”的见解

6.3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资金投资论文提纲下一篇:制造业机械制造论文提纲